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紫聪轻移莲步,身姿挺拔如松,肩若削成,端的是名门闺秀,待字闺中的华贵之态。唯其呼吸间略带喘促,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忐忑与忧虑。
她缓步向早已准备妥当的花轿行去,四周尉迟府的侍女窃窃私语之声更显纷杂。忽见其父宋丰,从人群中疾步而出。
宋丰原名丹羽丰,虽已年近不惑,然保养得体,面如冠玉,儒雅风流,更兼身居工部侍郎之高位,正四品之尊,朝中亦是赫赫有名。
此刻,只见他老泪纵横,一把将女儿拥入怀中,哽咽道:“吾儿啊,你此去千里,为父如何安放这颗心?家中少了你,犹如牡丹失色,鹦鹉无声,叫为父如何度日?”
言罢,这工部侍郎的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滚落。
新郎府的仆役初次见此情景,不由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瞧这侍郎大人对女儿的疼爱,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其中一位年长的女仆摇头叹息道:“这哪里是嫁女,分明是割心之痛啊!”
宋紫聪强忍泪水,嗔道:“父亲切莫如此,女儿并非一去不返,待我在夫家安顿妥当,定回来探望父亲,可好?”
众人闻言皆笑。两位侍女平日活泼,此刻也忍不住打趣道:“老爷放心,我家小姐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必然能让姑爷和婆家心服口服!”
宋聪紫闻言,跺着脚嗔道:“你们这两个小丫头片子,就知道取笑我!”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声。
侧畔,家中二位姨娘深知老爷对小姐之情深如海,今日目睹此景,心中更添悲戚。平日常与宋聪紫相处颇为融洽,此时新郎家眷在侧,便收敛了严厉,只在一旁静观其变,不敢妄言。
那年长的姨娘,素来心肠软弱,此刻取出手帕,轻拭眼角泪珠,低语道:“小姐此去,府中恐要清冷矣。”
新郎府的迎亲队伍中,有个伶俐的小厮,见状笑道:“瞧咱老爷这番模样,怕是引来了半个朝廷的泪水!”此言一出,众人皆掩口而笑,气氛稍显轻松。
大厅之内,忽然一阵骚动,宋紫聪为之侧目。
但见尉迟凯步履如虎,身躯壮硕,人群在他面前犹如江潮退去,威风凛凛。他一现身,满堂宾客目光皆被其摄住,无不为他的气势所震撼。
她早已料到此日终将来临,一场为家族谋利的政治联姻。然而亲见尉迟凯立于厅堂之远,鹰眸如墨,锐利逼人,心中不禁生出寒意。
这新郎官虽初次登门,但早闻岳父大人视女如宝,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见岳父伤心,他心中亦感不安,上前一步,温言宽慰道:“岳父大人放心,孩儿定当善待小姐,绝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工部侍郎闻言,哭声稍止,仔细打量眼前女婿,只见他相貌端庄,气质昂然,虽非佳偶天成,却也并非不堪,遂点头道:“如此,老夫便心安了。”
岳父看待女婿,总是挑剔无比。
在众宾客眼中,尉迟将军步履矫健如猎豹,力感十足,腰肩比例适中,双腿修长。威严之气从华服中流露,于满堂贵胄华丽衣饰中,尤为出众。
他身着四品官服,军人英气犹存。面庞冷峻,笑容罕见,眼角眉梢的岁月痕迹,乃沙场烽火、风霜砺炼之功。
尉迟凯曾屡次领兵击退宁国劲敌,赫赫战功,乃大许朝之栋梁。
按大许律法,新郎婚娶可升一品礼服,名曰“摄盛”,朝廷以此示嘉奖。
