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芜并非没考虑到孙彦追来的可能,只是当海阔天空近在眼前,谁也不愿考虑重回牢笼的可能。
希望打碎的一刻,她的心沉到谷底,眼前河水好似无端暴涨,徐徐淹没脚背,又一分一寸没过头顶。
“凭什么!”崔芜像头被囚困的兽,绝望又愤怒地磨着爪牙,“凭什么他能像摆布宠物一样操控我的命运?凭什么他一次见色起意,我就得折断羽翼,囚困金丝笼里?”
他以为他是谁?
他姓孙的算老几!
崔芜胸口起伏,又强迫自己冷静。深吸一口气,她听到自己开口:“萧二郎君,我怕是没法随你去西北了。”
萧二亦瞧见孙氏追兵,目光微一闪烁。
他虽没开口,崔芜却不难揣测,以他的身份和处境,必不想于此时此地,和孙氏起冲突。
潜入节度使府伪造手书是一回事,与地头蛇当面撕破脸是另一回事。
这与萧二为人如何并无太大干系,而是他身份与职责所在,不能以身犯险。
于他而言,暂避锋芒是最好的选择。
“孙彦是冲我来的,与萧郎君无关,”崔芜说,“你现在走,孙彦未必会追。”
这个决断并不难下,萧二沉吟片刻,淡淡道:“姑娘保重。”
言罢翻身上马,竟是带着部曲疾驰而去。
孙彦瞧见了他们,果然没有追赶,从始至终,他眼里只有崔芜一人。高头大马飞奔至前,极具威慑意味地扬起前蹄。
崔芜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孙彦催马上前,居高临下地睨视她。他出身贵重,又是嫡长,在吴越之地直与太子爷无异,却不想平生最大的跟头竟是栽在崔芜身上。
想到她勾结外人,在润州城中闹出的泼天风波,孙彦恨得牙根痒痒,脸色越发森然:“怎么就你一人?你那暗通款曲的奸夫呢?”
崔芜已经习惯了孙彦张嘴不说人话,却还是被恶心到了,不怒反笑。
孙彦死死盯着她:“你笑什么?”
崔芜:“狗嘴里果然吐不出象牙。”
孙彦大怒。
之前崔芜屡屡惹出祸事,险些被孙昭下令乱棍打死,都是孙彦替她兜住了。原以为锦衣玉食地养着、掏心挖肺地待着,假以时日,总能换得几分真心,却没想到所有的温驯顺从都是伪装,骨子里依然这般桀骜刚硬。
“好啊,我倒要看看,你这张利口能硬到几时!”孙彦握着马鞭的手紧了又紧,想到她身怀有孕,终是强迫自己松开手指,“来人,把她押回去!”
他身后的寒汀下马,向崔芜走来:“芳荃姑娘,还请……”
崔芜突然后退两步,手腕一翻,不知怎地多了把匕首,刀尖正抵着自己胸口:“都给我站住!”
寒汀一惊,倏然驻足。
孙彦亦是愕然,待要上前,又恐被崔芜看出焦急,反而拿捏自己,只冷冷道:“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一个玩意儿,也配要挟我?”
崔芜冷笑回怼:“我若是玩意儿,那又是谁为了‘玩意儿’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天生犯贱不成!”
孙彦胸口起伏,脸色阴沉如水:“寻死觅活,我却不信你有这个胆子。”
说完手一挥,自有部曲去抢崔芜匕首。
然而他们动作再快也快不过崔芜,只见她手腕一推,匕首刺入脐下四寸处,入肉一分。
鲜血飞快浸透衣衫,部曲被血色震住,谁也不敢向前。
孙彦从没这般恼怒过,厉声大喝:“你若敢伤及孙氏子嗣,你院里伺候的丫鬟仆婢都得陪葬!”
崔芜回以讥讽冷笑。
孙彦这才想起,偏院护卫尽数毙命刀下。他虽不知有两人是崔芜亲手所杀,却也猜到,这些护卫仆婢奉命看守,屡次三番阻拦崔芜逃走,只怕与她结了仇怨。莫说是空口威慑,就算将人拖来,当着崔芜的面处置了,她也未必会眨一眨眼。
他恼恨交加,偏生没有拿捏对方的筹码,一时连指尖都颤抖起来:“你偏要与我对着干,我到底哪里待你不好!”
