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热闹无比的奈何桥,幽静得吓人。

    桥面湿漉漉的,依然宽敞到能容下八个鬼身,只是冷冷清清,寻不到一处人形鬼影。

    摆在桥中央的粥摊依旧在,浓稠的滚粥源源不断散发出水汽和热力。

    一盏茶功夫前,孟婆就这样从白乎乎的雾气中抬头,看向提灯而来的君莫舞,十分稀松平常地招呼道:“你来了?”

    这场景十分诡异,可君莫舞顾不上惊讶了。显而易见,孟婆是专程在这里等她的。

    孟婆道:“阴司有一桩案子,需要荆相帮个忙。”

    “何事?”

    “事关你的一位老熟人。”孟婆递过去一卷卷宗,封面上写着“生人凌介”四个大字。

    对于凌介之死,阴司的反应完全超乎水鬼秦白玉的预料。在她设想当中,凌将军之死只是往死水里投入一颗小石子,微微一荡,过后便无人关心。

    但事实恰恰相反,不仅桃都山得讯后严阵以待,由新任阎君亲赴人间,查明隐情;连孟婆也与众判官一起,多次催动明镜台,回溯凌介生平,只是最终一无所获。

    ——生人凌介,死后魂无踪迹,生前过往也无从窥见。

    “你来之前,有个水鬼打翻了我的还魂粥。她与凌将军有些瓜葛,我顺着这条线索,捉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孟婆微微一笑。

    孟婆口中的水鬼,无疑就是在阎遂面前状告过君莫舞的秦白玉。她不听牛头鬼的劝告,执意为凌将军翻案,哪知竟会被孟婆利用。

    “那水鬼向我喊冤,说她不能不明不白去投胎。我好心劝她,前世因已经种下,她阳寿尽了,来不及看到果,并非天道不公。她偏要探个究竟。”

    借由秦白玉之眼,君莫舞死后一幕得以重现。

    ……

    “这便是她执着到底的果——”

    孟婆笑盈盈、冷冰冰伸出盛粥的碗,“拘你的鬼使竟是被她恩人所杀,那位凌将军,当入地狱道!”

    仍然是那只素坯微旧的瓷碗,用术法强行复原后留有碎开的裂纹。

    君莫舞望着递过来的碗,有些失神。

    秦娘子想要真相,一路告到奈何桥,不惜惹怒孟婆,却误打误撞知晓了鬼使失踪一事的真相。没能还恩人以公道,反而让凌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何其讽刺!

    君莫舞接过碗,盯住热粥腾起的白雾,也笑了:“凌将军生平既已明了,孟大人让我再看一遍是何意?”

    孟婆扬眉,“此事因你而起,荆相忍心见他堕入无间地狱?”

    君莫舞面上波澜不惊,将粥送都嘴边,忽然说:“能否换一只碗?”

    “……”

    将碗里的还魂粥往锅里一扣,孟婆随手从蒸屉里拿出一只白馒头:“吃吧。”

    君莫舞从善如流,接过馒头,小小咬了一口含在嘴里,含糊不清替凌介辩解了一句:“他不知道自己的剑能斩杀鬼使。”

    孟婆满意地点点头,却说道:“错已铸成,罪业已生。荆相何不替他将功赎罪?”

    “何意?”

    “生人凌介,魂魄至今仍下落不明……”孟婆循循善诱,“我听说从鬼使失踪,到荆相降临阴间,中间间隔半年之久,不知?”

    “孟大人!”君莫舞打断她,“我赶着去投胎,没空替阴间查案,这便请吧。”

    ————

    “不急这一时——”

    拿粥勺在锅里缓缓搅动,孟婆神秘地笑:“好好想一想,你这一生还有没有憾事。”

    话音未落,天地变色。

    一蓬蓬白雾从桥下升起。

    那雾气越来越浓,周遭事物连同孟婆在内,全都消失于雾中。

    君莫舞孤零零立在奈何桥头,身遭白茫茫一片,若烟若尘,仿佛游离于人世阴间之外。

    不知道孟婆动了什么手脚,那些白雾一吸入,便有一股难言的悲怆涌上心头。

    君莫舞感觉,她似乎又回到了领兵北上、孤军困守京都的那段日子。世人都笑她蜉蝣撼大树的那段时光里,是凌将军一力坚守在前线。即使政见不一,即使十年经营毁于一旦,他与她也始终如一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守住的。

    整整三年过去,西厥退兵了。

    暗夜一场春雨,光秃秃的树桩子冒出了新芽,京都泊明城逐渐恢复了生气。曾经默契如一体的荆吴军,却在一次次争吵中,露出千疮百孔的真面目。

    凌将军仍然力主移都南下,君莫舞始终抱着幼帝,用柔和的沉默做最强硬的拒绝。

    “我不会退!”私底下,她也是这样回答他,“我答应过他,宗庙在北。”

    “小皇帝懂什么!”凌将军怒发冲冠,“他不知道这句‘宗庙在北’会填进去多少人命,但你知道,你是荆相!”

