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现在朱元璋还在为儿子们聘勋贵家的女眷,且未规定皇子妃只能出自民间,这让勋贵们怎么能不激动呢!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是这帮勋贵想要看到的了,因为朱元璋下旨取缔了全国官营/私营的妓/院,还令仪鸾司全力打击暗/娼、人口拐卖、赌场以及各种容易成瘾的药物(如五石散、大/麻、鸦/片等)。
这让自诩风流的文人墨客们都要疯了,有上书陈述官营妓/院为朝廷增加了多少税款的,也有写文章骂朱元璋的,还有抓紧消费的……
众生乱象看的徐妙锦不由摇了摇头,心想这才过去几年啊,这帮文人墨客怎么就忘了朱元璋是如何成为天下共主的?若是成化之后的皇帝指不定会因为反对声过于激烈而放弃推行自己的政策,但现在掌权的可是朱元璋,负责推进的可是朱棣,在这两位头上蹦跶,真是嫌自己命长。
事实也和徐妙锦想的一样,朱棣将跳的最欢的一群人(例如李善长之子李渭)的名字记录了下来,让仪鸾司查他们的黑料的同时让八卦系统收集和他们有关的消息。
两相对比下,朱棣罗列出了一李渭为首的这帮人的罪名,其中有奸/□□女的,有赌/博的,有坐赃的(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不当得利的行为),有贪赃枉法的……
罪名多到看得徐妙锦眼花缭乱,心想自己还是见识太少!
朱棣将案卷整理妥当后就准备交给朱元璋,让朱元璋直接处理这帮人,但被徐妙锦阻止了,特事特判什么的,偶尔用一次倒是无妨,可不能总是使用。
最后在徐妙锦的干涉下,朱棣选择将案卷移交给刑部和大理寺核查。
朱棣这么搞,最受伤的就是以韩国公为首的勋贵了,让这帮老头送自己的子嗣去死,不亚于让他们自裁,所以他们卯足劲想要将自己的子嗣捞出来。
有的准备贿赂朱棣,让他高抬贵手,判轻一点;有的准备暗箱操作,换掉案卷,或者将罪名推到下人身上;还有的准备官当。
什么叫‘官当’呢?就是官员犯错可以用夺爵位、除名籍和免官来抵罪。最出名的莫过于丹书铁卷了。
但他们没想到朱棣准备让刑部和大理寺核查,这么一来,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就不好用了,因为知道的人越多,暗地里操作的成本也就越高,危险系数也越高。
且朱元璋还拒绝了官当,就连韩国公端出丹书铁卷到没用,气的韩国公直骂朱元璋不守信用、出尔反尔。
朱元璋知道后冷笑了一声,心想这最终解释权本就是咱的,咱说什么就是什么!
本来这事闹的朝野沸腾,就算是朱元璋想要将其声势压下来也要废不少力气,没想到在这个档口又出了一件大事,瞬间将韩国公等人的声势压了下去,并成功让朱元璋开启了屠刀模式。
这事要从朱标让徐妙锦和朱棣帮忙算账说起。
徐妙锦第一次帮着算账时就发现太平府赋税有问题,从而引起了朱元璋想要彻查户部的想法,为此徐妙锦和朱棣跟着朱标忙了大半年。
虽然明确户部账目有问题,但朱元璋没有第一时间清算户部,因为现在的大明外有敌寇内有起义,动静太大不利于朝廷统治。故而朱元璋准备将时间线拉长,一个一个慢慢换。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能想到朱棣抓的这帮跳得贼欢的二代/三代中有人将这事给抖了出来呢?