对这个问题,崔芜根本不屑回答,就听孙彦咬牙道:“你也不打听打听,就你这般任性妄为,莫说润州城,便是江南地界,但凡有些规矩的人家,谁能容得下?”
“旁人家的妾室,谁不是作小伏低、卑事主母,哪个像你这般不服管教?你心心念念要逃出节度使府,可知府外天地远非你想的那般逍遥自在?匪寇、人牙、乱兵、流民,随便遇上哪个,都能要了你的性命!”
“你又能跑到哪去!”
崔芜怔忡了一瞬。
她知道孙彦说得没错,因为在后世史书上,曾不止一次出现过类似“城中仓廪空虚,饥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的记载。
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江南,而是遍布各地。
崔芜没见过晋帝,单从这位拿幽云十六州孝敬外族干爹的事迹看,不必指望他有多顾念治下百姓。至于南边,上位者要么“性骄侈,好声色”,要么“年老昏耄”,凶残者以酷刑虐杀为乐,荒唐者命臣下自宫方肯任用。
相形之下,孙彦虽然自负独断,不拿女子当人看,动辄“玩意儿”“卑事主母”,试图打压她的自尊、折断她的傲骨。
可他已经是这个世道中,难得的头脑清明、才智兼备,德行为人超出水准之上的明主。
这如何不让崔芜彻骨绝望?
“你说得对,洪水滔天,我无处可去,”良久,崔芜开口,语气轻渺,眼底不屈不挠的光飞快黯淡。
孙彦心知自己的话触动了她,却并没感到自得,反而无端升起恐慌,只因此时的崔芜仿佛一抹幽魂,随时可能随风逝去。
“芳荃,”他忽然察觉崔芜离河水太近,忍不住道,“你先过来!”
崔芜不进反退,脚步落下,半个足跟已经悬空。
“可就算这样,”她抬头看着孙彦,目光灼灼,一字一顿,“我也不认命!”
“我此生,宁为风雨折,不受囚笼困!”
她挑眉一笑,容光眩目不可逼视,忽而向后纵身,义无反顾地投入河水之中。
刹那间,孙彦好似被惊雷轰散了魂魄,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只见河水滔滔,奔腾不息,云低天阔,风声枭厉。
哪里还有崔芜的身影?
孙彦脑中空白,就要跟着往下跳,却被寒汀及时拉住。他拼命挣扎,刹那间爆发出的力量极为可怕,两个部曲都压制不住:“放开我……你们拉扯我做什么?还不下去救人!”
寒汀忙道:“郎君不必犯险,我等下河救人便是。”
他使了个眼色,五六个精通水性的部曲当即跃入河中。
孙彦推开寒汀,一瞬不瞬地盯着水面,只盼下一瞬,部曲能带着崔芜浮上来。然而等了约莫半炷香,忽听水声作响,部曲探出头,却是脸色青白,面带惭愧。
“我等本已寻到芳荃姑娘,可她无意求生,反而用匕首划伤卑下,”部曲捂住手臂伤处,指缝渗出血迹,“河底暗流太急,卑下再去寻时,芳荃姑娘……已经不见踪影。”
孙彦神色怔怔,不知是悲是怒。
寒汀心中不安,试探唤道:“郎君?”
就见孙彦猛一踉跄,口中呛出鲜血。
***
崔芜投河之际,打定了要么逃出生天,要么葬身河底的决心。
是以,当部曲伸出手时,她毫不犹豫地挥舞匕首刺伤对方,随后向暗涌湍急处拼命游去。
很快,身后再无部曲追逐,但崔芜憋着的一口气也堪堪用尽。窒息的痛苦挤压胸口,肺脏好似要炸裂,她拼命踩水,试图浮出河面换气,暗涌形成的漩涡却拖住她,往河底深处拽去。
崔芜体力有限,不多会儿就觉得手脚发沉,更要命的是,她下腹升起冰冷痛楚,刀绞一般。
就在她不堪水压重负,张嘴喷出一连串气泡之际,有人攥住她手腕,托着她向上浮去。
恍惚中,崔芜以为是部曲去而复返,下意识挥动匕首,却被对方轻松躲过。紧接着,她整个人一轻,耳畔“哗啦”一声,脑袋已经探出水面。
崔芜贪婪喘息,空气给濒临宕机的大脑注入救命的血液,她总算凝聚起一点理智,也认出救了她的男人。
“咳咳,怎、怎么是你?”
