将军迎亲
宋聪紫款款起身,腰肢挺拔,肩若削成,端的是一副大家闺秀,待嫁新娘的雍容气度。
只那呼吸间微微急促了些,才泄露了她心底的忐忑不安。
待她莲步轻移,朝着那早已备好的花轿行去时,周围尉迟家丫鬟的窃窃私语声更盛了几分。
却见她父亲宋丰,此时也从人群中冲出。
宋丰原名唤作丹羽丰,年近不惑却依旧面如冠玉,乃是当朝工部侍郎,正四品的朝廷命官,
他老泪纵横,一把将女儿拥入怀中,低声细语,尽是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宋家上下,对这位小白脸姑爷的动辄落泪早已司空见惯,可尉迟家来的人却无不啧啧称奇。
两位姨娘,近日里早已多番嘱咐宋聪紫。此刻有尉迟家人在场,便只在人群中默默看着,不愿出风头,其中一位捏着帕子,默默垂泪。
忽听得大厅一阵骚动,吸引了宋聪紫的注意。却见尉迟凯来了,他身形魁梧,人群在他面前如同海潮般分开,好不威风!
他一出现,满堂宾客的目光便被他所慑,无不被他的气场所震慑。
她素来知道这一日终会到来,知道自己会被安排一桩政治联姻,一桩于家族有利,于自身前途有利的婚事。可当她亲眼见到尉迟凯站在厅堂那头,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黑眸紧紧盯着自己时,心中还是忍不住泛起一阵惧意。
只见那尉迟将军身形高大,肩宽背阔,一身的威严气势,在满堂衣香鬓影的王孙贵族和朝廷重臣之中,显得格外鹤立鸡群。
他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眼角眉梢的皱纹,是多年征战沙场,历经风霜的印记。
他乃是大许朝的柱石,曾多次率军击溃许国强敌,战功赫赫。
可当他朝着宋聪紫迈出一步时,宋聪紫却从他眼中看到了抹一闪而过的迟疑。
尉迟凯站得笔直,纵然身着正式的从四品礼服,却依旧掩盖不住他那一身的戎马之气。
依大许朝律法,新郎官在婚娶之时,可以穿戴比自身家族官位品级高一级的礼服,谓之“摄盛”,以示朝廷鼓励婚配之意。
他肩宽腰窄,双腿修长,走动间带着一股猎豹般的矫健,充满了力量感。
此次尉迟凯回京,被朝廷封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以他年纪,前途无量。
只是尉迟凯似乎对这身华服颇为不习惯,比起精致的宫廷礼仪,他显然更习惯于残酷的战场厮杀。
宋聪紫走近时,他微微躬身,双手交叠于身前,目光始终不曾离开过她的脸庞。
许朝没有所谓“红盖头”一说,新娘子在婚礼前半段,即在自己家中时,是不需要蒙面的。
他那张刚毅的面庞上,此时却浮现出一抹略显笨拙的微笑,竟有几分孩子气。
二人目光短暂交汇,宋聪紫从中看到了一些情绪,或许是一丝期待,又或许是一丝担忧?那眼神,就如同她此刻矛盾的心情一般,复杂难辨。
“宋小姐,”他僵立立打了个千儿,向她问安,这等场合,他那不自在的样儿,明眼人一看便知,“您瞧着……真真是极美的。”
此时还称呼“宋小姐”,颇为知礼了。
宋聪紫闻言,优雅地低了低头,遮掩住心中对这等平淡无奇的夸赞的失望,轻声说:“多谢将军美意。您能来,妾身不胜荣幸。”
二人相对无言,气氛一时尴尬,只听得附近朝臣家丁们强忍着的窃笑声。
尉迟将军清了清嗓子,显然是想寻些话头。
“我,呃……但愿宋小姐你喜欢宝马,”他壮着胆子说道,“我已备下了一匹宁国月谷血统的良驹,作为给您的礼物之一。”
宁、许两国虽然交战百年,互指蛮夷,但宁国善产良驹,在许国亦颇受推崇。尉迟凯与宁国交战多年,近水楼台,他送给夫人的月谷良驹,自然也是顶尖儿的。
宋聪紫闻言,一双妙目眨了眨,一时有些惊诧,道:“将军如此……周到,聪紫感激不尽。只是,聪紫不善骑马。”
她倒也并非不会骑,只是奇异这礼物。
寻常新郎,送的皆是珠宝首饰之类。
