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遮孤月,天欲降雨。
肃穆凛然之息渗人骨髓。
“来者何人!”
“在下姜韫,求见阁主。”
月光洒楼,护卫看清来人竟是个女人。
“何事?”
“九夜。”
姜韫话毕,黑压压一片瞬间倾涌而上。霎时间,几十把剑齐刷刷指向姜韫。
姜韫正色,“这便是九月阁待客之道?”
“上!”一声令下,瞬间刀光剑影四起。
姜韫纵身一跃,飞到楼阁,往下一眺,“先拿你们热热身。”
窗外淅淅沥沥。
浓重的血腥味弥漫楼内,困着出不去。
曾几何时,为攀附权势,故作愚笨,忍他人卑劣。想来都是治标不治本。
眼见西梁女子群星璀璨,却陨落这腐朽礼制之下。
而今她再不想忍。
她要助长公主登基,权倾帝国。
她要令女子入朝,平天下不公。
素袍虽被染红,可身子却愈发轻松。
目光所及,唯她一人伫立。
躲在暗处的那人终于现身,“你可知我背后是谁?为了一个刺客,值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姜韫边念边拿衣袍擦净手中剑血渍,“阎王我都杀,何况区区西梁王。”
……
公元2999年,洞车实验室穿越技术研发顺利,各项指标正常。经过层层选拔,实验室选出一名大脑、身体开发程度极优之人,作为实验员,搭上洞车,此人便是姜韫的母亲——姜箜。
作为第一批洞车实验员,她回到遥远的过去。亲眼所见,当朝君主荒淫无道,收刮民脂。多次饥荒夺走数以万计的生命。
期间,姜箜无意救了一个流民。
当时各地英雄揭竿而起,朝中良臣变法图强,她只希望自己的无心之失不要影响历史发展。
时代更迭,前朝覆灭,北尧、南宫、东汤三国并立,建立开世王朝。
而姜箜先前所救之人竟成了北尧君主——项蒙。其苛政和残暴不仁,令底层百姓民不聊生。
后北尧内乱,于开世二年,分裂出西梁。
此时的姜箜却被告知,洞车系统出错,安全起见,先让她留在开世王朝。却不想,从此同实验室断联。
二十二岁的姜韫为寻母亲下落,日复一日坚持训练,只为达到洞车实验员的标准。
“我们翻遍开世王朝相关史料,都无项蒙称霸北尧的记载。另外,洞车无法判断姜箜所在时空的精确位置。这是十分惊险的实验……”
“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回到开世王朝寻找母亲是我活着的支撑。”
负责人拿出一枚刻有洞车图案的银戒,“随身携带,免你不受异样磁场干扰。”
随后,姜韫搭上洞车,穿梭时间,在即将到达开世王朝之际,洞车却突发爆炸……
当她再度睁眼时,已身在一间破落草屋,躺在铺满枯草的地上。
阳光从掉了瓦的屋顶中挤进来,把草屋内照得金亮。
她下意识摸向胸前,发现戒指还在。她欲起身,摇摇欲坠的木门却奔来三个身影,其中一人几步上前紧紧抱住了她。
“韫儿!韫儿……”女人边说边抽泣,样子十分惹人怜。
女人的几声呼喊,一些陌生的记忆闪现在于她脑海。
西梁重商、北尧重兵、东汤重士、南宫重农。
西梁虽商业发达,却鱼龙混杂。
名门望族、文人骚客、江湖游侠、商贾之流、寒门武将皆占据一方势力……
自姜母诞下姜韫,姜父告老还乡,辞去祠部司一品学士之位。举家隐居于江州梅林、过着闲云野鹤生活。
不曾想,远离朝野的姜家,依然躲不过杀身之祸。被一帮身穿黑衣、佩银刀之人追杀。
姜父姜母竭力抵抗,为姜莲、姜韫寻得生机。
姜家姐妹一路逃亡到西梁中心——京州。
西梁两极分化。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十五岁的姜莲哪怕再勤奋,也养不活自己和年仅七岁的姜韫。
就在此时,她发现长公主单钰满城发纸宣告,要开西梁第一家红娘馆——红袖楼。
单钰名声差,这楼说好听点是红娘馆,说难听点就是“不孝”,背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因此也无几人参与。
可姜莲管不了那么多,她只想赚钱活下去。
当她来到楼里发现,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相依为命。
在姜韫的记忆里,姜莲待她十分好。
还找了间距红袖楼不远处巷子里的小屋,让她得个清净。
就在前几日,姜韫在路上遇到了患有侏儒症的裴家公子裴千获。姜韫无意低头瞧了他一眼,却被对方当做不敬。
当场喊家仆下手,“打断她的腿!不不不……我要她死!”
