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子焉辗转反侧,始终想不太明白阿爷这话什么意思。对于他在祠堂小密室里说的话,思前想后郑子焉还是毫无头绪,这难道能和“自己”自尽一事有关联?还是说他和阿娘有什么隐情?
暂时无解,只得先睡了。
春初,郑子焉是伴着屋外的鸟鸣声醒来的,推开窗,窗外的那几株梨花还是那么洁净纯美。
长夏看着气色越来越好的郑子焉,今日盥洗梳妆,给她简单梳了个交心髻,簪上了一只俏皮的花簪,插上只步摇,搭配一身浅绿色的襦裙,看着正适春日里灵动可爱的郑子焉。
对于每日服饰穿着,郑子焉无甚在意,都着长夏随意装扮罢。
今日照旧先关上了房门和窗户,请出文房四宝。轻车熟路的铺开纸张,挽起袖子,继续整理自己的思绪。一晃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子焉,子焉……”一声清脆的女声,是长姐郑若羽来了。
纸张上刚落笔的墨迹还未干,她匆忙几相对折,塞到案几下方角落里。“我在呢,阿姐寻我何事儿?”掩饰住内心的慌张,飞快的扯出以前写过的书法草稿放置在桌面,一边回答着郑若羽。
“这青天白日里,你这怎还这么严实关着门?”郑若羽以为只是虚掩着门。
快速平复了心情,起身大步走去,开门时笑容浮起,“近日老是觉着体寒心慌,关上了门窗会感觉安心些。”子焉略作轻松地回答。
若羽略有点心疼,伸出娇嫩玉白的手摸了摸子焉的头,“别怕,别怕。听阿爹说,过几日那长安来的玄月道长就能到府了,听说你已经好些了?”
“谢阿姐关心,已无大碍了。”子焉笑着道。
若羽看着虽是瘦弱但脸色已好转的妹妹继续讲:“昨日想着你让你安心休养,没来打扰你。今日我寻你出去院中走走,你我姐妹二人好生聊聊天,不然我嫁人后,多难得相聚。”
子焉心里一阵心疼,原是要和长姐相处都聊未来的婚姻,那从前的“自己”心中得是如何酸涩。
“阿姐,吴家那边可是定好婚期了?”
“嗯,订在了三月后,”郑若羽轻声,“阿娘让我最近莫要贪玩,多做些准备。”
“阿娘一贯考虑周道;听她的的准没错的。”子焉眨巴着眼睛,微微抬眸,咧开嘴笑道:“阿姐就要出嫁了,我还没什么可以送你的,等过些时日方便出门了,我出去挑个合适的礼物。”
“得了,你给我买礼物是假,出去玩儿去逛倒才是真吧!”郑若羽咪了咪眼,捂嘴一笑,“瞧我差点忘记了,之前阿娘和你说的季家的亲事你可考虑得如何了?”
