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姑娘可还记得我们曾在山间聊起过,碎叶城在这十年间,已有四位可汗?”
“去岁时候,北庭都护府王正见来报,先十姓伊里底蜜施可汗登位数年后,日渐狂妄暴虐,有叛教之嫌,惹得民怨四起。
当时伊里底蜜施麾下有左右叶护二人。左叶护悉波,就是你方才见到的那位,是十设中突骑施设。右叶护俱支则是胡禄部的新设,年轻勇烈,一腔热血。
伊里底蜜施久居高位,脾性日渐转变,二位叶护都看在眼里。
悉波不置可否,而俱支眼见可汗脾性变得残暴常有忧虑,终于在其推行酷刑之时前去北庭求援王正见王都护。
而对长安来说,碎叶城安稳五年,变故徒生,连圣人都颇为意外。但既有迹可循,便允了王都护的请战。王都护率兵攻破碎叶,直取宫城。也是经此一役,与俱支相识。他觉得俱支为人坦诚,能辨别善恶,索性向圣人请封他为十姓可汗,接替伊里底蜜施,
而王都护自己,则撤回了庭州。
去岁秋日,也就是你我相识之前,消息传入了长安。圣人便依奏折中所言,称俱支不从□□,兼具六艺,封了他接任十姓可汗,封号移拨。
这将是近些年来的第五位可汗。”
他说完这些,细细地观察着杜筠面上的表情,浅接上一句:“可汗之争尘埃落定,自当行册封之礼。只是从前来碎叶宣旨的使者,多有殒命途中而无从查。因而此次圣人密诏,由我潜在康居使团中,将诏书带出来。 ”
杜筠一直以为,他是为了叶略考来的西域,同她一般。没想到秘密之下还藏了旁的秘密。
册封属地可汗,与部族首领间的纷争,这与她是那般遥远的事。如今身旁多了这么位鸿胪寺卿,竟令得她也身处其中。
她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想要躲避:“这是你们鸿胪寺的事,与我说来做什么。”
李付将掌心收紧,灼灼地盯着她的眼:“诏书就在这只鞶囊中,明日它不能随我同入牙庭。今日悉波的作为,姑娘也看到了。他们越是急迫地想要拿到诏书,便越是有鬼。眼下不知碎叶是何情况,去岁之后是否又有变数。"
“碎叶城若忠于唐廷,这诏书是新任可汗的册封文书。碎叶若有异心,这诏书便是往后数十年的祸端。唐廷使者,有为大唐游监属地的职责。夜里,我会请梁子承助姑娘从这里出去。我处处受掣肘,能信的只有杜姑娘。”
杜筠被他这般盯着,心下动容,却仍是想了法子推脱:“公子怎的就只能信我了,不是还有梁子承他们......”
“乌孙姑娘掩面,这里没有人比杜姑娘更好藏身。”他一语道破,并不像是请求,更像是命令一般掷地有声,令她不好再说个“不”字:“再好的轻功,能逃多远?而免遭怀疑,是只有杜姑娘才能做到的事。”
他甚少对她有什么请求,这似乎是头一次:“还请姑娘带着它走。沿十字大街往南可出子城,外有罗城。罗城南有大唐衙署,杜姑娘可前往一探,见机行事。”
“若有半点不对,即刻离开碎叶,至于诏书,毁了它便是。”
这下,杜筠一个激灵,终于回过神来:“公子让我毁了它?这是圣旨,要掉脑袋的!”
她一时情急,脱口而出,连着声音都拔高了几分。李付措手不及,一只手环住她的后颈,另一只手捂住了她的口舌,将她的声音闷在了掌间。
双目相交,呼吸咫尺。
杜筠起了一身冷战,心都要跳出。许久才冷静下来,移开了目光,将李付的手掌撩开,压低声音质问:“公子这是在给我挖坑。”
她当她够胆大了,不想眼前这位谦和君子,情急之下,竟比她更不管不顾。她暗自悔恨不该靠近这些世家子弟。他们的难处,哪件不是要拿脑袋顶着的?
