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时辰后,赵榆从九龙村这边的浅山下来,望着熟悉的周家小院,忍不住笑将起来。
一条通往镇上的山路就这么被她走通了,比乘牛车还要快,不过就是不太好走容易迷失方向,为了再顺畅一些,她还得再熟悉熟悉。
院子里大牛二牛正在你追我赶,看见赵榆回来,兴奋大叫着向她跑过来,围着她不停地转圈。
周婆子见了,快步走来将两个捣蛋的挥开,帮着赵榆将竹筐卸下来。
“这可不轻,你做甚背这么多?好好的肩膀别给你作弄坏了。”
赵榆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实在是山上的乌栗太多,一不留神就给装得多了。”
“少背一些,山里头的东西没谁有胆子和你抢。”
深山老林,没人敢进去,也就赵榆有这能耐。
赵榆这次带回来乌栗差不多也二十来斤,被从筐子里倒出来,堆成一堆,有些圆润的已经滚出去好远。
周婆子蹲了下来,抓一把搁手上,放下,又抓一把。
昨日阿榆就是用这东西换回来了一百文钱。
将滚远的乌栗捡回来,周婆子不免又想起了浅山的那颗板栗树,大河村的人真真是不识货,偏偏将值钱的树给祸害了。
昨日光顾着数钱,忘记问这板栗是何价。
赵榆:“镇上是四五文,但听说县城能卖六文一斤,我打算明日带去县城看看。”
周婆子一阵惊讶,这般值钱?
若真能卖六文一斤,只需捡上两斤就能抵一日工钱了,想到这里,她都克制不住的心动。
周婆子点点头,“多卖一文是一文,明日让老二跟你一同去。”
周老汉已经从地里忙活回来了,正坐在一旁歇脚,“去县城的路远着呢,一会儿我去大河村问问有没有牛车进城。”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
次日一早,赵榆依旧背上了竹筐,不过里头装的是睡懵了头的猴子。
今日不进山,担心它会趁着自己不在,不知分寸地在周家进进出出,未免被人发现,还是带着它进城比较安心。
于是,这次不仅是赵榆第一次上县城,猴子也是。
等上了牛车,赵榆看着前头赶车的老人,惊讶了一瞬。
这不就是镇上卖鸭子的那个老伯!
黄老伯摸了摸自家的老黄牛,等人都坐好了,这才晃悠悠地让牛车动起来。
车上不止坐了赵榆和周谷,还有五六只老鸭,“嘎嘎”的叫声不止引起路人的目光,还让竹筐里的猴子都躁动起来。
腿边前一刻还安稳的竹筐这时候左摇右晃起来,好在牛车晃荡个不停,这才没引起周谷的注意。
眼见着猴子不安分,试图将它毛茸茸的脑袋探出来,赵榆眼疾手快地伸手,将它又给按了下去。
周谷正和黄老伯说着闲话,这时后者像是想起什么,对着赵榆问道:“小姑娘我瞧着你有些面熟。”
可不面熟么,前两天才见过。
赵榆笑着提醒道:“我在镇上还向您问过路呢。”
她这一说,黄老伯想起来了,“哦,原来是向我问路的小姑娘。”
赵榆点头。
“你可回到九龙村了?”
赵榆:……嗯?
“老伯,我刚从九龙村出来!”
黄老伯反应过来,这才晓得自己问了蠢话,“是嘞,你是老周家的,看我问的,人老了,脑袋都不灵光了。”
他笑呵呵地道:“镇上没人买我的鸭,只能让老伙计带我上县城,等赚了钱给我家孙儿买糖块吃。”
老伙计?
赵榆看着前头走动的黄牛,问道:“老伯,这牛多大年纪了?”
黄老伯:“好多年了,我家孙儿都得叫上一声‘牛爷爷’。”
这还是“爷爷”辈的牛?
怪不得这么慢了!
