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吏部的人已经来慰问过谢鲤了,带了许多药材,还有慰问金。
她也就趁机口头书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也省的她自己跑一趟。
凌云急了:“这么大事,你怎么事先不和我们商量呢?!”
他听说了老姐在殿试的言语后,也觉得有很大可能她会被派去广州,干她自己说的那事。
可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朝廷也不至于如此不通人情,怎么也会就近安排了职位。
广州那里,再不行,真的没人愿意去的话,他和老三去也行。反正他俩本来也留不了京城。
凌鸢往谢鲤那边深情地看了两眼,又吧啦吧啦掉了一排金豆子。
“他是个苦命人,父母早早去了,族中无人,只我这一个亲人了,若我不能照看他,还有谁能。”
“可也没见那些妻子生病,丈夫就辞官的……”
“你也知道那是妻子。”
凌云突然顿住了:“也罢,阿姐你再多想想。”
他对老弟使了个眼色,凌三跟着他走出去,莫名其妙问:“怎么了?”
“暂时不必再劝。”
“可……”
“阿姐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最是情深义重,只怕当时你让人去死她都肯。”
凌三叹气:“辞官就辞官吧,只是看着谢鲤那样子,我也难受,要是阿姐天天都……”
虽然,谢鲤和他们也是兄弟,但终究阿姐同他们更是血肉至亲。
决没有为了谢鲤,就让阿姐这样受苦的道理。
阿姐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能为了这样一个活死人,就这般蹉跎一生了啊。
而且他觉得,吏部不会准阿姐的辞呈。
不管是陛下还是大长公主,都希望女子不要拘泥于家庭之中。
阿姐是有情有义没错,但若要为了天下的女子做表率,她就不能这样辞官。
“而且,若是陛下准了阿姐的辞呈,阿姐就算是个标杆。日后别人再遇上这种事,若是不辞,岂不是显得自己没有良心。”
于情于理,朝廷都不会应允的。
凌鸢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新闻上不就喜欢吹嘘女人“工作家庭两不误”么。
一边辛勤工作,一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庭——“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这年头虽然没有什么贞节牌坊、烈女牌坊了,但这也差不多了。
当年,谢狗是用亲自手刃仇人的法子,让自己赚足了名声,在道德上立于不败之地。
她这边为了保险,没有选择那么干。眼下这个法子,也算可以。
她知道朝廷不会答应,但她得提。
她提了、吏部驳回,她再提、再驳回。
如此来来去去三次,大家都做足了姿态,气氛烘托足了,煽情也煽够了,也就差不多了。
三辞三让,也不过就是类似把戏。
又过几日,京兆府的人来了,是他们的案件有些细节需要核对。
现在四个当事人,两个死了,一个半死不活的。
只有她唯一的一个,既然喘气且能说话了。
“谢夫人,那日的事,您能在详细说一遍吗?”
有些杀人犯会重返案发现场,也许是是因为他喜欢自己作品带来的快感吧。
如果是影视剧,毕竟一定会和警察擦肩而过,只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以增强戏剧冲突。
凌鸢想了想,凶手亲自回顾案发现场,和重返现场也算是一个意思吧。
“我……”她低着头说,“我再想一想……”
*
三年一次科举,偶尔还有恩科,将近四百号人一次性到位,给他们一一分派工作,也算是吏部能够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了。
理论上,这比每三年对官员的考评更重要。投胎有多重要,这一点就有多重要。
在此之前,大家都是万里挑一的进士,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虽然名次上有差别,但到底不是什么天壤之别,大家都是胜者,回头族谱都要给你单开一本。
从宫门走出来,回望这巍峨的建筑,再看眼前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真的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错觉。
觉得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只要自己愿意,功名利禄都会纷至沓来。
若是侥幸能入二甲,更是一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霸气。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不光是贺九霄想肆意风流,大家都想。
这是到了分派官职的时候,各人大显神通的机会就来了。
就连吏部沈尚书也有些头疼。
自然、一般的新科进士任免不用他来管。
他堂堂六部之首的吏部一把手,要是连这些小事都要亲自操心,吏部也离关门大吉不远了。
“这个凌鸢……”
如何安置,是个问题。
若不安排她去广州,以她一甲探花的名次,必然要留在翰林院。
翰林院虽然嘴上说着清苦,可毕竟是接近天子.
