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昢是个讲道理的,至少会给她一个解释的机会。那自己还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想出别的法子。但若是范玉儿知道自己潜在这里,她立刻就会小心起来。
甚至,眼下情势或许是一个可乘之机。这般院中所有人都在场的机会,可不多得。
念及此处,她开口高声道:“觅梧公子。”
李付骤然听到她的声音,竟是松了一口气。他抬手示意众人将手中刀枪放下,一个“杜”字尚未出口,已被杜筠打断:“觅梧公子这是什么意思?”
她伸手提了提面巾,眼神示意此时不便提及她的身份。
杨昢会意,语气柔和下来,杜筠却从中听到了龇牙咧嘴地意味:“在下似乎对姑娘说过,进我的院子走正门这回事。”
杜筠避而不谈,理直气壮,“妾才是要问问公子,妾不过是出趟门,为何派人跟踪?”她说得大声,声线却柔媚,似是问责,又似是引诱在:“难道跟了使者大人,便门也出不得了?”
李付脑中轰地炸开,脑中来来回回只有一句:“跟了使者大人”,杵在原地。
思绪好半天才一顿一顿地重新开始转动,这才反应过来她话语中的莫名其妙:“谁派人跟你了?”
“不是公子?”杜筠掐着嗓子,声线婉转,满腔委屈:“可跟着妾的人,是从公子院中出来的。”
她余光扫着人群,一边渐渐向他靠近过去。院中众人一时摸不清李付的心思,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只是跟着她的步子,小心翼翼聚过来。
杜筠心中好笑,范玉儿这个招式,关键时刻还真是挺好使的。
李付被她这语气弄得心惊肉跳,不知她又想作什么妖,偏偏大庭广众之下她一副不好开口的样子,明里暗里提点他院中有人在盯着她。
想到此处,他心中一动。眼下的状况过于困惑,还是私下细里说比较好。
他配合着她的模样试探:“姑娘若是有什么误会,不如与在下详谈。在下房中刚沏了花果茶两盏,诚邀姑娘品尝。”
该散播出去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再这么与杨昢喊话下去迟早露馅,现下杨昢给了台阶主动邀请自己细聊,哪有不下的。接下去只看跟着自己的那人是否会将话传到范玉儿那里。
她弱弱福身,跟到杨昢身边。
明昭在一边半响,总算是听明白了,眼前这蒙面女子是杜挽娘,不知为何打扮成这样翻了墙进来。但她向来如此,殿下不发话,他自然也跟着装傻。
如今大庭广众之下这她般被殿下带入房中,再不将人散去便是不识相了,赶紧在一旁悄悄挥手,将院中人散了去。
两人进了茶室,李付请她在桌边坐下,又叫人热了茶汤来。
杜筠还在盘算该如何与他解释,却听杨昢先开了口:“杜姑娘或许不信,但派人跟着姑娘的,的确不是在下。”
他还是老样子,说话时直视着她的眼睛,令她不由份地便信了他的话。
他既先开了口,杜筠也不打断,由着他往下说。
“不瞒姑娘说,前两日明昭与我说过,夜里有人曾企图行刺。”他轻轻耷拉下肩:“原想小心着些,过不了两日便走了。不想竟还跟踪了姑娘,这成了我们的不是了。只是院中之人的身份我们都排查过,都是常在此的,并没有可疑之人。”
杜筠质疑:“公子如何便知一定是院中的人?”
