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榆没说出自己藏乌栗的地方,而是问起了价钱。

    “价钱嘛,好说,”铺主伸出三个手指头,“看你一个小姑娘不容易,我出三文一斤收你那些板栗。”

    三文。

    赵榆也不知道这价合不合适,瞥了眼还在等回应的铺主,突然她眉头一蹙,做出一副不满的样子,“才三文?这也太低了!县城里的可不是你给的这价,起码还要比你高出三文来。”

    高出三文那便是六文了。

    铺主一听对方喊这么高的价,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小姑娘哪有你这么狮子大开口的!山板栗再难得,那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你出这么高的价我还怎么做豆腐卖钱?”

    他斜了赵榆一眼,那眼神活像她贪他的钱,“我是小本生意,又不是县城的那些酒楼,他们做成吃食卖给食客,可以成倍的喊价,六文的山板栗他们那些大掌柜自然不会介意。”

    “你瞧瞧上我这买豆腐的都是些什么人?我六文从你这收板栗,那豆腐我得开多少钱才能赚?卖的低了是我亏,卖的高了,那我就成赶客了。”

    这铺主说得在理。

    小镇不是县城,确切说来,这个镇也就比村子要好些。

    看着人多热闹,无非它是连接县城的要道,下面村子的人要想进城,这个镇子必须得经过。

    人流量大了,这草市也就形成了,各个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不愿走远路去县城,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来这边叫卖。

    人多就能赚钱,镇上的本地人自然是不愿放过这个机会,于是纷纷在自家门前也摆个小摊,简易铺子搭起来,小本生意就这么成了。

    可生意再怎么好,局限性依然在,招呼的那些客人依旧是山里来的泥腿子,身上能有几个钱?

    同样豆子做出来的豆腐,县城能卖三文钱一块,到他这卖两文人家都嫌贵。

    从铺主的这番话中,赵榆了解到了不少。

    六文钱的山板栗是高价,只有县城的酒楼愿意出钱买,赵榆倒是想把乌栗留着,到时候让周二哥给带到县城去卖。

    可她还要趁着太阳没落山赶回九龙村,加上人多眼杂,猴子也得钻进竹筐藏一藏,那二十多斤乌栗就显得有些碍事。

    若是换成钱,那就方便太多。

    可她即便想要将乌栗换成钱,也不愿意贱卖。

    六文虽贵,却也不是没人收,可这铺主一开口就压低了一半,赵榆是如何也不会答应。

    你来我往好一番讲价,最后赵榆用那些乌栗换回来了一百文钱。

    虽然讲价过程不太愉快,好歹结果还不错。

    铺主拨开一颗乌栗,看里头的肉雪白雪白的,也还算满意,见赵榆收了钱压不住喜意的模样,难免有些好奇,“这栗子真是你一个人上山捡的?”

    赵榆点头,不过在心里补充道,还有猴子。

    铺主咂舌,“你还真有胆量。”

    赵榆笑着点头,没胆量她还怎么赚钱,过冬的袄子可不便宜呢。

    临走时,铺主不忘口头约下一次生意,“赵小姑娘,若是豆腐卖的好,你再捡到板栗可别忘了往我这儿送上一些。”

    “好说好说。”赵榆颔首,一副好说话的样子。

    眼见着时候不早,赵榆揣着一百文钱外加三块豆腐带着猴子往九龙村赶。

    原以为卖掉几十斤重的乌栗,她赶路会快上不少,奈何猴子犯懒,一直蹲在竹筐里不愿出来。

    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个虽矮却一身肥肉,真真是难为她了。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赶车的动静,两人架着牛车正往这边来。

    赵榆倒是想拦下问问能不能稍她一段,可又实在舍不得付那车费。

    她往路边让,等这牛车过去。

    “赵小妹?”

    赵榆一抬头就见车上坐着的正是村长家大儿子王大柱,一喜,“王家大哥!”

    既然遇见了熟人,这牛车赵榆是坐上了,她感激地冲着牛车主人一再道谢。

    孙林坐在前头赶着牛车,闻言,“赵小妹不必和我客气,我和周禾关系好着呢,你既是他家人,我怎么着也得把你带上。”

    赵榆略显心虚地笑了笑,原来是看在周婶三儿子的面子上,只是对方怕不是还不知道自家多出了她这个人。

    从交谈中赵榆了解到他们是从县城回来,想趁着农闲找份活干,奈何好些地方不缺人。

    孙林叹了口子,“也不是什么活都找不到,只是给的工钱太少了,一天下来只有五文钱,我就是用牛车带客也不止赚这么一点。”

    王大柱:“明天在进城找找看,累一些倒无妨,这工钱不能太低了。”

    赵榆听着他们的话,想到被猴子坐在屁股底下的一百文,顿时有种身负巨款的紧张感。

    赵榆问了一嘴,“那多少的工钱合适?”

    王大柱:“帮着做散工,一天十文,外加管一顿饭,就算不错。”

    赵榆点点头,心想这乌栗真值钱,决定明天不歇息继续进山捡。

    王大柱这时问起赵榆上镇上是做什么?

