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一碗乌梅汤才喝两口,旁边就打了起来,心想回京第一天出门,便遇见这等热闹。
见这边打得热闹,茶棚另一角坐着一位男子,转身看过来。男子面如银玉,身形魁梧,一袭紫色长衫,面料皆是暗纹细织,不华丽却极讲究。腰间缀了一枚玉佩,玉色温润,光华内敛。
见此人气质穿着都不俗,看着非普通歇脚喝茶的客人。正想至此处,不想那青衫男子,便被人一脚踹飞在自己面前。
青衫男子倒地瞬间,玄衣人的刀跟着向男子的胸口砍过来。青衫男子再来不及躲闪,只能怒目瞪着玄衣人,如果眼神能化作利刃,他便要将这玄衣人杀上百次。
虽说闲事莫理,但总不能任人光天化日之下,刀杀人命吧。
不待玄衣人刀落下,元元便将乌梅汤泼了出去,玄衣人猝不及防被泼了满脸。另一玄衣人见元元出手,以为是青衫男子的帮手,过来一刀便劈向她。
钢刀反射着午时的阳光,照在她额间,杀手被她额间金莲花的光华刺得一愣,他从未见过哪个男子的额间,竟然有如此好看的一朵金莲,稍一愣神间,元元已避开刀身,扇子点在他的手腕上。玄衣人手中的刀竟然再握不住,手腕一抖,钢刀掉落地上。
另外几个玄衣人瞬间愣住了,没想到,一个文弱公子竟有这么劲道的功力。
“小兄弟好身手。只是我们今天有要事要办。请小兄弟高升。”说着话,玄衣人中领头之人,将刀头向下,冷冷地冲她抱了抱拳。
“高升,我没兴趣,高处不胜寒啊。”元元冷笑道。
“小兄弟还请高升,不然别怪咱们不客气啦”。
这几日一腔的悲愤如一块重石,堵在心头,却不想今日竟可以和人动手打架,元元倒真给爽到了。
“不能白瞎了我那碗乌梅汤,要打就放马过来。”元元用扇子指了指领头的玄衣人。
见她如此,此人也不想多费话,一刀过来就直奔她的面门。此人所持刀与另外几人不同,刀身乌色,刃厚刀长,力道威猛,能驾驭此刀,武功绝非泛泛之流。
元元懒得与他们过多纠缠,真力借手中扇子展开,如一枚枚钢针般直接飞过去。
那日在辰良大湖里与墨鱼一战,元元便受了寒毒,幸得当时蓝衫老者搭救,并及时运功帮她抵住了寒毒。后来她被叶门主禁足了三十日,那三十天里,叶门主每天都给她推真气助她驱寒。自那以后,元元就发现自己的真气变得蓬勃遒劲,行走全身,如野马奔于旷野,相比她之前的以柔制刚,以劲道而破力道,如今的真气,竟生出几分霸道来。
今日这真气灌涌而出,如野马脱缰,直接将几个玄衣人打得倒退出去。带头的玄衣人一只手以刀抵住真气,另一手直接飞出一枚暗器,元元正欲收手,突然感觉一股劲力回旋,直接侧身飞起,轻轻落在茶棚之外。
玄衣人见暗器并未打中对方,知道今日要是再打下去,若等官兵闻讯而来,怕是很难脱身。直接挥手示意其他几人,撤。
“小公子,他日再行领教。”说着那领头人森冷的目光,细细打量了元元一番,翻身上马,几人疾驰而去。
“多谢公子相救。”青衫男子一瘸一拐地过来,向元元施礼道谢。
见此人看上去三十多岁,清瘦的一张方脸,两道剑眉甚为浓密,一双星目细长。这样貌,似在哪里见过,却一时又想不起来。
正思忖间,那茶掌柜走过来,为难道:“这桌椅被砸坏了不少,这……”
青衫男子,忙从腰间拿出钱袋,取出一锭大银,递给了掌柜。
“这个赔给掌柜,你看可够吗?”
