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期冀者终能窥见天光
月梅树下,沈缨仔细的擦拭着一把匕首。
此匕首由精铁打造而成,散发着淡淡的银色光芒,刀身上雕刻着精美花纹,刀柄镶嵌着黑曜石,沉稳而高贵。在握柄的顶部,刻着一朵樱花。
沈缨吹响骨笛,召来芍北,吩咐芍北将熊文带来见她。
梁王为沈缨培养了一支36人的暗卫,这些人自幼便被秘法易容成了同一张脸,每个都是中原一等一的高手,沈缨轻易不会动用。
夜深,沈缨罩着一身黑色裘袄,带着竹南一道隐匿在山间夜色中出了圣女庙,乘坐暗卫准备的马车行至鹿台山林间。
月光下可见熊文被五花大绑的捆在地上,他官至御前大将军,从来没有被这样对待过,嘴巴被塞得严实却呜呜的发出响,似在不屈的叫骂着。
沈缨将熊文嘴中的布团取出,熊文见来人是沈缨,立刻忿忿道:“昭和王姬此举何意!我乃圣上亲封的御前大将军。王姬在我齐国地界行此举,不怕被圣上知晓了破坏两国情谊吗!”
沈缨缓缓走近熊文,抽出袖中的匕首,刀尖轻缓划过熊文的脸,声音不徐不慢道:“听说熊将军十三岁便入了军,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在军营中想必与袍泽的感情十分深厚啊。”
熊文道:“王姬所言何意!”
沈缨轻笑:“这几日婢女给我讲了个故事。听说二十年前,献州的骑幽郡发生饥荒,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落草为寇,易子而食,官兵却毫无作为。熊将军,你说,以人肉为食,以人骨为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番惨烈的情形,这位梁国王姬竟能满不在乎笑着说出口。熊文心中气愤非常,他原先以为这梁国王姬是个知书达理的美人,没想到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蛇蝎。
熊文不愿再看沈缨一眼,转头道:“你将我绑来至此,要杀要剐请便!想我熊某战场上杀敌无数,到头来竟要死在你这歹毒的妇人手里!”
沈缨道:“熊将军言重了。我与熊将军无冤无仇,为何要杀熊将军?只是听了个故事,心中有些疑惑想要请教熊将军。
听说那时有个孤儿,家里人都饿的死光了无法下葬,冬日里只能在路边乞讨,偶有显贵路过却视而不见。可像是得了上天眷顾一般,这名孤儿被一位军中义士施以援手。那义士不但给了他能够过冬的粮食,还留了些钱财使他能给家人下葬。熊将军,你说这孤儿运气好不好,别人都要饿死了,他却得人相助活了下来。”
熊文道:“你是什么意思!”神色有些慌乱。
沈缨口中的孤儿正是熊文。当年他被一名炎麟军的义士相助,为了报恩加入了炎麟军,进军后他才得知那名义士是名震天下的炎麟军少帅林若川。
沈缨继续拿着手中的匕首,抵在熊文的喉咙间缓缓划过,道:“那名孤儿为报恩加入了炎麟军,可十年后炎麟军被指叛国,苦战无援,腹背受敌,内奸作祟,八万炎麟军葬身于淮水。可老天到底眷顾那名孤儿,大战前,他为娶亲奏假回乡,却因此躲过了死劫。”
熊文久把眼一闭,道:“熊某从来没听过王姬口中的故事。”
沈缨道:“熊将军当年为了报恩加入了炎麟军,虽侥幸存活,可十年来一直在用自己的食俸照顾当年炎麟军已故袍泽的家眷。你说,我杀了你,你们皇帝是会怪我,还是感谢我。”
熊文忍无可忍,怒道:“天下人皆知炎麟军忠诚无双!今日熊文为炎麟军而死,与当年袍泽地下团聚,好过他们夜夜入梦,让尚且偷生的我心怀愧疚!”
