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谁能做出刺杀明恪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那非徐贵妃莫属了。
随着明恪的长大,天启帝和陈皇后、太子之间冰冷的关系逐渐和缓,徐贵妃更是将明恪视作眼中钉肉中刺,这女人疯起来可是什么都顾不得的。更何况,明恪也不知道,在死了的儿子和活着的爱妃面前,天启帝会如何抉择。徐贵妃的眼泪对天启帝的杀伤力有多大,是宫里的小黄门都知道的事。
明恪是下了皇船后遇到的刺客,虽一路奔逃,但所处大概还在京城百里外,辨认方位,不是余县就是平县,若是平县还好,若是余县……
明恪眼睛疼痛难忍,加之疲惫不堪,实在无法深想下去,匆匆处理了眼伤后,倒头昏睡过去。
***
凌华觉得有些不对劲,山里太安静了。起先她还没注意,可渐渐发现山中一丝兽叫鸟鸣都不闻。凌华心里起了疑,她仔细看了看周遭的草木,发现有些人为遮掩的痕迹,当机立断决定下山回家。
下山总比上山快,大半个时辰的功夫,凌华便绕回了最开始的那座山头。凌华停下来歇口气,正想喝口水再上路,岂料手伸进背篓里却没摸到水囊。她把背篓挪到身前来,仔仔细细找了一遍,确实没见到水囊。这沿途也就进山的时候喝过水,水囊想必是落在了那处山洞里。
凌华纠结了下,这水囊是鹿皮做的,结实耐用,买的时候花了她几十个铜板,就这么丢了着实可惜。凌华仔细听了听,周遭是野兔野鸡跑动的窸窣声,还有鸟叫蝉鸣,心里的弦稍稍松了松。举目望了望,山洞离此处抄近路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她背起背篓朝山洞走去。
临近山洞处,凌华伏低身子将自己隐在密林里,模仿鸟叫吹了一声哨。等了片刻没有动静,凌华又向外扔了几颗石子。石子惊起几只林里的黑鸟,凌华猫着不发出一点动静,大约一刻钟后,见确实没有别的响动,才站起身来。
凌华没有走惯常的那条小道,而是选择从另一面的密林绕过去,边走边掩盖了痕迹。密林这边是从没走过人的,极难通行,等凌华好不容易进到山洞,早已累得气喘吁吁。
凌华抬袖擦掉眼皮上的汗,定睛一看,差点大叫出声。她迅速摸出背篓里的柴刀,退回洞口,警惕地盯着洞里躺着的人。
那人一动不动,也不知是死是活。凌华扔了块石头过去,把那人砸得闷哼一声。
凌华松了口气,还好不是死的,不然还得发愁怎么把他弄出去。
凌华紧了紧手里的柴刀,开口道:“喂,还能动吗?”
明恪从昏沉中醒来,听到一道清亮的女声,他撑起上身想看清来人,然而一见光便泪流不止,慌忙用手挡住。
凌华:卧槽!好一个大美人!
尽管只是匆匆一瞥,但明恪那张脸对凌华的冲击是巨大的。不说现代那些英俊漂亮的明星们,就是凌华自己谈过的那几个男朋友,也是个顶个的帅气。然而眼前这人简直像是建模捏出来的一样,凌华甚至觉得昏暗的山洞都因为这张脸而熠熠生辉了。
她不自觉目光下移,看到这人劲瘦的腰身和修长的双腿,咽了咽口水。
凌华往前走了两步,“你受伤了?能不能说话?”
明恪脑子清醒了些,眼前的女子肯定不是刺杀的人,不然自己早就身首异处。
他侧过头,避开洞口的日光,“我逃难至此,眼睛受了伤,误闯了姑娘的地方,实在抱歉。”
凌华被这把声音酥得腿软,当即把柴刀往腰后一别,屁颠屁颠跑过去。
明恪被她的动静惊得向后一仰,随即感觉一道温热的呼吸扑到了脸上,一双手抚到了眼上。
凌华检查了下,发现这人的眼睛红肿流泪,眼周还有些残留的粉末。她收回手,在山洞里把水囊找了出来。
明恪面红耳赤,只觉得这女子行径实在胆大,与陌生男子也可如此亲昵……
凌华回头,见明恪满脸通红,笑道:“我们乡野可没什么男女大防,我这是忙着救你。”说罢用水囊里的水打湿汗巾,仔细擦拭明恪的眼睛。
明恪只觉眼上一片清凉,灼人的疼痛终于得到缓解,刚想道谢,惊觉这女子拉起了自己的手,他猛得向后一缩。
“别动!”凌华拉回明恪的手,“手上伤口不处理要化脓的!”