茶掌柜没想到,青衫男子穿着朴素,背了筐果子,像是个穷酸,却能拿出这么大锭银子赔给自己,瞬间脸上笑成一朵花。
“足够,足够了。”说着收起银子,乐呵呵地进茶棚收拾桌椅去了。
“请公子留下姓名,定当相报救命之恩。”青衫男子又冲元元感激地抱了抱拳。
“不必了。玄衣人身手也非泛泛,兄台日后还要当心啊。”也不待青衫男子再说什么,抱了抱拳,元元转身便往玄真观而去。
玄真观的匾额,已是字迹斑驳,厚厚的灰尘让字已有几分认不真切。
看见玄真观三个字,往事不由浮现在眼前。
玄真观坐落于京西一片密翠山林间,院落依山而建,僻静清幽,虽平时香火不多,却因观内有一棵千寿古柏,而名盛京都。
自来到玄真观生活,没了侯府累人的礼数规矩,没了父亲的严苛要求,元元的日子倒比家里过得更滋润了。每日的
功课就是扫扫院子,帮师兄们给菜园浇浇水,其他时间便专注修习妙真教她功法《澄明诀》。
本来这样的生活过到及笄,她便可以回家了。不想一日里,却突发了癔病,两眼怒翻,状似癫狂,心脉全乱,妙真用了很多方法都未见效,只得连夜带她回到辰良。而辰良这一住竟过了七年。
玄真观虚掩着大门,因为久未有人开过这门,门环上结了厚厚的蛛网。
道观的大殿内,三清像已不复昔日的神采,被风化侵蚀,黯淡无光。原本精致的雕花窗棂也已朱漆剥落,残破的窗纸在微风吹动下,呼拉拉地响着。
转至后院。这里本有一片菜园,曾经师兄们在这里种菜,浇水,施肥,那时是菜园一片盎然绿意,如今园里只剩下杂草摇曳,小径爬满了绿藓。
元元又环顾了一下四周,抬头见前院那棵高壮的古柏,从这边望过去枝干虬曲,冠如云盖,依旧苍翠。如今一切已不复往昔,却独古柏如故。
一阵风吹过来,风里挂满荒凉,让她陷入一阵迷茫。她想起辰良下山那晚,师公曾对她说过,“辰良亦是归处。”如今她才明白,师公说这话的含义,她希望自己能早点查明事情的真相,早点回到辰良。往后余生,终老辰良。
傍晚的风有点凉,不想让德叔担心,想着还是早点回去才是。从后院出来,才出了月亮门,便见一男子正站在古柏树下。
男子的发髻高高挽起,用一根玉簪固着,发丝如墨,眉如远山,鼻梁挺直,清瘦俊美的脸上透着几分郁郁之气。一袭墨蓝色锦袍,袍身如夜般深邃,外罩红色大氅,上面缀满金织云朵,随着微风轻轻拂动,夕阳下如展翅欲飞的火羽。颀然修长的身影裹在余辉里,一片片金色落在他的红氅上,通身散出琥珀般的光芒。
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男子啊?那男子的红氅像一团火一样,点亮了元元的眼睛。
元元没想到荒废已久的道观,竟然会有人来,见到男子的瞬间便愣住了。
男子也感觉到院中走过来一个人,这让他吃惊非小,下意识望向元元。
一抹斜阳照在元元额间,那朵刺金莲花缓缓绽开,男子看清她额间的金莲,不由脱口而出“元元……”
他被那团光罩着,一切都是极美的,可元元却看不真他的样子,听他唤自己,并不敢应。
“元元。七年未见,我竟让你认不出了吗?”说着男子向她走过来。
“彦哥哥?”