此次回京,圣上封其为正五品上定远将军,少年英姿,前程似锦。然他对此锦绣官服似乎不适,更倾心于疆场血战。
他走向宋紫聪时,她却见他眼神中闪过一丝迟疑。
宋紫聪缓步上前,尉迟微微低头,双手交握胸前,目光始终不离她颜,许朝无红盖头之俗,新娘于娘家之时,无需遮面。
尉迟凯那刚毅面容,此刻竟露出生涩笑意,稚气未脱。此情此景,似是在战场之外,难得一见的柔情流露。
二人目光相接,宋聪紫从中窥见复杂情绪,或期待,或忧虑?眼神如她内心矛盾,难以捉摸。他僵硬行礼,口中道:“宋姑娘,您真是美极了。”
在婚礼礼成前,以“姑娘”称谓,亦显其礼数周到。
闻言,宋聪紫轻俯首,掩饰对平淡赞语的失望,柔声道:“将军厚意,聪紫感激不尽。”
寒暄完毕,一时无言,气氛尴尬,只闻旁人窃笑之声。
尉迟将军清了清嗓,欲寻话题,道:“我,呃……愿姑娘喜好宝马,已备一匹宁国月谷良驹,为薄礼。”
两国虽百年交战,互称夷狄,然宁马素来名贵,许朝亦颇为推崇。
尉迟凯久战宁境,近水楼台,所赠之驹,定是上乘。
宋聪紫双眸微闪,诧异道:“将军如此周详,聪紫感激。只是,聪紫不善骑马。”
她并非未曾策马,只是对此赠礼略感诧异。
寻常新郎之礼,多是珠翠金银,显赫华贵。若是好友赠送宋聪紫礼物,则是书籍为上。
赠礼之道,应以受礼者之意为重。尉迟凯以骏马相赠,却是以其己之所好为主。
尉迟凯面色微沉,道:“哦,那或许,我们可一同学习。我……我……战场上,我自是熟谙骑术,但非为闲暇之乐。”
四周观者中,笑声隐然,宋聪紫望见眼前这位与贵族格格不入的男子,心中竟生出一丝怜悯。
“得将军如此高明骑士指点,实乃妾身之幸。”她语气平和,含笑回应。
自言“聪紫”转为“妾身”,其语中已带柔情。
尉迟凯面上豁然开朗,宋聪紫于他粗犷之中,窥见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张嬷嬷此时上前,以蔽膝遮面,扶她步入前往尉迟府的花轿。
路途颠簸,她在香郁的檀香茉莉中,心中却感压抑难耐。
她掀开车帘,让清风拂面,以舒缓心中逼仄,更想挣脱那如山般沉重的期望。
迎亲队伍喧闹浩荡,终于还是抵达了尉迟府门。
喜乐之声愈发鼎沸,丝竹管弦,笑语爆竹,声声入耳。
宋聪紫深呼吸,镇定心神,预备迎接命运之变。
只见尉迟府内,雕梁画栋,流光溢彩,仕女们衣香鬓影,宾客们举杯交错,朝臣贵胄皆身着锦绣,珠光宝气,伸颈翘首,欲一睹新娘芳容。
乐师们持琵琶、玉笛,奏出轻快之音。
宋聪紫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期待又忐忑,轻声道:“梅雪,再为我整理仪容,务必尽善尽美。”
梅雪屈膝行礼,双手如小鸟般紧张地在她身上轻拂,柔声提醒:“小姐已倾国倾城,只需深呼吸,昂首挺胸,你是宋家之千金,无人能质疑。”
宋聪紫露出宽慰的笑容,轿帘掀开,尉迟凯已跃马而立,迎风而待。
在张嬷嬷的扶持下,宋聪紫步履沉稳而出,目光所及,是尉迟凯伟岸身影。
喧闹庭院中,将军似觉其注视,微微点头,她亦回以点头致意。
尉迟将军神色平静,迎向宋聪紫,伸手之际略显拘谨。
她将手轻置其掌中,那手紧握,带着薄茧,与父兄握笔之柔截然不同。
正堂大门敞开,豁然开朗。
宋紫聪步入正堂,踏入新的人生,自今日始,此生必有翻天覆地之变。
她目光掠过厅中锦袍华服的权贵显赫,只见他们面上好奇之色溢于言表,却又隐约含着一丝审视的微芒。
耳边传来窃窃私语,只言片语却未能撼动她心湖半分。
“……早闻得此女姿容甚美,颇有异域风情……”
“……尉迟将军少年英雄,何等人物,何愁无佳配,偏生要娶这番邦女子……”
“……想来也是为了两国交好,此乃战略联盟,皇上赐婚,将军也是身不由己……”
明明是宋家户籍在册,生于斯长于斯的女儿,怎地又成了番邦女郎?