送礼应以受礼者喜好为先。尉迟凯送她良驹,却是以自己喜好为先了。
将军的脸色微微一沉,道:“哦。那,或许,我们可以一同学习。我是说,我自然会骑马。在沙场上。但不是……为了平日里消遣。”
围观众人中发出一阵几乎压抑不住的笑声。宋聪紫望着眼前这位显然与周围的贵族们格格不入的男子,心中竟生出一丝怜惜。
“能得将军这样技艺精湛的骑手指点,是妾身的荣幸,”她语气平静地答道,并对他微微一笑。
自称从“聪紫”到“妾身”,语气已然软化。
尉迟凯的脸上顿时现出释然的笑容,那一瞬间,宋聪紫仿佛看到了他粗犷外表下隐藏着的一丝脆弱,这让她不禁心生好奇。
此时,张嬷嬷上前,替她用蔽膝遮了面,扶着她上了去往尉迟府的轿子。
却说宋聪紫一路颠簸,困于轿中,檀香茉莉香气氤氲,她心中却涌起一阵逼仄之感。
她恨不能掀开那绡帘,任凭风拂面,以解这逼仄之感,更欲逃脱那压于心头,如山般沉重的期许。
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终是到了尉迟府门前。
将至府邸,但听得喜庆之声愈发喧闹,丝竹管弦,笑语爆竹,声声入耳。
宋聪紫深吸口气,暗暗定了定神,只待迎接这命运的转折。
轿子一顿,外头忽而一阵骚动,夹杂着惊叹与窃窃私语。
宋聪紫心头一紧,强自镇定。
但见尉迟府内,雕梁画栋,流光溢彩,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朝臣贵胄们个个锦衣华服,珠光宝气,皆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新娘子真容。
乐师们手持琵琶、玉笛,奏出轻快旋律。
宋聪紫深吸一口气,既期待又忐忑,只道:“我准备好了。”
她声音虽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又道:“梅雪,再为我整理一番仪容,务必完美无缺。”
梅雪屈膝一礼,双手如同紧张的小鸟般,在她身上轻轻拂过,柔声道:“小姐已是倾国倾城,切记呼吸,昂首挺胸,您是宋家女儿,无人可质疑。”
话说宋聪紫终露宽慰之笑,轿帘一掀,只见尉迟凯已跃马而下,迎风相候。
宋聪紫在张嬷嬷之搀扶下,步履沉稳,缓缓而出。目光落在尉迟凯伟岸之躯,心绪难平。
将军似乎察觉到她的注视,微微颔首,神色莫测。宋聪紫点头回礼。
这便是她要嫁的男人,对她来说,陌生至极。
宋聪紫的呼吸略有些急促,一时之间,与那尉迟将军的目光交汇,在这喧闹的庭院中,竟似有千言万语,无声传递。
她瞧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诧,却又很快被坚毅淡漠之色掩盖。莫非是她眼花,抑或……还有一丝赞许?
尉迟将军神色平静,上前迎了宋聪紫。他伸出手来,动作略显僵硬拘谨。
宋聪紫将手轻轻放入他掌中。那手握得甚紧,带着些许薄茧,异于她父兄手掌的握笔之柔。
正堂大门洞开,眼前豁然开朗,庭院中,数百盏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耀着翘首以盼的人群。
宋聪紫走入了正堂,步入了新的人生,自今日始,此生将永远改变。
聪紫的目光掠过那些锦衣华服的达官贵人,他们脸上好奇之意昭然若揭,又隐含一丝不易察觉之审视。
耳畔传来彼等窃窃私语之声,片言只语,企图撕破她刻意维持之镇定,却犹未能撼动其心湖。
“……早闻得此女姿容甚美,颇有异域风情……”
“……尉迟将军少年英雄,何等人物,何愁无佳配,偏生要娶这番邦女子……”
“……想来也是为了两国交好,此乃战略联盟,皇上赐婚,将军也是身不由己……”
明明是户籍在册,生于斯长于斯的宋家女儿,如何又是番邦女子了。
尉迟家,究竟请了怎样的观礼宾客,在她方进府之际风言风语?
