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宋聪紫正揣测那表妹的意图时,吉时已至,礼官高声宣唱,打破了一时的静谧。
宋聪紫随尉迟凯在青庐之前,依古礼,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交拜,步步皆有章法。宋聪紫举止端庄,实乃贵妇之态。然而其华美外表下,暗藏波澜。
场面宏丽,恍如梦境。宋聪紫依礼而行,动作不乱,面容从容。然她心中清明,数百双眼睛犹如利箭,审视着她,欲将她的内心与外貌尽皆洞悉。
至夫妻交拜时,宋聪紫目光落在牌位上“尉迟”二字,心头一凛,犹如千钧重担压于肩,令她呼吸困难。她所嫁的不仅是眼前高大男子,更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尉迟家族相连,人生轨迹自此改写。
尉迟凯身披许国将军礼服,英气逼人,立于父母之前。他面容俊朗,目光炯炯,自带威严,更似久经沙场,而非身处这神圣婚典之中。
他深深一鞠,低沉嗓音缓缓诵出传统誓言:
“天地为证,今日我尉迟凯,娶宋聪紫为妻。愿吾二人琴瑟和谐,白头偕老。”
宋聪紫轻声重复,悦耳之音中隐约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礼成,二人转身面对满堂宾客,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容令宋聪紫心中涌起无尽孤独。
尉迟凯似觉察到她的不安,伸手握住她的手,粗糙的手掌与她纤细手指紧紧相扣。
这突如其来的慰藉举动,让宋聪紫心中一怔,愕然抬头望他。
“娘子,你我同行。”他轻声细语,只有她能听见,“一同面对。”
如是,宋聪紫心中虽有惊诧,但亦感温暖。
却见尉迟凯身形挺拔,如松柏屹立,阳光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面庞,更显傲骨峥嵘。
他身披皇恩赐予的礼袍,头戴熠熠生辉的金冠,英气勃发,威仪非凡。
宋聪紫见此,心中微动,暗自思量:此人虽因权宜之婚娶我,然其仪表堂堂,气度非凡,若能琴瑟和谐,倒亦是美事一桩。只是那诗书所述的天地情缘、花前月下,怕是此生难以亲身经历。
她与尉迟凯穿过繁杂宾客,正当沉思之际,忽见那表妹轻盈而来,如今距离近了,看得真切,心中不禁一紧。
此人正是苏蔷,尉迟凯自幼青梅竹马的表妹。
宋聪紫曾在诗会上远远见过她,如今目睹苏蔷身姿曼妙,举止间既有猛虎之威,又兼狐狸之灵,一颦一笑,足以令婚礼宴席上的男儿神魂颠倒。她身着紫色罗裙,宛如画卷中走出的狐仙,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苏蔷目光如炬,穿透喧嚣,直视宋聪紫内心,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是嫉妒?还是敌意?
宋聪紫此刻面纱遮面,但那双鹰眼犀利,仿佛能透视聪紫的灵魂。
宋聪紫呼吸一滞,只觉司仪的贺词渐行渐远,只剩下嗡嗡低语,消逝于虚空中。
她慌忙眨眼,锐利的目光依然如炬,令她心神不宁。
苏蔷随即隐入人群,留下宋聪紫独自在众目睽睽之下,心跳起伏不定。
聪紫心中一紧,只觉热血涌上脸颊,暗想:此女子与尉迟凯青梅竹马,定是情根深种。我虽为妻,若能与她和睦相处,倒也省却许多是非烦恼。
司仪的声音再次响起,将宋聪紫从思绪中唤醒。
她连忙敛起神色,随尉迟凯继续前行。
然而苏蔷那灼热的目光,久久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她抬眼望去,只见尉迟凯眉头紧锁,凝视着她,严肃的面容闪过一丝疑惑。
他察觉到她的失神了吗?
