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早,温老先生便坐车前往书院。送别时,温舟行看着自家妹妹想着她可以县里县外游山玩水,只恨自己不是个女儿身。
站在一旁的温观南安慰他,“二哥,书院里也不那么无聊的。”
温如是点点头非常赞成自家小弟的话,可是温观南不相信,书院里除了学习之乎者也,学习琴棋书画,还能学什么花样。温观南笑笑不说话,只神秘地表示去了就知道了。若生听着越发想去看看,只是囿于规矩,去书院的计划只能往后再议了。
温之远每日要去郡守府议事,袁夫人忙着参加大大小小的宴会,温如是也终于不用整天待在家里备嫁,带着若生去云塘街买粽子糖吃豆沙糕,去琼姬湖泛舟,去湖心亭赏月。
一连几日玩的有些累,温如是就提议教若生下棋,正好温大伯休沐在家,袁夫人便在花园摆上了棋盘。
若生还在思考着这棋下一步走哪好,突然一群官兵闯入后花园,袁夫人一惊忙让温如是温若生站到后面,领头的走到温之远面前,从怀中掏出一张密纸,“会稽郡郡守温之远违抗皇令触犯律法,由监御史下令即刻就地反省,不得外出。”
温之远接过密纸,纸上字迹确实是监御史的。
“温大人,请吧。”领头的对温之远无丝毫敬意,如若不是温之远现在依旧官身,这人恐怕都想给温之远戴个刑具。
温之远转头吩咐袁夫人几句,便去了书房。温若生从未见过如此画面,官兵将书房都围了起来,袁夫人也在自己屋子里不见客,仆人进出采买都需要搜身检查,府中人人神色凝重。
“阿姊,现在怎么样了?”温如是去给温之远送饭,温若生见她回来神色哀愁连忙关心。
温如是放下餐盒,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我去送饭菜,那人都说监御史没有下令让阿爹吃饭,五天了,再这样下去阿爹会没命的。”
“可是监御史也没说不让吃饭啊,那人可是要钱或者要些别的?”
温如是摇摇头,“我打听过了领头的叫孙杰,阿爹做上虞县县令的时候因为他读书行窃打过他十板子,他一直怀恨在心,如今更是借机报复。不行,不能这样下去,阿爹再不吃不喝会死的。我要去求监御史,这样下去阿爹会没命的。”
“可是阿姊我们不知道监御史住哪呀?”
“周伯一定知道,他常年跟在阿爹身边,他一定知道,让他带我们去。”
眼下正是正午最热的时候,可温如是一刻都等不下去,让青黛支开玉姑后,就带着温若生乘车从偏门出去了。若生透过纱帘,街道上有不少小贩卖着解暑凉饮,也有拿着风车的孩童嬉笑打闹。车出了城门向林中驶去,这个监御史道不同寻常,不住城里,反而住在郊外。
“大姑娘,前面就是甘霖甘御史的宅院了。甘大人为人严肃,不喜言笑,姑娘要小心。”
温如是撩开车纱,入眼是一块甘宅牌匾,牌匾下只有一扇门。官员宅门都有规格,只要不越规制,府门是要有多豪华有多豪华。即使是县官员,为了显示身份或者随大流,也会修饰大门,监御史住的可以说是非常寒酸。
温如是带着若生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小童,年纪大约6、7岁。
“主人今天不见客,两位姑娘请回吧。”说完小童便打算关门。
温如是抵住门向解释“劳烦小友为我转述,我是郡守温之远之女,有要事要拜见甘大人。”
小童将温如是推开,脸上满是不耐烦,好像在说怎么什么人都过来“主人说了不见客就是不见客,两位姑娘回吧。”
说着小童便把门关上了,大门之外,若生拉了拉温如是的衣袖问道“阿姊,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温如是不说话,对着大门喊道“甘大人,我是郡守温之远之女,有要事想要拜见大人。”
喊了好久,也不见门打开。若生见温如是喊的嘴唇发白,满头大汗,很是心疼。
“甘大人,我大伯是个好官,他勤勉正直,疏河道,修水利,打豪强,惩贪吏,禁徇私。大人您为什么要囚禁他,为什么要害一个好人,不吃不喝,他会死的,他真的会死的。”
若生喊完,门里传来声响,还没等反应过来,门开就见出来十几个粗壮的婆子,领头的喊了一句“将闹事的都抓进去。”
