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阳光明媚,清风微拂,京城里的权贵人家纷纷收到长公主的邀请帖,邀请他们参加赏花宴。赏花宴设在京城郊外的一处别院内,这里种满了各种名贵的花卉,每年春天都会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
这一天,院内花团锦簇,一片热闹景象。人们身着华服,带着精致的礼物,早早地来到了别院门口。管家们热情地迎接客人,并将他们引导到花园中的座位上。
花园里,绚丽的花朵迎风绽放,姹紫嫣红,娇艳欲滴。花瓣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人们漫步其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心情格外愉悦。
女郎们围坐在花丛间,讨论着京城的趣事,时不时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她们身着华丽的衣裳,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美丽动人。
有些人手持画笔,在纸上描绘出花朵的模样;有些则弹奏着古琴,悠扬的琴声回荡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在花园的一角,摆放着各种美食和美酒,供客人们品尝。下人们穿梭其间,为大家送上精致的点心和香醇的美酒。人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着美景,享受着这场难得的盛宴。
常宁走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个场景,但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喧嚣所吸引。
相反,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人身上。这个人与整个热闹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格不入。她独自坐在那里,置身事外,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那位女郎是开国郡公府上的嫡女,身份尊贵无比。可惜的是,她的生母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而府上如今由妾室掌管大权。这样的环境使得这位嫡女从小就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性格变得孤僻。”
声音从常宁的身后传来,常宁回过身去发现是一貌美女子在说话,那女子身着有芍药花边的素色窄袖短衫,下穿暮山紫的百迭裙,脸上略施粉黛,眉如蚕蛾,眼似秋水,朱唇皓齿。 只见她丹唇轻起,
“还未自我介绍,我是御史大夫之女李锦惜” “翰林学士之女,常宁”
两位女郎互行万福礼,然后李锦惜凑近常宁小声说:“如果非必要的话还是不要与开国郡公府扯上关系,他们府上的事有点复杂……”
然而,李锦惜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呼喊:“阿锦!快来这边赏花呀!”
李锦惜无奈地向常宁投来一个歉意的眼神,道:“抱歉常女郎,要失陪了,若是你看厌了这里的风景,不妨到那园中池塘去看看,那里的景色也颇为良好。”说完,她向远处走去。
常宁看着李锦惜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好奇开国郡公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她并未多想,继续带着南陆一同欣赏那些娇艳动人的花朵。
南国对于花朵有着一种独特的崇尚之情,无论是盛大的节日庆典还是重要的礼仪场合,人们都会用心去选择自己最钟爱的花朵,并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戴在头顶之上。
常宁漫步在小径上,偶然间看到地上有一朵飘落的桃花,她俯身轻轻捡起来,然后巧妙地将它斜斜插入鬓角边。转身时,她的目光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充满期待地看向南陆。
南陆深知常宁的个性,立刻心领神会地夸赞道:“女郎戴上这朵花之后,越发显得美丽动人!”
常宁心满意足的笑了笑。
正当她们陶醉于花海之中时,突然传来一道尖锐的嗓音喊道:“太子殿下,长公主驾到!”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在场的众女都紧张起来,纷纷低下头行礼。常宁也不例外,她紧随着其他女子一同低头,目光间只能看到一截儿月白色长袍绣着银丝祥云图案从前拂过。
阳光轻快地穿梭于微隙,万物都摇曳着光晕,空气中的尘陌淡浅轻柔,仿佛在轻舞。
“诸位请起,孤今日不过随意而来,大家不必如此沉闷。”太子声音温润如同细雨般润润心田,带来一丝温柔的感受。
常宁抬眼便瞧见一位身穿月白色交领襕衫,配上浅云束腰,头戴冠玉的少年,皮肤白皙,眉目如画,眼神清澈似潺潺春水,带着几分浅淡的笑意,温文尔雅,犹如春风拂过。
宋佑安不像常宁从故事中听来的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却像是不染尘世污浊的世家温柔公子如清风朗月令人向往。
宋佑安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眼神微微一动,向着那个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身着淡青色长裙的少女正站在不远处,目光落在他身上,但当他看过去时,少女却像是受惊的小鹿一般迅速低下头,似乎生怕被人发现自己的举动。
虽然常宁头低得很快,但宋佑安仍看清常宁的样貌,梳着垂鬓分肖髻,带着金海棠珠花步摇,缀着珍珠花钿,肌肤赛雪,眼眸似秋水般明澈,是十分标志的美人,
只不过如今美人正默默低头瞧自己的绣鞋。这番灵动的样貌与宋佑安记忆中的一个人影重叠,惹得宋佑安不禁轻笑。
长公主以为宋佑安对这花也起了喜爱之情,便道:“怀玉若是喜爱这花,不妨往府中搬上几盆。”
“姑母这园中的花开的甚好,侄儿看众女郎也是喜爱万分,那便不能夺人所好。”宋佑安含笑回道。
