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大理寺卿沈执偶然得到一封书信。信中言明:丞相李斯私通北狄。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朝廷和民间,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位权倾一时的丞相为何会做出如此叛国之事。
而此时的李斯已经悄然离开了京城,经过多日的奔波操劳,身心俱疲的他终于来到了南阳的某处府邸门前。他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目光凝视着府邸上方的牌匾,神情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凝重。
皇帝很快得知了这一情况派人去寻李斯,但李府早已不见李斯踪迹。皇帝愤怒不已,下令严查此事。同时,他又下达一道旨意,命人查抄李家,李府亲眷被压下狱。士兵们动作迅速,将李家上下翻了个遍。最终,他们在李斯的书房里找到了一些与北狄互通往来的书信。这些书信揭示了李斯与北狄之间的密切联系,证实了他的叛国行为。
随后,民间开始流传一则传言,声称宣德末年雁门失守一事与李斯有关。雁门失守,这一重大的军事失利,宛如一块沉重的巨石,始终压在当今皇帝的心头,成为了他难以释怀的心病。尽管后来宋佑安后来成功收回了雁门,可这段过往依旧是当今朝廷不可言说的禁忌。
这则谣言不知从何处而起,却犹如一阵狂暴的狂风,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了人们的生活。它吹乱了人们原本就纷繁复杂的思绪,让那些原本就纠结缠绕的想法更加混乱不堪。同时,也搅乱了他们那颗渴望安宁的心,让平静的生活泛起了层层涟漪。
人们在这谣言的冲击下,开始对李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怀疑和猜测。
茶馆外,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如丝如缕般飘落在大地上。雨滴轻轻敲打着屋檐,发出清脆的声响。
一位身着长衫的说书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传奇故事。他口中的主角,正是当今的太子宋佑安。
太子宋佑安在十三岁那年,便毅然随父出征,奔赴那烽火连天的战场。彼时的他,虽年少稚嫩,却目光坚定,心怀壮志。
时光匆匆,到了十五岁,宋佑安已能亲自领兵作战。在那硝烟弥漫的沙场之上,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面对北狄的凶悍入侵,他毫不畏惧,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排兵布阵,指挥若定。最终成功打退北狄,收复了雁门这座重要的城池。
也正因如此,在民间,百姓们纷纷传颂太子宋佑安为天神下凡。称赞他有勇有谋,在战场上进退自如,仿若战神一般。他用自己的力量庇护着黎民百姓,守护着脚下的每一寸国土,成为了众人心中的英雄与希望。
常宁聆听着说书人的故事,心中对太子不由得生出强烈的好奇。她不禁想象,在混乱喧嚣的战场上,太子纵横驰骋、杀敌无数,身披坚固的战甲,手中紧握锋利的长剑,眼神坚定,威风凛凛,令敌人闻风丧胆,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豪杰。
常宁的父亲是本是地方官,最近调任长安担任翰林学士,因而携带妻子入京城。常宁来到京城的时间尚短没有见过太子殿下,但旁人屡屡提起,久而久之也想亲自见一见他。
直到手腕上有些陈旧的银镯与茶盏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才将常宁的思绪拉了回来。常宁看向窗外,细雨随风飘荡在空中,如烟云般笼罩一切。
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雨幕中出现,是她的侍女南陆,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脚步匆忙地走向茶馆。那把油纸伞的颜色鲜艳而明亮,仿佛在雨中绽放的一朵鲜花。雨水顺着伞面滑落,形成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宛如珍珠般洒落。
