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默默的学习着,在大秦冶金机械厂子弟小学读书,每一年都是三好学生,学习委员,班长,中队长等,父母没有人管,但是自己的优良表现和无数的奖状让父亲觉得很骄傲,他唯一做了一件事就是联系了市里重点小学,让杨昭去考试,结果当场就被录取并同意立刻办理转学手续。从此杨昭开始了每天奔波的状态,早上5点起床,5点半收拾完准时出发,步行半个小时到公交车站,再坐45分钟左右的公交车到城里,下车后再走半个小时到学校。母亲每天给杨昭伍角钱,是一天的花销,基本上公交来回是一角钱,路上杨昭会在十九粮店花两角钱买两个面包,早上一个中午一个,就着白水,剩下的钱杨昭攒着都买书了,那个时候杨昭已经开始释书如命了,由于长时间的缺乏营养,杨昭晕倒在教室,学校送到医院检查后说营养不良,低血糖,那年杨昭9岁。
杨昭看了很多书,包括当时的禁书(杨昭问同学借,拿吃的换,去图书馆看,包括去新华书店淘),像红楼梦、西游记是她最爱的,已经到烂熟于心的程度了,金瓶梅、琼瑶、国家地理、武则天传、唐诗宋词等等,看的非常杂,而且古书看的都是文言文,很奇怪的是这些文言文没有人教,自己也就能通读。作为班长的杨昭有一个特权就是维系班里秩序,所以谁上课偷看课本以外的书她是可以没收的,也就是在这个特权下,杨昭没收了一本古书,是《八卦阴阳》,看这本书的同学说他其实就是想看里面的画练武术,没有看禁书,但是杨昭没有只看画,而是全心全意的钻研着文字,她像打开了天眼,钻进去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开始摆位、测试、了解相关信息,发现里面的玄学和真理,杨昭问母亲自己的生辰,然后倒算出来自己的八字,算出来自己命里缺水,身体健康欠缺,亲人寡淡,学业事业都非常好,只是命犯桃花,却找不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杨昭似乎有些走火入魔,看谁都看着脸而心里就已经开始盘算着这个人的各种状况,有时候觉得这个人哪个方面不太好了,就会微微提上一句,导致同学们给杨昭起了个外号——杨半仙。杨昭并不介意,一如既往的学习,看书,而那个时候没有人正确引导杨昭,也没有人给杨昭报课外学习班,所有的思想都来自各种各样的书籍,杨昭依旧觉得很快乐,她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有其他的痛苦和不愉快。
杨昭10岁那一年,父亲说要去成都出差,母亲非逼着杨昭一起去,说是放假了去转一圈,杨昭内心及其的抗拒,但是架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便随父亲一起去了。上了火车才知道为什么母亲让一起去了,因为随行的还有一名女技术员,父亲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所以带谁不带谁,到哪出差,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那个女技术员应该是刚毕业,烫着卷发,一身白色连衣裙,而杨昭只会看书,对穿衣打扮根本就不上心,再加上营养不良黑瘦黑瘦的,所以就显的非常土。女技术员没话找话的和杨昭聊,杨昭心里已经很明白了,所以并不理她,只一味的低头看书,而父亲却对女技术员说,“你别理她,她就是个书呆子。”下了火车,因为杨昭的存在,所以找了一个宾馆要了两间标准间,父亲走哪杨昭跟到哪,父亲想了很多办法想把杨昭甩掉,但是杨昭就是装傻,跟的很紧,没办法父亲只好带着这个拖油瓶玩遍了成都的所有景点。(所谓出差,其实就是公费旅游。)