“季家?”子焉内心一咯噔,这人有些熟悉,又记不太清,短暂一刻的犹豫后便只有转移话题道,支吾道:“还没想好……我还不想嫁人。”
“哈哈,你瞧瞧你,还耍赖皮了不是?”郑若羽凑近她耳旁,掩着扶上一只手低声道,“我听闻季督尉对你有意,媒人倒是说起他也是高大威武,能文能武。不过,不过嘛…就是人年龄稍大了些。”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仿佛自己对这待嫁的人毫无感知。
郑若羽面露尴尬,补充道:“阿娘每日都让我温书练字,不与我多讲,待我问到更多,再来讲给你听。你且先放宽心,咱们子焉一定会嫁一户好人家的。”
郑若羽又随她聊聊其他,一直玩到晌饭后才回去小憩。
窗外梨树好几只麻雀叽叽喳喳,本是有点郁闷的子焉,听得心里更是生气。弯腰拾起一颗小日子,啪的一声穿过枝头,鸟禽四散。
还是要主动出击。
长夏从前是从扬州发卖过来的下人,自小跟着厨娘,懂得做好些果子茶点。午后,她让长夏去做了些拿手糕点,提着食盒往夫人房间走去。
一来是想着之前几天莫名离家让人担心,需要道歉;二来是要侧敲旁击问问自己的婚事,毕竟自己从小跟着大夫人长大,她也算自己半个亲娘了。
“…简直异想天开…”同时伴着一阵杯盏碎裂声。
还没走近,似乎远远听到大夫人屋内有人发火骂人的声音。来都来了,下人也都看到自己了,这时候也不好意思说走了下次再来吧。
咬了咬牙,子焉低头,恭敬站得远远的侯着,等待仆妇去唤来大夫人。
“你身子好些吗?”满头珠钗的大夫人笑盈盈走开,自如地牵起子焉的小手。
“阿娘莫要担心,今日前来给请安,这几日阿爷阿娘操心了。”子焉放下食盒端出糕点,“今日长夏做了新鲜的梨花糕,请阿娘尝上一尝。”
“你这孩子有心了。”夫人暖阳阳的目光投来,“整日正巧,我来再与你说一说,你和季督尉的事儿。”
大夫人一双眼睛神采奕奕,满意之色要溢了出去,“那季林季督尉,高八尺,学识才干样样都是顶好顶好的,是个难得的合适人选;既无通房也无妾室,府中清净得很。”
随即,她略垂眸作遗憾道:“是个专一的好郎君;只是,季督尉前面娶过的两位夫人都身娇体弱,进门没几年就病死了……”
郑子焉,低头吞吞吐吐:“阿娘,我想在家中陪阿爷阿娘多待些日子,还不想出嫁。”心里确实想着,这夫婿这般好,为啥夫人能一个接一个死掉啊,不会克妻吧,不然下一个就是自己。
“讲什么瞎话,你是大姑娘了,总是要嫁人的。再不寻人家,就还来不及了。”李氏宠溺的笑道。
在夫人这里,一呆就是三两刻钟;中间子焉时不时的配合应答一下,听她夸这郎君,耳朵都要磨出茧了。离开时,仆妇带着夫人准备给子焉好的精致的布匹和成衣,送子焉回到闺房。
来这府中几日,子焉总有一种不安心的感觉。除了贴身丫鬟和长姐,其他人都对他有一种若有似无的“尊敬”?以及一份不太真切的热情。但是她却总是感觉这里没有感情牵绊,一种暗中的疏离的感觉也浮出水面。
她倚在坐榻上,左手撑着粉扑扑的脸蛋,右手随意的乱翻翻桌上的书页,眉头皱得紧紧的,心里总是不踏实的。
她该如何做啊,怎么一来就要嫁人呢?可没几年的日子可活啊。
不行!得先查查这个人。
“长夏,你过来,”子焉压低声音,“你同我一起整理下我的珠钗首饰,还有我的体己钱,悄悄的不要声张。”
“娘子您这是要做什么?”长夏皱皱眉,有点疑惑。
“就是看看我有多少钱,另外我有事要办。”
长夏舒展开眉头,关上门窗,开始了一通的整理。
所有的东西整理出来了,四个匣子的首饰,一大半是亲娘留下来的,另一部分是这些年家里置办给的。成色极好的翡翠手镯,金挂件,玉簪,银饰,玛瑙种类繁多。银钱上,积攒的百余两银子也基本是死去的阿娘留下来的。
除此之外,阿娘没有留下什么铺面房契,这些就是自己的全部财产。
大致看了看最值钱的,是阿娘的那两匣珠宝。她拿出其中一支金钗,转身送给长夏。
