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44年秋天。
年轻的郑当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加入组织,成了八路军独立团中一名优秀的破译员。一次在前往根据地破译日军电报的途中,他意外暴露身份,遭到了汪伪特务的追杀。
慌乱中,郑当逃进一座江边的渔村,一个男人把他藏在自己的家中。
这个男人就是中共地下党员,韩再兴同志。
郑当在这里见到了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
大儿子韩冰已经八岁了,懂事得很,端了水出来给这位意外到访的客人喝。小女儿韩雪尚在襁褓之中,于母亲怀中安睡。
郑当有些羡慕这温馨的一家人。
他想,等革命胜利了,等一切和平了,如果那时候他还活着,他也要找一个他爱的人,过一段幸福日子。
不过意外总是来得很快。
当天夜里汪伪特务便寻踪追过来。
听到声响的韩再兴顾不得去隔壁屋舍叫醒妻女,匆忙拉上郑当和睡在一边的韩冰从院落后面的小篱笆墙翻出去,朝江边方向转移。
小韩冰迷迷糊糊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见身后人影攒动,灯光闪烁,随后几声枪响划破夜色。
子弹的飞驰声将他们包围。
“噗——”
一个细微的声响过后,韩冰惊恐地看见郑当在他身边踉跄倒地。
“走!快走!”韩再兴不敢有丝毫犹豫,压低声音冲儿子吼了一句,而后将郑当架在肩头,半拖半拽着往芦苇荡深处跑去。
堪比人高的苇子浩浩荡荡生长在江边,一钻进去便没了踪影。身后追击的特务们紧随着冲进苇丛,却找不到了三人的影子。
“他妈的让他们给跑了!”
领头的男人咒骂一句,发泄似的朝苇丛又开了几枪。
“走!上他家去!我还就不信了,他再能跑,能丢下他老婆孩子不管?”
人声人影都渐渐退散。
韩再兴终于松开捂在儿子嘴上的大手。
小韩冰靠在父亲身上,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你怎么样?”韩再兴扭头去看郑当。
“不碍事。”郑当原地坐下来。夜色沉闷,天空隐约有些云雾将月光掩藏——光用眼睛是看不清伤口处情况的——只有不断涌出的温热的鲜血,和阵阵剧痛提醒着他腿部中弹的事实。
郑当把衣服扯下细长一条,简单裹住伤口。韩再兴搀扶着他,三人又往苇子深处挪了挪。
安定下来以后,小韩冰疑惑地问:“爹,那些人是谁?为什么要抓我们?”
“他们……他们是叛徒,”韩再兴咬着牙朝地上啐了一口,“日本人的狗!”
“那为什么盯上我们了?”
“我们和他对着干!我们要杀日本人,要救同胞、救中国!他们这是来报复我们呢……”
韩冰还想继续问些什么,却被父亲制止了:“闭上眼睛,别说话。睡吧,我们今晚不回去了。”
韩冰只好闭上眼。
不多久,迷迷糊糊间他又听见苇丛那头传来“哗啦哗啦”的响声,断断续续还有人的叫喊。
他睁开眼。
天已经快亮了,灰蒙蒙的,父亲和郑当半蹲在苇丛里,都警觉地望着远处的响动。
他也看过去。
“韩再兴——你睁大眼睛好好瞧瞧这是谁!”一个戴黑色面罩的男人边喊边往苇丛里走着,身前还推搡了一个女人。
韩冰仔细一瞧,那女人竟是自己的母亲!
“娘……唔……”他还没喊出口就被父亲捂住了嘴。
“我知道你能看见!一个大男人,躲躲藏藏的,还有没有点儿骨气!”那个男人继续喊道,“只要你把人交出来,我立马放了她!”