些微操作,属实不体面。也难怪张嬷嬷称他们为草莽了。
宋聪紫微微扬起下巴,目光坚定,任由宾客们议论纷纷。
此等流言蜚语,恰似日光下之微尘,在其坚毅决心面前,实乃不足挂齿。她定不会让尉迟家的偏见遮掩自己的光芒。
忽闻尉迟凯将军之声,低沉而威严,响于耳边:“宋小姐,愿你我结合,为两家带来繁荣,为许国带来强盛。”
抬眸一望,只见未婚夫君浅笑盈盈,面带战场之刀痕,更显沉稳睿智。
“将军,”宋聪紫回应道,声音清亮而坚定。“能与将军结为连理,实乃聪紫之幸,愿你我携手,为帝国增添荣耀。”
二人比肩而立,对视满座嘉宾,宋聪紫不由心生感慨,觉察两人之间鲜明对比。
她,乃是精致优雅的化身;而他,端地是武艺高强、威严凛然的象征。
一阵锣鼓声响,打破了喧嚣,众人皆静默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庭院深处,那里早已搭起一座高台。
须臾,一阵脚步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一位年长的仆妇出现在门口,面上带着岁月沉淀的睿智笑容,朗声道:“宋聪紫小姐,吉时已到,将军家人正在等候,您该移步西南角的青庐了。”
此时正值春日融融,阳光普照,恰似盛世景象,国泰民安之时。
仆役穿梭其间,低语细声,忙碌有序,丝绸帷幔褶皱抚平,香炉调整,青烟袅袅,香气弥漫于庭院之中。
太阳之光映照于丝绸旗帜之上,光影斑驳,旗帜飘扬,宛如彩鸟振翅欲飞,空气中茉莉与檀香之混合香气,加之铜壶中温热香料酒之淡淡酒香,
乐声一转,琵琶奏起轻快旋律,打破了紧张的沉默。
宋聪紫莲步轻移,绣花鞋无声行于石板之上,每一步皆感百十双眼睛之注视,评判、估量与分析,然而她不退缩,坦然面对审视。
宋聪紫只觉前往西南角青庐之路,宛如漫漫长途,不见终点。
张嬷嬷在前引着,领着她穿行于深红丝绸小径,步伐轻盈而稳健。
明媚春光映照之下,许式新娘之华服,精巧绝伦,绣工细密,随其身姿摇曳生辉,灿烂夺目。
宋聪紫昂首阔步,举目远眺,地平线尽收眼底,双眸目光坚定,仿佛正步入一个唯有她独自知晓的未来。
宾客如潮,纷至沓来,见其驾临,自觉让道,如波浪般分开。
宾客们低语如潮,窃窃私语。或叹其容颜绝世,或赞其举止优雅,皆为美色与静气所摄。
这一刻,宋聪紫倒是着实给宾客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完美印象。
轻柔乐声缭绕耳畔,宋聪紫缓步而入庭中。
但见一条深红锦缎地毯逶迤而至一亭台之前,亭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尉迟家族一门,分列两旁,颇多女眷在其中神态倨傲,目露精光。
倏忽间,亭台近在咫尺,尉迟一门之注视,锐不可当,仿佛将将便要洞穿己心。
宋聪紫挺直腰板,毅然前行,断然不愿让人小瞧了去。
倏忽之间,宋聪紫蓦然察觉到气氛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一阵惊讶和好奇的窃语声,一个绰约迷人的身影翩然而至。
此时宾客们早觉察出异样,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有人猜测这女子来此作甚,是何居心?又有人暗暗拿她与宋聪紫相比,看哪个更胜一筹。
霎时间厅中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有好事者甚至打赌,若能得那女子青睐,愿输万金。
宋聪紫款款起身,腰肢挺拔,肩若削成,端的是一副大家闺秀,待嫁新娘的雍容气度。
只那呼吸间微微急促了些,才泄露了她心底的忐忑不安。
待她莲步轻移,朝着那早已备好的花轿行去时,周围尉迟家丫鬟的窃窃私语声更盛了几分。
却见她父亲宋丰,此时也从人群中冲出。
宋丰原名唤作丹羽丰,年近不惑却依旧面如冠玉,乃是当朝工部侍郎,正四品的朝廷命官,
他老泪纵横,一把将女儿拥入怀中,低声细语,尽是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宋家上下,对这位小白脸姑爷的动辄落泪早已司空见惯,可尉迟家来的人却无不啧啧称奇。
两位姨娘,近日里早已多番嘱咐宋聪紫。此刻有尉迟家人在场,便只在人群中默默看着,不愿出风头,其中一位捏着帕子,默默垂泪。
忽听得大厅一阵骚动,吸引了宋聪紫的注意。却见尉迟凯来了,他身形魁梧,人群在他面前如同海潮般分开,好不威风!