被扔在破草屋的第四日,终被姜莲寻得。
“莲妹,切勿伤了小韫,你先让丹城瞧瞧。”
长亿温声安抚姜莲,把她和姜韫分开。
“小韫,忍着点。”
丹城打开存放药物的小木箱,小心翼翼处理姜韫的外伤。她发现姜韫不仅受了皮肉之苦,她的腿更是被生生打断。
在三人的商量下,决定先把姜韫带回楼中。
林姨娘见姜莲背了个女孩回来,装腔作势道:“怎么?见楼里生意不好,都直接抢人来相亲了?”
待长亿说清前因后果,林姨娘才一脸羞色,“哎呦!瞧我这张损嘴!”
西梁经济虽发达,却好素朴。平日里,无论平民百姓或达官显贵,都以淡墨、深色衣袍为雅。而这老鸨却身着大红花衣、涂大红唇。
姜韫内心打趣,原是这全城的鲜艳都被这红袖楼穿了来。
姜韫本能观察楼中情况。
这红袖楼是个圆形结构,共三层。
一楼到三楼中间全部镂空,围成大圆台。有时楼中惨淡,娘子们会登台宣传。
一楼是供前来咨询的客人们落座的地方。
二楼都是娘子们的房间。
三楼听林姨娘讲,是专门给达官贵人设置的“一对一”,他们碍于面子,不便见人。
几人来到二楼。
姜莲的房门刚打开,扑面而来的玉兰香,闻着很令人心安,墙上挂着些装饰用的古典字画与素雅薄帘。
丹城给姜韫做了个彻头彻尾的诊断,“外伤应半个月就能痊愈,至于腿……我再想想法子。”
见双眼哭得红肿的姜莲,丹城安慰道:“你也好好照顾自己,不然小韫看了更不好受。”
林姨娘给姜莲休了几日,让她好方便照顾姜韫。
修养了几日的姜韫,身体有所好转。为了让姜韫能出去散散心,姜莲还弄来辆轮椅。
不过从来到开世王朝那天起,姜韫便发觉身体的异样。且不说皮外伤迅速愈合一事,就说她的腿,早在来楼里第二日就能下地行走。
不过,为了不引起他人注意,姜韫仍旧按丹城的意思,好好养伤。既然丹城说她腿疾难治,那她就当腿没好。
依这几日的观察,加上母亲留在实验室的关于开世王朝的记录——《开世传》和本体的记忆,她初步定了个计划。
她通过洞车穿越到开世,巧遇洞车失灵,又因为某种原因,穿到了和她异时代同名同模样的姜韫身上。既然如此,她就好好利用这个“弱势群体”身份。
她把计划目标锁定在西梁皇室,目前离她最近的便是这红袖楼的主人——长公主单钰。
利用权势,大大提高寻找母亲的效率。
再借势攀附上西梁王,又因南宫和西梁交好,说不定还能顺水推舟,除掉北尧王。
正当她思忖时,丹城来了。
“你姐姐在熬药,喊我带你后院瞧瞧。”
“谢过丹城姐姐。”
冷雾挟黄花落叶而来,正值秋冬换季,再过些时日,就要降雪了。
后院独有一树,空剩枝干,和寥寥几片枯黄的叶子。明明其他小盆栽还绿着,偏偏它这“主人”先睡了。
“姐姐,这是什么树?有何寓意?”姜韫好奇问。
“‘院中一颗槐,幸福自然来。’有招财之名,是殿下亲手种下的。”丹城眼波流转,仰望揽住大半个后院的槐树枝干,“我去看看药熬得如何,等下再过来。”
“麻烦姐姐了。”
一阵风袭来,吹得风铃响,听得人心生禅意。
姜韫数了数,槐树上挂的整整有十六个小铜铃。
想问何意,丹城又离开了。
于是猜测,或因楼中共有十一位娘子、两位伙计、一位嬷嬷、林姨娘和长公主单钰。
她见左右无人,站了起来,在槐树下徘徊。
陡然间,她想起《开世传》里记载,南宫李氏一族,会事先在地下设机关,把存有大量农物种子的盒子藏在系有十六个风铃的大树底下,以求风调雨顺,等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再拿出来播种。里面还记下了机关的奥妙。
真好奇母亲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除此之外,姜韫还好奇,这南宫的文化怎会到西梁来?可四国向有文化壁垒。
正当她陷入沉思时,“哗”的一声,立即引起姜韫的警惕。她下意识找轮椅坐下。听刚才那声倒像是斗篷落地的声响。
风又起。
但空气里幽幽飘来的,怎是血腥味?