常宁感觉到宋佑安的视线停留在她身上时,她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有些紧张和不自在。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持续下去,她决定离开这个地方,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放松的环境。
于是,她拉着南陆的手,朝着李锦惜之前提到过的那个风景优美的池塘走去。
一路上,她努力保持镇定,但内心却无法平静下来,思绪纷乱。终于,她们来到了池塘边,眼前的美景让常宁暂时忘却了刚才的尴尬。,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一方潭水清澈得如同透明的水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潭中鱼儿大约有上百条之多,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鱼儿们皆仿佛在空中游动一般,毫无依凭之感。
常宁轻迈着脚步,缓缓地蹲在了郁郁葱葱的草丛旁,南陆静静地伴在她的身旁,两人一同将目光投向了那清澈见底的水池,专注地看着池中那些竞相争游的鱼儿。鱼儿们在清澈透明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着,泛起阵阵涟漪。
而常宁和南陆在绿荫之下静静地观赏着这灵动的画面,仿佛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微风轻轻地吹拂而来,那纤细的绿柳被微风温柔地抚摸着,柳枝便开始在空中轻盈地漫舞。柳叶也轻声吟唱着一首悠扬的自然之歌,更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韵味。
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里,常宁和南陆仿佛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致之中,享受着这无人打扰的惬意时光。
突然似是一阵吵闹声自桥上传来,常宁望去见是开国郡公府上的周女郎与一陌生女子起了争执,突然间周女郎脚步踉跄,跌入湖中之前手臂向前,想要抓住什么东西。
周渺妍拼命在水中挣扎,而那陌生女子面色犹豫,抬脚想要跳湖救人,但最终脸色苍白,慌张害怕地离去。待那女子离开后,常宁没有丝毫犹豫,当机立断,立刻对南陆下达了命令:“快!快去救她!”
说完,便转身向花宴跑去。南陆也不含糊,迅速潜入水中,朝着周渺妍游去。常宁的步伐迈得极快,每一步都带着急切和慌张。她头上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发出细微的声响。
李锦惜在与旁人交谈时,无意间瞥见了常宁那焦急的神情,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她停下谈话,轻声问道:“常女郎,你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关切和担忧,似乎对常宁的状况十分关心。
常宁急忙万分地喊道:“李女郎,快去请郎中来!周女郎不慎跌入水中,现在已经陷入昏迷状态了!”
李锦惜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焦急和担忧的神情,她立刻吩咐身边的侍女去寻找郎中,并告诉她们要尽快将郎中带到现场来救治周女郎,又吩咐她的侍女心莲去告知长公主这里发生的一切,
与此同时,其他女郎们也都感到十分震惊和恐慌,他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担心周女郎的安危,场面一度变得混乱起来。
“常女郎我会些读过些医书,知道溺水之后的救人方法,就让我跟你先去看看周女郎的情况。”
李锦惜随常宁来到小潭边,瞧见南陆正在帮周渺研排出胸腔内的积水,但见周渺研面容惨白,已是凶多吉少之相。
“郎中来了,大家快让让”不知哪位女郎说了一句,众女纷纷让道。
郎中气喘吁吁地一路跑来,额头满是汗水,但他顾不上擦拭,立刻伸手为周渺妍把脉。他的脸色凝重而严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周渺妍的脉象逐渐平稳下来,原本微弱的脉搏变得有力且规律,仿佛一个健康人的脉象。
这一变化让郎中心中涌起一股怪异之感,因为他曾经在扬州遇到过类似的病例。那时,一个被认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人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周渺妍身上,让他不禁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周渺妍的睫毛微微颤动,缓缓睁开了双眼。她的眼神略显迷茫,似乎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周围围着一群年轻的女郎,她们默默地注视着周渺妍,当看到周渺妍醒来时,她们纷纷发出惊叹声。
周渺妍的贴身侍女杏儿迫不及待地扑向她,想要将手中的干披风围在她身上,给她温暖。
然而,周渺妍却像一只受惊的小鸟一样,轻轻避开了杏儿的手。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脸上露出恐惧的神情,眼神迷茫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对这里感到陌生和不安。
“你是谁?这儿又是哪儿?”周渺妍一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一边迟疑地问道。
“女郎,您不记得我了吗?我是您的侍女素商啊!”素商急切地说道,眼中泪水在打转。
看到眼前的少女眼中蓄满了泪水,周渺研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之情,但她仍然茫然地摇了摇头:“抱歉,我实在想不起来……”
素商心急如焚,转头追问郎中:“郎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女郎为何会突然变成这样?”
