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到下午,中午饭还没吃两人就又见了面。
“奶奶,我又来啦!”一进门徐佳晔就看见陆朝和徐奶奶在院子里喂小狗。
“小晔啊。”徐奶奶闻声扭过头看向院门口。
只见徐佳晔拎了个装饮用水的空水桶走进来。
“咱们这边停水啦,我都跟他们说了今天要停水,没一个人记着。”
“大中午的忽然停了做饭都没水用。”徐佳晔跟个小老头儿一样唠唠叨叨。
刘爷爷家早年自己打了口井,后来村里通了自来水管道,就不再怎么用了,只拿来浇院子里的小菜园。
这会儿停水便又派上了用场。
徐奶奶让她自己接水,井就在小菜园边上,徐佳晔自己拉了水管子开始灌水,一边拉一边探向陆朝这边。
“小狗起好名字了吗?”
“起好了。”
“叫什么啊?”徐佳晔扭过头将水管怼到桶口。
“冬瓜。”陆朝挤牙膏一样,不追着问不答。
“吃的那个冬瓜吗?”徐佳晔继续追着他问来问去。
“嗯。”陆朝闷闷点头。
“刚才我给你的菜种子里就有冬瓜呢。”徐佳晔弯弯嘴角笑起来。
陆朝有种被拆穿的窘迫,低下头心虚地摸着刚吃完饭的小狗。
对面的人低着头没注意到,继续叨叨:“现在撒在菜院子里,等夏天冬瓜就能看见真的冬瓜啦。”
徐佳晔拉开闸开始灌水,清凉的地下水顺着管子涌出来,透过塑料管传来阵阵凉意。
“下午附近可能会很吵,最近在改地下水管道,要挖路埋新的管子。”徐佳晔灌完水拉了闸,提醒他。
“村东应该是先从咱们这几家开始,”徐佳晔继续说,“你记得跟着爷爷奶奶出来看看,他俩年纪大了不好管这些的。”
“嗯。”陆朝抬起头来看着徐佳晔。
“那我走啦,”徐佳晔拎着大矿泉水瓶起身,注意到了陆朝的视线,“下午我也会出来监工的,不用担心,小社恐,有事儿找村干部哈。”
陆朝闻言一脸窘色,心思被人戳了个底儿掉。
这桶看起来得有十好几升的容量,徐佳晔一手拎着把手,一手托着桶底,带着灌得满满当当的水桶摇摇晃晃往院门口走。
“我帮你。”陆朝注意到这边,走向徐佳晔。
“不用啦,回吧,我力大如牛。”徐佳晔挑眉笑了起来,耀武扬威的。
是力大如牛,小时候抡我几米远。
现在看起来也是一米七的大高个儿,不胖不瘦,四肢依旧发达,威风不减当年。
不过我比你高了十厘米,陆朝站在院门口望着徐佳晔越来越远的背影,暗暗在心里较劲儿,似乎对自己当年的小瘦猴儿形象耿耿于怀。
下午挖路确实从村东这几家开始,陆朝躺在床上午觉还没睡完,就听外面哐哐哐开始施工了。
一看床头的闹钟已经两点半了,陆朝起身下了床,徐佳晔嘱咐过到姥姥姥爷家门前了要出去盯着。
爷爷奶奶还在卧室里午休,陆朝换了双鞋悄悄出门,准备先去看看修到哪里了。
一出院门便看到了胡同口的徐佳晔,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梳在耳后,带着一顶湖蓝色棒球帽,帽檐遮住了那双会闪着光的漂亮眼睛,只能看到她在侧着身和一个大叔交谈着。
徐佳晔和大叔说完什么,一扭头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陆朝。
还没来得及避开视线,徐佳晔就讯速地向这边挥着手大喊一声:“陆朝!”
“……”
这下不能假装看不见了,陆朝硬着头皮走过去。
胡同口很热闹,除了哐哐哐的挖掘机的声音,还能听到不少中年人交谈的声音。
村里人嗓门大都很大,在自己屋里能清晰地听见隔壁大嫂骂孩子的那种,连带着能吵得院子里的狗汪汪叫。然后你就会发现一边听着狗叫还能听清隔壁倒霉孩子挨训,真是好不热闹。
陆朝硬挺挺地走过去,大学军训踢正步一样,就差同手同脚了。
马上就要迎来一堆大爷大妈叔叔婶婶的问候了,陆朝在心底给自己打了个自我介绍的腹稿。
爷爷奶奶好,我叫陆朝,刘爷爷家的外孙。
万一是叔叔婶婶呢?