南陆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有些模糊,但她的动作却充满了焦急和关切。当她进入茶馆时,身上还带着一丝凉意和潮湿气息。看见常宁后脸神色一松,“女郎,您快些回去吧,常郎君已经知道你偷偷溜出府的事,此时正在府上等您。”
“他怎么会发现,明明我这次计划的很好”
常宁有些疑惑但很快被气愤替代,今日常砚与他的好友相约,无暇顾及她,所以她才能偷偷从常府溜出来。
“琼楼的聚会因今日下雨被推迟了,常郎君适才想到一些要事来寻女郎你,来到翠玉轩,不见女郎踪迹就猜到女郎定是又偷偷溜出府。”
南陆有些无奈,明明常宁可以正大光明地出府,但她偏爱偷偷溜出去。
南陆不懂,常宁向她解释说这样偷偷溜出去游玩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像是假期前夫子留下课业要求必须完成,狂玩一整个假期后,在假期的最后一天惨兮兮的疯补课业却突然告知多放一天假的刺激,。
但常宁运气不好,每逢她独自溜出府,总会被常砚发现 ,然后被常砚好生教导一顿。本以为常宁会长些记性,但她愈挫愈勇,总会趁常砚不注意再次溜出府,再被他“不小心”捉住教训,如此循环往复。
常宁由南陆扶着站起身来,正想着下次逃府大计,有一老者忽而来到她身边捧着一只雪白的兔子对她介绍:“这位女郎买只兔子吧,您瞧,这兔子小巧可爱,无趣时可当个解闷的玩意儿。”
面前的老者身形伛偻,脊背弯曲,背着一个竹筐。竹筐内铺着柔软的草席子,上面摆放着几只毛色纯白如雪、毛茸茸的兔子。这些兔子看起来非常健康和活泼,它们的耳朵竖得高高的,眼睛明亮而灵动,似乎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其中有几只兔子相互依偎着,仿佛在交流着什么。
除了竹筐里的兔子,老者的怀里还紧紧地抱着一只兔子。这只兔子显得特别安静,它乖巧地趴在老者的臂弯里,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似乎在享受这份温暖与安宁。老者用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兔子的毛发,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情。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腻,仿佛在对待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般。
常宁看着兔子如琉璃般澄澈的双眼,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爱之情。这只兔子真是太可爱了,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有它。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决定买下这只兔子,并从老者手中接过了它。
常宁轻轻地抚摸着兔子那柔软而顺滑的毛发,感受着它的温暖和亲近。她想给这只兔子取一个特别的名字,脑海中浮现出"琉璃"两个字。
"不若就叫你琉璃吧!"常宁轻声说道,仿佛在与兔子对话一般。
令人惊讶的是,兔子似乎能够听懂常宁的话,它对这个名字表现出极大的喜爱,欢快地直往常宁的怀中钻去,用它的小脑袋蹭着常宁的手臂,似乎在向她表示亲昵。
常宁被兔子的举动逗得不禁微笑,内心充满愉悦。她感受到了一种与动物之间独特的交流和情感纽带,这种感觉让她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让她暂时忘却即将到来的烦恼。
常宁小心翼翼地抱着琉璃返回府中。当她迈入正厅时,一眼便看见了坐在椅子上的常砚。常砚姿态闲适,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腰间束着一条绣着精致云纹的腰带,那修长的身形在椅子上显得格外优雅。
他端着一盏清茶,不紧不慢地将茶盏凑近唇边,品尝着清茶的滋味,他面容俊朗,剑眉星目,眼神深邃,挺直的鼻梁下,嘴角含笑。在常宁看来常砚这张脸最具有迷惑性,看似沉稳内敛,实则内里腹黑最爱逗弄她。
“偷溜出府的机灵鬼回来了”
常宁知道常砚在打趣她每次出府总被他发现,内心暗暗祈祷希望常砚赶快跳过这个话题。
好在常砚目光落向她怀中的兔子,好奇的问“这是哪来的兔子,难道是出去见别的男子送的定情信物?”