沈缨轻笑一声:“熊将军这番人才,杀了倒也可惜。倒不如为我所用,我尚且留你一条性命。”
熊文听了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不屑道:“要我与你之辈狼狈为奸!做梦!”
沈缨道:“熊将军这般忠义不屈,倘若我将那些你照顾的袍泽遗孀一同杀了同你黄泉路上作伴,熊将军还能这般豪气赴死吗?”沈缨微笑着,月光下如同一朵噬人心血的彼岸花。
熊文猩红了双眼,匍匐向前似要将沈缨咬碎道:“你这个阴险的歹妇,我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沈缨后退蹲下,将手中的匕首悬在熊文眼前。
皎皎月色下,熊文终于看清了沈缨手中的匕首,他忽然一惊,全身止不住的颤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支支吾吾良久才吐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是江夏林氏的龙牙匕首,怎么会在你的手中。”
龙牙匕首为江夏林氏世代家主所有,凭之可调动江夏林氏所有部下和南泽十三州。
沈缨道:“凭此龙牙匕首我再问你,你可愿为我所用,为当年的炎麟军讨个公道!”
熊文道:“熊某一日都未曾敢忘少帅当日对熊某的恩情。能为炎麟军正名,哪怕身死也未悔,只是你到底是谁。”
沈缨将龙牙匕首收起:“你不必知晓我的身份,眼下我有两件事需要你去做。”
“听从王姬的吩咐。”
“其一,明日入夜,会有人要刺杀我,我要你将护在我身边的禁军全部调离去捉拿刺客。其二,将送六皇子命格消息的探子劫杀,此事不可被他人知晓。”
熊文道:“第二件事熊某自然可以做到。只是有人要刺杀王姬,熊某请求留在王姬身边,护王姬周全。”
沈缨摇头:“熊将军只需率领禁军全力捉拿刺客即可。”
熊文不再多语,走前说道:“今后熊某恐不能多与王姬见面,王姬有何吩咐,派人传信至皇城城南最里间的铁铺即可,里面的铁匠是当年炎麟军的后代,信得过。”
见完熊文,沈缨回到圣女庙后山,竹南有些不解的问道:“王姬此举太冒险了,万一拿出了龙牙匕首,那熊文也不愿臣服王姬,转头向齐国皇帝告发王姬藏有龙牙匕首怎么办。”
龙牙匕首可号召南泽十三州,齐国皇帝垂涎多年。
“我既敢用他,便敢信他。”
第二日黄昏时,圣女庙中有刺客潜入行刺。
沈缨身边有禁军守护,可左肩却仍然中了一箭,虽未刺中要害,可箭上有毒,沈缨唇色发黑,脸色骤白,倒在地上。
竹南和微东将沈缨搀扶至屋内,确定四周再无齐国禁军看守后,取出袖内藏着的丸药送至沈缨嘴边服下。
服下药后,沈缨慢慢睁开眼,只是脸色仍旧惨白难看,竹南心疼道:“王姬何必吩咐那暗卫射中自己,还在箭上用毒。”
沈缨有些吃力道:“无妨,按计划行事。”
不一会儿圣女庙中火光四散,将暗卫提前洒在圣女庙房梁上的煤油点燃,一时间火光四起,已是入夜,圣女庙笼罩着一片火海中。
沈缨负伤难以下床行走,只能靠竹南和微东的搀扶才能勉强走出厢房。
一出厢房,便见等在院中的萧则珩,沈缨再也支撑不住,倒在萧则珩的怀中。
下午沈缨派人传话,让他起火时便到隔壁院中寻她。萧则珩本不想顺着沈缨的话行事,可若沈缨真的能帮他回到皇城,倒比现在就杀了她划算。
