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文纪元之初,新帝弘泰御极登基,四海之内,百业兴旺,万民归心。弘泰帝勤勉,尤为倚重锦衣卫之精锐,致使社稷安宁,百姓乐土,一片祥和之景。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之下,暗流却悄然涌动。
昔日梁王暗中蓄养兵马,于福州起兵,直指北疆。朝廷闻讯,立即调集重兵,双方于长江之南,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血战。数月鏖战,叛军大败,但其阴霾却久久不散,如鬼魅般萦绕于这片辽阔大地之上。
朝廷之中,皇帝弘泰因梁王叛乱之事,心中疑虑重重。为此,他派遣锦衣卫指挥使袁澈全力搜捕梁王余孽,誓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一时间,应天府内,一场由锦衣卫主导的搜捕风暴席卷而来,其势之猛,前所未有。无论是一品高官,还是市井小民,但凡与叛乱有丝毫瓜葛者,皆难逃昭狱之厄。城中百姓,无不闻之色变,夜不能寐,锦衣卫之威名,至此更添几分恐怖色彩。
杜家是应天有名的盐商之家,家主杜文因一时之错,曾被迫为梁王余党提供消息。东窗事发后,杜家面临灭顶之灾。杜文深知家族危在旦夕,不得不舍下颜面,私下求见袁澈,以期保全杜家上下。
几日后,杜宅。
晌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宽敞明亮的厅堂之中,地面铺就的细腻青石板泛着柔和的光泽,角落里,一只古朴青花瓷缸内,几尾金鱼悠然自得,轻摆尾鳍,于碧波中嬉戏。
厅中央,杜文与家中老少围坐一堂,共享午膳时光。杜薇宁与幼弟杜子安,正嬉笑打闹,以筷子为媒,争夺着盘中的一块佳肴。
杜文举起茶杯,啜饮一口香茗,目光投向杜薇宁,语气平和郑重:“薇宁,你已及笄,为父已为你觅得一桩良缘,不知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满座之人皆是一愣,气氛瞬间凝固。
“婚事?何时定下的?”杜薇宁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错愕与不解,手中的筷子不自觉地滑落。她未曾料到,自己的终身大事竟会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被父亲如此突兀地提及。
“前几日,为父见对方人品才学皆属上乘,便应允了。”杜文解释道。
杜薇宁心中五味杂陈,笑道:“女儿的亲事,爹怎不问问我的意愿?莫非是那家的公子太过出色,让父亲也动了心?”言罢,她好奇地追问起对方身份。
“乃是锦衣卫指挥使袁澈袁大人。”
此言一出,犹如晴天霹雳,震得在座之人无不面露惊色。
袁澈之名,如雷贯耳,他是以铁腕治军、冷酷无情著称的锦衣卫之首,人称“活阎罗”,其威名足以令小儿止啼,百姓畏之如虎。
杜薇宁只觉一股寒意自脚底升起,直透心间。她曾无数次听人提及袁澈的种种恶行,心中对他充满了畏惧与厌恶。
她望向母亲,那双温柔的眼眸中满是无奈与歉意,显然也无法改变这一既定的命运。
*
杜薇宁房间,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略显凌乱的床铺上。
知画轻手轻脚地走进,轻声细语地唤醒沉睡中的杜薇宁:“姑娘,再不起身,晚膳可就凉了。您这生气的习惯,总爱拿自个儿的身子赌气,可不行啊。”她轻轻推着被褥。
杜薇宁缓缓睁开眼,发丝略显凌乱,心中那幅袁澈在昭狱的冷峻画面再次浮现,令她心头一紧。
“不行,绝对不行。”杜薇宁坚决地摇了摇头,仿佛要将那不安的念头甩出脑海,随即掀开被褥,毅然起身。
恰在此时,杜文步入房间,眼神示意知画退下,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杜薇宁一见父亲,面色瞬间冷了下来,正欲转身回避,却被父亲叫住:“宁儿!”
她无奈地停下,声音里带着几分沮丧:“爹,还有何事?”
