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两旁的摊位琳琅满目,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人潮涌动,空气中弥漫着糕点的香甜、布料的清新以及各式小吃的诱人香气。
傅霜林一袭淡蓝长衫,身旁紧跟着赵澄月,她身着淡粉色罗裙,发间插着一支精致的玉簪,步履轻盈。
“澄月,你看这糖葫芦。”傅霜林停下脚步,指向不远处一位老翁手中的糖葫芦串。
赵澄月轻笑,眼波流转间满是温柔:“是啊,还记得那日的冰糖葫芦吗,那味道至今难忘。”说着,她轻移莲步,向老翁走去。
老翁见状,连忙热情地招呼:“二位公子小姐,来点糖葫芦吧,自家熬的糖浆,甜而不腻。”
傅霜林买了两串。
赵澄月接过一串,轻轻咬了一口,甜蜜瞬间在口腔中化开,转头对傅霜林笑道:“真的很甜,你也尝尝。”
继续前行,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股淡淡的墨香悄然飘入鼻尖,引领着傅霜林与赵澄月来到了一处书摊前。
书摊不大,却摆放得整整齐齐,各式各样的古籍、诗集、话本错落有致。
傅霜林轻轻地放慢了脚步,几乎是本能地弯下腰,手指轻轻滑过书脊。
他先是拿起一本泛黄的《诗经》,轻轻翻开。
他抬头望向赵澄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澄月,你看这《诗经》,字字珠玑,句句含情,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赵澄月闻言,缓缓走近,她并未急于翻阅,而是先细细打量了一番傅霜林手中的书,随后轻声道:“《诗经》之美,在于其真,其纯,其质朴无华。”
傅霜林微微一笑,将书放回原处,又拿起一本《庄子》。“这本《庄子》,则是另一种境界了。它让我思考,何为逍遥,何为自由。庄子的思想,如同那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大鹏,无拘无束,超脱世俗。”他边说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着书页。
赵澄月静静地听着,偶尔插话:“确实,庄子的逍遥游,让人向往。但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无拘无束,更是心灵上的解脱与超越。”
傅霜林闻言,他轻轻放下《庄子》,转而拿起一本装帧精美的话本,笑道:“澄月,你看这本话本,讲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虽然不如诗词歌赋那般高雅,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赵澄月接过话本,轻轻翻阅了几页,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是啊,话本能让人在忙碌之余,得到一丝慰藉与放松。这大概就是它独有的魅力吧。”
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他们身上。
最终,他们各自挑选了几本心仪的书籍,两人付了银两,店家微笑着将书籍用布包裹好,递给他们。
当傅霜林与赵澄月漫步至集市的一个角落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抹不同寻常的凉意与清脆的声响。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只见不远处的一个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暗器与小巧精致的武器,其中一枚飞镖尤为引人注目。
这枚飞镖通体由精铁打造,表面镶嵌着细碎的宝石,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赵澄月的目光瞬间被这枚飞镖深深吸引,她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她轻轻伸出手,指尖几乎要触碰到那冰冷的金属表面。
“傅霜林,你看这枚飞镖,多么精致啊!”赵澄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傅霜林闻言,顺着赵澄月的视线望去,瞬间便明白了她的心思。他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仔细端详起那枚飞镖来。
