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韫衡量过后,决定打开机关。
一是能收揽武功高强之人在旁,事半功倍。二是她们有共同敌人——督察司。
还有……若是要收拢人心,总得先付出点什么。
姜韫让对方把自己推到树下。
对方自觉背过身,她知道,南宫李氏的十六风铃阵从不外传。不观,是她能给予的尊重。
在一阵铃响后,地上干土如流沙般下陷,破开个洞,露出木箱。
“转过来吧。”
姜韫见对方动作利落,一个掌风把木盖移开,顺势躺了进去。
不得不说,像个棺材——姜韫暗自想道。
等一切恢复如初,楼里便传来争吵声。
本想听听是个什么事,丹城就火急火燎跑过来,要带她回房。刚从后门入楼,就被眼尖的督卫拦下。
“你是何人?刚才为何不在楼里!”
看着眼前病殃殃的瘸腿少年,瞧起来倒有些楚楚可怜。
“她是我们楼里娘子的妹妹。”丹城替姜韫回话。
“何时来的?”
“就前些日子。她姐姐要照顾,才让她暂留楼中。”
丹城如实回话,她向来认定‘身正不怕影子斜’,一个带病的姑娘哪能招惹督察司?
可那督卫不这么想。
“拿下。”
“等等!”姜莲一声惊呼。
她本在楼上有条不紊地收拾,等姜韫回来好歇息。谁知督察司突然犯病要抓人。
督察司本就和单钰过不去,这红袖楼也是三天两头被查,但从未带人回去审问。
“官人!抓人总得讲究个证据吧?我阿妹还伤着病,这会抓人审问,不诚心害她吗!”
督卫冷厉一瞟,命人去后院查探。
没多久,果真发现了疑点。
官服上印有银云纹的四品督卫报告说:“槐树旁有个大石头,上面有血迹。”
那勒令拿下姜韫的三品督卫冷笑一声,“姑娘该如何解释?”
姜韫眼圈一红,佯装惧怕,颤抖着说:“我……我本想试着站起来,却不小心摔在石头上。”
姜莲闻此愈加悲愤。
“官人!她不过十四,前些日子又平白无故遭人残害,现在官人还要雪上加霜,冤她窝藏刺客吗?”
三品督卫没说话,反倒是那小督卫说:“后院的十六风铃阵不就可以藏人?”
“笑话!”一直在旁观察的长亿高声呵斥,“那十六风铃已存多年,何况南宫李氏的密语怎会为西梁人所知?”
“这楼的主人不正是南宫李氏?”
“放肆!区区一个四品督卫竟敢揣度殿下!”
丹城和气道:“官人。长公主下嫁于卞州上官氏,整整离京三年,至今未还。今个官人一语,怕是不妥。不知道的还以为长公主殿下未经召令,私自回京。”
“够了。”
忽一带有警告意味的声线响起。
姜韫向前探去。见来人身形挺拔,轩轩如朝霞举。带一琉璃抹额,面如冠玉,眼如丹凤。着墨绿云锦官服,腰系玉带,挂铜鎏督首令牌,居高临下又颇有谪仙之姿,样貌不过十七、八岁。
此人便是督察司督卫之首、当朝第一酷吏——曲肆已。
“既没找到人,何必浪费时间。”他冷冷开口。
他的手下仓皇作揖,“是卑职思虑不周。”
“今督察司已尽责前来搜查,他日若发现红袖楼有意隐瞒,便是罪加一等。”曲肆已临走前撇下狠话,说时目光锐利,紧盯姜韫,似是话中有话。
林姨娘阿谀道:“官人们可慢走,有空再来喝茶~”
红袖楼经此一事,安生了几日。
在督察司离开后,姜韫找个时机,令九夜离开。
楼中生意向来惨淡,全靠娘子的琴艺和单钰送来的银子顶着。因而娘子们时不时会外出。
今个本是长亿、弦梨、姜莲和丹城四人,但丹城和姜莲两人下了趟关州。姜韫猜到是给自己找法子医腿,本想劝阻,对方却误会成是姜韫过意不去。于是……偷偷走了。
可这天不同往日,楼里来了两个大客户。
先是一曲《醉梅词》流遍全楼。
奏乐人秀手灵活,拨动清脆悠长的琵琶声,宛如故人相逢,伴着酒香与雪梅的娓娓道来。
听安二讲,长亿娘子的《醉梅词》没有五两银子奏不了。今日雅兴是为了到场的仙霞散人。
“仙霞散人?”
