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时候,林镇发生了两件大事,这两件事都跟李望月家有关。
一是有人出钱给林镇修了一条路,那条路方便乡下的孩子赶到林镇来上学;二是李望月那个离家很多年的姑姑回来了,而出钱修这条路的人是李望月的姑姑。
据李望月说,她姑姑是她爸那一辈人中唯一一个读书的女孩。当时林镇的人只听说过砸锅卖铁把男孩供到大学的,没听说过有人砸锅卖铁把女孩供到了大学的。
李望月父亲那一辈,李家一共有四个孩子,三个男孩一个女孩,三个男孩全都不爱读书,只有这个女孩爱读书,她爷爷奶奶就咬牙供这个女孩读书,一直供到了她大学毕业。
她姑姑上了大学后就没怎么回过江县,镇上就有人说她姑姑忘本,是个白眼狼。
她虽然不信这些人说的话,但她也没有维护过她姑姑。在她的印象里她就见过她姑姑两三次,而那两三次都是在她很小的时候,现在她对她姑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可就是这么个已经快要被林镇遗忘的人,又重新回到了林镇。
那天林镇里胆大的人都去李望月家凑热闹,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给林镇捐钱修路的女人是个什么的样子的。
李望月给她发了消息,说是有件事想跟她商量一下,让她去一下她家。
她挤进围在李家门口的人群,穿过堂屋,走进里屋,来到李望月的房间,一眼就被站在李望月房间里的那个穿着青色长裙,留着长发,温柔又美丽的女子吸引,李望月站在女子的旁边冲她招了招手,她随即反应过来这个人就是李望月的姑姑。
李望月的姑姑好漂亮!
她意识到自己一直盯着李望月姑姑看的行为有些不礼貌,连忙微微躬身问好:“姐姐好。”
李望月的姑姑温柔地对她笑,声音像是清风一样:“你好啊,你就是鹿嘉啊,长得真漂亮。”
她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小声地回了一句“姐姐你也很漂亮”,李望月的姑姑听见了,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给了她一块巧克力就从屋子里退了出去,给她和李望月留出独处的空间。
人一走,李望月就拉着她来到床前,李望月的床上摆满了玩偶、积木、书还有漂亮的小裙子,这种场景她只在电视里见过,真正见到了不免有些惊讶:“望月,这些都是你姑姑给你买的吗?”
李望月点点头:“都是,我也没想到我姑姑会给我带这么多东西,你看看你喜欢什么,你都拿去。”
她不好意思拿:“这不好吧,这些毕竟是你姑姑送给你的。”
李望月拿了一条裙子在她身上比划说:“没事,我姑姑给我带的这些东西里本来就有你的一份。”
“真的啊。”她眼睛一亮,“你姑姑人也太好了吧。”
“是啊。”李望月把她推到礼物面前,“快选吧。”
那天下午她和李望月在一起试了那些漂亮的小裙子,拆了积木和书,像是掉进了游乐园一样,一会儿搭积木,一会儿看书,她玩得很开心,李望月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问李望月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李望月也不肯说。
直到天将要黑去,到了她该回家的时候,李望月才拉着她的手说:“鹿嘉,我姑姑这次是回来接我的,我以后要离开林镇去市里上学了。”
她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李望月一下午就是因为这件事而忧心后,立刻拍了拍李望月的手,高兴地说:“太好了,这是好事啊,你去市里上学肯定会变得更厉害,会离你想去的大学更近一步的。”
李望月看着她的眼睛,一向明朗的脸上却变得忧愁,她说话的声音从来没像今天这样颤抖过:“可是我舍不得,我不想离开我妈,也不想离开你们。”