婚礼继续,丝竹之声不绝,忽闻喧哗声起,原来是一班伶人翩然而至。他们身着五彩斑斓的华服,翻腾跳跃,走绳索,令满座宾客惊叹不已,掌声雷动。
府第之中,宾朋满座,百桌盛宴排列有序,鼓乐喧天,人声嘈杂,热闹非凡。宋聪紫头戴紫凤冠,身披霞帔,端坐主位,真乃金枝玉叶,风华绝代。
她眼波流转,侧目一望,但见那尉迟表妹苏蔷静坐在女眷之列,分外引人注目。此女明眸皓齿,眉若远山,颜容如春花烂漫,光华照人,竟比新娘头上的珠翠还要夺目三分。
四周宾客不论男女老少,皆忍不住暗中瞩目,更有大胆者,凝视不移,连杯中酒液也忘却品尝。忽闻人群中有人阴阳怪调道:“这新娘子的表妹,真是个佳人胚子!怕是那台上演戏的名角儿,也难与之争艳!”
“可不是吗,这姑娘生得真叫俊俏!”另一人附和道。
“瞧那眉眼,瞧那身段,啧啧,真是美人天成!”又一人赞叹不已。
“我可没乱说,便是新娘子,也未必能及她半分!”有人接口道,“如此姿色,若入深宫,怕是连后宫佳丽也要自叹不如。”
众人闻言,皆心照不宣,窃笑不已。
宋聪紫一字未落听了,心中暗忖:新郎与表妹自幼情深意笃,青梅竹马,焉能无动于衷?
思绪至此,她心中愈发苦涩,面上却不动声色,抬眸一望,只见新郎与众将领举杯共饮,谈笑风生。
新郎朗声道:“今日大喜,众兄弟切莫客气,需畅饮几巡,不醉不休!”
众人纷纷应和,场面热闹非凡。
宋聪紫黛眉微蹙,面上仍端庄自若,心中起了忧虑如缕:“恐是新婚燕尔未及数日,那新郎府中已有纳妾之意。”
旁侧眼尖的小丫头瞧见,悄声询问身旁的老嬷嬷:“嬷嬷,您看这新娘这是何故?”
老嬷嬷阅人无数,早已洞悉其中,低声道:“嘘,少言两句,这新娘子怕是心中醋意正浓!”
小丫头不解,追问其故。
老嬷嬷便将表妹与新郎的纠葛细细道来。小丫头听罢,豁然开朗,不由感叹:“原来如此,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宴间歇息,宋聪紫以更衣为由,悄然离开喧嚣,独步后花园寻觅片刻清静。
月华如水,将御赐家宴的喧嚣隔于夜色之外,只余远处丝竹管弦之声若隐若现。
此园清幽雅致,月色洒满花木扶疏之间,她独自漫步其中,深吸一口清新空气,心旷神怡,宴席上的拘束也随风而散。
夜风轻拂,带来茉莉花香,与衣袖间残留的佳肴醇酿交织,倒别有一番风味。
忽闻碎石路上有轻微声响,她心中一惊,回首之际,苏蔷已悄然立于月光之下。
月色映照下,苏蔷容颜如玉,清冷出尘,宴间媚态全无。
又见她月光下的身影摇曳生姿,风华绝代,令人赞叹。
“宋聪紫小姐,新婚之喜,可还尽欢?”苏蔷声音柔美,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却隐含着宋聪紫难以揣摩的深意,“想必今日宴会热闹非凡,宋小姐应是乐在其中吧?”
称呼仍是“宋小姐”,而非“尉迟夫人”。
闻言,宋聪紫优雅颔首,心中虽惊,面上却平静如水:“苏小姐过奖了,今日蒙圣上恩赐,家宴盛况,贵客盈门,实乃我等荣幸。我仅受皇后娘娘恩惠,何德何能承受此等厚礼?”
