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的温泉的确舒适宜人,桑语只是略微泡了一会儿,就起身走出浴池。
嬴嫒死皮赖脸地要与桑语同睡一榻,桑语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榻边帷幔落下,隔绝出了一方小天地。
嬴嫒抱着一只软枕,斜靠着身子,笑着看向桑语,“你与王兄,真可谓是大胆。这骊山行宫之中,那么多的眼睛盯着呢。任何亲昵之举,一旦被有心之人窥见,再传入那些人的耳朵里,恐怕会给你惹来不少的麻烦。更何况,嫂嫂本非寻常之人,身份地位皆不同凡响,若长久地留在王兄的身边,有了什么风言风语,反而是轻视了你。”
桑语听着,明白了嬴嫒坚持要与她同住是为她着想,遂笑着说道,“多谢公主为我着想。”
“既然要谢我,”嬴嫒故意顿了顿,慢悠悠地说道,“那岂能仅止于口头之辞呢?”
“公主想要我如何感谢?”
嬴嫒略一挑眉,“把你的武功教给我。”
桑语刚想拒绝,却听见她又说,“我听说过,王贲愿执弟子之礼,却遭嫂嫂你婉拒了。嫂嫂且放心,我必不会使你为难,对外只说是我邀你切磋武艺。”
桑语忖了忖,点头说了声“好”,“只要我在咸阳一日,随时欢迎你来切磋。”
嬴嫒并未察觉到桑语话语中潜藏的异样,她兴致勃勃地缠着桑语问东问西,尤其是关于玄女山的故事。
桑语知道嬴嫒这是在借机试探她的底细。但她实在是困得懒得撒谎,于是心念一动,开始讲起了童话故事。
嬴嫒听得极认真,偶尔还插入几句自己的评价——
“这个王子真是个下流胚子!人家昏迷不醒,就去偷偷亲她?趁人之危,算什么君子?”
桑语决定换个故事。
不知不觉中,听故事的人睡着了,讲故事的人却又失眠了。
天交三鼓时,嬴政的寝宫依旧灯火辉煌,犹如白昼。他端坐于案前,两卷《申子》静置于案上。嬴政低垂着眼眸,似在深思熟虑,神情严肃而专注。
对面,一位身量高大的男子正襟危坐,正是郎中令蒙毅。他缓缓开口说道:“大父临终之际,曾召我与兄长前往,询问我们近读何书,尚习武否?”
嬴政闻言,抬起眼来:“卿是如何作答的?”
蒙毅缓缓道来,“臣回答大父:孙儿近日正研读《申子》。孙儿窃以为,申子之术,乃治臣之术。申子有言,‘蔽君之明,塞君之听,夺之政而专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国矣’。为臣者,任,必有规矩可循。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为君者,无为而治,操杀生之柄。然,如韩非所言,‘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术治有其理,然而不能舍‘法治’。若以术治国,则心术之邪正,遂为兴衰之本。孙儿以为,以兵取天下,当非难事。天下如何定,则尤属不易。”
嬴政听罢,颇为认可地点头道:“对于申子之言,卿倒是另有一番见解。申子在世之时,他国诸侯皆不敢侵犯韩国。彼时,韩有申子之才,亦有用才之君。如今,韩非欲效仿商君变法,却不受韩王重用。有贤臣而不用,这种国家已不足忌惮。”
蒙毅垂眼看了看竹简上鲜红的朱砂字迹,“先王在世时,曾与大父促膝长谈。听大父说,先王虽不喜‘术治’,却熟记申子之言,且自有见解。臣今日有幸,得以亲眼看到先王的批注。”
“最近寡人时常在想,父王若还在世,面对如今这些局面,他会如何行事?”嬴政说着,小心地卷起竹简,以丝绦捆缚,再起身将它们轻置于木架之上。
蒙毅心中仍有未言之语。
在询问了他之后,大父转而问向兄长:“恬儿,你对君王有何看法?”