郎中仔细观察了一下周渺妍的神色,然后将那奇怪的脉象掩去,才应声道:“这位女郎极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刺激,导致记忆丧失。至于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在素商和郎中的对话中,周渺妍逐渐清醒过来,她听到他们提到了自己的病情,心中不由得一阵紧张。她试图移动身体,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甚至连说话都十分困难。
这时,她察觉到自己的右手似乎握着什么东西,她努力地将手抬起来,终于看清了手中紧握的物品——一只精致的金缕空花卉镯。
素商听着郎中的话,心中为她的女郎感到难过,眼中不禁泛起泪花。然而,当她看到周渺妍手中拿着的镯子时,心中顿时生出疑惑。
她认得这只镯子,正是二娘子的首饰。于是,她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那枚镯子,不解地问道:“女郎,二娘子的镯子怎么会在你手中呢?”
常宁听了这话,便已猜出了那位陌生女子的身份。
但她尚未说出口,周围女郎听到素商的话结合开国郡公府上的糊涂事已经暗暗脑补一出家宅恩怨大戏,纷纷向周渺研投去同情的目光。
周渺妍的内心一片混乱,她急切地想知道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而,此刻她的身体完全不听使唤,脑袋也昏沉得厉害,无法说出一个字来。她只能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这一天,院内花团锦簇,一片热闹景象。人们身着华服,带着精致的礼物,早早地来到了别院门口。管家们热情地迎接客人,并将他们引导到花园中的座位上。
花园里,绚丽的花朵迎风绽放,姹紫嫣红,娇艳欲滴。花瓣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人们漫步其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心情格外愉悦。
女郎们围坐在花丛间,讨论着京城的趣事,时不时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她们身着华丽的衣裳,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美丽动人。
有些人手持画笔,在纸上描绘出花朵的模样;有些则弹奏着古琴,悠扬的琴声回荡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在花园的一角,摆放着各种美食和美酒,供客人们品尝。下人们穿梭其间,为大家送上精致的点心和香醇的美酒。人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着美景,享受着这场难得的盛宴。
常宁走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个场景,但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喧嚣所吸引。
相反,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人身上。这个人与整个热闹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格不入。她独自坐在那里,置身事外,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那位女郎是开国郡公府上的嫡女,身份尊贵无比。可惜的是,她的生母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而府上如今由妾室掌管大权。这样的环境使得这位嫡女从小就不喜欢与他人交流,性格变得孤僻。”
声音从常宁的身后传来,常宁回过身去发现是一貌美女子在说话,那女子身着有芍药花边的素色窄袖短衫,下穿暮山紫的百迭裙,脸上略施粉黛,眉如蚕蛾,眼似秋水,朱唇皓齿。 只见她丹唇轻起,
“还未自我介绍,我是御史大夫之女李锦惜” “翰林学士之女,常宁”
两位女郎互行万福礼,然后李锦惜凑近常宁小声说:“如果非必要的话还是不要与开国郡公府扯上关系,他们府上的事有点复杂……”
然而,李锦惜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呼喊:“阿锦!快来这边赏花呀!”