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二、三名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余进士一般授任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
虽然这些年也不一定拘泥于此,但总有个旧例。
除此之外,皇帝觉得比较满意的进士,主要以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国子监学录用。
再外,就是六部主事。
像是凌云凌羽这样的名次,便是连主事也难,八成要外放了。
“且先暂缓任命,先让她休息一段时间?”
说来那个谢鲤,也着实是天妒英才。
自从女儿寡居归家,他就一直想着从新科的进士之中择一佳婿。
可惜谢鲤早已成婚,不然是个人选。
那凌鸢的两个弟弟,凌云凌羽年纪又太小了些,而且看心性,不是日后能够担当大任的。
他这其实也不是在挑女婿,而是在挑他的继承人。
沈广韵推门进来:“爹爹。”
沈尚书回过神来:“你二哥呢?”
“二哥说,今晚约了他一些……”
老沈一个头两个大:“行行行,别说了。”
就他这点子家业,早晚在这小子手里败的干干净净。
总归还是女儿好,如果韵儿能有那个小凌三五分水准,他也自然全力培养,只可惜了……
他问:“你如今在国子监如何了?”
他们这样的人家,家中女儿总还是要在外有一份工作的。
要的也不是那几个钱,贵在要体面。
“一切都好。”
说起国子监,就想到陆鼎之。
陆鼎之,刚过而立之年,生的是一表人才,办事也是妥妥帖帖,只是性子有些奇怪,老是喜欢捣鼓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而且至今还未婚配,实在是个女婿的大好人选。
可惜,他却不近女色?!
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还是演的。
“父亲。”
沈广韵言归正传,“宋大人让我得空问问您,说如今国子监实在人手不够,各科博士都是不足的,还有陆大人这般兼任的,想着这一科的进士能否有合适人员,能补充一二。”
这是正经要求,国子监祭酒宋大人自然可以正当和吏部提。
让沈广韵来这么问,却是以表亲近。
沈尚书突然问:“听说,你和那个凌鸢有过一面之缘?”
巧了,沈广韵正想问起这事,见父亲主动提起,忙说:“是,爹是想让她来国子监?”
沈尚书想了想:“国子监,倒也行。”
这个安排,陛下那边没问题,大长公主也挑不出错儿来。
就是凌鸢本人,也没理由不同意。
“你回去同祭酒说,让他再等等。”
她也就趁机口头书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也省的她自己跑一趟。
凌云急了:“这么大事,你怎么事先不和我们商量呢?!”
他听说了老姐在殿试的言语后,也觉得有很大可能她会被派去广州,干她自己说的那事。
可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朝廷也不至于如此不通人情,怎么也会就近安排了职位。
广州那里,再不行,真的没人愿意去的话,他和老三去也行。反正他俩本来也留不了京城。
凌鸢往谢鲤那边深情地看了两眼,又吧啦吧啦掉了一排金豆子。
“他是个苦命人,父母早早去了,族中无人,只我这一个亲人了,若我不能照看他,还有谁能。”
“可也没见那些妻子生病,丈夫就辞官的……”
“你也知道那是妻子。”
凌云突然顿住了:“也罢,阿姐你再多想想。”
他对老弟使了个眼色,凌三跟着他走出去,莫名其妙问:“怎么了?”
“暂时不必再劝。”
“可……”
“阿姐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最是情深义重,只怕当时你让人去死她都肯。”
凌三叹气:“辞官就辞官吧,只是看着谢鲤那样子,我也难受,要是阿姐天天都……”
虽然,谢鲤和他们也是兄弟,但终究阿姐同他们更是血肉至亲。
决没有为了谢鲤,就让阿姐这样受苦的道理。
阿姐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能为了这样一个活死人,就这般蹉跎一生了啊。
而且他觉得,吏部不会准阿姐的辞呈。
不管是陛下还是大长公主,都希望女子不要拘泥于家庭之中。
阿姐是有情有义没错,但若要为了天下的女子做表率,她就不能这样辞官。
“而且,若是陛下准了阿姐的辞呈,阿姐就算是个标杆。日后别人再遇上这种事,若是不辞,岂不是显得自己没有良心。”
于情于理,朝廷都不会应允的。
凌鸢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新闻上不就喜欢吹嘘女人“工作家庭两不误”么。
一边辛勤工作,一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庭——“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这年头虽然没有什么贞节牌坊、烈女牌坊了,但这也差不多了。
当年,谢狗是用亲自手刃仇人的法子,让自己赚足了名声,在道德上立于不败之地。
她这边为了保险,没有选择那么干。眼下这个法子,也算可以。
她知道朝廷不会答应,但她得提。
她提了、吏部驳回,她再提、再驳回。
如此来来去去三次,大家都做足了姿态,气氛烘托足了,煽情也煽够了,也就差不多了。
三辞三让,也不过就是类似把戏。
又过几日,京兆府的人来了,是他们的案件有些细节需要核对。
现在四个当事人,两个死了,一个半死不活的。
只有她唯一的一个,既然喘气且能说话了。
“谢夫人,那日的事,您能在详细说一遍吗?”