万一年龄阶段不一样呢?该叫什么啊?叫错了怎么办?
会不会很没礼貌?给姥姥姥爷丢人了怎么办?
问我在干什么怎么办?没工作会不会很丢人?
说我在写作是不是很装啊?
陆朝越想越僵硬,感觉人凉凉的,已经走了有一会儿了。
随着陆朝越走越进,徐佳晔看出了他步调的僵硬,没忍住笑出了声。
“大伯,这是陆朝,刘爷爷家的外孙,我刘姨儿子。”
走到胡同口停下的时候,徐佳晔已经开始给自己解围了。
陆朝松了口气。
不过陆朝一扭头,还没松完的气就又提了起来:好多人。
眼前是一派热闹,挖掘机在隔壁胡同口哐哐哐凿着胡同里的岩灰地面,路口几个中年人在一边交谈着,嘹亮的嗓门跟着挖掘机的声音传过来。
这边是徐佳晔和被叫做大伯的中年男人。对面院门一个三四十岁的妇女探出头来,后面跟着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妇女呵斥一声,脑袋麻溜地缩了回去。
这是什么冥场面?这些人都该叫什么啊?
陆朝觉得头都大了,后悔没有等姥姥姥爷一起出来。
“啊,我知道,青岚的儿子啊,小时候还来玩儿过呢。”
对面的陆朝点了点头,该叫什么呢?大伯?
“是啊,”徐佳晔笑了笑,“不过他好多年不回来了,认生呢。”
“那他该管你叫啥啊大伯?”
陆朝松了口气,徐佳晔虽然话多,关键时候还算得上是一个靠谱的社牛。
“哎,小陆跟你一个辈分的,跟着我叫大伯就行了。”
“大伯好。”陆朝礼貌地抬起头看着徐大伯喊了一声,叫完就又立马垂了脑袋,生怕和人对视。
搞不好下一秒大伯就会开口问自己干什么的,然后评价一句不务正业。
“大哥!这路什么时候挖到我们家啊?”对面门口探出头的妇女开了口。
“还得有两天呢,得先把这二刘和小陆他姥爷家的胡同管子埋好了。”徐大伯回应着。
一提到小陆,对面妇女看向了陆朝这边:“这是刘叔家的孙子啊?”
“外孙嘞!”徐佳晔叫了声大嫂,替陆朝回了。
妇女转头笑呵呵看着徐佳晔应了一声,对徐佳晔看起来很是喜欢。
这中年妇女姓徐名秀兰,附近出了名的鸡娃家长,整天不是在家里骂孩子就是在街上追孩子,刚才被骂回去那个毛绒脑袋就是她家倒霉孩子。
徐秀兰喜欢学习好的小孩儿,徐佳晔别看四肢发达,其实从小学习就不错,村里为数不多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徐秀兰一见了她就笑眯眯的,拽着她家小孩儿就让他多跟佳晔姐姐学习。
因此这倒霉孩子一看见他佳晔姐姐就恨不得跑八里地远。
“哎呦都这么大了,大学毕业了没?”徐秀兰开了口。
“毕业了。”陆朝也硬着头皮看向对面。
“早毕业啦,”徐佳晔跟着解围,“他跟我一般大,嫂子你忘啦?”
徐秀兰哎呦一声:“那都该工作了呢。”
陆朝一滞,微拧了眉:来了来了,要问工作了。
“是啊,”徐佳晔看了陆朝一眼,转移了话题,“他回来休假呢,说起来陆朝是不是也该叫你嫂子啊?”
