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元二十五年,腊月廿二。细雪裹挟着寒风,洋洋洒洒落了一地,铺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

    虽过了亥时,但行人络绎不绝,连着不少孩童都拿着花灯,嬉闹在挂满灯笼的闹市中。

    “腊廿二至冬夜长,晋安生辰贺礼扬。来年公主护东阳,福泽绵长韵未央。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很快就传开了。

    是了,今天是东阳国晋安公主的生辰。

    此刻的公主府中,来来往往的人皆是来道贺的。卫知凝喝得有些多了,晃了晃有些晕的脑袋,站起身来,对身旁的人道:“阿凛,我去后院休息会儿,你招待着些。”

    她步子虚浮,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刚从外头走进来的婢女一惊,“公主,您慢些走,奴婢扶着您。”

    她悄然回头,给依旧坐在位置上的男人递了个眼色,张口却无声吐出两个字。

    后院中,卫知凝对婢女摆了摆手,“你先下去吧,本宫就在此处歇会儿。”

    她穿了身淡粉色的衣裙,外罩着红色的斗篷,精致的刺绣点缀在绫罗之上,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高贵,围在脖颈周围的温软兔毛,又为她平添了几分灵动。

    卫知凝坐在石凳上,宁静又乖巧,似乎她本就该是这般清冷的美人儿,不食人间烟火、不扰尘世安宁。

    她白皙的小脸被冻得微微泛红,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今年的除夕夜竟是格外的冷。

    “母妃,儿臣想您......”卫知凝的眼眶中蓄了些泪,却倔强地不肯让它落下来,“您说您终于可以去阎王殿寻那西楚国的老皇帝做个伴儿了,那儿臣怎么办?儿臣......”

    她轻叹一口气,声音放得更轻,似乎只是在说给自己听一般,“儿臣只能是这东阳国的晋安公主。”

    “凝儿。”

    瞥见是皇帝往自己的方向走来,卫知凝连忙上前行礼,“父皇,您怎么来了?”

    “往年你生辰之际,皆是由你母妃伴你身侧,如今她芳魂已渺,朕怕你触景生情,便想着出宫来看看你。”皇帝负手而立,瞧着池中的一派颓败,蹙了蹙眉:“到底是许久未来了,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啊。”

    卫知凝顿了顿,垂在双侧的手不由紧握成拳,连带着身体都不自觉地轻颤。半晌,她才深吸一口气,掩下眸中复杂的神色,“父皇,儿臣是晋安公主,即便如今嫁给了昌宜世子,儿臣的身份也该先是一国之公主,然后才是阿凛的妻。”

    “晋安公主?”皇帝怅然,眸光落在她的身后,“可是,东阳国怎会有晋安公主呢。”

    随着皇帝的话音落,一把长剑便刺穿了卫知凝的胸膛,钻心的刺痛让她不自主地倒抽几口凉气,身子险些站不稳,惨白的小脸拧成一团,却在片刻后又展出一抹淡笑,无端惹人怜惜。

    对于皇帝话中的意思,她是再明白不过,东阳国不需要一个与东阳皇室没有任何血缘的公主;东阳国更不需要一个在民间威望颇高的公主。

    而当她认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却为时已晚了。

    长剑狠狠从她的身体中拔出,卫知凝倒在雪地中,鲜血低落在纯白的地面,是更加刺眼的红。

    她听到身后那道声音说:“皇上,微臣会把这件事处理好的,绝对不会脏了皇上您的手。”

    皇帝点了点头,话虽是对着卫知凝所说,但眼神却依旧落在那池恹恹的枯叶中,“凝儿,休要怪朕无情。你于民间所行之善举,竟被愚昧百姓误解为朕无能,反赞公主有才。此等荒谬之谈,岂不令人笑话?更何况,你非朕之血脉,身为西楚奸细,却深受东阳百姓爱戴,朕岂能容忍? ”

    他拂袖而去,低沉的笑声带着报复的快感,“敢背叛朕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你是,你母妃也是,待你死后,朕便恩准你与你母妃一起葬在那......乱坟岗,说到底,朕还是心善的。”

    话音随着皇帝的远处而越来越轻,散在周遭冰寒的空气中,更似是一把重锤锤在卫知凝的心头。

    她明明记得,她的母妃......

    眼泪自眼眶中滑落,卫知凝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却藏匿着滔天的怒火,是对皇帝,更是对自己如今的无能为力。

    刘济凛走到了卫知凝的跟前,粗鲁地捏住她的下颔,逼迫她与自己对视,“卫知凝,像你这样血脉不纯、野心昭昭的女人,你猜会有什么下场?”