兄长郑重回答:“君上胸有丘壑,绝非莽撞之人。”
大父默然片刻,然而说道:“今日听尔等之言,皆有识见,大父甚感欣慰。”
话音未落,他那苍枯的手便用力地抓住了桌角,紧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骤然响起。
一旁侍立着的父亲见状,忙捧了茶过来给大父,同时说道:“孩儿这就去宫中请太医前来。”
大父从咳嗽中缓过气来,“久病之咳,不足挂齿。”言罢,用手指蘸水,在书案上留下四个清晰的水点儿,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考量,“依你们二人之见,当如何抉择?”
蒙毅与兄长相视一眼,兄长走上前去,指尖划过这些水滴,互相以水线连上。分散的水滴之间形成复杂的相互联系,逐渐呈现出一种交织的状态。
“如是者多年,大父心中早已有决定了吧。”兄长一边说着,一边以手指按住一角,慢慢地推移着,最终巧妙地吞并了其余三角。
大父垂眸看着,微微颔首,“赫赫宗周,亡于诸侯。权力之柄,当紧握于君王一人之手,见功而赏,施恩于臣子,施德于天下。”
父亲亦随声附和,“君上虽年少,但颇有胆识。大秦百年东进大计,必成矣!”
大父苦笑了一声,轻叹道:“可惜啊,我看不到了。我最近忽然想起了许多故人,孝文王、白起将军,乃至信陵君。我还常常想起长平之战,想起那些凄惨的哀嚎声。”
父亲听得此言,低低唤了声:“阿翁!”
大父却是摆了摆手,神情泰然地笑道:“生老病死,本是世间万物必经之途,何须介怀?若真能活过百岁,岂不是成了老怪物了?我心中所忧,唯有一事。先人之庇,不过一时耳。今日试问尔等,皆出乎我的意料。他日我若离去,相信尔等亦能建功立业,不为前程所忧。”
那晚,祖孙三代人围坐一起,畅谈至深夜。待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之时,天已大亮,有玄鸟飞过,又逐日而去,最终消失在天边。
蒙毅将思绪从回忆中拉回,抬眼望向嬴政,说道:“君上,逃避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句话勾起了嬴政的烦心事,他闭眼揉了揉眉间,“老将军在世时,可曾提起过他心中的人选?”
蒙毅的眉眼微微一沉,却不答话。
嬴政也不逼他立刻回答,只是起身踱步到窗前,望向天上明月。
蒙骜为秦国征战一生,功勋卓著,然而如今尸骨未寒,便已有无数暗中的目光贪婪地注视着他留下的空缺。嬴政清楚地知道,这对于他而言是个极其重要的选择,甚至影响着他日后的亲政之路。
吕不韦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推举蒙武继任其父上将军之职。而楚系外戚所推举的,是将军樊於期。最让他头疼的是,他的母后自雍城来信,亦有所举荐之人。
蒙毅这时终于开口了,“大父的确有言,他说,若是出于私心,他当然希望我阿翁可以延续蒙氏一族的荣耀。但若论带兵打仗,王翦将军是不二之选。”
“王翦?”
蒙毅颔首说道:“大父在世之时,曾预言君上定会垂询此事,并且交代于臣,若君上真有此一问,务必转达其话。王翦将军,并非蛮攻硬杀之辈,而是深谙兵法、擅长以智取胜之将才。大父满心期许,望君上能慧眼识珠,委以重任,使王翦将军之才华得以尽展。”
嬴政默了许久,随后抬袖拱手,恭敬地对着明月深深一拜。
“老将军为了大秦,鞠躬尽瘁!寡人……真是无以为报啊!”
蒙毅正打算起身告辞,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拽他的衣服,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黄狗在咬他的袖摆。
蒙毅讶然问道:“君上何时养了一只小狗?”
嬴政走上前,弯腰抱起小黄,“是桑语今日偶然遇见的,她还给它取名为‘小黄’。”
蒙毅若有所思地看向小黄,缓缓开口问道:“君上当真想好了?”
“嗯!”