杜文缓缓踱步至女儿身旁,轻轻坐下,他轻抚着杜薇宁的肩膀,眼里满是歉意。
“宁儿,爹确实不该不问你意见就将你许配给袁大人。”杜薇宁甩开杜文的手,撅起嘴把脸转向另一边,似乎还在生气。
杜文见状,从怀中取出一封残破的信笺,缓缓展开,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这是为父犯下的错,曾为梁王传递消息,如今证据确凿,锦衣卫已找上门来……”
“梁王?”杜薇宁惊呼,难以置信地望向父亲,“是那个刚刚被平息叛乱的梁王?”她虽深居简出,但外界的风云变幻,她亦有所耳闻。
“正是。”杜文的声音低沉而沉重,眼中满是悔意,“为父一时糊涂,却累及家族。那梁王以全家性命相胁,为父迫不得已,只得向袁大人求情。他答应保我杜家周全,条件是……”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似乎难以启齿。
“条件是我嫁给他?”杜薇宁接过话茬,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心中暗道这袁澈或许真是个风流人物,却也不禁好奇,“为何偏偏是我?”
“袁澈大人点名要你。”杜文无奈地道出真相,“你姐姐虽更为成熟稳重,但袁大人却坚持要二女儿,为父也是无可奈何。”
杜薇宁闻言,愣住了,心中涌起无数疑问。她从未与袁澈有过交集,何以成为他的目标?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那传说中的美貌?但很快,她便否定了这个念头,毕竟,论及美貌与才情,姐姐杜薇安才是京师公认的佳人。
她坐在案前,双手支颐,陷入了深深的考。房间的一草一木都如此熟悉,这里是她成长的地方,一旦离去,或许便是永别。但想到家族的安危,她不得不做出抉择。
*
杜府莲池之畔,杜薇宁轻倚石畔,无聊之余,以手掬石,轻掷池中,涟漪层层,惊散了池中悠然自得的游鱼。
“知画,你且说,若是我,你可愿意嫁给那袁澈?”她语气中带着几分慵懒与无奈,目光却未离那池中之景。
知画闻言,神色一紧,连连摆手,声音中带着几分惶恐:“姑娘可千万别拿知画开这样的玩笑,知画何德何能,能配得上那等人物?锦衣卫之名,京城谁人不惧?传言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如刀刃般锋利,行事更是果决无情……”
话未说完,杜薇宁已是忍俊不禁,她忽地站起身,轻盈地走到知画面前,低声笑语,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既然如此,那你何不随我一同去见识见识这位袁澈大人?说不定,你会改变主意呢。”说完,她还俏皮地向知画眨了眨眼,这一举动让知画的脸颊瞬间绯红,她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匆匆离去。
杜薇宁望着知画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随即又想起知画之言,心中不禁泛起涟漪。袁澈之名,与她而言,犹如雾中花、水中月,既神秘又令人心生畏惧。她轻叹一声,思绪万千。
一阵清脆的童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二姐,二姐,我要吃味鲜阁的梨糖酥!”杜子安不知何时已悄悄绕至她身后,紧紧抱住她的腰肢,满脸期盼。
杜薇宁低头,宠溺地刮了刮杜子安的小鼻子,笑道:“你这小鬼头,又馋了?罢了,今日便依你,但切记,莫要让娘知晓哦。”
杜子安一听这话,立刻咧开嘴笑了,他那少了半颗门牙的小嘴显得格外可爱。
*
街市之上,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各式招牌旗帜随风轻扬,时不时传来小贩子的吆喝声。
买完梨糖酥,杜薇宁牵着杜子安的手逛街,二人穿梭于人群之中,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杜子安因平日少有机会出门,此刻更是兴奋不已,四处乱跑,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惹得杜薇宁连连呼唤。
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如同雷鸣般在街巷间炸响,让人心头一紧。伴随着“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避”的威严呼喝,人群瞬间慌乱,纷纷退避。杜薇宁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推至路边。
她迅速反应过来,只见一群身着鲜红色飞鱼服的锦衣卫,如同烈焰般从远处的街角奔腾而来,马匹四蹄翻腾,马上的人儿如同一阵狂风般掠过街道,他们的身影迅速消失在远处的街角,只留下一道道模糊的影子和飞扬的尘土。
“糟了!杜子安!”杜薇宁心中一紧,猛然意识到弟弟的安危。应天之中,锦衣卫出动,必有大事发生,此刻的街巷,恐怕已非安全之地。她急忙环顾四周,却不见杜子安的身影,心中焦急万分。
杜薇宁奋力挣脱开拥挤的人群,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四处寻找杜子安。
由于锦衣卫的到来,街头已不复先前的热闹景象。她呼唤着杜子安的名字,但回应她的只有沉默。
离开主街市那条繁忙的干道后,里排的房屋错落有致,其间的小道更是错综复杂。
杜薇宁越走越远,逐渐远离了人声喧嚣的地方。当她行至一个拐角时,突然,两个蒙面人鬼鬼祟祟地从暗处窜出,险些与她撞个满怀。她稳住身形,心跳加速,悄悄躲在拐角的墙后,窥视着这两个神秘人物。
“李兄,还好今日我们得到了消息,不然可要落入那锦衣卫的圈套了。” 其中一人低声说道。
“是如此,我已在南渡口安排好了船只,今夜亥时便可离开。”另一人回应道。
“好。刚才锦衣卫已出动,我们先找个地方避避风头。”第一个人提议道,边说边四处张望,显得十分警惕。
听他们的对话,杜薇宁猜测他们像是逃犯,而锦衣卫的出动正是为了追捕他们。她再次探出头来,却发现两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算了,找子安要紧。”杜薇宁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示意自己忘掉刚刚的那一幕,继续往前走。
她走到一处小戏台前时,停下脚步,身倚青石,双手叉腰,气喘吁吁地喊道:“杜子安!你再不出来,以后就再也别想吃梨糖酥了!”