待元元看仔细了,便惊呆在那儿,男子竟是刘彦。当今的皇上。
还没待她缓过神来,刘彦已经过来拉住她的手,他不敢相信,竟然在这里见到元元。
这一切太不真实了,元元以为自己在做梦,她伸出手摸了摸刘彦的脸,是温温的,不是梦。
“彦哥哥,你怎么竟会,会在这里?”元元诧异道。
“我是来系这个的。”说着,刘彦将手中拿着的一个红布条,冲她晃了晃,“还记得这个吗?”他笑着问道。
元元怎么会忘记。
那是她去辰良的前几日。
那日她正在扫院子里的落叶,远远看见观门外走进来两个人,一白衣少年,身后跟着一位穿灰衣的仆从。再仔细一看,少年竟是大皇子刘彦。
见他过来,元元赶紧将扫帚立在墙边,过去一把将他拉到院子僻静处,吃惊地问道:“彦哥哥,你怎么来啦?”
刘彦笑道:“那日在姑妈府上,不是你说的吗,我可以来玄真观看你。”
元元真是给他吓到。以刘彦的身份,绝不可随意出宫,如是给外人知道,那可是太危险了,要是给师父和父亲知道此事,怕是她的膝盖要跪烂了。
刘彦见她一副紧张的模样很是可爱,便笑着说:“你别害怕啦。既然已经来啦,我们就好好聊聊天吧。”
元元拍了拍心口道:“给你这样一吓,我得多念念保命经才是。”
听她说保命经,刘彦笑出声来,“竟然有这样的经,你竟然还会念?”
元元瞪着他说,“不只要念,被你吓得还得多念几部才是。”
这时想起来自己身上还有红布条,便拿出来递给刘彦,“你把这个系到那古柏上,有什么心愿便都能实现。”
刘彦将信将疑地问:“真的都能实现吗?”
“我也不知道。只是这古柏苍然遒劲,若龙盘虎踞,岁寒翠郁不减,春阳则复荣更盛,传说在此处已有千年,是得了仙气的,来的香客们都说很是灵验呢。”
今日见到刘彦手中拿着红布条,往昔的回忆一下子被拉到眼前。
见这边打得热闹,茶棚另一角坐着一位男子,转身看过来。男子面如银玉,身形魁梧,一袭紫色长衫,面料皆是暗纹细织,不华丽却极讲究。腰间缀了一枚玉佩,玉色温润,光华内敛。
见此人气质穿着都不俗,看着非普通歇脚喝茶的客人。正想至此处,不想那青衫男子,便被人一脚踹飞在自己面前。
青衫男子倒地瞬间,玄衣人的刀跟着向男子的胸口砍过来。青衫男子再来不及躲闪,只能怒目瞪着玄衣人,如果眼神能化作利刃,他便要将这玄衣人杀上百次。
虽说闲事莫理,但总不能任人光天化日之下,刀杀人命吧。
不待玄衣人刀落下,元元便将乌梅汤泼了出去,玄衣人猝不及防被泼了满脸。另一玄衣人见元元出手,以为是青衫男子的帮手,过来一刀便劈向她。
钢刀反射着午时的阳光,照在她额间,杀手被她额间金莲花的光华刺得一愣,他从未见过哪个男子的额间,竟然有如此好看的一朵金莲,稍一愣神间,元元已避开刀身,扇子点在他的手腕上。玄衣人手中的刀竟然再握不住,手腕一抖,钢刀掉落地上。
另外几个玄衣人瞬间愣住了,没想到,一个文弱公子竟有这么劲道的功力。
“小兄弟好身手。只是我们今天有要事要办。请小兄弟高升。”说着话,玄衣人中领头之人,将刀头向下,冷冷地冲她抱了抱拳。
“高升,我没兴趣,高处不胜寒啊。”元元冷笑道。
“小兄弟还请高升,不然别怪咱们不客气啦”。
这几日一腔的悲愤如一块重石,堵在心头,却不想今日竟可以和人动手打架,元元倒真给爽到了。