温如是见状想要拉着若生跑开,可力量悬殊,只能被婆子拽着。周伯想要上前阻止,可也只能眼看着婆子将她们抓进去。
站在一旁的温观南安慰他,“二哥,书院里也不那么无聊的。”
温如是点点头非常赞成自家小弟的话,可是温观南不相信,书院里除了学习之乎者也,学习琴棋书画,还能学什么花样。温观南笑笑不说话,只神秘地表示去了就知道了。若生听着越发想去看看,只是囿于规矩,去书院的计划只能往后再议了。
温之远每日要去郡守府议事,袁夫人忙着参加大大小小的宴会,温如是也终于不用整天待在家里备嫁,带着若生去云塘街买粽子糖吃豆沙糕,去琼姬湖泛舟,去湖心亭赏月。
一连几日玩的有些累,温如是就提议教若生下棋,正好温大伯休沐在家,袁夫人便在花园摆上了棋盘。
若生还在思考着这棋下一步走哪好,突然一群官兵闯入后花园,袁夫人一惊忙让温如是温若生站到后面,领头的走到温之远面前,从怀中掏出一张密纸,“会稽郡郡守温之远违抗皇令触犯律法,由监御史下令即刻就地反省,不得外出。”
温之远接过密纸,纸上字迹确实是监御史的。
“温大人,请吧。”领头的对温之远无丝毫敬意,如若不是温之远现在依旧官身,这人恐怕都想给温之远戴个刑具。
温之远转头吩咐袁夫人几句,便去了书房。温若生从未见过如此画面,官兵将书房都围了起来,袁夫人也在自己屋子里不见客,仆人进出采买都需要搜身检查,府中人人神色凝重。
“阿姊,现在怎么样了?”温如是去给温之远送饭,温若生见她回来神色哀愁连忙关心。
温如是放下餐盒,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我去送饭菜,那人都说监御史没有下令让阿爹吃饭,五天了,再这样下去阿爹会没命的。”
“可是监御史也没说不让吃饭啊,那人可是要钱或者要些别的?”
温如是摇摇头,“我打听过了领头的叫孙杰,阿爹做上虞县县令的时候因为他读书行窃打过他十板子,他一直怀恨在心,如今更是借机报复。不行,不能这样下去,阿爹再不吃不喝会死的。我要去求监御史,这样下去阿爹会没命的。”
“可是阿姊我们不知道监御史住哪呀?”
“周伯一定知道,他常年跟在阿爹身边,他一定知道,让他带我们去。”
眼下正是正午最热的时候,可温如是一刻都等不下去,让青黛支开玉姑后,就带着温若生乘车从偏门出去了。若生透过纱帘,街道上有不少小贩卖着解暑凉饮,也有拿着风车的孩童嬉笑打闹。车出了城门向林中驶去,这个监御史道不同寻常,不住城里,反而住在郊外。
“大姑娘,前面就是甘霖甘御史的宅院了。甘大人为人严肃,不喜言笑,姑娘要小心。”
温如是撩开车纱,入眼是一块甘宅牌匾,牌匾下只有一扇门。官员宅门都有规格,只要不越规制,府门是要有多豪华有多豪华。即使是县官员,为了显示身份或者随大流,也会修饰大门,监御史住的可以说是非常寒酸。
温如是带着若生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小童,年纪大约6、7岁。
“主人今天不见客,两位姑娘请回吧。”说完小童便打算关门。
温如是抵住门向解释“劳烦小友为我转述,我是郡守温之远之女,有要事要拜见甘大人。”
小童将温如是推开,脸上满是不耐烦,好像在说怎么什么人都过来“主人说了不见客就是不见客,两位姑娘回吧。”
说着小童便把门关上了,大门之外,若生拉了拉温如是的衣袖问道“阿姊,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温如是不说话,对着大门喊道“甘大人,我是郡守温之远之女,有要事想要拜见大人。”
喊了好久,也不见门打开。若生见温如是喊的嘴唇发白,满头大汗,很是心疼。
“甘大人,我大伯是个好官,他勤勉正直,疏河道,修水利,打豪强,惩贪吏,禁徇私。大人您为什么要囚禁他,为什么要害一个好人,不吃不喝,他会死的,他真的会死的。”
若生喊完,门里传来声响,还没等反应过来,门开就见出来十几个粗壮的婆子,领头的喊了一句“将闹事的都抓进去。”
温如是见状想要拉着若生跑开,可力量悬殊,只能被婆子拽着。周伯想要上前阻止,可也只能眼看着婆子将她们抓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