先发制人,表明自己承蒙皇恩,有皇后庇护,不失为明智之举。
苏蔷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这些闺阁间的唇枪舌剑,对她这个庶出女子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她轻笑一声,打量着宋聪紫,心中暗道:这宋家嫡女,看似娇滴滴又柔弱,却伶牙俐齿,倒是有趣。
宋聪紫面对苏蔷清澈如秋水、却又锐利如刀光的眼神,心中略感不自在,仿佛被看透了内心。
苏蔷嘴角微翘,似笑非笑道:“我还道宋小姐不堪烦扰,特意来此避静,原来只是想出来透透气罢了。” 她话语轻松,笑容若隐若现,令人难以揣测其心思。
苏蔷的双眸深邃如星海,令人不敢直视,又忍不住沉醉其中。
宋聪紫脸颊微红,幸亏月色朦胧,遮掩了她的羞涩。她深吸一口气,道:“我需片刻宁静,今日喜事繁多,一时难以承受,只想外出呼吸新鲜空气。”
明言自己乃是寻清净,苏小姐请早,小女子不送!
“确实,身份剧变,需时适应。”苏蔷点头应道,言语轻松却暗藏锋芒,“不知从异国女子,一跃成为帝国栋梁之妻,宋小姐心中有何感触?”
此话一出,气氛骤然紧张,犹如利刃悬于二人之间。
宋聪紫出身高京宋家大宅,从未涉足海外,何来异国女子之说?
况且她父亲本是入赘宋家,在朝为官,按大许律例,宋丰早已是许国之人。
尉迟家族世代为官,此等关节岂会不明?
苏家以皇商立身,深知各大家族关系的重要性,犹如“护官符”,言谈间更是谨慎。
苏蔷此刻装作不明,提及此事,看来尉迟家族已决定利用她父亲的出身,对她这位新媳妇施压。
宋聪紫心中暗想,这做生意的苏家,未进门的妾室,与自己初次交谈,竟敢以此试探,实乃欺人太甚。
她眼神微寒,眉梢轻挑,语气中透出凌厉:“苏蔷小姐放心,妾身并非嫌贫爱富之人,他人的闲言碎语也无足挂齿。”
言外之意,她宋家千金,乃是下嫁。
从明家与宋家看,宋聪紫属实是下嫁。
尉迟家族,自上一代已无朝廷实权人物,财务亦入不敷出。
然而联姻能成,必是因为尉迟、宋、明三家的账,甚至包括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的账都能平衡,尉迟凯成了京城大族联姻的抢手货。
许国立国百年,如今被宁国逼得将才难寻。尉迟凯这样的年轻天才将领,除非有意外,将是许国未来数十年的基石。
明、宋这样的望族大姓,倚仗朝中名将,确可大做文章。
苏蔷听出了她话语中的弦外之音,眸中闪过一抹赞赏,微扬眉梢道:“宋姑娘果然不让须眉,想来我那俊俏表兄,倒是娶得一位与他同样刚毅的夫人,实乃英雄佳人并肩也。”
尉迟凯这豪爽汉子,虽然也算一表人才,但称得上……俊俏吗?宋聪紫暗暗皱眉,这苏蔷话语间不知何意。
“小女子无甚才情,生于京师显赫之家宋氏,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略通一二。今嫁予尉迟将军这等豪杰,也算珠联璧合,”宋聪紫言语间透着几分傲骨,“苏蔷小姐若不信,不妨光临寒舍,咱姐妹俩品茗论诗,便可见证我所言非虚。”
此话之意显而易见:你一个商贾之女,何来资格对我指指点点?我宋家的才情与百年门第,又岂是你苏氏可比?又暗暗用了“姐妹”二字,留了台阶。
她谨记母亲教诲,面对冷言冷语,绝不忍气吞声。口舌之争,在她这饱读史书的女子看来,不过举手之劳。然而莫要过于逼迫人,乃是她一贯行事风格。
苏蔷闻言,轻笑一声道:“既然姐姐有此雅意,我虽粗通文墨,也定当奉陪。只是不知宋姑娘有何高见,愿与我共商。”
此言一出,倒是让宋聪紫一时语塞,此时自然无法细细讨论诗书。
她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寻常人等怎敢与她争锋?偏偏苏蔷这丫头,不仅不逊于她,反而隐隐透着咄咄逼人的气势。
宋聪紫心中暗道,这苏家女子果然棘手。却见月华如练,洒在苏蔷乌黑的秀发上,如瀑如云,恍若洛神下凡。
那肤若凝脂之态,搭配轻纱曼舞,真教人分辨不清是天上仙子还是人间女子。若是在宴会上那些轻浮醉酒的男子见到此等绝色,怕是要失态非常。
不知尉迟凯与这苏蔷相处,又是如何一番情状?
