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非所愿,愿非所得。
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题记
洛阳城外二十里,有一座尼姑庵,尼姑庵里有个小尼姑,法号释子,年方二八,生得水灵,又能参透佛理,深得主持的器重。怎奈得她芳心未艾,太年轻,某天色心大起,下山调戏了猎户。
等猎户醒过味来,小尼姑已经跑了,猎户气急败坏上山向主持告发她,落得个逐出尼姑庵的下场。
“你听说没?那个名叫释子的尼姑,可长得水灵,那山下的猎户借着油灯看不清,以为是歹人,后来醒过味气自己当时应该把她给办了的。”
“可别介,释子被逐出尼姑庵,有人去找过她,你猜怎么着了?”
“怎么着?”
“那小尼姑不是从小在尼姑庵剃度出家的,是前几年被主持捡上山的。不知从哪儿学来一身刀法了得,那人差点被她捅死,后来去官府报案,人家官府说一个尼姑怎么可能身上佩刀?把他给打发出衙门了!”
众人发出一阵唏嘘声,“真的?”
一个黑衣劲装的男子抓住说话人的衣领,“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人看着男子年轻,打量了一番,“我们说话,关你什么事?”
话音刚落,男子就将一桌喝酒吃肉的江湖人士放倒,再次抓住那人的胳膊。
“壮士饶命,壮士饶命!”
“那小尼姑现在在哪儿?”
“小尼姑?她,她下山之后四处化缘游历,我怎知她的去向,不过下山时间不长,估计现在还在洛阳城附近,你可以去那些个客栈找找。”
男子皱眉,“客栈?”
“是啊,她虽被逐出尼姑庵,但还是守规矩的。每到一处化缘,就会给人家里打杂,应着刀法了得,做起了厨娘。现在人送外号‘佛手一刀’,你去一问便知。”
黑衣男子放下那人的胳膊,快速离开了酒肆,飞上屋檐,迅速朝恒山王府行进。
帷幕中男子接过侍女送来的药,薄唇微抿,喝下褐色的汤汁,“所以你觉得她应该是我们要找的人?”
“是,四年前祭祀关公大典上刺杀皇上的人受了重伤,本以为手到擒来,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属下寻访多时,唯一的可能便是,那人不是男子,而是个女子,她被尼姑庵的主持救起,剃度出家隐匿其中。并且这个小尼姑刀法了得,除了她没有其他可能了。”
“那就去抓住她,但不能伤了她,我要问她关于凌烟阁的事情。”
“是,属下告退。”
侍女端下药碗,递给他一枚药丸,他细长惨白的手接过药丸,含入嘴中,“希望我吃的药丸越来越少。”
“会的,王爷。”
他笑了笑,“希望如此。”
眼中的光芒闪烁着,侍女端着东西下去,感叹主子少见地心情好。
四年前,桂花落尽,满地黄花,洛阳城举办盛大的关公祭祀大典。大典开始前,父皇将他叫到宫中,告诉了他一个重要的决定,大典之后立他为太子。
“如今山河锦绣,国泰民安,这盛世之下,还有一些暗流涌动。凌烟阁的存在,让我实为担心,你是我最器重的儿子,望你能比父皇做得更好。”
他单膝跪地,“父皇,您还正当壮年,儿臣恐难当大任,即便是现在儿臣也会帮您分忧,太子之事,您不必操之过急。”
父皇笑了,是那种少见的慈祥,“我儿初长成啊,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兄弟三人,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天生跛脚,就你一个能做太子,没得选。”
立太子之事,其实在他心中已经十拿九稳,与二哥魏王相比,他更善于权谋。就连历年由魏王操办的关公大典,今年也让他操办了。他走出宫门,坐上马车,露出久违的笑意,可惜早已没有人为他庆贺。
大典开始,众人穿着红色大袖在祭台舞剑,在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片祥和中时,戴面具的舞者冲出一人,拿剑刺向皇帝,皇帝惊慌地向后躲,身前多出几个护卫。
“救驾!”
可刺客的身手太敏捷,扔掉剑,拿出了两把短刀,快速扫清了障碍。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一剑刺中那人的脊背,同时那人也将刀刺进了他的腹部。
刺痛感太过强烈,让他口吐鲜血,“你跑不了了!”
