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经过书店这么一遭,回去后杨穗又开始盘算赚钱的事。
她倒是想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但现如今娘俩个都住在城里,直白点说就是吃喝拉撒都要花钱。杨素卉是能靠缝补赚点,但毕竟是个累活,杨穗不想她太劳苦。去做点什么小买卖吧,杨穗和她都不是会烧饭的主,怕是不可行。一时间,好像没什么出路,况且,马上也要开学了。
这么一想着,都忘了和杨素卉说市场价。
杨穗一天下来把东西都安排妥当,还得到了关荷的保证,心里那叫一个美。兴致冲冲的把自己缝补工具拿出来,分门别类的收拾好。关荷给了她几件自己的衣裳,说是打个样,方便招生意。一炷香的工夫把三件衣服要打补丁的布料裁好,杨穗抿着线开始缝补,针脚密的打远一看像是连在一起,不用想就知道牢固。
两人各自都忙一天,最后简单吃过晚饭就睡下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杨穗趁杨语素打听明华中学报道的功夫,跑到对门把衣裳交给关荷。关荷是个手笨的,衣服破了自己也补不好,眼下见了心里欢喜:放到别人那补,起码也得几分一毛的呢。嘴上是好声好语,拿着衣裳就往外走,说是去揽生意去。
等到杨素卉把人盼回来,关荷手里挎着一篮子衣服:“喏,街坊邻居的林林总总都在这儿了,不过我先和你说好,毕竟你刚在这做事,价格我不敢要高,一件上衣2分,一件裤子1分,小孩衣裳一套加起来算一分。”杨素卉心眼实诚,点点头就接过篮子:“谢谢你啊关嫂子,要不是你我估计都赶不上这趟。”
实际上关荷哪里不敢要价钱,她要的比普通价钱还高呢!有人质疑她就撑开料子给人看针脚,光说用线的量都比别人多一倍,大家看了也没话说。况且,她也没打着杨穗的名号,而是对外宣称自己缝的,以免到时候有人找到杨穗头上,再发现她抽利润的事。
她抽的狠,一件衣服算下来有几分钱,刚刚那一篮子,自己能赚上个一毛多!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这边杨穗在家勤勤恳恳补衣裳,那边杨语素前脚已经到了明华中学。
接待处的老师一看她一个人来的,身上的衣裳式样也打眼农村款式,对她倒也和善:“新生吗?录取通知书我看看来。”
杨语素从善如流的拿出纸张递给他看,薄薄一张纸,却沉甸甸好像记载着另一个人生。
老师一看没什么问题后就让杨语素进去了。
明华中学虽说是这镇子上唯一一所高中,但毕竟镇子不大,要说学校设施顶好,那也不可能。上辈子杨语素什么好的没见过,但眼下她还是感到欢喜。
新生闹哄哄的挤在班级里,女同学坐在一块咬耳朵,男生们推推搡搡的像没开化的猴子,倒也热闹。
“咳咳,大家安静一下!”一个有些严厉的女声,大概是班主任:“我叫燕梅,以后就是一班的班主任。”
学生们安静下来,脸上带着迷茫,兴奋,像一群即将学会展翅的小鸟。
燕梅话不多,简单交代了一下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课程安排就宣布大家可以回去了,下午再来上课。
杨语素看了一圈,没看到上次在书店碰到的那个男生。她旁边一个女孩正收拾东西,见她这样,好奇问道:“你在看什么?”
杨语素回过神来,这是一个圆圆脸的小姑娘,两只眼睛亮亮的,她挺喜欢:“没什么,好奇。村里的教室比这里差多了。”
薛琪琪眨巴眨巴眼睛:“你是从村里考来的呀,那你学习成绩是不是很好!以后我有问题了就问你成不,我数学可烂了,每回考试都得挨骂!”