韩再兴默不作声。
“被活埋的滋味儿可不好受啊!韩再兴!我知道你们在这儿,只要你把人交出来,我立马放了你全家!可你要是还不出来,我就让你亲眼看着她被活埋——”
韩冰看见他们把母亲推下了大坑,更忍不住了,拼了命想冲上去。韩再兴却不为所动,用力把他按在怀中,一只手死死捂住他的嘴巴,不让他发出一丝声音。
随着泥土一点点儿没过女人的肩膀,郑当也忍不住了。
他想主动站出去。
一人做事一人当,他不愿让这么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自己阴阳两隔。
可是韩再兴拉住了他——郑当几次想要起身,都被他拦住了。
他回头看去。
韩再兴眼里布满红血丝,额上青筋暴起,整个人都在因为过度用力而颤抖着。
他比谁都痛苦,可他不能说。
后来,那群人走了。
韩再兴脱力般松开手,三人跌跌撞撞朝女人被埋的地方奔去。他们拼命地挖着那处新鲜的泥土,可下面的人早已经没了呼吸。
“娘——”
残雾卷着阴云笼罩天际,芦苇荡里一片凄清,孩子的悲号响彻茫茫苇荡与滚滚江水。
这是韩冰一辈子的痛。
母亲死了,妹妹也不见了,整个家被砸得稀烂。而这,全都是父亲的错,是他的懦弱、胆小,害死了所有人。
于是,小韩冰怀揣着恨意离家出走,直到前段日子才被郑当找回。
“韩冰,我希望你能放下恨。他不救你的母亲,是为了保护正在执行任务的同志,是为了组织。我说过,军人就是在国家面前敢于牺牲个人情感,现在你也是一名军人,你应该去理解他……”
见韩冰不说话,郑当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钥匙:“你父亲是在保护我国重要政治人员转移时遇袭牺牲的,他是个英雄……这是他保险柜的钥匙,里面有他要交给你的东西。”
韩冰接过来。
在郑当退出房间以后,他犹豫一下,还是决定打开那扇吱嘎作响的小铁门。
里面只有一支口琴和一封遗书:
“我韩再兴此生无愧于国家,只愧对于妻儿。”
这一刻,韩冰泪如泉涌。
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大爱,但却太晚了——
晚到他已经失去他了。
韩冰轻轻拿起那支口琴。那是他六岁时,一个人跑去街上偷偷给父亲买的。
他试图吹响它,再听一听父亲的声音,但口琴内部生了锈,风进不去,发不出一丝响声。
他已经彻底没有家了!
年轻的郑当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加入组织,成了八路军独立团中一名优秀的破译员。一次在前往根据地破译日军电报的途中,他意外暴露身份,遭到了汪伪特务的追杀。
慌乱中,郑当逃进一座江边的渔村,一个男人把他藏在自己的家中。
这个男人就是中共地下党员,韩再兴同志。
郑当在这里见到了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
大儿子韩冰已经八岁了,懂事得很,端了水出来给这位意外到访的客人喝。小女儿韩雪尚在襁褓之中,于母亲怀中安睡。
郑当有些羡慕这温馨的一家人。
他想,等革命胜利了,等一切和平了,如果那时候他还活着,他也要找一个他爱的人,过一段幸福日子。
不过意外总是来得很快。
当天夜里汪伪特务便寻踪追过来。
听到声响的韩再兴顾不得去隔壁屋舍叫醒妻女,匆忙拉上郑当和睡在一边的韩冰从院落后面的小篱笆墙翻出去,朝江边方向转移。
小韩冰迷迷糊糊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见身后人影攒动,灯光闪烁,随后几声枪响划破夜色。
子弹的飞驰声将他们包围。
“噗——”
一个细微的声响过后,韩冰惊恐地看见郑当在他身边踉跄倒地。
“走!快走!”韩再兴不敢有丝毫犹豫,压低声音冲儿子吼了一句,而后将郑当架在肩头,半拖半拽着往芦苇荡深处跑去。
堪比人高的苇子浩浩荡荡生长在江边,一钻进去便没了踪影。身后追击的特务们紧随着冲进苇丛,却找不到了三人的影子。
“他妈的让他们给跑了!”
领头的男人咒骂一句,发泄似的朝苇丛又开了几枪。
“走!上他家去!我还就不信了,他再能跑,能丢下他老婆孩子不管?”