在她印象里,这位仙霞散人不过是整日泡在酒缸里,孑然一身的文人墨客。
“吟诗作对只是他的爱好,人家还是韩家二公子。不过因不满家里定下的婚约,和他爹韩必潜闹掰了。”
韩家三代为商,西梁又有买官的途径。
到了韩必潜这代,野心膨胀。若想平步青云,除了讨好朝中大臣还得过鸿学堂这关。
因此,成了金部司二品学士的韩必潜把韩家财政交于韩家长女韩若瑶。而两个儿子,则先去鸿学堂待上个两年,再进到朝野之中。
不过,大公子韩启咏天天扎在商贾之道,不好政事。险把韩必潜气死。无奈之下,韩必潜只好把全部心思放在韩临溪一人身上。
韩家二公子博览群书,是个好苗子。韩公还替他寻了庄好亲事,助他仕途顺利。谁知韩临溪得知此事后,闹着要出家当和尚,在韩若瑶百般劝说下才停息。至今没和他爹和好,还自封仙霞散人,逍遥京州城。
与此同时,韩启咏莫名其妙打通了任督二脉,不再研究商贾之道,转而主动提出要进鸿学堂。
“长亿姑娘,许久没听你弹琵琶,近来又有长进!”
韩临溪边喊边从三楼小疾步奔向一楼圆台。
长亿起身,收好琵琶。
“散人今日只是来听琴的?”
“怎会?我可是来照顾楼中生意的!”韩临溪一脸狡诈,“我带了一人,你们可要好好框他!”
长亿抬起袖子掩笑,半面羞涩。
“就知道这曲你不会白听。”
韩临溪牵住长亿的手,往台下走,笑容满面,“你瞧是谁!”
在楼阁同安二讲趣的姜韫,也顺着楼下二人的方向看。
她端详了一会儿,对方一身井天蓝袍衫便衣,秋波蓝腰带悬有一块青玉佩,若不是那扶额在,姜韫都没反应过来,竟是那曲肆已。
当真孽缘。
“肆已,你可说了,今个是来要姻缘的,可不能反悔啊。”韩临溪眉目欢喜,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是曲肆已的父亲。
“知道。”曲肆已冷目四望,“可指定娘子?”
长亿坦率言:“楼内的记名册都是共用的,可了解深浅却有区别。若曲督首不介意,倒是可以。”
曲肆已明白长亿言外之意,不就是选不到心仪的不准发飙嘛。可他真正目的又不是此。
他直言:“我要那日的小瘸子。”
长亿觉得好笑,“曲督首忘了?小韫不过是暂住,并不是楼中伙计。”
“十两。”
“这不是银子问题。”
“二十两。”
长亿笑容逐渐消失,“曲督首……”
“三十。”
“可以!可以!”
林姨娘不知哪里窜出来,夹在三人之间。
她先是安抚好长亿,“这账一入,楼中可半月不营业,不得好好抓住?”
后又满脸谄媚,“这可说好了哈。您先三楼落座,小韫马上就到!”
一直在楼上观察的姜韫,不经思考,就知道对方是冲着九夜的事来。
林姨娘小步上楼,满是慈笑。
“小韫啊……”
“我去。”
林姨娘没料到对方答应得如此爽快,脑中早早想好的说辞竟没用上。
“哎呦~哎哟!”她边感叹边稀罕地搓搓姜韫脑袋,“你去应付一下就好了,记名册里没几个姑娘,等你弄完了,我们楼好好吃顿大餐!”