有些杀人犯会重返案发现场,也许是是因为他喜欢自己作品带来的快感吧。
如果是影视剧,毕竟一定会和警察擦肩而过,只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以增强戏剧冲突。
凌鸢想了想,凶手亲自回顾案发现场,和重返现场也算是一个意思吧。
“我……”她低着头说,“我再想一想……”
*
三年一次科举,偶尔还有恩科,将近四百号人一次性到位,给他们一一分派工作,也算是吏部能够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了。
理论上,这比每三年对官员的考评更重要。投胎有多重要,这一点就有多重要。
在此之前,大家都是万里挑一的进士,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虽然名次上有差别,但到底不是什么天壤之别,大家都是胜者,回头族谱都要给你单开一本。
从宫门走出来,回望这巍峨的建筑,再看眼前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真的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错觉。
觉得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只要自己愿意,功名利禄都会纷至沓来。
若是侥幸能入二甲,更是一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霸气。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不光是贺九霄想肆意风流,大家都想。
这是到了分派官职的时候,各人大显神通的机会就来了。
就连吏部沈尚书也有些头疼。
自然、一般的新科进士任免不用他来管。
他堂堂六部之首的吏部一把手,要是连这些小事都要亲自操心,吏部也离关门大吉不远了。
“这个凌鸢……”
如何安置,是个问题。
若不安排她去广州,以她一甲探花的名次,必然要留在翰林院。
翰林院虽然嘴上说着清苦,可毕竟是接近天子.
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二、三名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余进士一般授任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
虽然这些年也不一定拘泥于此,但总有个旧例。
除此之外,皇帝觉得比较满意的进士,主要以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国子监学录用。
再外,就是六部主事。
像是凌云凌羽这样的名次,便是连主事也难,八成要外放了。
“且先暂缓任命,先让她休息一段时间?”
说来那个谢鲤,也着实是天妒英才。
自从女儿寡居归家,他就一直想着从新科的进士之中择一佳婿。
可惜谢鲤早已成婚,不然是个人选。
那凌鸢的两个弟弟,凌云凌羽年纪又太小了些,而且看心性,不是日后能够担当大任的。
他这其实也不是在挑女婿,而是在挑他的继承人。
沈广韵推门进来:“爹爹。”
沈尚书回过神来:“你二哥呢?”
“二哥说,今晚约了他一些……”
老沈一个头两个大:“行行行,别说了。”
就他这点子家业,早晚在这小子手里败的干干净净。
总归还是女儿好,如果韵儿能有那个小凌三五分水准,他也自然全力培养,只可惜了……
他问:“你如今在国子监如何了?”
他们这样的人家,家中女儿总还是要在外有一份工作的。
要的也不是那几个钱,贵在要体面。
“一切都好。”
说起国子监,就想到陆鼎之。
陆鼎之,刚过而立之年,生的是一表人才,办事也是妥妥帖帖,只是性子有些奇怪,老是喜欢捣鼓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而且至今还未婚配,实在是个女婿的大好人选。
可惜,他却不近女色?!
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还是演的。
“父亲。”
沈广韵言归正传,“宋大人让我得空问问您,说如今国子监实在人手不够,各科博士都是不足的,还有陆大人这般兼任的,想着这一科的进士能否有合适人员,能补充一二。”
这是正经要求,国子监祭酒宋大人自然可以正当和吏部提。
让沈广韵来这么问,却是以表亲近。
沈尚书突然问:“听说,你和那个凌鸢有过一面之缘?”
巧了,沈广韵正想问起这事,见父亲主动提起,忙说:“是,爹是想让她来国子监?”
沈尚书想了想:“国子监,倒也行。”
这个安排,陛下那边没问题,大长公主也挑不出错儿来。
就是凌鸢本人,也没理由不同意。
“你回去同祭酒说,让他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