他的眼神中同样流露出赞赏之情,但他更在意的是赵澄月眼中的光芒。
“确实不凡,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都堪称上乘。”傅霜林点头称赞道,随即转头看向赵澄月,“澄月,若是你喜欢,我便将它买下赠予你。”
当傅霜林将那枚精致的飞镖轻轻放在赵澄月手中的那一刻,赵澄月突然做出了一个让傅霜林意想不到的举动。她猛地向前一步,双手紧紧环住了傅霜林的腰,将自己完全贴在了他的胸膛上。这个突如其来的拥抱,让傅霜林微微一愣。
“傅霜林,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傅霜林感受着赵澄月的拥抱,他的双手也缓缓环上了她的背,他低下头,将下巴轻轻抵在赵澄月的发顶,柔声说道:“澄月,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说着,傅霜林从怀中取出银两,递给了摊主。摊主接过银两,笑眯眯地将飞镖用一块柔软的绸布包裹好,递给了傅霜林。
傅霜林接过飞镖,转身走到赵澄月面前,将绸布包裹的飞镖轻轻放在她的手中。
集市深处,传来阵阵锣鼓声,原来是一队舞狮队在表演。人群迅速聚集,傅霜林拉着赵澄月的手,挤入人群中。只见两只雄狮在锣鼓声中跳跃翻滚,时而嬉戏打闹,时而威武雄壮,引来阵阵喝彩。赵澄月被眼前的热闹景象所感染,傅霜林则在一旁紧紧守护,生怕她被人流冲散。
傅霜林与赵澄月穿过熙熙攘攘的集市,人声鼎沸之中,一股淡淡的茶香悄然钻入鼻尖,引领着他们来到了一处略显偏僻却别有洞天的茶摊前。
这茶摊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几张木桌散布其间,几位茶客正悠闲地品着茶,谈天说地。摊主,正是傅霜林的好友——冷伯兮。
冷伯兮身着粗布衣裳,却难掩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他手持长嘴铜壶,手法娴熟地为顾客倒茶,每一滴茶水都精准地落入杯中,不溅出一丝一毫。
“伯兮!”傅霜林远远地便喊了一声。
冷伯兮闻声抬头,见到傅霜林与赵澄月,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喜,随即放下手中的铜壶,快步迎了上来。“霜林兄,你终于来了!这位便是你的夫人吧?”他边说边上下打量着赵澄月。
赵澄月微微欠身,以古代女子的礼节行礼,声音温柔而清脆:“冷公子,小女子赵澄月,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嫂子客气了,快请坐。”冷伯兮连忙引两人至一旁的空桌坐下,亲自为他们沏茶。他选了一壶上好的琥珀禅心,热水注入茶壶,茶叶在水中翩翩起舞,释放出阵阵清香。
“伯兮的茶艺,我向来佩服。”傅霜林端起茶杯,轻轻吹去浮沫,轻抿一口,赞叹道。
“霜林兄,你过誉了。茶之道,在于心静,你我皆是爱茶之人,自然能品出其中韵味。”冷伯兮边说边为赵澄月也倒了一杯茶,示意她品尝。
赵澄月接过茶杯,学着傅霜林的样子轻轻吹气,再缓缓饮下。那琥珀禅心的清香在口中缓缓化开,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她不禁闭上眼睛,细细回味。
“好茶,果然名不虚传。”赵澄月睁开眼,由衷地赞叹道。
“嫂子若是喜欢,待会儿可以带些回去慢慢品尝。”冷伯兮笑道。
三人边品茶边聊。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摊上的客人逐渐散去,只剩下他们三人。
月光如水,洒在茶摊上。
夜已深,傅霜林与赵澄月起身告别,冷伯兮送至茶摊外,目送他们远去。
月光下,他们的身影渐渐拉长,最终消失在夜色之中。
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满室的书卷与墨香。
窗外夜色已深,万籁俱寂,唯有屋内两人轻声细语。
赵澄月身着淡雅的绣花长裙,发髻高挽。
傅霜林则是一袭青衫,衣襟微敞,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盏,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傅霜林,你曾言及乡试、会试皆能轻易过关斩将,为何偏偏在殿试之前选择了放弃?”
