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慎言。”
季慈音转过身,不去看司马珏。“此话轻浮,我只当作未曾听过。”
司马珏看着她的背影,想要开口说什么,但嗓子干涩,竟然什么声音都发不出来。
她们之间的距离如此近,司马珏一伸手就可以把季慈音搂进怀里。
可司马珏却觉得好远好远,他面对季慈音,就好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面对着一扇对他紧闭的门。
“你别生气。我不是这个意思。”
司马珏拉住季慈音的袖口,小心翼翼地说。
季慈音扯开袖子,“我没有生气。我只是想告诉殿下,有些话要想清楚才能说出来。”
“古人说君无戏言。我身为大晋亲王,说话自然一言九鼎。”
司马珏怕季慈音不信,绕到她身前,拿起她的手,将一个东西郑重放到她手中。
“古有周成王桐叶封弟,今日我便以此物向你许诺,我方才说过的话字字真心。”
季慈音低头一看,司马珏放在她掌心的竟然是一撮猫毛。
司马珏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猫毛,是我亲手送给你的。”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听不见了。
“你是什么时候把猫毛拔下来的?”季慈音笑了出来,抬起头好奇地问。
“就刚才三藏法师把它抱在怀里,我趁机薅了一撮。”
司马珏垂头丧气,可怜巴巴地道:“它害的我一晚没睡好觉,不想这么简单地放过它,才这样干的。”
“原来你是假大度,真小人。”
季慈音把猫毛握在手里,反手背在身后,好整以暇地看着司马珏道。
“我没有!“司马珏听季慈音如此想她,连忙辩解。
“我只是实在气不过罢了。若是我真的小肚鸡肠,大可以当场命人将它摔死,也没有敢责怪我。”
季慈音不语,只是一味地笑着看着他。她慢悠悠地道:“我姑且相信你的说辞。”
“我绝不骗你!”
司马珏举手正欲起誓,却被季慈音拦住。
“你不许发誓,我最不信的就是这个东西了。”
季慈音面露不屑:“若发誓真的有用,这世上哪里还来这么多背信弃义的假君子真小人。”
司马珏注意到季慈音的神情,没有再开口说话,但暗中却下定了决心。
走到半路,二人就看到季慈音身边的若干丫鬟和司马珏的大小侍卫。
清风跑得飞快,第一个到了季慈音身边。“娘子,你没事吧,又哪里受伤了吗?”
季慈音看着清风担忧的眼神,拉着她的手安抚道:“我没事,你别担心。”
清风观察季慈音上上下下,这才放下心来。
说完,季慈音就转身向司马珏告辞,“多谢晋王一路相护,臣女不甚感激。”
司马珏望着季慈音被丫鬟们簇拥着远去的背影,心中却在期待着什么。
直到季慈音的背影完全消失在他的视野中,司马珏才失落地叹了一口气。
“她怎么不回头看看我呢……”
第二日一早,季慈音就离开大相国寺回顺国公府去了。
如意娘原本是和季婉坐一辆马车,但她偏闹着要季慈音,季婉只好依了她。
“姐姐姐姐,你看那里是不是有个人?”
如意娘趴在窗户边上,季慈音则坐在一边静静地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别离窗子这么近,当心掉出去。”
听见如意娘的声音,季慈音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对如意娘叮嘱道。
“姐姐你快看外面,是不是那天骑马的郎君啊?”
听见如意娘的疑惑,季慈音也将目光投向窗外。
马车在官道上行走,抬头远望就可以看见大相国寺的后山,也清晰可见当日避雨的凉亭。
凉亭中站在诸多人,可站在栏杆旁只有一位身着红衣的郎君,看不清面容。
他长身玉立,山间的晨风吹起他的衣袍。
季慈音抬头看了一会,才慢慢说道。
“好像是。”
如意娘眼里充满好奇,笃定地道:“他一定是一位英俊潇洒的郎君,就和潘安卫玠一样。”
季慈音失笑,前几日她刚刚讲了掷果盈车、看杀卫玠的典故,今日如意娘就活学活用了。
季慈音又抬头望了一眼高处的凉亭,低下头静静沉思。
三月陆陆续续下了几场春雨,无声浸润了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城,连日日在檐下来往的丫鬟都沾上了一些水汽。
季慈音正坐在软榻上看书,小窗虚掩,不时几缕微风,将她发丝吹动。
明月走过来,想把窗子关上,动作却一顿,视线落在外头的树枝上。
“娘子你看,是喜鹊。”
明月惊喜地道。
季慈音撑起上半身,扭头看向窗外。果然瞧见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喜鹊。
它绿豆一样圆溜溜的眼睛,见到人竟然也不怕生,“啾啾啾”地叫唤。
“老人说喜鹊一叫,就有好事发生。”
明月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清风如一阵风走进来,脸上喜气盈盈。
“娘子,夫人请您过去一趟,有重要的事情呢。”
明月拿团扇轻轻拍了拍她的头,稀奇道:“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呢?”