长夏赶忙跪地拒绝,着实被吓了一跳,“娘子,这可是您阿娘留给你的。你如此珍惜,太过贵重。孙姨娘留下的东西,平日您都舍不得来出来用的。”
“不打紧,你这么机灵懂事,以后还得要靠你,你拿着,应得的。”子焉回答的干脆,直接拉过长夏的手,将钗子放她手中,也不容长夏再拒绝,“快快收着,咱们还有正事要办。”
她从这一盒匣子中带走几只看起来不那么值钱的,就当是给“自己的母亲”留个念想,匣子中有一只如意玉簪,看起来好是别致,看起来是能卖个好价钱的。舍不得多看几眼。
关上匣子时,郑子焉心一横,深吸一口气,还是把这如意玉簪拿了回来,替换进去另一只匣子中一水润的翡翠镯子。
“我现在无法出府,你去把这匣子全部当掉,记得谈个合适的价钱;若是有人遇上,就讲是帮我为阿娘买出嫁礼……”郑子焉细细安排着。
“我要你帮我出去,寻人帮忙打听个人。记住不可让府中之人发现。我额外给你二十两钱银子去打点支配;你将当掉的钱分成几份,去请完全不同的两批人打听。”
“让两批人都知道你额外找了其他人,先付一半的钱,有了结果后再付余下部分。告诉他们,我会等知道他们的结果后,额外给消息更详细真切的人,再付酬谢金。”
长夏虽是不解,但是小娘子的话肯定不容置疑的,她郑重的点点头。
“不用只盯着官场上的事儿查,就看看人品和能力,以及私下有没有什么大事。”也没什么补充了,再想了一想,子焉补充了下:“对了,前面死去的那两位夫人,重点问问。”
“好的,奴晓得了,这就去办。”箱子匣子全部归位放好,长夏先行拿着银钱出门了。
是否要嫁给季林,需先看看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才看是否值得嫁。按现在大夫人的安排,十有八九就得嫁与季家了,她甘愿用四分之一的“家产”来打听情况,查看有无猫腻。
至于这当掉的珠宝确实可惜;这珍藏的生母的遗物,平时自己几乎从未佩戴,只有当掉这些才能若无声息,不易被人觉察。至于府中的其他人,子焉还是不放心。
找不同的人同时查探,多少让他们有竞争之心,不忍落后总会另辟蹊径。
暂时无解,只得先睡了。
春初,郑子焉是伴着屋外的鸟鸣声醒来的,推开窗,窗外的那几株梨花还是那么洁净纯美。
长夏看着气色越来越好的郑子焉,今日盥洗梳妆,给她简单梳了个交心髻,簪上了一只俏皮的花簪,插上只步摇,搭配一身浅绿色的襦裙,看着正适春日里灵动可爱的郑子焉。
对于每日服饰穿着,郑子焉无甚在意,都着长夏随意装扮罢。
今日照旧先关上了房门和窗户,请出文房四宝。轻车熟路的铺开纸张,挽起袖子,继续整理自己的思绪。一晃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子焉,子焉……”一声清脆的女声,是长姐郑若羽来了。
纸张上刚落笔的墨迹还未干,她匆忙几相对折,塞到案几下方角落里。“我在呢,阿姐寻我何事儿?”掩饰住内心的慌张,飞快的扯出以前写过的书法草稿放置在桌面,一边回答着郑若羽。
“这青天白日里,你这怎还这么严实关着门?”郑若羽以为只是虚掩着门。
快速平复了心情,起身大步走去,开门时笑容浮起,“近日老是觉着体寒心慌,关上了门窗会感觉安心些。”子焉略作轻松地回答。
若羽略有点心疼,伸出娇嫩玉白的手摸了摸子焉的头,“别怕,别怕。听阿爹说,过几日那长安来的玄月道长就能到府了,听说你已经好些了?”
“谢阿姐关心,已无大碍了。”子焉笑着道。
若羽看着虽是瘦弱但脸色已好转的妹妹继续讲:“昨日想着你让你安心休养,没来打扰你。今日我寻你出去院中走走,你我姐妹二人好生聊聊天,不然我嫁人后,多难得相聚。”
子焉心里一阵心疼,原是要和长姐相处都聊未来的婚姻,那从前的“自己”心中得是如何酸涩。
“阿姐,吴家那边可是定好婚期了?”