李付的眼神有一瞬的动摇,却很快还是否定了:“到伊州之前,并未遇到过这样的事。姑娘今日这么一说,就更确定了,这人定是鸿胪客馆中人。”
他苦笑:“或许,与长安那次都是同一拨人所为。”
杜筠领会,试探地提点:“能确切地知道公子会到此处,此人消息灵通。”
“他们连我哪日去吃暖锅都知道,知道我会来此又有什么难。”他看起来有些困惑,又有些难过:“我一个闲散之人,哪里值得那么多人杀我。便是只有一人,也已难解。”
杜筠不知该如何宽慰他。眼前这人在长安时该是什么样的一帆风顺,她初见他时便觉得他定未经过多少波澜,否则断不会有那样真诚纯净的性子。
短短几个月,都要思虑这样的事了。
杜筠有些自惭地想,此事是否也怪自己,非要去与他挑明那些因果。他原不必想的,明昭总会护着他。但又想这如何避得开呢,该是他的因果总会找上他。
“觅梧公子。”她轻声喊他:“我们早些去庭州吧。今夜便走,比使团早上两日,我们去将事情弄明白。”
依杨昢之言,伊州出发到庭州有两条道可走。
主道出城沿途向西,经纳职县至罗护镇——这一段路同时通往庭州与西州:由罗护镇向北穿赤谷至长泉,过独山、蒲类,约九百七十里至庭州;而罗护向南经赤亭、白力城、柳中县至西州。
伊州出城往西北还有一条汉时古道,较之主道略微近些,但也相差不大。此路近甘露川,沿途草场肥沃,宜畜牧,多府兵,因而置镇西府在此,为伊州守捉城,领伊吾军。
南北两路在长泉交汇,再通庭州。
杜筠听闻他这么说,两眼放光。这一路来沿途城镇沙漠已路过许多,草原风光她还未见识过,既然有这个机会,那没有错过的道理。
用她的话来说——草原辽阔,不易被跟踪,而沿途多军备,也更为安全。
她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李付看她费尽心思说服自己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走哪条道本也不太要紧,他也不点破,就由着她。
当日,李付将商队之事托付给下属,又留下明昭打掩护,与杜筠两人收拾行装,悄无声息地离开。
****
伊州到庭州虽说算不上远,却也要两三日的路程。其中,伊州至镇西约三百里,而随后镇西到长泉所在中间路段,占了近半的里程。
两人日夜策马奔波,却越发觉得不对劲。不过一日的功夫,路上的劫匪竟遇上了三四拨,都是自西向伊州去的。可说是劫匪,又极为散乱,虽三五成群,却像是流民残兵,杜筠与杨昢二人,三五下便将人拿下。
一问才知,是州府征兵,因而外逃。杨昢听罢便生了气:“我朝行府兵制,闲时耕种,轮番驻守。朝廷免了你们的课役,尔等却作逃兵?”
可那些人却称,此次并非是寻常驻守,听闻是要远行打仗。他们方才轮驻回来,立刻便又要被派往边缘之地,家中已无钱粮再购军备,走投无路才沿途来劫些钱粮,躲避兵役。
再问派往何处,却道尚不知所往。
李付心中一沉,只怕是战事将起。
杜筠见他皱着眉头,略有不安的样子,不禁开口问起。李付如实说了,又道:“镇西折冲虽说是伊州守捉,但这条路只通庭州,伊吾军亦是由北庭统领。我怕的是,若是北庭那边的军需,那只怕不是回鹘便是西边出了乱子。”
西边,说的自然是粟特、吐火罗、乃至是大食。
不论是他所说的哪一种可能性,都并不乐观。若是粟特,那接下来的路更怕难行。
李付看她那忧愁样,宽慰道:“在下也只是猜测,我们去城里一问便知,不必过于忧心。”
虽说一夜赶路,二人皆是疲惫不堪,但这般境况,又都不得不提了精神,直奔军营。
驻营领兵的是西州新调来的折冲都尉,名高耀,世代武官。
李付递了牌子,报了身份,却被新来的折冲都尉拒之门外,说是未听闻有长安来使到访,军营有军营的规矩,丝绸使不涉军务,恕不款待。
一筹莫展之际,又被另一来人叫住,说是今日伊州刺史袁光庭也在此,请特使大人前去相谈。
两人互看一眼,更觉有怪。伊州刺史虽说兼了伊吾军使的职务,但到底是个州官,平日里还是该在伊州城待着的。李付自从到了伊州,便没见到这位伊州刺史,只当是撞上节日,这位也过节去了,哪知原来是来了军中。
越是往里走,李付的眉头便皱得越深。他一看便知,这军营中集结了百人,各个如同路上遇到的人那般,衣衫褴褛。这帮人聚集在折冲府前,愁眉苦脸,很是不满地吵吵嚷嚷。有个穿着军装的,将军模样的人在对他们说些什么,似是安抚。
来人将人群隔开,护着他们进到折冲府中。
袁光庭见面到二人,先是向李付正正经经行了个礼,道:“王都护特意嘱咐了,长安有使者随康居使团远道而来,叫我等不可失了礼节。敢问怎的独自来了伊吾?”