为了减刑,工部侍郎麦至德供出户部侍郎郭恒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等私吞太平府、镇江府等府的赋税;且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征收多种赋税,如吃饭要收口食钱,交税入库房要收库子钱,到寺庙道观上香拜佛要收神佛钱等等。
朱元璋看完口供后,那叫一个勃然大怒,脑中瞬间闪现出了各种酷刑。
忙着帮马皇后整理后宫工作量的徐妙锦发现历史偏差值突然大涨,不由问道:【发生了什么?】
【朱棣翻出了原本该在洪武十八年才翻出来的郭恒案。】八卦系统道。
【原来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恒案啊,难怪了。】徐妙锦恍然大悟道。
马皇后一脸懵的问道:【明初四大案?哪四个?】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合称“胡蓝之狱”。】八卦系统科普道。
朱标冒泡道:【蓝玉?妻舅这是怎么了,能和胡惟庸相提并论?】
【emm,老朱怕朱允炆坐不稳皇位,所以干掉了以蓝玉为首的功臣宿将,】徐妙锦尴尬道,【因这个案件而被诛杀者多达一万五千人,军中的骁勇将领差不多都被杀戮殆尽。】
朱标:……
八卦系统补充道:【据说蓝玉在军中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不听君命。某次北征还师,夜扣喜峰关,因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除此之外蓝玉还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乡里。还让家人私买云南盐1万余引进行走私……】
朱棣评论道:【那就活该了。】
【朱棣你真该谢谢蓝玉,】徐妙锦悠悠道,【要是没了蓝玉案,建文朝廷不会无武将可用,你未必能靖难成功!】
朱棣默默匿了,再说下去朱元璋又该打他了。
【郭恒的案子能和胡惟庸相提并论,看来他贪的不少啊,】朱元璋阴恻恻道,【他到底贪了多少?】
【额,】八卦系统犹豫了一会道,【共贪污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相当于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
朱元璋看到这一数目,瞬间又当了回桌面清理大师。
朱标看到这个数目,差点呕出一口老血,他为了筹集那点军饷掉了多少头发!这帮人贪污的数量都快赶上徐达北征两次的消耗了,要有这么多粮,他何愁无法两线作战啊!
朱棣看着这个量,学了回朱元璋……
良久,朱元璋平复心情后,问道:【同谋有哪些?】
【涉案官员包括兵部侍郎王志、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等,六部基本上都……】
徐妙锦不敢再说下去了,因为被牵扯进去的人实在有点多。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想要平复自己的心情,但并没有用,武英殿再次传来一阵乒呤乓啷的声音。
朱标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和朱高炽一样,都是主掌内务的常务副皇帝,六部在他的手里出了这种事情,不是赤果果的在说他无能吗?
徐妙锦害怕道:【虽然我知道我在说废话,但请冷静,发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现在的当务之急难道不是趁损失还没夸张到哪个地步赶紧把事情解决了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马皇后叹气道,【当年若不是元朝贪官污吏横行,再加之天灾,公婆和大哥相继逝世……老朱也不至于去当和尚……唉!】
【可发火真的解决不了问题啊!】徐妙锦挠头道,【郭恒案事发后老朱下令追赃,结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大名府开州州判刘汝霖,明知本州官吏罗从礼手中寄存有17000贯赃款,却要求百姓缴纳钱钞来补足追赃数额,甚至采取逮捕关押等手段逼迫百姓缴纳。最后导致全国富农多破产,民怨四起……】
朱元璋好不容易将怒火压了下去,但这在刘汝霖的操作面前毫无作用……
