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波领着人,走在碎叶子城十字大街。
在途径鸿胪客馆之时,亦丝毫没有停留之意。看这架势,是要带着他们直往牙庭而去。
杜筠越发犹疑,轻轻扯了李付的衣角,对他耳语了几句。
李付本也觉得不妥,听她一提,更是介怀,对悉波问道:“敢问叶护,这碎叶城的鸿胪客馆就在此处,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悉波看了他一眼,显然是不快:“我们可汗吩咐了,想要早些见到使者。见过之后,自有安排。”
李付闻言一愣:“不太合适吧?”
他带着诏书,自长安而来,按理应先拜访大唐衙署,也就是先前说的那位镇守使。可这一来非但没见着自己人,还当面讨要册封文书。听意思,还被直接送进牙庭?
有客自远方来,不论如何,也没有不带人安置,直接领去见主人家的道理。何况几人连日行走,衣衫破败褴褛,实在是见不得人的。
除非——他们是一刻也等不及了。
圣人亲封的可汗,从递消息到长安,到他们今日抵达,如何也等了一年了。他们急什么?
这样的想法冒了出来,心中就更是不悦。
途径庭州时,他曾去拜见过王正见王都护。去岁时候,王都护与那位新可汗曾同生共死过,对此人赞不绝口,为此上书圣人为其请封。连带着圣人对新任的可汗也印象极好,称其忠贞谦卑,且兼六艺,是可用之人。
哪知今日未见,便已知失策。只怕又是装模作样,骗取圣心之人。
好好的一座碎叶城,成了各部争夺之地,这来来回回的,哪里经得起这些人这么嚯嚯?
初来乍到,又不敢太过冒进,只道:“我等这般模样面见可汗,只怕失敬。还请叶护待我等收拾完毕,再去拜见可汗不迟。”
悉波却是全然不放在心上,只是一摆手:“不碍事。可汗不拘这些小节。”
李付吃了个钉子,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有些为难地侧头看了杜筠一眼。
沿路将这些异常尽收眼底,杜筠这边早已是警铃大作。且不说那册书,像杨昢这般身份之人带着册书到此,受此待遇,绝非应当。
她想了想,高声道:“叶护大人。”
随即不再跟随前行,而是定在了原地,就在鸿胪客馆门前。
李付也不知她这回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不由得紧张。只是她停下来,他便也随之往后退了几步,站到门前。
这叶护蛮横,又带了一大群人,自己这边不过三五人而已,且都已疲惫不堪,动手肯定是动不得。
他这个时候去看杜筠,确有向她求助之意:她比他更善于应对这种难缠之人。
此时她站在那里,挺直了腰板,铆足了气势站在那里:“叶护大人既着唐服,又带了人来迎接,我们也当大人是懂唐人的规矩的。”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不知情的,还当是赞扬。只是她既咬牙说了“规矩”二字,便知不是真心,而是嘲讽。
李付闻言,漏出一丝笑意。好的坏的,都让她一句话给说了。
可惜这这暗刀子藏得太过隐秘。杜筠话出了口,瞧悉波没什么反应,就知道他怕是没听明白。
巧舌如簧的人她没在怕的。做生意的,最不怕的便是唇舌之战,可这只对脑袋灵光的人好使。她最怕的,其实是愣头青。
再是能言善辩,绵里藏针,碰到个连话都听不明白的武夫,那便没辙。
悉波这个样子,今日好言好语,是办不成事了。