宋聪紫思绪纷飞,未及答话,宴会那边已传来喧哗,似有人打碎了酒器,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哄笑,似是有人酒后失态,起了争端。
宋聪紫无奈地叹了口气,抚额道:“酒酣耳热,理智难持。看来这酒后之失,在尉迟府中亦时有发生。苏小姐,恕我不能久陪,得去看看夫君。”
打量着这位狐媚动人的表妹,宋聪紫暗自思量:罢了,今日是新婚之夜,能平安度过便好,切莫再生枝节。
避之不及,不如远离。小女子能屈能伸。
她这般想着,欲转身离去,却被苏蔷一把拉住手腕,那柔滑温热的触感,竟让宋聪紫心中莫名一动。
“本姑娘素来直爽,若不介意,赠宋姑娘一句话吧,”苏蔷压低了声音,唇角贴近宋聪紫的耳畔,此刻语气,竟然诚恳许多。
婚礼已毕,她却孜孜不倦,仍称宋聪紫为“宋姑娘”,而非“表嫂”或“尉迟夫人”,此中深意,耐人寻味。
苏蔷轻声道:“这尉迟府内,人心难测,盟友往往出乎意料。莫轻易拒绝一个潜在的盟友……或者,更多。”
言罢,苏蔷松开手。宋聪紫心中一凛,转首望向苏蔷,只见她含笑凝视,那双媚眼此刻却如清泉,令人静心。
这下凡的狐狸精,何时学会变脸,扮做那清纯玉女了?宋聪紫暗自嘀咕。
苏蔷浅笑,款款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只余下一地月华,一园花香。
宋聪紫独立花间,思绪万千,被苏蔷碰触的地方,肌肤犹有余温。
这尉迟凯的绝色表妹,定是身怀妖术。宋聪紫心中暗想。
宋聪紫随尉迟凯在青庐之前,依古礼,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交拜,步步皆有章法。宋聪紫举止端庄,实乃贵妇之态。然而其华美外表下,暗藏波澜。
场面宏丽,恍如梦境。宋聪紫依礼而行,动作不乱,面容从容。然她心中清明,数百双眼睛犹如利箭,审视着她,欲将她的内心与外貌尽皆洞悉。
至夫妻交拜时,宋聪紫目光落在牌位上“尉迟”二字,心头一凛,犹如千钧重担压于肩,令她呼吸困难。她所嫁的不仅是眼前高大男子,更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尉迟家族相连,人生轨迹自此改写。
尉迟凯身披许国将军礼服,英气逼人,立于父母之前。他面容俊朗,目光炯炯,自带威严,更似久经沙场,而非身处这神圣婚典之中。
他深深一鞠,低沉嗓音缓缓诵出传统誓言:
“天地为证,今日我尉迟凯,娶宋聪紫为妻。愿吾二人琴瑟和谐,白头偕老。”
宋聪紫轻声重复,悦耳之音中隐约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礼成,二人转身面对满堂宾客,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容令宋聪紫心中涌起无尽孤独。
尉迟凯似觉察到她的不安,伸手握住她的手,粗糙的手掌与她纤细手指紧紧相扣。
这突如其来的慰藉举动,让宋聪紫心中一怔,愕然抬头望他。
“娘子,你我同行。”他轻声细语,只有她能听见,“一同面对。”
如是,宋聪紫心中虽有惊诧,但亦感温暖。
却见尉迟凯身形挺拔,如松柏屹立,阳光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面庞,更显傲骨峥嵘。
他身披皇恩赐予的礼袍,头戴熠熠生辉的金冠,英气勃发,威仪非凡。
宋聪紫见此,心中微动,暗自思量:此人虽因权宜之婚娶我,然其仪表堂堂,气度非凡,若能琴瑟和谐,倒亦是美事一桩。只是那诗书所述的天地情缘、花前月下,怕是此生难以亲身经历。
她与尉迟凯穿过繁杂宾客,正当沉思之际,忽见那表妹轻盈而来,如今距离近了,看得真切,心中不禁一紧。
此人正是苏蔷,尉迟凯自幼青梅竹马的表妹。
宋聪紫曾在诗会上远远见过她,如今目睹苏蔷身姿曼妙,举止间既有猛虎之威,又兼狐狸之灵,一颦一笑,足以令婚礼宴席上的男儿神魂颠倒。她身着紫色罗裙,宛如画卷中走出的狐仙,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苏蔷目光如炬,穿透喧嚣,直视宋聪紫内心,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是嫉妒?还是敌意?
