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笙说笑了,那日晚间我们哪里去过你那茶园。”孙翠丽自然否认,那时黑灯瞎火,大雨连天的,不可能有人看到。
唐笙观察着孙翠丽的表情:“翠丽婶有所不知,茶园每日夜间都会安排护园巡视,以防偷盗。”
“据护园所说,那夜,他亲眼见到你们二人,在茶园鬼鬼祟祟。”
孙翠丽一听,立刻就急了:“什么叫鬼鬼祟祟?就算我鬼鬼祟祟,也不能证明你那茶山是被我们毁了呀,你有什么证据证明?”
唐笙眼含笑意,嘴角微勾:“我可没有说过茶山是被人为毁坏的,翠丽婶,您怎么知道茶山是被人毁的呀。”
孙翠丽一时紧张,磕磕巴巴道:“我......我......自然是胡说的!管你茶园是人为毁的还是大雨冲的?总之和我们家没关系。”
“翠丽婶,你看这是什么?”唐笙拿出那带着泥巴的手帕,将其展开,示于人前,“这手帕,您还记得吗?这是您从我那抢去的,手帕上绣着一朵红色莲花。”
孙翠丽和唐福永心中一惊,没想到他们当日竟不小心落下了这手帕。
唐笙见他们神色发虚,正色道:“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尔等还要抵赖不成?”
孙翠丽继续狡辩:“谁能证明这手帕是我的,谁又能证明......谁又能证明这手帕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
“我经常和村子里的姑娘婶子们一起在村口的树下绣手帕,那日,您抢我手帕之时,她们可都看到了。翠丽婶这是忘了?”唐笙眼神中带着天真的疑惑,无辜地问。
“呵,这世上帕子千千万,就算我抢走了你的那条帕子,可这长得一样帕子多了去了。”
唐笙点点头:“没错,这长得一样的帕子确实多了去了,可这手帕的一角,豁了个口子。还记得吗?是您抢夺时拉扯造成的,大家可都看到了。”
孙翠丽勉强说道:“就算是我的帕子又如何?也不能证明就是我掉在茶园的,那若是有人偷了我的帕子,掉在了茶园,栽赃陷害我,又如何?”
“我方才说了,有人亲眼所见,你们鬼鬼祟祟进了茶园,如今又有这帕子佐证,至少那夜,你们确实进了茶园!”
孙翠丽见唐笙步步紧逼,心中怒火喷发,愤愤不平:“是!那日我们是进了茶园!那又如何?是我们把你的茶山给毁掉的!你又能如何?能把我们怎么样?”她瞪视着唐笙,那眼神仿佛要吃了唐笙。
“如今你没了茶山,没了安身立命的生意,听说你那茶园也亏损得不成样子,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到头来,还不得依靠我去给你找个好人家,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听我的话,到时候还能有个饭吃,至于你身边这病秧子,我看啊也活不过几日,还是抓紧甩了他的好!”
茶园里根本没有护园,没想到这孙翠丽一诈就承认了。
唐笙唇角微勾:“不能怎么样,只是令你认罪伏法而已。”
她转过身对门外道:“村长,各位村民,你们都听到了?孙翠丽和唐福永皆已承认,这茶山被毁是他们所为,还请村长为我作证,将他们二人送至衙门,令他们绳之以法!”