李付不卑不亢地回了礼,并不拘泥于此,只实话说是往北庭见一位故友。途遇流民,因而来问问伊吾的情况。
袁光庭一听便想,若是寻常指派的使者,管好丝绸那一亩三分地便是。哪会管这等军务之事?
王都护特意嘱咐,只怕是有其深意。他这么一合计,开始怀疑起李付此行真正的目的来。
该不会是上头派来巡访来的?
这么想着,愈发:“此事说来话长,特使可曾听闻那位威震西域的高仙芝高将军?”
“自是听闻过的。”便是常驻在长安,也无人不知道这位高将军。
西域丝路中的天山南路与最南边的于阗道至疏勒交汇,越葱岭,可至吐火罗。这条路途径的邦国中,有一个叫勃律的小国,曾是大唐的属国。
几年前,小勃律叛唐,断了往吐火罗的路。
葱岭地势太过险要,莫说是行军,寻常人冒然入内,都未必能活着出来。大唐接连派了几员大将都未能解决此事,最后派了高仙芝,不过五个月便平了小勃律,俘了王国夫妇押回大唐。彼时他不过二十有几,一时间风光无两,平步青云,升了安西副都护。
此人是有真本事在的。
“只是他是安西的官,统的是安西的兵,与北庭又有何关系?”
甚至,眼下情势或许是一个可乘之机。这般院中所有人都在场的机会,可不多得。
念及此处,她开口高声道:“觅梧公子。”
李付骤然听到她的声音,竟是松了一口气。他抬手示意众人将手中刀枪放下,一个“杜”字尚未出口,已被杜筠打断:“觅梧公子这是什么意思?”
她伸手提了提面巾,眼神示意此时不便提及她的身份。
杨昢会意,语气柔和下来,杜筠却从中听到了龇牙咧嘴地意味:“在下似乎对姑娘说过,进我的院子走正门这回事。”
杜筠避而不谈,理直气壮,“妾才是要问问公子,妾不过是出趟门,为何派人跟踪?”她说得大声,声线却柔媚,似是问责,又似是引诱在:“难道跟了使者大人,便门也出不得了?”
李付脑中轰地炸开,脑中来来回回只有一句:“跟了使者大人”,杵在原地。
思绪好半天才一顿一顿地重新开始转动,这才反应过来她话语中的莫名其妙:“谁派人跟你了?”