可偏偏,杨昢是她自己招惹的。今日能提前活着到碎叶城,都可以说是多亏有他相帮。
这个时候丢下他开溜,显得她很不讲江湖道义。
李付像是不曾将她的话落入耳中,只是垂眼瞧着自己的掌心,若有所思。长长的眼睫垂下来,细细密密地挡住了他的眼神,衬他眼中星星点点,竟似柔情。
却教杜筠更加不安,她锁着眉头,试图穿透他的眼睫,看进他的心里。
“无妨,若在下回不来,谁又知我将诏书给过姑娘?总是在下办事不力的罪过,何必累及无辜。”
他像是在说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声音不带一丝起伏,便知他是下了决心。
外头似有交谈之声,怕是有人来了。
李付轻道一声“冒犯”,迅速地去了蹀躞与外袍,丢到她的手中,掩盖住她手中的鞶囊。
杜筠仓皇接下,那衣衫温热,令她不禁面红,一时僵在那里,手摆着也不是,收回也不是,只低下头去。
大门吱呀打开,有三五蒙面胡姬抬着热水与沐浴之物进来。李付侧过头去看了一眼,便欲将人赶走:“把东西放下,都出去吧。”
又使了眼色对杜筠道:“你将衣裳收好,也回避吧。我有分寸。”算是安抚。
****
就为着杨昢白日里那几句话,杜筠一夜未眠。这么睁着眼到了寅时,终于窗柩边传来了轻微的敲击声。
梁子承果然就在窗外,匆匆忙忙得将一个包裹塞进杜筠的手里:“这里头是一套侍女的衣衫,还有一张舆图。我方才去瞧了,南边子城城门已严防死守,姑娘不可贸然前去罗城。若要离开,当再寻旁的路,出城回碎叶川,沿着水路向南,或有一线机会回到安西。
明日公子会想法子独自随悉波离开,守卫当更为松散。后院柴房侧门处驻守薄弱,地势偏高,以杜姑娘的功夫,当出得去。”
杜筠心下一惊:“公子独自前去?”
“公子说了,他们要的是唐廷使者。”梁子承的眼中装着不安,看起来颇为消沉:“对方的人比我们多的多,多几个人去并无助力。他独自前去,对方只会更为放心。”
杜筠盯着窗棂上雕着的十字火莲,没有接话。
这窗棂似是新换上的。似是圣火又似乎不是,也不知是哪位的眼光,不伦不类,怪异得很。
杨昢的意思她不是不明白,俱支可汗若是存了杀心,多几个人去也不过是送死罢了。他若独自前往,说不得鸿胪客馆中就会松懈下来。
这样,剩下的这几人有逃离的机会。
“公子说,俱支尚有由大唐使团册封的期许,使团来前他且安全,其他人却未必。他若没回来,请姑娘给明昭捎个信,要他多加防备,莫入碎叶,等我们的消息。”
“大唐西北安稳,系杜姑娘一念之间。”
杜筠闻言惶惶笑开:“当真是穷途末路,教他这般看得起我。自个拿命去逞英雄,把担当都丢给我,不觉得有些狡猾么?”
明日几人能否留下,她有是否能顺利逃出去,都还是未知。
梁子承此刻心里也不好受:一行人饱受流离之苦,本是想着来碎叶好好休整,谁知竟此处竟还有这等局面等着他们。
“在下倒是觉得,觅梧公子极其看重姑娘,才委此重任。”
这话他说的并不违心。她能文善武,脑袋转得也快,大家伙都看在眼里。
白日里若非杜筠出头,此刻只怕是所有人都已受困于牙庭,哪还有今夜这番谋划的机会。
杜筠不想再听他劝说下去,打起精神来:“你可知,这碎叶城中最大的人牙市场在哪里?”