一向藏不住话的清风看了一眼明月,笑嘻嘻地道;“娘子有喜事,我当然高兴。”
“你这丫头。”季慈音点了点清风额头,“就会拿我打趣,还不快说。”
“是关于娘子的婚事。”
清风也不卖关子,小声地说道。
季慈音闻言,面上还带着淡淡的笑容,但心里却突然一沉,但仔细想想又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既然如此,明月为我梳妆吧,别让姑母着急了。”
季慈音走进屋的时候,季婉穿着一件正青色长裙,站在书桌前,白云翠微一左一右在她身边服侍。
见季慈音来了,二人朝她行礼退下,留姑侄两人独处。
“鸾儿,过来看看这些画像。”
书卓上摆放着数幅画卷,用工笔描绘着不同郎君的肖像。
“这位是朝议大夫的长子,刚刚及冠,已经有官名在身了……”
“这是太学博士的幼子,与你同岁……”
季婉一个一个给季慈音介绍,到了最后一个,她微微一顿。
“这是你姑父的同僚,度支郎中的幼子,刚好比你大三岁,和你哥哥一起在太学读书。”
季慈音一个一个仔细看过去,最终在季婉的身边停下。
“你可有中意的?”
季慈音垂眸,答非所问:“婚姻大事,全凭长辈做主。”
闻言,季婉的目光落在季慈音身上,旋即牵起她的手,一道坐在榻上说话。
“这里没有外人,鸾儿,你跟姑母说心里话,可是这些郎君你都不满意?”
季慈音连忙摇摇头,抬头看一眼季婉关切地神情,又低下头。
“我只是觉得,从未见过面,不知道夫婿好坏、品行如何,心里总是担忧。”
季婉抚着她的手,说:“这个月末,是皇后的生辰宴。”
“到时候你们娘子郎君在一块相处,自然有相处的机会。”
“至于人品是否贵重,你姑父你哥哥也会派人去外头打听。鸾儿不必担心,姑母一定为你挑一位如意郎君。”
季婉把她搂在怀里,柔声安慰道:“其实只有是男子,除去那些品行特别顽劣的,都没有什么两样。”
季慈音将脸埋在季婉怀里,像小孩子赌气一般道:“若是我不许夫婿纳妾怎么办?”
此话若是放在外面不免被一些古板的老夫子骂一声不修德行。
但季婉却没有责骂她,而是问道:“那你说,可有哪位谁不纳二色啊?”
季慈音振振有词地道:“怎么没有,前朝的宰相王涉,出身琅玡王氏,权倾朝野,可妻子离世后,他一生都未续娶,也没有妾室。”
“远的不提,就说我朝开国候颜失,他和妻子相识于微时,发达之后不仅没有休弃糟糠之妻,还拒绝了太祖皇帝送给他的妾室。”
季婉本是随口一问,却引得季慈音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
她端起手边的茶盏,对季慈音道:“快喝口水润润嗓子。”
季慈音却推开,只是倔强地看着季婉,想要得到她的回答。
“姑母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季婉摸了摸茶盏边缘,沉吟一会道:“原来觉得没道理,如今却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想来是这世间专一的男子太少所致。”
季慈音听了季婉这话,顿时展颜。
但接着又听季婉道:“姑母自然希望鸾儿能遇到这样一位夫婿。”
“但若是没有,我也希望鸾儿能够安然处之。”
季婉的话中藏着淡淡的惆怅,却更多的是对季慈音的关怀和谆谆教诲。
季慈音明白季婉的言下之意,想要说些什么宽慰她,却发生任何话在此时此刻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季慈音抬眼凝望着季婉,从她的视线出发,可以看见季婉削瘦的脸颊,和眼底微微的青黑。
她是典型的南方女子长相,跟她的名字一样柔婉。
但也是这样一具纤细的身体,却在父亲被贬的时候,为她撑起了一片遮风避雨的地方。
季慈音安静地靠在季婉怀里,闷闷地道:“鸾儿明白了。”
季慈音转过身,不去看司马珏。“此话轻浮,我只当作未曾听过。”
司马珏看着她的背影,想要开口说什么,但嗓子干涩,竟然什么声音都发不出来。
她们之间的距离如此近,司马珏一伸手就可以把季慈音搂进怀里。
可司马珏却觉得好远好远,他面对季慈音,就好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面对着一扇对他紧闭的门。
“你别生气。我不是这个意思。”
司马珏拉住季慈音的袖口,小心翼翼地说。
季慈音扯开袖子,“我没有生气。我只是想告诉殿下,有些话要想清楚才能说出来。”