走了半天,她竟还在大河村内。
看着一步步迈得正认真的老黄牛,赵榆不敢催。
上了年纪的牛,她该多些耐心。
也不知走了多久,等到城门出现的那一刻,赵榆都有些恍惚,若不是瞧见周谷背上的乌栗,她都忘记她进城是为了什么。
赵榆闭了闭眼,再次睁开,抬头看向正前方。
古朴又高大的城门上方,“临安城”三个字气势恢宏的映射在眼底,横竖的刻痕中,隐隐透露着她略感陌生的王权威压。
赵榆忍着震撼随着周谷去排队。
两名守卫分守两边,面容肃整,腰挂大刀,若手上不拿个盛铜板的木盘,约莫会更让人敬畏。
赵榆看着排在前头的人都是在往那木盘投了一文钱后才被准许进城,也拿出两文钱出来,递了一枚给周谷。
出门前周婶给了几个铜板用作饭钱,没成想这城门还没进,就得先花出去两文。
周谷接过铜板,憨厚的脸上满是不解:“怎的这次进城还要交钱?”
赵榆一听,问道:“之前都不用么?”
周谷摇头。
也有人和赵榆他们一样,长时间没进城,竟不知道这回还要交入城费,没个准备,只能急忙和周边的人借上一文,连连保证等进了城卖了东西就还上。
黄老伯也不知晓这事,不过好在他身上备有铜板,无需赵榆再多拿一文钱出来。
三人顺利进了城,约好回去的时辰这才分开。
赵榆没直接奔着酒楼去,而是在各个小贩前转了转,又厚着脸皮进了几家铺子瞧了瞧,对城里的物价这才摸出了几分底。
县城里卖豆腐的不少,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滋味无法变动,只能在价格上花尽了心思,但再如何便宜,也要比镇上高出一些。
这些针对的都是白豆腐,一圈下来,赵榆并没瞧见哪家有卖乌栗豆腐的。
她倒是开口问了几家,都愿意收她手里的板栗,可出的价并不理想,和镇上铺主的差不多,甚至有人奸商本性尽显,出的价还不如那铺主。
赵榆没再耽搁时间,就近找上了城里名气十分不错的酒楼。
按照周谷的建议,她寻到了酒楼的后门,这边通往的正是后厨。
没等靠近就有人拦下他们,眼神不善,“你们是谁?不相干的人严禁靠近后厨!”
赵榆瞧这架势,不敢吞吐,忙表明来意,可不等她将周谷背后的乌栗显露出来,就被眼前那位看上去像个头头的油面青年不耐烦止住,“快走快走!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竟敢上这边卖货,活腻歪了?!”
“快走!否则小心我将你这些不入眼的玩意儿全给扔了!”
周谷是憨人,瞧着像是个没脾气的,可那对的是像郑婆子那样的笑脸人,但若是有人不客气,他也能黑沉一张脸,配着壮硕的躯干挺有几分唬人的气势。
他虎眼狠狠扫向几人,透着锋利,“你们敢!”
赵榆止住周谷,看向油面青年,面露微笑,迟疑道:“请问您是——”
青年见对方不走,显然是不死心,他冷笑一声,“爷舅姥爷是风香楼的掌柜,你说我是谁?”
都不用思考,赵榆立即道:“搅扰了。”说完拉着周谷转身离开。
还以为对方只是个守后厨门的小头头,没曾想来头还不小,这种情况,显然没必要再继续。
离了风香楼,周谷问道:“赵小妹,这家酒楼不收可怎么办?”
这家不收,那她就去下一家。
县城怎么大,又不是只有他风香楼一家独大,不过在此之前,她还是劝道:“周二哥,他们家大业大,我们不过是来卖乌栗,能忍还需忍着些”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况且他们还不是强龙,顶多是一条菜青虫,着实不宜冲动。
周谷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笑道:“我一时情急,下意识就学着老三的样子……”
他保证道:“我不会再乱说话,都听你的。”
随后两人来到福临楼的后厨,但依旧被拦了下来。
“与风香楼有关的闲人一律不准进!”对方杨着头,用鼻孔看人,可就冲着这句话,赵榆就想将乌栗卖给他。
……
最终,赵榆见到了后厨购置菜蔬的管事
管事识货,知道这栗子做成豆腐是盘好菜,趁着时令推出新品,弄不好能从风味楼抢些生意过来,可想买归想买,对方开的价似乎高了些,
“小姑娘,八文一斤的价是不是太高了些?”
赵榆:“管事你有所不知,这这板栗是我进深山捡的,这一路又远又险,真真是要我半条命!”