她不过片刻犹豫,便接着说下去:“按照唐人的规矩,不论是待客,还是来客会见主人家,都要沐浴更衣过,方才是礼遇。我等今日风尘仆仆,形貌欠妥,实属无奈。可若是这样前去会见可汗,知道的是可汗怠慢我等,不知道的,还当是大唐有意怠慢碎叶川。”
杜筠说这通话,其实也带了揣测。
她不知全貌,一开始只当是叶护见了她几人寒酸,这才拜高踩低,想要给自己等人一个下马威。
只是听杨昢与叶护所言,才意识到这趟来碎叶,比她所以为的“过路”要更复杂一些。
杨昢是带了诏书来的。
方才杨昢悄摸与她说,那诏书所说的俱支可汗,将替了先前的伊里底蜜施,成为碎叶川新的十姓可汗。
碎叶川动荡已久,先前派来的使者多有殒命途中的。因而此次派了杨昢来,并未声张,一路低调至碎叶城,才亮明身份。
这是打算闷声办大事。
杨昢与杜筠几人自庭州离开,比计划的随使团前来提前到了这许多,却凭着一声通传,便有人领着人,穿着唐服便前来迎接,定是看重。
悉波叶护这般着急要将人带去见可汗,只怕也是为了这诏书。
他再是火急火燎,礼数全无,至少,碎叶对大唐的依附并没有变。
因而,将此事上升到碎叶与大唐之间,也是要向他挑明了,这般行径,于碎叶并无好处。不要搬起石头砸伤了自己。
她话音刚落,身后之人,尽数拔刀而出。
双方刀剑相向,似是一触即发。
李付见状,怒目相向。却见杜筠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背对着那些人,似是没有半点担忧,只是冷冷地盯着悉波。
悉波虽无礼,然人多势众之下,却并无动手强抢诏书之意,只是强迫他们跟着他走。杜筠觉着——他们对杨昢有忌惮。
所以他们暂时不会动手。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并不担心撕破脸。待他们如愿,未必会放杨昢活着回去见圣人。
她得想法子提醒杨昢。今日的变故太过仓促,眼下断不能前去见那可汗,必得先在客馆住下,商量对策,再作打算,方有回旋之地。
“叶护便是赌一时之气,脑袋也得转得比手下的刀快才行。”她直视悉波,他既听不懂,便别怪她拐着弯骂人:“今日我等公然走在长街之上,怕是整个碎叶都知道,大唐遣了使者。您再是不愿,也请将我等的意思,转达给可汗。碎叶川的脸面,今日可是在二位的手里了。”
这么说完,她便停下,想看那叶护作何反应。
悉波未令人将刀放下,只是略作思虑,招手唤了个人到身边,说了几句。那人领命离开。
杜筠的心,随即沉了下去。
****
杜筠所忧心的,并非是去鸿胪客馆歇息之事。不过是将人拾掇整齐,算不上多么要紧的请求。
只是悉波领她们前去的方向是碎叶城的牙庭。她原先拿不定,悉波叶护这般,究竟是那位可汗的意思,还是他本人为了邀功的作为。
这点最后的疑惑在悉波令人去传话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杨昢在此,只怕将有一场硬仗要打。
果不其然,在传话的回来同悉波说了几句之后,他面色随和了许多,又将错处揽到自己的身上:“怪我误会了可汗的意思,自作主张。可汗说使者远道而来,合该好好歇息,明日再见也不迟。”
李付的面色这才缓和了些。
可话虽如此,悉波带来的那些人却依旧是寸步不离的跟在身后,一直跟进了鸿胪客馆院内,也丝毫没有要散去的意思,惹得客馆内他国使者有好事者,不住地瞟向此处。
这回,还没待李付等人开口,那悉波已道:“使者还请不要误会,实在是前朝余孽犹存。我们只是想保证使者的安全,并无他意。”
李付面上的怒色都快要遮掩不住,更别提有什么好言好语。可眼下又不是发作的时候,只好闷着气道:“那既是如此,让他们在外面守着就是。本使沐浴更衣,他们难道也要跟着?”
