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

    百支羽箭飞刺似雨,呼嚎痛喊之声不绝,泼天的血色掩盖了青黛色的天际。

    昭和谢氏府邸的朱红色大门被魏军踏破。

    “昭昭,你听着。”谢姿竹被母亲拥着,躲在昏暗的阁楼里,母亲不知哪里来的力量,压得谢姿竹分毫也无法动弹,眼睁睁看着父亲毙于楼下血泊之中。

    她的心脏开始颤若鼓震,泛起病态的刺痛。

    泪水沾湿了她的脸颊,耳边的声音也似笼罩血雾之间,变得模糊起来。

    “你不要动,千万不要动,夜晚,会有人来接你出去,你要活下去,无论如何,你记住,你是南齐的士族,昭和谢氏的士族,灭国之难,铮铮铁骨必报血海深仇....”

    母亲声音越来越弱,慢慢消弭在箭雨中。

    临死前,她展开身躯,牢牢护住谢姿竹,喋喋不休报仇雪恨。

    然而母亲阖眼的瞬间,谢姿竹却清楚地看见,母亲眼中的不舍突然占据了上风,甚至掩盖住灭国的恨,她上上下下扫视着谢姿竹的脸,最后一个柔软到无限包容的吻落在她的额间。

    “好孩子,不要哭。”

    随即血蔓延开来,像一捆红绳死死栓住了谢姿竹的脖颈,她的呼吸都变得微弱,泪从眼角滑落,啪嗒没入鬓角。

    她躺在血泊中,搂着母亲的逐渐冰冷的身体,一动也不敢动。

    子时,电闪雷鸣,暴雨磅礴而至。

    谢姿竹以为自己再难逃一难,却发现魏军很突然地开始撤兵,隐隐约约间只听见魏军议论“南齐太子现身东宫”的消息,随即军队像退潮的海水一般离去。

    南齐太子……萧道元!

    谢姿竹心里涌起不安,萧道元一直在徽州治水,为何突然回建康。

    尚未等她思量清楚,几道黑影忽然涌进来,不由分说架起了她。起初她还以为自己行踪暴露,拼命挣扎,直至手中被塞进了一张布帛。

    谢姿竹颤抖着双手将布帛解开,只看了一眼,久违的庆幸便让她喉间猛然一阵血腥味蔓延。

    上头写着:

    “昭昭立往虚怀峰了无观,圆奴”

    落款是萧道元的小名,这是他们青梅竹马数年,独属于二人的秘密。

    皇室宗亲、士族权贵几乎被魏军屠尽,东宫太子萧道元竟幸而存活,几日的烽火和宗宗惨案中,这是几近不可思议的,苍天垂怜的幸事。

    谢姿竹抬头,缓慢地眨了眨眼睛,忽略了脸颊上鲜血温热的触感,和心中微妙的不安。

    她停止了反抗,去往虚怀峰了无观。

    此后便是整整三天的等待。

    黑雨白雾交织,了无观中落满槐花的山间石板路的尽头,是一间很暗沉的木屋,屋前坠着一盏虚虚渺渺昏暗琉璃灯。

    谢姿竹终日在那间木屋里,掩上门,倚窗前,寂静地等,她以为自己至少可以等来萧道元。

    等待的时间很漫长,她像逐渐被黑色的浪潮淹没,昏昏沉沉的,旧病添新伤,病愈发重起来。

    谁知三日后的深夜,她等来的却是南齐皇室尽灭,太子萧道元自焚东宫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那一瞬间,谢姿竹甚至连悲伤都感受不到了,她隐隐约约确认了这是一局棋,萧道元亲手布下的,算计的只有她一个人——

    算计她,让她活下来。

    再度回神,便是了无观的后门,她伸出手,苍白到几乎透明的指尖轻轻抵上门扣。

    “吱呀——”

    古朴的木门被推开。

    不知是该喜该悲,来者打破了她最后的幻想。

    是萧道元的部下。

    她缓缓阖上眼睛,几乎压抑不住颤抖的手。

    “谢小姐,请随臣来,太子殿下遣臣带您南下避难。”说话的人是萧道元的心腹武鹤,他身后领着十余死士。

    谢姿竹没有上前,她缓缓抬手搭上门框,这才勉强稳住身形。

    “我记得,萧道元一直在徽州治水,为何三日前突然现身东宫?”