    他笑得恶劣,眸中尽是扭曲的邪恶,“从受万人敬仰,到被人唾弃辱骂,这便是你的结局,光是想想就让人兴奋,你说是不是啊,凝儿?”

    “刘济凛,本宫......最看不起的,便是你这一副喜......欢谄媚讨好、栽赃诬陷的嘴脸。”鲜血从卫知凝的口中喷出,她连说话都觉得费劲,额间冷汗点点滴落,但她仍然咬着牙,一字一句皆是抑制不住的恨意,“当一条皇帝的走狗,下一个......死的便是你。”

    当朝的皇帝,杀人如麻,忠臣、能臣,最终都会变成一具可怕的尸骨。

    因为他,容不下。

    刘济凛松开了手,站起身来,“你也就只能在死前乘点口舌之快了,本世子不与你计较。来人,将这个妄图想要得到东阳国的西楚国奸细,挂到城门口去,好好让人瞧瞧。”

    “是。”

    一夜之间,京都风貌骤变,大街小巷之上,流言四起。

    “昔日所闻,晋安公主傲慢无礼,目中无人,岂料都是伪装!”

    “孰料堂堂晋安公主,竟有意问鼎东阳国女帝之位?想来昨夜那首童谣,大抵亦是此女刻意为之矣!”

    “诚非虚言。自古以来,何曾有女子执政之先例?”

    “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依我之见,女子仍应以相夫教子为本分。”

    “是啊!若女子皆夺男子带兵打仗之职,男子又何以为生?莫非令男子居家育儿?哈哈,此言谬矣!男子岂能行此等琐事!”

    “......”

    城门口处,人群攒动,往日严守城规的守卫,此刻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卫知凝无力地垂着脑袋,诚然她并无问鼎女帝之意,然而世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即便女子有所作为,也难逃被忽视的命运。

    可是,此等偏见,究竟缘何而来?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的谩骂声突兀地消失,卫知凝以为自己是死得彻底了,却又感觉自己落入了一个无尽温暖的怀抱。

    “凝儿,你别怕。”

    ......

    寿数尽,换一世。

    灵魂撕裂般的疼痛,让卫知凝蹙紧了眉头,她似是觉得有人拿着她离体的魂魄硬生生塞回了她的身体中,耳旁风声呼啸,她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只隐约看得到自己生前一幕幕,在极速倒退着。

    直到......

    “公主,您是哪里不舒服吗?”

    卫知凝有些茫然地看着周遭的一切,熟悉又陌生。

    但这不是她的公主府,而是......她的琼华宫。

    脑袋中有片刻的迷茫,半晌,她这才摇了摇头,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眼前的一切无不告诉她,她回到了过去。

    看着面前摆着的那把桃花团扇......更准确点说,应该是回到了她十六岁生辰日。

    这把团扇,是昌宜世子刘济凛所赠,当时的她爱不释手,而今日过后,刘济凛便会以两人一见钟情为由,请求皇帝赐婚。

    天道喜欢捉弄人,但有的时候,又让人不得不感恩戴德。

    卫知凝微微眯眼,看向刘济凛的眼神带着几近无法克制的恨意,让人窒息的怨气像是无边的海浪,似是要将她吞没,深入骨髓的寒意让她握着团扇的手不自觉地收紧、颤抖。

    在场的人讶异于卫知凝突如其来的情绪,纷纷对视一眼,却不知道那平日里纨绔的昌宜世子,到底是如何得罪了晋安公主的。

    众人齐齐看向刘济凛,见他虽不曾多言,但也与他们一般眸露疑惑。

    他们也不着急,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热闹,与刘济凛有仇的,更是寻思着等等该如何落井下石。

    刘济凛想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卫知凝为什么会突然这样,明明他这些时日已经讨得了她的兴趣,莫非......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骤变。

    随着“啪”的一声,团扇的柄被卫知凝折断。

    下一刻,一只温暖的手包裹住了卫知凝颤抖不止的手,她扭头看去,正好对上德妃担忧的目光。

    卫知凝紧绷的身子松懈下来,眼眶瞬间红了,她想要不顾场合地扑进德妃的怀中痛哭一场,诉说自己惨死时候蚀骨的疼痛,但她又知道,重活一世的自己,再也不能如前世那般任性,她要好好地保护那些无辜的人,也要让恶人下地狱。

    收回视线,她深吸一口气,将团扇递给站在自己身侧的婢女,“坏了的扇子,便不必出现在本宫的面前了,竹音,去将它处理了吧。”