他这话一出,悉波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我将人留下,使者有事只管吩咐。明日一早,我再来接使者面见可汗。”
说罢,瞥了杜筠等人一眼。
李付冷哼一声,不做应答。
杜筠等人面面相觑。李付这“沐浴更衣”多半只是赶人的话,悉波这一扫却像是意有所指,弄得他们几人进退两难。
正犹疑之际,李付松口道:“就令他们出去守着吧,不必劳烦。留个人,替我打些热水来就行。”
又看向随行而来的几个人:“各位也幸苦了,先去休息吧,晚些再来。”
那些人面上阴晴不定,多是担忧,互看了一眼,终还是有人开了口:“我等在外头守着公子。”
这人唤梁子承,是与他们同行自庭州而来的人之一。年纪在二十三四,瘦削而敏捷,擅轻功,一路行来常在前头探路。在这几人中是算是领头的那一个。
这些人同路历经过生死,早已是惺惺相惜。加之有裴思的嘱托在,不论如何,都不愿留李付一人在此。
李付看了看门前守着的碎叶兵,又将目光落到了杜筠的面上停留了一会儿,才看向了梁子承,松口应了一声。
有梁子承在,杜筠也多少放下心来。
她抬腿就要跟着剩下几个出门,却听得身后李付出声道:“杜晚郎。”
她脚步一滞。
李付唤得漫不经心:“你留下伺候。”
****
房中只留下杜筠与杨昢二人。
杜筠探了探,梁子承与悉波留下的人各自一边守在门外,互不让步。
那胡人说是守卫,实则整个人都要贴在门上,分明是想要探听房内的动静。
她退回去,冲李付摇了摇头。
李付会意,并不吱声,只是冲杜筠招了招手,指了指房内,口型说着:“里头说。”
他一边这么说着,一边低下头,手上动作不停,从蹀躞上卸下鞶囊来,交到杜筠的手上。
那是一只平平无奇的皮鞶囊。与他腰间的弯弓箭囊挂在一处,不算惹眼。拿在手中,却是有些分量。
杜筠一时心头五味杂陈,她不知是该接下还是拒绝。如今这关口,他将盘缠尽数托付给自己,这是要做什么?
该不会,是想让她一人带着银子离开?
她杜筠难道是这样的人!
她心有窃喜,亦是不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般惴惴,面上却端正道:“公子,我虽爱财,却也取之有道。这使不得!公子将我当做什么人了?”
杨昢瞧她那压不住的嘴角,便知她是误会了。
杜挽娘会不会帮他,他心里也没底。她怎不懂其中凶险,这会儿脑中想的竟还是银子。
他抿唇不言,将另一只手覆上她的手背,轻轻按住,示意她稍安勿躁:“杜姑娘。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
在途径鸿胪客馆之时,亦丝毫没有停留之意。看这架势,是要带着他们直往牙庭而去。
杜筠越发犹疑,轻轻扯了李付的衣角,对他耳语了几句。
李付本也觉得不妥,听她一提,更是介怀,对悉波问道:“敢问叶护,这碎叶城的鸿胪客馆就在此处,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悉波看了他一眼,显然是不快:“我们可汗吩咐了,想要早些见到使者。见过之后,自有安排。”
李付闻言一愣:“不太合适吧?”
他带着诏书,自长安而来,按理应先拜访大唐衙署,也就是先前说的那位镇守使。可这一来非但没见着自己人,还当面讨要册封文书。听意思,还被直接送进牙庭?
有客自远方来,不论如何,也没有不带人安置,直接领去见主人家的道理。何况几人连日行走,衣衫破败褴褛,实在是见不得人的。
除非——他们是一刻也等不及了。
圣人亲封的可汗,从递消息到长安,到他们今日抵达,如何也等了一年了。他们急什么?
这样的想法冒了出来,心中就更是不悦。
途径庭州时,他曾去拜见过王正见王都护。去岁时候,王都护与那位新可汗曾同生共死过,对此人赞不绝口,为此上书圣人为其请封。连带着圣人对新任的可汗也印象极好,称其忠贞谦卑,且兼六艺,是可用之人。
哪知今日未见,便已知失策。只怕又是装模作样,骗取圣心之人。
好好的一座碎叶城,成了各部争夺之地,这来来回回的,哪里经得起这些人这么嚯嚯?