“嗯,订在了三月后,”郑若羽轻声,“阿娘让我最近莫要贪玩,多做些准备。”
“阿娘一贯考虑周道;听她的的准没错的。”子焉眨巴着眼睛,微微抬眸,咧开嘴笑道:“阿姐就要出嫁了,我还没什么可以送你的,等过些时日方便出门了,我出去挑个合适的礼物。”
“得了,你给我买礼物是假,出去玩儿去逛倒才是真吧!”郑若羽咪了咪眼,捂嘴一笑,“瞧我差点忘记了,之前阿娘和你说的季家的亲事你可考虑得如何了?”
“季家?”子焉内心一咯噔,这人有些熟悉,又记不太清,短暂一刻的犹豫后便只有转移话题道,支吾道:“还没想好……我还不想嫁人。”
“哈哈,你瞧瞧你,还耍赖皮了不是?”郑若羽凑近她耳旁,掩着扶上一只手低声道,“我听闻季督尉对你有意,媒人倒是说起他也是高大威武,能文能武。不过,不过嘛…就是人年龄稍大了些。”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仿佛自己对这待嫁的人毫无感知。
郑若羽面露尴尬,补充道:“阿娘每日都让我温书练字,不与我多讲,待我问到更多,再来讲给你听。你且先放宽心,咱们子焉一定会嫁一户好人家的。”
郑若羽又随她聊聊其他,一直玩到晌饭后才回去小憩。
窗外梨树好几只麻雀叽叽喳喳,本是有点郁闷的子焉,听得心里更是生气。弯腰拾起一颗小日子,啪的一声穿过枝头,鸟禽四散。
还是要主动出击。
长夏从前是从扬州发卖过来的下人,自小跟着厨娘,懂得做好些果子茶点。午后,她让长夏去做了些拿手糕点,提着食盒往夫人房间走去。
一来是想着之前几天莫名离家让人担心,需要道歉;二来是要侧敲旁击问问自己的婚事,毕竟自己从小跟着大夫人长大,她也算自己半个亲娘了。
“…简直异想天开…”同时伴着一阵杯盏碎裂声。
还没走近,似乎远远听到大夫人屋内有人发火骂人的声音。来都来了,下人也都看到自己了,这时候也不好意思说走了下次再来吧。
咬了咬牙,子焉低头,恭敬站得远远的侯着,等待仆妇去唤来大夫人。
“你身子好些吗?”满头珠钗的大夫人笑盈盈走开,自如地牵起子焉的小手。
“阿娘莫要担心,今日前来给请安,这几日阿爷阿娘操心了。”子焉放下食盒端出糕点,“今日长夏做了新鲜的梨花糕,请阿娘尝上一尝。”
“你这孩子有心了。”夫人暖阳阳的目光投来,“整日正巧,我来再与你说一说,你和季督尉的事儿。”
大夫人一双眼睛神采奕奕,满意之色要溢了出去,“那季林季督尉,高八尺,学识才干样样都是顶好顶好的,是个难得的合适人选;既无通房也无妾室,府中清净得很。”
随即,她略垂眸作遗憾道:“是个专一的好郎君;只是,季督尉前面娶过的两位夫人都身娇体弱,进门没几年就病死了……”
郑子焉,低头吞吞吐吐:“阿娘,我想在家中陪阿爷阿娘多待些日子,还不想出嫁。”心里确实想着,这夫婿这般好,为啥夫人能一个接一个死掉啊,不会克妻吧,不然下一个就是自己。
“讲什么瞎话,你是大姑娘了,总是要嫁人的。再不寻人家,就还来不及了。”李氏宠溺的笑道。
在夫人这里,一呆就是三两刻钟;中间子焉时不时的配合应答一下,听她夸这郎君,耳朵都要磨出茧了。离开时,仆妇带着夫人准备给子焉好的精致的布匹和成衣,送子焉回到闺房。