村长和各位村民,原本藏在院墙外,方才他们话说大声,皆听了个全乎。
他们惊呆了,这孙翠丽和唐福永竟连侄女的茶山都要毁。
他们走出隐藏的角落,站在院门口。
孙翠丽和唐福永二人心中一个咯噔,完了,这下全完了。
唐笙又回过身,柔声对二人道:“无论如何,我们曾是一家人,若是你们告知于我,是何人指使你们所为,我可以放你们一马,不送你们去衙门。”
孙翠丽和唐福永对视一眼,他们很想说出背后之人,可心中想起,那日他说过,若是事发交代出他的身份,那他们的儿子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他们夫妻二人这辈子虽然坏事做尽,但最宝贵的便是这个儿子。
为了这唯一的儿子,他们闭口不言,只跪下向唐笙求饶,不断求饶。
唐笙见他们不交代,只好让村长将他们带走。
心中想来,幕后之人无非是她的竞争对手,同行之间的竞争乃是常态,只是,那人竟利用他们二人的贪财之心,做下此事,不能小觑,以后需得谨慎小心才是。
*
树叶随风落下,带走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秋的清凉。
一年两度的炒茶王比赛在秋日拉开了帷幕。
炒茶王比赛在盘龙镇算是个热闹的盛举,比赛在茶青市场举行,现场聚集了许多人。
“加柴。”唐笙站在炉灶前,边翻炒手中茶叶边道。
锅中清绿茶叶在她手中翻飞。
“是。”夏素看着炉膛中的火焰,从手边取了一根干柴放了进去。
所谓的炒茶王比赛,比的便是制茶人的炒茶功夫,大家炒的是相同品种的茶叶,用的是相同的铁锅和炉灶。
即便是一样的材料和工具,不同制茶人炒出来的茶叶是不同的,这样炒出来的茶叶称为毛茶。
除了唐笙,现场还有二十几位参赛的制茶人,皆站在铁锅前,排成一列,同时炒茶,获胜的人成为炒茶王。
相应的,得到此称号的制茶人,会受到推崇,他家的茶叶价格会相对上升。
这场比赛对唐笙来说,是巩固名声和提高祁红价格的重要一步。
唐笙竖起耳朵,细听随着手中动作,茶叶在锅中翻滚的细碎声音,来辨别茶叶的成熟度和所需的火候。
唐笙和夏素之间配合默契,毕竟这段时间她们日日一起制茶,已经培养了足够的默契。
就这样,唐笙靠着经验,耳中聆听茶叶翻滚的声音来控制火候,不断地调整火候,一个半时辰后,唐笙收手,比赛时间到。
炒好的茶叶由大师品评。
“下面有请春宁茶号的制茶师傅霍建茗,茶叶品鉴大师汪华荣以及普通民众代表杜宇进行茶叶品评。”司仪说道。
唐笙听着司仪的话,站在一旁暗中思忖,霍建茗?
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这不是祖母曾经说过的,父亲的制茶师父吗?难道此人就是父亲的制茶师父?
三位大师在二十几份茶叶中,精挑细选,仔细斟酌,最终商量决出炒茶王。
结果当场公布。
不出唐笙所料,从容摘得炒茶王桂冠。
唐笙在众人的注视下,踏上中央台阶。
观赛的王月花欣慰地看着唐笙,眼中是满满的自豪与喜悦。
而一旁的顾令,也目带欣赏,他的笙笙总是这样,万众瞩目,发光明亮,让他自惭形秽、自愧不如。
春宁茶号的霍建茗亲手为唐笙戴上花环。
霍建茗今年六十岁,身材清瘦。
他笑着恭喜唐笙:“唐姑娘真是有一双巧手,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制茶手艺,当真不凡。”
他的眼中带着对后辈制茶人的欣赏与欣慰。
又仔细端详了一番唐笙的眉眼,说道:“你很像我认识的一个故人。”
说完这句话,他眉眼下垂,似想起了什么伤心往事,神情有些低落。
唐笙:“是吗?谢过霍前辈。”
看着眼前这姑娘的笑容,真是越看越像......
