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里,许朝晞还有点恍惚。

    她打开手机,找到“赵嘉月”的名字,上一条还是她说给她的生日礼物已经寄到了学校,让她记得去拿。

    什么生日礼物,她都顾不上了。

    她发消息给她:嘉嘉!嘉嘉!嘉嘉!

    赵嘉月收到这三个感叹号的时候,正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她以为是许朝晞看到了自己送的生日礼物,喜欢得不得了,有点高兴地问她:是不是还挺喜欢的?

    还……还挺喜欢?

    不得了,嘉嘉也会读心术了吗?

    许朝晞颤颤巍巍地回复她:你知道了??

    赵嘉月这边还奇怪着,我送的东西我还能不知道嘛?她理所当然地回答:当然啊。

    许朝晞在宿舍里坐立难安,一会儿摆弄摆弄桌上的摆件,一会儿抽本书出来垫在下巴下,她想,这不会是陈晏和串通了她的闺蜜打探了她的喜好之后,处心积虑谋划已久的一场告白吧?

    嘉嘉怎么口风这么紧,一点儿也没透露给她!哼!叛徒!

    于是,另一边还在家里期待寿星收到礼物后会有好评返图的赵嘉月,收到了一句“大叛徒!”,附带一个不断发射积木块的蓝色小鱼表情包,表情包的上方也飘着一行字“你这个叛徒”。

    什么叛徒?怎么,是送出的礼物不小心踩中许朝晞的什么痛点了吗?

    赵嘉月迷茫而真诚地询问:送你兔子背包,是触犯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吗?

    关兔子背包什么事?哪里来的兔子背包?

    许朝晞再读了一遍和嘉嘉的聊天记录,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嘉嘉,是不是再说她送的生日礼物啊?

    等两个人结束了这段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误会解开后,赵嘉月如同她第一次询问置顶事件时一样,问她:“你对他,有没有一些好感或反感呢?”

    这个问题可太模糊了。

    好感,当然有好感,毕竟她都觉得他是可以专程来给自己过生日的朋友了。

    但具体这份好感是否可以和“喜欢”划上一个等号,她在心里留个问号。

    她想起陈晏和在告白的时候说自己曾上网去查“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那会儿她还腹诽,不愧是学霸,连“喜欢”这样一种应当全凭感觉做主的浪漫都要经过严格周密的调查收集,在反复深思熟虑之后,才能严谨地下定结论。但现在轮到她,她也好像也有些捉摸不透“感觉”一词。

    她回答赵嘉月的问题:我不知道。

    比起第一次她还能说出“欣赏”这样褒贬倾向显著的词语,现在这个答案显然更加模糊不清了。

    但赵嘉月作为旁观者,思路清晰。

    第一次,正因为完全没考虑过这种可能性,所以才能够公正客观地给予正向评价。

    这一次,正因为已经有些“可能性”的存在,所以才不能轻易给予任何评价。

    不是有一种说法嘛,说如果问“你有一百万的话,愿意分百分之五十给别人吗?”

    答案都是愿意。

    这里的金额如果换成五百万、一千万、两千万……

    答案都是愿意。

    但如果这里的金额换成“一百元”,答案立即变成了“不愿意”。

    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一百万乃至两千万,我都没有,所以即便答应了,也仅仅是一个口头笑话而已。

    但一百元,我有,如果答应了,就有可能变成了需要立即兑现的实际行动了。

    所以对于许朝晞而言,曾经因为这份喜欢“绝无可能”,因此可以轻而易举地去评价“欣赏”。而如今,在过去的一年里,两人的关系逐渐拉近,其中有她所没见证过的许多瞬间,也许许朝晞也隐隐感受到了一丝不同,才在此刻,这份“绝无可能”变成了“有可能”,因此不敢轻易评价,因为背后所带来的将会是一场奔赴山海的实际行动。

    赵嘉月在家里突然觉得有点美妙:许朝晞,也许就要谈恋爱了!

    但这件事不该由她这样一个局外人去戳破,许朝晞应当自己去挖掘发现这样一段情感上微妙的变化,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所以,她只是适时的引导了一下她的思路:不然,回顾一下你们这一年的相处,能不能给你一些思路呢?

    许朝晞收到赵嘉月的消息,沉吟了起来。

    有道理,喜不喜欢应当从两个人的相处中去找寻痕迹。

    说起来,她和他,是怎么渐渐熟悉起来的?