杨语素弯弯眼睛:“当然行。”薛琪琪很高兴:“你是要下了学往村里赶吗?我听说很多人都是这么上学的,会不会太累啊。”杨语素简单说了下住在城里,薛琪琪惊讶极了,还说着以后要去她那儿玩。
杨语素回去时又经过了书店,鬼使神差的往里面看了一眼:还是没有那个年轻人。她有些好笑的自己摇摇头,把这事抛到脑后去。
回到家,杨穗忙放下手里的活,还往桌子底下藏藏:“回来啦,怎么样啊学校?”
杨语素没注意她的小动作,笑着答道:“挺好,比村里好多了。”
杨穗点点头:“那就好,上了高中就好好学。”
中午吃的馒头,从村里就蒸好的,到现在已经有点干巴,杨语素想起赚钱的事:“娘,我那天问了问缝衣裳的事,回头我去给你介绍一下子。”杨穗赶忙摆摆手:“不用不用,我已经找到活干了!你别操心我,管好自己就成。”
杨穗挺惊喜,没想到她娘进了城还会事些,也就点点头。吃完饭也没急着上学,趴在桌子上把创作的那首小诗写完了,贴张邮票打算投出去。
她没报太大希望,想着总得多试几次慢慢成长,也就没把这事儿放心里。
下午开始正式上课,第一门课就是数学,当场发下来一张检测卷。数学老师是个老头,板着手站在讲台上,眯着眼看下面哀声载道的学生们,满意的很:就是让这群小崽子知道玩了一个暑假的结果是什么!
杨穗身边坐着的还是薛琪琪,小丫头包子脸都皱起来,但也没扭头看她答案什么的,杨语素不禁对她的好感又高了些。卷子不难,至少对于杨语素来说,不算难。四十分钟过后,卷子被收上去,薛琪琪一头栽倒课桌上:“啊啊啊,怎么第一门就是数学考试!烦烦烦!”
后桌一个男生开口了:“这不就是最好的检测方式吗?看看学生们的真才实学到底怎么样。有些人考进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学,不如不考。”
瞧瞧这话说的多恶心,平白无故的就这么一长串,不知道的还以为薛琪琪高考落榜了还是怎么的,小丫头噌的把头转过来,怒视着徐凯。
徐凯一点不怕她,用他的话来说,他的成绩就是说话的底气。看着周围人打量的目光,他还挺得意。
下节课的铃声响了,薛琪琪没继续说什么,管自己上课,但一张脸气鼓鼓的,明显没打算罢休。
语文课是一个慈祥老太,咿咿呀呀的讲了半节课人生哲理,才让人把教材发下去,说是后半节课自己翻书预习。
教材是先发了,但是学杂费还没收。杨语素不着急,她不用交。但是也有人忧心,教室里有很小的交谈声,悉悉索索。
“能不能安静点,你不学别人还要学呢!”徐凯声音很大,把薛琪琪吓得从凳子上弹了起来,不禁火上心头:“你干什么啊,我看你才影响别人吧!”