尉迟府中,所请观礼宾客何等身份,竟在她入门之初,便恶言纷飞?
此等举止,实不体面。亦难怪张嬷嬷称他们为草莽之人。
宋紫聪微抬下巴,目光坚定,流言蜚语,犹如日光下的尘埃,在她,不足挂齿。她定不让尉迟家的偏见遮掩她的光芒。
忽闻尉迟凯将军沉稳威严之声在耳边响起:“宋小姐,愿我二人结合,为两家昌盛,保我大许强盛。”
抬眼望去,未婚夫君浅笑盈盈,面带战场的刀疤,更显深沉与智谋。
“将军,”紫聪回应,声音清脆而坚定,“能与将军结为连理,实乃紫聪之幸,愿我二人携手,为帝国增添荣耀。”
两人并肩立于众人之前。
她,是优雅精致的化身;他,则是武艺超群。
锣鼓声骤然响起,打破喧嚣,全场静默,目光皆聚焦于庭院深处。
片刻后,脚步声打破宁静,一位老仆妇步出门口,面带岁月沉淀的睿智笑容,朗声道:“宋紫聪小姐,吉时已到,将军家眷正在恭候,您该前往西南角的青庐了。”
正值春光和煦,阳光普照,恰如其分地是国泰民安的盛世好景象。
音韵更迭,琵琶轻拢慢捻,破开了压抑的静寂。
“这新娘子容貌端丽,只是其性情如何,尚未可知。”一位年迈的妇人悄声对身边的侍女低语。
“诚然,我尉迟家岂是轻易能踏入的门第。”侍女应和道,眸中闪过一丝傲慢。
新娘子心中暗自苦笑,步入那尉迟府邸,只见满地猩红锦缎铺陈,直通向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气象万千。
这西南青庐的道路,何以如此绵长?新娘子心中嘀咕,每一步都似踏在无尽的沙砾之上,永无止境。
“此新娘,乃皇后亲许的良缘,尉迟一族,开国元勋,封公爵之位。”一位老者须眉皓然,对侧畔的后生说道。
“诚如斯言,只可惜时移世易,至他尉迟凯这一辈,嫡长子承袭男爵,全赖祖宗余荫,其余子弟,皆是纨绔之流。”那年轻人回应道,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尉迟凯将军之位,乃其多年沙场血战,自八品宣节校尉起,一刀一枪,浴血奋战而来。虽为庶出,却是家族中兴的唯一倚仗,无人敢小觑。
“这将军尉迟凯,着实是疆场英豪,面对强悍的宁国铁骑,嫡庶出身皆无分别,败则败矣。”一位中年妇人低语于侍女耳边。
“诚然如此,故而尉迟凯,近年来在京都联姻中,实为热门人选。”侍女附和道,眼中闪过一丝艳羡。
尉迟家的女眷,自然视他如瑰宝。
宋聪紫一路上听来这许多话语,只觉烦躁,忽又感院中气氛微妙变化,似有异状。
宋聪紫掩面于蔽膝之下,隐约可见一位仙姿袅娜的佳人,莲步轻移,犹如天仙下凡。
"此乃何方佳人,竟有如此倾城之色?"一妙龄妇人低语中透出惊叹。
众宾客窃窃私语如江潮起伏,不绝于耳。
宋聪紫心中疑惑,忽见那丽人步履轻盈,衣带飘飘,众人目光随之流转,如皓月引众星。
“此女莫非尉迟府中的贵客?”一老者低声道。
只见人群自动让开,一位身姿曼妙的佳人款款而来。她步履间衣袂翻飞,恍若月宫仙子降临凡尘,令众人瞠目结舌,连呼吸都为之屏息。
