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雪化溪,春来柳条乱。分明是冬春交替之时,已有东风催花早发。
香灯肃肃,从寺外石阶上便问得到香烛花气,因而纵然身在轿中,也能知晓到达了目的地。
一盏小轿停在寺外,稍刻,便有一位面容柔丽、身条纤细的女子踏出轿子来。且不及细瞧,便见那女子转身撩开车帘来,垂首说些什么。
“姑娘,此处便是蟠香寺。”丹哥说着,伸手搀扶黛玉下轿。
从山上弃车乘轿已有小半个时辰,山路颠簸,轿子虽比车马平稳,到底也要上下摇动。黛玉颇为胸闷,听到丹哥的话,便将手儿轻放在丹哥掌中,旋即一张春花明照的脸儿探出轿来,端的是眼波明、黛眉轻,只是唇色略微苍白,显现出一些憔悴色彩。
黛玉下到轿子外来,便有料峭山风吹过,撩起她额间几缕发丝,颇为寒凉,惹得她轻蹙眉头,往披风里缩了缩脖子。
这玄墓山也不甚高,黛玉轻轻瞟了眼寺门,便转过身去四处打量山景。她自小在内宅长大,因着身子弱,连出门踏青也是少有的,再则,纵然与父母出门,无非到水清天明的芳芷兰汀边,何曾到过山上。此时站在一块石基上远眺,周遭是梅树芭蕉、早燕残莺,隐约还能瞧到远处太湖上的游船画舫。
黛玉赏玩期间山峦叠翠、山溪淙淙,轻吐一口浊气,微微弯眉而笑:“登高而望小,我今日算是见到了。此此处也是个好地方。”
正说话间,身后传来清凌凌一个女声,其道:“小山有幸,得了黛玉妹妹的青眼。”
黛玉急忙转过身子去,正见一位如月冷清霜的女子站在寺门外,面容冷,眼底却含笑,轻轻投过来一眼。此女眉眼与徐先生有六七分神似,只是香雪更柔,此女更冷。
黛玉打量她,她也正看着黛玉,见这位娇客眉眼间一点儿愁苦,带着久病之人的几分衰弱,然而面容似朝露潋滟,如今微微带着一些笑意,便撇掉了眉眼中那些凄凉,专显出清丽风流的姿态。
黛玉行礼,笑道:“可是妙玉姐姐?”
妙玉走上前来,轻轻牵住黛玉的手,答道:“正是。”又道:“百闻不如一见,妹妹果真是天资一绝。”不等黛玉回应,妙玉又笑道:“你来到此,竟然不给我提前送口信来,害我不及迎你。”
黛玉轻轻摇头道:“要什么迎接,我无非来探看徐先生和你罢了,亲朋好友之间随意见面,何必麻烦。”
妙玉一笑,带着她一路从侧门进到蟠香寺中。
蟠香寺乃前朝而建,地处偏僻,故而香客不多。加之此处为女庙,只有女众来此上香,便更是清冷。妙玉在此带发修行,并不需要招待什么香客,从前家里豪富时为寺中捐了不知多少的香火钱,使她在寺里还有一个自个儿的禅院,能接待亲友,独自生活。
进到妙玉的禅院里头,一路穿花拂柳,自有一径幽香。其间又栽有青青修筑、筑有泠泠池塘,不说比上豪庭后宅,也算有风雅清阁,不像寺庙,真像闺阁里女孩家的院落。
绕过层叠的假山,便到主屋边上,黛玉抬眸一瞧,便看到一道身影过着厚重棉裘坐在庭院边的竹椅上,翘首望这边看来——正是许久未见的先生徐香雪。
黛玉快步走上前去,伏在徐先生膝下,泪眼朦胧,哭道:“先生!”