“不能白瞎了我那碗乌梅汤,要打就放马过来。”元元用扇子指了指领头的玄衣人。
见她如此,此人也不想多费话,一刀过来就直奔她的面门。此人所持刀与另外几人不同,刀身乌色,刃厚刀长,力道威猛,能驾驭此刀,武功绝非泛泛之流。
元元懒得与他们过多纠缠,真力借手中扇子展开,如一枚枚钢针般直接飞过去。
那日在辰良大湖里与墨鱼一战,元元便受了寒毒,幸得当时蓝衫老者搭救,并及时运功帮她抵住了寒毒。后来她被叶门主禁足了三十日,那三十天里,叶门主每天都给她推真气助她驱寒。自那以后,元元就发现自己的真气变得蓬勃遒劲,行走全身,如野马奔于旷野,相比她之前的以柔制刚,以劲道而破力道,如今的真气,竟生出几分霸道来。
今日这真气灌涌而出,如野马脱缰,直接将几个玄衣人打得倒退出去。带头的玄衣人一只手以刀抵住真气,另一手直接飞出一枚暗器,元元正欲收手,突然感觉一股劲力回旋,直接侧身飞起,轻轻落在茶棚之外。
玄衣人见暗器并未打中对方,知道今日要是再打下去,若等官兵闻讯而来,怕是很难脱身。直接挥手示意其他几人,撤。
“小公子,他日再行领教。”说着那领头人森冷的目光,细细打量了元元一番,翻身上马,几人疾驰而去。
“多谢公子相救。”青衫男子一瘸一拐地过来,向元元施礼道谢。
见此人看上去三十多岁,清瘦的一张方脸,两道剑眉甚为浓密,一双星目细长。这样貌,似在哪里见过,却一时又想不起来。
正思忖间,那茶掌柜走过来,为难道:“这桌椅被砸坏了不少,这……”
青衫男子,忙从腰间拿出钱袋,取出一锭大银,递给了掌柜。
“这个赔给掌柜,你看可够吗?”
茶掌柜没想到,青衫男子穿着朴素,背了筐果子,像是个穷酸,却能拿出这么大锭银子赔给自己,瞬间脸上笑成一朵花。
“足够,足够了。”说着收起银子,乐呵呵地进茶棚收拾桌椅去了。
“请公子留下姓名,定当相报救命之恩。”青衫男子又冲元元感激地抱了抱拳。
“不必了。玄衣人身手也非泛泛,兄台日后还要当心啊。”也不待青衫男子再说什么,抱了抱拳,元元转身便往玄真观而去。
玄真观的匾额,已是字迹斑驳,厚厚的灰尘让字已有几分认不真切。
看见玄真观三个字,往事不由浮现在眼前。
玄真观坐落于京西一片密翠山林间,院落依山而建,僻静清幽,虽平时香火不多,却因观内有一棵千寿古柏,而名盛京都。
自来到玄真观生活,没了侯府累人的礼数规矩,没了父亲的严苛要求,元元的日子倒比家里过得更滋润了。每日的
功课就是扫扫院子,帮师兄们给菜园浇浇水,其他时间便专注修习妙真教她功法《澄明诀》。
本来这样的生活过到及笄,她便可以回家了。不想一日里,却突发了癔病,两眼怒翻,状似癫狂,心脉全乱,妙真用了很多方法都未见效,只得连夜带她回到辰良。而辰良这一住竟过了七年。
玄真观虚掩着大门,因为久未有人开过这门,门环上结了厚厚的蛛网。
道观的大殿内,三清像已不复昔日的神采,被风化侵蚀,黯淡无光。原本精致的雕花窗棂也已朱漆剥落,残破的窗纸在微风吹动下,呼拉拉地响着。
转至后院。这里本有一片菜园,曾经师兄们在这里种菜,浇水,施肥,那时是菜园一片盎然绿意,如今园里只剩下杂草摇曳,小径爬满了绿藓。
元元又环顾了一下四周,抬头见前院那棵高壮的古柏,从这边望过去枝干虬曲,冠如云盖,依旧苍翠。如今一切已不复往昔,却独古柏如故。