萧则珩将沈缨横过抱起,才发觉这厚重狐裘下的北梁王姬竟然如此瘦弱。
沈缨昏睡数日,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离开鹿台山,在幽州的驿馆内。服过解药,沈缨感觉身体已经好了许多,只是左肩的肩上仍在作痛,疼的她额头上冒出一圈汗珠。
萧则珩一直守在沈缨的床边,沈缨看不清他的神色,只听见他说道:“圣女庙被大火烧毁,圣姑死了,传消息回皇城的探子也不知所踪,熊文将军更是什么都没说,我的命格之事无人知晓,王姬好手段。”
沈缨浅浅的笑,大病初愈的她像是一朵无辜白莲,殊不知沈缨正是圣女庙纵火案背后的操纵手:“我说了会帮助殿下。”
萧则珩神色怪异道:“圣姑在我齐国何其尊贵,身边有众多武卫守护,一场火怎么会逃不出来,且那伙刺客来得蹊跷,偏偏我又凑巧出现救了你。”
“前几日我送给了那圣姑一盏琉璃莲花灯,点燃便会释放幽兰散,闻者看见火光便会目光眩晕无法行动,那圣姑及其身边的武卫吸了此香,自然逃不出来,日后仵作验尸,也查不出什么。
那刺客伤了我,且箭上有毒,是汝阳特有的蚂蚱黄。他们自然也不是为我而来,是为你而来,我是替殿下挡了这无妄之灾。
我到圣女庙后日日侍奉在圣姑左右,还贡献了宝物琉璃莲花灯,殿下到了鹿台山后几番遭人刺杀,禁军上下人人皆可为证,这场大火不会怀疑到你我身上”
沈缨趁着大火杀了圣姑,还将刺客的脏水泼在了太子和汝阳钟氏头上,且之前沈缨与他多有矛盾,自然不会有人怀疑他与沈缨联手。怪不得父皇没有起疑,还下旨嘉奖了他,萧则珩愈发觉得沈缨心思深沉:“王姬一番行事天衣无缝,让我佩服。只是王姬在我齐国地界内,行事还是注意分寸为好。”
沈缨解决了圣姑,还将矛头推到汝阳钟氏太子一党头上,可是熊文也投靠了她,萧则珩心里直觉沈缨这人不可不防。
萧则珩没有久留,待他走后,竹南有些气不过道:“这六皇子真是不识抬举,王姬为了帮他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他竟这么不领情。”
萧则珩自幼受外祖父林老将军影响颇深,骨子里刻满了爱国爱民,最是瞧不起与他国勾结之辈。如今他身陷囹圄,肯与她这位他国王姬做交易已是十分难得的退让。
沈缨心中有不能向萧则珩坦白身份的苦楚,做事便也不求能得萧则珩的理解。
沈缨不是滥杀无辜之辈,这圣女庙圣姑当年勾结汝阳钟氏欲斩草除根,上奏言江夏林氏尚存于世的女眷乃祸根,这才让皇帝下定决心不顾众世家阻拦对江夏林氏赶尽杀绝,下旨禁军查抄林府。
当日林家的六十一口人葬身于火海,今日她也让这圣姑尝尝想逃却动弹不得,含恨被火焚烧的滋味。
北梁使团已在鹿台山逗留数日,沈缨醒后第二日,便出发踏上了回皇城的路。
行至途中,暗探传来的消息:吏部侍郎郭屏卖官获罪,将于下月中旬流放。
郭屏,十年前还只是炎麟军的一个小小的百夫长,投靠汝阳钟氏背叛江夏林氏后,十年间便升至吏部侍郎。不过此等背信弃义,贪慕钱财之辈,她不过略使小技,便使郭屏沦为了汝阳钟氏的弃子。
郭屏与十年前江夏林氏案密不可分,他是揭发汝阳钟氏俪贵妃太子一党罪行的关键切口。眼下郭屏落狱,正是她翘开这颗关键棋子的最佳时机。
将信件烧掉,沈缨看向窗外,前方便是齐国皇城。
重返故地,沈缨坚信,这一次,心怀期冀者终能窥见天光。
