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你不许再进厨房了!”
厨房里漆黑的铁锅飞上灶台,底部嚣张地开个大口,仿佛在挑衅岁鸢和晋朔。
秋色明媚,到了岁鸢的新家化作唬人的秋老虎。
“第三个,”岁鸢冲他竖起三根手指,沉痛悼念命运多舛的锅,“算上汝南那个,这是第四个。”
晋朔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笑容:“可是我昨天给你做的红豆汤好像很成功啊,大娘夸我呢。”
岁鸢沉默了。
过去三天的一幕幕浮现在心头,从底部焦如木炭的饼,到和铁锅一起葬送化为灰烬的鱼……丰富多样、黑白相间,几乎可制成一册毒物品鉴。
她很想抓着头发大喊一声“师父你别浪费粮食了!”——但对晋朔的尊敬阻止了她恶语伤人七月寒。
这份尊敬化作原动力,拼命在岁鸢的脑子里榨取晋朔做成的所有吃食的回忆,想挤出两句褒奖缓和下师父在做饭方面可怜的尊严,霎时,香喷喷的大馒头、甜丝丝的红豆汤和光滑的煮鸡蛋争先恐后替晋朔邀功。
所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所有线索穿成一串,岁鸢恍然大悟:
“师父,我知道了——”
“你跟油犯冲!”
晋朔和岁鸢大眼瞪小眼,第一次产生了用自己新做的木刀把爱徒一棍挑出去扔了的念头。
但爱徒这几日也非常辛苦,和他一起修葺屋子——主要负责给他递工具材料;监督他做饭——冒死品尝他的成品;给他们的私塾招收潜在学员——带着村里小孩下河摸鱼。
这么一想,晋朔的恼羞成怒在自我说服下折半,面上嘴角弧度变也不变,采取折中方案,一刀把岁鸢的领子挑起来,岁鸢就这么嬉皮笑脸的无所谓着被悬在半空拎出了门。
这时邻居大婶的吆喝神兵天降:“小鸢,晋先生——来吃饭吧!”
岁鸢“咻”地跳下去,兴高采烈地把老师丢在了身后。
晋朔:“……”明天这小鬼头不会有点心吃了!
“来,小鸢,这是你的,这是你师父的。”刘大娘慈爱地给两个人各捞一大碗面,“辛苦你们帮我下田干活。”
“应该的应该的!是大娘一直很照顾我们嘛。”岁鸳一边吸溜面条一边给刘大娘的孙子挑菜,小名狗蛋的小家伙吃起饭来尚且鸡飞狗跳的。
晋朔吃相很斯文,咬断面条过后才开口道:“大婶,您儿子媳妇什么时候回来呢?”
“听官府说就花上个五六天,也快了,你们来的前一天他们刚走。晋先生,你说想开家私塾,我们家劳力多,倒是愿意把孩子送过去,可这里毕竟是乡下……”
晋朔放下碗筷:“无碍。本来也不打算指着这个营生,横竖这里一月也花不了几个钱。”
岁鸳附和:“是嘛!而且我问过村里好多小孩了,好多都想来私塾识字呢!”
白溪村本是雍州附近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近日雍州官府放了官差来通知,说是天隙阁牵头,和南疆的口岸订了贸易往来,农民可以去登记领种,是南疆那边的新作物,恰好适于在这一带耕作。
天边晚霞红紫相接,云朵似火焰一般在天幕流动,岁鸳梳着马尾在田间奔跑,一会儿就没影了。
晋朔也不急,慢悠悠踱着步子,果然岁鸳一会儿又像小马驹一样哒哒哒跑过来:“老师!村里去领种子的已经有人回来了!”
据回来的农民说,这种作物叫“锦陀柃”,交代他们耕作事项的官差说锦陀柃可入药用作麻醉。现在瞧着只是黑色的小小种子,瞧不出发芽了是什么样,听说很好成活。
且,凡是耕作锦妥柃的土地,一律免税,且分阶段根据成活情况按亩数发津贴。到时候官府统一组织集市售卖,南北所有商户都会来雍州采买。
锦陀柃种子躺在农户满是老茧的手掌心,是农家人的一点希望。周围的孩子大人都挤上前去看,只有晋朔远远地站在田埂上盯着种子,蹙起眉头。
没过几日,岁鸳发现自家墙角也堆了一口袋锦陀柃种子。
岁鸳:“……我还以为你不相信官府。”
阳光下,晋朔踩在梯凳上,小心地把牌匾放在门口木梁,上面“白溪村塾”几个字遒劲端方,还是岁鸳亲自写的牌匾。
“官府是不可信,”晋朔理所当然地说,接过岁鸳递来的锤子,“不过,小鸳,我问你,官府怎么说津贴的?”
