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婉清身着一身嫩黄裙衫,倚靠在凉亭阑干边,凉亭依水而傍,正是浅夏的季节,微风袭来倒是驱散不少燥意。
如玉般的手臂拿着团扇拂动水面逗弄着池里的鱼儿,几尾红龙睛欢脱地游着,甚是有趣。
醒来已经一个月了,她又回到了十七岁,正是她要出嫁的那年,而婚期就在两个月之后。
子不语怪力乱神,还魂如此惊世骇俗之事,她无人可诉说,也不敢诉说。闺阁女儿的日子日复一日的重来,她做鬼的数十年就像是黄粱一梦。
这些日子,她看见云,便想起和容怀瑾去西北大草原上见过的蓝天碧草白云;看见水,便想起和容怀瑾去北境涉过的冰川河;看见月,便想起在凉山赏过的稀星弯月。
说来可笑,她做了两世人都只能待在这四四方方的院子里,临了做了鬼却得以踏遍四方天地、游历明川大江,不知道此时此刻,那个如玉般清冷、如铁般坚硬的人又身在何处、所历何事?
不过,她现在该忧心的似乎是自己的命运。
上辈子陆婉清就没能顺利出嫁,在成婚前夕坏了名节,又被继母逼着去了乡下的庄子避风头,最后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半路上。
婚约旁落纵然失意,可她也绝不会自寻短见。死后孤魂游荡的那些日子,她不止一次细细回想过事发当日的情状,事后继妹又代替她嫁入侯爵府,这其中的关窍便也不难想通。
何其可笑,为了一桩婚事能教姐妹反目、陷害至亲,为了莫须有的名节,能让世家大族统统逼着她去死,仿佛以死证道才是守节烈女,才不至于叫家族脸面无光。
可她凭什么用自己的性命去添陆家门楣的光?她不愿意。
丫鬟荔芝给她送来一折请柬,说是夫人房里的姑姑亲自递来的,陆婉清打开帖子瞧了眼,与前世并无二异,正是她未来婆母办的赏荷宴。
宴会定在下月十五,有心人大抵都懂侯爵府的心思,因着男女大防的规矩,未婚男女不能私自会面,侯爵夫人是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这才设了宴席过明路让他能和陆婉清在婚前能再见上一面。
她的未婚夫赵慕西是侯爵府唯一的嫡子,也被称为小公爷,是陆婉清娘亲还在世时就替她定下的一门娃娃亲,陆婉清也曾与他见过几面,称得上温文尔雅、翩翩公子。家世一流、品貌一流,京城不知有多少待嫁少女暗自将一颗芳心托付。
她也不能免俗,从前待字闺中时,陆婉清也曾憧憬过嫁入侯爵府的日子,令人艳羡的婚事,相貌堂堂的夫婿,可这一切都在那场赏荷宴上破碎了。
陆婉清觉得自己是该做些准备了,既重活一世,怎能重蹈覆辙?
陆远媱来到清风小院时,陆婉清正忙着给自己绣喜被,凤冠霞披侯爵府早已备好,嫁衣不必她自己绣了,但依着老规矩,被面枕巾新娘子总归是要选一样亲自绣的,她便拣了一床上好的蚕丝棉,一心一意地做起女红来。
陆远媱刚及笄不久,稍微张开些的少女脸庞已褪去了从前的稚气,添了几分少女的明艳,陆婉清一向当自己这个妹妹是娇憨可爱的,可如今再见又觉得十分违和。
陆远媱自然地靠着陆婉清坐下,双手不自觉地便缠上了长姐的胳膊,撒娇般哼道:“长姐,自从你病好了之后,有好些日子没来找我了,今日我说要来瞧瞧你,母亲还特地嘱咐我别扰了你的清净。”
陆婉清还是忍不住恍惚,那些痛苦不堪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未来婆母的宴会,她本该是接受祝福的准新娘,她满心欢喜地赴宴,端庄守礼、进退有度,前一刻还在后花园被一众长辈们连连夸赞,下一刻却在厢房内被陌生男子试图侵犯。
那是个满身酒气的纨绔,陆婉清被他压倒在床榻上动弹不了半分,她想呼救,下一瞬嘴里便被塞进一条手帕,她惊恐万分,绝望地瞪大双眼,豆大的泪珠断了线地落下,却只能任由男子的双手像毒蛇般在她身上游走。
她拼了命地伸手拉住帷幔,不堪重负的布料被撕扯断,引得床梁微晃碰到了一旁的烛台,一声清脆的落地声终是引起了房外人的注意。
可来人竟正是她的未来婆母——侯爵夫人!