“天哪,是哪位仙子下凡了?”人群中忽有一声惊叹,随即引发一片低语。
一石青长衫公子,扇摇轻笑:“瞧那美人儿,竟比新娘还要娇俏几分!”对座者挤眉弄眼,低语附和。
又有一老者须颤而笑,言道:“此女子非同寻常,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今日婚宴恐生变故。”
石青长衫公子亦赞曰:“姿态曼妙,眉目传情,真乃人间尤物!不知是哪家千金,竟有如此风韵。”
一妇人拉着相公低语:“看这阵仗,莫非新娘表妹?闻说二人幼时相依,情深意重,今日来访,恐生波澜。”
又有一八字胡商人神秘笑道:“此女来者不善,今日乃新郎大喜之日,她却选此时现身,难道……”
那相公摇头道:“若真如此,戏文可就精彩了。新娘与她,必有一番较量。”
一急躁青年插言:“莫不是抢亲?”
四周静默,商人压低声音:“抢亲倒不至于,我看她是新郎幼时玩伴,今日特来,恐是给新娘下马威。”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点头称善。
有人戏言:“新娘虽蒙面,然而气质典雅,不知与来者相比,高低如何?”
旁人接话笑道:“何不打赌,看新娘与表妹,谁更胜一筹?”笑声四起。
好事者眼珠一转,豪言壮语:“我愿千金下注,若此佳人有意中人,必是本公子!”
众人哄笑,有人调侃:“以你这般模样,还想抱得美人归?只怕千金也要付之东流!”
宋聪紫虽蒙头纱,心中忐忑,不知这佳人表妹,意在何为?
是贺喜还是夺郎?
厅中气氛热闹而紧张,宾客各怀心事,静待好戏。
今日婚宴,恐因这新娘与表妹,横生枝节。
她缓步向早已准备妥当的花轿行去,四周尉迟府的侍女窃窃私语之声更显纷杂。忽见其父宋丰,从人群中疾步而出。
宋丰原名丹羽丰,虽已年近不惑,然保养得体,面如冠玉,儒雅风流,更兼身居工部侍郎之高位,正四品之尊,朝中亦是赫赫有名。
此刻,只见他老泪纵横,一把将女儿拥入怀中,哽咽道:“吾儿啊,你此去千里,为父如何安放这颗心?家中少了你,犹如牡丹失色,鹦鹉无声,叫为父如何度日?”
言罢,这工部侍郎的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滚落。
新郎府的仆役初次见此情景,不由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瞧这侍郎大人对女儿的疼爱,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其中一位年长的女仆摇头叹息道:“这哪里是嫁女,分明是割心之痛啊!”
宋紫聪强忍泪水,嗔道:“父亲切莫如此,女儿并非一去不返,待我在夫家安顿妥当,定回来探望父亲,可好?”
众人闻言皆笑。两位侍女平日活泼,此刻也忍不住打趣道:“老爷放心,我家小姐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必然能让姑爷和婆家心服口服!”