她继续道:“等好不容易和我家二哥将这一筐送进城,没曾想城卫还收了我两文入城费,如此雪上加霜,这价格属实是不好再低。”
管事从竹筐里拿出一粒板栗拨开,里面的肉白嫩白嫩的,是好货。
他沉吟半响,道:“八文实在偏高……这样吧,小姑娘你若是降下两文我就买了。”
降下两文那便是六文了,赵榆和周谷都很心动。
但念及刚刚交上去的入城费,赵榆还想再试上一试。
她故作叹息,诚恳道:“管事若是诚心想要,我也愿意退一步,但六文实在是……”
她想了想,“七文吧,七文我就卖了。”
管事依旧觉得七文贵了,正要再继续讲价,就听见灶屋内发出一声沉闷声,接着就是其余人的惊呼。
管事将手里的那颗雪白板栗肉扔回竹筐,连忙往灶房里头跑,一进去,就见他们福临楼的大厨子倒在地上,面色泛白,瞧着就不太好的样子。
管事顾不上其他,忙吩咐身旁的人快快将大厨子扶出去,再请大夫来看病。
赵榆和周谷站在门外,看着里头人乱糟糟的忙作一团。
大厨子被抬了出来,两人连忙让到一边,眼睁睁看着管事跟在后头走了。
周谷将竹筐搬到自己腿边,看着那粒雪白的板栗肉,茫然问道:“赵小妹,我们走么?”
赵榆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就同意六文一斤了,这下管事走了,这框乌栗卖不卖的出去都是个问题。
赵榆纠结片刻,随即咬牙道:“不走,我们等管事回来。”
对方刚才那方作态,显然是对买下乌栗有意。
周谷闻言点点头,他自是听赵榆的,找了个石阶坐下,盯着门口,盼着那管事早些寻过来。
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赵榆想着先出去寻个没人的地方放猴子出来顺顺气,它多番探头都被她按了回去,指不定已经不耐烦了。
正准备转身离开,就被灶房里那个急的直跳脚的少年人吸引了视线。
少年人是给大厨子做帮手的,这原是个好活计,还能跟着学手艺,可哪晓得会遇见今日这个情况,大厨子晕倒,热锅里才放进去一条大鱼,这才刚煎完一面就没了后续……
少年人急的额头直冒汗,鱼是大厨子的拿手菜,可不幸的是他才刚来,这道菜他根本没瞧见过……
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只能一味地将鱼翻来覆去的煎。
“这鱼都被你翻破皮了。”
随口的一句话将少年人吓得跳脚,他立时回头,和赵榆对上目光。
赵榆指了指锅,“锅里油都被你烧干了,你是不是应该进行下一步?”这鱼再翻下去,估计会没个鱼样。
少年人这时也顾不上赵榆是个来卖货的外人,闻言,苦着一张脸,手里仍是没放弃翻鱼,“是该下一步,可是我不会!”
赵榆一听,示意他朝周围看看,不是还有好几位厨子在么,请一位来帮帮忙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少年人一张脸苦的都快哭了,“这是大厨子的灶,别的人不会来帮忙的。”不说他们有自己的灶忙,没多余的时间搭把手,就是有,他们也不会管闲事。
大厨子是福临楼的招牌,可同时也是其他厨子的挡路人。
这间灶房里,试问谁不想当领头的那一个?
有这个利益在,哪怕这盘鱼是为了官府那些人准备的,灶房里的这些人也很难同心。
赵榆惊讶,“这鱼是烧给官府的人吃的?”
少年人颓然点头,补充道:“这鱼还是县令大人带过来的,说是知府大人赏赐,特意嘱托我们福临楼拿出最好的厨艺,定要让他尝到最好吃的鱼……”
赵榆看着锅里即将被翻烂的鱼,不免同情起来:完了,福临楼不仅晕了大厨子,很大可能还会得罪那位县令。
赵榆不忍心再看他抖着手翻鱼,给他想办法道:“你先将鱼盛起来,可不能给毁了。”知府送的鱼,县令指不定十分看重。
少年人摇头,说县令已经带着下属等候多时,前不久还派人下来催促了一次。
赵榆觉得他可怜,既然如此,“你便自己做吧。”
少年人猛地摇头,“我不会,我才刚来没几天,配料什么的都还不熟悉,别说做鱼了。”
赵榆看他不停擦着泪,心有同情,她撸了撸袖子,试探道:“我帮你?”