因为这次出差母亲应该很清楚父亲的目的,所以她提前给二伯伯打了电话。二伯伯是做核研究的,那个时候还在成都附近一座大山里的保密单位,因此二伯伯自然是在父亲走之前就告知要去家里。二伯母是成都本地人,心直口快,她一眼就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但是可能又觉得跟她没什么关系,所以并没有劝阻的意思,只是偷偷的问杨昭父亲和女技术员的关系,问杨昭怎么办,每次二伯母问杨昭,杨昭同样是装傻,慢慢的跑到二伯伯跟前,毫无意外的二伯伯就会把二伯母说一顿。而二伯伯比父亲大10岁,所以二伯伯其实还是宠着父亲的,对于父亲的行为是否警戒,怎么谈的就不得而知了。恰巧二伯伯从国外出差回来给父亲了一台照相机,杨昭灵机一动就说她要了,其实她是想随时能拍他们的状况带回去给母亲。大山里的景很美,父亲和女技术员正在为这景色浪漫时,杨昭举起相机咔咔拍了几张,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人,要求没收相机,说这座山都不允许拍照。后来让二伯伯找了人才把相机要回来,只是里面的胶卷没了,后来才知道保密单位不允许拍照,严重是要被判为间谍罪的。
这次成都之行有惊无险,回来的时候母亲也并未问杨昭一个字,倒是让杨昭觉得非常不安。
第二年暑假,父亲又分了房子,是独立的一间房,带独立厨房和独立卫生间,大家都非常的高兴,收拾新房,搬家,终于不用再抢厕所,在房间里拿着大浴盆偷偷摸摸的洗澡了。
因为还是在暑假,刚搬完家大家都比较疲惫,有一天周末母亲说带着姐姐和杨昭去水上公园去划船,对于出行这件事杨昭并不感兴趣,不知道姐姐当时是什么想法,但是为了照顾母亲的想法,两个孩子都非常顺从的随母亲去了。谁知道到了公园后,船票已经卖没了,因为是大夏天,公园里又没有遮挡,所以非常的酷热,于是母亲又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家。路上母亲买了西瓜准备回家解暑,可是到了家门口拿着钥匙却怎么开都开不开,母亲反应过来,就拍门叫着父亲开门。进屋后父亲的衣衫明显凌乱,但是房间里只有父亲,屋子就那么大,母亲直接去拽厕所门,厕所门也被反锁着,瞬间时间静止了,那一刹那好安静啊。过了一会厕所传来水声,估计里面的人知道躲不过去了,就假装上厕所然后出来,母亲并未难为这个女人,杨昭没有看清她的脸,因为那个女人低头出来叫了声师母,撒腿就跑了。接下来母亲没有大吵大闹,而是以泪洗面,不吃不睡。杨昭想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要忍气吞声,而导致了后来母亲气血凝结,得了乳腺癌。
从此以后杨昭和姐姐都不主动和父亲说话,大概父亲也懒得和她们说话吧,整天泡在车间里,只回来睡个觉。就是这样的日子持续过了六年,期间母亲分了一套两室的房子,带阳台,可以洗澡,而母亲的乳腺癌却越来越严重,母亲经历了西医、中医、化疗,最终1990年在职工医院被宣布医治无效,判定死亡。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当白床单盖上母亲脸的那一刻,杨昭冲出了医院,跑到白皑皑的雪地上,望着天空,用脸感受着雪花的清凉,杨昭清楚的知道母亲还没有咽气,她只是没有意识说不出来话了,但是医生和父亲商量选择了拨管子,杨昭之所以没有反抗,是因为她知道母亲太疼了,每天打着吗啡,仍然不管用,胳膊已经肿的比腿还粗,母亲太难了,杨昭不想母亲再受苦,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不说出真相,希望母亲到另外一个世界能有幸福。之前外婆走的时候母亲16岁,而母亲走的时候杨昭17岁,冥冥之中又是一个轮回。
母亲走后,父亲拿出母亲的遗嘱,上面写的大部分都和杨昭相关,说杨昭身体不好,房子就留给杨昭,说以后姐妹有什么事情就找曲乐君(母亲生前的一个领导,很照顾母亲)等等,遗嘱上父亲签了字。从那以后父亲再没回过那个家,姐妹两个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各自安好。有一天杨昭决定继续写日记,当她打开锁着的专属于她的那个抽屉时,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哭,包括母亲的离去都没有哭的杨昭大哭了起来,里面放着一张存折,上面有5866元,要知道在1990年,一个人的月工资最多13元,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里面还有给杨昭的一封信,母亲太偏爱杨昭了,杨昭后悔没有阻拦医生拔管子,她还没来得及尽孝,没来得及让母亲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就让母亲走了,她觉得她就是刽子手,她无法原谅自己,她痛恨自己没有让母亲活下来,多活一天就有一天的希望。但是杨昭又很纠结,如果活着母亲的痛苦是无人可代替的,那又怎么办。好像有两个杨昭在来回打架,打的杨昭头痛欲裂,这个纠结,这个头痛跟随了杨昭一辈子。