宋聪紫闻言,跺着脚嗔道:“你们这两个小丫头片子,就知道取笑我!”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声。
侧畔,家中二位姨娘深知老爷对小姐之情深如海,今日目睹此景,心中更添悲戚。平日常与宋聪紫相处颇为融洽,此时新郎家眷在侧,便收敛了严厉,只在一旁静观其变,不敢妄言。
那年长的姨娘,素来心肠软弱,此刻取出手帕,轻拭眼角泪珠,低语道:“小姐此去,府中恐要清冷矣。”
新郎府的迎亲队伍中,有个伶俐的小厮,见状笑道:“瞧咱老爷这番模样,怕是引来了半个朝廷的泪水!”此言一出,众人皆掩口而笑,气氛稍显轻松。
大厅之内,忽然一阵骚动,宋紫聪为之侧目。
但见尉迟凯步履如虎,身躯壮硕,人群在他面前犹如江潮退去,威风凛凛。他一现身,满堂宾客目光皆被其摄住,无不为他的气势所震撼。
她早已料到此日终将来临,一场为家族谋利的政治联姻。然而亲见尉迟凯立于厅堂之远,鹰眸如墨,锐利逼人,心中不禁生出寒意。
这新郎官虽初次登门,但早闻岳父大人视女如宝,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见岳父伤心,他心中亦感不安,上前一步,温言宽慰道:“岳父大人放心,孩儿定当善待小姐,绝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工部侍郎闻言,哭声稍止,仔细打量眼前女婿,只见他相貌端庄,气质昂然,虽非佳偶天成,却也并非不堪,遂点头道:“如此,老夫便心安了。”
岳父看待女婿,总是挑剔无比。
在众宾客眼中,尉迟将军步履矫健如猎豹,力感十足,腰肩比例适中,双腿修长。威严之气从华服中流露,于满堂贵胄华丽衣饰中,尤为出众。
他身着四品官服,军人英气犹存。面庞冷峻,笑容罕见,眼角眉梢的岁月痕迹,乃沙场烽火、风霜砺炼之功。
尉迟凯曾屡次领兵击退宁国劲敌,赫赫战功,乃大许朝之栋梁。
按大许律法,新郎婚娶可升一品礼服,名曰“摄盛”,朝廷以此示嘉奖。
此次回京,圣上封其为正五品上定远将军,少年英姿,前程似锦。然他对此锦绣官服似乎不适,更倾心于疆场血战。
他走向宋紫聪时,她却见他眼神中闪过一丝迟疑。
宋紫聪缓步上前,尉迟微微低头,双手交握胸前,目光始终不离她颜,许朝无红盖头之俗,新娘于娘家之时,无需遮面。
尉迟凯那刚毅面容,此刻竟露出生涩笑意,稚气未脱。此情此景,似是在战场之外,难得一见的柔情流露。
二人目光相接,宋聪紫从中窥见复杂情绪,或期待,或忧虑?眼神如她内心矛盾,难以捉摸。他僵硬行礼,口中道:“宋姑娘,您真是美极了。”
在婚礼礼成前,以“姑娘”称谓,亦显其礼数周到。
闻言,宋聪紫轻俯首,掩饰对平淡赞语的失望,柔声道:“将军厚意,聪紫感激不尽。”
寒暄完毕,一时无言,气氛尴尬,只闻旁人窃笑之声。
尉迟将军清了清嗓,欲寻话题,道:“我,呃……愿姑娘喜好宝马,已备一匹宁国月谷良驹,为薄礼。”
两国虽百年交战,互称夷狄,然宁马素来名贵,许朝亦颇为推崇。
尉迟凯久战宁境,近水楼台,所赠之驹,定是上乘。
宋聪紫双眸微闪,诧异道:“将军如此周详,聪紫感激。只是,聪紫不善骑马。”
她并非未曾策马,只是对此赠礼略感诧异。
寻常新郎之礼,多是珠翠金银,显赫华贵。若是好友赠送宋聪紫礼物,则是书籍为上。
赠礼之道,应以受礼者之意为重。尉迟凯以骏马相赠,却是以其己之所好为主。
尉迟凯面色微沉,道:“哦,那或许,我们可一同学习。我……我……战场上,我自是熟谙骑术,但非为闲暇之乐。”