“不是公子?”杜筠掐着嗓子,声线婉转,满腔委屈:“可跟着妾的人,是从公子院中出来的。”
她余光扫着人群,一边渐渐向他靠近过去。院中众人一时摸不清李付的心思,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只是跟着她的步子,小心翼翼聚过来。
杜筠心中好笑,范玉儿这个招式,关键时刻还真是挺好使的。
李付被她这语气弄得心惊肉跳,不知她又想作什么妖,偏偏大庭广众之下她一副不好开口的样子,明里暗里提点他院中有人在盯着她。
想到此处,他心中一动。眼下的状况过于困惑,还是私下细里说比较好。
他配合着她的模样试探:“姑娘若是有什么误会,不如与在下详谈。在下房中刚沏了花果茶两盏,诚邀姑娘品尝。”
该散播出去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再这么与杨昢喊话下去迟早露馅,现下杨昢给了台阶主动邀请自己细聊,哪有不下的。接下去只看跟着自己的那人是否会将话传到范玉儿那里。
她弱弱福身,跟到杨昢身边。
明昭在一边半响,总算是听明白了,眼前这蒙面女子是杜挽娘,不知为何打扮成这样翻了墙进来。但她向来如此,殿下不发话,他自然也跟着装傻。
如今大庭广众之下这她般被殿下带入房中,再不将人散去便是不识相了,赶紧在一旁悄悄挥手,将院中人散了去。
两人进了茶室,李付请她在桌边坐下,又叫人热了茶汤来。
杜筠还在盘算该如何与他解释,却听杨昢先开了口:“杜姑娘或许不信,但派人跟着姑娘的,的确不是在下。”
他还是老样子,说话时直视着她的眼睛,令她不由份地便信了他的话。
他既先开了口,杜筠也不打断,由着他往下说。
“不瞒姑娘说,前两日明昭与我说过,夜里有人曾企图行刺。”他轻轻耷拉下肩:“原想小心着些,过不了两日便走了。不想竟还跟踪了姑娘,这成了我们的不是了。只是院中之人的身份我们都排查过,都是常在此的,并没有可疑之人。”
杜筠质疑:“公子如何便知一定是院中的人?”
李付的眼神有一瞬的动摇,却很快还是否定了:“到伊州之前,并未遇到过这样的事。姑娘今日这么一说,就更确定了,这人定是鸿胪客馆中人。”
他苦笑:“或许,与长安那次都是同一拨人所为。”
杜筠领会,试探地提点:“能确切地知道公子会到此处,此人消息灵通。”
“他们连我哪日去吃暖锅都知道,知道我会来此又有什么难。”他看起来有些困惑,又有些难过:“我一个闲散之人,哪里值得那么多人杀我。便是只有一人,也已难解。”
杜筠不知该如何宽慰他。眼前这人在长安时该是什么样的一帆风顺,她初见他时便觉得他定未经过多少波澜,否则断不会有那样真诚纯净的性子。
短短几个月,都要思虑这样的事了。
杜筠有些自惭地想,此事是否也怪自己,非要去与他挑明那些因果。他原不必想的,明昭总会护着他。但又想这如何避得开呢,该是他的因果总会找上他。
“觅梧公子。”她轻声喊他:“我们早些去庭州吧。今夜便走,比使团早上两日,我们去将事情弄明白。”
依杨昢之言,伊州出发到庭州有两条道可走。
主道出城沿途向西,经纳职县至罗护镇——这一段路同时通往庭州与西州:由罗护镇向北穿赤谷至长泉,过独山、蒲类,约九百七十里至庭州;而罗护向南经赤亭、白力城、柳中县至西州。
伊州出城往西北还有一条汉时古道,较之主道略微近些,但也相差不大。此路近甘露川,沿途草场肥沃,宜畜牧,多府兵,因而置镇西府在此,为伊州守捉城,领伊吾军。
南北两路在长泉交汇,再通庭州。
杜筠听闻他这么说,两眼放光。这一路来沿途城镇沙漠已路过许多,草原风光她还未见识过,既然有这个机会,那没有错过的道理。
用她的话来说——草原辽阔,不易被跟踪,而沿途多军备,也更为安全。
她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李付看她费尽心思说服自己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走哪条道本也不太要紧,他也不点破,就由着她。
当日,李付将商队之事托付给下属,又留下明昭打掩护,与杜筠两人收拾行装,悄无声息地离开。
****
伊州到庭州虽说算不上远,却也要两三日的路程。其中,伊州至镇西约三百里,而随后镇西到长泉所在中间路段,占了近半的里程。
两人日夜策马奔波,却越发觉得不对劲。不过一日的功夫,路上的劫匪竟遇上了三四拨,都是自西向伊州去的。可说是劫匪,又极为散乱,虽三五成群,却像是流民残兵,杜筠与杨昢二人,三五下便将人拿下。
一问才知,是州府征兵,因而外逃。杨昢听罢便生了气:“我朝行府兵制,闲时耕种,轮番驻守。朝廷免了你们的课役,尔等却作逃兵?”