傅霜林放下茶盏,轻叹一声。
“殿试,乃天子亲试,百官瞩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你既有此才情,又为何……”赵澄月的眉头微蹙,显然对傅霜林的决定感到不解。
傅霜林转过身来,目光温柔地落在赵澄月身上,他轻轻拉起赵澄月的手,温柔地说道:“澄月,你可曾想过,这仕途之路,并非我真正所求。”
赵澄月突然停下了手中的笔,眉头微蹙,似是想起了什么,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傅霜林察觉到她的异样,轻声问道:“澄月,怎么了?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赵澄月回过神来,看着傅霜林却没说话。
傅霜林,你可知,在我所知的某个‘故事’里,你最终是成了状元的。
书房内,烛光与月光交织。
赵澄月与傅霜林正围坐在书案旁,桌上散落着几页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诗句。
“霜满天际映林梢,林中鸟语声声娇。”傅霜林轻吟首句,笔下生花,描绘出一幅秋日霜林的美景。
赵澄月一听,眼珠一转,立刻接道:“林深不知何处去,我言笑话引君笑。”她巧妙地将“林”字融入诗中,逗得傅霜林忍俊不禁。
傅霜林笑罢,继续挥毫:“澄波如镜映天光,月上柳梢头轻扬。”他转而描绘澄月之美,与之前的霜林景象相映成趣。
赵澄月见状,也不甘示弱,思考片刻后,道:“月下老儿忙牵线,我言婚事不需忙。”引得傅霜林又是一阵轻笑。
“澄月,你这诗里既有美景,又有趣事,真是别出心裁。”傅霜林笑着点评道。
“那当然。”赵澄月得意地扬了扬下巴,两人相视而笑。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咕噜声打破了这份宁静,那是赵澄月的肚子在不合时宜地抗议着。
赵澄月的脸颊瞬间染上了一抹红晕,她尴尬地捂住肚子,试图用笑声掩饰自己的窘境。“哈哈,看来我这肚子比我还急着要吃饭呢!”她故作轻松地说着,眼神却偷偷瞄向傅霜林,观察着他的反应。
傅霜林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眼中满是宠溺。“看来是我们太过投入,忽略了时辰。澄月,你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厨房看看还有什么可吃的。”说着,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书房。
“哎呀,不用麻烦了,随便找点糕点垫垫肚子就好。”赵澄月连忙拉住傅霜林的衣袖,生怕他真的跑去厨房大动干戈。她知道,在这个时辰,傅霜林若真去了,只怕又是一番折腾。
傅霜林却摇了摇头,坚持道:“那怎么行?你定是饿了许久,怎能随意应付?且让我去看看,若真无甚可食,我再想办法。”说罢,他轻轻拍了拍赵澄月的手背,示意她安心等待,便转身向书房外走去。
厨房里,各种炊具和食材整齐地摆放着,一股淡淡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他卷起袖子,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傅霜林从储物柜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绿豆,这些绿豆已经经过精心挑选,颗粒饱满,色泽鲜亮。他将绿豆放入大碗中,加入清水浸泡,直到绿豆变得松软易脱皮。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但傅霜林并不着急,他耐心地等待着,同时开始准备其他材料。
在等待绿豆泡好的同时,傅霜林取出了适量的白糖、猪油以及糯米粉或面粉作为粘合剂。他先将白糖细细研磨成粉状,以便更好地与绿豆融合。接着,他加热猪油至融化,准备用来增加绿豆糕的细腻口感和香气。
当绿豆泡好并脱皮后,傅霜林将它们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小火慢慢熬煮。随着水分的蒸发,绿豆逐渐变得粘稠,散发出浓郁的豆香。他一边搅拌一边观察火候,确保绿豆煮得既不过干也不过湿。
待绿豆煮至合适的程度后,傅霜林将其倒入大碗中,加入研磨好的白糖粉和融化的猪油,用勺子或木棍充分搅拌均匀。接着,他少量多次地加入糯米粉或面粉,边加边揉,直到绿豆糕面团变得柔软而不粘手。
最后,傅霜林将绿豆糕面团分成若干小份,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形。他选用了几个精致的模具,有圆形、方形、花形等,每个模具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当绿豆糕从模具中脱模而出时,它们便成了一件件小巧玲珑的艺术品,色泽翠绿,形状各异,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傅霜林小心翼翼地将做好的绿豆糕摆放在盘子上,然后端着食盒回到了书房。
