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侯所到之处,人头滚滚。突厥人闻风丧胆,吓得哭爹喊娘,纷纷跪地求饶。”

    “高唐侯不予理会,再次杀入突厥人大阵,直奔突厥三太子阿史那咄苾……”

    李卓听说书人胡吹乱侃,自己都有些心虚。

    阿史那咄苾也很惨,一会儿是三王子,一会儿是三太子,一会儿是突厥南面可汗……

    这些倒不全是乱编,而是把程咬金冲阵的事情,硬生生安到李卓身上了。

    大隋的战争,骑兵为王。骑兵冲锋的撞击力强大,碰上非死即伤。

    李卓的武艺只是中上,和这个时代的勇将相比,不值一提。李卓非常清楚这一点,从来不会冒险。

    但说书人不管这些,只要能吸引人的眼球,那就足够了。

    听众要么是齐郡大族子弟,要么是本地恶少年。他们无需劳作,整日寻求新鲜,最喜欢各种英雄事迹。

    听到高兴的地方,恨不能以身相代:

    “高唐侯英雄了得,真是好样的……”

    “要是咱有机会,也去杀突厥人,弄个侯爷当当……”

    “等高唐侯回来,咱们也去五冠庄,给他老人家牵马也愿意……”

    李卓对这些类似后世“网络发言”的话,一笑而过。接着听下去,只见说书人又拍了一次醒木,情绪高昂的说: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咱们大隋最不缺英雄好汉,高唐侯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更是如此。”

    “他身边有两个好汉,一个是东阿的程咬金,一个是黎阳的徐茂功,都是少年英雄,和高唐侯八拜之交。”

    “这两个少年英雄,带着他们的家兵家将,从两侧发起冲锋,所过之处犹如切瓜砍菜。突厥三太子膀大腰圆,杀人无数,此时也被吓尿了,头也不回的逃走。”

    “那模样要多狼狈有多狼狈,身上的金腰带不要了,虎皮也不要了,宝刀也不要了……”

    “他一直把值钱的东西丢下来,指望追兵捡财物,让他逃得性命。哪知道高唐侯是天神下凡,慧眼如炬,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计谋,当即拍马向前……”

    说书人讲到这里就不再说话,端起水享受的喝了一口,才缓缓打量听众。

    “你快说,追上了没有?”

    “是啊,你快说,咱们赏钱加倍。”

    “你这人真是,你再这样,我要揍你了……”

    听众被吊足了胃口,很想知道接下来的事,急得要打人。

    反响不错!

    说书人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讲道:

    “高唐侯拍马上前,长枪直取阿史那咄苾,大战三百回合。阿史那咄苾眼见不敌,又调转马头逃跑……”

    “这种大好机会,侯爷怎么会放过?当即追了上去,但侯爷从早上出兵,一直大战到傍晚。侯爷虽然精神抖擞,但胯下宝马却是吃不消……”

    “欲知后事如何,请明日到此捧场……”

    杨广让秘书少监安排人写战斗经过,自然妙笔生花,很是润色了一番。表现大隋英雄的勇猛,突厥人的愚蠢无能。

    哪知道说书人更夸张,李卓自己听了都觉得脸红。

    但这个氛围不错,和李卓前世小时候,听外公讲故事的感觉一样。

    外公讲李世民征高丽,危机时刻大喊三声:

    “谁来救我唐皇李世民……”

    李卓当时就十分期待,马上有英雄好汉出现。但外公偏偏不讲下去,李卓只好自己脑补,想象当时的场景……() ()

    “大隋的说书人就这么厉害了,倒是一脉相承……”

    李卓让柳五送了十枚开皇重宝,算是回味一下前世。

    五冠庄的人亲身参与战事,听说书人乱讲,也只是一笑而过。

    李葭听说书人讲的故事,看向李卓的眼神颇为诡异,李卓也无从解释。

    柳五给完赏钱,回来问道:

    “侯爷,咱们是回五冠庄,还是在县城逛一下?”

    李卓三个月没到历城,已经多了两重身份:高唐县侯,渤海郡丞。心境完全不一样,吩咐道:

    “先看看粮食。”

    李卓在历城这几年,非常关注历城的物价,一直暗中调控。看看粮食,就是看粮食价格。

    柳五当即吩咐下去,安排人各自寻找位置,保护李卓。

    没走出几步,就有一个中年人疾步上前,满脸喜悦的说:

    “郎主……侯爷回来了!张万胜恭喜侯爷,十五岁凭战功封侯,青史留名,万世景仰!”

    张万胜是个成功的商人,后来被人算计家破人亡。被李卓搭救之后留在五冠庄,负责后勤和生意往来,地位仅次于柳五。

    张万胜大惊小怪的模样,李卓笑骂道:

    “我是什么性格你不知道?少来这些虚头巴脑的……你怎么会在县城?”

    张万胜商人出身,很愿意用这种不经意的亲近,展示李卓对他的信重,笑呵呵的回答:

    “侯爷安排仆下七日一巡,今日刚好碰上……”

    李卓要求七天统计一次物价,张万胜知道李卓很看重,只要不外出都亲自来。

    “情况如何?”

    张万胜回道:

    “和以前没变化,粟米一百五十钱一石……还是白钱。”

    一百五十钱一石,就是十五钱一斗,物价非常便宜。

    其他地方的粟米价格,都比历城高。越靠近洛阳,价格就越贵。

    洛阳达官贵人云集,购买力本来就强,几乎要三百钱白钱才能买到一石粟米,还是开皇年间的存粮。

    杨广不懂经济学,没有足够的铜铸币,就搞出白钱,后来又搞出铁钱,购买力却是一个不如一个。

    等到货币贬值,物价崩溃,大隋也会无法挽救……

    李卓暂时管不了这些,只想尽量多做一些,把历城控制在手里。

    这里毕竟是“家乡”,要照顾好。

    张万胜补充道:

    “咱们历城人偏好粟米,消耗最大。面食和稻米需求量相对较小,几乎没有波动。”

    后世许多常见的作物,现在都还没传进来。饮食很单一,以粟米和面为主。

    李卓吃不惯粟米,主要吃面食,按照后世的做法,“发明”了几十种面食做法。

    “咱们的肉食卖得如何?”李卓打量着集市的物品,又问道。

    张万胜心中有一本账,清晰无比,自豪的回答:

    “腌制的咸鱼价格低廉,一般人都买得起,销量越来越好。仆下已经通知东海盐场,多腌制一些。”

    “过年这两月,猪肉供不应求。属下已经选定一个地方,扩大养猪规模,就等侯爷回来定夺!”

    这就很好!

    慢慢培养他们的饮食习惯,让他们养成依赖心理,心里自然向着五冠庄。

    以后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把这些技术当作筹码,拉拢历城的大地主,把他们绑到五冠庄的战车上。

章节目录

我的盛世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扶余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扶余客并收藏我的盛世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