“分阶段发吧?也对,”岁鸳思忖,“赖账的话大家肯定会撂挑子不干,反正这边土地户籍都一团乱,干脆我们也捞点油水。”
晋朔跳下来,他今日穿着宽松的便服,日头正晒,他敞着前襟,只有鼻尖挂了点亮闪闪的汗珠。他抬头检查白溪村塾的牌匾,相当满意。
“老师,你确定没问题?我们可买不到太多书,现在有的草纸都是进了趟镇子买的。”说起这个岁鸳也有些着急,大家都是邻居,晋朔要是打着搞村塾的名号把事儿办砸了,多少还是丢脸。
晋朔走过来,不甚在意地点一下她的脑袋:“师父我这点自信还是有的,买不到书就手抄呗,反正东西都在脑子里。”
他们一同往家里走,其实也就隔了几十步路。前天炸厨房吓到狗蛋,晋朔终于放弃了为人师表最后的尊严——他表示由自己负责备菜和搭配佐料的全流程,岁鸳来炒菜。
至此,师徒两人终于在家吃上了自己做第一顿的人饭。
雍州在邺延毗邻句越边境处,雄据内陆,比起岁鸳待过的冀州,这里的社会像个大染缸。不得不说,即使是在乡下,譬如白溪村这样人口不过百来户的地方,大家的心思也十分活络,官府发了通告便有不少人去领锦陀柃,再者,晋朔和岁鸳这样的外乡人,也被毫无异议地接纳了。
总之,处暑过后,秋风里终于夹杂了白溪村塾参差的读书声。
二十来个八九岁的孩子,男女都有,其中还有隔壁村子来的。岁鸳挨家挨户拜访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农户家中识字的人也不多。给他们开蒙,教他们识字写字是第一要紧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岁鸳去他们开垦的田里浇完水回来,看到的就是孩子们念书的场景。木屋的窗户大开着,岁鸳偷偷倚在外墙,晋朔今日没有束发,发丝密密地披在肩头,看着他温声教孩子们念《三字经》,岁鸳恍惚意识到,他们来白溪村也有半月了。
哪怕是给垂髫小儿当开蒙老师,晋朔也没有流露半分不耐。岁鸢一边监督师父,一边走神想着,晋朔来了这里过后头发颜色深了许多,接近于棕褐色,岁鸳总疑心之前他大概没怎么好好吃饭,所以头发才连带着营养不良。
下学后有些孩子留下,他们提前和父母讲好,可以管这些孩子的饭。晋朔去备菜,岁鸳理理衣角,自来熟地走了进去。
全体小朋友立刻捧场地齐声喊:“师姐!”
岁鸳非常受用地摸摸几个孩子毛茸茸的脑袋,从怀里掏出一大把糖果,给他们一人一颗。
还没走远的晋朔:“……”
小孩儿们在地板上忙着推推搡搡地打闹。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拉拉岁鸳的衣袖,怯生生道:“师姐。”
岁鸳坐到地上,把她揽进自己怀里:“怎么啦?”
小姑娘眼睛滴溜圆:“刚刚老师讲了一段信陵君的故事,侯生明明说朱亥是个厉害的人,为什么信陵君去拜访他,他却没有反应呢?”
“你觉得呢?”
小姑娘嗓音柔柔地道:“侯生是不是弄错他朋友的意思啦?”
岁鸳乐了:“你们要提前听下半段么?”
“要!”这个年纪的孩子喜欢听故事,纷纷跑过来坐下。
“你们都记得信陵君是魏国人吧?”岁鸳在地板上画了个三角,“他的姐姐嫁去赵国,后来逐渐强大的秦国打算派兵攻打赵国。”
“啊!那怎么办?信陵君要救吗?”
“信陵君当然要去救呀,可是秦兵强大,魏王不敢。这个时候侯生给信陵君出主意,信陵君曾经帮过魏王的宠姬如姬,让如姬替他们偷来兵符。信陵君出发之前,侯生又说,让朱亥与之同行。”
怀里的小姑娘惊讶道:“朱亥愿意去么?”
“朱亥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意思是他一直感念信陵君的礼遇,之前就算回应了信陵君,可那样的报谢太微末了,他要在信陵君真正需要救急的时候报答他。”
一个小孩不解地说:“虽然对信陵君来说是好事,可听起来好奇怪。就算要报大恩,之前也不用冷脸吧。”
岁鸳忍俊不禁:“你说的也对。不过游侠不拘一格的礼数,还有他们执着追求的东西,或许我们不会理解吧。”
又有孩子问:“师姐,什么是‘侠’啊?”