    竹音点点头,正想要往外走,却被刘济凛叫住了。

    “等等。”刘济凛猛地站起身来,方才的疑惑转为了愤怒,他定定地看向卫知凝,并不知道这公主今儿到底是中了什么邪,竟然与自己作对,“公主,这是微臣的一份心意,您若是不喜欢,也该看在微臣的面子上留下,而不是让婢女当众丢了,未免太不给微臣面子了。”

    “本宫之物,处置之权皆在于我,区区世子,却敢置喙本宫之事?不知你哪来的胆子,竟敢在本宫面前如此放肆!”她凌厉的眼神似是刀子一般,泛着逼人的寒意,冷漠的疏离中藏着丝丝缕缕的杀意。

    没人知道卫知凝和刘济凛之间发生了什么,但他们乐见其成。

    “世子还是赶紧坐下来吧,在公主的生辰宴上惹公主生气,可不是明智之举。”

    “是啊,前阵子还听闻世子与公主相谈甚欢,今儿公主生气,世子还是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由吧。”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没打算给刘济凛留脸面,嘲讽的目光宛如实质一般落在他的身上,让他很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今日昌宜世子有意示爱,没想到反而惹怒了晋安公主,栽了个大跟头,这么一个笑话,足够这些京都贵公子、千金们笑话好一阵了。

    说到底,是自找的。

    “公主,摄政王身边的侍卫求见。”外头的小厮走进来的时候,满脸都是笑意。

    闻言,在场众人却脸色各异。

    要知道,摄政王卫景诚清冷惯了,除了皇帝、皇后、太后的生辰会亲自前往送上一份礼,其余时候皆是随便打发个府中的侍卫,随意送份礼罢了,恐怕连着当朝太子都未曾得到摄政王亲卫亲自送礼这样的殊荣。

    现如今,他人还在边关平定战乱,却派亲信回来,还来了公主的生辰宴,这其中的深意,谁人不懂?

    这晋安公主,或许啊,还是摄政王放在心尖上的小辈呢。

    “请进来吧。”卫知凝自己也好奇,毕竟前一世,卫景诚并没有派人来她的生辰宴。

    来人一身风尘仆仆,见到他就仿佛迎面吹来了塞北的寒霜。

    他单膝跪倒在殿前,“卑职白消奉王爷之名,前来恭贺公主生辰吉乐,愿公主岁岁年年常欢喜。这是我家王爷亲自为公主求来的贺礼。”

    “求”之一字,震惊四座,众人面面相觑,心下大惊,毕竟,还从未有人能够让摄政王如此上心,卫知凝是头一个。

    一时间,众人看向她的眼神都变了。

    世人皆知,晋安公主卫知凝是皇帝最宠爱的公主,但今日这份贺礼......怕是晋安公主还是摄政王放在心上的小辈,如此尊贵的身份,哪里还有人敢得罪她?

    卫知凝却是淡定地站起身来,目光落在他手中高举着的小木盒上。

    宾客们短暂的小声交谈之后琼华宫变得一片寂静,他们都屏住呼吸,翘首看向木盒,想要知道摄政王想要送的到底是什么礼物。

    她一步一步迈下台阶,亲手打开了木盒子,躺在里面的,是由二十一颗佛珠穿成的手串,颗颗晶莹,伴随着淡淡的沉香。

    都说万物皆有缘,她只是瞧上一眼,就被这佛珠吸引住了心神,似是这串佛珠手串,只能是她的一般。

    她鲜少有这般强烈的想要占有一样物品的欲望。

    刘济凛也不知是发觉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哈哈大笑起来:“谁人都知,晋安公主不信佛,从不去寺庙佛堂,这摄政王竟然送公主一串佛珠,简直好笑至极。”

    众人似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以前也没发觉,这昌宜世子怎的这般愚蠢?

    德妃不悦地皱起了眉,但天生温婉的性子还是让她强压下对刘济凛的怒火,“昌宜世子慎言,不敬佛祖乃是大罪。”

    “德妃娘娘,微臣所说的,哪句不是实话?倒是摄政王,送公主佛珠,到底意欲何为?他难道不知晓......”

    话音未落,在场所有人便看到卫知凝将手串戴在了手上,淡然的声音压住了刘济凛接下来的话语。

    “谁说我不信佛?”

    众人皆惊,谁都想不到,一向藐视神佛的晋安公主,今日为何转了性?

章节目录

入局朝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棠不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棠不腻并收藏入局朝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