一阵风吹过来,风里挂满荒凉,让她陷入一阵迷茫。她想起辰良下山那晚,师公曾对她说过,“辰良亦是归处。”如今她才明白,师公说这话的含义,她希望自己能早点查明事情的真相,早点回到辰良。往后余生,终老辰良。
傍晚的风有点凉,不想让德叔担心,想着还是早点回去才是。从后院出来,才出了月亮门,便见一男子正站在古柏树下。
男子的发髻高高挽起,用一根玉簪固着,发丝如墨,眉如远山,鼻梁挺直,清瘦俊美的脸上透着几分郁郁之气。一袭墨蓝色锦袍,袍身如夜般深邃,外罩红色大氅,上面缀满金织云朵,随着微风轻轻拂动,夕阳下如展翅欲飞的火羽。颀然修长的身影裹在余辉里,一片片金色落在他的红氅上,通身散出琥珀般的光芒。
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男子啊?那男子的红氅像一团火一样,点亮了元元的眼睛。
元元没想到荒废已久的道观,竟然会有人来,见到男子的瞬间便愣住了。
男子也感觉到院中走过来一个人,这让他吃惊非小,下意识望向元元。
一抹斜阳照在元元额间,那朵刺金莲花缓缓绽开,男子看清她额间的金莲,不由脱口而出“元元……”
他被那团光罩着,一切都是极美的,可元元却看不真他的样子,听他唤自己,并不敢应。
“元元。七年未见,我竟让你认不出了吗?”说着男子向她走过来。
“彦哥哥?”
待元元看仔细了,便惊呆在那儿,男子竟是刘彦。当今的皇上。
还没待她缓过神来,刘彦已经过来拉住她的手,他不敢相信,竟然在这里见到元元。
这一切太不真实了,元元以为自己在做梦,她伸出手摸了摸刘彦的脸,是温温的,不是梦。
“彦哥哥,你怎么竟会,会在这里?”元元诧异道。
“我是来系这个的。”说着,刘彦将手中拿着的一个红布条,冲她晃了晃,“还记得这个吗?”他笑着问道。
元元怎么会忘记。
那是她去辰良的前几日。
那日她正在扫院子里的落叶,远远看见观门外走进来两个人,一白衣少年,身后跟着一位穿灰衣的仆从。再仔细一看,少年竟是大皇子刘彦。
见他过来,元元赶紧将扫帚立在墙边,过去一把将他拉到院子僻静处,吃惊地问道:“彦哥哥,你怎么来啦?”
刘彦笑道:“那日在姑妈府上,不是你说的吗,我可以来玄真观看你。”
元元真是给他吓到。以刘彦的身份,绝不可随意出宫,如是给外人知道,那可是太危险了,要是给师父和父亲知道此事,怕是她的膝盖要跪烂了。
刘彦见她一副紧张的模样很是可爱,便笑着说:“你别害怕啦。既然已经来啦,我们就好好聊聊天吧。”
元元拍了拍心口道:“给你这样一吓,我得多念念保命经才是。”
听她说保命经,刘彦笑出声来,“竟然有这样的经,你竟然还会念?”
元元瞪着他说,“不只要念,被你吓得还得多念几部才是。”
这时想起来自己身上还有红布条,便拿出来递给刘彦,“你把这个系到那古柏上,有什么心愿便都能实现。”
刘彦将信将疑地问:“真的都能实现吗?”
“我也不知道。只是这古柏苍然遒劲,若龙盘虎踞,岁寒翠郁不减,春阳则复荣更盛,传说在此处已有千年,是得了仙气的,来的香客们都说很是灵验呢。”
今日见到刘彦手中拿着红布条,往昔的回忆一下子被拉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