宋聪紫此刻面纱遮面,但那双鹰眼犀利,仿佛能透视聪紫的灵魂。
宋聪紫呼吸一滞,只觉司仪的贺词渐行渐远,只剩下嗡嗡低语,消逝于虚空中。
她慌忙眨眼,锐利的目光依然如炬,令她心神不宁。
苏蔷随即隐入人群,留下宋聪紫独自在众目睽睽之下,心跳起伏不定。
聪紫心中一紧,只觉热血涌上脸颊,暗想:此女子与尉迟凯青梅竹马,定是情根深种。我虽为妻,若能与她和睦相处,倒也省却许多是非烦恼。
司仪的声音再次响起,将宋聪紫从思绪中唤醒。
她连忙敛起神色,随尉迟凯继续前行。
然而苏蔷那灼热的目光,久久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她抬眼望去,只见尉迟凯眉头紧锁,凝视着她,严肃的面容闪过一丝疑惑。
他察觉到她的失神了吗?
婚礼继续,丝竹之声不绝,忽闻喧哗声起,原来是一班伶人翩然而至。他们身着五彩斑斓的华服,翻腾跳跃,走绳索,令满座宾客惊叹不已,掌声雷动。
府第之中,宾朋满座,百桌盛宴排列有序,鼓乐喧天,人声嘈杂,热闹非凡。宋聪紫头戴紫凤冠,身披霞帔,端坐主位,真乃金枝玉叶,风华绝代。
她眼波流转,侧目一望,但见那尉迟表妹苏蔷静坐在女眷之列,分外引人注目。此女明眸皓齿,眉若远山,颜容如春花烂漫,光华照人,竟比新娘头上的珠翠还要夺目三分。
四周宾客不论男女老少,皆忍不住暗中瞩目,更有大胆者,凝视不移,连杯中酒液也忘却品尝。忽闻人群中有人阴阳怪调道:“这新娘子的表妹,真是个佳人胚子!怕是那台上演戏的名角儿,也难与之争艳!”
“可不是吗,这姑娘生得真叫俊俏!”另一人附和道。
“瞧那眉眼,瞧那身段,啧啧,真是美人天成!”又一人赞叹不已。
“我可没乱说,便是新娘子,也未必能及她半分!”有人接口道,“如此姿色,若入深宫,怕是连后宫佳丽也要自叹不如。”
众人闻言,皆心照不宣,窃笑不已。
宋聪紫一字未落听了,心中暗忖:新郎与表妹自幼情深意笃,青梅竹马,焉能无动于衷?
思绪至此,她心中愈发苦涩,面上却不动声色,抬眸一望,只见新郎与众将领举杯共饮,谈笑风生。
新郎朗声道:“今日大喜,众兄弟切莫客气,需畅饮几巡,不醉不休!”
众人纷纷应和,场面热闹非凡。
宋聪紫黛眉微蹙,面上仍端庄自若,心中起了忧虑如缕:“恐是新婚燕尔未及数日,那新郎府中已有纳妾之意。”
旁侧眼尖的小丫头瞧见,悄声询问身旁的老嬷嬷:“嬷嬷,您看这新娘这是何故?”
老嬷嬷阅人无数,早已洞悉其中,低声道:“嘘,少言两句,这新娘子怕是心中醋意正浓!”
