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壹】

    文宣十七年,青州一战大捷,辽金元气大伤,大虞乘胜追击,仅用三月时间便先后收复易燕冀等十六州,辽金退至燕山以北,苟延残喘,意欲与大虞议和,愿俯首称臣,永不进犯。

    “哈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啊,果然是我大虞威武,辽贼经此一战,怕是再也不能掀起风浪了,哈哈哈哈哈哈!”父亲读完京中来信,喜不自胜。

    悬在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我长舒了一口气,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父亲:“那大军何时归来?”

    “月前便已班师回朝,怕是这两日就到金陵了。”七年光阴,父亲早已知晓我那点小心思,但并未戳破,只是笑着回答。

    “好好好。那我得去准备一下……”听到父亲肯定的回答,我再也掩藏不住心中的激动与喜悦,连忙起身告退:“父亲,女儿还有事,先行回房了。”

    未等父亲点头,我便匆忙带着冬雪赶回了竹苑。

    “冬雪,我上次让你去赵掌柜那儿裁剪的衣裳做好了没?”

    “回小姐,衣服已经做好了,前日赵掌柜已经差人送了过来。”

    “好,那你给我拿来我瞧瞧。”

    “是。”

    早些时候听说大军即将凯旋归来,我便即刻差人做了身新衣服,以便穿戴整齐地去迎接谢驰归来。

    我希望他一见到我就开心。

    谢驰离开时正值春末,又是一年春好时,再见他,又会是何番景象?

    他会不会认不出我?

    无事,认不出便认不出,我认得他就好。

    【拾贰】

    三月十二,我便陪着谢大人和谢夫人早早来到了城门口等候。我到时,城门口已经挤满了迎接家人归来的百姓,人影蹿动,个个都伸长脖子,紧盯着远方。

    “哎哎哎,快看快看!回来了回来了!”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众人不约而同地望向那人指着的方向。

    果然可以远远地望见几个窜动的人影,向城门口移动得很快,似乎都骑着马。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那群驾马而归的人便已至城门口,百姓们一拥而上,寻找着自己多年未见的亲人。

    “爹!娘!”一个少年翻身下马,不顾包袱掉落在地,直直地奔向我身旁的两位老人。三人抱作一团,失声痛哭着,似是叙说着这么多年的离思愁绪。老人满是褶皱的脸上被泪水浸湿,两鬓白发尤为刺眼,布满老茧还在颤动的手抚摸着少年的脸。

    “我的儿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老人再次将少年拥入怀中,似是担心这只是一场梦,而下一秒自己的孩子又消失不见。

    此番景象并不在少数,身边的哭声此起彼伏,有合家团聚的喜极而泣,亦有老年丧子的悲戚痛哭,还有知晓孩子受苦多年的心酸流泪。

    迟迟不见谢驰的身影,身旁的谢大人和谢夫人有些着急,我拍拍谢夫人的手,连忙安抚道:“伯父伯母,你们稍安勿躁,我去看看。”

    我小跑着上前搜寻着谢驰的身影,“谢驰?谢驰?”边跑边叫着他的名字,人影众多,大家又都穿着统一的玄黑色军服,要找到他并不容易。

    不止是谢父谢母,连我都有些着急,搜寻了许久都不见他的身影,但此时我只能镇定,二老年事已高,身体早已不复从前,若是我慌了,他们心里更不是滋味。

    远处似乎有人听到我的呼唤,匆忙赶过来:“沈不离?”

    “木天德?”见来者是谢驰的好友,我心中一喜,连忙问道:“你知道谢驰在哪儿吗?”

    木天德没有回答我的话,面色沉重,只是低下头沉默着。

    我的心顿时一沉,不解道:“?谢驰在哪儿?他到底怎么了,你快说啊!”我紧紧地抓住他,越说越激动,声音却愈加哽咽。

    沉默半晌后,木天德终于开口:“……他让我把这些交给你。”说着便递给了我一个鼓鼓囊囊的丝绸包袱。

    我接过包袱,看了眼又抬头问道:“这什么?”

    “谢驰让我转交给你的。”说完他便转身准备离开,临走之际他还是回头道了句:“节哀。”

    “?”

    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胸腔似乎被压了块巨石,压的我喘不过气。顿时浑身无力,包袱从我手中掉落,随即在一阵晕眩中坠入无尽的黑暗。

    坠入黑暗前,我只隐隐听到有人大喊了声,似是在叫我的名字。

    不过是不是已经无所谓了。

    【拾叁】

    再睁开眼我只见熟悉的床幔帷帐,看着垂下的流苏吊坠,我才发觉自己在房内的床榻上。

    “冬雪?”

    “小姐。”冬雪见我醒来,连忙过来将我扶起靠在床头,“小姐小心!”她用手扶着我的后脑,轻轻地拿起枕头枕在我身后,再慢慢抽出手。

    “……我睡了几日?”