一条通往镇上的山路就这么被她走通了,比乘牛车还要快,不过就是不太好走容易迷失方向,为了再顺畅一些,她还得再熟悉熟悉。
院子里大牛二牛正在你追我赶,看见赵榆回来,兴奋大叫着向她跑过来,围着她不停地转圈。
周婆子见了,快步走来将两个捣蛋的挥开,帮着赵榆将竹筐卸下来。
“这可不轻,你做甚背这么多?好好的肩膀别给你作弄坏了。”
赵榆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实在是山上的乌栗太多,一不留神就给装得多了。”
“少背一些,山里头的东西没谁有胆子和你抢。”
深山老林,没人敢进去,也就赵榆有这能耐。
赵榆这次带回来乌栗差不多也二十来斤,被从筐子里倒出来,堆成一堆,有些圆润的已经滚出去好远。
周婆子蹲了下来,抓一把搁手上,放下,又抓一把。
昨日阿榆就是用这东西换回来了一百文钱。
将滚远的乌栗捡回来,周婆子不免又想起了浅山的那颗板栗树,大河村的人真真是不识货,偏偏将值钱的树给祸害了。
昨日光顾着数钱,忘记问这板栗是何价。
赵榆:“镇上是四五文,但听说县城能卖六文一斤,我打算明日带去县城看看。”
周婆子一阵惊讶,这般值钱?
若真能卖六文一斤,只需捡上两斤就能抵一日工钱了,想到这里,她都克制不住的心动。
周婆子点点头,“多卖一文是一文,明日让老二跟你一同去。”
周老汉已经从地里忙活回来了,正坐在一旁歇脚,“去县城的路远着呢,一会儿我去大河村问问有没有牛车进城。”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
次日一早,赵榆依旧背上了竹筐,不过里头装的是睡懵了头的猴子。
今日不进山,担心它会趁着自己不在,不知分寸地在周家进进出出,未免被人发现,还是带着它进城比较安心。
于是,这次不仅是赵榆第一次上县城,猴子也是。
等上了牛车,赵榆看着前头赶车的老人,惊讶了一瞬。
这不就是镇上卖鸭子的那个老伯!
黄老伯摸了摸自家的老黄牛,等人都坐好了,这才晃悠悠地让牛车动起来。
车上不止坐了赵榆和周谷,还有五六只老鸭,“嘎嘎”的叫声不止引起路人的目光,还让竹筐里的猴子都躁动起来。
腿边前一刻还安稳的竹筐这时候左摇右晃起来,好在牛车晃荡个不停,这才没引起周谷的注意。
眼见着猴子不安分,试图将它毛茸茸的脑袋探出来,赵榆眼疾手快地伸手,将它又给按了下去。
周谷正和黄老伯说着闲话,这时后者像是想起什么,对着赵榆问道:“小姑娘我瞧着你有些面熟。”
可不面熟么,前两天才见过。
赵榆笑着提醒道:“我在镇上还向您问过路呢。”
她这一说,黄老伯想起来了,“哦,原来是向我问路的小姑娘。”
赵榆点头。
“你可回到九龙村了?”
赵榆:……嗯?
“老伯,我刚从九龙村出来!”
黄老伯反应过来,这才晓得自己问了蠢话,“是嘞,你是老周家的,看我问的,人老了,脑袋都不灵光了。”
他笑呵呵地道:“镇上没人买我的鸭,只能让老伙计带我上县城,等赚了钱给我家孙儿买糖块吃。”
老伙计?
赵榆看着前头走动的黄牛,问道:“老伯,这牛多大年纪了?”
黄老伯:“好多年了,我家孙儿都得叫上一声‘牛爷爷’。”
这还是“爷爷”辈的牛?
怪不得这么慢了!