李锦惜无奈地向常宁投来一个歉意的眼神,道:“抱歉常女郎,要失陪了,若是你看厌了这里的风景,不妨到那园中池塘去看看,那里的景色也颇为良好。”说完,她向远处走去。
常宁看着李锦惜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好奇开国郡公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她并未多想,继续带着南陆一同欣赏那些娇艳动人的花朵。
南国对于花朵有着一种独特的崇尚之情,无论是盛大的节日庆典还是重要的礼仪场合,人们都会用心去选择自己最钟爱的花朵,并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戴在头顶之上。
常宁漫步在小径上,偶然间看到地上有一朵飘落的桃花,她俯身轻轻捡起来,然后巧妙地将它斜斜插入鬓角边。转身时,她的目光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充满期待地看向南陆。
南陆深知常宁的个性,立刻心领神会地夸赞道:“女郎戴上这朵花之后,越发显得美丽动人!”
常宁心满意足的笑了笑。
正当她们陶醉于花海之中时,突然传来一道尖锐的嗓音喊道:“太子殿下,长公主驾到!”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在场的众女都紧张起来,纷纷低下头行礼。常宁也不例外,她紧随着其他女子一同低头,目光间只能看到一截儿月白色长袍绣着银丝祥云图案从前拂过。
阳光轻快地穿梭于微隙,万物都摇曳着光晕,空气中的尘陌淡浅轻柔,仿佛在轻舞。
“诸位请起,孤今日不过随意而来,大家不必如此沉闷。”太子声音温润如同细雨般润润心田,带来一丝温柔的感受。
常宁抬眼便瞧见一位身穿月白色交领襕衫,配上浅云束腰,头戴冠玉的少年,皮肤白皙,眉目如画,眼神清澈似潺潺春水,带着几分浅淡的笑意,温文尔雅,犹如春风拂过。
宋佑安不像常宁从故事中听来的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却像是不染尘世污浊的世家温柔公子如清风朗月令人向往。
宋佑安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眼神微微一动,向着那个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身着淡青色长裙的少女正站在不远处,目光落在他身上,但当他看过去时,少女却像是受惊的小鹿一般迅速低下头,似乎生怕被人发现自己的举动。
虽然常宁头低得很快,但宋佑安仍看清常宁的样貌,梳着垂鬓分肖髻,带着金海棠珠花步摇,缀着珍珠花钿,肌肤赛雪,眼眸似秋水般明澈,是十分标志的美人,
只不过如今美人正默默低头瞧自己的绣鞋。这番灵动的样貌与宋佑安记忆中的一个人影重叠,惹得宋佑安不禁轻笑。
长公主以为宋佑安对这花也起了喜爱之情,便道:“怀玉若是喜爱这花,不妨往府中搬上几盆。”
“姑母这园中的花开的甚好,侄儿看众女郎也是喜爱万分,那便不能夺人所好。”宋佑安含笑回道。
常宁感觉到宋佑安的视线停留在她身上时,她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有些紧张和不自在。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持续下去,她决定离开这个地方,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放松的环境。
于是,她拉着南陆的手,朝着李锦惜之前提到过的那个风景优美的池塘走去。
一路上,她努力保持镇定,但内心却无法平静下来,思绪纷乱。终于,她们来到了池塘边,眼前的美景让常宁暂时忘却了刚才的尴尬。,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一方潭水清澈得如同透明的水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潭中鱼儿大约有上百条之多,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鱼儿们皆仿佛在空中游动一般,毫无依凭之感。
常宁轻迈着脚步,缓缓地蹲在了郁郁葱葱的草丛旁,南陆静静地伴在她的身旁,两人一同将目光投向了那清澈见底的水池,专注地看着池中那些竞相争游的鱼儿。鱼儿们在清澈透明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着,泛起阵阵涟漪。
而常宁和南陆在绿荫之下静静地观赏着这灵动的画面,仿佛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微风轻轻地吹拂而来,那纤细的绿柳被微风温柔地抚摸着,柳枝便开始在空中轻盈地漫舞。柳叶也轻声吟唱着一首悠扬的自然之歌,更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韵味。
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里,常宁和南陆仿佛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致之中,享受着这无人打扰的惬意时光。
突然似是一阵吵闹声自桥上传来,常宁望去见是开国郡公府上的周女郎与一陌生女子起了争执,突然间周女郎脚步踉跄,跌入湖中之前手臂向前,想要抓住什么东西。
周渺妍拼命在水中挣扎,而那陌生女子面色犹豫,抬脚想要跳湖救人,但最终脸色苍白,慌张害怕地离去。待那女子离开后,常宁没有丝毫犹豫,当机立断,立刻对南陆下达了命令:“快!快去救她!”
