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幽冥,是流水的阎罗,铁打的孟婆。

    没有人知道,孟婆是何年何月来的阴间奈何桥。打有记录之日起,她就这样眼缚紫帛,站在奈何桥头,分给行人一碗还魂粥。

    饿鬼们猜,她是童养媳出身,和年幼的夫郎被战乱冲散。后来,夫郎被饿死,她也瞎了。她怕夫郎当了饿死鬼,就寻寻觅觅来到了阴间,给还阳转世的孤魂一碗饱饭。

    接着又来了几波吊死鬼、冻死鬼,新鲜出炉了好几锅狗血故事,但一听就知是借他人之名,说自己心事。

    轮到秦白玉上前,孟婆舀粥的手一停,突然出声:“她没有憾事?”

    问了两遍,秦白玉才眼睛一眨,意识到孟婆是在说自己。

    镰刀鬼使适时挡在了她和孟婆中间,答说:“来的路上出了点岔子,对她动用了缄术。”

    缄术,便是让对方缄默不语的术法,既好学又好用,阴间鬼差无不喜闻乐见,可惜阎君一上任就禁了。

    不过有秦白玉辱骂阴间律法在先,镰刀鬼使自忖做的不算过分,便将实情一五一十向孟婆说了。

    没想到孟婆知道了原委,却站在地狱司这边,反而向着桃都山说话:“奈河每天鬼哭如蛙叫,你听的烦了、腻了,也用缄术一封了之?”

    镰刀鬼使愣怔间,孟婆已收了缚鬼索,上前一步替秦白玉解开缄术。

    “郁垒、神荼两位神君让阎君主事,阴司现在严禁使用缄术。”孟婆好心提醒,“这位娘子,你还有什么冤屈未了,可尽情哭诉。”

    “哭?”喊了一路的“大人明察”的秦白玉,冷笑一声,“阎罗玉笔亲批,卷宗里载明了的,岂会因我而改动分毫?”

    “如此说来,你已无怨愤?”

    “……”没想到她是个做表面功夫的,秦白玉恼怒地别过脸,“我无话可说!”

    “如此……”低低一笑,孟婆递过来一碗还魂粥,“便喝了粥好上路吧。”

    那是一碗热腾腾的白米粥,新收的米粒均匀饱满,在锅里熬煮得稠稠的,用素坯微旧的瓷碗盛着,色泽莹润,散发出大米特有的清气和香味。

    可那也是脱胎洗面,逼她忘尽前生、斩断羁绊的毒药和利刃!

    秦白玉盯住递粥的那只手,胸腔里的怨愤不平之气越积越多,终于她出手了!

    瓷碗忽忽飞起、翻转,热粥瞬间炸开,众鬼轰然后退。

    “呼!”秦白玉抹了把溅到脸上的粥点,有些快意地笑。她可以想象下一刻粥洒碗碎,阴司所有人对她愤恨交加,要打她进十八层地狱的场景。

    可料想中的那一切,并没有发生——

    一个晃神,她仍站在原处;孟婆还伸着那只手,递出那碗还魂粥。

    脸上滚烫的触觉还在,秦白玉情不自禁退后一步。

    “你刚刚想了很多,可都不是真的。”喑哑的嗓音从孟婆口中传出,“在你做错事之前,我得先告诉你后果。”

    后面已无路可退,秦白玉被逼得背抵着桥栏。

    “什么后果?”进退两难间,她转头望了眼桥下。

    桥下是翻滚的奈河。

    腥风浩荡,血波翻滚,波涛里隐约能听见鬼哭声。听说鬼魂坠入奈河,就会被铁狗铜蛇分食一空。

    孟婆端着碗靠近她,一字一句道:“你没能超脱肉身,如果打翻了还魂粥,不肯入轮回,就只有在阴间游荡一条路了。”

    做孤魂野鬼很苦,但总有得到恩赦、重入轮回的一天。如果选择在阴间游荡,那就是苦海无涯,永远到不了彼岸。

    只是彼岸在哪儿?黄滚滚的奈河,无涯无际,尽是生灵沉浮其间的哭声。

    一个转念闪过,被秦白玉敏锐地捉住:同样是长久活在阴间,身为神明的孟婆,与一众孤魂野鬼又有何不同?

    秦白玉收回目光,摸出杏花木簪攥在手上,凄凉一笑:“凌将军说他先母有一对杏花钗,形制古朴可爱,他儿时常常把玩,可惜最后毁于一场大火。我生前侥幸遇一巧匠,复刻了这枚花簪,只可惜啊——”

    一扬手,便将那枚花簪抛进奈河。

    奈河无情,转瞬就吞没了她对阳世阴间唯一的念想。

    “在阴间永世游荡很可怕吗?”秦白玉勾着笑,直面近在咫尺的孟婆,“怎么我竟觉得轮回更苦。”

    很少有人看清过孟婆的脸,她总是眼缚紫帛,身后一团光晕,好似隔岸渺渺神明。到此时此刻,才让顿悟的秦白玉窥见,她其实并不老。

    秦白玉觉得她有点眼熟,问道:“我们见过?”