走了半天,她竟还在大河村内。
看着一步步迈得正认真的老黄牛,赵榆不敢催。
上了年纪的牛,她该多些耐心。
也不知走了多久,等到城门出现的那一刻,赵榆都有些恍惚,若不是瞧见周谷背上的乌栗,她都忘记她进城是为了什么。
赵榆闭了闭眼,再次睁开,抬头看向正前方。
古朴又高大的城门上方,“临安城”三个字气势恢宏的映射在眼底,横竖的刻痕中,隐隐透露着她略感陌生的王权威压。
赵榆忍着震撼随着周谷去排队。
两名守卫分守两边,面容肃整,腰挂大刀,若手上不拿个盛铜板的木盘,约莫会更让人敬畏。
赵榆看着排在前头的人都是在往那木盘投了一文钱后才被准许进城,也拿出两文钱出来,递了一枚给周谷。
出门前周婶给了几个铜板用作饭钱,没成想这城门还没进,就得先花出去两文。
周谷接过铜板,憨厚的脸上满是不解:“怎的这次进城还要交钱?”
赵榆一听,问道:“之前都不用么?”
周谷摇头。
也有人和赵榆他们一样,长时间没进城,竟不知道这回还要交入城费,没个准备,只能急忙和周边的人借上一文,连连保证等进了城卖了东西就还上。
黄老伯也不知晓这事,不过好在他身上备有铜板,无需赵榆再多拿一文钱出来。
三人顺利进了城,约好回去的时辰这才分开。
赵榆没直接奔着酒楼去,而是在各个小贩前转了转,又厚着脸皮进了几家铺子瞧了瞧,对城里的物价这才摸出了几分底。
县城里卖豆腐的不少,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滋味无法变动,只能在价格上花尽了心思,但再如何便宜,也要比镇上高出一些。
这些针对的都是白豆腐,一圈下来,赵榆并没瞧见哪家有卖乌栗豆腐的。
她倒是开口问了几家,都愿意收她手里的板栗,可出的价并不理想,和镇上铺主的差不多,甚至有人奸商本性尽显,出的价还不如那铺主。
赵榆没再耽搁时间,就近找上了城里名气十分不错的酒楼。
按照周谷的建议,她寻到了酒楼的后门,这边通往的正是后厨。
没等靠近就有人拦下他们,眼神不善,“你们是谁?不相干的人严禁靠近后厨!”
赵榆瞧这架势,不敢吞吐,忙表明来意,可不等她将周谷背后的乌栗显露出来,就被眼前那位看上去像个头头的油面青年不耐烦止住,“快走快走!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竟敢上这边卖货,活腻歪了?!”
“快走!否则小心我将你这些不入眼的玩意儿全给扔了!”
周谷是憨人,瞧着像是个没脾气的,可那对的是像郑婆子那样的笑脸人,但若是有人不客气,他也能黑沉一张脸,配着壮硕的躯干挺有几分唬人的气势。
他虎眼狠狠扫向几人,透着锋利,“你们敢!”
赵榆止住周谷,看向油面青年,面露微笑,迟疑道:“请问您是——”
青年见对方不走,显然是不死心,他冷笑一声,“爷舅姥爷是风香楼的掌柜,你说我是谁?”
都不用思考,赵榆立即道:“搅扰了。”说完拉着周谷转身离开。
还以为对方只是个守后厨门的小头头,没曾想来头还不小,这种情况,显然没必要再继续。
离了风香楼,周谷问道:“赵小妹,这家酒楼不收可怎么办?”
这家不收,那她就去下一家。
县城怎么大,又不是只有他风香楼一家独大,不过在此之前,她还是劝道:“周二哥,他们家大业大,我们不过是来卖乌栗,能忍还需忍着些”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况且他们还不是强龙,顶多是一条菜青虫,着实不宜冲动。
周谷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笑道:“我一时情急,下意识就学着老三的样子……”
他保证道:“我不会再乱说话,都听你的。”
随后两人来到福临楼的后厨,但依旧被拦了下来。
“与风香楼有关的闲人一律不准进!”对方杨着头,用鼻孔看人,可就冲着这句话,赵榆就想将乌栗卖给他。
……
最终,赵榆见到了后厨购置菜蔬的管事
管事识货,知道这栗子做成豆腐是盘好菜,趁着时令推出新品,弄不好能从风味楼抢些生意过来,可想买归想买,对方开的价似乎高了些,
“小姑娘,八文一斤的价是不是太高了些?”
赵榆:“管事你有所不知,这这板栗是我进深山捡的,这一路又远又险,真真是要我半条命!”