岁鸳一怔,自己放走的孩子称呼自己“女侠”的喊声似乎又响在耳畔,半晌才道:“司马公说侠客‘言必行’,‘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我们做到最后一条似乎有些难,不过我想大家努努力前两条还是要做到的。”
“师姐,我看你和师父都有木剑,可以也教我们剑法吗?”
大家七嘴八舌:“对呀对呀!也教教我们嘛!”
“哎呀,大家很喜欢你们师姐嘛。”
不知何时晋朔已经等在门口,干完活儿袖子捋了起来,手臂上肌肉线条清晰可见。大家虽然还是散漫着,却也自动坐得规矩了些。岁鸳起身准备去炒菜,听见晋朔对孩子们说:
“既然要找师姐学练剑,就得听她的哦。你们师姐可是很厉害的剑客——”
“做我学生之前,别人都叫她‘女侠’呢。”
岁鸳啼笑皆非地回头,晋朔脸被门口大树垂下的枝桠挡住了些许,她还是瞧见,老师笑得像春三月的风,修长明亮的双眸冲她眨了几下。
厨房里漆黑的铁锅飞上灶台,底部嚣张地开个大口,仿佛在挑衅岁鸢和晋朔。
秋色明媚,到了岁鸢的新家化作唬人的秋老虎。
“第三个,”岁鸢冲他竖起三根手指,沉痛悼念命运多舛的锅,“算上汝南那个,这是第四个。”
晋朔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笑容:“可是我昨天给你做的红豆汤好像很成功啊,大娘夸我呢。”
岁鸢沉默了。
过去三天的一幕幕浮现在心头,从底部焦如木炭的饼,到和铁锅一起葬送化为灰烬的鱼……丰富多样、黑白相间,几乎可制成一册毒物品鉴。
她很想抓着头发大喊一声“师父你别浪费粮食了!”——但对晋朔的尊敬阻止了她恶语伤人七月寒。
这份尊敬化作原动力,拼命在岁鸢的脑子里榨取晋朔做成的所有吃食的回忆,想挤出两句褒奖缓和下师父在做饭方面可怜的尊严,霎时,香喷喷的大馒头、甜丝丝的红豆汤和光滑的煮鸡蛋争先恐后替晋朔邀功。
所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所有线索穿成一串,岁鸢恍然大悟:
“师父,我知道了——”
“你跟油犯冲!”
晋朔和岁鸢大眼瞪小眼,第一次产生了用自己新做的木刀把爱徒一棍挑出去扔了的念头。
但爱徒这几日也非常辛苦,和他一起修葺屋子——主要负责给他递工具材料;监督他做饭——冒死品尝他的成品;给他们的私塾招收潜在学员——带着村里小孩下河摸鱼。
这么一想,晋朔的恼羞成怒在自我说服下折半,面上嘴角弧度变也不变,采取折中方案,一刀把岁鸢的领子挑起来,岁鸢就这么嬉皮笑脸的无所谓着被悬在半空拎出了门。
这时邻居大婶的吆喝神兵天降:“小鸢,晋先生——来吃饭吧!”
岁鸢“咻”地跳下去,兴高采烈地把老师丢在了身后。
晋朔:“……”明天这小鬼头不会有点心吃了!
“来,小鸢,这是你的,这是你师父的。”刘大娘慈爱地给两个人各捞一大碗面,“辛苦你们帮我下田干活。”
“应该的应该的!是大娘一直很照顾我们嘛。”岁鸳一边吸溜面条一边给刘大娘的孙子挑菜,小名狗蛋的小家伙吃起饭来尚且鸡飞狗跳的。
晋朔吃相很斯文,咬断面条过后才开口道:“大婶,您儿子媳妇什么时候回来呢?”
“听官府说就花上个五六天,也快了,你们来的前一天他们刚走。晋先生,你说想开家私塾,我们家劳力多,倒是愿意把孩子送过去,可这里毕竟是乡下……”
晋朔放下碗筷:“无碍。本来也不打算指着这个营生,横竖这里一月也花不了几个钱。”
岁鸳附和:“是嘛!而且我问过村里好多小孩了,好多都想来私塾识字呢!”
白溪村本是雍州附近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近日雍州官府放了官差来通知,说是天隙阁牵头,和南疆的口岸订了贸易往来,农民可以去登记领种,是南疆那边的新作物,恰好适于在这一带耕作。
天边晚霞红紫相接,云朵似火焰一般在天幕流动,岁鸳梳着马尾在田间奔跑,一会儿就没影了。
晋朔也不急,慢悠悠踱着步子,果然岁鸳一会儿又像小马驹一样哒哒哒跑过来:“老师!村里去领种子的已经有人回来了!”