嬴政轻轻抚摸着小黄狗的毛发,小黄则乖巧地蜷缩在他的臂弯中。
“能两情相悦,已是难得。至于将来如何,寡人不敢有过多的奢望。”
翌日黎明,桑语从睡梦中醒来,恰有宫人前来禀报,说是秦王政已经先行回城。用过早膳之后,桑语与嬴嫒亦是登车启程,前者径直回了太卜署,而嬴嫒则往章台宫去了。
嬴政刚刚结束了廷议,尽管讨论再次以分歧告终,但他的神情却异常平静。一进寝殿,他就看到了嬴嫒,随口问道:“你怎么不回自己的寝宫?”
嬴嫒双手撑着脑袋,眨巴着眼睛道:“王兄,桑语已经答应会经常陪我切磋武艺了。”
嬴政拿起竹简轻敲她的脑袋,“你偷偷跑去战场的事,倘若被母后知晓,她定又要责备于我了。蒙恬竟然还纵容你的任性,胆敢与你一同对我隐瞒实情。”
嬴嫒撇了撇嘴,“古有妇好征战沙场,我大秦女子为何不能提剑上战场?”
“并非能或不能之事,而是母后与大母不答应!”嬴政说着,在案边坐下,“若是你真想上战场,王兄定会助你。但是,你不可再欺瞒于王兄。”
嬴嫒闻言,不禁喜出望外。她兴奋地跳上前,搂住兄长的脖子,“还是王兄最好!将来我一定会活擒敌军的主将,给王兄你长脸!”
“好,王兄期待着你立下赫赫战功的那一天。”嬴政说着,将她的胳膊从自己的脖颈间拉开。
外间的门扉轻响,宫人抬进来一箱竹简。
嬴嫒伸手拿起一卷,缓缓打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她并没有细看内容,只看了看上面的朱砂字。
她重重吸了口气,将竹简往桌上一拍,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忿:“既然相邦都做决定了,又何必故作姿态,遣人送来?”
“此言差矣!晓天下局势,知群臣奸忠,乃至熟悉治国理政之章法,皆赖这些奏章。”嬴政将散落的竹简一一整理对齐,“嫒儿啊,你这脾气可得改改了。战场之上,沉稳冷静尤为关键,万万不可急躁。”
“知道了!”嬴嫒坐到书案对面,“王兄,去年我游历齐国时,有一些感想。”
“哦?说来听听!”
嬴嫒认真斟酌了一下,道:“齐多商贾,乃富饶之地也。然,齐国贵族沉沦于奢靡,百姓亦是醉生梦死。吾旅于临淄,所见齐人,或斗鸡蹴鞠,或出入女闾。”她以手撑案,上半身俯倾,“王兄,齐国可破。”
嬴政伸手推开她的脑袋,语带揶揄道,“你若是能说服魏国与秦联军攻齐,寡人定封你为主帅!”
嬴嫒“哼”了一声,“王兄,你笑话我!”她两指并拢,比划着舞剑的姿势,“还是在宫外好哇,快意恩仇江湖事。”
嬴政笑道:“侠士,请收起剑吧。”
“好嘞!”嬴嫒做了一个归剑入鞘的动作。
嬴政将那半展开的竹简重新卷起,神色凝重地说道:“成蟜已返回咸阳,明日上午便能抵达。”
“他为何此时才返回咸阳?联军退去,已有半年之余了。”
“年初之时,他本已回到咸阳,然而,夏太后的病情骤然恶化,他便又重返雍城侍疾。”
“那么,夏太后的病情如今可有好转?”
“还是老样子,未见丝毫好转。”
嬴嫒闻言,冷哼了一声,“既如此,他为何要回来?”
嬴政心知肚明,嬴嫒对成蟜一直带有偏见,而这种偏见背后,实际上是对韩夫人的不喜。
嬴政又开口道:“成蟜已经年满十六,亦是谈婚论嫁之时。寡人意为他寻觅一门好亲事,让他能安心成家立业。”
“哦?王兄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嬴嫒挑眉问道。
“苍鹘之女,温婉贤淑,才貌双全,寡人以为与成蟜甚是相配。”
嬴嫒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与苍鹘之女仅仅有过一面之缘,并不熟稔,然而苍鹘生性刚直不阿,其女定然秉承此性格。王兄,你这样许配婚事,是不是太害人了?”