说完,便转身向花宴跑去。南陆也不含糊,迅速潜入水中,朝着周渺妍游去。常宁的步伐迈得极快,每一步都带着急切和慌张。她头上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发出细微的声响。
李锦惜在与旁人交谈时,无意间瞥见了常宁那焦急的神情,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她停下谈话,轻声问道:“常女郎,你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关切和担忧,似乎对常宁的状况十分关心。
常宁急忙万分地喊道:“李女郎,快去请郎中来!周女郎不慎跌入水中,现在已经陷入昏迷状态了!”
李锦惜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焦急和担忧的神情,她立刻吩咐身边的侍女去寻找郎中,并告诉她们要尽快将郎中带到现场来救治周女郎,又吩咐她的侍女心莲去告知长公主这里发生的一切,
与此同时,其他女郎们也都感到十分震惊和恐慌,他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担心周女郎的安危,场面一度变得混乱起来。
“常女郎我会些读过些医书,知道溺水之后的救人方法,就让我跟你先去看看周女郎的情况。”
李锦惜随常宁来到小潭边,瞧见南陆正在帮周渺研排出胸腔内的积水,但见周渺研面容惨白,已是凶多吉少之相。
“郎中来了,大家快让让”不知哪位女郎说了一句,众女纷纷让道。
郎中气喘吁吁地一路跑来,额头满是汗水,但他顾不上擦拭,立刻伸手为周渺妍把脉。他的脸色凝重而严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周渺妍的脉象逐渐平稳下来,原本微弱的脉搏变得有力且规律,仿佛一个健康人的脉象。
这一变化让郎中心中涌起一股怪异之感,因为他曾经在扬州遇到过类似的病例。那时,一个被认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人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周渺妍身上,让他不禁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周渺妍的睫毛微微颤动,缓缓睁开了双眼。她的眼神略显迷茫,似乎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周围围着一群年轻的女郎,她们默默地注视着周渺妍,当看到周渺妍醒来时,她们纷纷发出惊叹声。
周渺妍的贴身侍女杏儿迫不及待地扑向她,想要将手中的干披风围在她身上,给她温暖。
然而,周渺妍却像一只受惊的小鸟一样,轻轻避开了杏儿的手。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脸上露出恐惧的神情,眼神迷茫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对这里感到陌生和不安。
“你是谁?这儿又是哪儿?”周渺妍一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一边迟疑地问道。
“女郎,您不记得我了吗?我是您的侍女素商啊!”素商急切地说道,眼中泪水在打转。
看到眼前的少女眼中蓄满了泪水,周渺研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之情,但她仍然茫然地摇了摇头:“抱歉,我实在想不起来……”
素商心急如焚,转头追问郎中:“郎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女郎为何会突然变成这样?”
郎中仔细观察了一下周渺妍的神色,然后将那奇怪的脉象掩去,才应声道:“这位女郎极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刺激,导致记忆丧失。至于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在素商和郎中的对话中,周渺妍逐渐清醒过来,她听到他们提到了自己的病情,心中不由得一阵紧张。她试图移动身体,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甚至连说话都十分困难。
这时,她察觉到自己的右手似乎握着什么东西,她努力地将手抬起来,终于看清了手中紧握的物品——一只精致的金缕空花卉镯。
素商听着郎中的话,心中为她的女郎感到难过,眼中不禁泛起泪花。然而,当她看到周渺妍手中拿着的镯子时,心中顿时生出疑惑。
她认得这只镯子,正是二娘子的首饰。于是,她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那枚镯子,不解地问道:“女郎,二娘子的镯子怎么会在你手中呢?”
常宁听了这话,便已猜出了那位陌生女子的身份。
但她尚未说出口,周围女郎听到素商的话结合开国郡公府上的糊涂事已经暗暗脑补一出家宅恩怨大戏,纷纷向周渺研投去同情的目光。
周渺妍的内心一片混乱,她急切地想知道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而,此刻她的身体完全不听使唤,脑袋也昏沉得厉害,无法说出一个字来。她只能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