徐秀兰继续笑呵呵开口:“是嘞,叫徐嫂就行。”
“徐嫂好,”陆朝向对面看过去,直愣愣地开口,紧张得感觉下一秒就要点头哈腰了。
“哎,”徐秀兰应了一声,扭过头看徐大伯,“那没挖到我这儿我就先回去了。”
徐大伯应了一声,看着徐秀兰回身关了门,院子里隐约传来妇女的训斥声。
倒霉孩子凑热闹又挨训了,徐大伯扭头和徐佳晔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叹了口气。
徐大嫂年轻守寡,人不错,就是要强,连带着孩子都得拔尖儿。苦了徐晓风,十岁出头就得天天坐冷板凳写数学卷子。
这边其实现在没什么事儿,主要是徐大伯在指挥督工,徐佳晔跟着大伯打打下手,挖到哪家哪家就会出来人看着,顺带着爱凑热闹的邻里街坊跟出来围观。
一群人能在这儿侃上一下午天。
这会儿那边路口闲聊的中年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边。
徐大伯也没有再对着小辈问东问西,让徐佳晔偷闲去和陆朝玩儿了。
“哎,”徐佳晔跟陆朝并排往胡同里走,扭过头看他,“你刚是不是紧张死了。”
徐佳晔哈哈笑着:“我看你走路都要顺拐了哈哈哈哈。”
“……”
“谢谢。”陆朝沉默了几秒开了口。
“不客气,都说了有事儿找村干部,”
徐佳晔拍了拍胸脯,此时看起来分外靠谱。
陆朝也扭头和她对视,只见她还是那副笑嘻嘻的样子,颇有几分热闹还没凑够的意犹未尽。
“……”
陆朝默默在心里偷偷收回刚才夸她靠谱那句。
“还有桃酥饼吗?”徐佳晔又开了口。
“上午走太急了,忘了给自己留下两块儿。”
“有的,”陆朝带着她走进院子里,“我去给你拿。”
俩人走进屋里正厅,陆朝从架子上拿下来那盒桃酥饼,递给了徐佳晔。
徐佳晔坐在老式的春秋椅里,天热了拿下棉花垫子,椅子坐起来硬邦邦的。
“一起吃吧,”徐佳晔打开了盒子,看陆朝坐在了对面小板凳上。
俩人隔着茶几,徐佳晔从盒子里拿出一块儿桃酥,桃酥饼太大了,徐佳晔掰开了半块拿起来吃,把盒子推向对面的陆朝。
陆朝没回话,默默接过盒子,从里面拿出了徐佳晔掰剩下的那半块桃酥。
隔壁的爷爷奶奶还没出来,客厅里两人就这样默默对着吃着桃酥,徐佳晔难得安静下来。
屋外是从天气一变暖就开始聒噪不停的蝉,此刻喳喳叫着,加上隔壁胡同挖掘机的哐哐声,更衬得屋里格外安静。
半块桃酥还没吃完,外边的挖掘机停了,只剩了蝉鸣。
过了没一分钟,传来了几个中年人骂骂咧咧的声音。
这是吵起来了?
“奶奶,我又来啦!”一进门徐佳晔就看见陆朝和徐奶奶在院子里喂小狗。
“小晔啊。”徐奶奶闻声扭过头看向院门口。
只见徐佳晔拎了个装饮用水的空水桶走进来。
“咱们这边停水啦,我都跟他们说了今天要停水,没一个人记着。”
“大中午的忽然停了做饭都没水用。”徐佳晔跟个小老头儿一样唠唠叨叨。
刘爷爷家早年自己打了口井,后来村里通了自来水管道,就不再怎么用了,只拿来浇院子里的小菜园。
这会儿停水便又派上了用场。
徐奶奶让她自己接水,井就在小菜园边上,徐佳晔自己拉了水管子开始灌水,一边拉一边探向陆朝这边。
“小狗起好名字了吗?”
“起好了。”
“叫什么啊?”徐佳晔扭过头将水管怼到桶口。
“冬瓜。”陆朝挤牙膏一样,不追着问不答。
“吃的那个冬瓜吗?”徐佳晔继续追着他问来问去。
“嗯。”陆朝闷闷点头。
“刚才我给你的菜种子里就有冬瓜呢。”徐佳晔弯弯嘴角笑起来。
陆朝有种被拆穿的窘迫,低下头心虚地摸着刚吃完饭的小狗。
对面的人低着头没注意到,继续叨叨:“现在撒在菜院子里,等夏天冬瓜就能看见真的冬瓜啦。”
徐佳晔拉开闸开始灌水,清凉的地下水顺着管子涌出来,透过塑料管传来阵阵凉意。
“下午附近可能会很吵,最近在改地下水管道,要挖路埋新的管子。”徐佳晔灌完水拉了闸,提醒他。
“村东应该是先从咱们这几家开始,”徐佳晔继续说,“你记得跟着爷爷奶奶出来看看,他俩年纪大了不好管这些的。”
“嗯。”陆朝抬起头来看着徐佳晔。