他一出现,满堂宾客的目光便被他所慑,无不被他的气场所震慑。
她素来知道这一日终会到来,知道自己会被安排一桩政治联姻,一桩于家族有利,于自身前途有利的婚事。可当她亲眼见到尉迟凯站在厅堂那头,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黑眸紧紧盯着自己时,心中还是忍不住泛起一阵惧意。
只见那尉迟将军身形高大,肩宽背阔,一身的威严气势,在满堂衣香鬓影的王孙贵族和朝廷重臣之中,显得格外鹤立鸡群。
他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眼角眉梢的皱纹,是多年征战沙场,历经风霜的印记。
他乃是大许朝的柱石,曾多次率军击溃许国强敌,战功赫赫。
可当他朝着宋聪紫迈出一步时,宋聪紫却从他眼中看到了抹一闪而过的迟疑。
尉迟凯站得笔直,纵然身着正式的从四品礼服,却依旧掩盖不住他那一身的戎马之气。
依大许朝律法,新郎官在婚娶之时,可以穿戴比自身家族官位品级高一级的礼服,谓之“摄盛”,以示朝廷鼓励婚配之意。
他肩宽腰窄,双腿修长,走动间带着一股猎豹般的矫健,充满了力量感。
此次尉迟凯回京,被朝廷封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以他年纪,前途无量。
只是尉迟凯似乎对这身华服颇为不习惯,比起精致的宫廷礼仪,他显然更习惯于残酷的战场厮杀。
宋聪紫走近时,他微微躬身,双手交叠于身前,目光始终不曾离开过她的脸庞。
许朝没有所谓“红盖头”一说,新娘子在婚礼前半段,即在自己家中时,是不需要蒙面的。
他那张刚毅的面庞上,此时却浮现出一抹略显笨拙的微笑,竟有几分孩子气。
二人目光短暂交汇,宋聪紫从中看到了一些情绪,或许是一丝期待,又或许是一丝担忧?那眼神,就如同她此刻矛盾的心情一般,复杂难辨。
“宋小姐,”他僵立立打了个千儿,向她问安,这等场合,他那不自在的样儿,明眼人一看便知,“您瞧着……真真是极美的。”
此时还称呼“宋小姐”,颇为知礼了。
宋聪紫闻言,优雅地低了低头,遮掩住心中对这等平淡无奇的夸赞的失望,轻声说:“多谢将军美意。您能来,妾身不胜荣幸。”
二人相对无言,气氛一时尴尬,只听得附近朝臣家丁们强忍着的窃笑声。
尉迟将军清了清嗓子,显然是想寻些话头。
“我,呃……但愿宋小姐你喜欢宝马,”他壮着胆子说道,“我已备下了一匹宁国月谷血统的良驹,作为给您的礼物之一。”
宁、许两国虽然交战百年,互指蛮夷,但宁国善产良驹,在许国亦颇受推崇。尉迟凯与宁国交战多年,近水楼台,他送给夫人的月谷良驹,自然也是顶尖儿的。
宋聪紫闻言,一双妙目眨了眨,一时有些惊诧,道:“将军如此……周到,聪紫感激不尽。只是,聪紫不善骑马。”
她倒也并非不会骑,只是奇异这礼物。
寻常新郎,送的皆是珠宝首饰之类。
送礼应以受礼者喜好为先。尉迟凯送她良驹,却是以自己喜好为先了。
将军的脸色微微一沉,道:“哦。那,或许,我们可以一同学习。我是说,我自然会骑马。在沙场上。但不是……为了平日里消遣。”
围观众人中发出一阵几乎压抑不住的笑声。宋聪紫望着眼前这位显然与周围的贵族们格格不入的男子,心中竟生出一丝怜惜。
“能得将军这样技艺精湛的骑手指点,是妾身的荣幸,”她语气平静地答道,并对他微微一笑。