她只来得及说出这句话,就在下腹的绞痛中失去意识。
有种说法是,人在濒死时会不自觉地回顾生平,崔芜本以为会看到魂穿乱世、楚馆求存的那十年,回首却只见到平和宁静、阳光明媚。
那是她的来路,是她在现代意气风发的岁月。
是高考前夕,她在虫声长鸣中挑灯夜战,实在困得受不住,踮脚去厨房冲了杯咖啡,刚转过身,杯子就被人夺走,母亲冷着一张脸,一边念叨这么晚喝咖啡还睡不睡了,一边泡了杯参茶塞进她手里。
是大学校园,她拉着室友飞奔进食堂,最爱的馄饨鸡窗口排起长龙,她俩气喘吁吁地站在队尾,交换过一个得意又庆幸的眼神。
是解剖教室,新鲜的“大体老师”躺在手术台上,她和同学们穿着白大褂,向遗体鞠躬致敬,然后颤巍巍拿起手术刀,开始平生第一场解剖实验课。
那是崔芜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她眼睁睁看着她深爱的人——父母、老师、同学,消失在光明深处,张口想喊住他们,喉咙却被堵住似的,发不出声音。
崔芜拼命挣扎,然后在满头冷汗中猛地睁开眼。
一开始,刚重启的大脑跟不上五官六感,她缓缓挪动眼珠,将周遭陈设收入视线,却做不出任何反应。
直到她看到床榻边闭目小憩的男人。
她不知萧二是何时折返的,也不明白他为何要去而复返,但她落水时尚且清醒,依稀记得窒息的最后一刻,是这人伸出手,将她拖出冰冷的漩涡。
无论他的目的是什么,于崔芜,这都是救命之恩。
她想开口,却发出嘶哑的咳嗽声。
萧二瞬间睁眼,锐利目光转向床榻,复又缓和。他起身倒了热茶,亲手喂到崔芜嘴边,后者咳得厉害,又觉口渴,就着他的手一气喝完。
然后她躺回枕上,咂摸了下干裂的嘴唇,嘶声问道:“这是哪?”
萧二简明扼要道:“船上。”
崔芜露出诧异。
她不知道的是,那股险些将她吞噬的暗涌十分凶险,萧二水性平平,好不容易将她托出水面,却发现自己已经远离河岸,仓促间根本游不回去。
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刚好有艘货船经过,船主是北地行商,顺手捞了他们一把。
“船主姓丁,此行原是前往河东,”萧二说,“我假称是你兄长,归乡探亲途中遭遇匪寇,无奈之下只能投水求生。稍后有人进来,莫要说漏嘴。”
崔芜没理会,反问道:“你为何回来?”
看到萧二头也不回离去时,说不失落是假的。但她穿越多年,已经习惯了人心诡诈、世情冷暖。
就好像她刚穿越那会儿,原本有机会逃走,却因为怜悯服侍自己的小丫鬟,在鸨母叫嚣着要将人活活打死时,主动投了罗网。
后来崔芜才知道,那是老鸨与丫鬟串通演的一出戏,事后,丫鬟得了五百钱的赏银,而逃跑未遂的崔芜却挨了一顿鞭子,还被关进地窖整整七日。
自此之后,崔芜再没对身边人抱有过期待。
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
但她没想到,萧二竟然回来了。
“为什么回来?”她百思不得其解,“吴越之地是孙家地盘,你在他们眼皮底下救人,不怕激怒孙家父子,坏你大事?”
萧二神色平静,仿佛理所当然:“萧某应承姑娘,自当守信。”
大约是怕崔芜心存芥蒂,他难得多解释了一句:“当日孙氏追兵来势汹汹,萧某只能暂避锋芒。原想等孙氏放松戒心,再图营救,却险些累及姑娘性命,实乃萧某自以为是之过。”
崔芜沉默了。
“萧二郎君不必如此,”她平复了下情绪,“你我非亲非故,却肯冒死相救,崔芜感激不尽。”
不管萧二出于什么考量,也不论他是否冲着自己精通医理这一点,他既从湍流中救下她,崔芜就认了这桩恩情。
“日后,萧二郎君若有差遣,崔芜赴火蹈刃,万死不辞。”
说着,她从床上挣扎起身,就要郑重拜下。
萧二伸手扶她,船身却忽然震动了下,崔芜站不稳当,趔趄着晃了晃——
然后被萧二眼疾手快地捞了个正着。
这倒没什么,崔芜也不是什么“断臂自清”的贞烈女子,问题在于现场不止他们两人。
舱门洞开,门口站着须发斑白的郎中,惊疑不定地瞧着两人:“两位这是……”
萧二若无其事,扶着崔芜坐下:“我是你兄长,有什么需要说一声便是,何必逞强?”