二人对话被其他前来恭贺唐笙的人打断,在一片恭贺声中,霍建茗的回忆渐渐远去,回到了十二年前。
那个勤奋又有天分的年轻人映入脑海,愧疚与心伤溢满了他的胸怀,他转身独自离去。
被众人围绕的唐笙,余光默默看着霍建茗独自离去的黯然背影,若有所思。
*
炒茶王比赛已决出胜负,按照传统惯例,晚间进行庆功宴。
庆功宴在春宁茶号名下的一个别院举行。
夜幕降临,宴上觥筹交错,举杯相敬,宾客尽欢。
昏黄的灯笼高高悬挂,照亮整个宴会现场,明亮如昼,又带着一丝夜幕中的肆意。
这个炒茶王比赛是由春宁茶号主持举办的,故而今日,陆兴旺也出席宴会。
唐笙也是今日才得知,这春宁茶号竟是陆兴旺名下的产业。
自那日砸了陆兴旺的脑袋之后,陆家一反平日瑕疵必报的常态,并未寻唐笙麻烦。
唐笙心中反而更加不安,平日里更是小心。
今日陆兴旺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和蔼,并未为难唐笙,唐笙更是顺利地夺得炒茶王桂冠。
心中虽有疑惑,但被更重要的人压了下去。
唐笙对身旁的顾令说了声,便从座位上起身,端了杯酒走至霍建茗桌前,敬酒:“霍师傅,晚辈敬您一杯。”
“好。”
二人饮尽杯中酒,唐笙问道:“霍师傅,您制茶多年,不知可曾收过徒弟?”
霍建茗原本要举杯相庆的动作一顿:“未曾。”
“是吗?那真是可惜了霍师傅您的制茶手艺。”
二人举杯共饮。
唐笙杯中的酒喝完了,取过桌上的酒壶,欲为霍师傅和自己斟酒,举起酒壶,却发现酒壶内已无酒。
这时,旁边一个小厮眼明手快,上前为唐笙和霍建茗斟满酒杯。
唐笙向小厮道了声谢。
“姑娘制茶手艺极高,你这个岁数极少有人能达到这般水平,想必姑娘是自幼学习制茶,不知师从何人?”霍建茗问道。
这姑娘实在是像极了他那早亡的徒弟。
一旁的小厮并未离开此桌,在原地默默看着唐笙,仿佛在等着什么。
唐笙心感奇怪,不由抬头看向那小厮。
此时另一桌人正有人叫酒,那小厮便端着酒壶跑了过去。
唐笙见此,便未曾多想:“霍师傅说的不错,我自五岁时便开始自学制茶。”
“在下敬姑娘,为姑娘的努力与制茶天分。”
霍建茗举起杯,唐笙也咽下了那杯中酒。
却未曾发现暗中窥伺的一双眼睛,充满了得逞的算计。
唐笙观察着孙翠丽的表情:“翠丽婶有所不知,茶园每日夜间都会安排护园巡视,以防偷盗。”
“据护园所说,那夜,他亲眼见到你们二人,在茶园鬼鬼祟祟。”
孙翠丽一听,立刻就急了:“什么叫鬼鬼祟祟?就算我鬼鬼祟祟,也不能证明你那茶山是被我们毁了呀,你有什么证据证明?”
唐笙眼含笑意,嘴角微勾:“我可没有说过茶山是被人为毁坏的,翠丽婶,您怎么知道茶山是被人毁的呀。”
孙翠丽一时紧张,磕磕巴巴道:“我......我......自然是胡说的!管你茶园是人为毁的还是大雨冲的?总之和我们家没关系。”
“翠丽婶,你看这是什么?”唐笙拿出那带着泥巴的手帕,将其展开,示于人前,“这手帕,您还记得吗?这是您从我那抢去的,手帕上绣着一朵红色莲花。”
孙翠丽和唐福永心中一惊,没想到他们当日竟不小心落下了这手帕。
唐笙见他们神色发虚,正色道:“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尔等还要抵赖不成?”
孙翠丽继续狡辩:“谁能证明这手帕是我的,谁又能证明......谁又能证明这手帕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
“我经常和村子里的姑娘婶子们一起在村口的树下绣手帕,那日,您抢我手帕之时,她们可都看到了。翠丽婶这是忘了?”唐笙眼神中带着天真的疑惑,无辜地问。
“呵,这世上帕子千千万,就算我抢走了你的那条帕子,可这长得一样帕子多了去了。”
唐笙点点头:“没错,这长得一样的帕子确实多了去了,可这手帕的一角,豁了个口子。还记得吗?是您抢夺时拉扯造成的,大家可都看到了。”
孙翠丽勉强说道:“就算是我的帕子又如何?也不能证明就是我掉在茶园的,那若是有人偷了我的帕子,掉在了茶园,栽赃陷害我,又如何?”