徐香雪亦是想念她,轻轻抚摸她的发额,柔声哄道:“莫要哭了,难为你一路跑过来看我,我如今已然大好。”说罢,将黛玉搂在怀中,哄小女儿一样与她说话。
好不容易收住泪来,黛玉红着眼睛道:“我听妙玉姐姐说,先生不曾好好吃药,今后可不要如此了。”
香雪看着自个儿这个小学生,看她相较从前见面时还要消减许多的颊肉,知道她应当是多情,为自己伤感,不由得心生感慨。她与妙玉居在蟠香寺中,一则是妙玉出家,二则是她并无容身之所,生了这一场大病,梅医师所开的药方大多又是昂贵之物,她并非豪富,如何负担得起?如今为了哄劝黛玉,只好应了声好。
说罢,香雪偏过头去,不住咳嗽许久,再看黛玉,见小孩儿又是一副眼泪汪汪的模样,开口安慰道:“无非是咳嗽上气,我如今食有大阿胶丸,不过数日便能好了。”
她眉眼间显出倦色来,知晓自己撑不住,便吩咐妙玉道:“你且带着玉儿四处游玩,她自小是没来过山林了。”又叮嘱黛玉:“林夫人写信告知你前些日子生了一场病,本不愿意你过来。你如今既然得了父母首肯,在此处更要照顾好身子,不要令父母忧心。”
妙玉与黛玉皆点头,携手告退。
妙玉带了黛玉在禅院里行走,蟠香寺不大,此处无非也只是一个小院罢了,虽然精雅,但走走停停,不过半个时辰也都看完了。妙玉便牵着黛玉到自个儿住的屋子里头,请她吃茶。
妙玉道:“幸得你数日前给姑姑送药时又送了一斤茶叶过来,我品得那新茶,也觉得好。”
黛玉笑接:“我不善烹茶,送到你手里才算不糟践东西。”
妙玉闻言,眼角轻轻上调,说话中便带了笑意,道:“那我今日可要认真些,不让妹妹失望。”说话间,便将道婆送过来的檀木梅花纹茶盘摆在前面,朝道婆道:“我叫你煮的水可好了?”
道婆笑应:“自然是好了。”旋即从小火炉上将煮好的水端上来。
黛玉闻弦知雅意,笑问:“这是哪儿来的水?若得姐姐青眼,恐怕寻常山泉井水是远远比不上的。”
妙玉看顾她一眼,答道:“你细品便知晓了。”
妙玉便为黛玉烹茶,又叫道婆取来自个儿常用来饮茶的绿玉斗来摆在黛玉面前,请她吃茶。
黛玉端起绿玉斗端详,仔细吃了盏茶,道:“好似有一股梅花的清魄在里头。”
香灯肃肃,从寺外石阶上便问得到香烛花气,因而纵然身在轿中,也能知晓到达了目的地。
一盏小轿停在寺外,稍刻,便有一位面容柔丽、身条纤细的女子踏出轿子来。且不及细瞧,便见那女子转身撩开车帘来,垂首说些什么。
“姑娘,此处便是蟠香寺。”丹哥说着,伸手搀扶黛玉下轿。
从山上弃车乘轿已有小半个时辰,山路颠簸,轿子虽比车马平稳,到底也要上下摇动。黛玉颇为胸闷,听到丹哥的话,便将手儿轻放在丹哥掌中,旋即一张春花明照的脸儿探出轿来,端的是眼波明、黛眉轻,只是唇色略微苍白,显现出一些憔悴色彩。
黛玉下到轿子外来,便有料峭山风吹过,撩起她额间几缕发丝,颇为寒凉,惹得她轻蹙眉头,往披风里缩了缩脖子。
这玄墓山也不甚高,黛玉轻轻瞟了眼寺门,便转过身去四处打量山景。她自小在内宅长大,因着身子弱,连出门踏青也是少有的,再则,纵然与父母出门,无非到水清天明的芳芷兰汀边,何曾到过山上。此时站在一块石基上远眺,周遭是梅树芭蕉、早燕残莺,隐约还能瞧到远处太湖上的游船画舫。
黛玉赏玩期间山峦叠翠、山溪淙淙,轻吐一口浊气,微微弯眉而笑:“登高而望小,我今日算是见到了。此此处也是个好地方。”
正说话间,身后传来清凌凌一个女声,其道:“小山有幸,得了黛玉妹妹的青眼。”
黛玉急忙转过身子去,正见一位如月冷清霜的女子站在寺门外,面容冷,眼底却含笑,轻轻投过来一眼。此女眉眼与徐先生有六七分神似,只是香雪更柔,此女更冷。
黛玉打量她,她也正看着黛玉,见这位娇客眉眼间一点儿愁苦,带着久病之人的几分衰弱,然而面容似朝露潋滟,如今微微带着一些笑意,便撇掉了眉眼中那些凄凉,专显出清丽风流的姿态。
黛玉行礼,笑道:“可是妙玉姐姐?”