“姑娘要去买人?”梁子承颇有些意外,不太明白她突然问起这个做什么。
“碎叶城的近况还是本地人知道的多些,买些人手来,探探消息。”
杨昢让她等他三日,她自是要开始着手探查崔四与阿里曼之事。何况碎叶城中藏着这么一支势力,而这位新任可汗又行事乖张,谁知二者有无关联。
那新任可汗就是阿里曼之人也不一定。
这个想法一冒头,她自己也吓了一跳。
杨昢说过,伊里底蜜施治下碎叶城曾有过多年的安稳,一直到去岁夏秋之际。
驱逐伊里底蜜施,俱支是发起者,也是最终受益者。
伊里底蜜施有“叛教之嫌”,这话是从谁的口中说出来的?若是俱支,又有几分可信?
虽说她未见过俱支可汗本人,今日早些悉波的所为已令她对这位新任可汗的印象落到了谷底。
话语是掌握在胜者手中的。若说是俱支为了自己上位,栽赃了前任伊里底蜜施,篡改了真相,混淆视听以诓骗圣人,似乎也完全说得通。
若他的身后还有阿里曼的支持......杜筠只是揣测,便已不觉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她勒令自己不要再深想下去。空穴来风的猜测,决不能说与旁人。错误的揣测或掩了看清真相的机会,将人带入歧途。
按下这些想法,她眼神清明地望向梁子承:“城中之中可有祆寺?”
“自是有的。”梁子承不明所以:“而碎叶城以祆教为尊,连可汗也要敬上三分。最大的祆神楼便是火神寺,在南边黎昌坊。”
“那最好,夜里此时,火神寺见,我会在塔顶等你们。”
杜筠思虑再三,还是决心帮他一把。
不仅仅是这一路扶持而来的情谊。
梁子承方才说,杨昢要只身入虎穴,保他几人性命。这等胆识,也令她如今对这位鸿胪寺卿,更是再高看一眼。
他不是世家娇生惯养的杨二公子,他是大唐三品大员,鸿胪杨寺卿。
他既有意背水一试,刀山火海,她陪他闯一闯。
“去岁时候,北庭都护府王正见来报,先十姓伊里底蜜施可汗登位数年后,日渐狂妄暴虐,有叛教之嫌,惹得民怨四起。
当时伊里底蜜施麾下有左右叶护二人。左叶护悉波,就是你方才见到的那位,是十设中突骑施设。右叶护俱支则是胡禄部的新设,年轻勇烈,一腔热血。
伊里底蜜施久居高位,脾性日渐转变,二位叶护都看在眼里。
悉波不置可否,而俱支眼见可汗脾性变得残暴常有忧虑,终于在其推行酷刑之时前去北庭求援王正见王都护。
而对长安来说,碎叶城安稳五年,变故徒生,连圣人都颇为意外。但既有迹可循,便允了王都护的请战。王都护率兵攻破碎叶,直取宫城。也是经此一役,与俱支相识。他觉得俱支为人坦诚,能辨别善恶,索性向圣人请封他为十姓可汗,接替伊里底蜜施,
而王都护自己,则撤回了庭州。
去岁秋日,也就是你我相识之前,消息传入了长安。圣人便依奏折中所言,称俱支不从□□,兼具六艺,封了他接任十姓可汗,封号移拨。
这将是近些年来的第五位可汗。”
他说完这些,细细地观察着杜筠面上的表情,浅接上一句:“可汗之争尘埃落定,自当行册封之礼。只是从前来碎叶宣旨的使者,多有殒命途中而无从查。因而此次圣人密诏,由我潜在康居使团中,将诏书带出来。 ”
杜筠一直以为,他是为了叶略考来的西域,同她一般。没想到秘密之下还藏了旁的秘密。
册封属地可汗,与部族首领间的纷争,这与她是那般遥远的事。如今身旁多了这么位鸿胪寺卿,竟令得她也身处其中。
她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想要躲避:“这是你们鸿胪寺的事,与我说来做什么。”
李付将掌心收紧,灼灼地盯着她的眼:“诏书就在这只鞶囊中,明日它不能随我同入牙庭。今日悉波的作为,姑娘也看到了。他们越是急迫地想要拿到诏书,便越是有鬼。眼下不知碎叶是何情况,去岁之后是否又有变数。"
“碎叶城若忠于唐廷,这诏书是新任可汗的册封文书。碎叶若有异心,这诏书便是往后数十年的祸端。唐廷使者,有为大唐游监属地的职责。夜里,我会请梁子承助姑娘从这里出去。我处处受掣肘,能信的只有杜姑娘。”
杜筠被他这般盯着,心下动容,却仍是想了法子推脱:“公子怎的就只能信我了,不是还有梁子承他们......”