“看,我找到了这个。”他边说边打开食盒,里面竟是几块还散发着热气的绿豆糕。
“哇,是绿豆糕!”赵澄月的眼睛一亮,立刻接过食盒,拿起一块绿豆糕就往嘴里送。那软糯的口感瞬间填满了她的味蕾,让她忍不住闭上了眼睛,细细品味起来。
“慢点吃,别噎着。”傅霜林在一旁轻声提醒,同时递给她一杯温水。赵澄月接过水,喝了一口,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傅霜林。
“傅霜林,你真好。”她轻声说道。
傅霜林微微一笑,伸手轻轻刮了刮赵澄月的鼻子。“傻丫头,对你好是应该的。”
人潮涌动,空气中弥漫着糕点的香甜、布料的清新以及各式小吃的诱人香气。
傅霜林一袭淡蓝长衫,身旁紧跟着赵澄月,她身着淡粉色罗裙,发间插着一支精致的玉簪,步履轻盈。
“澄月,你看这糖葫芦。”傅霜林停下脚步,指向不远处一位老翁手中的糖葫芦串。
赵澄月轻笑,眼波流转间满是温柔:“是啊,还记得那日的冰糖葫芦吗,那味道至今难忘。”说着,她轻移莲步,向老翁走去。
老翁见状,连忙热情地招呼:“二位公子小姐,来点糖葫芦吧,自家熬的糖浆,甜而不腻。”
傅霜林买了两串。
赵澄月接过一串,轻轻咬了一口,甜蜜瞬间在口腔中化开,转头对傅霜林笑道:“真的很甜,你也尝尝。”
继续前行,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股淡淡的墨香悄然飘入鼻尖,引领着傅霜林与赵澄月来到了一处书摊前。
书摊不大,却摆放得整整齐齐,各式各样的古籍、诗集、话本错落有致。
傅霜林轻轻地放慢了脚步,几乎是本能地弯下腰,手指轻轻滑过书脊。
他先是拿起一本泛黄的《诗经》,轻轻翻开。
他抬头望向赵澄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澄月,你看这《诗经》,字字珠玑,句句含情,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赵澄月闻言,缓缓走近,她并未急于翻阅,而是先细细打量了一番傅霜林手中的书,随后轻声道:“《诗经》之美,在于其真,其纯,其质朴无华。”
傅霜林微微一笑,将书放回原处,又拿起一本《庄子》。“这本《庄子》,则是另一种境界了。它让我思考,何为逍遥,何为自由。庄子的思想,如同那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大鹏,无拘无束,超脱世俗。”他边说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着书页。
赵澄月静静地听着,偶尔插话:“确实,庄子的逍遥游,让人向往。但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无拘无束,更是心灵上的解脱与超越。”
傅霜林闻言,他轻轻放下《庄子》,转而拿起一本装帧精美的话本,笑道:“澄月,你看这本话本,讲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虽然不如诗词歌赋那般高雅,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赵澄月接过话本,轻轻翻阅了几页,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是啊,话本能让人在忙碌之余,得到一丝慰藉与放松。这大概就是它独有的魅力吧。”
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他们身上。
最终,他们各自挑选了几本心仪的书籍,两人付了银两,店家微笑着将书籍用布包裹好,递给他们。
当傅霜林与赵澄月漫步至集市的一个角落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抹不同寻常的凉意与清脆的声响。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只见不远处的一个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暗器与小巧精致的武器,其中一枚飞镖尤为引人注目。
这枚飞镖通体由精铁打造,表面镶嵌着细碎的宝石,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赵澄月的目光瞬间被这枚飞镖深深吸引,她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她轻轻伸出手,指尖几乎要触碰到那冰冷的金属表面。