嬴政没有再多言,只是说道,“此事我当再三斟酌。”
桑语在黄昏时分回到小院,并未进去,而是在院门口驻足良久。终于,院门吱呀一声轻响,椿儿探出脑袋,一脸惊讶,“阿姊,你何时回来的?这两天你去哪儿了?”
桑语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伸手指向院门,问道:“椿儿,你有没有觉得这里有点儿空?
椿儿困惑地走出门来,抬头往上一看,“经阿姊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
“是的,少了一个木匾。”桑语说着,步入小院,从杂物间里挑选出了一块木牌,随后又从房中取出笔墨。她将木牌平放在石桌上,椿儿她们好奇地围了过来。
桑语笑着问道:“我们在此处已经住了大半年了,却还未为这个小院取个名字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三人皆是认真地想了想,椿儿提议道:“不如,就取名为‘玄女院’吧!”
阿九带着一丝玩笑,在旁边否定道:“椿儿,你该不会是觉得我们的小院太过冷清,希望有更多访客来吧?”
椿儿亦是笑道,“这个名字,的确不大合适。”
迟迟温声开口道:“阿姊姓桑,不如取名为‘桑梓院’罢。”
桑语一时没有好的想法,遂采取了迟迟的建议,大笔一挥,在木牌上写下了“桑梓”二字,随后便让迟迟和椿儿将此木牌悬挂出去。
桑语转而向阿九问道:“怎么不见竺月?”
阿九答道:“她上街去了。”
桑语微微颔首,继续问道:“你去过她家了吗?”
“昨日已经去过了,的确看起来是家徒四壁。”
“可曾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阿九认真地说道:“阿姊,你曾经说过,有时候,越是没有可疑之处,越是可疑。”
桑语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阿九,你如今真是长大了。即便日后我不在你们身边,我也能安心了。”
阿九立刻捕捉到桑语话语中的不同寻常,急忙询问:“阿姊,你此言何意?你是打算离开我们了吗?”
桑语轻叹一声,“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若有一天我必须离去,我会请求秦王,让他允许你们返回玄女山。那时,玄女山的安危,便托付于你们了。”
嬴嫒死皮赖脸地要与桑语同睡一榻,桑语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榻边帷幔落下,隔绝出了一方小天地。
嬴嫒抱着一只软枕,斜靠着身子,笑着看向桑语,“你与王兄,真可谓是大胆。这骊山行宫之中,那么多的眼睛盯着呢。任何亲昵之举,一旦被有心之人窥见,再传入那些人的耳朵里,恐怕会给你惹来不少的麻烦。更何况,嫂嫂本非寻常之人,身份地位皆不同凡响,若长久地留在王兄的身边,有了什么风言风语,反而是轻视了你。”
桑语听着,明白了嬴嫒坚持要与她同住是为她着想,遂笑着说道,“多谢公主为我着想。”
“既然要谢我,”嬴嫒故意顿了顿,慢悠悠地说道,“那岂能仅止于口头之辞呢?”
“公主想要我如何感谢?”
嬴嫒略一挑眉,“把你的武功教给我。”
桑语刚想拒绝,却听见她又说,“我听说过,王贲愿执弟子之礼,却遭嫂嫂你婉拒了。嫂嫂且放心,我必不会使你为难,对外只说是我邀你切磋武艺。”
桑语忖了忖,点头说了声“好”,“只要我在咸阳一日,随时欢迎你来切磋。”
嬴嫒并未察觉到桑语话语中潜藏的异样,她兴致勃勃地缠着桑语问东问西,尤其是关于玄女山的故事。
桑语知道嬴嫒这是在借机试探她的底细。但她实在是困得懒得撒谎,于是心念一动,开始讲起了童话故事。
嬴嫒听得极认真,偶尔还插入几句自己的评价——
“这个王子真是个下流胚子!人家昏迷不醒,就去偷偷亲她?趁人之危,算什么君子?”