初来乍到,又不敢太过冒进,只道:“我等这般模样面见可汗,只怕失敬。还请叶护待我等收拾完毕,再去拜见可汗不迟。”
悉波却是全然不放在心上,只是一摆手:“不碍事。可汗不拘这些小节。”
李付吃了个钉子,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有些为难地侧头看了杜筠一眼。
沿路将这些异常尽收眼底,杜筠这边早已是警铃大作。且不说那册书,像杨昢这般身份之人带着册书到此,受此待遇,绝非应当。
她想了想,高声道:“叶护大人。”
随即不再跟随前行,而是定在了原地,就在鸿胪客馆门前。
李付也不知她这回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不由得紧张。只是她停下来,他便也随之往后退了几步,站到门前。
这叶护蛮横,又带了一大群人,自己这边不过三五人而已,且都已疲惫不堪,动手肯定是动不得。
他这个时候去看杜筠,确有向她求助之意:她比他更善于应对这种难缠之人。
此时她站在那里,挺直了腰板,铆足了气势站在那里:“叶护大人既着唐服,又带了人来迎接,我们也当大人是懂唐人的规矩的。”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不知情的,还当是赞扬。只是她既咬牙说了“规矩”二字,便知不是真心,而是嘲讽。
李付闻言,漏出一丝笑意。好的坏的,都让她一句话给说了。
可惜这这暗刀子藏得太过隐秘。杜筠话出了口,瞧悉波没什么反应,就知道他怕是没听明白。
巧舌如簧的人她没在怕的。做生意的,最不怕的便是唇舌之战,可这只对脑袋灵光的人好使。她最怕的,其实是愣头青。
再是能言善辩,绵里藏针,碰到个连话都听不明白的武夫,那便没辙。
悉波这个样子,今日好言好语,是办不成事了。
她不过片刻犹豫,便接着说下去:“按照唐人的规矩,不论是待客,还是来客会见主人家,都要沐浴更衣过,方才是礼遇。我等今日风尘仆仆,形貌欠妥,实属无奈。可若是这样前去会见可汗,知道的是可汗怠慢我等,不知道的,还当是大唐有意怠慢碎叶川。”
杜筠说这通话,其实也带了揣测。
她不知全貌,一开始只当是叶护见了她几人寒酸,这才拜高踩低,想要给自己等人一个下马威。
只是听杨昢与叶护所言,才意识到这趟来碎叶,比她所以为的“过路”要更复杂一些。
杨昢是带了诏书来的。
方才杨昢悄摸与她说,那诏书所说的俱支可汗,将替了先前的伊里底蜜施,成为碎叶川新的十姓可汗。
碎叶川动荡已久,先前派来的使者多有殒命途中的。因而此次派了杨昢来,并未声张,一路低调至碎叶城,才亮明身份。
这是打算闷声办大事。
杨昢与杜筠几人自庭州离开,比计划的随使团前来提前到了这许多,却凭着一声通传,便有人领着人,穿着唐服便前来迎接,定是看重。
悉波叶护这般着急要将人带去见可汗,只怕也是为了这诏书。
他再是火急火燎,礼数全无,至少,碎叶对大唐的依附并没有变。
因而,将此事上升到碎叶与大唐之间,也是要向他挑明了,这般行径,于碎叶并无好处。不要搬起石头砸伤了自己。
她话音刚落,身后之人,尽数拔刀而出。
双方刀剑相向,似是一触即发。
李付见状,怒目相向。却见杜筠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背对着那些人,似是没有半点担忧,只是冷冷地盯着悉波。
悉波虽无礼,然人多势众之下,却并无动手强抢诏书之意,只是强迫他们跟着他走。杜筠觉着——他们对杨昢有忌惮。
所以他们暂时不会动手。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并不担心撕破脸。待他们如愿,未必会放杨昢活着回去见圣人。
她得想法子提醒杨昢。今日的变故太过仓促,眼下断不能前去见那可汗,必得先在客馆住下,商量对策,再作打算,方有回旋之地。
“叶护便是赌一时之气,脑袋也得转得比手下的刀快才行。”她直视悉波,他既听不懂,便别怪她拐着弯骂人:“今日我等公然走在长街之上,怕是整个碎叶都知道,大唐遣了使者。您再是不愿,也请将我等的意思,转达给可汗。碎叶川的脸面,今日可是在二位的手里了。”