“那我走啦,”徐佳晔拎着大矿泉水瓶起身,注意到了陆朝的视线,“下午我也会出来监工的,不用担心,小社恐,有事儿找村干部哈。”
陆朝闻言一脸窘色,心思被人戳了个底儿掉。
这桶看起来得有十好几升的容量,徐佳晔一手拎着把手,一手托着桶底,带着灌得满满当当的水桶摇摇晃晃往院门口走。
“我帮你。”陆朝注意到这边,走向徐佳晔。
“不用啦,回吧,我力大如牛。”徐佳晔挑眉笑了起来,耀武扬威的。
是力大如牛,小时候抡我几米远。
现在看起来也是一米七的大高个儿,不胖不瘦,四肢依旧发达,威风不减当年。
不过我比你高了十厘米,陆朝站在院门口望着徐佳晔越来越远的背影,暗暗在心里较劲儿,似乎对自己当年的小瘦猴儿形象耿耿于怀。
下午挖路确实从村东这几家开始,陆朝躺在床上午觉还没睡完,就听外面哐哐哐开始施工了。
一看床头的闹钟已经两点半了,陆朝起身下了床,徐佳晔嘱咐过到姥姥姥爷家门前了要出去盯着。
爷爷奶奶还在卧室里午休,陆朝换了双鞋悄悄出门,准备先去看看修到哪里了。
一出院门便看到了胡同口的徐佳晔,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梳在耳后,带着一顶湖蓝色棒球帽,帽檐遮住了那双会闪着光的漂亮眼睛,只能看到她在侧着身和一个大叔交谈着。
徐佳晔和大叔说完什么,一扭头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陆朝。
还没来得及避开视线,徐佳晔就讯速地向这边挥着手大喊一声:“陆朝!”
“……”
这下不能假装看不见了,陆朝硬着头皮走过去。
胡同口很热闹,除了哐哐哐的挖掘机的声音,还能听到不少中年人交谈的声音。
村里人嗓门大都很大,在自己屋里能清晰地听见隔壁大嫂骂孩子的那种,连带着能吵得院子里的狗汪汪叫。然后你就会发现一边听着狗叫还能听清隔壁倒霉孩子挨训,真是好不热闹。
陆朝硬挺挺地走过去,大学军训踢正步一样,就差同手同脚了。
马上就要迎来一堆大爷大妈叔叔婶婶的问候了,陆朝在心底给自己打了个自我介绍的腹稿。
爷爷奶奶好,我叫陆朝,刘爷爷家的外孙。
万一是叔叔婶婶呢?
万一年龄阶段不一样呢?该叫什么啊?叫错了怎么办?
会不会很没礼貌?给姥姥姥爷丢人了怎么办?
问我在干什么怎么办?没工作会不会很丢人?
说我在写作是不是很装啊?
陆朝越想越僵硬,感觉人凉凉的,已经走了有一会儿了。
随着陆朝越走越进,徐佳晔看出了他步调的僵硬,没忍住笑出了声。
“大伯,这是陆朝,刘爷爷家的外孙,我刘姨儿子。”
走到胡同口停下的时候,徐佳晔已经开始给自己解围了。
陆朝松了口气。
不过陆朝一扭头,还没松完的气就又提了起来:好多人。
眼前是一派热闹,挖掘机在隔壁胡同口哐哐哐凿着胡同里的岩灰地面,路口几个中年人在一边交谈着,嘹亮的嗓门跟着挖掘机的声音传过来。
这边是徐佳晔和被叫做大伯的中年男人。对面院门一个三四十岁的妇女探出头来,后面跟着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妇女呵斥一声,脑袋麻溜地缩了回去。
这是什么冥场面?这些人都该叫什么啊?
陆朝觉得头都大了,后悔没有等姥姥姥爷一起出来。
“啊,我知道,青岚的儿子啊,小时候还来玩儿过呢。”
对面的陆朝点了点头,该叫什么呢?大伯?
“是啊,”徐佳晔笑了笑,“不过他好多年不回来了,认生呢。”
“那他该管你叫啥啊大伯?”
陆朝松了口气,徐佳晔虽然话多,关键时候还算得上是一个靠谱的社牛。
“哎,小陆跟你一个辈分的,跟着我叫大伯就行了。”
“大伯好。”陆朝礼貌地抬起头看着徐大伯喊了一声,叫完就又立马垂了脑袋,生怕和人对视。
搞不好下一秒大伯就会开口问自己干什么的,然后评价一句不务正业。
“大哥!这路什么时候挖到我们家啊?”对面门口探出头的妇女开了口。
“还得有两天呢,得先把这二刘和小陆他姥爷家的胡同管子埋好了。”徐大伯回应着。
一提到小陆,对面妇女看向了陆朝这边:“这是刘叔家的孙子啊?”