小丫头不解,追问其故。
老嬷嬷便将表妹与新郎的纠葛细细道来。小丫头听罢,豁然开朗,不由感叹:“原来如此,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宴间歇息,宋聪紫以更衣为由,悄然离开喧嚣,独步后花园寻觅片刻清静。
月华如水,将御赐家宴的喧嚣隔于夜色之外,只余远处丝竹管弦之声若隐若现。
此园清幽雅致,月色洒满花木扶疏之间,她独自漫步其中,深吸一口清新空气,心旷神怡,宴席上的拘束也随风而散。
夜风轻拂,带来茉莉花香,与衣袖间残留的佳肴醇酿交织,倒别有一番风味。
忽闻碎石路上有轻微声响,她心中一惊,回首之际,苏蔷已悄然立于月光之下。
月色映照下,苏蔷容颜如玉,清冷出尘,宴间媚态全无。
又见她月光下的身影摇曳生姿,风华绝代,令人赞叹。
“宋聪紫小姐,新婚之喜,可还尽欢?”苏蔷声音柔美,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却隐含着宋聪紫难以揣摩的深意,“想必今日宴会热闹非凡,宋小姐应是乐在其中吧?”
称呼仍是“宋小姐”,而非“尉迟夫人”。
闻言,宋聪紫优雅颔首,心中虽惊,面上却平静如水:“苏小姐过奖了,今日蒙圣上恩赐,家宴盛况,贵客盈门,实乃我等荣幸。我仅受皇后娘娘恩惠,何德何能承受此等厚礼?”
先发制人,表明自己承蒙皇恩,有皇后庇护,不失为明智之举。
苏蔷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这些闺阁间的唇枪舌剑,对她这个庶出女子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她轻笑一声,打量着宋聪紫,心中暗道:这宋家嫡女,看似娇滴滴又柔弱,却伶牙俐齿,倒是有趣。
宋聪紫面对苏蔷清澈如秋水、却又锐利如刀光的眼神,心中略感不自在,仿佛被看透了内心。
苏蔷嘴角微翘,似笑非笑道:“我还道宋小姐不堪烦扰,特意来此避静,原来只是想出来透透气罢了。” 她话语轻松,笑容若隐若现,令人难以揣测其心思。
苏蔷的双眸深邃如星海,令人不敢直视,又忍不住沉醉其中。
宋聪紫脸颊微红,幸亏月色朦胧,遮掩了她的羞涩。她深吸一口气,道:“我需片刻宁静,今日喜事繁多,一时难以承受,只想外出呼吸新鲜空气。”
明言自己乃是寻清净,苏小姐请早,小女子不送!
“确实,身份剧变,需时适应。”苏蔷点头应道,言语轻松却暗藏锋芒,“不知从异国女子,一跃成为帝国栋梁之妻,宋小姐心中有何感触?”
此话一出,气氛骤然紧张,犹如利刃悬于二人之间。
宋聪紫出身高京宋家大宅,从未涉足海外,何来异国女子之说?
况且她父亲本是入赘宋家,在朝为官,按大许律例,宋丰早已是许国之人。
尉迟家族世代为官,此等关节岂会不明?