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坐起来又跪下的了,只记得她怎么也拢不齐整的衣衫、早已被泪水斑驳的妆容,散落的碎发杂乱地贴在脸上,那一定狼狈极了。
那醉酒的男子被泼了两盆凉水才恢复些许清明,被旁人提醒了两句前因后果还大言不惭地叫嚣着:“倒是个有几分姿色的美人,是哪家千金,大不了小爷我明日便去府上提亲,迎她进门便是了!”
不知是谁家的夫人插了句风凉话:“九皇子真是够风流,府里正妃侧妃侍妾大大小小纳了二三十个,一贯又流连于勾栏瓦舍这般风月场所,家花野花还不够您玩?如今竟闹到了赵府的儿媳头上,这让侯爵府的面子往哪搁啊?”
这话看似替陆婉清说话,实则却讥讽味十足。上首坐的侯爵夫人脸色霎时难看到了极点,复杂的眼神扫过跪在地上的陆婉清,最终化作嫌恶,淡漠地开口道:“夫人可不要口无遮拦,既然还未成婚,便称不上什么儿媳不儿媳的。”
陆婉清听到这话,心里已经凉了半截,这是要悔婚了。那荒唐之人竟偏偏是皇亲国戚,赵陆两家谁都开罪不起,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可赵家还有退路,只要将她这个染上污名的儿媳给退了,他们赵家便仍是干干净净的。
十七岁的陆婉清实在是太软弱了,当时的她只顾着哭泣,全然忘了自己是如何去的那间厢房。
而她的继母,陆家主母陈玉珍此时才姗姗来迟,一进门便抱住陆婉清痛心大哭,直道她苦命、又不顾规矩地骂那九皇子是个混账,她就是豁出老命也要去皇上皇后面前告上一状。
陆婉清还以为自己的靠山来了,竟傻傻地同陈玉珍搂在一起,默默埋进陈玉珍的胸口哭泣,全然忘了自始至终便是她这故作关心的继母引她来的厢房。
宴席之中,是陈玉珍对她说远媱不胜酒力有些累了,正在西边的厢房歇息,她还要陪侯爵夫人应酬一番,有些放心不下远媱,便请陆婉清替她去照看一二。
陆婉清跟着陈玉珍身边的女使来了这间厢房,彼时远媱还躺在这张床上休息,见了她来笑盈盈地打趣她:“长姐怎么舍得宴席之上的姐夫!”