四周观者中,笑声隐然,宋聪紫望见眼前这位与贵族格格不入的男子,心中竟生出一丝怜悯。
“得将军如此高明骑士指点,实乃妾身之幸。”她语气平和,含笑回应。
自言“聪紫”转为“妾身”,其语中已带柔情。
尉迟凯面上豁然开朗,宋聪紫于他粗犷之中,窥见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张嬷嬷此时上前,以蔽膝遮面,扶她步入前往尉迟府的花轿。
路途颠簸,她在香郁的檀香茉莉中,心中却感压抑难耐。
她掀开车帘,让清风拂面,以舒缓心中逼仄,更想挣脱那如山般沉重的期望。
迎亲队伍喧闹浩荡,终于还是抵达了尉迟府门。
喜乐之声愈发鼎沸,丝竹管弦,笑语爆竹,声声入耳。
宋聪紫深呼吸,镇定心神,预备迎接命运之变。
只见尉迟府内,雕梁画栋,流光溢彩,仕女们衣香鬓影,宾客们举杯交错,朝臣贵胄皆身着锦绣,珠光宝气,伸颈翘首,欲一睹新娘芳容。
乐师们持琵琶、玉笛,奏出轻快之音。
宋聪紫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期待又忐忑,轻声道:“梅雪,再为我整理仪容,务必尽善尽美。”
梅雪屈膝行礼,双手如小鸟般紧张地在她身上轻拂,柔声提醒:“小姐已倾国倾城,只需深呼吸,昂首挺胸,你是宋家之千金,无人能质疑。”
宋聪紫露出宽慰的笑容,轿帘掀开,尉迟凯已跃马而立,迎风而待。
在张嬷嬷的扶持下,宋聪紫步履沉稳而出,目光所及,是尉迟凯伟岸身影。
喧闹庭院中,将军似觉其注视,微微点头,她亦回以点头致意。
尉迟将军神色平静,迎向宋聪紫,伸手之际略显拘谨。
她将手轻置其掌中,那手紧握,带着薄茧,与父兄握笔之柔截然不同。
正堂大门敞开,豁然开朗。
宋紫聪步入正堂,踏入新的人生,自今日始,此生必有翻天覆地之变。
她目光掠过厅中锦袍华服的权贵显赫,只见他们面上好奇之色溢于言表,却又隐约含着一丝审视的微芒。
耳边传来窃窃私语,只言片语却未能撼动她心湖半分。
“……早闻得此女姿容甚美,颇有异域风情……”
“……尉迟将军少年英雄,何等人物,何愁无佳配,偏生要娶这番邦女子……”
“……想来也是为了两国交好,此乃战略联盟,皇上赐婚,将军也是身不由己……”
明明是宋家户籍在册,生于斯长于斯的女儿,怎地又成了番邦女郎?
尉迟府中,所请观礼宾客何等身份,竟在她入门之初,便恶言纷飞?
此等举止,实不体面。亦难怪张嬷嬷称他们为草莽之人。
宋紫聪微抬下巴,目光坚定,流言蜚语,犹如日光下的尘埃,在她,不足挂齿。她定不让尉迟家的偏见遮掩她的光芒。
忽闻尉迟凯将军沉稳威严之声在耳边响起:“宋小姐,愿我二人结合,为两家昌盛,保我大许强盛。”
抬眼望去,未婚夫君浅笑盈盈,面带战场的刀疤,更显深沉与智谋。
“将军,”紫聪回应,声音清脆而坚定,“能与将军结为连理,实乃紫聪之幸,愿我二人携手,为帝国增添荣耀。”
两人并肩立于众人之前。
她,是优雅精致的化身;他,则是武艺超群。
锣鼓声骤然响起,打破喧嚣,全场静默,目光皆聚焦于庭院深处。
片刻后,脚步声打破宁静,一位老仆妇步出门口,面带岁月沉淀的睿智笑容,朗声道:“宋紫聪小姐,吉时已到,将军家眷正在恭候,您该前往西南角的青庐了。”
正值春光和煦,阳光普照,恰如其分地是国泰民安的盛世好景象。
音韵更迭,琵琶轻拢慢捻,破开了压抑的静寂。
“这新娘子容貌端丽,只是其性情如何,尚未可知。”一位年迈的妇人悄声对身边的侍女低语。
“诚然,我尉迟家岂是轻易能踏入的门第。”侍女应和道,眸中闪过一丝傲慢。