又对老郎中行了一礼:“舍妹刚醒,烦请先生替她看诊。”
他神色坦荡,毫无遮掩,倒叫老郎中去了几分疑心。他撩袍坐下,搭指于崔芜脉门,就见后者略一僵硬,过电般抽回胳膊。
老郎中会错了意,笑道:“老夫年近六旬,孙女都有夫人大了,倒也不必如此谨慎。”
夫人?
崔芜眼角抽跳,就听老郎中下一句道:“倒是夫人自己,妇人怀胎以头三个月最为凶险,又经溺水之劫,怀象甚是不好。若想保住,须得卧床静养,万不可颠簸劳累了。”
崔芜看向萧二,后者神色沉静,不露异样:“有劳先生,我记下了。”
崔芜抬手抚住小腹,不满两个月的胎儿,肚腹尚未显露异样,也感受不到任何胎动。可偏偏长在体内,与她血脉相连。
这是她的骨血,或许也是她与这个乱世唯一的羁绊。
只除了他的到来,是以一种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方式。
崔芜闭目片刻,复又睁开。
“先生,”她问,“可否为我开一副药?”
老郎中皱眉:“夫人要开何药?”又不赞同道:“药理之道,精细入微,牵一发则动全身,怎可随意开方?”
崔芜伸手入怀却摸了个空,一旁的萧二默不作声地递过一个荷包,正是她出逃前揣进怀里的,里头有几样首饰,是崔芜身陷楚馆十年所有的积蓄。
她摸出一只细巧的金臂钏,推到老郎中面前,轻言细语:“不是多名贵的药材,瞿麦六两,通草、桂心各三两,牛膝、榆白皮各四两,用水九升,煮取三升即可。”
老郎中先是被臂钏金光晃了眼,待得听清药方,不由一惊:“那瞿麦与通草性寒通利,牛膝更有引血下行之效,夫人莫不是打算……”
崔芜抿起嘴角,抬头就见萧二目光转来,深深蹙眉。
希望打碎的一刻,她的心沉到谷底,眼前河水好似无端暴涨,徐徐淹没脚背,又一分一寸没过头顶。
“凭什么!”崔芜像头被囚困的兽,绝望又愤怒地磨着爪牙,“凭什么他能像摆布宠物一样操控我的命运?凭什么他一次见色起意,我就得折断羽翼,囚困金丝笼里?”
他以为他是谁?
他姓孙的算老几!
崔芜胸口起伏,又强迫自己冷静。深吸一口气,她听到自己开口:“萧二郎君,我怕是没法随你去西北了。”
萧二亦瞧见孙氏追兵,目光微一闪烁。
他虽没开口,崔芜却不难揣测,以他的身份和处境,必不想于此时此地,和孙氏起冲突。
潜入节度使府伪造手书是一回事,与地头蛇当面撕破脸是另一回事。
这与萧二为人如何并无太大干系,而是他身份与职责所在,不能以身犯险。
于他而言,暂避锋芒是最好的选择。
“孙彦是冲我来的,与萧郎君无关,”崔芜说,“你现在走,孙彦未必会追。”
这个决断并不难下,萧二沉吟片刻,淡淡道:“姑娘保重。”
言罢翻身上马,竟是带着部曲疾驰而去。
孙彦瞧见了他们,果然没有追赶,从始至终,他眼里只有崔芜一人。高头大马飞奔至前,极具威慑意味地扬起前蹄。
崔芜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孙彦催马上前,居高临下地睨视她。他出身贵重,又是嫡长,在吴越之地直与太子爷无异,却不想平生最大的跟头竟是栽在崔芜身上。
想到她勾结外人,在润州城中闹出的泼天风波,孙彦恨得牙根痒痒,脸色越发森然:“怎么就你一人?你那暗通款曲的奸夫呢?”
崔芜已经习惯了孙彦张嘴不说人话,却还是被恶心到了,不怒反笑。
孙彦死死盯着她:“你笑什么?”