陈玉珍的女使端来两盏醒酒汤,陆婉清见状便要喂给远媱喝下,可远媱又贴心地说:“长姐方才也饮了不少酒水,也喝一盏醒酒汤才好,省得一会像我一般闹出笑话来。”
陆婉清不设防地照做了,再有意识醒来时,睁眼便是醉酒的九皇子。
可她什么也没在侯爵府说出来,稀里糊涂地回了陆家,婚约自然不必再说,她在继母和继妹的安抚下睡去。
可再醒来时世界又大变样,冷眼相对的父亲,京城四起的流言,顶替婚约的妹妹,一夜之间,她从冰清玉洁的千金跌至名节败坏的破鞋,父亲嫌她败坏了家里的名声,怒气之下竟说让她自行了断了最好。
继母一如往常的温柔贤良,可嘴里说出的话却令人恶寒:“虽说是有些不体面,但终归是九皇子,若是实在不行,婉清嫁过去总共也算是皇子妃,既已成了夫妻,日后有人再提此事便是自讨没趣了。”
京城谁不知九皇子荒淫无度、阅女无数,陆婉清宁可一头碰死也决计是不会嫁于那般人的!她又怎会知道这不过是继母激将她的虚晃一枪,而她却偏偏就这般愚蠢地撞了上去。
十七年来的教养矜持一夜化为乌有,她倔强地不肯服软认错,本就是有心人的一场设计,九皇子尊崇的身份注定了此事的不了了之,可她又何辜?不怀好意暗算她的人隐匿于人前,真正逾越礼法之人逍遥自在,只有她跌入深渊万劫不复,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她不从父亲的命令,对无故出现在她闺房内的白绫视而不见,在她因误食了一碗绿豆汤腹痛不已时,请不来的大夫、叫不动的家仆,只有一个荔芝守在她身边,她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在这噬人的永夜里,迫于求生的本能用手指伸入嗓子眼催吐,那一夜很难熬,但她终究还是见到了太阳。
后来她便不敢轻易饮食,整日如惊弓之鸟般龟缩在她的小院里。最后还是惊动了外祖家的人,外祖亲自上门来要人,她才得以踏出这院子。
可哪有生父主母在堂,女儿却寄养在外祖家的道理?她没能跟着外祖离开,只因陈玉珍当着外祖的面保证定会善待她。
但这京城,她注定是待不下去了,陈玉珍提了个折中的法子:让陆婉清先暂时离开京城,去郊外的庄子上避避风头,等这阵子流言蜚语过去了,再派人去接陆婉清回来。
陆婉清没有别的选择,离开陆家时身边不过一个荔芝,临走之时,远媱还是那副天真烂漫的神情,彼时她已是侯爵府对准儿媳,她用不舍的语气对陆婉清说着:“长姐可定要早点回来,我还盼着长姐送我出嫁呢。”
眼前这张一模一样的脸、一模一样的语气,让陆婉清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如玉般的手臂拿着团扇拂动水面逗弄着池里的鱼儿,几尾红龙睛欢脱地游着,甚是有趣。
醒来已经一个月了,她又回到了十七岁,正是她要出嫁的那年,而婚期就在两个月之后。
子不语怪力乱神,还魂如此惊世骇俗之事,她无人可诉说,也不敢诉说。闺阁女儿的日子日复一日的重来,她做鬼的数十年就像是黄粱一梦。
这些日子,她看见云,便想起和容怀瑾去西北大草原上见过的蓝天碧草白云;看见水,便想起和容怀瑾去北境涉过的冰川河;看见月,便想起在凉山赏过的稀星弯月。
说来可笑,她做了两世人都只能待在这四四方方的院子里,临了做了鬼却得以踏遍四方天地、游历明川大江,不知道此时此刻,那个如玉般清冷、如铁般坚硬的人又身在何处、所历何事?
不过,她现在该忧心的似乎是自己的命运。
上辈子陆婉清就没能顺利出嫁,在成婚前夕坏了名节,又被继母逼着去了乡下的庄子避风头,最后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半路上。
婚约旁落纵然失意,可她也绝不会自寻短见。死后孤魂游荡的那些日子,她不止一次细细回想过事发当日的情状,事后继妹又代替她嫁入侯爵府,这其中的关窍便也不难想通。
何其可笑,为了一桩婚事能教姐妹反目、陷害至亲,为了莫须有的名节,能让世家大族统统逼着她去死,仿佛以死证道才是守节烈女,才不至于叫家族脸面无光。
可她凭什么用自己的性命去添陆家门楣的光?她不愿意。
丫鬟荔芝给她送来一折请柬,说是夫人房里的姑姑亲自递来的,陆婉清打开帖子瞧了眼,与前世并无二异,正是她未来婆母办的赏荷宴。
宴会定在下月十五,有心人大抵都懂侯爵府的心思,因着男女大防的规矩,未婚男女不能私自会面,侯爵夫人是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这才设了宴席过明路让他能和陆婉清在婚前能再见上一面。
她的未婚夫赵慕西是侯爵府唯一的嫡子,也被称为小公爷,是陆婉清娘亲还在世时就替她定下的一门娃娃亲,陆婉清也曾与他见过几面,称得上温文尔雅、翩翩公子。家世一流、品貌一流,京城不知有多少待嫁少女暗自将一颗芳心托付。
她也不能免俗,从前待字闺中时,陆婉清也曾憧憬过嫁入侯爵府的日子,令人艳羡的婚事,相貌堂堂的夫婿,可这一切都在那场赏荷宴上破碎了。
陆婉清觉得自己是该做些准备了,既重活一世,怎能重蹈覆辙?