她继续道:“等好不容易和我家二哥将这一筐送进城,没曾想城卫还收了我两文入城费,如此雪上加霜,这价格属实是不好再低。”
管事从竹筐里拿出一粒板栗拨开,里面的肉白嫩白嫩的,是好货。
他沉吟半响,道:“八文实在偏高……这样吧,小姑娘你若是降下两文我就买了。”
降下两文那便是六文了,赵榆和周谷都很心动。
但念及刚刚交上去的入城费,赵榆还想再试上一试。
她故作叹息,诚恳道:“管事若是诚心想要,我也愿意退一步,但六文实在是……”
她想了想,“七文吧,七文我就卖了。”
管事依旧觉得七文贵了,正要再继续讲价,就听见灶屋内发出一声沉闷声,接着就是其余人的惊呼。
管事将手里的那颗雪白板栗肉扔回竹筐,连忙往灶房里头跑,一进去,就见他们福临楼的大厨子倒在地上,面色泛白,瞧着就不太好的样子。
管事顾不上其他,忙吩咐身旁的人快快将大厨子扶出去,再请大夫来看病。
赵榆和周谷站在门外,看着里头人乱糟糟的忙作一团。
大厨子被抬了出来,两人连忙让到一边,眼睁睁看着管事跟在后头走了。
周谷将竹筐搬到自己腿边,看着那粒雪白的板栗肉,茫然问道:“赵小妹,我们走么?”
赵榆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就同意六文一斤了,这下管事走了,这框乌栗卖不卖的出去都是个问题。
赵榆纠结片刻,随即咬牙道:“不走,我们等管事回来。”
对方刚才那方作态,显然是对买下乌栗有意。
周谷闻言点点头,他自是听赵榆的,找了个石阶坐下,盯着门口,盼着那管事早些寻过来。
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赵榆想着先出去寻个没人的地方放猴子出来顺顺气,它多番探头都被她按了回去,指不定已经不耐烦了。
正准备转身离开,就被灶房里那个急的直跳脚的少年人吸引了视线。
少年人是给大厨子做帮手的,这原是个好活计,还能跟着学手艺,可哪晓得会遇见今日这个情况,大厨子晕倒,热锅里才放进去一条大鱼,这才刚煎完一面就没了后续……
少年人急的额头直冒汗,鱼是大厨子的拿手菜,可不幸的是他才刚来,这道菜他根本没瞧见过……
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只能一味地将鱼翻来覆去的煎。
“这鱼都被你翻破皮了。”
随口的一句话将少年人吓得跳脚,他立时回头,和赵榆对上目光。
赵榆指了指锅,“锅里油都被你烧干了,你是不是应该进行下一步?”这鱼再翻下去,估计会没个鱼样。
少年人这时也顾不上赵榆是个来卖货的外人,闻言,苦着一张脸,手里仍是没放弃翻鱼,“是该下一步,可是我不会!”
赵榆一听,示意他朝周围看看,不是还有好几位厨子在么,请一位来帮帮忙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少年人一张脸苦的都快哭了,“这是大厨子的灶,别的人不会来帮忙的。”不说他们有自己的灶忙,没多余的时间搭把手,就是有,他们也不会管闲事。
大厨子是福临楼的招牌,可同时也是其他厨子的挡路人。
这间灶房里,试问谁不想当领头的那一个?
有这个利益在,哪怕这盘鱼是为了官府那些人准备的,灶房里的这些人也很难同心。
赵榆惊讶,“这鱼是烧给官府的人吃的?”
少年人颓然点头,补充道:“这鱼还是县令大人带过来的,说是知府大人赏赐,特意嘱托我们福临楼拿出最好的厨艺,定要让他尝到最好吃的鱼……”
赵榆看着锅里即将被翻烂的鱼,不免同情起来:完了,福临楼不仅晕了大厨子,很大可能还会得罪那位县令。
赵榆不忍心再看他抖着手翻鱼,给他想办法道:“你先将鱼盛起来,可不能给毁了。”知府送的鱼,县令指不定十分看重。
少年人摇头,说县令已经带着下属等候多时,前不久还派人下来催促了一次。
赵榆觉得他可怜,既然如此,“你便自己做吧。”
少年人猛地摇头,“我不会,我才刚来没几天,配料什么的都还不熟悉,别说做鱼了。”
赵榆看他不停擦着泪,心有同情,她撸了撸袖子,试探道:“我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