崔芜:“狗嘴里果然吐不出象牙。”
孙彦大怒。
之前崔芜屡屡惹出祸事,险些被孙昭下令乱棍打死,都是孙彦替她兜住了。原以为锦衣玉食地养着、掏心挖肺地待着,假以时日,总能换得几分真心,却没想到所有的温驯顺从都是伪装,骨子里依然这般桀骜刚硬。
“好啊,我倒要看看,你这张利口能硬到几时!”孙彦握着马鞭的手紧了又紧,想到她身怀有孕,终是强迫自己松开手指,“来人,把她押回去!”
他身后的寒汀下马,向崔芜走来:“芳荃姑娘,还请……”
崔芜突然后退两步,手腕一翻,不知怎地多了把匕首,刀尖正抵着自己胸口:“都给我站住!”
寒汀一惊,倏然驻足。
孙彦亦是愕然,待要上前,又恐被崔芜看出焦急,反而拿捏自己,只冷冷道:“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一个玩意儿,也配要挟我?”
崔芜冷笑回怼:“我若是玩意儿,那又是谁为了‘玩意儿’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天生犯贱不成!”
孙彦胸口起伏,脸色阴沉如水:“寻死觅活,我却不信你有这个胆子。”
说完手一挥,自有部曲去抢崔芜匕首。
然而他们动作再快也快不过崔芜,只见她手腕一推,匕首刺入脐下四寸处,入肉一分。
鲜血飞快浸透衣衫,部曲被血色震住,谁也不敢向前。
孙彦从没这般恼怒过,厉声大喝:“你若敢伤及孙氏子嗣,你院里伺候的丫鬟仆婢都得陪葬!”
崔芜回以讥讽冷笑。
孙彦这才想起,偏院护卫尽数毙命刀下。他虽不知有两人是崔芜亲手所杀,却也猜到,这些护卫仆婢奉命看守,屡次三番阻拦崔芜逃走,只怕与她结了仇怨。莫说是空口威慑,就算将人拖来,当着崔芜的面处置了,她也未必会眨一眨眼。
他恼恨交加,偏生没有拿捏对方的筹码,一时连指尖都颤抖起来:“你偏要与我对着干,我到底哪里待你不好!”
对这个问题,崔芜根本不屑回答,就听孙彦咬牙道:“你也不打听打听,就你这般任性妄为,莫说润州城,便是江南地界,但凡有些规矩的人家,谁能容得下?”
“旁人家的妾室,谁不是作小伏低、卑事主母,哪个像你这般不服管教?你心心念念要逃出节度使府,可知府外天地远非你想的那般逍遥自在?匪寇、人牙、乱兵、流民,随便遇上哪个,都能要了你的性命!”
“你又能跑到哪去!”
崔芜怔忡了一瞬。
她知道孙彦说得没错,因为在后世史书上,曾不止一次出现过类似“城中仓廪空虚,饥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的记载。
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江南,而是遍布各地。
崔芜没见过晋帝,单从这位拿幽云十六州孝敬外族干爹的事迹看,不必指望他有多顾念治下百姓。至于南边,上位者要么“性骄侈,好声色”,要么“年老昏耄”,凶残者以酷刑虐杀为乐,荒唐者命臣下自宫方肯任用。
相形之下,孙彦虽然自负独断,不拿女子当人看,动辄“玩意儿”“卑事主母”,试图打压她的自尊、折断她的傲骨。
可他已经是这个世道中,难得的头脑清明、才智兼备,德行为人超出水准之上的明主。
这如何不让崔芜彻骨绝望?
“你说得对,洪水滔天,我无处可去,”良久,崔芜开口,语气轻渺,眼底不屈不挠的光飞快黯淡。
孙彦心知自己的话触动了她,却并没感到自得,反而无端升起恐慌,只因此时的崔芜仿佛一抹幽魂,随时可能随风逝去。
“芳荃,”他忽然察觉崔芜离河水太近,忍不住道,“你先过来!”
崔芜不进反退,脚步落下,半个足跟已经悬空。
“可就算这样,”她抬头看着孙彦,目光灼灼,一字一顿,“我也不认命!”
“我此生,宁为风雨折,不受囚笼困!”
她挑眉一笑,容光眩目不可逼视,忽而向后纵身,义无反顾地投入河水之中。
刹那间,孙彦好似被惊雷轰散了魂魄,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只见河水滔滔,奔腾不息,云低天阔,风声枭厉。
哪里还有崔芜的身影?