人声人影都渐渐退散。
韩再兴终于松开捂在儿子嘴上的大手。
小韩冰靠在父亲身上,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你怎么样?”韩再兴扭头去看郑当。
“不碍事。”郑当原地坐下来。夜色沉闷,天空隐约有些云雾将月光掩藏——光用眼睛是看不清伤口处情况的——只有不断涌出的温热的鲜血,和阵阵剧痛提醒着他腿部中弹的事实。
郑当把衣服扯下细长一条,简单裹住伤口。韩再兴搀扶着他,三人又往苇子深处挪了挪。
安定下来以后,小韩冰疑惑地问:“爹,那些人是谁?为什么要抓我们?”
“他们……他们是叛徒,”韩再兴咬着牙朝地上啐了一口,“日本人的狗!”
“那为什么盯上我们了?”
“我们和他对着干!我们要杀日本人,要救同胞、救中国!他们这是来报复我们呢……”
韩冰还想继续问些什么,却被父亲制止了:“闭上眼睛,别说话。睡吧,我们今晚不回去了。”
韩冰只好闭上眼。
不多久,迷迷糊糊间他又听见苇丛那头传来“哗啦哗啦”的响声,断断续续还有人的叫喊。
他睁开眼。
天已经快亮了,灰蒙蒙的,父亲和郑当半蹲在苇丛里,都警觉地望着远处的响动。
他也看过去。
“韩再兴——你睁大眼睛好好瞧瞧这是谁!”一个戴黑色面罩的男人边喊边往苇丛里走着,身前还推搡了一个女人。
韩冰仔细一瞧,那女人竟是自己的母亲!
“娘……唔……”他还没喊出口就被父亲捂住了嘴。
“我知道你能看见!一个大男人,躲躲藏藏的,还有没有点儿骨气!”那个男人继续喊道,“只要你把人交出来,我立马放了她!”
韩再兴默不作声。
“被活埋的滋味儿可不好受啊!韩再兴!我知道你们在这儿,只要你把人交出来,我立马放了你全家!可你要是还不出来,我就让你亲眼看着她被活埋——”
韩冰看见他们把母亲推下了大坑,更忍不住了,拼了命想冲上去。韩再兴却不为所动,用力把他按在怀中,一只手死死捂住他的嘴巴,不让他发出一丝声音。
随着泥土一点点儿没过女人的肩膀,郑当也忍不住了。
他想主动站出去。
一人做事一人当,他不愿让这么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自己阴阳两隔。
可是韩再兴拉住了他——郑当几次想要起身,都被他拦住了。
他回头看去。
韩再兴眼里布满红血丝,额上青筋暴起,整个人都在因为过度用力而颤抖着。
他比谁都痛苦,可他不能说。
后来,那群人走了。
韩再兴脱力般松开手,三人跌跌撞撞朝女人被埋的地方奔去。他们拼命地挖着那处新鲜的泥土,可下面的人早已经没了呼吸。
“娘——”
残雾卷着阴云笼罩天际,芦苇荡里一片凄清,孩子的悲号响彻茫茫苇荡与滚滚江水。
这是韩冰一辈子的痛。
母亲死了,妹妹也不见了,整个家被砸得稀烂。而这,全都是父亲的错,是他的懦弱、胆小,害死了所有人。
于是,小韩冰怀揣着恨意离家出走,直到前段日子才被郑当找回。
“韩冰,我希望你能放下恨。他不救你的母亲,是为了保护正在执行任务的同志,是为了组织。我说过,军人就是在国家面前敢于牺牲个人情感,现在你也是一名军人,你应该去理解他……”
见韩冰不说话,郑当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钥匙:“你父亲是在保护我国重要政治人员转移时遇袭牺牲的,他是个英雄……这是他保险柜的钥匙,里面有他要交给你的东西。”
韩冰接过来。
在郑当退出房间以后,他犹豫一下,还是决定打开那扇吱嘎作响的小铁门。
里面只有一支口琴和一封遗书:
“我韩再兴此生无愧于国家,只愧对于妻儿。”
这一刻,韩冰泪如泉涌。
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大爱,但却太晚了——
晚到他已经失去他了。
韩冰轻轻拿起那支口琴。那是他六岁时,一个人跑去街上偷偷给父亲买的。
他试图吹响它,再听一听父亲的声音,但口琴内部生了锈,风进不去,发不出一丝响声。
他已经彻底没有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