    赵榆也没瞒着,不过说得不详细,只简单解释她从山里捡到些野货,便拿到镇上来换钱。

    两人只当她上得是浅山,虽疑惑浅山这时候能有什么野货,但也没多问。

    牛车走得可比人快多了,差不多两个时辰,他们到了大河村。

    大河村与九龙村相连,时常通过九龙村进山。

    若是赵榆没记错,郑婆子的娘家就是这个村的,这还是刘三娘上次告诉她的。

    大河村比九龙村大得多,积聚的房屋远不是九龙村十几户人家可比的。

    地盘大,人口多,屋子也多是石头垒砌的,瞧着就比九龙村的要好。

    周家到现在住的还是土坯房,一大家子人挤一块,属实小的可怜。

    赵榆坐在牛车上,随着牛的走动,她将大河村全看在眼里。

    这时,牛车突然晃了晃,赵榆差点没坐稳被甩下去,好在身边的王大柱扶了她一下。

    等她稳住身,就见车前站着一个脸色发白的姑娘。

    庆幸孙林赶在撞上之前迫使牛拐了弯,否则这姑娘哪能好端端地在那站着。

    孙林面色不好看,憋不住地恨声问道:“你做什么?!”

    这姑娘也是被吓住了,抖着唇,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流,身体不住地后退。

    王大柱也认识这姑娘,大河村的芸娘,见她脸色苍白,他和声问她可有受伤。

    芸娘没说话,半响只摇了摇头。

    赵榆觉得这人有些奇怪,看了眼她垂眼不语的神情,又盯住她的腹部,想了想,好心道:“小嫂子,有孕在身得注意些,万万不能磕碰了。”

    这话一出,前一息还敛睫的姑娘,立时抬眼看向她,眼睛睁的大大的,尽显茫然。

    王大柱在听后也是一愣,随即连忙提醒道:“赵小妹,芸娘还是个姑娘家,当不得你这声小嫂子。”更别说有孕在身四个字,说不得说不得。

    孙林也像是听到什么匪夷所思的笑话,“赵小妹,人家一清清白白的姑娘家,你这话一说,她将来要如何见人?”

    啊?

    …….是吗?

    赵榆也是心里一紧,她再次看向女人的腹部,不知是不是她的眼神太专注,女人侧身躲了躲。

    赵榆不好再看,虽然那腹部确实有些微凸,但可能是这姑娘刚吃完晚食,还没来得及消化。

    她只是出于好心提醒,可没毁人清白的意思。

    赵榆暗恼自己不该凭感觉就说出那些话来,忙向人家连声表示歉意。

    随着女人离开,赵榆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这人会挺着一个大肚子找上周家,一口咬定肚里的孩子是周家的孙子,而让她有孕的正是周家老三周禾。

    这是后话,眼下赵榆和王大柱下了牛车,正相伴着往九龙村走。

    王大柱见赵榆背着竹筐似乎有些吃力,便问一声用不用帮忙。

    赵榆忙表示不用,猴子还在里头蹲着呢,可别暴露了。

    因小镇离得远,回到周家时天已经昏暗下来。

    按往常这时候周家的院门已经关了,但这次还未,想来是为她留的门。

    大屋里昏黑一片,油灯贵重,不到必要时候,这灯是舍不得点。

    赵榆冲着堂屋唤了一声“周婶”,然而应声是从灶房传出来的,随之而来的还有周婆子的骂声,“你这妮子,胆子是越发的大了,也不怕天黑野兽出窝将你给叼了去!”

    从灶屋出来的不止周婆子,还有周老汉和周谷,两人手里拿着刚裹好还未点燃的火把。

    赵榆:“.…..周叔周婶,你们这是?”

    周老汉见人回来,面上也松了松,只道:“全乎地回来就好。”

    周谷也是一脸喜意,憨声道:“赵小妹你可算是回来了,我和爹娘还打算上山去寻你呢。”

    赵榆一听,既歉疚又庆幸,还好赶在他们出门前回来,夜晚的山里更加危险,这要是让他们冒险上山,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赵榆忙道歉,表示自己不该这么晚回来。

    见人好端端回来了,周婆子原还堵着的火气也消了不少。

    这段时间赵榆几乎日日都上山,空筐子上去满筐子下来,收获颇丰的样子瞧着比那经验深厚的猎户还要适应大山。

    虽然满满一筐好东西,周婆子也心动,但再怎么样,这命更加重要。

    奈何这丫头是个倔的,不听劝,竹筐一背趁着人不注意就溜进了山。周婆子管不住,只能叮嘱她早些下山,或是带上周谷壮壮胆。

    可这越叮嘱,她回来的竟越发的晚了。

    在周婆子面无表情的目光下,赵榆再次保证自己会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并解释这次回来晚是个意外。

    将她原本是早早下得山,但却不想弄错了方向,跑进了镇上这事说了出来。

    “好在路上碰见了大柱哥和孙家大哥赶着牛车,我这才能早些回来。”

    孙家大哥?

    周婆子问道:“是孙林的牛车?”

    赵榆点头。

    周婆子:“这小子不是个好的,若不是他,我家老三也不会外出走镖。”

    嗯?

    这……

    那孙大哥不是说他和周禾关系好么?怎么周婶说的似乎是反着来的?

    赵榆听在耳里,没多嘴问。

    为了让周婆子消火,赵榆想起了竹筐里头的东西,她忙将背筐卸下,从里头摸出一串钱出来,这还是她用草藤随手串的,未免零散的容易丢。

    周婆子低头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一串钱,面上既震惊又复杂。

    “……你上哪儿弄这许多钱?”

    赵榆将捡着乌栗这事简单一说。

    周婆子:“乌栗?你说的是那可以磨成豆腐的野板栗?”

    赵榆点头。

    周婆子想了想,“这名字倒是贴切,那板栗做成豆腐的确有些发乌。”

    “原来咱们这山外道也有一棵,估摸着是那些鸟鼠叼过来一粒种子长成的,只是这才生了一次板栗,就被大河村的人不识货给砍了,当时两个村子还闹了一次……”

    赵榆听着这往事,也跟着点头,的确不识货,这乌栗可值钱了,六文一斤都卖的出去呢。

章节目录

古代山村求生指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乐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乐浓并收藏古代山村求生指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