有人!
姜韫四顾,却连影子都没瞧见。
突然,“唰”一声,一把利刃架在自己脖子上。
头顶上传来沙哑的声线:“救……我。”
姜韫倍感离谱,“现在是你为刀俎,我为鱼肉,可你却要我救你?”
对方听完犹豫了一会,放下匕首。她走到姜韫面前,摘下面纱。
姜韫仰视,看见对方手上、脸颊处的伤口多处凝固。眼角的伤还在往外泛血,在日光的映衬下生出血亮。那双布满血丝的眼,既困惑,又含执念和绝望。
对方右手的剑直直插在地上,膝盖随之软下去,半跪在姜韫面前,她取下藏在衣里的玉佩,上面雕刻着月牙儿和祥云。
“大人之恩,九夜铭记。初雪之际,九夜若有幸存于世,将是九夜报恩之时。”
后来姜韫才知道,这枚玉佩对九夜而已十分重要,是她母亲去星巫台祈福得来。
肃穆凛然之息渗人骨髓。
“来者何人!”
“在下姜韫,求见阁主。”
月光洒楼,护卫看清来人竟是个女人。
“何事?”
“九夜。”
姜韫话毕,黑压压一片瞬间倾涌而上。霎时间,几十把剑齐刷刷指向姜韫。
姜韫正色,“这便是九月阁待客之道?”
“上!”一声令下,瞬间刀光剑影四起。
姜韫纵身一跃,飞到楼阁,往下一眺,“先拿你们热热身。”
窗外淅淅沥沥。
浓重的血腥味弥漫楼内,困着出不去。
曾几何时,为攀附权势,故作愚笨,忍他人卑劣。想来都是治标不治本。
眼见西梁女子群星璀璨,却陨落这腐朽礼制之下。
而今她再不想忍。
她要助长公主登基,权倾帝国。
她要令女子入朝,平天下不公。
素袍虽被染红,可身子却愈发轻松。
目光所及,唯她一人伫立。
躲在暗处的那人终于现身,“你可知我背后是谁?为了一个刺客,值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姜韫边念边拿衣袍擦净手中剑血渍,“阎王我都杀,何况区区西梁王。”
……
公元2999年,洞车实验室穿越技术研发顺利,各项指标正常。经过层层选拔,实验室选出一名大脑、身体开发程度极优之人,作为实验员,搭上洞车,此人便是姜韫的母亲——姜箜。
作为第一批洞车实验员,她回到遥远的过去。亲眼所见,当朝君主荒淫无道,收刮民脂。多次饥荒夺走数以万计的生命。
期间,姜箜无意救了一个流民。
当时各地英雄揭竿而起,朝中良臣变法图强,她只希望自己的无心之失不要影响历史发展。
时代更迭,前朝覆灭,北尧、南宫、东汤三国并立,建立开世王朝。
而姜箜先前所救之人竟成了北尧君主——项蒙。其苛政和残暴不仁,令底层百姓民不聊生。
后北尧内乱,于开世二年,分裂出西梁。
此时的姜箜却被告知,洞车系统出错,安全起见,先让她留在开世王朝。却不想,从此同实验室断联。
二十二岁的姜韫为寻母亲下落,日复一日坚持训练,只为达到洞车实验员的标准。
“我们翻遍开世王朝相关史料,都无项蒙称霸北尧的记载。另外,洞车无法判断姜箜所在时空的精确位置。这是十分惊险的实验……”