孙彦脑中空白,就要跟着往下跳,却被寒汀及时拉住。他拼命挣扎,刹那间爆发出的力量极为可怕,两个部曲都压制不住:“放开我……你们拉扯我做什么?还不下去救人!”
寒汀忙道:“郎君不必犯险,我等下河救人便是。”
他使了个眼色,五六个精通水性的部曲当即跃入河中。
孙彦推开寒汀,一瞬不瞬地盯着水面,只盼下一瞬,部曲能带着崔芜浮上来。然而等了约莫半炷香,忽听水声作响,部曲探出头,却是脸色青白,面带惭愧。
“我等本已寻到芳荃姑娘,可她无意求生,反而用匕首划伤卑下,”部曲捂住手臂伤处,指缝渗出血迹,“河底暗流太急,卑下再去寻时,芳荃姑娘……已经不见踪影。”
孙彦神色怔怔,不知是悲是怒。
寒汀心中不安,试探唤道:“郎君?”
就见孙彦猛一踉跄,口中呛出鲜血。
***
崔芜投河之际,打定了要么逃出生天,要么葬身河底的决心。
是以,当部曲伸出手时,她毫不犹豫地挥舞匕首刺伤对方,随后向暗涌湍急处拼命游去。
很快,身后再无部曲追逐,但崔芜憋着的一口气也堪堪用尽。窒息的痛苦挤压胸口,肺脏好似要炸裂,她拼命踩水,试图浮出河面换气,暗涌形成的漩涡却拖住她,往河底深处拽去。
崔芜体力有限,不多会儿就觉得手脚发沉,更要命的是,她下腹升起冰冷痛楚,刀绞一般。
就在她不堪水压重负,张嘴喷出一连串气泡之际,有人攥住她手腕,托着她向上浮去。
恍惚中,崔芜以为是部曲去而复返,下意识挥动匕首,却被对方轻松躲过。紧接着,她整个人一轻,耳畔“哗啦”一声,脑袋已经探出水面。
崔芜贪婪喘息,空气给濒临宕机的大脑注入救命的血液,她总算凝聚起一点理智,也认出救了她的男人。
“咳咳,怎、怎么是你?”
她只来得及说出这句话,就在下腹的绞痛中失去意识。
有种说法是,人在濒死时会不自觉地回顾生平,崔芜本以为会看到魂穿乱世、楚馆求存的那十年,回首却只见到平和宁静、阳光明媚。
那是她的来路,是她在现代意气风发的岁月。
是高考前夕,她在虫声长鸣中挑灯夜战,实在困得受不住,踮脚去厨房冲了杯咖啡,刚转过身,杯子就被人夺走,母亲冷着一张脸,一边念叨这么晚喝咖啡还睡不睡了,一边泡了杯参茶塞进她手里。
是大学校园,她拉着室友飞奔进食堂,最爱的馄饨鸡窗口排起长龙,她俩气喘吁吁地站在队尾,交换过一个得意又庆幸的眼神。
是解剖教室,新鲜的“大体老师”躺在手术台上,她和同学们穿着白大褂,向遗体鞠躬致敬,然后颤巍巍拿起手术刀,开始平生第一场解剖实验课。
那是崔芜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她眼睁睁看着她深爱的人——父母、老师、同学,消失在光明深处,张口想喊住他们,喉咙却被堵住似的,发不出声音。
崔芜拼命挣扎,然后在满头冷汗中猛地睁开眼。
一开始,刚重启的大脑跟不上五官六感,她缓缓挪动眼珠,将周遭陈设收入视线,却做不出任何反应。
直到她看到床榻边闭目小憩的男人。
她不知萧二是何时折返的,也不明白他为何要去而复返,但她落水时尚且清醒,依稀记得窒息的最后一刻,是这人伸出手,将她拖出冰冷的漩涡。
无论他的目的是什么,于崔芜,这都是救命之恩。
她想开口,却发出嘶哑的咳嗽声。
萧二瞬间睁眼,锐利目光转向床榻,复又缓和。他起身倒了热茶,亲手喂到崔芜嘴边,后者咳得厉害,又觉口渴,就着他的手一气喝完。
然后她躺回枕上,咂摸了下干裂的嘴唇,嘶声问道:“这是哪?”