    最早是她差点儿抢了他的饭,后来她加入了演讲辩论协会,他指导她的思路,教她演讲的技巧,甚至在他们外出活动时帮助丢手机的她回学校……就这样,交集逐渐多了起来。

    先是两个班正巧抽中了一起团建,又因为遇到了冬日的初雪,他们还一起去了深夜的大海等日出,不过,这件事的结果不提也罢。

    再后来他们选修了同一门课,进入了同一个课题小组,这之后就有些一发不可收拾。

    去密室逃脱时,他背着她躲避NPC。

    去看展览结果偶遇了“大利”,救助过程中她被抓伤了,还是他陪着她去打的疫苗,嘶……那个疫苗可再不想回忆了。

    一起去参加市级演讲比赛,她倒霉,但他还是去帮她争取了第二次演讲的机会,虽然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组委会的。

    桩桩件件,都仿佛约定好了一样,恰到好处地把两个人的轨道延伸至同一方向上,不知不觉间,她和他,原来已经有了这么多回忆。

    陈晏和是个很好很好的人,长得帅,成绩好,努力上进,温柔内敛。

    这种好,和她喜不喜欢他并不直接相关,是他本来就很好。

    很多时候,她都觉得他像是站在大家身后稳稳的后盾,做任何事情只要知道和他一起,内心总是又踏实又安心。

    特别是于她而言。

    她这个人,爱哭爱笑,遇到事情情绪总是轻而易举摆在脸上,丢手机那次是这样,密室逃脱那次是这样,还有演讲失误那次,也是这样。

    好像她每次遇到的这些麻烦不已的问题,慌张忐忑,手足无措之时,他都可以淡然自若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这种感觉,是喜欢吗?

    许朝晞努力类比自己家庭里,父亲和母亲之间的交流模式。

    父亲和母亲好像一直都是互不依靠而又互相依赖的矛盾关系。

    明明就算有一方不在家,另一个人也可以周全地把家里家外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但每当两个人都在家的时候,母亲的力气就变得很小,父亲干活就变得马大哈了起来。

    她需要陈晏和吗?陈晏和,又需要她吗?

    可是,如果“需要与被需要”就是“喜欢”,那她的“喜欢”还真是数不胜数。

    她从小就热爱和别人的交流,是路上看到陌生人停下脚步举着手机迷茫时都要主动凑上前问问是不是找不到路的程度。她一直挺享受“被需要”的感觉,并从中汲取自我认同的价值感。

    当然“需要”也很重要,但更多的时候,“需要”的这一面,她更多展现给了亲密的人——家人和朋友。这么一想,从陈晏和带给她的安心感来看,至少能说明他们已经是很不错的朋友了。

    那,给陌生人指路的“被需要”,与面对陈晏和时的“需要”,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

    陈晏和说,喜欢是一件私密的事,每个人的喜欢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一点,她也认同。

    她喜欢美食,喜欢动漫,喜欢表达,喜欢今天的月色和明天的阳光,喜欢楼下的桂花和校门口的梧桐……她喜欢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但这些喜欢和喜欢一个人,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可她也有喜欢的人,她喜欢爸爸妈妈,喜欢嘉嘉,喜欢笛子,从这个层面来说,她也喜欢张思明,喜欢陈晏和。

    但这些朋友之间的喜欢和喜欢一个人,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她不明白。

    按照许朝晞的处事风格,对于实在想不明白的事情,那就大跨步往前走吧,只要先行动起来,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她下定决心,反正陈晏和也说了不必马上回答,她还可以在未来与他交集的过程里,去探索这个命题。

    当然,她告诫自己,探索的时间可不能无限延长,不然就是吊着人家的渣渣女了!

    此时,许朝晞还没意识到,她已经在以“和他会有交集”作为这件事的一个大前提了。

    想清楚这件事,她低头看了一眼手机时间,大喊一声“救命,要来不及了”,匆匆忙忙就收拾了洗漱用品,赶在在浴室关门前的极限时间,下楼去冲了个热水澡。再回来时,她整个人神清气爽。

    无论如何,被一个优秀的帅哥喜欢,还是一件让她挺美滋滋的事情的。

    她一边哼着歌,一边躺在床上再去翻看那些因为告白事件打断没来得及回复的生日祝福消息。

    其中,有一个她看着有点陌生的头像,名字是一串数字“0907512”,也发来了一条消息:学姐,没想到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快乐,希望我的祝福还不算太晚!

    思索了半天,她想起来了,是那个走路一定要同步调的学弟,沈安佑!

    傍晚那会儿,她匆匆忙忙通过了好友申请后,一直没来得及改备注。她先是礼貌地回复了“谢谢学弟”,然后又把备注改成了他的大名。

    说起来,这个时代,居然还有人微信名是一串数字,这难道也是军人世家的习惯吗?这会不会是沈安佑在家里的代号编码?

章节目录

须臾成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卡皮希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卡皮希拉并收藏须臾成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