明恪哪里被人这样呵斥过,一时呆怔住。
凌华把他手包扎好,又将双眼蒙住以避光,全部收拾妥当后说道:“送佛送到西,好事做到底,遇到我你可走了大运。你叫什么名字?”
“某叫明……”明恪顿住,虽说这女子救了自己,但如今处境不明,还需小心行事。他开口道:“……明道。”
凌华差点脚下一崴,不可置信道:“你叫明道?明天的明,道路的道?”还不待明恪回答,又连珠炮似的发问道:“你认识叶天瑜不?单均昊呢?听起来耳熟不?”
明恪不懂这女子为何激动,短暂思量一番,暗道自己不警醒,“明”乃国姓,非皇亲国戚不可用。他忙改口道:“是敏道。敏捷的敏,道路的道。”
凌华一阵失望,还以为女主光环发作,随手一救就是老乡呢,唉,果真是个路人甲命。
“哦,你这姓还挺少见的。”
“不知姑娘名姓,某日后定报大恩。”
凌华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道:“也不用‘日后’啦,现在就可以的。”
明恪没明白她的意思,不解道:“姑娘的意思是?”
凌华难舍地瞥了瞥他的脸,美色终究还是敌不过五斗米。
“咳,你身上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配饰什么的,有银子最好!”
明恪恍然大悟,这女子是在索要银钱。他颇有些哭笑不得,堂堂大吴朝的三皇子,竟有被人追讨报酬的一天。
凌华见他不说话,以为是在为难。也是,看着倒是富贵人家出身,只是虎落平阳被……啊,呸!只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指不定还没自己身家“丰厚”。
“唔,还是算了。谁没个水逆的时候,就当我日行一善吧。”说着把东西收捡近背篓,准备离开。
明恪觉得这女子虽言谈有些辞不达意,但心性尚可,或可托付。
“姑娘请留步。”明恪拿出一枚玉佩,“某身无长物,唯此家传玉佩。若姑娘能答应帮某一个小忙,此物便可暂时寄托于姑娘,待某归家后,用银钱赎回。”
凌华停下脚步,随便找了块地方坐下,托腮看着明恪不说话。
明恪眼不能视物,久不闻她应答,问道:“姑娘?”
凌华叹口气道:“我是好心,不是傻哦。”
“姑娘何出此言?”
“我说话不好听,看在我救了你的份上,你别跟我计较。”凌华换了只手托住下巴,“看你这通身气派,便知道出身富贵豪门,现下却身受重伤,流落到这穷乡僻壤。是惹了不小的麻烦吧?”
明恪待说话,凌华一抬手打断道:“你也别跟我说什么路遇劫匪啊什么的。给你处理眼睛的时候我看了,你的眼伤是毒粉所致。这种毒粉配制极繁琐,不是一般的劫匪强盗用得上的。我也不关心你是仇杀啊情杀啊或者其他的恩怨纠葛,遇上你算有缘,顺势救一救。别的再多的,我是万万不敢做的。有钱拿也得有命花,还望公子大人有大量,体谅升斗小民生活不易。”
明恪听完这一席话,很是诧异,原以为不过是个胆大的乡野村民,没想到此女眼明心细,颇有几分聪慧。
“敢问姑娘此处是何地?”
凌华不敢透露邢水村,只得把地名往大了说:“所在渝州永江府。”
“可是永江府平县?”