苏家以皇商立身,深知各大家族关系的重要性,犹如“护官符”,言谈间更是谨慎。
苏蔷此刻装作不明,提及此事,看来尉迟家族已决定利用她父亲的出身,对她这位新媳妇施压。
宋聪紫心中暗想,这做生意的苏家,未进门的妾室,与自己初次交谈,竟敢以此试探,实乃欺人太甚。
她眼神微寒,眉梢轻挑,语气中透出凌厉:“苏蔷小姐放心,妾身并非嫌贫爱富之人,他人的闲言碎语也无足挂齿。”
言外之意,她宋家千金,乃是下嫁。
从明家与宋家看,宋聪紫属实是下嫁。
尉迟家族,自上一代已无朝廷实权人物,财务亦入不敷出。
然而联姻能成,必是因为尉迟、宋、明三家的账,甚至包括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的账都能平衡,尉迟凯成了京城大族联姻的抢手货。
许国立国百年,如今被宁国逼得将才难寻。尉迟凯这样的年轻天才将领,除非有意外,将是许国未来数十年的基石。
明、宋这样的望族大姓,倚仗朝中名将,确可大做文章。
苏蔷听出了她话语中的弦外之音,眸中闪过一抹赞赏,微扬眉梢道:“宋姑娘果然不让须眉,想来我那俊俏表兄,倒是娶得一位与他同样刚毅的夫人,实乃英雄佳人并肩也。”
尉迟凯这豪爽汉子,虽然也算一表人才,但称得上……俊俏吗?宋聪紫暗暗皱眉,这苏蔷话语间不知何意。
“小女子无甚才情,生于京师显赫之家宋氏,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略通一二。今嫁予尉迟将军这等豪杰,也算珠联璧合,”宋聪紫言语间透着几分傲骨,“苏蔷小姐若不信,不妨光临寒舍,咱姐妹俩品茗论诗,便可见证我所言非虚。”
此话之意显而易见:你一个商贾之女,何来资格对我指指点点?我宋家的才情与百年门第,又岂是你苏氏可比?又暗暗用了“姐妹”二字,留了台阶。
她谨记母亲教诲,面对冷言冷语,绝不忍气吞声。口舌之争,在她这饱读史书的女子看来,不过举手之劳。然而莫要过于逼迫人,乃是她一贯行事风格。
苏蔷闻言,轻笑一声道:“既然姐姐有此雅意,我虽粗通文墨,也定当奉陪。只是不知宋姑娘有何高见,愿与我共商。”
此言一出,倒是让宋聪紫一时语塞,此时自然无法细细讨论诗书。
她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寻常人等怎敢与她争锋?偏偏苏蔷这丫头,不仅不逊于她,反而隐隐透着咄咄逼人的气势。
宋聪紫心中暗道,这苏家女子果然棘手。却见月华如练,洒在苏蔷乌黑的秀发上,如瀑如云,恍若洛神下凡。
那肤若凝脂之态,搭配轻纱曼舞,真教人分辨不清是天上仙子还是人间女子。若是在宴会上那些轻浮醉酒的男子见到此等绝色,怕是要失态非常。
不知尉迟凯与这苏蔷相处,又是如何一番情状?
宋聪紫思绪纷飞,未及答话,宴会那边已传来喧哗,似有人打碎了酒器,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哄笑,似是有人酒后失态,起了争端。
宋聪紫无奈地叹了口气,抚额道:“酒酣耳热,理智难持。看来这酒后之失,在尉迟府中亦时有发生。苏小姐,恕我不能久陪,得去看看夫君。”
打量着这位狐媚动人的表妹,宋聪紫暗自思量:罢了,今日是新婚之夜,能平安度过便好,切莫再生枝节。
避之不及,不如远离。小女子能屈能伸。
她这般想着,欲转身离去,却被苏蔷一把拉住手腕,那柔滑温热的触感,竟让宋聪紫心中莫名一动。
“本姑娘素来直爽,若不介意,赠宋姑娘一句话吧,”苏蔷压低了声音,唇角贴近宋聪紫的耳畔,此刻语气,竟然诚恳许多。
婚礼已毕,她却孜孜不倦,仍称宋聪紫为“宋姑娘”,而非“表嫂”或“尉迟夫人”,此中深意,耐人寻味。
苏蔷轻声道:“这尉迟府内,人心难测,盟友往往出乎意料。莫轻易拒绝一个潜在的盟友……或者,更多。”
言罢,苏蔷松开手。宋聪紫心中一凛,转首望向苏蔷,只见她含笑凝视,那双媚眼此刻却如清泉,令人静心。
这下凡的狐狸精,何时学会变脸,扮做那清纯玉女了?宋聪紫暗自嘀咕。
苏蔷浅笑,款款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只余下一地月华,一园花香。
宋聪紫独立花间,思绪万千,被苏蔷碰触的地方,肌肤犹有余温。
这尉迟凯的绝色表妹,定是身怀妖术。宋聪紫心中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