常宁白了他一眼,“这是我刚买的,它叫琉璃。”
常砚听后笑了笑,“琉璃倒是个不错的名字。不过,你以后若是想出门,直接跟我说便是,我又不是不让你出去。”
常宁抱着琉璃摇了摇头故作深沉道,“你不懂,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懂了”
常砚无奈笑道:“不与你玩笑了,过几日长公主会举办赏花宴,帖子已送到府中,母亲让我同你一起前往,还让我告诉你,不要调皮。”
常宁小声嘟囔:“我怎么会调皮,一定是你在母亲面前污蔑我的清白。”
“别以为你小声嘟囔,我就听不见。”
常宁抿起嘴巴,张大清澈的双眼向常砚示以无辜,“我就说兄长你耳朵不行了,刚刚我根本没说话,不信你问南陆”
回头看绿娆根本不与她对视,只顾低头笑,笑的肩膀一抽一抽。
常宁收回目光,没有半分尴尬,转而对常砚自信道“南陆说她也没听见”
常砚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常宁“……”
南陆停止抽笑,诧异的看向常宁“……”
常宁没有觉得任何不对,反而偷偷摸摸来到常砚身边,拽了拽他的衣服,示意他弯下腰,常砚好脾气的弯下腰,准备听她能讲出什么能惊骇世俗的言论。
常宁凑近常砚的耳畔,气息轻拂,“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会读心术,刚刚虽然绿娆没有明说,但我读懂她内心的想法所以我知道,”
“而我猜你现在内心想的一定是不舍得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妹妹受到任何惩罚”
”所以我在此谢过兄长的不罚之恩“
常宁这句话说的极为大声,意在让厅内的侍女听见,好不让常砚当众惩罚她。
常宁说完趁常砚愣神之际,带着琉璃逃向翠玉轩,显然她低估常砚的无耻程度,刚迈出一步,便听到身后小人的声音幽幽传来
“私自出府的惩罚流程你都熟悉了,记得最后……”
常砚话还没说完,就见原本慢悠悠行走的少女突然脚步匆匆活像身后有鬼捉她,并且边走边自言自语“我听不见,我听不见……”,
常砚:“……”
此时的常砚在常宁心中已经与鬼无异,甚至比鬼更加可怕,毕竟她遇见鬼不一定会死,但遇见常砚她一定会活活被抄书折磨致死。
而此时的李斯已经悄然离开了京城,经过多日的奔波操劳,身心俱疲的他终于来到了南阳的某处府邸门前。他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目光凝视着府邸上方的牌匾,神情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凝重。
皇帝很快得知了这一情况派人去寻李斯,但李府早已不见李斯踪迹。皇帝愤怒不已,下令严查此事。同时,他又下达一道旨意,命人查抄李家,李府亲眷被压下狱。士兵们动作迅速,将李家上下翻了个遍。最终,他们在李斯的书房里找到了一些与北狄互通往来的书信。这些书信揭示了李斯与北狄之间的密切联系,证实了他的叛国行为。
随后,民间开始流传一则传言,声称宣德末年雁门失守一事与李斯有关。雁门失守,这一重大的军事失利,宛如一块沉重的巨石,始终压在当今皇帝的心头,成为了他难以释怀的心病。尽管后来宋佑安后来成功收回了雁门,可这段过往依旧是当今朝廷不可言说的禁忌。
这则谣言不知从何处而起,却犹如一阵狂暴的狂风,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了人们的生活。它吹乱了人们原本就纷繁复杂的思绪,让那些原本就纠结缠绕的想法更加混乱不堪。同时,也搅乱了他们那颗渴望安宁的心,让平静的生活泛起了层层涟漪。
人们在这谣言的冲击下,开始对李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怀疑和猜测。
茶馆外,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如丝如缕般飘落在大地上。雨滴轻轻敲打着屋檐,发出清脆的声响。
一位身着长衫的说书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传奇故事。他口中的主角,正是当今的太子宋佑安。
太子宋佑安在十三岁那年,便毅然随父出征,奔赴那烽火连天的战场。彼时的他,虽年少稚嫩,却目光坚定,心怀壮志。