“是余县。”
明恪暗道不好。平县乃是杨大学士原籍,余县却是徐贵妃之父承恩侯的封地。
他思索一番,对凌华郑重道:“姑娘言之有理,我确有难言之隐,本不应拖累姑娘,只现下形势所迫,不得不请姑娘再行举手之劳。姑娘放心,此事绝无风险,只需在衙门公告处做一标记。”说完明恪在地上画出一个符号。
凌华瞅了一眼,这标记倒不复杂。不过她也不敢把话说满:“我只能答应试试看,成与不成可保证不了。”
明恪长舒一口气,向凌华作揖道:“多谢姑娘,不论姑娘最后相不相助,都请收下玉佩,我定会兑现承诺。”
凌华摆摆手,取出剩下的干粮,和水囊一起放在明恪身旁。
“无功不受禄,等事情办成了我自然向你讨要报酬。”说罢提起背篓转身出了山洞。
明恪摸着手边的水囊,抬头望向洞口方向,现下只能依靠这女子,静待来日了。
随着明恪的长大,天启帝和陈皇后、太子之间冰冷的关系逐渐和缓,徐贵妃更是将明恪视作眼中钉肉中刺,这女人疯起来可是什么都顾不得的。更何况,明恪也不知道,在死了的儿子和活着的爱妃面前,天启帝会如何抉择。徐贵妃的眼泪对天启帝的杀伤力有多大,是宫里的小黄门都知道的事。
明恪是下了皇船后遇到的刺客,虽一路奔逃,但所处大概还在京城百里外,辨认方位,不是余县就是平县,若是平县还好,若是余县……
明恪眼睛疼痛难忍,加之疲惫不堪,实在无法深想下去,匆匆处理了眼伤后,倒头昏睡过去。
***
凌华觉得有些不对劲,山里太安静了。起先她还没注意,可渐渐发现山中一丝兽叫鸟鸣都不闻。凌华心里起了疑,她仔细看了看周遭的草木,发现有些人为遮掩的痕迹,当机立断决定下山回家。
下山总比上山快,大半个时辰的功夫,凌华便绕回了最开始的那座山头。凌华停下来歇口气,正想喝口水再上路,岂料手伸进背篓里却没摸到水囊。她把背篓挪到身前来,仔仔细细找了一遍,确实没见到水囊。这沿途也就进山的时候喝过水,水囊想必是落在了那处山洞里。
凌华纠结了下,这水囊是鹿皮做的,结实耐用,买的时候花了她几十个铜板,就这么丢了着实可惜。凌华仔细听了听,周遭是野兔野鸡跑动的窸窣声,还有鸟叫蝉鸣,心里的弦稍稍松了松。举目望了望,山洞离此处抄近路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她背起背篓朝山洞走去。
临近山洞处,凌华伏低身子将自己隐在密林里,模仿鸟叫吹了一声哨。等了片刻没有动静,凌华又向外扔了几颗石子。石子惊起几只林里的黑鸟,凌华猫着不发出一点动静,大约一刻钟后,见确实没有别的响动,才站起身来。
凌华没有走惯常的那条小道,而是选择从另一面的密林绕过去,边走边掩盖了痕迹。密林这边是从没走过人的,极难通行,等凌华好不容易进到山洞,早已累得气喘吁吁。
凌华抬袖擦掉眼皮上的汗,定睛一看,差点大叫出声。她迅速摸出背篓里的柴刀,退回洞口,警惕地盯着洞里躺着的人。
那人一动不动,也不知是死是活。凌华扔了块石头过去,把那人砸得闷哼一声。
凌华松了口气,还好不是死的,不然还得发愁怎么把他弄出去。
凌华紧了紧手里的柴刀,开口道:“喂,还能动吗?”
明恪从昏沉中醒来,听到一道清亮的女声,他撑起上身想看清来人,然而一见光便泪流不止,慌忙用手挡住。
凌华:卧槽!好一个大美人!
尽管只是匆匆一瞥,但明恪那张脸对凌华的冲击是巨大的。不说现代那些英俊漂亮的明星们,就是凌华自己谈过的那几个男朋友,也是个顶个的帅气。然而眼前这人简直像是建模捏出来的一样,凌华甚至觉得昏暗的山洞都因为这张脸而熠熠生辉了。
她不自觉目光下移,看到这人劲瘦的腰身和修长的双腿,咽了咽口水。
凌华往前走了两步,“你受伤了?能不能说话?”
明恪脑子清醒了些,眼前的女子肯定不是刺杀的人,不然自己早就身首异处。
他侧过头,避开洞口的日光,“我逃难至此,眼睛受了伤,误闯了姑娘的地方,实在抱歉。”
凌华被这把声音酥得腿软,当即把柴刀往腰后一别,屁颠屁颠跑过去。
明恪被她的动静惊得向后一仰,随即感觉一道温热的呼吸扑到了脸上,一双手抚到了眼上。
凌华检查了下,发现这人的眼睛红肿流泪,眼周还有些残留的粉末。她收回手,在山洞里把水囊找了出来。
明恪面红耳赤,只觉得这女子行径实在胆大,与陌生男子也可如此亲昵……
凌华回头,见明恪满脸通红,笑道:“我们乡野可没什么男女大防,我这是忙着救你。”说罢用水囊里的水打湿汗巾,仔细擦拭明恪的眼睛。
明恪只觉眼上一片清凉,灼人的疼痛终于得到缓解,刚想道谢,惊觉这女子拉起了自己的手,他猛得向后一缩。
“别动!”凌华拉回明恪的手,“手上伤口不处理要化脓的!”