陆远媱来到清风小院时,陆婉清正忙着给自己绣喜被,凤冠霞披侯爵府早已备好,嫁衣不必她自己绣了,但依着老规矩,被面枕巾新娘子总归是要选一样亲自绣的,她便拣了一床上好的蚕丝棉,一心一意地做起女红来。
陆远媱刚及笄不久,稍微张开些的少女脸庞已褪去了从前的稚气,添了几分少女的明艳,陆婉清一向当自己这个妹妹是娇憨可爱的,可如今再见又觉得十分违和。
陆远媱自然地靠着陆婉清坐下,双手不自觉地便缠上了长姐的胳膊,撒娇般哼道:“长姐,自从你病好了之后,有好些日子没来找我了,今日我说要来瞧瞧你,母亲还特地嘱咐我别扰了你的清净。”
陆婉清还是忍不住恍惚,那些痛苦不堪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未来婆母的宴会,她本该是接受祝福的准新娘,她满心欢喜地赴宴,端庄守礼、进退有度,前一刻还在后花园被一众长辈们连连夸赞,下一刻却在厢房内被陌生男子试图侵犯。
那是个满身酒气的纨绔,陆婉清被他压倒在床榻上动弹不了半分,她想呼救,下一瞬嘴里便被塞进一条手帕,她惊恐万分,绝望地瞪大双眼,豆大的泪珠断了线地落下,却只能任由男子的双手像毒蛇般在她身上游走。
她拼了命地伸手拉住帷幔,不堪重负的布料被撕扯断,引得床梁微晃碰到了一旁的烛台,一声清脆的落地声终是引起了房外人的注意。
可来人竟正是她的未来婆母——侯爵夫人!
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坐起来又跪下的了,只记得她怎么也拢不齐整的衣衫、早已被泪水斑驳的妆容,散落的碎发杂乱地贴在脸上,那一定狼狈极了。
那醉酒的男子被泼了两盆凉水才恢复些许清明,被旁人提醒了两句前因后果还大言不惭地叫嚣着:“倒是个有几分姿色的美人,是哪家千金,大不了小爷我明日便去府上提亲,迎她进门便是了!”
不知是谁家的夫人插了句风凉话:“九皇子真是够风流,府里正妃侧妃侍妾大大小小纳了二三十个,一贯又流连于勾栏瓦舍这般风月场所,家花野花还不够您玩?如今竟闹到了赵府的儿媳头上,这让侯爵府的面子往哪搁啊?”