时光匆匆,到了十五岁,宋佑安已能亲自领兵作战。在那硝烟弥漫的沙场之上,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面对北狄的凶悍入侵,他毫不畏惧,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排兵布阵,指挥若定。最终成功打退北狄,收复了雁门这座重要的城池。
也正因如此,在民间,百姓们纷纷传颂太子宋佑安为天神下凡。称赞他有勇有谋,在战场上进退自如,仿若战神一般。他用自己的力量庇护着黎民百姓,守护着脚下的每一寸国土,成为了众人心中的英雄与希望。
常宁聆听着说书人的故事,心中对太子不由得生出强烈的好奇。她不禁想象,在混乱喧嚣的战场上,太子纵横驰骋、杀敌无数,身披坚固的战甲,手中紧握锋利的长剑,眼神坚定,威风凛凛,令敌人闻风丧胆,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豪杰。
常宁的父亲是本是地方官,最近调任长安担任翰林学士,因而携带妻子入京城。常宁来到京城的时间尚短没有见过太子殿下,但旁人屡屡提起,久而久之也想亲自见一见他。
直到手腕上有些陈旧的银镯与茶盏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才将常宁的思绪拉了回来。常宁看向窗外,细雨随风飘荡在空中,如烟云般笼罩一切。
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雨幕中出现,是她的侍女南陆,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脚步匆忙地走向茶馆。那把油纸伞的颜色鲜艳而明亮,仿佛在雨中绽放的一朵鲜花。雨水顺着伞面滑落,形成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宛如珍珠般洒落。
南陆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有些模糊,但她的动作却充满了焦急和关切。当她进入茶馆时,身上还带着一丝凉意和潮湿气息。看见常宁后脸神色一松,“女郎,您快些回去吧,常郎君已经知道你偷偷溜出府的事,此时正在府上等您。”
“他怎么会发现,明明我这次计划的很好”
常宁有些疑惑但很快被气愤替代,今日常砚与他的好友相约,无暇顾及她,所以她才能偷偷从常府溜出来。
“琼楼的聚会因今日下雨被推迟了,常郎君适才想到一些要事来寻女郎你,来到翠玉轩,不见女郎踪迹就猜到女郎定是又偷偷溜出府。”
南陆有些无奈,明明常宁可以正大光明地出府,但她偏爱偷偷溜出去。
南陆不懂,常宁向她解释说这样偷偷溜出去游玩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像是假期前夫子留下课业要求必须完成,狂玩一整个假期后,在假期的最后一天惨兮兮的疯补课业却突然告知多放一天假的刺激,。
但常宁运气不好,每逢她独自溜出府,总会被常砚发现 ,然后被常砚好生教导一顿。本以为常宁会长些记性,但她愈挫愈勇,总会趁常砚不注意再次溜出府,再被他“不小心”捉住教训,如此循环往复。
常宁由南陆扶着站起身来,正想着下次逃府大计,有一老者忽而来到她身边捧着一只雪白的兔子对她介绍:“这位女郎买只兔子吧,您瞧,这兔子小巧可爱,无趣时可当个解闷的玩意儿。”
面前的老者身形伛偻,脊背弯曲,背着一个竹筐。竹筐内铺着柔软的草席子,上面摆放着几只毛色纯白如雪、毛茸茸的兔子。这些兔子看起来非常健康和活泼,它们的耳朵竖得高高的,眼睛明亮而灵动,似乎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其中有几只兔子相互依偎着,仿佛在交流着什么。
除了竹筐里的兔子,老者的怀里还紧紧地抱着一只兔子。这只兔子显得特别安静,它乖巧地趴在老者的臂弯里,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似乎在享受这份温暖与安宁。老者用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兔子的毛发,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情。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腻,仿佛在对待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般。