此匕首由精铁打造而成,散发着淡淡的银色光芒,刀身上雕刻着精美花纹,刀柄镶嵌着黑曜石,沉稳而高贵。在握柄的顶部,刻着一朵樱花。
沈缨吹响骨笛,召来芍北,吩咐芍北将熊文带来见她。
梁王为沈缨培养了一支36人的暗卫,这些人自幼便被秘法易容成了同一张脸,每个都是中原一等一的高手,沈缨轻易不会动用。
夜深,沈缨罩着一身黑色裘袄,带着竹南一道隐匿在山间夜色中出了圣女庙,乘坐暗卫准备的马车行至鹿台山林间。
月光下可见熊文被五花大绑的捆在地上,他官至御前大将军,从来没有被这样对待过,嘴巴被塞得严实却呜呜的发出响,似在不屈的叫骂着。
沈缨将熊文嘴中的布团取出,熊文见来人是沈缨,立刻忿忿道:“昭和王姬此举何意!我乃圣上亲封的御前大将军。王姬在我齐国地界行此举,不怕被圣上知晓了破坏两国情谊吗!”
沈缨缓缓走近熊文,抽出袖中的匕首,刀尖轻缓划过熊文的脸,声音不徐不慢道:“听说熊将军十三岁便入了军,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在军营中想必与袍泽的感情十分深厚啊。”
熊文道:“王姬所言何意!”
沈缨轻笑:“这几日婢女给我讲了个故事。听说二十年前,献州的骑幽郡发生饥荒,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落草为寇,易子而食,官兵却毫无作为。熊将军,你说,以人肉为食,以人骨为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番惨烈的情形,这位梁国王姬竟能满不在乎笑着说出口。熊文心中气愤非常,他原先以为这梁国王姬是个知书达理的美人,没想到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蛇蝎。
熊文不愿再看沈缨一眼,转头道:“你将我绑来至此,要杀要剐请便!想我熊某战场上杀敌无数,到头来竟要死在你这歹毒的妇人手里!”
沈缨道:“熊将军言重了。我与熊将军无冤无仇,为何要杀熊将军?只是听了个故事,心中有些疑惑想要请教熊将军。
听说那时有个孤儿,家里人都饿的死光了无法下葬,冬日里只能在路边乞讨,偶有显贵路过却视而不见。可像是得了上天眷顾一般,这名孤儿被一位军中义士施以援手。那义士不但给了他能够过冬的粮食,还留了些钱财使他能给家人下葬。熊将军,你说这孤儿运气好不好,别人都要饿死了,他却得人相助活了下来。”
熊文道:“你是什么意思!”神色有些慌乱。
沈缨口中的孤儿正是熊文。当年他被一名炎麟军的义士相助,为了报恩加入了炎麟军,进军后他才得知那名义士是名震天下的炎麟军少帅林若川。
沈缨继续拿着手中的匕首,抵在熊文的喉咙间缓缓划过,道:“那名孤儿为报恩加入了炎麟军,可十年后炎麟军被指叛国,苦战无援,腹背受敌,内奸作祟,八万炎麟军葬身于淮水。可老天到底眷顾那名孤儿,大战前,他为娶亲奏假回乡,却因此躲过了死劫。”
熊文久把眼一闭,道:“熊某从来没听过王姬口中的故事。”
沈缨道:“熊将军当年为了报恩加入了炎麟军,虽侥幸存活,可十年来一直在用自己的食俸照顾当年炎麟军已故袍泽的家眷。你说,我杀了你,你们皇帝是会怪我,还是感谢我。”
熊文忍无可忍,怒道:“天下人皆知炎麟军忠诚无双!今日熊文为炎麟军而死,与当年袍泽地下团聚,好过他们夜夜入梦,让尚且偷生的我心怀愧疚!”