“古人说君无戏言。我身为大晋亲王,说话自然一言九鼎。”
司马珏怕季慈音不信,绕到她身前,拿起她的手,将一个东西郑重放到她手中。
“古有周成王桐叶封弟,今日我便以此物向你许诺,我方才说过的话字字真心。”
季慈音低头一看,司马珏放在她掌心的竟然是一撮猫毛。
司马珏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猫毛,是我亲手送给你的。”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听不见了。
“你是什么时候把猫毛拔下来的?”季慈音笑了出来,抬起头好奇地问。
“就刚才三藏法师把它抱在怀里,我趁机薅了一撮。”
司马珏垂头丧气,可怜巴巴地道:“它害的我一晚没睡好觉,不想这么简单地放过它,才这样干的。”
“原来你是假大度,真小人。”
季慈音把猫毛握在手里,反手背在身后,好整以暇地看着司马珏道。
“我没有!“司马珏听季慈音如此想她,连忙辩解。
“我只是实在气不过罢了。若是我真的小肚鸡肠,大可以当场命人将它摔死,也没有敢责怪我。”
季慈音不语,只是一味地笑着看着他。她慢悠悠地道:“我姑且相信你的说辞。”
“我绝不骗你!”
司马珏举手正欲起誓,却被季慈音拦住。
“你不许发誓,我最不信的就是这个东西了。”
季慈音面露不屑:“若发誓真的有用,这世上哪里还来这么多背信弃义的假君子真小人。”
司马珏注意到季慈音的神情,没有再开口说话,但暗中却下定了决心。
走到半路,二人就看到季慈音身边的若干丫鬟和司马珏的大小侍卫。
清风跑得飞快,第一个到了季慈音身边。“娘子,你没事吧,又哪里受伤了吗?”
季慈音看着清风担忧的眼神,拉着她的手安抚道:“我没事,你别担心。”
清风观察季慈音上上下下,这才放下心来。
说完,季慈音就转身向司马珏告辞,“多谢晋王一路相护,臣女不甚感激。”
司马珏望着季慈音被丫鬟们簇拥着远去的背影,心中却在期待着什么。
直到季慈音的背影完全消失在他的视野中,司马珏才失落地叹了一口气。
“她怎么不回头看看我呢……”
第二日一早,季慈音就离开大相国寺回顺国公府去了。
如意娘原本是和季婉坐一辆马车,但她偏闹着要季慈音,季婉只好依了她。
“姐姐姐姐,你看那里是不是有个人?”
如意娘趴在窗户边上,季慈音则坐在一边静静地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别离窗子这么近,当心掉出去。”
听见如意娘的声音,季慈音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对如意娘叮嘱道。
“姐姐你快看外面,是不是那天骑马的郎君啊?”
听见如意娘的疑惑,季慈音也将目光投向窗外。
马车在官道上行走,抬头远望就可以看见大相国寺的后山,也清晰可见当日避雨的凉亭。
凉亭中站在诸多人,可站在栏杆旁只有一位身着红衣的郎君,看不清面容。
他长身玉立,山间的晨风吹起他的衣袍。
季慈音抬头看了一会,才慢慢说道。
“好像是。”
如意娘眼里充满好奇,笃定地道:“他一定是一位英俊潇洒的郎君,就和潘安卫玠一样。”
季慈音失笑,前几日她刚刚讲了掷果盈车、看杀卫玠的典故,今日如意娘就活学活用了。
季慈音又抬头望了一眼高处的凉亭,低下头静静沉思。
三月陆陆续续下了几场春雨,无声浸润了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城,连日日在檐下来往的丫鬟都沾上了一些水汽。
季慈音正坐在软榻上看书,小窗虚掩,不时几缕微风,将她发丝吹动。
明月走过来,想把窗子关上,动作却一顿,视线落在外头的树枝上。
“娘子你看,是喜鹊。”
明月惊喜地道。
季慈音撑起上半身,扭头看向窗外。果然瞧见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喜鹊。
它绿豆一样圆溜溜的眼睛,见到人竟然也不怕生,“啾啾啾”地叫唤。
“老人说喜鹊一叫,就有好事发生。”
明月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清风如一阵风走进来,脸上喜气盈盈。
“娘子,夫人请您过去一趟,有重要的事情呢。”
明月拿团扇轻轻拍了拍她的头,稀奇道:“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呢?”