    孟婆正要出声,忽然一根手指覆上她的嘴唇。“嘘——”水鬼特有的阴寒之气,让孟婆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极度震惊之下,竟也忘了阻她。

    望着孟婆呆滞的表情,秦白玉幽幽笑叹:“你也是一个好人。”

    这一叹,道尽了她这一生所有的温柔、眷恋和不舍。

    手落下,秦白玉轻轻、但决绝地挥向那一碗还魂粥。

    “哐当——”碗碎了,粥散一地。

    镰刀鬼使如遭雷劈!

    身后一群乌泱泱、排队等候投胎的鬼众,也都惊呆了。

    果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走到奈河桥头,不肯喝还魂粥的鬼是有的;喝了一半,烫得吐掉的也有;但不顾孟婆一而再的劝阻,执意打落还魂粥的,还是破天荒头一回。

    孟婆深深看了秦白玉一眼。

    从那双滴血的眼睛里,她只看到了一抹挑衅的笑意——天道不公,她不肯放下一身怨怼,忘记仇恨去投胎。

    ……

    罡风渐渐起,沙尘奔涌。

    秦白玉被抛向另一时空,但站定后,想象中刀割油烹的痛楚并没有出现。

    她发现自己身处一间山寺,门前瀑布高悬,云外群鹤纷飞,一阵阵奇怪的钟声在山谷间急促回荡。

    跟催命一样。

    秦白玉刚起念要去看看,身体就自然而然地飘到了空中。

    “啊!”

    秦白玉再三确认,自己在这怪地方的确能腾云驾雾,便不再顾忌,纵身一跃扎入云海之中。

    当她找到声音的源头,凌乱的钟声已经停下,余音袅袅,群鹤翻飞。

    秦白玉心想:这座山郊的钟楼,大概是哪位帝王的行宫遗址,修得好生气派。

    只见青蒙蒙的山雾,笼罩着一片富丽堂皇的古建筑。长长的红色石阶尽头,一口黑黝黝似钟似鼎的巨大器皿,正倒扣在地。

    器皿上隐约有红色小字,秦白玉踮脚一看,竟写着“五鼎食”。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尔!”这则典故出自前朝一位酷吏之口,意思是他活着就要追求大富大贵,如果求不到,宁愿被人煮来吃。

    秦白玉暗自纳罕:“这口祭鼎,为何会被人放置在钟楼内?”下意识就朝上方望去。

    梁上的确悬着一根断掉的铁索。

    但同时也蹲着两只脸色惨白的鬼使——都伸长了舌头,舌尖垂着涎,正要滴下来。

    秦白玉被吓得一声惨叫,跌倒在地。但奇怪的是,两只鬼使并没有看她。

    他们两位,一位忙着解开腰间缚鬼索,摆出捕猎的架势;另一位抛出一枚生锈的铁钩,慢吞吞往下降,直至穿透“五鼎食”,从里面勾出一个东西来。

    是个满身血污、头发散乱的红衣女子。

    ——准确来说,是被闷死于五鼎食之中的冤魂。

    此时旭日初升,第一缕霞光刚好打在那女子脸上。秦白玉不经意瞧见,惊艳得身体一颤,不由自主“呀”了一声。

    不过片刻,又有急匆匆的策马声由远及近。

    一人一骑朝这里飞奔而来。那头黑马极为神骏,在山林中一样健步如飞;甲胄在身的骑士仰身挽弓,如流星一般射出一枝带哨的长箭。

    只听鸣镝锐响,箭尖寒芒带着排山倒海之势破空而来,仿佛黄河之水自天上来,带着初春的冰凌倾瀑而下。

    秦白玉被震慑得动弹不得,两位鬼使则惶然躲闪。

    骑士却看向红衣女子被勾到半空中的魂魄,暴喝一声:“回来!”

    他人转瞬就至,身体从马上飞跃而出,拔剑去斩那魂钩和鬼索。鬼索应身而断,魂钩被打偏,轻飘飘的魂魄竟被他一把揽于怀中。

    一人一魂,正正地落回马背上。

    “凌将军?”听到来人声音,秦白玉赫然一惊。

    扭头去瞧,见果然是凌将军,她喜得几乎要落泪,朝他猛地挥手。

    凌介听不见,也看不见,“驾——”兜转马头,护着红衣女子退入钟楼内。

    受命勾魂的两位鬼使惊魂不定,匆忙间,做出了一个让他们万劫不复的决定。

    ————

    “就这样,两位鬼差被斩杀,身灭魂消,阴间开始传说是你生吞了鬼使。”孟婆微微一笑,向君莫舞递出一碗还魂粥。

章节目录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蔚蔚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蔚蔚谭并收藏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