杨昭看了很多书,包括当时的禁书(杨昭问同学借,拿吃的换,去图书馆看,包括去新华书店淘),像红楼梦、西游记是她最爱的,已经到烂熟于心的程度了,金瓶梅、琼瑶、国家地理、武则天传、唐诗宋词等等,看的非常杂,而且古书看的都是文言文,很奇怪的是这些文言文没有人教,自己也就能通读。作为班长的杨昭有一个特权就是维系班里秩序,所以谁上课偷看课本以外的书她是可以没收的,也就是在这个特权下,杨昭没收了一本古书,是《八卦阴阳》,看这本书的同学说他其实就是想看里面的画练武术,没有看禁书,但是杨昭没有只看画,而是全心全意的钻研着文字,她像打开了天眼,钻进去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开始摆位、测试、了解相关信息,发现里面的玄学和真理,杨昭问母亲自己的生辰,然后倒算出来自己的八字,算出来自己命里缺水,身体健康欠缺,亲人寡淡,学业事业都非常好,只是命犯桃花,却找不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杨昭似乎有些走火入魔,看谁都看着脸而心里就已经开始盘算着这个人的各种状况,有时候觉得这个人哪个方面不太好了,就会微微提上一句,导致同学们给杨昭起了个外号——杨半仙。杨昭并不介意,一如既往的学习,看书,而那个时候没有人正确引导杨昭,也没有人给杨昭报课外学习班,所有的思想都来自各种各样的书籍,杨昭依旧觉得很快乐,她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有其他的痛苦和不愉快。
杨昭10岁那一年,父亲说要去成都出差,母亲非逼着杨昭一起去,说是放假了去转一圈,杨昭内心及其的抗拒,但是架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便随父亲一起去了。上了火车才知道为什么母亲让一起去了,因为随行的还有一名女技术员,父亲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所以带谁不带谁,到哪出差,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那个女技术员应该是刚毕业,烫着卷发,一身白色连衣裙,而杨昭只会看书,对穿衣打扮根本就不上心,再加上营养不良黑瘦黑瘦的,所以就显的非常土。女技术员没话找话的和杨昭聊,杨昭心里已经很明白了,所以并不理她,只一味的低头看书,而父亲却对女技术员说,“你别理她,她就是个书呆子。”下了火车,因为杨昭的存在,所以找了一个宾馆要了两间标准间,父亲走哪杨昭跟到哪,父亲想了很多办法想把杨昭甩掉,但是杨昭就是装傻,跟的很紧,没办法父亲只好带着这个拖油瓶玩遍了成都的所有景点。(所谓出差,其实就是公费旅游。)
因为这次出差母亲应该很清楚父亲的目的,所以她提前给二伯伯打了电话。二伯伯是做核研究的,那个时候还在成都附近一座大山里的保密单位,因此二伯伯自然是在父亲走之前就告知要去家里。二伯母是成都本地人,心直口快,她一眼就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但是可能又觉得跟她没什么关系,所以并没有劝阻的意思,只是偷偷的问杨昭父亲和女技术员的关系,问杨昭怎么办,每次二伯母问杨昭,杨昭同样是装傻,慢慢的跑到二伯伯跟前,毫无意外的二伯伯就会把二伯母说一顿。而二伯伯比父亲大10岁,所以二伯伯其实还是宠着父亲的,对于父亲的行为是否警戒,怎么谈的就不得而知了。恰巧二伯伯从国外出差回来给父亲了一台照相机,杨昭灵机一动就说她要了,其实她是想随时能拍他们的状况带回去给母亲。大山里的景很美,父亲和女技术员正在为这景色浪漫时,杨昭举起相机咔咔拍了几张,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人,要求没收相机,说这座山都不允许拍照。后来让二伯伯找了人才把相机要回来,只是里面的胶卷没了,后来才知道保密单位不允许拍照,严重是要被判为间谍罪的。