新娘子心中暗自苦笑,步入那尉迟府邸,只见满地猩红锦缎铺陈,直通向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气象万千。
这西南青庐的道路,何以如此绵长?新娘子心中嘀咕,每一步都似踏在无尽的沙砾之上,永无止境。
“此新娘,乃皇后亲许的良缘,尉迟一族,开国元勋,封公爵之位。”一位老者须眉皓然,对侧畔的后生说道。
“诚如斯言,只可惜时移世易,至他尉迟凯这一辈,嫡长子承袭男爵,全赖祖宗余荫,其余子弟,皆是纨绔之流。”那年轻人回应道,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尉迟凯将军之位,乃其多年沙场血战,自八品宣节校尉起,一刀一枪,浴血奋战而来。虽为庶出,却是家族中兴的唯一倚仗,无人敢小觑。
“这将军尉迟凯,着实是疆场英豪,面对强悍的宁国铁骑,嫡庶出身皆无分别,败则败矣。”一位中年妇人低语于侍女耳边。
“诚然如此,故而尉迟凯,近年来在京都联姻中,实为热门人选。”侍女附和道,眼中闪过一丝艳羡。
尉迟家的女眷,自然视他如瑰宝。
宋聪紫一路上听来这许多话语,只觉烦躁,忽又感院中气氛微妙变化,似有异状。
宋聪紫掩面于蔽膝之下,隐约可见一位仙姿袅娜的佳人,莲步轻移,犹如天仙下凡。
"此乃何方佳人,竟有如此倾城之色?"一妙龄妇人低语中透出惊叹。
众宾客窃窃私语如江潮起伏,不绝于耳。
宋聪紫心中疑惑,忽见那丽人步履轻盈,衣带飘飘,众人目光随之流转,如皓月引众星。
“此女莫非尉迟府中的贵客?”一老者低声道。
只见人群自动让开,一位身姿曼妙的佳人款款而来。她步履间衣袂翻飞,恍若月宫仙子降临凡尘,令众人瞠目结舌,连呼吸都为之屏息。
“天哪,是哪位仙子下凡了?”人群中忽有一声惊叹,随即引发一片低语。
一石青长衫公子,扇摇轻笑:“瞧那美人儿,竟比新娘还要娇俏几分!”对座者挤眉弄眼,低语附和。
又有一老者须颤而笑,言道:“此女子非同寻常,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今日婚宴恐生变故。”
石青长衫公子亦赞曰:“姿态曼妙,眉目传情,真乃人间尤物!不知是哪家千金,竟有如此风韵。”
一妇人拉着相公低语:“看这阵仗,莫非新娘表妹?闻说二人幼时相依,情深意重,今日来访,恐生波澜。”
又有一八字胡商人神秘笑道:“此女来者不善,今日乃新郎大喜之日,她却选此时现身,难道……”
那相公摇头道:“若真如此,戏文可就精彩了。新娘与她,必有一番较量。”
一急躁青年插言:“莫不是抢亲?”
四周静默,商人压低声音:“抢亲倒不至于,我看她是新郎幼时玩伴,今日特来,恐是给新娘下马威。”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点头称善。
有人戏言:“新娘虽蒙面,然而气质典雅,不知与来者相比,高低如何?”
旁人接话笑道:“何不打赌,看新娘与表妹,谁更胜一筹?”笑声四起。
好事者眼珠一转,豪言壮语:“我愿千金下注,若此佳人有意中人,必是本公子!”
众人哄笑,有人调侃:“以你这般模样,还想抱得美人归?只怕千金也要付之东流!”
宋聪紫虽蒙头纱,心中忐忑,不知这佳人表妹,意在何为?
是贺喜还是夺郎?
厅中气氛热闹而紧张,宾客各怀心事,静待好戏。
今日婚宴,恐因这新娘与表妹,横生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