徐妙锦还火上浇油道:【一味的高压统治是没用的。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你越是反对,他越要去做,所以他们可能贪的更多。又或者大家都不敢做官,那么政令由谁执行,百姓由谁管理?】
【你还允许百姓可以不经过任何允许就冲入官府捉拿官员……】徐妙锦复杂道,【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反腐的力度和范围。但没有读过书的百姓是愚昧的,但凡有人煽动,他们才不会管这个官员到底是好还是坏,就直接处以私刑,反正法不责众,你敢杀掉所有参与暴/动的百姓吗?】
朱元璋沉默了,因为他不敢,这么做跟逼百姓造反没区别。
【没有读过书的百姓是短视的,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为了少交税,鬼知道他们能干出什么事情。】徐妙锦叹息道,【反腐该从制度出发,而不是从人头出发。只有从制度上遏制贪腐,才有可能成功。当官不仅要考核他们的能力,还要考核他们的品德。世袭制和恩荫制虽然能拉拢人心,但破坏了朝廷的取仕制度,百害而无一利。】
【说起取仕制度,我想起了洪武朝最后的大案——南北榜案,】八卦系统突然接嘴道,【明洪武三十年会试,朱元璋命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发榜后学子们发现上榜51人全为南方人,无一北方人。因此此榜被称为南榜。】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是这帮勋贵想要看到的了,因为朱元璋下旨取缔了全国官营/私营的妓/院,还令仪鸾司全力打击暗/娼、人口拐卖、赌场以及各种容易成瘾的药物(如五石散、大/麻、鸦/片等)。
这让自诩风流的文人墨客们都要疯了,有上书陈述官营妓/院为朝廷增加了多少税款的,也有写文章骂朱元璋的,还有抓紧消费的……
众生乱象看的徐妙锦不由摇了摇头,心想这才过去几年啊,这帮文人墨客怎么就忘了朱元璋是如何成为天下共主的?若是成化之后的皇帝指不定会因为反对声过于激烈而放弃推行自己的政策,但现在掌权的可是朱元璋,负责推进的可是朱棣,在这两位头上蹦跶,真是嫌自己命长。
事实也和徐妙锦想的一样,朱棣将跳的最欢的一群人(例如李善长之子李渭)的名字记录了下来,让仪鸾司查他们的黑料的同时让八卦系统收集和他们有关的消息。
两相对比下,朱棣罗列出了一李渭为首的这帮人的罪名,其中有奸/□□女的,有赌/博的,有坐赃的(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不当得利的行为),有贪赃枉法的……
罪名多到看得徐妙锦眼花缭乱,心想自己还是见识太少!
朱棣将案卷整理妥当后就准备交给朱元璋,让朱元璋直接处理这帮人,但被徐妙锦阻止了,特事特判什么的,偶尔用一次倒是无妨,可不能总是使用。
最后在徐妙锦的干涉下,朱棣选择将案卷移交给刑部和大理寺核查。
朱棣这么搞,最受伤的就是以韩国公为首的勋贵了,让这帮老头送自己的子嗣去死,不亚于让他们自裁,所以他们卯足劲想要将自己的子嗣捞出来。
有的准备贿赂朱棣,让他高抬贵手,判轻一点;有的准备暗箱操作,换掉案卷,或者将罪名推到下人身上;还有的准备官当。
什么叫‘官当’呢?就是官员犯错可以用夺爵位、除名籍和免官来抵罪。最出名的莫过于丹书铁卷了。
但他们没想到朱棣准备让刑部和大理寺核查,这么一来,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就不好用了,因为知道的人越多,暗地里操作的成本也就越高,危险系数也越高。
且朱元璋还拒绝了官当,就连韩国公端出丹书铁卷到没用,气的韩国公直骂朱元璋不守信用、出尔反尔。
朱元璋知道后冷笑了一声,心想这最终解释权本就是咱的,咱说什么就是什么!
本来这事闹的朝野沸腾,就算是朱元璋想要将其声势压下来也要废不少力气,没想到在这个档口又出了一件大事,瞬间将韩国公等人的声势压了下去,并成功让朱元璋开启了屠刀模式。
这事要从朱标让徐妙锦和朱棣帮忙算账说起。
徐妙锦第一次帮着算账时就发现太平府赋税有问题,从而引起了朱元璋想要彻查户部的想法,为此徐妙锦和朱棣跟着朱标忙了大半年。
虽然明确户部账目有问题,但朱元璋没有第一时间清算户部,因为现在的大明外有敌寇内有起义,动静太大不利于朝廷统治。故而朱元璋准备将时间线拉长,一个一个慢慢换。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能想到朱棣抓的这帮跳得贼欢的二代/三代中有人将这事给抖了出来呢?