自称从“聪紫”到“妾身”,语气已然软化。
尉迟凯的脸上顿时现出释然的笑容,那一瞬间,宋聪紫仿佛看到了他粗犷外表下隐藏着的一丝脆弱,这让她不禁心生好奇。
此时,张嬷嬷上前,替她用蔽膝遮了面,扶着她上了去往尉迟府的轿子。
却说宋聪紫一路颠簸,困于轿中,檀香茉莉香气氤氲,她心中却涌起一阵逼仄之感。
她恨不能掀开那绡帘,任凭风拂面,以解这逼仄之感,更欲逃脱那压于心头,如山般沉重的期许。
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终是到了尉迟府门前。
将至府邸,但听得喜庆之声愈发喧闹,丝竹管弦,笑语爆竹,声声入耳。
宋聪紫深吸口气,暗暗定了定神,只待迎接这命运的转折。
轿子一顿,外头忽而一阵骚动,夹杂着惊叹与窃窃私语。
宋聪紫心头一紧,强自镇定。
但见尉迟府内,雕梁画栋,流光溢彩,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朝臣贵胄们个个锦衣华服,珠光宝气,皆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新娘子真容。
乐师们手持琵琶、玉笛,奏出轻快旋律。
宋聪紫深吸一口气,既期待又忐忑,只道:“我准备好了。”
她声音虽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又道:“梅雪,再为我整理一番仪容,务必完美无缺。”
梅雪屈膝一礼,双手如同紧张的小鸟般,在她身上轻轻拂过,柔声道:“小姐已是倾国倾城,切记呼吸,昂首挺胸,您是宋家女儿,无人可质疑。”
话说宋聪紫终露宽慰之笑,轿帘一掀,只见尉迟凯已跃马而下,迎风相候。
宋聪紫在张嬷嬷之搀扶下,步履沉稳,缓缓而出。目光落在尉迟凯伟岸之躯,心绪难平。
将军似乎察觉到她的注视,微微颔首,神色莫测。宋聪紫点头回礼。
这便是她要嫁的男人,对她来说,陌生至极。
宋聪紫的呼吸略有些急促,一时之间,与那尉迟将军的目光交汇,在这喧闹的庭院中,竟似有千言万语,无声传递。
她瞧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诧,却又很快被坚毅淡漠之色掩盖。莫非是她眼花,抑或……还有一丝赞许?
尉迟将军神色平静,上前迎了宋聪紫。他伸出手来,动作略显僵硬拘谨。
宋聪紫将手轻轻放入他掌中。那手握得甚紧,带着些许薄茧,异于她父兄手掌的握笔之柔。
正堂大门洞开,眼前豁然开朗,庭院中,数百盏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耀着翘首以盼的人群。
宋聪紫走入了正堂,步入了新的人生,自今日始,此生将永远改变。
聪紫的目光掠过那些锦衣华服的达官贵人,他们脸上好奇之意昭然若揭,又隐含一丝不易察觉之审视。
耳畔传来彼等窃窃私语之声,片言只语,企图撕破她刻意维持之镇定,却犹未能撼动其心湖。
“……早闻得此女姿容甚美,颇有异域风情……”
“……尉迟将军少年英雄,何等人物,何愁无佳配,偏生要娶这番邦女子……”
“……想来也是为了两国交好,此乃战略联盟,皇上赐婚,将军也是身不由己……”
明明是户籍在册,生于斯长于斯的宋家女儿,如何又是番邦女子了。
尉迟家,究竟请了怎样的观礼宾客,在她方进府之际风言风语?