萧二简明扼要道:“船上。”
崔芜露出诧异。
她不知道的是,那股险些将她吞噬的暗涌十分凶险,萧二水性平平,好不容易将她托出水面,却发现自己已经远离河岸,仓促间根本游不回去。
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刚好有艘货船经过,船主是北地行商,顺手捞了他们一把。
“船主姓丁,此行原是前往河东,”萧二说,“我假称是你兄长,归乡探亲途中遭遇匪寇,无奈之下只能投水求生。稍后有人进来,莫要说漏嘴。”
崔芜没理会,反问道:“你为何回来?”
看到萧二头也不回离去时,说不失落是假的。但她穿越多年,已经习惯了人心诡诈、世情冷暖。
就好像她刚穿越那会儿,原本有机会逃走,却因为怜悯服侍自己的小丫鬟,在鸨母叫嚣着要将人活活打死时,主动投了罗网。
后来崔芜才知道,那是老鸨与丫鬟串通演的一出戏,事后,丫鬟得了五百钱的赏银,而逃跑未遂的崔芜却挨了一顿鞭子,还被关进地窖整整七日。
自此之后,崔芜再没对身边人抱有过期待。
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
但她没想到,萧二竟然回来了。
“为什么回来?”她百思不得其解,“吴越之地是孙家地盘,你在他们眼皮底下救人,不怕激怒孙家父子,坏你大事?”
萧二神色平静,仿佛理所当然:“萧某应承姑娘,自当守信。”
大约是怕崔芜心存芥蒂,他难得多解释了一句:“当日孙氏追兵来势汹汹,萧某只能暂避锋芒。原想等孙氏放松戒心,再图营救,却险些累及姑娘性命,实乃萧某自以为是之过。”
崔芜沉默了。
“萧二郎君不必如此,”她平复了下情绪,“你我非亲非故,却肯冒死相救,崔芜感激不尽。”
不管萧二出于什么考量,也不论他是否冲着自己精通医理这一点,他既从湍流中救下她,崔芜就认了这桩恩情。
“日后,萧二郎君若有差遣,崔芜赴火蹈刃,万死不辞。”
说着,她从床上挣扎起身,就要郑重拜下。
萧二伸手扶她,船身却忽然震动了下,崔芜站不稳当,趔趄着晃了晃——
然后被萧二眼疾手快地捞了个正着。
这倒没什么,崔芜也不是什么“断臂自清”的贞烈女子,问题在于现场不止他们两人。
舱门洞开,门口站着须发斑白的郎中,惊疑不定地瞧着两人:“两位这是……”
萧二若无其事,扶着崔芜坐下:“我是你兄长,有什么需要说一声便是,何必逞强?”
又对老郎中行了一礼:“舍妹刚醒,烦请先生替她看诊。”
他神色坦荡,毫无遮掩,倒叫老郎中去了几分疑心。他撩袍坐下,搭指于崔芜脉门,就见后者略一僵硬,过电般抽回胳膊。
老郎中会错了意,笑道:“老夫年近六旬,孙女都有夫人大了,倒也不必如此谨慎。”
夫人?
崔芜眼角抽跳,就听老郎中下一句道:“倒是夫人自己,妇人怀胎以头三个月最为凶险,又经溺水之劫,怀象甚是不好。若想保住,须得卧床静养,万不可颠簸劳累了。”
崔芜看向萧二,后者神色沉静,不露异样:“有劳先生,我记下了。”
崔芜抬手抚住小腹,不满两个月的胎儿,肚腹尚未显露异样,也感受不到任何胎动。可偏偏长在体内,与她血脉相连。
这是她的骨血,或许也是她与这个乱世唯一的羁绊。
只除了他的到来,是以一种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方式。
崔芜闭目片刻,复又睁开。
“先生,”她问,“可否为我开一副药?”
老郎中皱眉:“夫人要开何药?”又不赞同道:“药理之道,精细入微,牵一发则动全身,怎可随意开方?”
崔芜伸手入怀却摸了个空,一旁的萧二默不作声地递过一个荷包,正是她出逃前揣进怀里的,里头有几样首饰,是崔芜身陷楚馆十年所有的积蓄。
她摸出一只细巧的金臂钏,推到老郎中面前,轻言细语:“不是多名贵的药材,瞿麦六两,通草、桂心各三两,牛膝、榆白皮各四两,用水九升,煮取三升即可。”
老郎中先是被臂钏金光晃了眼,待得听清药方,不由一惊:“那瞿麦与通草性寒通利,牛膝更有引血下行之效,夫人莫不是打算……”
崔芜抿起嘴角,抬头就见萧二目光转来,深深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