林姨娘甚至热情地背起姜韫,留轮椅在二楼。
曲肆已见病殃殃的姜韫上楼,一眼不瞧,无动于衷,仍旧冷冷坐着。
三楼都是席地而坐的设置,林姨娘给姜韫找了个舒服的软席坐下,好让她半靠在书案上。
“你们聊着,我让安二给你们沏壶茶,弄些点心来。”
楼中的书格各有不同,根据客户给的钱财做筛选。三楼自然是条件较优的。
红袖楼之所以不景气,也是这书格不按常理出牌。
“姑娘可有推荐?”曲肆已开口问。
“这活我干着生疏,还得照本子来看。”姜韫说着用瘦削葱白的手指向曲肆已背后的书格,“烦请大人帮我拿来。”
“命令我?”对方眉头微皱。
“大人挑我做红娘官时,就应清楚我不懂。”姜韫不急不慢回。
曲肆已不愿,但也做了,谁让对方是个瘸腿。
他立起身子,走到满墙记名册前,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掠过册子,“哪本?”
“大人随意。”
为避免再走一趟,曲肆已抽出了整整十本记名册,再重重放下。
“念吧。看看哪家适合我。”
姜韫从左手边摞的高高的册子里优先选了本红色封面的。据她刻板印象,里头应是写女子的。
她嗓子轻灵,如一股甘洌的清泉,但口中所吐话语却不太能入耳。
“祈年路——陈家米铺——陈三禄。二十有一,已有一妻,其妻有身孕时,前来看亲,甚是无情。其貌不扬,体毛……”
“错了。下一本。”对方不悦打断姜韫。
姜韫乖乖把手中的册子收到一边,新翻一本。
“良康路——赵氏客栈——赵有幺。年十九,无妻无妾,好逛花楼,一钱如命。胁肩谄笑……”
见姜韫笑脸盈盈读着,曲肆已厉色相看,“我不好男色。”
本就是来打探有关刺客一事,好似被对方耍了?这红袖楼又为何只记男子劣闻?
“那换一本?”姜韫试探问。
“嗯。”对方低声回应。
“这个好,是女子的。”姜韫笑着说。
她刚翻开,察觉不对,可觉着好玩,还是故意念了出来。
“辰阳路——沈家药铺——沈修姿。碧玉年华,待字闺中,精通药理。想寻一温文尔雅杏林,目前名册无可相配者,故劝离……”
姜韫愈说愈有劲,这些个册子有趣极了!
而坐在对面那人可谓意兴阑珊,待姜韫念了估摸有一炷香左右,他抿了口茶:“姑娘玩够了?”
一是能收揽武功高强之人在旁,事半功倍。二是她们有共同敌人——督察司。
还有……若是要收拢人心,总得先付出点什么。
姜韫让对方把自己推到树下。
对方自觉背过身,她知道,南宫李氏的十六风铃阵从不外传。不观,是她能给予的尊重。
在一阵铃响后,地上干土如流沙般下陷,破开个洞,露出木箱。
“转过来吧。”
姜韫见对方动作利落,一个掌风把木盖移开,顺势躺了进去。
不得不说,像个棺材——姜韫暗自想道。
等一切恢复如初,楼里便传来争吵声。
本想听听是个什么事,丹城就火急火燎跑过来,要带她回房。刚从后门入楼,就被眼尖的督卫拦下。
“你是何人?刚才为何不在楼里!”
看着眼前病殃殃的瘸腿少年,瞧起来倒有些楚楚可怜。
“她是我们楼里娘子的妹妹。”丹城替姜韫回话。
“何时来的?”
“就前些日子。她姐姐要照顾,才让她暂留楼中。”
丹城如实回话,她向来认定‘身正不怕影子斜’,一个带病的姑娘哪能招惹督察司?
可那督卫不这么想。
“拿下。”
“等等!”姜莲一声惊呼。
她本在楼上有条不紊地收拾,等姜韫回来好歇息。谁知督察司突然犯病要抓人。
督察司本就和单钰过不去,这红袖楼也是三天两头被查,但从未带人回去审问。
“官人!抓人总得讲究个证据吧?我阿妹还伤着病,这会抓人审问,不诚心害她吗!”
督卫冷厉一瞟,命人去后院查探。
没多久,果真发现了疑点。
官服上印有银云纹的四品督卫报告说:“槐树旁有个大石头,上面有血迹。”
那勒令拿下姜韫的三品督卫冷笑一声,“姑娘该如何解释?”
姜韫眼圈一红,佯装惧怕,颤抖着说:“我……我本想试着站起来,却不小心摔在石头上。”
姜莲闻此愈加悲愤。
“官人!她不过十四,前些日子又平白无故遭人残害,现在官人还要雪上加霜,冤她窝藏刺客吗?”