    无人回应,倒显得整座山像是只剩下谢姿竹一人,空气都变得粘稠而且安静。

    “果然…萧道元好算计。”

    谢姿竹几乎是将指尖扣入乌木门框,时至如今,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此前的猜测都是对的,萧道元是仗着自己对她的熟悉,把她骗来了无观,然后以身诱敌,用他的血肉为她铺生路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武鹤也显得焦虑起来,他撩起衣袍单膝跪下,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让谢姿竹随他们出发,“谢小姐,殿下他也是无奈之举,您随我们走吧,误了时辰,殿下的努力也付之一炬了。”

    谢姿竹听着,倒是笑起来,声音很轻,但是却让在场的所有人愕然抬头。

    “南下?隐姓埋名苟延残喘一生么?”

    萧道元很了解她吗?或许吧,毕竟他都有本事吧把她骗到了无观,但是两人十五载没个正经的混笑打闹,却让萧道元忘记了谢姿竹本质上的刚烈。

    她不只是陪着萧道元纵情享乐的狐朋狗友,更是南齐的士族。

    忠义礼智信,是刻在她骨血里的情怀。

    “我不随你们走。”她将头上的玉钗拔下,抵住白皙的脖颈,示意他们往后退开,“我要去燕国,你们滚吧。”

    燕国皇室一定会助她一臂之力,不论是复仇,还是别的,他们恨不得魏国马上一团乱。

    谢姿竹出发了,风尘仆仆,一路狼狈跋涉。

    魏国没有放弃对她的追击,萧道元暗中部署的心腹死士到底还是选择一路跟随她,他们很安静,也很忠诚,为了保护她,一个又一个的折损,直到长路漫漫,又只剩下了谢姿竹一人。

    半个月的奔波,燕国界河就在眼前,谢姿竹大声呼喊纤夫,往前狂奔,双脚皲裂渗血,草坪上留下了一长条血红色的脚印。

    蓦然,一声巨响,伴随着密密的脚步声。

    一支箭贴着她的耳朵往前扎,直挺挺扎到纤夫的船身。

    谢姿竹不敢停下脚步,心却渐渐沉了下去。

    身后是一阵喧闹和粗犷的笑,显然魏国人没有把击杀谢姿竹这件简单至极的小事放在心上,杀鸡焉用牛刀?对比之下,他们显然对魏国皇长子少见的失手感到好奇。

    “殿下曾经百步穿杨技惊四座,如今也是疏于锻炼,竟失手了?”

    一阵哄笑。

    “殿下许是怜香惜玉,南齐昭和谢氏嫡女听闻有倾城容色。”

    又是一阵哄笑。

    被将军幕僚簇拥在中心的拓跋煦希状似赧然,在一阵唏嘘声中再次抽箭,张弓,嗡一声响,行云流水地又是一支箭。

    箭身再次擦着谢姿竹的耳边穿过,不过这次却将谢姿竹的脸庞划出一道血痕。

    谢姿竹往前跑,心中却涌起了怪异的揣测。

    她莫名觉得这两支箭没有杀气,却像是在催促,催促她快点向前跑,不要停。

    她的脑子逐渐模糊,船近在咫尺。

    这时腹前一阵剧痛,谢姿竹睁眼看向扎进血肉的箭矢,控制不住往前栽,数步踉跄,猛然怀箭坠河。

    坠河时,她偶然看见那位魏国皇长子的眼睛,恍惚间以为萧道元来找她了。

    她笑了笑,怎么可能,大抵是她要死了,萧道元那厮来接她了吧。

    燕界河的水面激起白朵浪,晕起一片红。

    远远的,魏军的声音传来,是拓跋煦希的幕僚,他跪下请罪,说不该逾越放箭。

    “殿下恕罪,臣不该未经允许便私自放箭,但是幕僚帮助殿下是职责所在,如今南齐皇室全灭,殿下任务完成,魏国亦可以安心。”

    拓跋煦希沉默片刻,转身离去。

    .