亲情、友情是从李望月身上长出的枝条,让她孤身离开林镇就如同剥皮抽筋一样令她难过。
李望月从来不哭的一个人,这次却哭了,眼泪不断地流,声音越来越抖:“我妈身体不好,我怕我走了,我妈生病了也没人照顾。”
李望月家平时只有她和她妈妈,只有过年的时候她爸爸才会从外地回来。
她抱着李望月,拍了拍李望月的背安慰道:“你妈妈都这么大的人了,肯定能照顾好自己的。再说了,你出去上学了,不是还有我嘛,我帮你照顾你妈妈。”
李望月摇摇头还是哭,一直哭,不知怎的,她看李望月哭,鼻子一酸也哭了起来。
林镇的人不多,跟她俩同龄且还在上学的女孩就更少了,她以前认识的那些朋友都去了外地打工,留在她身边的就只有李望月一个。
她和李望月是彼此的支撑,李望月要走,她其实也难过,但同时她也希望李望月能去市里上学,李望月如此优秀坚韧,配得上更好的前程。
那天晚上她俩抱在一起哭了很久,天黑了,李望月送她回家。
她们两家相隔不远,但那晚她和李望月却走了很长的时间,夜风从她俩的脸上刮过,月亮被乌云遮挡,照在她俩身上的光越来越暗。
到了她家门口,她有些不舍地松开跟李望月握着的手,望向李望月哭红的眼眶,她想说什么,但又什么都没说。
她转头就往家门走,李望月这时却叫住她,她回头看去,李望月站在微弱昏黄的路灯底下,背后是无尽的黑暗,夜风刮起李望月的发丝,李望月像是在黑夜里发着光一样对她说:“鹿嘉,好好的,一定要从林镇考出去。”
她鼻子一酸又想哭,手上用力地掐着自己,生硬地挤出一个笑容:“好,我会考出去的。”
李望月走的那天,距离江中开学还有一星期。
许忍喜去了市里看病还没回江县,李望月就在电话里告诉了许忍喜她要离开的消息,许忍喜跟李望月聊了很久,两人才挂断电话。
她全程就在李望月旁边听着,偶尔插进去两句话,调动一下沉重的气氛。
挂断电话没过多久,李望月的姑姑就把车停到了她俩面前,等着李望月和她做最后的告别。
事情到了最后的关头,人反而平静了下来,临到分别了,她和李望月都没有哭,她俩拥抱了一下,李望月就拉开车门坐了进去,车子发动,她站在边上冲李望月挥手道别,李望月也用力地向她挥手。
她目送着李望月远去,直到车子小得只剩下了一个黑点,她才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过了几天,江中开学,她独自坐上从林镇开往江中的公交车,眼前的景象不断闪过,离别的阵痛这才打到她身上。
她眼眶湿润了,想起那天晚上她没对李望月说出口的话,你去了市里别忘记我。
没了李望月在江中,她总觉江中少了点什么,明明树木还是一样的茂盛,晚霞还是一样的绚烂,但她就是觉得有些没意思,她会下意识地站在走廊上朝一班的教室看去,却发现这教室里已经没了她熟悉的身影。
开学第一周,江中就进行了文理分科,许忍贺和许忍喜分科是在线上填的表格,从开学到现在她俩都没回学校。开学第二周,分班换教室,许忍喜选了文科,被分到了文科A班,她选了理科被分到了理科A班。
文科的教室在她们原来的教学楼对面,A班也是在五楼,理科的教室没变,A班就是原来的一二班。
她上学期考得好,按成绩分班,她从二班分到了一班。
一班的学生成绩好,大多都选了理科,班里人员没有大的变化,大家相处了一年都熟悉了,教室里没有陌生感。
她搬书进去的时候,发现一班的学生大多两两一起坐在了前排,只有教室后面几排还有空位,只好抱着书往教室后排走去。
陈向坐在最后一排冲她招手,指了指最后排的一个空位,示意她去坐下。
她抱着书往那座位挪了几步,正在找寻还有没有其他好一点的位置时,陈向就过来抱走她手里的书,帮她把书放在了座位上说:“那些人就爱抢前排的位置,前面的位置有什么好的,还不如我们后面潇洒自由呢。”
她对坐哪没有执念,只是她以前都在前排坐着,这还是第一次坐在后排,微微有些习惯:“坐后面不会被老师盯得更紧吗?”
在二班,闫芳就爱盯着后排的人提问。
陈向说:“分老师,有些爱盯,有些不爱盯,但总的来说我们后面还是挺好的,起码上课偷吃个小零食,下课冲食堂啥的都方便。”
陈向递给她一个“你懂的”的眼神,她笑了一下问:“我旁边有人坐吗?”