明恪哪里被人这样呵斥过,一时呆怔住。
凌华把他手包扎好,又将双眼蒙住以避光,全部收拾妥当后说道:“送佛送到西,好事做到底,遇到我你可走了大运。你叫什么名字?”
“某叫明……”明恪顿住,虽说这女子救了自己,但如今处境不明,还需小心行事。他开口道:“……明道。”
凌华差点脚下一崴,不可置信道:“你叫明道?明天的明,道路的道?”还不待明恪回答,又连珠炮似的发问道:“你认识叶天瑜不?单均昊呢?听起来耳熟不?”
明恪不懂这女子为何激动,短暂思量一番,暗道自己不警醒,“明”乃国姓,非皇亲国戚不可用。他忙改口道:“是敏道。敏捷的敏,道路的道。”
凌华一阵失望,还以为女主光环发作,随手一救就是老乡呢,唉,果真是个路人甲命。
“哦,你这姓还挺少见的。”
“不知姑娘名姓,某日后定报大恩。”
凌华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道:“也不用‘日后’啦,现在就可以的。”
明恪没明白她的意思,不解道:“姑娘的意思是?”
凌华难舍地瞥了瞥他的脸,美色终究还是敌不过五斗米。
“咳,你身上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配饰什么的,有银子最好!”
明恪恍然大悟,这女子是在索要银钱。他颇有些哭笑不得,堂堂大吴朝的三皇子,竟有被人追讨报酬的一天。
凌华见他不说话,以为是在为难。也是,看着倒是富贵人家出身,只是虎落平阳被……啊,呸!只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指不定还没自己身家“丰厚”。
“唔,还是算了。谁没个水逆的时候,就当我日行一善吧。”说着把东西收捡近背篓,准备离开。
明恪觉得这女子虽言谈有些辞不达意,但心性尚可,或可托付。
“姑娘请留步。”明恪拿出一枚玉佩,“某身无长物,唯此家传玉佩。若姑娘能答应帮某一个小忙,此物便可暂时寄托于姑娘,待某归家后,用银钱赎回。”
凌华停下脚步,随便找了块地方坐下,托腮看着明恪不说话。
明恪眼不能视物,久不闻她应答,问道:“姑娘?”
凌华叹口气道:“我是好心,不是傻哦。”
“姑娘何出此言?”
“我说话不好听,看在我救了你的份上,你别跟我计较。”凌华换了只手托住下巴,“看你这通身气派,便知道出身富贵豪门,现下却身受重伤,流落到这穷乡僻壤。是惹了不小的麻烦吧?”
明恪待说话,凌华一抬手打断道:“你也别跟我说什么路遇劫匪啊什么的。给你处理眼睛的时候我看了,你的眼伤是毒粉所致。这种毒粉配制极繁琐,不是一般的劫匪强盗用得上的。我也不关心你是仇杀啊情杀啊或者其他的恩怨纠葛,遇上你算有缘,顺势救一救。别的再多的,我是万万不敢做的。有钱拿也得有命花,还望公子大人有大量,体谅升斗小民生活不易。”
明恪听完这一席话,很是诧异,原以为不过是个胆大的乡野村民,没想到此女眼明心细,颇有几分聪慧。
“敢问姑娘此处是何地?”
凌华不敢透露邢水村,只得把地名往大了说:“所在渝州永江府。”
“可是永江府平县?”
“是余县。”
明恪暗道不好。平县乃是杨大学士原籍,余县却是徐贵妃之父承恩侯的封地。
他思索一番,对凌华郑重道:“姑娘言之有理,我确有难言之隐,本不应拖累姑娘,只现下形势所迫,不得不请姑娘再行举手之劳。姑娘放心,此事绝无风险,只需在衙门公告处做一标记。”说完明恪在地上画出一个符号。
凌华瞅了一眼,这标记倒不复杂。不过她也不敢把话说满:“我只能答应试试看,成与不成可保证不了。”
明恪长舒一口气,向凌华作揖道:“多谢姑娘,不论姑娘最后相不相助,都请收下玉佩,我定会兑现承诺。”
凌华摆摆手,取出剩下的干粮,和水囊一起放在明恪身旁。
“无功不受禄,等事情办成了我自然向你讨要报酬。”说罢提起背篓转身出了山洞。
明恪摸着手边的水囊,抬头望向洞口方向,现下只能依靠这女子,静待来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