那人笑着,看着他,“你也活不长了,这刀上的毒天下无解。”
两人四目相对,却让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双眼睛,太像了。可这个刺客是个男子。他趁对方逃窜,在对方背后打了一掌。
鲜血洒在焦灼的热土上,祭台上的舞者掩护刺客逃走,禁卫军从死的人怀中搜出了凌烟阁的牌子。
他的属下前去追击,自己却没顾得上伤势,跪在父皇面前,“儿臣救驾来迟,请父皇责罚。”
“不必,祭祀大典虽是你操办的,你也受了伤,快去疗伤吧,其他的交给大臣办。”
“是。”
在他站起来的那一刻,天旋地转,眼前漆黑一片,只听有人前来唤他,“王爷!王爷!”
四年来,他遍访名医无果,只能靠名贵的丹药维持生命,下身无法行走,整日都坐在轮椅上。
御医为他诊疗时说道,“幸好你中毒不深,那刺客还留了分寸,否则你会全身经脉寸断,皮肤腐烂而死。我开些药,阻断毒气攻心。”
“李太医,我的腿,什么时候能恢复知觉?”
御医沉默了一会儿,皱着眉严肃地告诉他,“可能是半年,可能是三年五载,可能永远恢复不了。”
从那时起,洛阳城开始流出谣言,称恒山王遇刺后变得性情古怪,应着无法站立,也无法行房,常常把漂亮的侍女抓进府里蹂躏鞭策,死后就埋在王府后院的竹林中。
他最尊敬的父皇,一开始还派太监来探望他,让他多休息,不必操心朝政。久了便把朝中事务交给魏王打理,遇刺两年后,父皇将太子之位给了魏王。
他对那刺客恨之入骨,恨不得剥皮拆骨,千刀万剐。可是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也许只有见到了那人的真面才能说清,那是什么。
她的法号是释子,常年在尼姑庵敲钟、念佛、挑水,十几里的山路对她来说不在话下,她唯独怕的是主持考她佛理。
她的记忆却出奇地好,记得达摩面壁三年修成正果、释迦牟尼割肉喂鹰,佛家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每次在晨钟敲响前看会儿经书便能对答如流。
可是,对从前的事情,她却一概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父母是谁,有无婚配,她都一脸茫然。只记得醒来看到主持和蔼的面庞,对她说,“欢迎回到俗世,姑娘。”
她在尼姑庵疗伤,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在尼姑庵里劈柴,久了觉得自己无处可去,索性让主持剃了头发,留在尼姑庵当尼姑,取法号-释子。
“师傅,释子是什么意思?”
“释子就是弟子的意思,望你永远记住自己是佛门弟子,把佛法发扬光大,切忌杀戮。”
可是她正当青春年华,怎耐得住寂寞的青灯古佛?
每每听闻老尼姑给同伴聊起男女之欢爱,她都倍感好奇。
“你不知道,当时我跟我家官人成亲的时候,才十二岁,能懂什么,生了三个孩子。男人都那样,有了一次就想第二次,除了你来葵水的时候,都会去惹你。”
“可不是,我以前那位经常去花街柳巷,喜欢清倌。那你什么都圆满了,为啥来这里?”
“静心,还不是我们主持好?”
“我也是,就是觉得那些琐事挺烦心的,都是转瞬过往。”
她没把别的听进去,只把男子的那段听进去了。男人和女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于是便有了猎户来尼姑庵状告释子勾引他的事情,主持挡在猎户与她之间,“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释子,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天,那天我下山挑水,寻到了些草药,本打算多采一些带回尼姑庵,怎料到忘了时间,想找个地方借宿一宿便找到了施主家。我敲门没人回应,便推门进去,但是什么都没做!”
“胡说!你这小尼姑,还问我愿不愿意共赴巫山,我黑灯瞎火以为你是个鬼,吓得半死!”
一众尼姑开始窃窃私语,有的怂恿主持,“主持,我看释子就是耐不住性子,没有佛缘,你干脆把她赶出去,要想和猎户走就走呗!”
“是啊!”
主持思来想去,这尼姑庵的名声不能被释子毁掉,便问她,“你可愿意跟这位施主走?”
她夜里没见猎户啥样,现在仔细一看,邋里邋遢,胸毛长到了脖子下面,怨自己怎么企图对这么个人下手?!
“师傅,我不愿。”
“你这小尼姑,调戏不成,还赖皮是不是?!我看这尼姑庵就是个妓院,全都是娼妓!”
这下把主持给彻底得罪了,最终猎户被尼姑们集体赶下山,次日释子逐出尼姑庵,带着些干粮独自离开。
“当时我捡到你的时候,你还拿着这个。”
主持把两把短刀交给她,“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刀上还有血迹。今后杀戮滋事我已管不了你,也不要再说我是你师傅。”
她拿着刀,使劲回忆,却什么也想不起来,看着师傅决绝地目光,“弟子释子向师傅一拜!”