这话看似替陆婉清说话,实则却讥讽味十足。上首坐的侯爵夫人脸色霎时难看到了极点,复杂的眼神扫过跪在地上的陆婉清,最终化作嫌恶,淡漠地开口道:“夫人可不要口无遮拦,既然还未成婚,便称不上什么儿媳不儿媳的。”
陆婉清听到这话,心里已经凉了半截,这是要悔婚了。那荒唐之人竟偏偏是皇亲国戚,赵陆两家谁都开罪不起,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可赵家还有退路,只要将她这个染上污名的儿媳给退了,他们赵家便仍是干干净净的。
十七岁的陆婉清实在是太软弱了,当时的她只顾着哭泣,全然忘了自己是如何去的那间厢房。
而她的继母,陆家主母陈玉珍此时才姗姗来迟,一进门便抱住陆婉清痛心大哭,直道她苦命、又不顾规矩地骂那九皇子是个混账,她就是豁出老命也要去皇上皇后面前告上一状。
陆婉清还以为自己的靠山来了,竟傻傻地同陈玉珍搂在一起,默默埋进陈玉珍的胸口哭泣,全然忘了自始至终便是她这故作关心的继母引她来的厢房。
宴席之中,是陈玉珍对她说远媱不胜酒力有些累了,正在西边的厢房歇息,她还要陪侯爵夫人应酬一番,有些放心不下远媱,便请陆婉清替她去照看一二。
陆婉清跟着陈玉珍身边的女使来了这间厢房,彼时远媱还躺在这张床上休息,见了她来笑盈盈地打趣她:“长姐怎么舍得宴席之上的姐夫!”
陈玉珍的女使端来两盏醒酒汤,陆婉清见状便要喂给远媱喝下,可远媱又贴心地说:“长姐方才也饮了不少酒水,也喝一盏醒酒汤才好,省得一会像我一般闹出笑话来。”
陆婉清不设防地照做了,再有意识醒来时,睁眼便是醉酒的九皇子。
可她什么也没在侯爵府说出来,稀里糊涂地回了陆家,婚约自然不必再说,她在继母和继妹的安抚下睡去。
可再醒来时世界又大变样,冷眼相对的父亲,京城四起的流言,顶替婚约的妹妹,一夜之间,她从冰清玉洁的千金跌至名节败坏的破鞋,父亲嫌她败坏了家里的名声,怒气之下竟说让她自行了断了最好。
继母一如往常的温柔贤良,可嘴里说出的话却令人恶寒:“虽说是有些不体面,但终归是九皇子,若是实在不行,婉清嫁过去总共也算是皇子妃,既已成了夫妻,日后有人再提此事便是自讨没趣了。”
京城谁不知九皇子荒淫无度、阅女无数,陆婉清宁可一头碰死也决计是不会嫁于那般人的!她又怎会知道这不过是继母激将她的虚晃一枪,而她却偏偏就这般愚蠢地撞了上去。
十七年来的教养矜持一夜化为乌有,她倔强地不肯服软认错,本就是有心人的一场设计,九皇子尊崇的身份注定了此事的不了了之,可她又何辜?不怀好意暗算她的人隐匿于人前,真正逾越礼法之人逍遥自在,只有她跌入深渊万劫不复,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她不从父亲的命令,对无故出现在她闺房内的白绫视而不见,在她因误食了一碗绿豆汤腹痛不已时,请不来的大夫、叫不动的家仆,只有一个荔芝守在她身边,她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在这噬人的永夜里,迫于求生的本能用手指伸入嗓子眼催吐,那一夜很难熬,但她终究还是见到了太阳。
后来她便不敢轻易饮食,整日如惊弓之鸟般龟缩在她的小院里。最后还是惊动了外祖家的人,外祖亲自上门来要人,她才得以踏出这院子。
可哪有生父主母在堂,女儿却寄养在外祖家的道理?她没能跟着外祖离开,只因陈玉珍当着外祖的面保证定会善待她。
但这京城,她注定是待不下去了,陈玉珍提了个折中的法子:让陆婉清先暂时离开京城,去郊外的庄子上避避风头,等这阵子流言蜚语过去了,再派人去接陆婉清回来。
陆婉清没有别的选择,离开陆家时身边不过一个荔芝,临走之时,远媱还是那副天真烂漫的神情,彼时她已是侯爵府对准儿媳,她用不舍的语气对陆婉清说着:“长姐可定要早点回来,我还盼着长姐送我出嫁呢。”
眼前这张一模一样的脸、一模一样的语气,让陆婉清忍不住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