“我方才说了,有人亲眼所见,你们鬼鬼祟祟进了茶园,如今又有这帕子佐证,至少那夜,你们确实进了茶园!”
孙翠丽见唐笙步步紧逼,心中怒火喷发,愤愤不平:“是!那日我们是进了茶园!那又如何?是我们把你的茶山给毁掉的!你又能如何?能把我们怎么样?”她瞪视着唐笙,那眼神仿佛要吃了唐笙。
“如今你没了茶山,没了安身立命的生意,听说你那茶园也亏损得不成样子,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到头来,还不得依靠我去给你找个好人家,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听我的话,到时候还能有个饭吃,至于你身边这病秧子,我看啊也活不过几日,还是抓紧甩了他的好!”
茶园里根本没有护园,没想到这孙翠丽一诈就承认了。
唐笙唇角微勾:“不能怎么样,只是令你认罪伏法而已。”
她转过身对门外道:“村长,各位村民,你们都听到了?孙翠丽和唐福永皆已承认,这茶山被毁是他们所为,还请村长为我作证,将他们二人送至衙门,令他们绳之以法!”
村长和各位村民,原本藏在院墙外,方才他们话说大声,皆听了个全乎。
他们惊呆了,这孙翠丽和唐福永竟连侄女的茶山都要毁。
他们走出隐藏的角落,站在院门口。
孙翠丽和唐福永二人心中一个咯噔,完了,这下全完了。
唐笙又回过身,柔声对二人道:“无论如何,我们曾是一家人,若是你们告知于我,是何人指使你们所为,我可以放你们一马,不送你们去衙门。”
孙翠丽和唐福永对视一眼,他们很想说出背后之人,可心中想起,那日他说过,若是事发交代出他的身份,那他们的儿子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他们夫妻二人这辈子虽然坏事做尽,但最宝贵的便是这个儿子。
为了这唯一的儿子,他们闭口不言,只跪下向唐笙求饶,不断求饶。
唐笙见他们不交代,只好让村长将他们带走。
心中想来,幕后之人无非是她的竞争对手,同行之间的竞争乃是常态,只是,那人竟利用他们二人的贪财之心,做下此事,不能小觑,以后需得谨慎小心才是。
*
树叶随风落下,带走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秋的清凉。
一年两度的炒茶王比赛在秋日拉开了帷幕。
炒茶王比赛在盘龙镇算是个热闹的盛举,比赛在茶青市场举行,现场聚集了许多人。
“加柴。”唐笙站在炉灶前,边翻炒手中茶叶边道。
锅中清绿茶叶在她手中翻飞。
“是。”夏素看着炉膛中的火焰,从手边取了一根干柴放了进去。
所谓的炒茶王比赛,比的便是制茶人的炒茶功夫,大家炒的是相同品种的茶叶,用的是相同的铁锅和炉灶。
即便是一样的材料和工具,不同制茶人炒出来的茶叶是不同的,这样炒出来的茶叶称为毛茶。
除了唐笙,现场还有二十几位参赛的制茶人,皆站在铁锅前,排成一列,同时炒茶,获胜的人成为炒茶王。
相应的,得到此称号的制茶人,会受到推崇,他家的茶叶价格会相对上升。
这场比赛对唐笙来说,是巩固名声和提高祁红价格的重要一步。
唐笙竖起耳朵,细听随着手中动作,茶叶在锅中翻滚的细碎声音,来辨别茶叶的成熟度和所需的火候。
唐笙和夏素之间配合默契,毕竟这段时间她们日日一起制茶,已经培养了足够的默契。
就这样,唐笙靠着经验,耳中聆听茶叶翻滚的声音来控制火候,不断地调整火候,一个半时辰后,唐笙收手,比赛时间到。
炒好的茶叶由大师品评。
“下面有请春宁茶号的制茶师傅霍建茗,茶叶品鉴大师汪华荣以及普通民众代表杜宇进行茶叶品评。”司仪说道。
唐笙听着司仪的话,站在一旁暗中思忖,霍建茗?