“乌孙姑娘掩面,这里没有人比杜姑娘更好藏身。”他一语道破,并不像是请求,更像是命令一般掷地有声,令她不好再说个“不”字:“再好的轻功,能逃多远?而免遭怀疑,是只有杜姑娘才能做到的事。”
他甚少对她有什么请求,这似乎是头一次:“还请姑娘带着它走。沿十字大街往南可出子城,外有罗城。罗城南有大唐衙署,杜姑娘可前往一探,见机行事。”
“若有半点不对,即刻离开碎叶,至于诏书,毁了它便是。”
这下,杜筠一个激灵,终于回过神来:“公子让我毁了它?这是圣旨,要掉脑袋的!”
她一时情急,脱口而出,连着声音都拔高了几分。李付措手不及,一只手环住她的后颈,另一只手捂住了她的口舌,将她的声音闷在了掌间。
双目相交,呼吸咫尺。
杜筠起了一身冷战,心都要跳出。许久才冷静下来,移开了目光,将李付的手掌撩开,压低声音质问:“公子这是在给我挖坑。”
她当她够胆大了,不想眼前这位谦和君子,情急之下,竟比她更不管不顾。她暗自悔恨不该靠近这些世家子弟。他们的难处,哪件不是要拿脑袋顶着的?
可偏偏,杨昢是她自己招惹的。今日能提前活着到碎叶城,都可以说是多亏有他相帮。
这个时候丢下他开溜,显得她很不讲江湖道义。
李付像是不曾将她的话落入耳中,只是垂眼瞧着自己的掌心,若有所思。长长的眼睫垂下来,细细密密地挡住了他的眼神,衬他眼中星星点点,竟似柔情。
却教杜筠更加不安,她锁着眉头,试图穿透他的眼睫,看进他的心里。
“无妨,若在下回不来,谁又知我将诏书给过姑娘?总是在下办事不力的罪过,何必累及无辜。”
他像是在说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声音不带一丝起伏,便知他是下了决心。
外头似有交谈之声,怕是有人来了。
李付轻道一声“冒犯”,迅速地去了蹀躞与外袍,丢到她的手中,掩盖住她手中的鞶囊。
杜筠仓皇接下,那衣衫温热,令她不禁面红,一时僵在那里,手摆着也不是,收回也不是,只低下头去。
大门吱呀打开,有三五蒙面胡姬抬着热水与沐浴之物进来。李付侧过头去看了一眼,便欲将人赶走:“把东西放下,都出去吧。”
又使了眼色对杜筠道:“你将衣裳收好,也回避吧。我有分寸。”算是安抚。
****
就为着杨昢白日里那几句话,杜筠一夜未眠。这么睁着眼到了寅时,终于窗柩边传来了轻微的敲击声。
梁子承果然就在窗外,匆匆忙忙得将一个包裹塞进杜筠的手里:“这里头是一套侍女的衣衫,还有一张舆图。我方才去瞧了,南边子城城门已严防死守,姑娘不可贸然前去罗城。若要离开,当再寻旁的路,出城回碎叶川,沿着水路向南,或有一线机会回到安西。
明日公子会想法子独自随悉波离开,守卫当更为松散。后院柴房侧门处驻守薄弱,地势偏高,以杜姑娘的功夫,当出得去。”
杜筠心下一惊:“公子独自前去?”