这么说完,她便停下,想看那叶护作何反应。
悉波未令人将刀放下,只是略作思虑,招手唤了个人到身边,说了几句。那人领命离开。
杜筠的心,随即沉了下去。
****
杜筠所忧心的,并非是去鸿胪客馆歇息之事。不过是将人拾掇整齐,算不上多么要紧的请求。
只是悉波领她们前去的方向是碎叶城的牙庭。她原先拿不定,悉波叶护这般,究竟是那位可汗的意思,还是他本人为了邀功的作为。
这点最后的疑惑在悉波令人去传话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杨昢在此,只怕将有一场硬仗要打。
果不其然,在传话的回来同悉波说了几句之后,他面色随和了许多,又将错处揽到自己的身上:“怪我误会了可汗的意思,自作主张。可汗说使者远道而来,合该好好歇息,明日再见也不迟。”
李付的面色这才缓和了些。
可话虽如此,悉波带来的那些人却依旧是寸步不离的跟在身后,一直跟进了鸿胪客馆院内,也丝毫没有要散去的意思,惹得客馆内他国使者有好事者,不住地瞟向此处。
这回,还没待李付等人开口,那悉波已道:“使者还请不要误会,实在是前朝余孽犹存。我们只是想保证使者的安全,并无他意。”
李付面上的怒色都快要遮掩不住,更别提有什么好言好语。可眼下又不是发作的时候,只好闷着气道:“那既是如此,让他们在外面守着就是。本使沐浴更衣,他们难道也要跟着?”
他这话一出,悉波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我将人留下,使者有事只管吩咐。明日一早,我再来接使者面见可汗。”
说罢,瞥了杜筠等人一眼。
李付冷哼一声,不做应答。
杜筠等人面面相觑。李付这“沐浴更衣”多半只是赶人的话,悉波这一扫却像是意有所指,弄得他们几人进退两难。
正犹疑之际,李付松口道:“就令他们出去守着吧,不必劳烦。留个人,替我打些热水来就行。”
又看向随行而来的几个人:“各位也幸苦了,先去休息吧,晚些再来。”
那些人面上阴晴不定,多是担忧,互看了一眼,终还是有人开了口:“我等在外头守着公子。”
这人唤梁子承,是与他们同行自庭州而来的人之一。年纪在二十三四,瘦削而敏捷,擅轻功,一路行来常在前头探路。在这几人中是算是领头的那一个。
这些人同路历经过生死,早已是惺惺相惜。加之有裴思的嘱托在,不论如何,都不愿留李付一人在此。
李付看了看门前守着的碎叶兵,又将目光落到了杜筠的面上停留了一会儿,才看向了梁子承,松口应了一声。
有梁子承在,杜筠也多少放下心来。
她抬腿就要跟着剩下几个出门,却听得身后李付出声道:“杜晚郎。”
她脚步一滞。
李付唤得漫不经心:“你留下伺候。”
****
房中只留下杜筠与杨昢二人。
杜筠探了探,梁子承与悉波留下的人各自一边守在门外,互不让步。
那胡人说是守卫,实则整个人都要贴在门上,分明是想要探听房内的动静。
她退回去,冲李付摇了摇头。
李付会意,并不吱声,只是冲杜筠招了招手,指了指房内,口型说着:“里头说。”
他一边这么说着,一边低下头,手上动作不停,从蹀躞上卸下鞶囊来,交到杜筠的手上。
那是一只平平无奇的皮鞶囊。与他腰间的弯弓箭囊挂在一处,不算惹眼。拿在手中,却是有些分量。
杜筠一时心头五味杂陈,她不知是该接下还是拒绝。如今这关口,他将盘缠尽数托付给自己,这是要做什么?
该不会,是想让她一人带着银子离开?
她杜筠难道是这样的人!
她心有窃喜,亦是不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般惴惴,面上却端正道:“公子,我虽爱财,却也取之有道。这使不得!公子将我当做什么人了?”
杨昢瞧她那压不住的嘴角,便知她是误会了。
杜挽娘会不会帮他,他心里也没底。她怎不懂其中凶险,这会儿脑中想的竟还是银子。
他抿唇不言,将另一只手覆上她的手背,轻轻按住,示意她稍安勿躁:“杜姑娘。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