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我请你。”姜晓说。
宋序帮了她,不管以前怎样,她理应请人吃饭,以示感谢。
宋序不知道在想什么,看了姜晓一会儿,才说:“好。不过你得等我十分钟,我需要交接工作。”
姜晓被安排坐在医院走廊的凳子上,斜对面是办公室。
从她的角度看进去,里面坐着人,还有声音传出来。
“出什么事儿了?听说你刚做完手术,就跑了,衣服扣子都扣歪了,你可是我们科室最稳重的年轻医生,还是头一次看你这么着急。”
宋序低头,若无其事地把扣子重新扣好:“没事,我先跟你说一下今天收的病人的情况。”
接着就是一系列姜晓听不太懂的专业词汇。
不过她听到宋序提起她遇到的那起车祸,患者都脱离生命危险了。
万幸,都还活着。
差不多十分钟的样子,里面的谈话结束,宋序走出来:“走吧,我们去吃饭。”
他把外面的白大褂脱了,换了件浅色的薄款风衣。
出来后,径直走到姜晓面前,拉起行李箱,往前带路。
等姜晓快步跟上,宋序又放慢脚步,落后姜晓一步。
姜晓自然不肯让宋序拿行李,追上他说:“我来拿吧。”
宋序总有理由,让姜晓妥协:“你是患者,我是医生,帮你拿行李是我的职责。”
姜晓不信:“南城市中心医院医生的职责吗?”
宋序:“嗯。”
虽然姜晓请客,但吃饭的地方却是宋序选的——一家粥店。
店里装修精致,桌椅采用的木质材料,很有中式风味。
既然宋序选了这家店,姜晓也让宋序一并把菜点了,她不挑。
点完后,宋序问:“今天刚回南城?”
像闲聊。
餐厅的灯光颜色偏暖,让姜晓放松大半,至少没了初见宋序时的紧张和忐忑。
她嘴角带上微笑:“嗯,是啊,不过南城好像不欢迎我,刚回来就遇到车祸。”
姜晓原本想开个玩笑,但说完就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她写小说出书,会到全国各地采风,从来没有遇到过交通事故,为什么一到南城,就遇到了呢?
她喝了口水,掩饰自己的失落。
姜晓以前就这样,有什么不好的情绪,就会装模作样地掩饰。
宋序沉思了一会儿。
一本正经地说:“南城每天都会发生车祸,我们医院几乎每天也都会接诊车祸患者,每起车祸都是由或主观或客观的因素造成的,你只是刚好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遇到了。”
说完他又加了一句:“你是南城人,南城不会不欢迎你。”
好像有被安慰到。
姜晓差点脱口而出:“那你欢迎我回来吗?”
此时,服务员恰好来上菜,打断了她即将说出的话。
宋序点了两份鱼片砂锅粥,几盘点心,样式和店的装修一样精致。
姜晓食欲大动,每一样尝了一点,味道都很好。
有些话第一次没有说出去,就没有再来一次的勇气。
姜晓换了话题,好奇道:“你经常来这儿吃饭吗?”
宋序将夹起的烧麦放碟子里,看着姜晓,实话实说:“我也是第一次来。”
在姜晓疑问的眼神中,他继续道:“上班的时候,我一般在医院食堂吃,如果有手术,会有专门的配餐,不上班,就在家自己做,我很少在外面吃,这家店是临时搜索的,我看评价还不错。”
说道此处,宋序犹豫片刻,问:“不喜欢?”
姜晓赶紧否认:“没有,很好吃,我很喜欢。”
怎么会不喜欢,基本都是她爱吃的。
听到姜晓的回答,宋序才重新拿起筷子。
大概是饿了,之后两人基本没再说话。
结账后,走出餐厅,天已经黑了,华灯初上,远处的商业街依然明亮,热闹不凡。
姜晓踌躇片刻,准备说再见的时候,听见宋序问她:“你现在住哪儿,我送你回去吧。”
说完,宋序又解释一番:“你今天受了伤,又刚回来,一个人,不太安全。”
姜晓不作纠结,说:“我住在酒店。”
宋序:“来出差?”