话音未落,一群锦衣卫仿佛幽灵般从四面八方猛然冲出,迅速将她团团包围。
杜薇宁还未及反应,一柄绣春刀已冰冷地架在了她的脖颈之上,那锋利的刀面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让她全身僵硬,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至头顶。
另一名锦衣卫玩弄着手中的镣铐,缓缓向她逼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想到要找的人竟然是个小姑娘。”说着,他靠近杜薇宁,手法熟练地将她的手铐上,双眼却如饿狼般直勾勾地盯着她的脸庞。
“如此清秀的小姑娘,怎会想不开去投奔梁王呢?”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解和嘲讽。
梁王?杜薇宁心中一紧,他们显然是将自己误认为是梁王的余党了。她竭力抑制着几乎要跳出嗓子眼的心脏,声音颤抖地解释道:“锦衣卫大哥,你们弄错了,我并非梁王的余党……”
那名锦衣卫却只是背对着她,随意地摆了摆手,“不必急于一时,有什么话,回了昭狱再慢慢说。”
昭狱,杜薇宁听到这个两个字,双腿瞬间就软了下来。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之下,暗流却悄然涌动。
昔日梁王暗中蓄养兵马,于福州起兵,直指北疆。朝廷闻讯,立即调集重兵,双方于长江之南,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血战。数月鏖战,叛军大败,但其阴霾却久久不散,如鬼魅般萦绕于这片辽阔大地之上。
朝廷之中,皇帝弘泰因梁王叛乱之事,心中疑虑重重。为此,他派遣锦衣卫指挥使袁澈全力搜捕梁王余孽,誓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一时间,应天府内,一场由锦衣卫主导的搜捕风暴席卷而来,其势之猛,前所未有。无论是一品高官,还是市井小民,但凡与叛乱有丝毫瓜葛者,皆难逃昭狱之厄。城中百姓,无不闻之色变,夜不能寐,锦衣卫之威名,至此更添几分恐怖色彩。
杜家是应天有名的盐商之家,家主杜文因一时之错,曾被迫为梁王余党提供消息。东窗事发后,杜家面临灭顶之灾。杜文深知家族危在旦夕,不得不舍下颜面,私下求见袁澈,以期保全杜家上下。
几日后,杜宅。
晌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宽敞明亮的厅堂之中,地面铺就的细腻青石板泛着柔和的光泽,角落里,一只古朴青花瓷缸内,几尾金鱼悠然自得,轻摆尾鳍,于碧波中嬉戏。
厅中央,杜文与家中老少围坐一堂,共享午膳时光。杜薇宁与幼弟杜子安,正嬉笑打闹,以筷子为媒,争夺着盘中的一块佳肴。
杜文举起茶杯,啜饮一口香茗,目光投向杜薇宁,语气平和郑重:“薇宁,你已及笄,为父已为你觅得一桩良缘,不知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满座之人皆是一愣,气氛瞬间凝固。
“婚事?何时定下的?”杜薇宁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错愕与不解,手中的筷子不自觉地滑落。她未曾料到,自己的终身大事竟会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被父亲如此突兀地提及。
“前几日,为父见对方人品才学皆属上乘,便应允了。”杜文解释道。
杜薇宁心中五味杂陈,笑道:“女儿的亲事,爹怎不问问我的意愿?莫非是那家的公子太过出色,让父亲也动了心?”言罢,她好奇地追问起对方身份。
“乃是锦衣卫指挥使袁澈袁大人。”
此言一出,犹如晴天霹雳,震得在座之人无不面露惊色。
袁澈之名,如雷贯耳,他是以铁腕治军、冷酷无情著称的锦衣卫之首,人称“活阎罗”,其威名足以令小儿止啼,百姓畏之如虎。
杜薇宁只觉一股寒意自脚底升起,直透心间。她曾无数次听人提及袁澈的种种恶行,心中对他充满了畏惧与厌恶。
她望向母亲,那双温柔的眼眸中满是无奈与歉意,显然也无法改变这一既定的命运。
*
杜薇宁房间,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略显凌乱的床铺上。