她旁边是个空位看起来没人坐的样子。
陈向理所应当道:“你旁边坐的不就是许哥嘛。”
许忍喜的东西,陈向帮忙从一班搬到了文科班去,许忍贺的东西,陈向还没来得及去搬,所以座位上才是空的。
她想到上次她和许忍贺坐在一起,却被闫芳换了座位,就有些不想坐在许忍贺旁边。
陈向似乎知道她在担忧什么,就说:“放心吧,我们班主任不像闫芳,你看前排那几个男女同桌的,不都没事。”
陈向推着她的肩膀坐在位置上说:“鹿姐坐吧,你要不坐,许忍贺回来又得怨我了。”
陈向说得直白,她其实明白陈向话里话外说暗指的意思,但她又不敢确定,这种事情一旦误会了就会很尴尬,一不小心会连朋友都做不成。
陈向见她不说话就当她是默认了,双手一抱拳就对她说:“鹿姐,二班我不熟,许忍贺的东西麻烦你跟我去二班搬一下。”
她愣了下,对于“鹿姐”这个称呼有些不习惯,她说:“我跟你去二班,但是别叫我鹿姐。”
陈向笑着应了一声,又喊:“知道了,鹿姐。”
一是有人出钱给林镇修了一条路,那条路方便乡下的孩子赶到林镇来上学;二是李望月那个离家很多年的姑姑回来了,而出钱修这条路的人是李望月的姑姑。
据李望月说,她姑姑是她爸那一辈人中唯一一个读书的女孩。当时林镇的人只听说过砸锅卖铁把男孩供到大学的,没听说过有人砸锅卖铁把女孩供到了大学的。
李望月父亲那一辈,李家一共有四个孩子,三个男孩一个女孩,三个男孩全都不爱读书,只有这个女孩爱读书,她爷爷奶奶就咬牙供这个女孩读书,一直供到了她大学毕业。
她姑姑上了大学后就没怎么回过江县,镇上就有人说她姑姑忘本,是个白眼狼。
她虽然不信这些人说的话,但她也没有维护过她姑姑。在她的印象里她就见过她姑姑两三次,而那两三次都是在她很小的时候,现在她对她姑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可就是这么个已经快要被林镇遗忘的人,又重新回到了林镇。
那天林镇里胆大的人都去李望月家凑热闹,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给林镇捐钱修路的女人是个什么的样子的。
李望月给她发了消息,说是有件事想跟她商量一下,让她去一下她家。
她挤进围在李家门口的人群,穿过堂屋,走进里屋,来到李望月的房间,一眼就被站在李望月房间里的那个穿着青色长裙,留着长发,温柔又美丽的女子吸引,李望月站在女子的旁边冲她招了招手,她随即反应过来这个人就是李望月的姑姑。
李望月的姑姑好漂亮!
她意识到自己一直盯着李望月姑姑看的行为有些不礼貌,连忙微微躬身问好:“姐姐好。”
李望月的姑姑温柔地对她笑,声音像是清风一样:“你好啊,你就是鹿嘉啊,长得真漂亮。”
她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小声地回了一句“姐姐你也很漂亮”,李望月的姑姑听见了,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给了她一块巧克力就从屋子里退了出去,给她和李望月留出独处的空间。
人一走,李望月就拉着她来到床前,李望月的床上摆满了玩偶、积木、书还有漂亮的小裙子,这种场景她只在电视里见过,真正见到了不免有些惊讶:“望月,这些都是你姑姑给你买的吗?”
李望月点点头:“都是,我也没想到我姑姑会给我带这么多东西,你看看你喜欢什么,你都拿去。”
她不好意思拿:“这不好吧,这些毕竟是你姑姑送给你的。”
李望月拿了一条裙子在她身上比划说:“没事,我姑姑给我带的这些东西里本来就有你的一份。”
“真的啊。”她眼睛一亮,“你姑姑人也太好了吧。”
“是啊。”李望月把她推到礼物面前,“快选吧。”
那天下午她和李望月在一起试了那些漂亮的小裙子,拆了积木和书,像是掉进了游乐园一样,一会儿搭积木,一会儿看书,她玩得很开心,李望月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问李望月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李望月也不肯说。
直到天将要黑去,到了她该回家的时候,李望月才拉着她的手说:“鹿嘉,我姑姑这次是回来接我的,我以后要离开林镇去市里上学了。”
她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李望月一下午就是因为这件事而忧心后,立刻拍了拍李望月的手,高兴地说:“太好了,这是好事啊,你去市里上学肯定会变得更厉害,会离你想去的大学更近一步的。”
李望月看着她的眼睛,一向明朗的脸上却变得忧愁,她说话的声音从来没像今天这样颤抖过:“可是我舍不得,我不想离开我妈,也不想离开你们。”
亲情、友情是从李望月身上长出的枝条,让她孤身离开林镇就如同剥皮抽筋一样令她难过。
李望月从来不哭的一个人,这次却哭了,眼泪不断地流,声音越来越抖:“我妈身体不好,我怕我走了,我妈生病了也没人照顾。”