一向藏不住话的清风看了一眼明月,笑嘻嘻地道;“娘子有喜事,我当然高兴。”
“你这丫头。”季慈音点了点清风额头,“就会拿我打趣,还不快说。”
“是关于娘子的婚事。”
清风也不卖关子,小声地说道。
季慈音闻言,面上还带着淡淡的笑容,但心里却突然一沉,但仔细想想又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既然如此,明月为我梳妆吧,别让姑母着急了。”
季慈音走进屋的时候,季婉穿着一件正青色长裙,站在书桌前,白云翠微一左一右在她身边服侍。
见季慈音来了,二人朝她行礼退下,留姑侄两人独处。
“鸾儿,过来看看这些画像。”
书卓上摆放着数幅画卷,用工笔描绘着不同郎君的肖像。
“这位是朝议大夫的长子,刚刚及冠,已经有官名在身了……”
“这是太学博士的幼子,与你同岁……”
季婉一个一个给季慈音介绍,到了最后一个,她微微一顿。
“这是你姑父的同僚,度支郎中的幼子,刚好比你大三岁,和你哥哥一起在太学读书。”
季慈音一个一个仔细看过去,最终在季婉的身边停下。
“你可有中意的?”
季慈音垂眸,答非所问:“婚姻大事,全凭长辈做主。”
闻言,季婉的目光落在季慈音身上,旋即牵起她的手,一道坐在榻上说话。
“这里没有外人,鸾儿,你跟姑母说心里话,可是这些郎君你都不满意?”
季慈音连忙摇摇头,抬头看一眼季婉关切地神情,又低下头。
“我只是觉得,从未见过面,不知道夫婿好坏、品行如何,心里总是担忧。”
季婉抚着她的手,说:“这个月末,是皇后的生辰宴。”
“到时候你们娘子郎君在一块相处,自然有相处的机会。”
“至于人品是否贵重,你姑父你哥哥也会派人去外头打听。鸾儿不必担心,姑母一定为你挑一位如意郎君。”
季婉把她搂在怀里,柔声安慰道:“其实只有是男子,除去那些品行特别顽劣的,都没有什么两样。”
季慈音将脸埋在季婉怀里,像小孩子赌气一般道:“若是我不许夫婿纳妾怎么办?”
此话若是放在外面不免被一些古板的老夫子骂一声不修德行。
但季婉却没有责骂她,而是问道:“那你说,可有哪位谁不纳二色啊?”
季慈音振振有词地道:“怎么没有,前朝的宰相王涉,出身琅玡王氏,权倾朝野,可妻子离世后,他一生都未续娶,也没有妾室。”
“远的不提,就说我朝开国候颜失,他和妻子相识于微时,发达之后不仅没有休弃糟糠之妻,还拒绝了太祖皇帝送给他的妾室。”
季婉本是随口一问,却引得季慈音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
她端起手边的茶盏,对季慈音道:“快喝口水润润嗓子。”
季慈音却推开,只是倔强地看着季婉,想要得到她的回答。
“姑母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季婉摸了摸茶盏边缘,沉吟一会道:“原来觉得没道理,如今却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想来是这世间专一的男子太少所致。”
季慈音听了季婉这话,顿时展颜。
但接着又听季婉道:“姑母自然希望鸾儿能遇到这样一位夫婿。”
“但若是没有,我也希望鸾儿能够安然处之。”
季婉的话中藏着淡淡的惆怅,却更多的是对季慈音的关怀和谆谆教诲。
季慈音明白季婉的言下之意,想要说些什么宽慰她,却发生任何话在此时此刻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季慈音抬眼凝望着季婉,从她的视线出发,可以看见季婉削瘦的脸颊,和眼底微微的青黑。
她是典型的南方女子长相,跟她的名字一样柔婉。
但也是这样一具纤细的身体,却在父亲被贬的时候,为她撑起了一片遮风避雨的地方。
季慈音安静地靠在季婉怀里,闷闷地道:“鸾儿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