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题记
洛阳城外二十里,有一座尼姑庵,尼姑庵里有个小尼姑,法号释子,年方二八,生得水灵,又能参透佛理,深得主持的器重。怎奈得她芳心未艾,太年轻,某天色心大起,下山调戏了猎户。
等猎户醒过味来,小尼姑已经跑了,猎户气急败坏上山向主持告发她,落得个逐出尼姑庵的下场。
“你听说没?那个名叫释子的尼姑,可长得水灵,那山下的猎户借着油灯看不清,以为是歹人,后来醒过味气自己当时应该把她给办了的。”
“可别介,释子被逐出尼姑庵,有人去找过她,你猜怎么着了?”
“怎么着?”
“那小尼姑不是从小在尼姑庵剃度出家的,是前几年被主持捡上山的。不知从哪儿学来一身刀法了得,那人差点被她捅死,后来去官府报案,人家官府说一个尼姑怎么可能身上佩刀?把他给打发出衙门了!”
众人发出一阵唏嘘声,“真的?”
一个黑衣劲装的男子抓住说话人的衣领,“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人看着男子年轻,打量了一番,“我们说话,关你什么事?”
话音刚落,男子就将一桌喝酒吃肉的江湖人士放倒,再次抓住那人的胳膊。
“壮士饶命,壮士饶命!”
“那小尼姑现在在哪儿?”
“小尼姑?她,她下山之后四处化缘游历,我怎知她的去向,不过下山时间不长,估计现在还在洛阳城附近,你可以去那些个客栈找找。”
男子皱眉,“客栈?”
“是啊,她虽被逐出尼姑庵,但还是守规矩的。每到一处化缘,就会给人家里打杂,应着刀法了得,做起了厨娘。现在人送外号‘佛手一刀’,你去一问便知。”
黑衣男子放下那人的胳膊,快速离开了酒肆,飞上屋檐,迅速朝恒山王府行进。
帷幕中男子接过侍女送来的药,薄唇微抿,喝下褐色的汤汁,“所以你觉得她应该是我们要找的人?”
“是,四年前祭祀关公大典上刺杀皇上的人受了重伤,本以为手到擒来,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属下寻访多时,唯一的可能便是,那人不是男子,而是个女子,她被尼姑庵的主持救起,剃度出家隐匿其中。并且这个小尼姑刀法了得,除了她没有其他可能了。”
“那就去抓住她,但不能伤了她,我要问她关于凌烟阁的事情。”
“是,属下告退。”
侍女端下药碗,递给他一枚药丸,他细长惨白的手接过药丸,含入嘴中,“希望我吃的药丸越来越少。”
“会的,王爷。”
他笑了笑,“希望如此。”
眼中的光芒闪烁着,侍女端着东西下去,感叹主子少见地心情好。
四年前,桂花落尽,满地黄花,洛阳城举办盛大的关公祭祀大典。大典开始前,父皇将他叫到宫中,告诉了他一个重要的决定,大典之后立他为太子。
“如今山河锦绣,国泰民安,这盛世之下,还有一些暗流涌动。凌烟阁的存在,让我实为担心,你是我最器重的儿子,望你能比父皇做得更好。”
他单膝跪地,“父皇,您还正当壮年,儿臣恐难当大任,即便是现在儿臣也会帮您分忧,太子之事,您不必操之过急。”
父皇笑了,是那种少见的慈祥,“我儿初长成啊,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兄弟三人,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天生跛脚,就你一个能做太子,没得选。”
立太子之事,其实在他心中已经十拿九稳,与二哥魏王相比,他更善于权谋。就连历年由魏王操办的关公大典,今年也让他操办了。他走出宫门,坐上马车,露出久违的笑意,可惜早已没有人为他庆贺。
大典开始,众人穿着红色大袖在祭台舞剑,在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片祥和中时,戴面具的舞者冲出一人,拿剑刺向皇帝,皇帝惊慌地向后躲,身前多出几个护卫。
“救驾!”
可刺客的身手太敏捷,扔掉剑,拿出了两把短刀,快速扫清了障碍。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一剑刺中那人的脊背,同时那人也将刀刺进了他的腹部。
刺痛感太过强烈,让他口吐鲜血,“你跑不了了!”