些微操作,属实不体面。也难怪张嬷嬷称他们为草莽了。
宋聪紫微微扬起下巴,目光坚定,任由宾客们议论纷纷。
此等流言蜚语,恰似日光下之微尘,在其坚毅决心面前,实乃不足挂齿。她定不会让尉迟家的偏见遮掩自己的光芒。
忽闻尉迟凯将军之声,低沉而威严,响于耳边:“宋小姐,愿你我结合,为两家带来繁荣,为许国带来强盛。”
抬眸一望,只见未婚夫君浅笑盈盈,面带战场之刀痕,更显沉稳睿智。
“将军,”宋聪紫回应道,声音清亮而坚定。“能与将军结为连理,实乃聪紫之幸,愿你我携手,为帝国增添荣耀。”
二人比肩而立,对视满座嘉宾,宋聪紫不由心生感慨,觉察两人之间鲜明对比。
她,乃是精致优雅的化身;而他,端地是武艺高强、威严凛然的象征。
一阵锣鼓声响,打破了喧嚣,众人皆静默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庭院深处,那里早已搭起一座高台。
须臾,一阵脚步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一位年长的仆妇出现在门口,面上带着岁月沉淀的睿智笑容,朗声道:“宋聪紫小姐,吉时已到,将军家人正在等候,您该移步西南角的青庐了。”
此时正值春日融融,阳光普照,恰似盛世景象,国泰民安之时。
仆役穿梭其间,低语细声,忙碌有序,丝绸帷幔褶皱抚平,香炉调整,青烟袅袅,香气弥漫于庭院之中。
太阳之光映照于丝绸旗帜之上,光影斑驳,旗帜飘扬,宛如彩鸟振翅欲飞,空气中茉莉与檀香之混合香气,加之铜壶中温热香料酒之淡淡酒香,
乐声一转,琵琶奏起轻快旋律,打破了紧张的沉默。
宋聪紫莲步轻移,绣花鞋无声行于石板之上,每一步皆感百十双眼睛之注视,评判、估量与分析,然而她不退缩,坦然面对审视。
宋聪紫只觉前往西南角青庐之路,宛如漫漫长途,不见终点。
张嬷嬷在前引着,领着她穿行于深红丝绸小径,步伐轻盈而稳健。
明媚春光映照之下,许式新娘之华服,精巧绝伦,绣工细密,随其身姿摇曳生辉,灿烂夺目。
宋聪紫昂首阔步,举目远眺,地平线尽收眼底,双眸目光坚定,仿佛正步入一个唯有她独自知晓的未来。
宾客如潮,纷至沓来,见其驾临,自觉让道,如波浪般分开。
宾客们低语如潮,窃窃私语。或叹其容颜绝世,或赞其举止优雅,皆为美色与静气所摄。
这一刻,宋聪紫倒是着实给宾客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完美印象。
轻柔乐声缭绕耳畔,宋聪紫缓步而入庭中。
但见一条深红锦缎地毯逶迤而至一亭台之前,亭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尉迟家族一门,分列两旁,颇多女眷在其中神态倨傲,目露精光。
倏忽间,亭台近在咫尺,尉迟一门之注视,锐不可当,仿佛将将便要洞穿己心。
宋聪紫挺直腰板,毅然前行,断然不愿让人小瞧了去。
倏忽之间,宋聪紫蓦然察觉到气氛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一阵惊讶和好奇的窃语声,一个绰约迷人的身影翩然而至。
此时宾客们早觉察出异样,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有人猜测这女子来此作甚,是何居心?又有人暗暗拿她与宋聪紫相比,看哪个更胜一筹。
霎时间厅中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有好事者甚至打赌,若能得那女子青睐,愿输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