桑语决定换个故事。
不知不觉中,听故事的人睡着了,讲故事的人却又失眠了。
天交三鼓时,嬴政的寝宫依旧灯火辉煌,犹如白昼。他端坐于案前,两卷《申子》静置于案上。嬴政低垂着眼眸,似在深思熟虑,神情严肃而专注。
对面,一位身量高大的男子正襟危坐,正是郎中令蒙毅。他缓缓开口说道:“大父临终之际,曾召我与兄长前往,询问我们近读何书,尚习武否?”
嬴政闻言,抬起眼来:“卿是如何作答的?”
蒙毅缓缓道来,“臣回答大父:孙儿近日正研读《申子》。孙儿窃以为,申子之术,乃治臣之术。申子有言,‘蔽君之明,塞君之听,夺之政而专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国矣’。为臣者,任,必有规矩可循。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为君者,无为而治,操杀生之柄。然,如韩非所言,‘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术治有其理,然而不能舍‘法治’。若以术治国,则心术之邪正,遂为兴衰之本。孙儿以为,以兵取天下,当非难事。天下如何定,则尤属不易。”
嬴政听罢,颇为认可地点头道:“对于申子之言,卿倒是另有一番见解。申子在世之时,他国诸侯皆不敢侵犯韩国。彼时,韩有申子之才,亦有用才之君。如今,韩非欲效仿商君变法,却不受韩王重用。有贤臣而不用,这种国家已不足忌惮。”
蒙毅垂眼看了看竹简上鲜红的朱砂字迹,“先王在世时,曾与大父促膝长谈。听大父说,先王虽不喜‘术治’,却熟记申子之言,且自有见解。臣今日有幸,得以亲眼看到先王的批注。”
“最近寡人时常在想,父王若还在世,面对如今这些局面,他会如何行事?”嬴政说着,小心地卷起竹简,以丝绦捆缚,再起身将它们轻置于木架之上。
蒙毅心中仍有未言之语。
在询问了他之后,大父转而问向兄长:“恬儿,你对君王有何看法?”
兄长郑重回答:“君上胸有丘壑,绝非莽撞之人。”
大父默然片刻,然而说道:“今日听尔等之言,皆有识见,大父甚感欣慰。”
话音未落,他那苍枯的手便用力地抓住了桌角,紧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骤然响起。
一旁侍立着的父亲见状,忙捧了茶过来给大父,同时说道:“孩儿这就去宫中请太医前来。”
大父从咳嗽中缓过气来,“久病之咳,不足挂齿。”言罢,用手指蘸水,在书案上留下四个清晰的水点儿,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考量,“依你们二人之见,当如何抉择?”
蒙毅与兄长相视一眼,兄长走上前去,指尖划过这些水滴,互相以水线连上。分散的水滴之间形成复杂的相互联系,逐渐呈现出一种交织的状态。
“如是者多年,大父心中早已有决定了吧。”兄长一边说着,一边以手指按住一角,慢慢地推移着,最终巧妙地吞并了其余三角。
大父垂眸看着,微微颔首,“赫赫宗周,亡于诸侯。权力之柄,当紧握于君王一人之手,见功而赏,施恩于臣子,施德于天下。”
父亲亦随声附和,“君上虽年少,但颇有胆识。大秦百年东进大计,必成矣!”
大父苦笑了一声,轻叹道:“可惜啊,我看不到了。我最近忽然想起了许多故人,孝文王、白起将军,乃至信陵君。我还常常想起长平之战,想起那些凄惨的哀嚎声。”
父亲听得此言,低低唤了声:“阿翁!”
大父却是摆了摆手,神情泰然地笑道:“生老病死,本是世间万物必经之途,何须介怀?若真能活过百岁,岂不是成了老怪物了?我心中所忧,唯有一事。先人之庇,不过一时耳。今日试问尔等,皆出乎我的意料。他日我若离去,相信尔等亦能建功立业,不为前程所忧。”
那晚,祖孙三代人围坐一起,畅谈至深夜。待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之时,天已大亮,有玄鸟飞过,又逐日而去,最终消失在天边。
蒙毅将思绪从回忆中拉回,抬眼望向嬴政,说道:“君上,逃避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句话勾起了嬴政的烦心事,他闭眼揉了揉眉间,“老将军在世时,可曾提起过他心中的人选?”