来这府中几日,子焉总有一种不安心的感觉。除了贴身丫鬟和长姐,其他人都对他有一种若有似无的“尊敬”?以及一份不太真切的热情。但是她却总是感觉这里没有感情牵绊,一种暗中的疏离的感觉也浮出水面。
她倚在坐榻上,左手撑着粉扑扑的脸蛋,右手随意的乱翻翻桌上的书页,眉头皱得紧紧的,心里总是不踏实的。
她该如何做啊,怎么一来就要嫁人呢?可没几年的日子可活啊。
不行!得先查查这个人。
“长夏,你过来,”子焉压低声音,“你同我一起整理下我的珠钗首饰,还有我的体己钱,悄悄的不要声张。”
“娘子您这是要做什么?”长夏皱皱眉,有点疑惑。
“就是看看我有多少钱,另外我有事要办。”
长夏舒展开眉头,关上门窗,开始了一通的整理。
所有的东西整理出来了,四个匣子的首饰,一大半是亲娘留下来的,另一部分是这些年家里置办给的。成色极好的翡翠手镯,金挂件,玉簪,银饰,玛瑙种类繁多。银钱上,积攒的百余两银子也基本是死去的阿娘留下来的。
除此之外,阿娘没有留下什么铺面房契,这些就是自己的全部财产。
大致看了看最值钱的,是阿娘的那两匣珠宝。她拿出其中一支金钗,转身送给长夏。
长夏赶忙跪地拒绝,着实被吓了一跳,“娘子,这可是您阿娘留给你的。你如此珍惜,太过贵重。孙姨娘留下的东西,平日您都舍不得来出来用的。”
“不打紧,你这么机灵懂事,以后还得要靠你,你拿着,应得的。”子焉回答的干脆,直接拉过长夏的手,将钗子放她手中,也不容长夏再拒绝,“快快收着,咱们还有正事要办。”
她从这一盒匣子中带走几只看起来不那么值钱的,就当是给“自己的母亲”留个念想,匣子中有一只如意玉簪,看起来好是别致,看起来是能卖个好价钱的。舍不得多看几眼。
关上匣子时,郑子焉心一横,深吸一口气,还是把这如意玉簪拿了回来,替换进去另一只匣子中一水润的翡翠镯子。
“我现在无法出府,你去把这匣子全部当掉,记得谈个合适的价钱;若是有人遇上,就讲是帮我为阿娘买出嫁礼……”郑子焉细细安排着。
“我要你帮我出去,寻人帮忙打听个人。记住不可让府中之人发现。我额外给你二十两钱银子去打点支配;你将当掉的钱分成几份,去请完全不同的两批人打听。”
“让两批人都知道你额外找了其他人,先付一半的钱,有了结果后再付余下部分。告诉他们,我会等知道他们的结果后,额外给消息更详细真切的人,再付酬谢金。”
长夏虽是不解,但是小娘子的话肯定不容置疑的,她郑重的点点头。
“不用只盯着官场上的事儿查,就看看人品和能力,以及私下有没有什么大事。”也没什么补充了,再想了一想,子焉补充了下:“对了,前面死去的那两位夫人,重点问问。”
“好的,奴晓得了,这就去办。”箱子匣子全部归位放好,长夏先行拿着银钱出门了。
是否要嫁给季林,需先看看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才看是否值得嫁。按现在大夫人的安排,十有八九就得嫁与季家了,她甘愿用四分之一的“家产”来打听情况,查看有无猫腻。
至于这当掉的珠宝确实可惜;这珍藏的生母的遗物,平时自己几乎从未佩戴,只有当掉这些才能若无声息,不易被人觉察。至于府中的其他人,子焉还是不放心。
找不同的人同时查探,多少让他们有竞争之心,不忍落后总会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