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这不是祖母曾经说过的,父亲的制茶师父吗?难道此人就是父亲的制茶师父?
三位大师在二十几份茶叶中,精挑细选,仔细斟酌,最终商量决出炒茶王。
结果当场公布。
不出唐笙所料,从容摘得炒茶王桂冠。
唐笙在众人的注视下,踏上中央台阶。
观赛的王月花欣慰地看着唐笙,眼中是满满的自豪与喜悦。
而一旁的顾令,也目带欣赏,他的笙笙总是这样,万众瞩目,发光明亮,让他自惭形秽、自愧不如。
春宁茶号的霍建茗亲手为唐笙戴上花环。
霍建茗今年六十岁,身材清瘦。
他笑着恭喜唐笙:“唐姑娘真是有一双巧手,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制茶手艺,当真不凡。”
他的眼中带着对后辈制茶人的欣赏与欣慰。
又仔细端详了一番唐笙的眉眼,说道:“你很像我认识的一个故人。”
说完这句话,他眉眼下垂,似想起了什么伤心往事,神情有些低落。
唐笙:“是吗?谢过霍前辈。”
看着眼前这姑娘的笑容,真是越看越像......
二人对话被其他前来恭贺唐笙的人打断,在一片恭贺声中,霍建茗的回忆渐渐远去,回到了十二年前。
那个勤奋又有天分的年轻人映入脑海,愧疚与心伤溢满了他的胸怀,他转身独自离去。
被众人围绕的唐笙,余光默默看着霍建茗独自离去的黯然背影,若有所思。
*
炒茶王比赛已决出胜负,按照传统惯例,晚间进行庆功宴。
庆功宴在春宁茶号名下的一个别院举行。
夜幕降临,宴上觥筹交错,举杯相敬,宾客尽欢。
昏黄的灯笼高高悬挂,照亮整个宴会现场,明亮如昼,又带着一丝夜幕中的肆意。
这个炒茶王比赛是由春宁茶号主持举办的,故而今日,陆兴旺也出席宴会。
唐笙也是今日才得知,这春宁茶号竟是陆兴旺名下的产业。
自那日砸了陆兴旺的脑袋之后,陆家一反平日瑕疵必报的常态,并未寻唐笙麻烦。
唐笙心中反而更加不安,平日里更是小心。
今日陆兴旺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和蔼,并未为难唐笙,唐笙更是顺利地夺得炒茶王桂冠。
心中虽有疑惑,但被更重要的人压了下去。
唐笙对身旁的顾令说了声,便从座位上起身,端了杯酒走至霍建茗桌前,敬酒:“霍师傅,晚辈敬您一杯。”
“好。”
二人饮尽杯中酒,唐笙问道:“霍师傅,您制茶多年,不知可曾收过徒弟?”
霍建茗原本要举杯相庆的动作一顿:“未曾。”
“是吗?那真是可惜了霍师傅您的制茶手艺。”
二人举杯共饮。
唐笙杯中的酒喝完了,取过桌上的酒壶,欲为霍师傅和自己斟酒,举起酒壶,却发现酒壶内已无酒。
这时,旁边一个小厮眼明手快,上前为唐笙和霍建茗斟满酒杯。
唐笙向小厮道了声谢。
“姑娘制茶手艺极高,你这个岁数极少有人能达到这般水平,想必姑娘是自幼学习制茶,不知师从何人?”霍建茗问道。
这姑娘实在是像极了他那早亡的徒弟。
一旁的小厮并未离开此桌,在原地默默看着唐笙,仿佛在等着什么。
唐笙心感奇怪,不由抬头看向那小厮。
此时另一桌人正有人叫酒,那小厮便端着酒壶跑了过去。
唐笙见此,便未曾多想:“霍师傅说的不错,我自五岁时便开始自学制茶。”
“在下敬姑娘,为姑娘的努力与制茶天分。”
霍建茗举起杯,唐笙也咽下了那杯中酒。
却未曾发现暗中窥伺的一双眼睛,充满了得逞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