知画轻手轻脚地走进,轻声细语地唤醒沉睡中的杜薇宁:“姑娘,再不起身,晚膳可就凉了。您这生气的习惯,总爱拿自个儿的身子赌气,可不行啊。”她轻轻推着被褥。
杜薇宁缓缓睁开眼,发丝略显凌乱,心中那幅袁澈在昭狱的冷峻画面再次浮现,令她心头一紧。
“不行,绝对不行。”杜薇宁坚决地摇了摇头,仿佛要将那不安的念头甩出脑海,随即掀开被褥,毅然起身。
恰在此时,杜文步入房间,眼神示意知画退下,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杜薇宁一见父亲,面色瞬间冷了下来,正欲转身回避,却被父亲叫住:“宁儿!”
她无奈地停下,声音里带着几分沮丧:“爹,还有何事?”
杜文缓缓踱步至女儿身旁,轻轻坐下,他轻抚着杜薇宁的肩膀,眼里满是歉意。
“宁儿,爹确实不该不问你意见就将你许配给袁大人。”杜薇宁甩开杜文的手,撅起嘴把脸转向另一边,似乎还在生气。
杜文见状,从怀中取出一封残破的信笺,缓缓展开,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这是为父犯下的错,曾为梁王传递消息,如今证据确凿,锦衣卫已找上门来……”
“梁王?”杜薇宁惊呼,难以置信地望向父亲,“是那个刚刚被平息叛乱的梁王?”她虽深居简出,但外界的风云变幻,她亦有所耳闻。
“正是。”杜文的声音低沉而沉重,眼中满是悔意,“为父一时糊涂,却累及家族。那梁王以全家性命相胁,为父迫不得已,只得向袁大人求情。他答应保我杜家周全,条件是……”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似乎难以启齿。
“条件是我嫁给他?”杜薇宁接过话茬,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心中暗道这袁澈或许真是个风流人物,却也不禁好奇,“为何偏偏是我?”
“袁澈大人点名要你。”杜文无奈地道出真相,“你姐姐虽更为成熟稳重,但袁大人却坚持要二女儿,为父也是无可奈何。”
杜薇宁闻言,愣住了,心中涌起无数疑问。她从未与袁澈有过交集,何以成为他的目标?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那传说中的美貌?但很快,她便否定了这个念头,毕竟,论及美貌与才情,姐姐杜薇安才是京师公认的佳人。
她坐在案前,双手支颐,陷入了深深的考。房间的一草一木都如此熟悉,这里是她成长的地方,一旦离去,或许便是永别。但想到家族的安危,她不得不做出抉择。
*
杜府莲池之畔,杜薇宁轻倚石畔,无聊之余,以手掬石,轻掷池中,涟漪层层,惊散了池中悠然自得的游鱼。
“知画,你且说,若是我,你可愿意嫁给那袁澈?”她语气中带着几分慵懒与无奈,目光却未离那池中之景。
知画闻言,神色一紧,连连摆手,声音中带着几分惶恐:“姑娘可千万别拿知画开这样的玩笑,知画何德何能,能配得上那等人物?锦衣卫之名,京城谁人不惧?传言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如刀刃般锋利,行事更是果决无情……”
话未说完,杜薇宁已是忍俊不禁,她忽地站起身,轻盈地走到知画面前,低声笑语,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既然如此,那你何不随我一同去见识见识这位袁澈大人?说不定,你会改变主意呢。”说完,她还俏皮地向知画眨了眨眼,这一举动让知画的脸颊瞬间绯红,她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匆匆离去。
杜薇宁望着知画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随即又想起知画之言,心中不禁泛起涟漪。袁澈之名,与她而言,犹如雾中花、水中月,既神秘又令人心生畏惧。她轻叹一声,思绪万千。
一阵清脆的童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二姐,二姐,我要吃味鲜阁的梨糖酥!”杜子安不知何时已悄悄绕至她身后,紧紧抱住她的腰肢,满脸期盼。
杜薇宁低头,宠溺地刮了刮杜子安的小鼻子,笑道:“你这小鬼头,又馋了?罢了,今日便依你,但切记,莫要让娘知晓哦。”
杜子安一听这话,立刻咧开嘴笑了,他那少了半颗门牙的小嘴显得格外可爱。
*