妙玉走上前来,轻轻牵住黛玉的手,答道:“正是。”又道:“百闻不如一见,妹妹果真是天资一绝。”不等黛玉回应,妙玉又笑道:“你来到此,竟然不给我提前送口信来,害我不及迎你。”
黛玉轻轻摇头道:“要什么迎接,我无非来探看徐先生和你罢了,亲朋好友之间随意见面,何必麻烦。”
妙玉一笑,带着她一路从侧门进到蟠香寺中。
蟠香寺乃前朝而建,地处偏僻,故而香客不多。加之此处为女庙,只有女众来此上香,便更是清冷。妙玉在此带发修行,并不需要招待什么香客,从前家里豪富时为寺中捐了不知多少的香火钱,使她在寺里还有一个自个儿的禅院,能接待亲友,独自生活。
进到妙玉的禅院里头,一路穿花拂柳,自有一径幽香。其间又栽有青青修筑、筑有泠泠池塘,不说比上豪庭后宅,也算有风雅清阁,不像寺庙,真像闺阁里女孩家的院落。
绕过层叠的假山,便到主屋边上,黛玉抬眸一瞧,便看到一道身影过着厚重棉裘坐在庭院边的竹椅上,翘首望这边看来——正是许久未见的先生徐香雪。
黛玉快步走上前去,伏在徐先生膝下,泪眼朦胧,哭道:“先生!”
徐香雪亦是想念她,轻轻抚摸她的发额,柔声哄道:“莫要哭了,难为你一路跑过来看我,我如今已然大好。”说罢,将黛玉搂在怀中,哄小女儿一样与她说话。
好不容易收住泪来,黛玉红着眼睛道:“我听妙玉姐姐说,先生不曾好好吃药,今后可不要如此了。”
香雪看着自个儿这个小学生,看她相较从前见面时还要消减许多的颊肉,知道她应当是多情,为自己伤感,不由得心生感慨。她与妙玉居在蟠香寺中,一则是妙玉出家,二则是她并无容身之所,生了这一场大病,梅医师所开的药方大多又是昂贵之物,她并非豪富,如何负担得起?如今为了哄劝黛玉,只好应了声好。
说罢,香雪偏过头去,不住咳嗽许久,再看黛玉,见小孩儿又是一副眼泪汪汪的模样,开口安慰道:“无非是咳嗽上气,我如今食有大阿胶丸,不过数日便能好了。”
她眉眼间显出倦色来,知晓自己撑不住,便吩咐妙玉道:“你且带着玉儿四处游玩,她自小是没来过山林了。”又叮嘱黛玉:“林夫人写信告知你前些日子生了一场病,本不愿意你过来。你如今既然得了父母首肯,在此处更要照顾好身子,不要令父母忧心。”
妙玉与黛玉皆点头,携手告退。
妙玉带了黛玉在禅院里行走,蟠香寺不大,此处无非也只是一个小院罢了,虽然精雅,但走走停停,不过半个时辰也都看完了。妙玉便牵着黛玉到自个儿住的屋子里头,请她吃茶。
妙玉道:“幸得你数日前给姑姑送药时又送了一斤茶叶过来,我品得那新茶,也觉得好。”
黛玉笑接:“我不善烹茶,送到你手里才算不糟践东西。”
妙玉闻言,眼角轻轻上调,说话中便带了笑意,道:“那我今日可要认真些,不让妹妹失望。”说话间,便将道婆送过来的檀木梅花纹茶盘摆在前面,朝道婆道:“我叫你煮的水可好了?”
道婆笑应:“自然是好了。”旋即从小火炉上将煮好的水端上来。
黛玉闻弦知雅意,笑问:“这是哪儿来的水?若得姐姐青眼,恐怕寻常山泉井水是远远比不上的。”
妙玉看顾她一眼,答道:“你细品便知晓了。”
妙玉便为黛玉烹茶,又叫道婆取来自个儿常用来饮茶的绿玉斗来摆在黛玉面前,请她吃茶。
黛玉端起绿玉斗端详,仔细吃了盏茶,道:“好似有一股梅花的清魄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