可那些人却称,此次并非是寻常驻守,听闻是要远行打仗。他们方才轮驻回来,立刻便又要被派往边缘之地,家中已无钱粮再购军备,走投无路才沿途来劫些钱粮,躲避兵役。
再问派往何处,却道尚不知所往。
李付心中一沉,只怕是战事将起。
杜筠见他皱着眉头,略有不安的样子,不禁开口问起。李付如实说了,又道:“镇西折冲虽说是伊州守捉,但这条路只通庭州,伊吾军亦是由北庭统领。我怕的是,若是北庭那边的军需,那只怕不是回鹘便是西边出了乱子。”
西边,说的自然是粟特、吐火罗、乃至是大食。
不论是他所说的哪一种可能性,都并不乐观。若是粟特,那接下来的路更怕难行。
李付看她那忧愁样,宽慰道:“在下也只是猜测,我们去城里一问便知,不必过于忧心。”
虽说一夜赶路,二人皆是疲惫不堪,但这般境况,又都不得不提了精神,直奔军营。
驻营领兵的是西州新调来的折冲都尉,名高耀,世代武官。
李付递了牌子,报了身份,却被新来的折冲都尉拒之门外,说是未听闻有长安来使到访,军营有军营的规矩,丝绸使不涉军务,恕不款待。
一筹莫展之际,又被另一来人叫住,说是今日伊州刺史袁光庭也在此,请特使大人前去相谈。
两人互看一眼,更觉有怪。伊州刺史虽说兼了伊吾军使的职务,但到底是个州官,平日里还是该在伊州城待着的。李付自从到了伊州,便没见到这位伊州刺史,只当是撞上节日,这位也过节去了,哪知原来是来了军中。
越是往里走,李付的眉头便皱得越深。他一看便知,这军营中集结了百人,各个如同路上遇到的人那般,衣衫褴褛。这帮人聚集在折冲府前,愁眉苦脸,很是不满地吵吵嚷嚷。有个穿着军装的,将军模样的人在对他们说些什么,似是安抚。
来人将人群隔开,护着他们进到折冲府中。
袁光庭见面到二人,先是向李付正正经经行了个礼,道:“王都护特意嘱咐了,长安有使者随康居使团远道而来,叫我等不可失了礼节。敢问怎的独自来了伊吾?”
李付不卑不亢地回了礼,并不拘泥于此,只实话说是往北庭见一位故友。途遇流民,因而来问问伊吾的情况。
袁光庭一听便想,若是寻常指派的使者,管好丝绸那一亩三分地便是。哪会管这等军务之事?
王都护特意嘱咐,只怕是有其深意。他这么一合计,开始怀疑起李付此行真正的目的来。
该不会是上头派来巡访来的?
这么想着,愈发:“此事说来话长,特使可曾听闻那位威震西域的高仙芝高将军?”
“自是听闻过的。”便是常驻在长安,也无人不知道这位高将军。
西域丝路中的天山南路与最南边的于阗道至疏勒交汇,越葱岭,可至吐火罗。这条路途径的邦国中,有一个叫勃律的小国,曾是大唐的属国。
几年前,小勃律叛唐,断了往吐火罗的路。
葱岭地势太过险要,莫说是行军,寻常人冒然入内,都未必能活着出来。大唐接连派了几员大将都未能解决此事,最后派了高仙芝,不过五个月便平了小勃律,俘了王国夫妇押回大唐。彼时他不过二十有几,一时间风光无两,平步青云,升了安西副都护。
此人是有真本事在的。
“只是他是安西的官,统的是安西的兵,与北庭又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