“傅霜林,你看这枚飞镖,多么精致啊!”赵澄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傅霜林闻言,顺着赵澄月的视线望去,瞬间便明白了她的心思。他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仔细端详起那枚飞镖来。
他的眼神中同样流露出赞赏之情,但他更在意的是赵澄月眼中的光芒。
“确实不凡,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都堪称上乘。”傅霜林点头称赞道,随即转头看向赵澄月,“澄月,若是你喜欢,我便将它买下赠予你。”
当傅霜林将那枚精致的飞镖轻轻放在赵澄月手中的那一刻,赵澄月突然做出了一个让傅霜林意想不到的举动。她猛地向前一步,双手紧紧环住了傅霜林的腰,将自己完全贴在了他的胸膛上。这个突如其来的拥抱,让傅霜林微微一愣。
“傅霜林,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傅霜林感受着赵澄月的拥抱,他的双手也缓缓环上了她的背,他低下头,将下巴轻轻抵在赵澄月的发顶,柔声说道:“澄月,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说着,傅霜林从怀中取出银两,递给了摊主。摊主接过银两,笑眯眯地将飞镖用一块柔软的绸布包裹好,递给了傅霜林。
傅霜林接过飞镖,转身走到赵澄月面前,将绸布包裹的飞镖轻轻放在她的手中。
集市深处,传来阵阵锣鼓声,原来是一队舞狮队在表演。人群迅速聚集,傅霜林拉着赵澄月的手,挤入人群中。只见两只雄狮在锣鼓声中跳跃翻滚,时而嬉戏打闹,时而威武雄壮,引来阵阵喝彩。赵澄月被眼前的热闹景象所感染,傅霜林则在一旁紧紧守护,生怕她被人流冲散。
傅霜林与赵澄月穿过熙熙攘攘的集市,人声鼎沸之中,一股淡淡的茶香悄然钻入鼻尖,引领着他们来到了一处略显偏僻却别有洞天的茶摊前。
这茶摊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几张木桌散布其间,几位茶客正悠闲地品着茶,谈天说地。摊主,正是傅霜林的好友——冷伯兮。
冷伯兮身着粗布衣裳,却难掩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他手持长嘴铜壶,手法娴熟地为顾客倒茶,每一滴茶水都精准地落入杯中,不溅出一丝一毫。
“伯兮!”傅霜林远远地便喊了一声。
冷伯兮闻声抬头,见到傅霜林与赵澄月,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喜,随即放下手中的铜壶,快步迎了上来。“霜林兄,你终于来了!这位便是你的夫人吧?”他边说边上下打量着赵澄月。
赵澄月微微欠身,以古代女子的礼节行礼,声音温柔而清脆:“冷公子,小女子赵澄月,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嫂子客气了,快请坐。”冷伯兮连忙引两人至一旁的空桌坐下,亲自为他们沏茶。他选了一壶上好的琥珀禅心,热水注入茶壶,茶叶在水中翩翩起舞,释放出阵阵清香。
“伯兮的茶艺,我向来佩服。”傅霜林端起茶杯,轻轻吹去浮沫,轻抿一口,赞叹道。
“霜林兄,你过誉了。茶之道,在于心静,你我皆是爱茶之人,自然能品出其中韵味。”冷伯兮边说边为赵澄月也倒了一杯茶,示意她品尝。
赵澄月接过茶杯,学着傅霜林的样子轻轻吹气,再缓缓饮下。那琥珀禅心的清香在口中缓缓化开,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她不禁闭上眼睛,细细回味。
“好茶,果然名不虚传。”赵澄月睁开眼,由衷地赞叹道。
“嫂子若是喜欢,待会儿可以带些回去慢慢品尝。”冷伯兮笑道。
三人边品茶边聊。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摊上的客人逐渐散去,只剩下他们三人。
月光如水,洒在茶摊上。
夜已深,傅霜林与赵澄月起身告别,冷伯兮送至茶摊外,目送他们远去。
月光下,他们的身影渐渐拉长,最终消失在夜色之中。
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满室的书卷与墨香。
窗外夜色已深,万籁俱寂,唯有屋内两人轻声细语。
赵澄月身着淡雅的绣花长裙,发髻高挽。
傅霜林则是一袭青衫,衣襟微敞,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盏,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傅霜林,你曾言及乡试、会试皆能轻易过关斩将,为何偏偏在殿试之前选择了放弃?”