“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回到开世王朝寻找母亲是我活着的支撑。”
负责人拿出一枚刻有洞车图案的银戒,“随身携带,免你不受异样磁场干扰。”
随后,姜韫搭上洞车,穿梭时间,在即将到达开世王朝之际,洞车却突发爆炸……
当她再度睁眼时,已身在一间破落草屋,躺在铺满枯草的地上。
阳光从掉了瓦的屋顶中挤进来,把草屋内照得金亮。
她下意识摸向胸前,发现戒指还在。她欲起身,摇摇欲坠的木门却奔来三个身影,其中一人几步上前紧紧抱住了她。
“韫儿!韫儿……”女人边说边抽泣,样子十分惹人怜。
女人的几声呼喊,一些陌生的记忆闪现在于她脑海。
西梁重商、北尧重兵、东汤重士、南宫重农。
西梁虽商业发达,却鱼龙混杂。
名门望族、文人骚客、江湖游侠、商贾之流、寒门武将皆占据一方势力……
自姜母诞下姜韫,姜父告老还乡,辞去祠部司一品学士之位。举家隐居于江州梅林、过着闲云野鹤生活。
不曾想,远离朝野的姜家,依然躲不过杀身之祸。被一帮身穿黑衣、佩银刀之人追杀。
姜父姜母竭力抵抗,为姜莲、姜韫寻得生机。
姜家姐妹一路逃亡到西梁中心——京州。
西梁两极分化。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十五岁的姜莲哪怕再勤奋,也养不活自己和年仅七岁的姜韫。
就在此时,她发现长公主单钰满城发纸宣告,要开西梁第一家红娘馆——红袖楼。
单钰名声差,这楼说好听点是红娘馆,说难听点就是“不孝”,背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因此也无几人参与。
可姜莲管不了那么多,她只想赚钱活下去。
当她来到楼里发现,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相依为命。
在姜韫的记忆里,姜莲待她十分好。
还找了间距红袖楼不远处巷子里的小屋,让她得个清净。
就在前几日,姜韫在路上遇到了患有侏儒症的裴家公子裴千获。姜韫无意低头瞧了他一眼,却被对方当做不敬。
当场喊家仆下手,“打断她的腿!不不不……我要她死!”
被扔在破草屋的第四日,终被姜莲寻得。
“莲妹,切勿伤了小韫,你先让丹城瞧瞧。”
长亿温声安抚姜莲,把她和姜韫分开。
“小韫,忍着点。”
丹城打开存放药物的小木箱,小心翼翼处理姜韫的外伤。她发现姜韫不仅受了皮肉之苦,她的腿更是被生生打断。
在三人的商量下,决定先把姜韫带回楼中。
林姨娘见姜莲背了个女孩回来,装腔作势道:“怎么?见楼里生意不好,都直接抢人来相亲了?”
待长亿说清前因后果,林姨娘才一脸羞色,“哎呦!瞧我这张损嘴!”