蒙毅的眉眼微微一沉,却不答话。
嬴政也不逼他立刻回答,只是起身踱步到窗前,望向天上明月。
蒙骜为秦国征战一生,功勋卓著,然而如今尸骨未寒,便已有无数暗中的目光贪婪地注视着他留下的空缺。嬴政清楚地知道,这对于他而言是个极其重要的选择,甚至影响着他日后的亲政之路。
吕不韦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推举蒙武继任其父上将军之职。而楚系外戚所推举的,是将军樊於期。最让他头疼的是,他的母后自雍城来信,亦有所举荐之人。
蒙毅这时终于开口了,“大父的确有言,他说,若是出于私心,他当然希望我阿翁可以延续蒙氏一族的荣耀。但若论带兵打仗,王翦将军是不二之选。”
“王翦?”
蒙毅颔首说道:“大父在世之时,曾预言君上定会垂询此事,并且交代于臣,若君上真有此一问,务必转达其话。王翦将军,并非蛮攻硬杀之辈,而是深谙兵法、擅长以智取胜之将才。大父满心期许,望君上能慧眼识珠,委以重任,使王翦将军之才华得以尽展。”
嬴政默了许久,随后抬袖拱手,恭敬地对着明月深深一拜。
“老将军为了大秦,鞠躬尽瘁!寡人……真是无以为报啊!”
蒙毅正打算起身告辞,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拽他的衣服,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黄狗在咬他的袖摆。
蒙毅讶然问道:“君上何时养了一只小狗?”
嬴政走上前,弯腰抱起小黄,“是桑语今日偶然遇见的,她还给它取名为‘小黄’。”
蒙毅若有所思地看向小黄,缓缓开口问道:“君上当真想好了?”
“嗯!”
嬴政轻轻抚摸着小黄狗的毛发,小黄则乖巧地蜷缩在他的臂弯中。
“能两情相悦,已是难得。至于将来如何,寡人不敢有过多的奢望。”
翌日黎明,桑语从睡梦中醒来,恰有宫人前来禀报,说是秦王政已经先行回城。用过早膳之后,桑语与嬴嫒亦是登车启程,前者径直回了太卜署,而嬴嫒则往章台宫去了。
嬴政刚刚结束了廷议,尽管讨论再次以分歧告终,但他的神情却异常平静。一进寝殿,他就看到了嬴嫒,随口问道:“你怎么不回自己的寝宫?”
嬴嫒双手撑着脑袋,眨巴着眼睛道:“王兄,桑语已经答应会经常陪我切磋武艺了。”
嬴政拿起竹简轻敲她的脑袋,“你偷偷跑去战场的事,倘若被母后知晓,她定又要责备于我了。蒙恬竟然还纵容你的任性,胆敢与你一同对我隐瞒实情。”
嬴嫒撇了撇嘴,“古有妇好征战沙场,我大秦女子为何不能提剑上战场?”
“并非能或不能之事,而是母后与大母不答应!”嬴政说着,在案边坐下,“若是你真想上战场,王兄定会助你。但是,你不可再欺瞒于王兄。”
嬴嫒闻言,不禁喜出望外。她兴奋地跳上前,搂住兄长的脖子,“还是王兄最好!将来我一定会活擒敌军的主将,给王兄你长脸!”
“好,王兄期待着你立下赫赫战功的那一天。”嬴政说着,将她的胳膊从自己的脖颈间拉开。
外间的门扉轻响,宫人抬进来一箱竹简。
嬴嫒伸手拿起一卷,缓缓打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她并没有细看内容,只看了看上面的朱砂字。
她重重吸了口气,将竹简往桌上一拍,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忿:“既然相邦都做决定了,又何必故作姿态,遣人送来?”
“此言差矣!晓天下局势,知群臣奸忠,乃至熟悉治国理政之章法,皆赖这些奏章。”嬴政将散落的竹简一一整理对齐,“嫒儿啊,你这脾气可得改改了。战场之上,沉稳冷静尤为关键,万万不可急躁。”
“知道了!”嬴嫒坐到书案对面,“王兄,去年我游历齐国时,有一些感想。”
“哦?说来听听!”