    谢姿竹在界河下游的浅滩上醒来。

    她全身剧痛,动弹不得,一支箭穿过她的腹部,现在血迹已经干涸,她望着天空。

    刺眼的阳光下,谢姿竹抬起一只胳膊挡住眼睛,开始笑,越笑越大声,惊起一丛飞鸟。

    她笑够了,缓慢爬起身,将衣袖上一块布撕下来咬住,伸手把腹前伸出的一截箭狠命折断,剩下的一截便任其置于腹中。

    箭身的搅动撕裂了伤口,鲜血再次汩汩留下,她亦不在意,随意将刚撤下的破布捆住腹前的血洞。

    她一步一脚鲜血淋漓,硬凭血肉之躯走向燕国都城,益州。

    益州城中心是燕国太子的私宅。

    谢姿竹抬头看向那块用狂草书写“玉衡居”的牌匾,然后直对着太子府正门跪下。

    安乐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路过的行人对她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玉衡居的侍卫看她一身鲜血,亦不敢靠近,生怕被讹上了,坏了太子怜贫惜弱的良善名声。

    谢姿竹跪了三个时辰,全身大大小小的伤口已经麻木,她发起了高热,脸连着脖颈烧得一片通红,整个身体摇摇欲坠,晃晃荡荡。

    她恍惚中垂下头,看见了太子府门口栩栩如生的莲花砖。

    直到酉时,燕太子的轿撵才被抬到玉衡居门口。

    木雕彩绘,虎皮豹绒,孔雀鹫鹰羽毛在黑暗中泛着柔和的荧光,轿撵的帘子被侍从拨开,一只健康麦色,宽掌厚茧的手搭上了仆从的肩。

    一晃,燕太子绣龙坠珠的鹿皮靴出现在谢姿竹的眼前。

    谢姿竹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强行阻止自己的晕厥,然后将双手交叠置于地面,弯下腰将前额触地,行了一个南齐皇室标准的跪礼,对他说:

    “南齐昭和谢氏士族嫡长女,参见燕太子殿下。”

    眼前的靴子往前靠近了谢姿竹几步,接着一只手伸出来,抵着谢姿竹的下巴,微微使劲,抬起谢姿竹的脸。

    一道粗犷的疑声响起:

    “谢姿竹,是你?”

    谢姿竹昏昏然抬眸看他,轰然俯身倒地。

    随后便是三年时光流转。

    暗无天日的阁楼,昏黄的夕阳,染血的利剑一片刀光剑影。

    暗室里的密谋,沾满鲜血的协议,无数次徘徊在鬼门关。

    跪地的双膝,弯下的腰,交叠的双手,前额在一次次练习魏国礼时磕出青紫。

    易容药水泛着青金色,束身的白绸垂落豹皮地,每月一次的药浴,强烈的灼烧感让她喉间含血。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在几近半醉半醒的宫宴中,拓跋逐阖着的双眼缓缓睁开,鸦羽一般浓密的睫毛轻颤,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去,这是南齐灭亡后的第一次。

    三年,十二个春夏秋冬。

    世上的谢姿竹销声匿迹,燕国归还于魏的魏质子拓跋逐横空出世,震动了魏国朝堂。

    其实真正的拓跋逐早就薨在了燕国皇室的党羽争斗中,却因身份低微,死亡都轻如鸿毛,燕国忘却了他,也就迟迟未发丧。

    燕太子在为谢姿竹筹谋身份入魏时,一位幕僚偶然提起这位可怜质子。

    于是此后,谢姿竹变成了拓跋逐。

    魏国灭南齐后势大,燕国为示臣服,将魏质子拓跋逐归还。

    魏帝为了欢迎她的归来,在龙吟湖旁的含章殿摆宴庆祝,令都城以及地方诸位文武百官,宗亲权贵皆来洛阳参宴。

    一湖一楼,交相辉映,晚间的飞檐高楼林立,月照花林,银花雪浪,灯火辉煌。

    谢姿竹身着朱红色亲王赭袍,抬手斟酒,垂眸掩住眼底因为醉酒而浮出的情绪。

章节目录

与白月光互怼的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道半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道半缘并收藏与白月光互怼的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