三品督卫没说话,反倒是那小督卫说:“后院的十六风铃阵不就可以藏人?”
“笑话!”一直在旁观察的长亿高声呵斥,“那十六风铃已存多年,何况南宫李氏的密语怎会为西梁人所知?”
“这楼的主人不正是南宫李氏?”
“放肆!区区一个四品督卫竟敢揣度殿下!”
丹城和气道:“官人。长公主下嫁于卞州上官氏,整整离京三年,至今未还。今个官人一语,怕是不妥。不知道的还以为长公主殿下未经召令,私自回京。”
“够了。”
忽一带有警告意味的声线响起。
姜韫向前探去。见来人身形挺拔,轩轩如朝霞举。带一琉璃抹额,面如冠玉,眼如丹凤。着墨绿云锦官服,腰系玉带,挂铜鎏督首令牌,居高临下又颇有谪仙之姿,样貌不过十七、八岁。
此人便是督察司督卫之首、当朝第一酷吏——曲肆已。
“既没找到人,何必浪费时间。”他冷冷开口。
他的手下仓皇作揖,“是卑职思虑不周。”
“今督察司已尽责前来搜查,他日若发现红袖楼有意隐瞒,便是罪加一等。”曲肆已临走前撇下狠话,说时目光锐利,紧盯姜韫,似是话中有话。
林姨娘阿谀道:“官人们可慢走,有空再来喝茶~”
红袖楼经此一事,安生了几日。
在督察司离开后,姜韫找个时机,令九夜离开。
楼中生意向来惨淡,全靠娘子的琴艺和单钰送来的银子顶着。因而娘子们时不时会外出。
今个本是长亿、弦梨、姜莲和丹城四人,但丹城和姜莲两人下了趟关州。姜韫猜到是给自己找法子医腿,本想劝阻,对方却误会成是姜韫过意不去。于是……偷偷走了。
可这天不同往日,楼里来了两个大客户。
先是一曲《醉梅词》流遍全楼。
奏乐人秀手灵活,拨动清脆悠长的琵琶声,宛如故人相逢,伴着酒香与雪梅的娓娓道来。
听安二讲,长亿娘子的《醉梅词》没有五两银子奏不了。今日雅兴是为了到场的仙霞散人。
“仙霞散人?”
在她印象里,这位仙霞散人不过是整日泡在酒缸里,孑然一身的文人墨客。
“吟诗作对只是他的爱好,人家还是韩家二公子。不过因不满家里定下的婚约,和他爹韩必潜闹掰了。”
韩家三代为商,西梁又有买官的途径。
到了韩必潜这代,野心膨胀。若想平步青云,除了讨好朝中大臣还得过鸿学堂这关。
因此,成了金部司二品学士的韩必潜把韩家财政交于韩家长女韩若瑶。而两个儿子,则先去鸿学堂待上个两年,再进到朝野之中。
不过,大公子韩启咏天天扎在商贾之道,不好政事。险把韩必潜气死。无奈之下,韩必潜只好把全部心思放在韩临溪一人身上。
韩家二公子博览群书,是个好苗子。韩公还替他寻了庄好亲事,助他仕途顺利。谁知韩临溪得知此事后,闹着要出家当和尚,在韩若瑶百般劝说下才停息。至今没和他爹和好,还自封仙霞散人,逍遥京州城。
与此同时,韩启咏莫名其妙打通了任督二脉,不再研究商贾之道,转而主动提出要进鸿学堂。
“长亿姑娘,许久没听你弹琵琶,近来又有长进!”
韩临溪边喊边从三楼小疾步奔向一楼圆台。
长亿起身,收好琵琶。
“散人今日只是来听琴的?”
“怎会?我可是来照顾楼中生意的!”韩临溪一脸狡诈,“我带了一人,你们可要好好框他!”
长亿抬起袖子掩笑,半面羞涩。
“就知道这曲你不会白听。”
韩临溪牵住长亿的手,往台下走,笑容满面,“你瞧是谁!”