    “两日。”冬雪站在床榻前,小心地应着。

    居然两日了。

    “那谢府……”

    冬雪知晓我要问什么,但又怕我再次晕过去,只是隐晦道:“两日前已经挂了白。”

    本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这只是一场噩梦或者又是他的恶作剧,吓一吓我便好了,但当真切地从冬雪口中听到时,心中燃起的微弱火苗终于熄灭了。

    我顿觉喘不上气,一股窒息感裹挟着我,好似无尽的水灌进我的五脏六腑,要将它们都压迫碾碎成粉末,再将我溺死在这深不见底而又摆脱不掉的水中。

    我想放声大哭,却又怎么都哭不出来。

    是泪流尽了吗,还是谢驰你不愿我为你流泪?

    【拾肆】

    将自己关在房内三天后,我终于鼓起了勇气去送谢驰最后一程。

    披麻戴孝,一身缟素,被冬雪搀扶进谢驰的灵堂。我作为外人,这本不合规矩,但谢沈两家都默许了我的行为。

    “谢驰,我来见你了。”我跪在灵堂前的蒲团上,手中烧着纸,嘴里喃喃着,“你是不是嫌我来得太晚了?”

    “你别生气,你不也这么迟还没来见我吗。”

    “咱俩就,就不要互相怪罪了……好不好?”说着我还是忍不住流了泪,呜咽着和谢驰叙说心中的悲痛与不甘。

    “你不是,不是说回来咱们就成亲吗?怎,怎么,你走了七年,看上别的姑娘,不愿,不愿回来就编这种,这种可笑的理由来骗我吗……”

    “谢驰……你……你能不能别闹了,你要真是有别的心思,你回来,回来亲自跟我讲,我也不是……不是不通人情……谢驰……呜呜呜呜……”我趴着灵柩,泣不成声,嘴里的话连自己都听不清。

    谢驰,你个骗子。

    你为什么不回来。

    你说过你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谢驰,你骗我,我再也不要理你了。

    谢驰……

    【拾伍】

    六月廿二,谢驰在细雨蒙蒙中下葬。

    望着灵柩被湿润的泥土一点点掩盖,我才发觉谢驰是真的再也回不来了。

    “谢驰!”我哭着嘶喊着上前,却被身后的谢大人和谢夫人一把拉回,“阿离……”谢夫人抓住我的胳膊将我拥入怀中,声音哽咽地安慰道。

    我想推开谢夫人,却被她抓的越发得紧,“伯母,你让我再看他一眼……”谢夫人被我的话触动,再也掩不住丧子的悲痛,只是紧紧抱着我哭。

    绵密的雨水打湿了我的眼眶,浸湿了衣服,脸上的水不知是水还是泪,亦或是雨泪夹杂。

    曾经,我也是这般淋着雨。

    却被我的少年郎牵着,我丢了伞。

    但他说,他是有情的。

    【拾陆】

    夜幕降临,点点星光点缀着漆黑的夜。清凉晚风穿过长廊,顺着窗棂进入房内。烛光摇曳,我坐在梳妆台前颤颤巍巍打开了谢驰留给我的包袱。

    包袱内是一把做工粗糙的伞,一个精致的梨花木匣子,还有一封有些掉色的信。

    看到信,我连忙拿起展开:

    “吾妻阿离,展信舒颜。吾自知时日无多,怕是无法赴约,深感歉意。欠卿之伞与信物皆置匣内,愿卿来日再觅良人,共度此生。万望喜乐康健,平安顺遂,切莫挂念。

    ——文宣十六年冬谢驰绝笔”

    读完信,我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握紧信纸却又不敢将其揉皱。半晌后我放下信,慢慢拿起那把做工粗糙的伞,撑开后细细端摩,伞面绘的竟是园中的芍药,栩栩如生,娇美迷人,如那日他送我的一般。

    我将伞放入怀中,却又不敢让泪水落在上面。

    你个傻瓜,谁要你的破伞,你快给我回来啊。

    撕心的痛在全身蔓延,像荆棘缠住了四肢,慢慢收紧的同时将密密麻麻的尖刺深深钉入我的每一寸肌肤,每呼吸一次便是钻心的痛,非人的折磨。

    当我放下伞,打开木匣时,看到了置于其中的香囊和平安符。香囊仍是系着那日的青梅扣,里面仍然放着我那日送的玉佩,平安符也被打开过,但依旧被仔细地封好口,似乎是想保护好里面的物件。

    我再一次打开了临行时赠予谢驰的平安符,取出了里面的物件。

    那是一支玉钗,我花费两天两宿亲手雕刻成柳枝模样的玉钗。

    折柳寄卿卿不留,盼君早归君不归。

    无言地痛哭中,我将玉佩和玉钗紧紧地握在手中,生怕这所剩无多的遗物也会离我而去。

    “沈不离!”

    “沈!不!离!”

    “沈不离……”

    “沈——不——离——”

    “……”

    我闭上眼,眼泪自眼角而下,脑海里仍浮现出昔日少年呼唤我的模样,站在梨花树下,在梨花飘洒中向我招手,眉目如画,笑得那般好看。

    谢驰,告诉你个秘密吧。

    其实我那日系的不是什么自创的青梅结。

    我系的是同心结。

    恩爱情深,永结同心的同心结。

    【完】

章节目录

竹马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寄折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寄折柳并收藏竹马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