姜晓:“嗯。”
宋序今天没开车,两人打了个车去酒店。
下了车,姜晓才想起,今天在医院拿药,是宋序去缴的费:“对了,我把拿药的钱转给你吧。”
宋序顺势拿出手机:“好,加个微信,把钱转给我就行。”
刚把钱转过去,宋序就点了收款。
姜晓顺口问道:“你现在住哪儿?从这儿回去方便吗?”
宋序说:“方便,就几步路。”
姜晓:“?”这么巧吗?
宋序给姜晓指了指旁边的小区,小区门口亮着灯,能看到进进出出的居民。
他说:“确实很巧,我住这儿,今年刚搬进来。”
随后,宋序叮嘱了几句早点休息,饮食清淡之类的话,目送姜晓进酒店,才离开。
进了酒店房间,躺在床上,姜晓回忆着今天发生的一切,只觉得不真实。
她曾经不止一次梦回南城。
梦里她一次次失手杀了宋序,宋序拖着流血的身体,含恨质问她:“姜晓!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这么狠心!”
或者,她明明已经看见了宋序,宋序却漠然转身,她跑着去追他喊他,他怎么也不肯回头,他们之前好像隔着千里万里。
每一次从梦中惊醒,心里都抽痛不已。
可是今天,不是做梦,她实实在在见到了宋序,没有近一步的质问,也没有远一步的疏离。
这样,挺好。
她很满足了。
想着想着,姜晓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只是她不知道,在距离她百米的地方,宋序提着的一颗心,才刚刚放下。
他想起白天在车祸现场,看到姜晓,差点忘记自己是名医生。
差一点,他就要不管不顾地冲过去了。
十年!他又见到她了。
手术结束后,他迫不及待地去找她,尽管他清楚,她看着没受伤,不一定会去医院,就算去,南城这么多医院,她也不一定去他工作的医院。
但他依然抱着渺茫的希望,跑了她可能挂号的科室,可能做检查的地方。
最终在外科候诊的地方,看见她靠在窗边,低着头,盯着地上发呆。
两三米的距离,他像走了几个世纪,跨过千山万水,站在她面前。
他看出了她的局促不安,他控制着跳动的心脏,假装镇定地偶遇,聊天,吃饭。
他不敢开车,因为他怕自己手抖,控制不了方向。
直到夜深,窗外的喧闹散去。
他看着手机上,用简单线条勾勒的兔子头像,后面跟着一条好友验证信息:“我是姜晓”。
才轻轻吐出一口气:“好久不见。”
-
一夜好梦,姜晓是笑着醒来的。
三月的南城,阳光温和,她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酒店是剧组定的,旁边是拍摄的取景地之一。
——一条青石板铺的巷子,巷子两边是高低不一的瓦房。
姜晓的房间在五楼,朝南,从窗户看下去,正好能看见那条巷子。
巷子沿河而建,对面是一排现代建筑,它像被一群年轻孩子簇拥的老人。
十年前的南城,远没有现在交通便利,房屋众多,鳞次栉比。
那会儿,这样的巷子,南城有好几处。
姜晓就住在其中之一。
南城发展迅速,她以为,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建筑早就被拆完了。
剧组说拍摄书中提到的,有关古巷的情节,要来南城取景的时候,她还怔愣了好久。
傻傻地问了一句:“还没拆吗?”
那边的人说:“拆了啊,有些好几年前就拆了,新建的房子人都住进去了,只有河边那一处,今年才准备动工。”
她从来没有在书中提到古巷的具体位置,但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剧组找到了它的原型。
这里,不仅是书中姜同学的家,也是她十年前的家。
真是……好久不见。
姜晓活动了下身体,拿起手机,看时间,差不多可以收拾收拾,下去吃早饭了。
正准备去洗漱,突然跳出来一条微信消息。
宋序:【早,起了吗?】
姜晓愣了两秒,接着是下一条:【头还晕吗?】
猝不及防地收到宋序的关心,她有点没适应,半分钟后,才回道:【早,刚醒,已经不晕了。】
刚发过去,聊天框上面就显示出“对方正在输入”几个字。
姜晓大概猜到宋序会问什么,接着输入:【脖子也不疼了,额头还是肿。】
在他的消息发过来的同时,发了过去。
接着补了两个字:【谢谢。】
等了一会儿,对方没有再发消息,姜晓想着他们应该没什么话聊,就去洗漱了。
出门前,看了一眼手机,是宋序一分钟前发来的消息,只有三个字:【不客气。】
姜晓没再回消息。
吃完饭,姜晓便往巷子那边走去。
其实南城的巷子都是没有名字的,但因为都带点儿古韵,姜晓私心,给自己住的这条,取了个名字,叫“古巷”。
剧组时间紧,到达第二天,就得投入拍摄。
踏上石板路,晨光自房檐泻下,照亮斑驳的墙壁,她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
不过,在姜晓的记忆里,古巷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过。
现场人很多,狭窄的巷子稍显拥挤,所有人忙忙碌碌,做着开拍前的准备工作。
姜晓见缝插针,走到监视器后面,跟导演打了声招呼,自己找位置坐下。
编剧许竹看见她头上的伤,有些吃惊地凑过来:“你这是怎么了?谁打你了?”