这次成都之行有惊无险,回来的时候母亲也并未问杨昭一个字,倒是让杨昭觉得非常不安。
第二年暑假,父亲又分了房子,是独立的一间房,带独立厨房和独立卫生间,大家都非常的高兴,收拾新房,搬家,终于不用再抢厕所,在房间里拿着大浴盆偷偷摸摸的洗澡了。
因为还是在暑假,刚搬完家大家都比较疲惫,有一天周末母亲说带着姐姐和杨昭去水上公园去划船,对于出行这件事杨昭并不感兴趣,不知道姐姐当时是什么想法,但是为了照顾母亲的想法,两个孩子都非常顺从的随母亲去了。谁知道到了公园后,船票已经卖没了,因为是大夏天,公园里又没有遮挡,所以非常的酷热,于是母亲又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家。路上母亲买了西瓜准备回家解暑,可是到了家门口拿着钥匙却怎么开都开不开,母亲反应过来,就拍门叫着父亲开门。进屋后父亲的衣衫明显凌乱,但是房间里只有父亲,屋子就那么大,母亲直接去拽厕所门,厕所门也被反锁着,瞬间时间静止了,那一刹那好安静啊。过了一会厕所传来水声,估计里面的人知道躲不过去了,就假装上厕所然后出来,母亲并未难为这个女人,杨昭没有看清她的脸,因为那个女人低头出来叫了声师母,撒腿就跑了。接下来母亲没有大吵大闹,而是以泪洗面,不吃不睡。杨昭想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要忍气吞声,而导致了后来母亲气血凝结,得了乳腺癌。
从此以后杨昭和姐姐都不主动和父亲说话,大概父亲也懒得和她们说话吧,整天泡在车间里,只回来睡个觉。就是这样的日子持续过了六年,期间母亲分了一套两室的房子,带阳台,可以洗澡,而母亲的乳腺癌却越来越严重,母亲经历了西医、中医、化疗,最终1990年在职工医院被宣布医治无效,判定死亡。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当白床单盖上母亲脸的那一刻,杨昭冲出了医院,跑到白皑皑的雪地上,望着天空,用脸感受着雪花的清凉,杨昭清楚的知道母亲还没有咽气,她只是没有意识说不出来话了,但是医生和父亲商量选择了拨管子,杨昭之所以没有反抗,是因为她知道母亲太疼了,每天打着吗啡,仍然不管用,胳膊已经肿的比腿还粗,母亲太难了,杨昭不想母亲再受苦,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不说出真相,希望母亲到另外一个世界能有幸福。之前外婆走的时候母亲16岁,而母亲走的时候杨昭17岁,冥冥之中又是一个轮回。
母亲走后,父亲拿出母亲的遗嘱,上面写的大部分都和杨昭相关,说杨昭身体不好,房子就留给杨昭,说以后姐妹有什么事情就找曲乐君(母亲生前的一个领导,很照顾母亲)等等,遗嘱上父亲签了字。从那以后父亲再没回过那个家,姐妹两个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各自安好。有一天杨昭决定继续写日记,当她打开锁着的专属于她的那个抽屉时,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哭,包括母亲的离去都没有哭的杨昭大哭了起来,里面放着一张存折,上面有5866元,要知道在1990年,一个人的月工资最多13元,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里面还有给杨昭的一封信,母亲太偏爱杨昭了,杨昭后悔没有阻拦医生拔管子,她还没来得及尽孝,没来得及让母亲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就让母亲走了,她觉得她就是刽子手,她无法原谅自己,她痛恨自己没有让母亲活下来,多活一天就有一天的希望。但是杨昭又很纠结,如果活着母亲的痛苦是无人可代替的,那又怎么办。好像有两个杨昭在来回打架,打的杨昭头痛欲裂,这个纠结,这个头痛跟随了杨昭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