李望月家平时只有她和她妈妈,只有过年的时候她爸爸才会从外地回来。
她抱着李望月,拍了拍李望月的背安慰道:“你妈妈都这么大的人了,肯定能照顾好自己的。再说了,你出去上学了,不是还有我嘛,我帮你照顾你妈妈。”
李望月摇摇头还是哭,一直哭,不知怎的,她看李望月哭,鼻子一酸也哭了起来。
林镇的人不多,跟她俩同龄且还在上学的女孩就更少了,她以前认识的那些朋友都去了外地打工,留在她身边的就只有李望月一个。
她和李望月是彼此的支撑,李望月要走,她其实也难过,但同时她也希望李望月能去市里上学,李望月如此优秀坚韧,配得上更好的前程。
那天晚上她俩抱在一起哭了很久,天黑了,李望月送她回家。
她们两家相隔不远,但那晚她和李望月却走了很长的时间,夜风从她俩的脸上刮过,月亮被乌云遮挡,照在她俩身上的光越来越暗。
到了她家门口,她有些不舍地松开跟李望月握着的手,望向李望月哭红的眼眶,她想说什么,但又什么都没说。
她转头就往家门走,李望月这时却叫住她,她回头看去,李望月站在微弱昏黄的路灯底下,背后是无尽的黑暗,夜风刮起李望月的发丝,李望月像是在黑夜里发着光一样对她说:“鹿嘉,好好的,一定要从林镇考出去。”
她鼻子一酸又想哭,手上用力地掐着自己,生硬地挤出一个笑容:“好,我会考出去的。”
李望月走的那天,距离江中开学还有一星期。
许忍喜去了市里看病还没回江县,李望月就在电话里告诉了许忍喜她要离开的消息,许忍喜跟李望月聊了很久,两人才挂断电话。
她全程就在李望月旁边听着,偶尔插进去两句话,调动一下沉重的气氛。
挂断电话没过多久,李望月的姑姑就把车停到了她俩面前,等着李望月和她做最后的告别。
事情到了最后的关头,人反而平静了下来,临到分别了,她和李望月都没有哭,她俩拥抱了一下,李望月就拉开车门坐了进去,车子发动,她站在边上冲李望月挥手道别,李望月也用力地向她挥手。
她目送着李望月远去,直到车子小得只剩下了一个黑点,她才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过了几天,江中开学,她独自坐上从林镇开往江中的公交车,眼前的景象不断闪过,离别的阵痛这才打到她身上。
她眼眶湿润了,想起那天晚上她没对李望月说出口的话,你去了市里别忘记我。
没了李望月在江中,她总觉江中少了点什么,明明树木还是一样的茂盛,晚霞还是一样的绚烂,但她就是觉得有些没意思,她会下意识地站在走廊上朝一班的教室看去,却发现这教室里已经没了她熟悉的身影。
开学第一周,江中就进行了文理分科,许忍贺和许忍喜分科是在线上填的表格,从开学到现在她俩都没回学校。开学第二周,分班换教室,许忍喜选了文科,被分到了文科A班,她选了理科被分到了理科A班。
文科的教室在她们原来的教学楼对面,A班也是在五楼,理科的教室没变,A班就是原来的一二班。
她上学期考得好,按成绩分班,她从二班分到了一班。
一班的学生成绩好,大多都选了理科,班里人员没有大的变化,大家相处了一年都熟悉了,教室里没有陌生感。
她搬书进去的时候,发现一班的学生大多两两一起坐在了前排,只有教室后面几排还有空位,只好抱着书往教室后排走去。
陈向坐在最后一排冲她招手,指了指最后排的一个空位,示意她去坐下。
她抱着书往那座位挪了几步,正在找寻还有没有其他好一点的位置时,陈向就过来抱走她手里的书,帮她把书放在了座位上说:“那些人就爱抢前排的位置,前面的位置有什么好的,还不如我们后面潇洒自由呢。”
她对坐哪没有执念,只是她以前都在前排坐着,这还是第一次坐在后排,微微有些习惯:“坐后面不会被老师盯得更紧吗?”
在二班,闫芳就爱盯着后排的人提问。
陈向说:“分老师,有些爱盯,有些不爱盯,但总的来说我们后面还是挺好的,起码上课偷吃个小零食,下课冲食堂啥的都方便。”
陈向递给她一个“你懂的”的眼神,她笑了一下问:“我旁边有人坐吗?”
她旁边是个空位看起来没人坐的样子。
陈向理所应当道:“你旁边坐的不就是许哥嘛。”
许忍喜的东西,陈向帮忙从一班搬到了文科班去,许忍贺的东西,陈向还没来得及去搬,所以座位上才是空的。
她想到上次她和许忍贺坐在一起,却被闫芳换了座位,就有些不想坐在许忍贺旁边。
陈向似乎知道她在担忧什么,就说:“放心吧,我们班主任不像闫芳,你看前排那几个男女同桌的,不都没事。”
陈向推着她的肩膀坐在位置上说:“鹿姐坐吧,你要不坐,许忍贺回来又得怨我了。”
陈向说得直白,她其实明白陈向话里话外说暗指的意思,但她又不敢确定,这种事情一旦误会了就会很尴尬,一不小心会连朋友都做不成。
陈向见她不说话就当她是默认了,双手一抱拳就对她说:“鹿姐,二班我不熟,许忍贺的东西麻烦你跟我去二班搬一下。”
她愣了下,对于“鹿姐”这个称呼有些不习惯,她说:“我跟你去二班,但是别叫我鹿姐。”
陈向笑着应了一声,又喊:“知道了,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