嬴嫒认真斟酌了一下,道:“齐多商贾,乃富饶之地也。然,齐国贵族沉沦于奢靡,百姓亦是醉生梦死。吾旅于临淄,所见齐人,或斗鸡蹴鞠,或出入女闾。”她以手撑案,上半身俯倾,“王兄,齐国可破。”
嬴政伸手推开她的脑袋,语带揶揄道,“你若是能说服魏国与秦联军攻齐,寡人定封你为主帅!”
嬴嫒“哼”了一声,“王兄,你笑话我!”她两指并拢,比划着舞剑的姿势,“还是在宫外好哇,快意恩仇江湖事。”
嬴政笑道:“侠士,请收起剑吧。”
“好嘞!”嬴嫒做了一个归剑入鞘的动作。
嬴政将那半展开的竹简重新卷起,神色凝重地说道:“成蟜已返回咸阳,明日上午便能抵达。”
“他为何此时才返回咸阳?联军退去,已有半年之余了。”
“年初之时,他本已回到咸阳,然而,夏太后的病情骤然恶化,他便又重返雍城侍疾。”
“那么,夏太后的病情如今可有好转?”
“还是老样子,未见丝毫好转。”
嬴嫒闻言,冷哼了一声,“既如此,他为何要回来?”
嬴政心知肚明,嬴嫒对成蟜一直带有偏见,而这种偏见背后,实际上是对韩夫人的不喜。
嬴政又开口道:“成蟜已经年满十六,亦是谈婚论嫁之时。寡人意为他寻觅一门好亲事,让他能安心成家立业。”
“哦?王兄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嬴嫒挑眉问道。
“苍鹘之女,温婉贤淑,才貌双全,寡人以为与成蟜甚是相配。”
嬴嫒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与苍鹘之女仅仅有过一面之缘,并不熟稔,然而苍鹘生性刚直不阿,其女定然秉承此性格。王兄,你这样许配婚事,是不是太害人了?”
嬴政没有再多言,只是说道,“此事我当再三斟酌。”
桑语在黄昏时分回到小院,并未进去,而是在院门口驻足良久。终于,院门吱呀一声轻响,椿儿探出脑袋,一脸惊讶,“阿姊,你何时回来的?这两天你去哪儿了?”
桑语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伸手指向院门,问道:“椿儿,你有没有觉得这里有点儿空?
椿儿困惑地走出门来,抬头往上一看,“经阿姊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
“是的,少了一个木匾。”桑语说着,步入小院,从杂物间里挑选出了一块木牌,随后又从房中取出笔墨。她将木牌平放在石桌上,椿儿她们好奇地围了过来。
桑语笑着问道:“我们在此处已经住了大半年了,却还未为这个小院取个名字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三人皆是认真地想了想,椿儿提议道:“不如,就取名为‘玄女院’吧!”
阿九带着一丝玩笑,在旁边否定道:“椿儿,你该不会是觉得我们的小院太过冷清,希望有更多访客来吧?”
椿儿亦是笑道,“这个名字,的确不大合适。”
迟迟温声开口道:“阿姊姓桑,不如取名为‘桑梓院’罢。”
桑语一时没有好的想法,遂采取了迟迟的建议,大笔一挥,在木牌上写下了“桑梓”二字,随后便让迟迟和椿儿将此木牌悬挂出去。
桑语转而向阿九问道:“怎么不见竺月?”
阿九答道:“她上街去了。”
桑语微微颔首,继续问道:“你去过她家了吗?”
“昨日已经去过了,的确看起来是家徒四壁。”
“可曾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阿九认真地说道:“阿姊,你曾经说过,有时候,越是没有可疑之处,越是可疑。”
桑语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阿九,你如今真是长大了。即便日后我不在你们身边,我也能安心了。”
阿九立刻捕捉到桑语话语中的不同寻常,急忙询问:“阿姊,你此言何意?你是打算离开我们了吗?”
桑语轻叹一声,“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若有一天我必须离去,我会请求秦王,让他允许你们返回玄女山。那时,玄女山的安危,便托付于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