街市之上,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各式招牌旗帜随风轻扬,时不时传来小贩子的吆喝声。
买完梨糖酥,杜薇宁牵着杜子安的手逛街,二人穿梭于人群之中,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杜子安因平日少有机会出门,此刻更是兴奋不已,四处乱跑,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惹得杜薇宁连连呼唤。
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如同雷鸣般在街巷间炸响,让人心头一紧。伴随着“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避”的威严呼喝,人群瞬间慌乱,纷纷退避。杜薇宁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推至路边。
她迅速反应过来,只见一群身着鲜红色飞鱼服的锦衣卫,如同烈焰般从远处的街角奔腾而来,马匹四蹄翻腾,马上的人儿如同一阵狂风般掠过街道,他们的身影迅速消失在远处的街角,只留下一道道模糊的影子和飞扬的尘土。
“糟了!杜子安!”杜薇宁心中一紧,猛然意识到弟弟的安危。应天之中,锦衣卫出动,必有大事发生,此刻的街巷,恐怕已非安全之地。她急忙环顾四周,却不见杜子安的身影,心中焦急万分。
杜薇宁奋力挣脱开拥挤的人群,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四处寻找杜子安。
由于锦衣卫的到来,街头已不复先前的热闹景象。她呼唤着杜子安的名字,但回应她的只有沉默。
离开主街市那条繁忙的干道后,里排的房屋错落有致,其间的小道更是错综复杂。
杜薇宁越走越远,逐渐远离了人声喧嚣的地方。当她行至一个拐角时,突然,两个蒙面人鬼鬼祟祟地从暗处窜出,险些与她撞个满怀。她稳住身形,心跳加速,悄悄躲在拐角的墙后,窥视着这两个神秘人物。
“李兄,还好今日我们得到了消息,不然可要落入那锦衣卫的圈套了。” 其中一人低声说道。
“是如此,我已在南渡口安排好了船只,今夜亥时便可离开。”另一人回应道。
“好。刚才锦衣卫已出动,我们先找个地方避避风头。”第一个人提议道,边说边四处张望,显得十分警惕。
听他们的对话,杜薇宁猜测他们像是逃犯,而锦衣卫的出动正是为了追捕他们。她再次探出头来,却发现两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算了,找子安要紧。”杜薇宁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示意自己忘掉刚刚的那一幕,继续往前走。
她走到一处小戏台前时,停下脚步,身倚青石,双手叉腰,气喘吁吁地喊道:“杜子安!你再不出来,以后就再也别想吃梨糖酥了!”
话音未落,一群锦衣卫仿佛幽灵般从四面八方猛然冲出,迅速将她团团包围。
杜薇宁还未及反应,一柄绣春刀已冰冷地架在了她的脖颈之上,那锋利的刀面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让她全身僵硬,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至头顶。
另一名锦衣卫玩弄着手中的镣铐,缓缓向她逼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想到要找的人竟然是个小姑娘。”说着,他靠近杜薇宁,手法熟练地将她的手铐上,双眼却如饿狼般直勾勾地盯着她的脸庞。
“如此清秀的小姑娘,怎会想不开去投奔梁王呢?”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解和嘲讽。
梁王?杜薇宁心中一紧,他们显然是将自己误认为是梁王的余党了。她竭力抑制着几乎要跳出嗓子眼的心脏,声音颤抖地解释道:“锦衣卫大哥,你们弄错了,我并非梁王的余党……”
那名锦衣卫却只是背对着她,随意地摆了摆手,“不必急于一时,有什么话,回了昭狱再慢慢说。”
昭狱,杜薇宁听到这个两个字,双腿瞬间就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