西梁经济虽发达,却好素朴。平日里,无论平民百姓或达官显贵,都以淡墨、深色衣袍为雅。而这老鸨却身着大红花衣、涂大红唇。
姜韫内心打趣,原是这全城的鲜艳都被这红袖楼穿了来。
姜韫本能观察楼中情况。
这红袖楼是个圆形结构,共三层。
一楼到三楼中间全部镂空,围成大圆台。有时楼中惨淡,娘子们会登台宣传。
一楼是供前来咨询的客人们落座的地方。
二楼都是娘子们的房间。
三楼听林姨娘讲,是专门给达官贵人设置的“一对一”,他们碍于面子,不便见人。
几人来到二楼。
姜莲的房门刚打开,扑面而来的玉兰香,闻着很令人心安,墙上挂着些装饰用的古典字画与素雅薄帘。
丹城给姜韫做了个彻头彻尾的诊断,“外伤应半个月就能痊愈,至于腿……我再想想法子。”
见双眼哭得红肿的姜莲,丹城安慰道:“你也好好照顾自己,不然小韫看了更不好受。”
林姨娘给姜莲休了几日,让她好方便照顾姜韫。
修养了几日的姜韫,身体有所好转。为了让姜韫能出去散散心,姜莲还弄来辆轮椅。
不过从来到开世王朝那天起,姜韫便发觉身体的异样。且不说皮外伤迅速愈合一事,就说她的腿,早在来楼里第二日就能下地行走。
不过,为了不引起他人注意,姜韫仍旧按丹城的意思,好好养伤。既然丹城说她腿疾难治,那她就当腿没好。
依这几日的观察,加上母亲留在实验室的关于开世王朝的记录——《开世传》和本体的记忆,她初步定了个计划。
她通过洞车穿越到开世,巧遇洞车失灵,又因为某种原因,穿到了和她异时代同名同模样的姜韫身上。既然如此,她就好好利用这个“弱势群体”身份。
她把计划目标锁定在西梁皇室,目前离她最近的便是这红袖楼的主人——长公主单钰。
利用权势,大大提高寻找母亲的效率。
再借势攀附上西梁王,又因南宫和西梁交好,说不定还能顺水推舟,除掉北尧王。
正当她思忖时,丹城来了。
“你姐姐在熬药,喊我带你后院瞧瞧。”
“谢过丹城姐姐。”
冷雾挟黄花落叶而来,正值秋冬换季,再过些时日,就要降雪了。
后院独有一树,空剩枝干,和寥寥几片枯黄的叶子。明明其他小盆栽还绿着,偏偏它这“主人”先睡了。
“姐姐,这是什么树?有何寓意?”姜韫好奇问。
“‘院中一颗槐,幸福自然来。’有招财之名,是殿下亲手种下的。”丹城眼波流转,仰望揽住大半个后院的槐树枝干,“我去看看药熬得如何,等下再过来。”
“麻烦姐姐了。”
一阵风袭来,吹得风铃响,听得人心生禅意。
姜韫数了数,槐树上挂的整整有十六个小铜铃。
想问何意,丹城又离开了。
于是猜测,或因楼中共有十一位娘子、两位伙计、一位嬷嬷、林姨娘和长公主单钰。
她见左右无人,站了起来,在槐树下徘徊。
陡然间,她想起《开世传》里记载,南宫李氏一族,会事先在地下设机关,把存有大量农物种子的盒子藏在系有十六个风铃的大树底下,以求风调雨顺,等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再拿出来播种。里面还记下了机关的奥妙。
真好奇母亲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除此之外,姜韫还好奇,这南宫的文化怎会到西梁来?可四国向有文化壁垒。
正当她陷入沉思时,“哗”的一声,立即引起姜韫的警惕。她下意识找轮椅坐下。听刚才那声倒像是斗篷落地的声响。
风又起。
但空气里幽幽飘来的,怎是血腥味?
有人!
姜韫四顾,却连影子都没瞧见。
突然,“唰”一声,一把利刃架在自己脖子上。
头顶上传来沙哑的声线:“救……我。”
姜韫倍感离谱,“现在是你为刀俎,我为鱼肉,可你却要我救你?”
对方听完犹豫了一会,放下匕首。她走到姜韫面前,摘下面纱。
姜韫仰视,看见对方手上、脸颊处的伤口多处凝固。眼角的伤还在往外泛血,在日光的映衬下生出血亮。那双布满血丝的眼,既困惑,又含执念和绝望。
对方右手的剑直直插在地上,膝盖随之软下去,半跪在姜韫面前,她取下藏在衣里的玉佩,上面雕刻着月牙儿和祥云。
“大人之恩,九夜铭记。初雪之际,九夜若有幸存于世,将是九夜报恩之时。”
后来姜韫才知道,这枚玉佩对九夜而已十分重要,是她母亲去星巫台祈福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