那人笑着,看着他,“你也活不长了,这刀上的毒天下无解。”
两人四目相对,却让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双眼睛,太像了。可这个刺客是个男子。他趁对方逃窜,在对方背后打了一掌。
鲜血洒在焦灼的热土上,祭台上的舞者掩护刺客逃走,禁卫军从死的人怀中搜出了凌烟阁的牌子。
他的属下前去追击,自己却没顾得上伤势,跪在父皇面前,“儿臣救驾来迟,请父皇责罚。”
“不必,祭祀大典虽是你操办的,你也受了伤,快去疗伤吧,其他的交给大臣办。”
“是。”
在他站起来的那一刻,天旋地转,眼前漆黑一片,只听有人前来唤他,“王爷!王爷!”
四年来,他遍访名医无果,只能靠名贵的丹药维持生命,下身无法行走,整日都坐在轮椅上。
御医为他诊疗时说道,“幸好你中毒不深,那刺客还留了分寸,否则你会全身经脉寸断,皮肤腐烂而死。我开些药,阻断毒气攻心。”
“李太医,我的腿,什么时候能恢复知觉?”
御医沉默了一会儿,皱着眉严肃地告诉他,“可能是半年,可能是三年五载,可能永远恢复不了。”
从那时起,洛阳城开始流出谣言,称恒山王遇刺后变得性情古怪,应着无法站立,也无法行房,常常把漂亮的侍女抓进府里蹂躏鞭策,死后就埋在王府后院的竹林中。
他最尊敬的父皇,一开始还派太监来探望他,让他多休息,不必操心朝政。久了便把朝中事务交给魏王打理,遇刺两年后,父皇将太子之位给了魏王。
他对那刺客恨之入骨,恨不得剥皮拆骨,千刀万剐。可是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也许只有见到了那人的真面才能说清,那是什么。
她的法号是释子,常年在尼姑庵敲钟、念佛、挑水,十几里的山路对她来说不在话下,她唯独怕的是主持考她佛理。
她的记忆却出奇地好,记得达摩面壁三年修成正果、释迦牟尼割肉喂鹰,佛家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每次在晨钟敲响前看会儿经书便能对答如流。
可是,对从前的事情,她却一概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父母是谁,有无婚配,她都一脸茫然。只记得醒来看到主持和蔼的面庞,对她说,“欢迎回到俗世,姑娘。”
她在尼姑庵疗伤,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在尼姑庵里劈柴,久了觉得自己无处可去,索性让主持剃了头发,留在尼姑庵当尼姑,取法号-释子。
“师傅,释子是什么意思?”
“释子就是弟子的意思,望你永远记住自己是佛门弟子,把佛法发扬光大,切忌杀戮。”
可是她正当青春年华,怎耐得住寂寞的青灯古佛?
每每听闻老尼姑给同伴聊起男女之欢爱,她都倍感好奇。
“你不知道,当时我跟我家官人成亲的时候,才十二岁,能懂什么,生了三个孩子。男人都那样,有了一次就想第二次,除了你来葵水的时候,都会去惹你。”
“可不是,我以前那位经常去花街柳巷,喜欢清倌。那你什么都圆满了,为啥来这里?”
“静心,还不是我们主持好?”
“我也是,就是觉得那些琐事挺烦心的,都是转瞬过往。”
她没把别的听进去,只把男子的那段听进去了。男人和女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于是便有了猎户来尼姑庵状告释子勾引他的事情,主持挡在猎户与她之间,“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释子,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天,那天我下山挑水,寻到了些草药,本打算多采一些带回尼姑庵,怎料到忘了时间,想找个地方借宿一宿便找到了施主家。我敲门没人回应,便推门进去,但是什么都没做!”
“胡说!你这小尼姑,还问我愿不愿意共赴巫山,我黑灯瞎火以为你是个鬼,吓得半死!”
一众尼姑开始窃窃私语,有的怂恿主持,“主持,我看释子就是耐不住性子,没有佛缘,你干脆把她赶出去,要想和猎户走就走呗!”
“是啊!”
主持思来想去,这尼姑庵的名声不能被释子毁掉,便问她,“你可愿意跟这位施主走?”
她夜里没见猎户啥样,现在仔细一看,邋里邋遢,胸毛长到了脖子下面,怨自己怎么企图对这么个人下手?!
“师傅,我不愿。”
“你这小尼姑,调戏不成,还赖皮是不是?!我看这尼姑庵就是个妓院,全都是娼妓!”
这下把主持给彻底得罪了,最终猎户被尼姑们集体赶下山,次日释子逐出尼姑庵,带着些干粮独自离开。
“当时我捡到你的时候,你还拿着这个。”
主持把两把短刀交给她,“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刀上还有血迹。今后杀戮滋事我已管不了你,也不要再说我是你师傅。”
她拿着刀,使劲回忆,却什么也想不起来,看着师傅决绝地目光,“弟子释子向师傅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