又是徐凯,杨穗扶额,这孩子怎么事这么多。
比起薛琪琪或是其他人的愤怒或其他,她只觉得好笑,可能本着成年人不跟小孩计较的打算,徐凯虽然有些做作,在她眼里无伤大雅。
但突然吼这么一嗓子,确实是他的不对,杨穗跟着帮腔:“同学,你这样突然大声说话,不仅打断别人的思绪,还容易惊扰胆子小的同学,下次请不要这样了。”
她语气温和,但徐凯却觉得她虚伪:他知道她,全校第一考进来的。
他是全校第二。
一看就是个死读书的,上了高中数理化难度升高,女生罢了,看他怎么虐死她。
翻了个白眼,徐凯自己看书,全程没理会薛琪琪一秒钟:薛琪琪的成绩,根本不在他搭理的范围内,浪费他的时间。
“怎么就遇上这种人,晦气!”薛琪琪小声嘟囔,还是气不过。杨穗小声安慰她大不了以后换座位,好歹把人安抚住了。
老太太看着学生自己解决了,笑眯眯地喝口茶,一派悠闲。
至于学生之间的小小摩擦,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她倒是想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但现如今娘俩个都住在城里,直白点说就是吃喝拉撒都要花钱。杨素卉是能靠缝补赚点,但毕竟是个累活,杨穗不想她太劳苦。去做点什么小买卖吧,杨穗和她都不是会烧饭的主,怕是不可行。一时间,好像没什么出路,况且,马上也要开学了。
这么一想着,都忘了和杨素卉说市场价。
杨穗一天下来把东西都安排妥当,还得到了关荷的保证,心里那叫一个美。兴致冲冲的把自己缝补工具拿出来,分门别类的收拾好。关荷给了她几件自己的衣裳,说是打个样,方便招生意。一炷香的工夫把三件衣服要打补丁的布料裁好,杨穗抿着线开始缝补,针脚密的打远一看像是连在一起,不用想就知道牢固。
两人各自都忙一天,最后简单吃过晚饭就睡下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杨穗趁杨语素打听明华中学报道的功夫,跑到对门把衣裳交给关荷。关荷是个手笨的,衣服破了自己也补不好,眼下见了心里欢喜:放到别人那补,起码也得几分一毛的呢。嘴上是好声好语,拿着衣裳就往外走,说是去揽生意去。
等到杨素卉把人盼回来,关荷手里挎着一篮子衣服:“喏,街坊邻居的林林总总都在这儿了,不过我先和你说好,毕竟你刚在这做事,价格我不敢要高,一件上衣2分,一件裤子1分,小孩衣裳一套加起来算一分。”杨素卉心眼实诚,点点头就接过篮子:“谢谢你啊关嫂子,要不是你我估计都赶不上这趟。”
实际上关荷哪里不敢要价钱,她要的比普通价钱还高呢!有人质疑她就撑开料子给人看针脚,光说用线的量都比别人多一倍,大家看了也没话说。况且,她也没打着杨穗的名号,而是对外宣称自己缝的,以免到时候有人找到杨穗头上,再发现她抽利润的事。
她抽的狠,一件衣服算下来有几分钱,刚刚那一篮子,自己能赚上个一毛多!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这边杨穗在家勤勤恳恳补衣裳,那边杨语素前脚已经到了明华中学。
接待处的老师一看她一个人来的,身上的衣裳式样也打眼农村款式,对她倒也和善:“新生吗?录取通知书我看看来。”
杨语素从善如流的拿出纸张递给他看,薄薄一张纸,却沉甸甸好像记载着另一个人生。
老师一看没什么问题后就让杨语素进去了。
明华中学虽说是这镇子上唯一一所高中,但毕竟镇子不大,要说学校设施顶好,那也不可能。上辈子杨语素什么好的没见过,但眼下她还是感到欢喜。
新生闹哄哄的挤在班级里,女同学坐在一块咬耳朵,男生们推推搡搡的像没开化的猴子,倒也热闹。
“咳咳,大家安静一下!”一个有些严厉的女声,大概是班主任:“我叫燕梅,以后就是一班的班主任。”
学生们安静下来,脸上带着迷茫,兴奋,像一群即将学会展翅的小鸟。
燕梅话不多,简单交代了一下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课程安排就宣布大家可以回去了,下午再来上课。
杨语素看了一圈,没看到上次在书店碰到的那个男生。她旁边一个女孩正收拾东西,见她这样,好奇问道:“你在看什么?”
杨语素回过神来,这是一个圆圆脸的小姑娘,两只眼睛亮亮的,她挺喜欢:“没什么,好奇。村里的教室比这里差多了。”
薛琪琪眨巴眨巴眼睛:“你是从村里考来的呀,那你学习成绩是不是很好!以后我有问题了就问你成不,我数学可烂了,每回考试都得挨骂!”