傅霜林放下茶盏,轻叹一声。
“殿试,乃天子亲试,百官瞩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你既有此才情,又为何……”赵澄月的眉头微蹙,显然对傅霜林的决定感到不解。
傅霜林转过身来,目光温柔地落在赵澄月身上,他轻轻拉起赵澄月的手,温柔地说道:“澄月,你可曾想过,这仕途之路,并非我真正所求。”
赵澄月突然停下了手中的笔,眉头微蹙,似是想起了什么,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傅霜林察觉到她的异样,轻声问道:“澄月,怎么了?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赵澄月回过神来,看着傅霜林却没说话。
傅霜林,你可知,在我所知的某个‘故事’里,你最终是成了状元的。
书房内,烛光与月光交织。
赵澄月与傅霜林正围坐在书案旁,桌上散落着几页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诗句。
“霜满天际映林梢,林中鸟语声声娇。”傅霜林轻吟首句,笔下生花,描绘出一幅秋日霜林的美景。
赵澄月一听,眼珠一转,立刻接道:“林深不知何处去,我言笑话引君笑。”她巧妙地将“林”字融入诗中,逗得傅霜林忍俊不禁。
傅霜林笑罢,继续挥毫:“澄波如镜映天光,月上柳梢头轻扬。”他转而描绘澄月之美,与之前的霜林景象相映成趣。
赵澄月见状,也不甘示弱,思考片刻后,道:“月下老儿忙牵线,我言婚事不需忙。”引得傅霜林又是一阵轻笑。
“澄月,你这诗里既有美景,又有趣事,真是别出心裁。”傅霜林笑着点评道。
“那当然。”赵澄月得意地扬了扬下巴,两人相视而笑。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咕噜声打破了这份宁静,那是赵澄月的肚子在不合时宜地抗议着。
赵澄月的脸颊瞬间染上了一抹红晕,她尴尬地捂住肚子,试图用笑声掩饰自己的窘境。“哈哈,看来我这肚子比我还急着要吃饭呢!”她故作轻松地说着,眼神却偷偷瞄向傅霜林,观察着他的反应。
傅霜林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眼中满是宠溺。“看来是我们太过投入,忽略了时辰。澄月,你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厨房看看还有什么可吃的。”说着,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书房。
“哎呀,不用麻烦了,随便找点糕点垫垫肚子就好。”赵澄月连忙拉住傅霜林的衣袖,生怕他真的跑去厨房大动干戈。她知道,在这个时辰,傅霜林若真去了,只怕又是一番折腾。
傅霜林却摇了摇头,坚持道:“那怎么行?你定是饿了许久,怎能随意应付?且让我去看看,若真无甚可食,我再想办法。”说罢,他轻轻拍了拍赵澄月的手背,示意她安心等待,便转身向书房外走去。
厨房里,各种炊具和食材整齐地摆放着,一股淡淡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他卷起袖子,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傅霜林从储物柜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绿豆,这些绿豆已经经过精心挑选,颗粒饱满,色泽鲜亮。他将绿豆放入大碗中,加入清水浸泡,直到绿豆变得松软易脱皮。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但傅霜林并不着急,他耐心地等待着,同时开始准备其他材料。
在等待绿豆泡好的同时,傅霜林取出了适量的白糖、猪油以及糯米粉或面粉作为粘合剂。他先将白糖细细研磨成粉状,以便更好地与绿豆融合。接着,他加热猪油至融化,准备用来增加绿豆糕的细腻口感和香气。
当绿豆泡好并脱皮后,傅霜林将它们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小火慢慢熬煮。随着水分的蒸发,绿豆逐渐变得粘稠,散发出浓郁的豆香。他一边搅拌一边观察火候,确保绿豆煮得既不过干也不过湿。
待绿豆煮至合适的程度后,傅霜林将其倒入大碗中,加入研磨好的白糖粉和融化的猪油,用勺子或木棍充分搅拌均匀。接着,他少量多次地加入糯米粉或面粉,边加边揉,直到绿豆糕面团变得柔软而不粘手。
最后,傅霜林将绿豆糕面团分成若干小份,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形。他选用了几个精致的模具,有圆形、方形、花形等,每个模具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当绿豆糕从模具中脱模而出时,它们便成了一件件小巧玲珑的艺术品,色泽翠绿,形状各异,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傅霜林小心翼翼地将做好的绿豆糕摆放在盘子上,然后端着食盒回到了书房。
“看,我找到了这个。”他边说边打开食盒,里面竟是几块还散发着热气的绿豆糕。
“哇,是绿豆糕!”赵澄月的眼睛一亮,立刻接过食盒,拿起一块绿豆糕就往嘴里送。那软糯的口感瞬间填满了她的味蕾,让她忍不住闭上了眼睛,细细品味起来。
“慢点吃,别噎着。”傅霜林在一旁轻声提醒,同时递给她一杯温水。赵澄月接过水,喝了一口,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傅霜林。
“傅霜林,你真好。”她轻声说道。
傅霜林微微一笑,伸手轻轻刮了刮赵澄月的鼻子。“傻丫头,对你好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