    “是,我知道。但我们当年一力北上是为了什么,不也是因为这一句‘宗庙在北’吗?”君莫舞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所有人都可以不信,但我信。”

    这一次,他没再跟她站在一起。

    随后,她就被亲兵骗出城外,秘密杀害于禅钟之中。

    经年累月的战火没能摧毁他们的身体,却在无形中捣毁了他们的信仰。以致于在战后,无人密谋,所有人心照不宣地纵容了这一切。

    包括她护在怀里,只为他一句空洞口号,就断送掉一切的小皇帝。

    遗憾吗?

    回忆良久,君莫舞苦笑着摇头。她这一生,虽然不圆满,但所求都已经得到;可要说没有憾事,又为何戾气冲天,沦为怨鬼?

    ……

    在一片苍茫当中,她隐约听到阳间送葬的庙乐声。

    九短五长,正是至尊之礼。

    细细数来,自己死后这两年,鸿国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先后逝世,连凌将军都……还有什么人用得上这种规格的葬礼?

    不知耳聋目盲了多久,宫廷特有的编钟声渐渐远去。耳里的膈膜开始融化,她又能听到众鬼窃窃私语。

    “听说,死者跟那个女魔头有关!”

    听完他们的议论,才知道死者不是自己的父兄亲人,甚至连故交都不是,只是个认死理的年轻史官。

    “杨素?”君莫舞更疑惑了。

    这个出身寒微的书生,宁可兰摧玉折,也要史官为她正名。

    他说,泊明城得以保全,乌蛮大军在白象城外不能寸进,全赖荆相力挽狂澜,诸位定要她担一个“国贼”的骂名,恕杨某不能答应。说完,出东观,大笑三声,触柱而亡。

    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用他的血,换来君莫舞以至尊之礼下葬。

    ……

    白雾散净,粥棚前再度现出孟婆的身影。

    孟婆再次递出那只碎碗,“我有一碗‘遗恨’,含此苦酒可以会一会生前知己。”

    君莫舞看着碗出神,“……哦。”

    隔着紫帛,都能感觉到孟婆陡然变得锐利的目光,“你不感兴趣?”

    君莫舞道:“我已经死了。”那意思是,人死万事空,留恋过去毫无意义。

    孟婆深叹一口气,似乎是累了:“罢了,你不看人情,不重道义,那我们做一桩交易吧!”

    君莫舞不解地偏了下头。

    “嘘——”孟婆竖起食指,牵起一个神秘的笑容。

    她将从不示人的紫帛解下,抬眸,露出一双清凌凌的剪水秋瞳。

    “你……你是?”君莫舞震惊、不解,而后恍然。

    孟婆微微颔首,证实了她的猜想。

    “我本织女,日夜拨弄‘紫垣星梭’,穿起阴阳两界的因缘。”孟婆言语间,那束紫帛在她手中渐渐透明,俄而变成一束星光,飞到空中,凝结成了梭子形状。

    紫垣星梭也同崔判官的灵台一样,飞速掠过人间百态,兵乱、饥荒,穷人……

    “看到了吗?这是你死后的第十年。”顿了顿,孟婆继续说道,“像这样的乱世,还会持续一百年。”

    谁能想到,荆吴军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却还是没能保全泊明城。

    沉默了很久,才听见君莫舞低低呢喃:“可我又能如何?”

    孟婆道:“你能凭女子之身,做到一方诸侯,何不用一用自身气运,逆转天道?”

    一口气没喘上来,君莫舞闷得胸痛,“天道?气运?”

    天可怜见,君莫舞这一生,霉运缠身,行军打仗十打九输,朝堂斗法百密一疏,但凡没有十足的准备,她就是必败的。正因如此,她从不敢赌,最后竟被一黄口小儿算计得一败涂地。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换个人吧。”

    “……”孟婆被噎住了。

    “如果我让你轮回到生前一世呢?”

    君莫舞露出思索的神色,衣袖下的拳头悄悄握紧。不过,终究是狐疑占据了上风,君莫舞警惕地问道:“你不是神吗?你已经看到了之后的一百年,难道这还能改变?”

    “不,我看到了,但孟婆没有。”

    孟婆开始不说人话。她神神秘秘、神神叨叨,“你带着记忆回去,能不能见一见那位为你而死的年轻史官,再缔造一个清平盛世。”

    “挺难的,”君莫舞不假思索,“除非我能得到真正的气运!”

    “成交!”

    孟婆答应得爽快,君莫舞忽然牙疼。正支支吾吾想反口,孟婆手往空气里一掏,居然抓出一个布包。

    “这只水鬼你也要带上!”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她推下奈河桥。

章节目录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蔚蔚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蔚蔚谭并收藏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