“外孙嘞!”徐佳晔叫了声大嫂,替陆朝回了。
妇女转头笑呵呵看着徐佳晔应了一声,对徐佳晔看起来很是喜欢。
这中年妇女姓徐名秀兰,附近出了名的鸡娃家长,整天不是在家里骂孩子就是在街上追孩子,刚才被骂回去那个毛绒脑袋就是她家倒霉孩子。
徐秀兰喜欢学习好的小孩儿,徐佳晔别看四肢发达,其实从小学习就不错,村里为数不多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徐秀兰一见了她就笑眯眯的,拽着她家小孩儿就让他多跟佳晔姐姐学习。
因此这倒霉孩子一看见他佳晔姐姐就恨不得跑八里地远。
“哎呦都这么大了,大学毕业了没?”徐秀兰开了口。
“毕业了。”陆朝也硬着头皮看向对面。
“早毕业啦,”徐佳晔跟着解围,“他跟我一般大,嫂子你忘啦?”
徐秀兰哎呦一声:“那都该工作了呢。”
陆朝一滞,微拧了眉:来了来了,要问工作了。
“是啊,”徐佳晔看了陆朝一眼,转移了话题,“他回来休假呢,说起来陆朝是不是也该叫你嫂子啊?”
徐秀兰继续笑呵呵开口:“是嘞,叫徐嫂就行。”
“徐嫂好,”陆朝向对面看过去,直愣愣地开口,紧张得感觉下一秒就要点头哈腰了。
“哎,”徐秀兰应了一声,扭过头看徐大伯,“那没挖到我这儿我就先回去了。”
徐大伯应了一声,看着徐秀兰回身关了门,院子里隐约传来妇女的训斥声。
倒霉孩子凑热闹又挨训了,徐大伯扭头和徐佳晔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叹了口气。
徐大嫂年轻守寡,人不错,就是要强,连带着孩子都得拔尖儿。苦了徐晓风,十岁出头就得天天坐冷板凳写数学卷子。
这边其实现在没什么事儿,主要是徐大伯在指挥督工,徐佳晔跟着大伯打打下手,挖到哪家哪家就会出来人看着,顺带着爱凑热闹的邻里街坊跟出来围观。
一群人能在这儿侃上一下午天。
这会儿那边路口闲聊的中年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边。
徐大伯也没有再对着小辈问东问西,让徐佳晔偷闲去和陆朝玩儿了。
“哎,”徐佳晔跟陆朝并排往胡同里走,扭过头看他,“你刚是不是紧张死了。”
徐佳晔哈哈笑着:“我看你走路都要顺拐了哈哈哈哈。”
“……”
“谢谢。”陆朝沉默了几秒开了口。
“不客气,都说了有事儿找村干部,”
徐佳晔拍了拍胸脯,此时看起来分外靠谱。
陆朝也扭头和她对视,只见她还是那副笑嘻嘻的样子,颇有几分热闹还没凑够的意犹未尽。
“……”
陆朝默默在心里偷偷收回刚才夸她靠谱那句。
“还有桃酥饼吗?”徐佳晔又开了口。
“上午走太急了,忘了给自己留下两块儿。”
“有的,”陆朝带着她走进院子里,“我去给你拿。”
俩人走进屋里正厅,陆朝从架子上拿下来那盒桃酥饼,递给了徐佳晔。
徐佳晔坐在老式的春秋椅里,天热了拿下棉花垫子,椅子坐起来硬邦邦的。
“一起吃吧,”徐佳晔打开了盒子,看陆朝坐在了对面小板凳上。
俩人隔着茶几,徐佳晔从盒子里拿出一块儿桃酥,桃酥饼太大了,徐佳晔掰开了半块拿起来吃,把盒子推向对面的陆朝。
陆朝没回话,默默接过盒子,从里面拿出了徐佳晔掰剩下的那半块桃酥。
隔壁的爷爷奶奶还没出来,客厅里两人就这样默默对着吃着桃酥,徐佳晔难得安静下来。
屋外是从天气一变暖就开始聒噪不停的蝉,此刻喳喳叫着,加上隔壁胡同挖掘机的哐哐声,更衬得屋里格外安静。
半块桃酥还没吃完,外边的挖掘机停了,只剩了蝉鸣。
过了没一分钟,传来了几个中年人骂骂咧咧的声音。
这是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