沈缨轻笑一声:“熊将军这番人才,杀了倒也可惜。倒不如为我所用,我尚且留你一条性命。”
熊文听了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不屑道:“要我与你之辈狼狈为奸!做梦!”
沈缨道:“熊将军这般忠义不屈,倘若我将那些你照顾的袍泽遗孀一同杀了同你黄泉路上作伴,熊将军还能这般豪气赴死吗?”沈缨微笑着,月光下如同一朵噬人心血的彼岸花。
熊文猩红了双眼,匍匐向前似要将沈缨咬碎道:“你这个阴险的歹妇,我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沈缨后退蹲下,将手中的匕首悬在熊文眼前。
皎皎月色下,熊文终于看清了沈缨手中的匕首,他忽然一惊,全身止不住的颤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支支吾吾良久才吐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是江夏林氏的龙牙匕首,怎么会在你的手中。”
龙牙匕首为江夏林氏世代家主所有,凭之可调动江夏林氏所有部下和南泽十三州。
沈缨道:“凭此龙牙匕首我再问你,你可愿为我所用,为当年的炎麟军讨个公道!”
熊文道:“熊某一日都未曾敢忘少帅当日对熊某的恩情。能为炎麟军正名,哪怕身死也未悔,只是你到底是谁。”
沈缨将龙牙匕首收起:“你不必知晓我的身份,眼下我有两件事需要你去做。”
“听从王姬的吩咐。”
“其一,明日入夜,会有人要刺杀我,我要你将护在我身边的禁军全部调离去捉拿刺客。其二,将送六皇子命格消息的探子劫杀,此事不可被他人知晓。”
熊文道:“第二件事熊某自然可以做到。只是有人要刺杀王姬,熊某请求留在王姬身边,护王姬周全。”
沈缨摇头:“熊将军只需率领禁军全力捉拿刺客即可。”
熊文不再多语,走前说道:“今后熊某恐不能多与王姬见面,王姬有何吩咐,派人传信至皇城城南最里间的铁铺即可,里面的铁匠是当年炎麟军的后代,信得过。”
见完熊文,沈缨回到圣女庙后山,竹南有些不解的问道:“王姬此举太冒险了,万一拿出了龙牙匕首,那熊文也不愿臣服王姬,转头向齐国皇帝告发王姬藏有龙牙匕首怎么办。”
龙牙匕首可号召南泽十三州,齐国皇帝垂涎多年。
“我既敢用他,便敢信他。”
第二日黄昏时,圣女庙中有刺客潜入行刺。
沈缨身边有禁军守护,可左肩却仍然中了一箭,虽未刺中要害,可箭上有毒,沈缨唇色发黑,脸色骤白,倒在地上。
竹南和微东将沈缨搀扶至屋内,确定四周再无齐国禁军看守后,取出袖内藏着的丸药送至沈缨嘴边服下。
服下药后,沈缨慢慢睁开眼,只是脸色仍旧惨白难看,竹南心疼道:“王姬何必吩咐那暗卫射中自己,还在箭上用毒。”
沈缨有些吃力道:“无妨,按计划行事。”
不一会儿圣女庙中火光四散,将暗卫提前洒在圣女庙房梁上的煤油点燃,一时间火光四起,已是入夜,圣女庙笼罩着一片火海中。
沈缨负伤难以下床行走,只能靠竹南和微东的搀扶才能勉强走出厢房。
一出厢房,便见等在院中的萧则珩,沈缨再也支撑不住,倒在萧则珩的怀中。
下午沈缨派人传话,让他起火时便到隔壁院中寻她。萧则珩本不想顺着沈缨的话行事,可若沈缨真的能帮他回到皇城,倒比现在就杀了她划算。
萧则珩将沈缨横过抱起,才发觉这厚重狐裘下的北梁王姬竟然如此瘦弱。