杨语素弯弯眼睛:“当然行。”薛琪琪很高兴:“你是要下了学往村里赶吗?我听说很多人都是这么上学的,会不会太累啊。”杨语素简单说了下住在城里,薛琪琪惊讶极了,还说着以后要去她那儿玩。
杨语素回去时又经过了书店,鬼使神差的往里面看了一眼:还是没有那个年轻人。她有些好笑的自己摇摇头,把这事抛到脑后去。
回到家,杨穗忙放下手里的活,还往桌子底下藏藏:“回来啦,怎么样啊学校?”
杨语素没注意她的小动作,笑着答道:“挺好,比村里好多了。”
杨穗点点头:“那就好,上了高中就好好学。”
中午吃的馒头,从村里就蒸好的,到现在已经有点干巴,杨语素想起赚钱的事:“娘,我那天问了问缝衣裳的事,回头我去给你介绍一下子。”杨穗赶忙摆摆手:“不用不用,我已经找到活干了!你别操心我,管好自己就成。”
杨穗挺惊喜,没想到她娘进了城还会事些,也就点点头。吃完饭也没急着上学,趴在桌子上把创作的那首小诗写完了,贴张邮票打算投出去。
她没报太大希望,想着总得多试几次慢慢成长,也就没把这事儿放心里。
下午开始正式上课,第一门课就是数学,当场发下来一张检测卷。数学老师是个老头,板着手站在讲台上,眯着眼看下面哀声载道的学生们,满意的很:就是让这群小崽子知道玩了一个暑假的结果是什么!
杨穗身边坐着的还是薛琪琪,小丫头包子脸都皱起来,但也没扭头看她答案什么的,杨语素不禁对她的好感又高了些。卷子不难,至少对于杨语素来说,不算难。四十分钟过后,卷子被收上去,薛琪琪一头栽倒课桌上:“啊啊啊,怎么第一门就是数学考试!烦烦烦!”
后桌一个男生开口了:“这不就是最好的检测方式吗?看看学生们的真才实学到底怎么样。有些人考进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学,不如不考。”
瞧瞧这话说的多恶心,平白无故的就这么一长串,不知道的还以为薛琪琪高考落榜了还是怎么的,小丫头噌的把头转过来,怒视着徐凯。
徐凯一点不怕她,用他的话来说,他的成绩就是说话的底气。看着周围人打量的目光,他还挺得意。
下节课的铃声响了,薛琪琪没继续说什么,管自己上课,但一张脸气鼓鼓的,明显没打算罢休。
语文课是一个慈祥老太,咿咿呀呀的讲了半节课人生哲理,才让人把教材发下去,说是后半节课自己翻书预习。
教材是先发了,但是学杂费还没收。杨语素不着急,她不用交。但是也有人忧心,教室里有很小的交谈声,悉悉索索。
“能不能安静点,你不学别人还要学呢!”徐凯声音很大,把薛琪琪吓得从凳子上弹了起来,不禁火上心头:“你干什么啊,我看你才影响别人吧!”
又是徐凯,杨穗扶额,这孩子怎么事这么多。
比起薛琪琪或是其他人的愤怒或其他,她只觉得好笑,可能本着成年人不跟小孩计较的打算,徐凯虽然有些做作,在她眼里无伤大雅。
但突然吼这么一嗓子,确实是他的不对,杨穗跟着帮腔:“同学,你这样突然大声说话,不仅打断别人的思绪,还容易惊扰胆子小的同学,下次请不要这样了。”
她语气温和,但徐凯却觉得她虚伪:他知道她,全校第一考进来的。
他是全校第二。
一看就是个死读书的,上了高中数理化难度升高,女生罢了,看他怎么虐死她。
翻了个白眼,徐凯自己看书,全程没理会薛琪琪一秒钟:薛琪琪的成绩,根本不在他搭理的范围内,浪费他的时间。
“怎么就遇上这种人,晦气!”薛琪琪小声嘟囔,还是气不过。杨穗小声安慰她大不了以后换座位,好歹把人安抚住了。
老太太看着学生自己解决了,笑眯眯地喝口茶,一派悠闲。
至于学生之间的小小摩擦,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