为了减刑,工部侍郎麦至德供出户部侍郎郭恒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等私吞太平府、镇江府等府的赋税;且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征收多种赋税,如吃饭要收口食钱,交税入库房要收库子钱,到寺庙道观上香拜佛要收神佛钱等等。
朱元璋看完口供后,那叫一个勃然大怒,脑中瞬间闪现出了各种酷刑。
忙着帮马皇后整理后宫工作量的徐妙锦发现历史偏差值突然大涨,不由问道:【发生了什么?】
【朱棣翻出了原本该在洪武十八年才翻出来的郭恒案。】八卦系统道。
【原来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恒案啊,难怪了。】徐妙锦恍然大悟道。
马皇后一脸懵的问道:【明初四大案?哪四个?】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合称“胡蓝之狱”。】八卦系统科普道。
朱标冒泡道:【蓝玉?妻舅这是怎么了,能和胡惟庸相提并论?】
【emm,老朱怕朱允炆坐不稳皇位,所以干掉了以蓝玉为首的功臣宿将,】徐妙锦尴尬道,【因这个案件而被诛杀者多达一万五千人,军中的骁勇将领差不多都被杀戮殆尽。】
朱标:……
八卦系统补充道:【据说蓝玉在军中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不听君命。某次北征还师,夜扣喜峰关,因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除此之外蓝玉还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乡里。还让家人私买云南盐1万余引进行走私……】
朱棣评论道:【那就活该了。】
【朱棣你真该谢谢蓝玉,】徐妙锦悠悠道,【要是没了蓝玉案,建文朝廷不会无武将可用,你未必能靖难成功!】
朱棣默默匿了,再说下去朱元璋又该打他了。
【郭恒的案子能和胡惟庸相提并论,看来他贪的不少啊,】朱元璋阴恻恻道,【他到底贪了多少?】
【额,】八卦系统犹豫了一会道,【共贪污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相当于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
朱元璋看到这一数目,瞬间又当了回桌面清理大师。
朱标看到这个数目,差点呕出一口老血,他为了筹集那点军饷掉了多少头发!这帮人贪污的数量都快赶上徐达北征两次的消耗了,要有这么多粮,他何愁无法两线作战啊!
朱棣看着这个量,学了回朱元璋……
良久,朱元璋平复心情后,问道:【同谋有哪些?】
【涉案官员包括兵部侍郎王志、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等,六部基本上都……】
徐妙锦不敢再说下去了,因为被牵扯进去的人实在有点多。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想要平复自己的心情,但并没有用,武英殿再次传来一阵乒呤乓啷的声音。
朱标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和朱高炽一样,都是主掌内务的常务副皇帝,六部在他的手里出了这种事情,不是赤果果的在说他无能吗?
徐妙锦害怕道:【虽然我知道我在说废话,但请冷静,发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现在的当务之急难道不是趁损失还没夸张到哪个地步赶紧把事情解决了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马皇后叹气道,【当年若不是元朝贪官污吏横行,再加之天灾,公婆和大哥相继逝世……老朱也不至于去当和尚……唉!】
【可发火真的解决不了问题啊!】徐妙锦挠头道,【郭恒案事发后老朱下令追赃,结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大名府开州州判刘汝霖,明知本州官吏罗从礼手中寄存有17000贯赃款,却要求百姓缴纳钱钞来补足追赃数额,甚至采取逮捕关押等手段逼迫百姓缴纳。最后导致全国富农多破产,民怨四起……】
朱元璋好不容易将怒火压了下去,但这在刘汝霖的操作面前毫无作用……
徐妙锦还火上浇油道:【一味的高压统治是没用的。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你越是反对,他越要去做,所以他们可能贪的更多。又或者大家都不敢做官,那么政令由谁执行,百姓由谁管理?】
【你还允许百姓可以不经过任何允许就冲入官府捉拿官员……】徐妙锦复杂道,【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反腐的力度和范围。但没有读过书的百姓是愚昧的,但凡有人煽动,他们才不会管这个官员到底是好还是坏,就直接处以私刑,反正法不责众,你敢杀掉所有参与暴/动的百姓吗?】
朱元璋沉默了,因为他不敢,这么做跟逼百姓造反没区别。
【没有读过书的百姓是短视的,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为了少交税,鬼知道他们能干出什么事情。】徐妙锦叹息道,【反腐该从制度出发,而不是从人头出发。只有从制度上遏制贪腐,才有可能成功。当官不仅要考核他们的能力,还要考核他们的品德。世袭制和恩荫制虽然能拉拢人心,但破坏了朝廷的取仕制度,百害而无一利。】
【说起取仕制度,我想起了洪武朝最后的大案——南北榜案,】八卦系统突然接嘴道,【明洪武三十年会试,朱元璋命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发榜后学子们发现上榜51人全为南方人,无一北方人。因此此榜被称为南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