在楼阁同安二讲趣的姜韫,也顺着楼下二人的方向看。
她端详了一会儿,对方一身井天蓝袍衫便衣,秋波蓝腰带悬有一块青玉佩,若不是那扶额在,姜韫都没反应过来,竟是那曲肆已。
当真孽缘。
“肆已,你可说了,今个是来要姻缘的,可不能反悔啊。”韩临溪眉目欢喜,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是曲肆已的父亲。
“知道。”曲肆已冷目四望,“可指定娘子?”
长亿坦率言:“楼内的记名册都是共用的,可了解深浅却有区别。若曲督首不介意,倒是可以。”
曲肆已明白长亿言外之意,不就是选不到心仪的不准发飙嘛。可他真正目的又不是此。
他直言:“我要那日的小瘸子。”
长亿觉得好笑,“曲督首忘了?小韫不过是暂住,并不是楼中伙计。”
“十两。”
“这不是银子问题。”
“二十两。”
长亿笑容逐渐消失,“曲督首……”
“三十。”
“可以!可以!”
林姨娘不知哪里窜出来,夹在三人之间。
她先是安抚好长亿,“这账一入,楼中可半月不营业,不得好好抓住?”
后又满脸谄媚,“这可说好了哈。您先三楼落座,小韫马上就到!”
一直在楼上观察的姜韫,不经思考,就知道对方是冲着九夜的事来。
林姨娘小步上楼,满是慈笑。
“小韫啊……”
“我去。”
林姨娘没料到对方答应得如此爽快,脑中早早想好的说辞竟没用上。
“哎呦~哎哟!”她边感叹边稀罕地搓搓姜韫脑袋,“你去应付一下就好了,记名册里没几个姑娘,等你弄完了,我们楼好好吃顿大餐!”
林姨娘甚至热情地背起姜韫,留轮椅在二楼。
曲肆已见病殃殃的姜韫上楼,一眼不瞧,无动于衷,仍旧冷冷坐着。
三楼都是席地而坐的设置,林姨娘给姜韫找了个舒服的软席坐下,好让她半靠在书案上。
“你们聊着,我让安二给你们沏壶茶,弄些点心来。”
楼中的书格各有不同,根据客户给的钱财做筛选。三楼自然是条件较优的。
红袖楼之所以不景气,也是这书格不按常理出牌。
“姑娘可有推荐?”曲肆已开口问。
“这活我干着生疏,还得照本子来看。”姜韫说着用瘦削葱白的手指向曲肆已背后的书格,“烦请大人帮我拿来。”
“命令我?”对方眉头微皱。
“大人挑我做红娘官时,就应清楚我不懂。”姜韫不急不慢回。
曲肆已不愿,但也做了,谁让对方是个瘸腿。
他立起身子,走到满墙记名册前,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掠过册子,“哪本?”
“大人随意。”
为避免再走一趟,曲肆已抽出了整整十本记名册,再重重放下。
“念吧。看看哪家适合我。”
姜韫从左手边摞的高高的册子里优先选了本红色封面的。据她刻板印象,里头应是写女子的。
她嗓子轻灵,如一股甘洌的清泉,但口中所吐话语却不太能入耳。
“祈年路——陈家米铺——陈三禄。二十有一,已有一妻,其妻有身孕时,前来看亲,甚是无情。其貌不扬,体毛……”
“错了。下一本。”对方不悦打断姜韫。
姜韫乖乖把手中的册子收到一边,新翻一本。
“良康路——赵氏客栈——赵有幺。年十九,无妻无妾,好逛花楼,一钱如命。胁肩谄笑……”
见姜韫笑脸盈盈读着,曲肆已厉色相看,“我不好男色。”
本就是来打探有关刺客一事,好似被对方耍了?这红袖楼又为何只记男子劣闻?
“那换一本?”姜韫试探问。
“嗯。”对方低声回应。
“这个好,是女子的。”姜韫笑着说。
她刚翻开,察觉不对,可觉着好玩,还是故意念了出来。
“辰阳路——沈家药铺——沈修姿。碧玉年华,待字闺中,精通药理。想寻一温文尔雅杏林,目前名册无可相配者,故劝离……”
姜韫愈说愈有劲,这些个册子有趣极了!
而坐在对面那人可谓意兴阑珊,待姜韫念了估摸有一炷香左右,他抿了口茶:“姑娘玩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