常宁看着兔子如琉璃般澄澈的双眼,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爱之情。这只兔子真是太可爱了,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有它。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决定买下这只兔子,并从老者手中接过了它。
常宁轻轻地抚摸着兔子那柔软而顺滑的毛发,感受着它的温暖和亲近。她想给这只兔子取一个特别的名字,脑海中浮现出"琉璃"两个字。
"不若就叫你琉璃吧!"常宁轻声说道,仿佛在与兔子对话一般。
令人惊讶的是,兔子似乎能够听懂常宁的话,它对这个名字表现出极大的喜爱,欢快地直往常宁的怀中钻去,用它的小脑袋蹭着常宁的手臂,似乎在向她表示亲昵。
常宁被兔子的举动逗得不禁微笑,内心充满愉悦。她感受到了一种与动物之间独特的交流和情感纽带,这种感觉让她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让她暂时忘却即将到来的烦恼。
常宁小心翼翼地抱着琉璃返回府中。当她迈入正厅时,一眼便看见了坐在椅子上的常砚。常砚姿态闲适,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腰间束着一条绣着精致云纹的腰带,那修长的身形在椅子上显得格外优雅。
他端着一盏清茶,不紧不慢地将茶盏凑近唇边,品尝着清茶的滋味,他面容俊朗,剑眉星目,眼神深邃,挺直的鼻梁下,嘴角含笑。在常宁看来常砚这张脸最具有迷惑性,看似沉稳内敛,实则内里腹黑最爱逗弄她。
“偷溜出府的机灵鬼回来了”
常宁知道常砚在打趣她每次出府总被他发现,内心暗暗祈祷希望常砚赶快跳过这个话题。
好在常砚目光落向她怀中的兔子,好奇的问“这是哪来的兔子,难道是出去见别的男子送的定情信物?”
常宁白了他一眼,“这是我刚买的,它叫琉璃。”
常砚听后笑了笑,“琉璃倒是个不错的名字。不过,你以后若是想出门,直接跟我说便是,我又不是不让你出去。”
常宁抱着琉璃摇了摇头故作深沉道,“你不懂,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懂了”
常砚无奈笑道:“不与你玩笑了,过几日长公主会举办赏花宴,帖子已送到府中,母亲让我同你一起前往,还让我告诉你,不要调皮。”
常宁小声嘟囔:“我怎么会调皮,一定是你在母亲面前污蔑我的清白。”
“别以为你小声嘟囔,我就听不见。”
常宁抿起嘴巴,张大清澈的双眼向常砚示以无辜,“我就说兄长你耳朵不行了,刚刚我根本没说话,不信你问南陆”
回头看绿娆根本不与她对视,只顾低头笑,笑的肩膀一抽一抽。
常宁收回目光,没有半分尴尬,转而对常砚自信道“南陆说她也没听见”
常砚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常宁“……”
南陆停止抽笑,诧异的看向常宁“……”
常宁没有觉得任何不对,反而偷偷摸摸来到常砚身边,拽了拽他的衣服,示意他弯下腰,常砚好脾气的弯下腰,准备听她能讲出什么能惊骇世俗的言论。
常宁凑近常砚的耳畔,气息轻拂,“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会读心术,刚刚虽然绿娆没有明说,但我读懂她内心的想法所以我知道,”
“而我猜你现在内心想的一定是不舍得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妹妹受到任何惩罚”
”所以我在此谢过兄长的不罚之恩“
常宁这句话说的极为大声,意在让厅内的侍女听见,好不让常砚当众惩罚她。
常宁说完趁常砚愣神之际,带着琉璃逃向翠玉轩,显然她低估常砚的无耻程度,刚迈出一步,便听到身后小人的声音幽幽传来
“私自出府的惩罚流程你都熟悉了,记得最后……”
常砚话还没说完,就见原本慢悠悠行走的少女突然脚步匆匆活像身后有鬼捉她,并且边走边自言自语“我听不见,我听不见……”,
常砚:“……”
此时的常砚在常宁心中已经与鬼无异,甚至比鬼更加可怕,毕竟她遇见鬼不一定会死,但遇见常砚她一定会活活被抄书折磨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