许竹是这部戏的主要编剧,姜晓只是以原著作者的身份偶尔提供点意见。
因为两人经常私下讨论剧情,所以姜晓在这个剧组里,最熟悉的人就是许竹。
姜晓笑道:“这是法治社会,谁会打我啊,我昨天遇到车祸了,不过不严重,就是额头有点肿。”
许竹更吃惊了:“车祸?!你去医院了吗?”
姜晓说:“去了,医生说没事,我今天特意用粉盖了一下,还是很明显吗?”
“嗯,是有点儿。”许竹仔细看了看,给了个肯定的回答,“不过你放心,不影响你的美貌。”
姜晓自动过滤最后一句话,说起剧组的事。
第一场戏,是书中主角,姜同学和宋同学的初见。
随着打板的声音落下,现场安静下来,只剩下拖行李的声音。
和在马路上不同,石板路高高低低,偶尔会发出重物落下的声音,没有丝毫节奏。
接着,画面中出现一个干净高挑的少年,阳光从他背后投射出来,将他整个身影拉长。
镜头中的场景,如梦如幻。
姜晓不记得从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记忆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变得模糊。”
她以前深以为然。
但现在觉得不对。
有些记忆,因为被深藏,所以一旦被翻起,只会随着时间越发清晰。
宋序帮了她,不管以前怎样,她理应请人吃饭,以示感谢。
宋序不知道在想什么,看了姜晓一会儿,才说:“好。不过你得等我十分钟,我需要交接工作。”
姜晓被安排坐在医院走廊的凳子上,斜对面是办公室。
从她的角度看进去,里面坐着人,还有声音传出来。
“出什么事儿了?听说你刚做完手术,就跑了,衣服扣子都扣歪了,你可是我们科室最稳重的年轻医生,还是头一次看你这么着急。”
宋序低头,若无其事地把扣子重新扣好:“没事,我先跟你说一下今天收的病人的情况。”
接着就是一系列姜晓听不太懂的专业词汇。
不过她听到宋序提起她遇到的那起车祸,患者都脱离生命危险了。
万幸,都还活着。
差不多十分钟的样子,里面的谈话结束,宋序走出来:“走吧,我们去吃饭。”
他把外面的白大褂脱了,换了件浅色的薄款风衣。
出来后,径直走到姜晓面前,拉起行李箱,往前带路。
等姜晓快步跟上,宋序又放慢脚步,落后姜晓一步。
姜晓自然不肯让宋序拿行李,追上他说:“我来拿吧。”
宋序总有理由,让姜晓妥协:“你是患者,我是医生,帮你拿行李是我的职责。”
姜晓不信:“南城市中心医院医生的职责吗?”
宋序:“嗯。”
虽然姜晓请客,但吃饭的地方却是宋序选的——一家粥店。
店里装修精致,桌椅采用的木质材料,很有中式风味。
既然宋序选了这家店,姜晓也让宋序一并把菜点了,她不挑。
点完后,宋序问:“今天刚回南城?”
像闲聊。
餐厅的灯光颜色偏暖,让姜晓放松大半,至少没了初见宋序时的紧张和忐忑。
她嘴角带上微笑:“嗯,是啊,不过南城好像不欢迎我,刚回来就遇到车祸。”
姜晓原本想开个玩笑,但说完就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她写小说出书,会到全国各地采风,从来没有遇到过交通事故,为什么一到南城,就遇到了呢?