“公子说了,他们要的是唐廷使者。”梁子承的眼中装着不安,看起来颇为消沉:“对方的人比我们多的多,多几个人去并无助力。他独自前去,对方只会更为放心。”
杜筠盯着窗棂上雕着的十字火莲,没有接话。
这窗棂似是新换上的。似是圣火又似乎不是,也不知是哪位的眼光,不伦不类,怪异得很。
杨昢的意思她不是不明白,俱支可汗若是存了杀心,多几个人去也不过是送死罢了。他若独自前往,说不得鸿胪客馆中就会松懈下来。
这样,剩下的这几人有逃离的机会。
“公子说,俱支尚有由大唐使团册封的期许,使团来前他且安全,其他人却未必。他若没回来,请姑娘给明昭捎个信,要他多加防备,莫入碎叶,等我们的消息。”
“大唐西北安稳,系杜姑娘一念之间。”
杜筠闻言惶惶笑开:“当真是穷途末路,教他这般看得起我。自个拿命去逞英雄,把担当都丢给我,不觉得有些狡猾么?”
明日几人能否留下,她有是否能顺利逃出去,都还是未知。
梁子承此刻心里也不好受:一行人饱受流离之苦,本是想着来碎叶好好休整,谁知竟此处竟还有这等局面等着他们。
“在下倒是觉得,觅梧公子极其看重姑娘,才委此重任。”
这话他说的并不违心。她能文善武,脑袋转得也快,大家伙都看在眼里。
白日里若非杜筠出头,此刻只怕是所有人都已受困于牙庭,哪还有今夜这番谋划的机会。
杜筠不想再听他劝说下去,打起精神来:“你可知,这碎叶城中最大的人牙市场在哪里?”
“姑娘要去买人?”梁子承颇有些意外,不太明白她突然问起这个做什么。
“碎叶城的近况还是本地人知道的多些,买些人手来,探探消息。”
杨昢让她等他三日,她自是要开始着手探查崔四与阿里曼之事。何况碎叶城中藏着这么一支势力,而这位新任可汗又行事乖张,谁知二者有无关联。
那新任可汗就是阿里曼之人也不一定。
这个想法一冒头,她自己也吓了一跳。
杨昢说过,伊里底蜜施治下碎叶城曾有过多年的安稳,一直到去岁夏秋之际。
驱逐伊里底蜜施,俱支是发起者,也是最终受益者。
伊里底蜜施有“叛教之嫌”,这话是从谁的口中说出来的?若是俱支,又有几分可信?
虽说她未见过俱支可汗本人,今日早些悉波的所为已令她对这位新任可汗的印象落到了谷底。
话语是掌握在胜者手中的。若说是俱支为了自己上位,栽赃了前任伊里底蜜施,篡改了真相,混淆视听以诓骗圣人,似乎也完全说得通。
若他的身后还有阿里曼的支持......杜筠只是揣测,便已不觉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她勒令自己不要再深想下去。空穴来风的猜测,决不能说与旁人。错误的揣测或掩了看清真相的机会,将人带入歧途。
按下这些想法,她眼神清明地望向梁子承:“城中之中可有祆寺?”
“自是有的。”梁子承不明所以:“而碎叶城以祆教为尊,连可汗也要敬上三分。最大的祆神楼便是火神寺,在南边黎昌坊。”
“那最好,夜里此时,火神寺见,我会在塔顶等你们。”
杜筠思虑再三,还是决心帮他一把。
不仅仅是这一路扶持而来的情谊。
梁子承方才说,杨昢要只身入虎穴,保他几人性命。这等胆识,也令她如今对这位鸿胪寺卿,更是再高看一眼。
他不是世家娇生惯养的杨二公子,他是大唐三品大员,鸿胪杨寺卿。
他既有意背水一试,刀山火海,她陪他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