沈缨昏睡数日,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离开鹿台山,在幽州的驿馆内。服过解药,沈缨感觉身体已经好了许多,只是左肩的肩上仍在作痛,疼的她额头上冒出一圈汗珠。
萧则珩一直守在沈缨的床边,沈缨看不清他的神色,只听见他说道:“圣女庙被大火烧毁,圣姑死了,传消息回皇城的探子也不知所踪,熊文将军更是什么都没说,我的命格之事无人知晓,王姬好手段。”
沈缨浅浅的笑,大病初愈的她像是一朵无辜白莲,殊不知沈缨正是圣女庙纵火案背后的操纵手:“我说了会帮助殿下。”
萧则珩神色怪异道:“圣姑在我齐国何其尊贵,身边有众多武卫守护,一场火怎么会逃不出来,且那伙刺客来得蹊跷,偏偏我又凑巧出现救了你。”
“前几日我送给了那圣姑一盏琉璃莲花灯,点燃便会释放幽兰散,闻者看见火光便会目光眩晕无法行动,那圣姑及其身边的武卫吸了此香,自然逃不出来,日后仵作验尸,也查不出什么。
那刺客伤了我,且箭上有毒,是汝阳特有的蚂蚱黄。他们自然也不是为我而来,是为你而来,我是替殿下挡了这无妄之灾。
我到圣女庙后日日侍奉在圣姑左右,还贡献了宝物琉璃莲花灯,殿下到了鹿台山后几番遭人刺杀,禁军上下人人皆可为证,这场大火不会怀疑到你我身上”
沈缨趁着大火杀了圣姑,还将刺客的脏水泼在了太子和汝阳钟氏头上,且之前沈缨与他多有矛盾,自然不会有人怀疑他与沈缨联手。怪不得父皇没有起疑,还下旨嘉奖了他,萧则珩愈发觉得沈缨心思深沉:“王姬一番行事天衣无缝,让我佩服。只是王姬在我齐国地界内,行事还是注意分寸为好。”
沈缨解决了圣姑,还将矛头推到汝阳钟氏太子一党头上,可是熊文也投靠了她,萧则珩心里直觉沈缨这人不可不防。
萧则珩没有久留,待他走后,竹南有些气不过道:“这六皇子真是不识抬举,王姬为了帮他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他竟这么不领情。”
萧则珩自幼受外祖父林老将军影响颇深,骨子里刻满了爱国爱民,最是瞧不起与他国勾结之辈。如今他身陷囹圄,肯与她这位他国王姬做交易已是十分难得的退让。
沈缨心中有不能向萧则珩坦白身份的苦楚,做事便也不求能得萧则珩的理解。
沈缨不是滥杀无辜之辈,这圣女庙圣姑当年勾结汝阳钟氏欲斩草除根,上奏言江夏林氏尚存于世的女眷乃祸根,这才让皇帝下定决心不顾众世家阻拦对江夏林氏赶尽杀绝,下旨禁军查抄林府。
当日林家的六十一口人葬身于火海,今日她也让这圣姑尝尝想逃却动弹不得,含恨被火焚烧的滋味。
北梁使团已在鹿台山逗留数日,沈缨醒后第二日,便出发踏上了回皇城的路。
行至途中,暗探传来的消息:吏部侍郎郭屏卖官获罪,将于下月中旬流放。
郭屏,十年前还只是炎麟军的一个小小的百夫长,投靠汝阳钟氏背叛江夏林氏后,十年间便升至吏部侍郎。不过此等背信弃义,贪慕钱财之辈,她不过略使小技,便使郭屏沦为了汝阳钟氏的弃子。
郭屏与十年前江夏林氏案密不可分,他是揭发汝阳钟氏俪贵妃太子一党罪行的关键切口。眼下郭屏落狱,正是她翘开这颗关键棋子的最佳时机。
将信件烧掉,沈缨看向窗外,前方便是齐国皇城。
重返故地,沈缨坚信,这一次,心怀期冀者终能窥见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