她喝了口水,掩饰自己的失落。
姜晓以前就这样,有什么不好的情绪,就会装模作样地掩饰。
宋序沉思了一会儿。
一本正经地说:“南城每天都会发生车祸,我们医院几乎每天也都会接诊车祸患者,每起车祸都是由或主观或客观的因素造成的,你只是刚好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遇到了。”
说完他又加了一句:“你是南城人,南城不会不欢迎你。”
好像有被安慰到。
姜晓差点脱口而出:“那你欢迎我回来吗?”
此时,服务员恰好来上菜,打断了她即将说出的话。
宋序点了两份鱼片砂锅粥,几盘点心,样式和店的装修一样精致。
姜晓食欲大动,每一样尝了一点,味道都很好。
有些话第一次没有说出去,就没有再来一次的勇气。
姜晓换了话题,好奇道:“你经常来这儿吃饭吗?”
宋序将夹起的烧麦放碟子里,看着姜晓,实话实说:“我也是第一次来。”
在姜晓疑问的眼神中,他继续道:“上班的时候,我一般在医院食堂吃,如果有手术,会有专门的配餐,不上班,就在家自己做,我很少在外面吃,这家店是临时搜索的,我看评价还不错。”
说道此处,宋序犹豫片刻,问:“不喜欢?”
姜晓赶紧否认:“没有,很好吃,我很喜欢。”
怎么会不喜欢,基本都是她爱吃的。
听到姜晓的回答,宋序才重新拿起筷子。
大概是饿了,之后两人基本没再说话。
结账后,走出餐厅,天已经黑了,华灯初上,远处的商业街依然明亮,热闹不凡。
姜晓踌躇片刻,准备说再见的时候,听见宋序问她:“你现在住哪儿,我送你回去吧。”
说完,宋序又解释一番:“你今天受了伤,又刚回来,一个人,不太安全。”
姜晓不作纠结,说:“我住在酒店。”
宋序:“来出差?”
姜晓:“嗯。”
宋序今天没开车,两人打了个车去酒店。
下了车,姜晓才想起,今天在医院拿药,是宋序去缴的费:“对了,我把拿药的钱转给你吧。”
宋序顺势拿出手机:“好,加个微信,把钱转给我就行。”
刚把钱转过去,宋序就点了收款。
姜晓顺口问道:“你现在住哪儿?从这儿回去方便吗?”
宋序说:“方便,就几步路。”
姜晓:“?”这么巧吗?
宋序给姜晓指了指旁边的小区,小区门口亮着灯,能看到进进出出的居民。
他说:“确实很巧,我住这儿,今年刚搬进来。”
随后,宋序叮嘱了几句早点休息,饮食清淡之类的话,目送姜晓进酒店,才离开。
进了酒店房间,躺在床上,姜晓回忆着今天发生的一切,只觉得不真实。
她曾经不止一次梦回南城。
梦里她一次次失手杀了宋序,宋序拖着流血的身体,含恨质问她:“姜晓!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这么狠心!”
或者,她明明已经看见了宋序,宋序却漠然转身,她跑着去追他喊他,他怎么也不肯回头,他们之前好像隔着千里万里。
每一次从梦中惊醒,心里都抽痛不已。
可是今天,不是做梦,她实实在在见到了宋序,没有近一步的质问,也没有远一步的疏离。
这样,挺好。
她很满足了。
想着想着,姜晓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只是她不知道,在距离她百米的地方,宋序提着的一颗心,才刚刚放下。
他想起白天在车祸现场,看到姜晓,差点忘记自己是名医生。
差一点,他就要不管不顾地冲过去了。
十年!他又见到她了。
手术结束后,他迫不及待地去找她,尽管他清楚,她看着没受伤,不一定会去医院,就算去,南城这么多医院,她也不一定去他工作的医院。
但他依然抱着渺茫的希望,跑了她可能挂号的科室,可能做检查的地方。
最终在外科候诊的地方,看见她靠在窗边,低着头,盯着地上发呆。
两三米的距离,他像走了几个世纪,跨过千山万水,站在她面前。
他看出了她的局促不安,他控制着跳动的心脏,假装镇定地偶遇,聊天,吃饭。
他不敢开车,因为他怕自己手抖,控制不了方向。
直到夜深,窗外的喧闹散去。
他看着手机上,用简单线条勾勒的兔子头像,后面跟着一条好友验证信息:“我是姜晓”。
才轻轻吐出一口气:“好久不见。”
-
一夜好梦,姜晓是笑着醒来的。
三月的南城,阳光温和,她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酒店是剧组定的,旁边是拍摄的取景地之一。
——一条青石板铺的巷子,巷子两边是高低不一的瓦房。
姜晓的房间在五楼,朝南,从窗户看下去,正好能看见那条巷子。
巷子沿河而建,对面是一排现代建筑,它像被一群年轻孩子簇拥的老人。
十年前的南城,远没有现在交通便利,房屋众多,鳞次栉比。
那会儿,这样的巷子,南城有好几处。
姜晓就住在其中之一。
南城发展迅速,她以为,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建筑早就被拆完了。
剧组说拍摄书中提到的,有关古巷的情节,要来南城取景的时候,她还怔愣了好久。
傻傻地问了一句:“还没拆吗?”
那边的人说:“拆了啊,有些好几年前就拆了,新建的房子人都住进去了,只有河边那一处,今年才准备动工。”
她从来没有在书中提到古巷的具体位置,但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剧组找到了它的原型。
这里,不仅是书中姜同学的家,也是她十年前的家。
真是……好久不见。
姜晓活动了下身体,拿起手机,看时间,差不多可以收拾收拾,下去吃早饭了。
正准备去洗漱,突然跳出来一条微信消息。
宋序:【早,起了吗?】
姜晓愣了两秒,接着是下一条:【头还晕吗?】
猝不及防地收到宋序的关心,她有点没适应,半分钟后,才回道:【早,刚醒,已经不晕了。】
刚发过去,聊天框上面就显示出“对方正在输入”几个字。
姜晓大概猜到宋序会问什么,接着输入:【脖子也不疼了,额头还是肿。】
在他的消息发过来的同时,发了过去。
接着补了两个字:【谢谢。】
等了一会儿,对方没有再发消息,姜晓想着他们应该没什么话聊,就去洗漱了。
出门前,看了一眼手机,是宋序一分钟前发来的消息,只有三个字:【不客气。】
姜晓没再回消息。
吃完饭,姜晓便往巷子那边走去。
其实南城的巷子都是没有名字的,但因为都带点儿古韵,姜晓私心,给自己住的这条,取了个名字,叫“古巷”。
剧组时间紧,到达第二天,就得投入拍摄。
踏上石板路,晨光自房檐泻下,照亮斑驳的墙壁,她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
不过,在姜晓的记忆里,古巷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过。
现场人很多,狭窄的巷子稍显拥挤,所有人忙忙碌碌,做着开拍前的准备工作。
姜晓见缝插针,走到监视器后面,跟导演打了声招呼,自己找位置坐下。
编剧许竹看见她头上的伤,有些吃惊地凑过来:“你这是怎么了?谁打你了?”
许竹是这部戏的主要编剧,姜晓只是以原著作者的身份偶尔提供点意见。
因为两人经常私下讨论剧情,所以姜晓在这个剧组里,最熟悉的人就是许竹。
姜晓笑道:“这是法治社会,谁会打我啊,我昨天遇到车祸了,不过不严重,就是额头有点肿。”
许竹更吃惊了:“车祸?!你去医院了吗?”
姜晓说:“去了,医生说没事,我今天特意用粉盖了一下,还是很明显吗?”
“嗯,是有点儿。”许竹仔细看了看,给了个肯定的回答,“不过你放心,不影响你的美貌。”
姜晓自动过滤最后一句话,说起剧组的事。
第一场戏,是书中主角,姜同学和宋同学的初见。
随着打板的声音落下,现场安静下来,只剩下拖行李的声音。
和在马路上不同,石板路高高低低,偶尔会发出重物落下的声音,没有丝毫节奏。
接着,画面中出现一个干净高挑的少年,阳光从他背后投射出来,将他整个身影拉长。
镜头中的场景,如梦如幻。
姜晓不记得从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记忆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变得模糊。”
她以前深以为然。
但现在觉得不对。
有些记忆,因为被深藏,所以一旦被翻起,只会随着时间越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