据回来的农民说,这种作物叫“锦陀柃”,交代他们耕作事项的官差说锦陀柃可入药用作麻醉。现在瞧着只是黑色的小小种子,瞧不出发芽了是什么样,听说很好成活。
且,凡是耕作锦妥柃的土地,一律免税,且分阶段根据成活情况按亩数发津贴。到时候官府统一组织集市售卖,南北所有商户都会来雍州采买。
锦陀柃种子躺在农户满是老茧的手掌心,是农家人的一点希望。周围的孩子大人都挤上前去看,只有晋朔远远地站在田埂上盯着种子,蹙起眉头。
没过几日,岁鸳发现自家墙角也堆了一口袋锦陀柃种子。
岁鸳:“……我还以为你不相信官府。”
阳光下,晋朔踩在梯凳上,小心地把牌匾放在门口木梁,上面“白溪村塾”几个字遒劲端方,还是岁鸳亲自写的牌匾。
“官府是不可信,”晋朔理所当然地说,接过岁鸳递来的锤子,“不过,小鸳,我问你,官府怎么说津贴的?”
“分阶段发吧?也对,”岁鸳思忖,“赖账的话大家肯定会撂挑子不干,反正这边土地户籍都一团乱,干脆我们也捞点油水。”
晋朔跳下来,他今日穿着宽松的便服,日头正晒,他敞着前襟,只有鼻尖挂了点亮闪闪的汗珠。他抬头检查白溪村塾的牌匾,相当满意。
“老师,你确定没问题?我们可买不到太多书,现在有的草纸都是进了趟镇子买的。”说起这个岁鸳也有些着急,大家都是邻居,晋朔要是打着搞村塾的名号把事儿办砸了,多少还是丢脸。
晋朔走过来,不甚在意地点一下她的脑袋:“师父我这点自信还是有的,买不到书就手抄呗,反正东西都在脑子里。”
他们一同往家里走,其实也就隔了几十步路。前天炸厨房吓到狗蛋,晋朔终于放弃了为人师表最后的尊严——他表示由自己负责备菜和搭配佐料的全流程,岁鸳来炒菜。
至此,师徒两人终于在家吃上了自己做第一顿的人饭。
雍州在邺延毗邻句越边境处,雄据内陆,比起岁鸳待过的冀州,这里的社会像个大染缸。不得不说,即使是在乡下,譬如白溪村这样人口不过百来户的地方,大家的心思也十分活络,官府发了通告便有不少人去领锦陀柃,再者,晋朔和岁鸳这样的外乡人,也被毫无异议地接纳了。
总之,处暑过后,秋风里终于夹杂了白溪村塾参差的读书声。
二十来个八九岁的孩子,男女都有,其中还有隔壁村子来的。岁鸳挨家挨户拜访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农户家中识字的人也不多。给他们开蒙,教他们识字写字是第一要紧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岁鸳去他们开垦的田里浇完水回来,看到的就是孩子们念书的场景。木屋的窗户大开着,岁鸳偷偷倚在外墙,晋朔今日没有束发,发丝密密地披在肩头,看着他温声教孩子们念《三字经》,岁鸳恍惚意识到,他们来白溪村也有半月了。
哪怕是给垂髫小儿当开蒙老师,晋朔也没有流露半分不耐。岁鸢一边监督师父,一边走神想着,晋朔来了这里过后头发颜色深了许多,接近于棕褐色,岁鸳总疑心之前他大概没怎么好好吃饭,所以头发才连带着营养不良。
下学后有些孩子留下,他们提前和父母讲好,可以管这些孩子的饭。晋朔去备菜,岁鸳理理衣角,自来熟地走了进去。
全体小朋友立刻捧场地齐声喊:“师姐!”
岁鸳非常受用地摸摸几个孩子毛茸茸的脑袋,从怀里掏出一大把糖果,给他们一人一颗。
还没走远的晋朔:“……”
小孩儿们在地板上忙着推推搡搡地打闹。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拉拉岁鸳的衣袖,怯生生道:“师姐。”
岁鸳坐到地上,把她揽进自己怀里:“怎么啦?”
小姑娘眼睛滴溜圆:“刚刚老师讲了一段信陵君的故事,侯生明明说朱亥是个厉害的人,为什么信陵君去拜访他,他却没有反应呢?”
“你觉得呢?”
小姑娘嗓音柔柔地道:“侯生是不是弄错他朋友的意思啦?”
岁鸳乐了:“你们要提前听下半段么?”
“要!”这个年纪的孩子喜欢听故事,纷纷跑过来坐下。
“你们都记得信陵君是魏国人吧?”岁鸳在地板上画了个三角,“他的姐姐嫁去赵国,后来逐渐强大的秦国打算派兵攻打赵国。”
“啊!那怎么办?信陵君要救吗?”
“信陵君当然要去救呀,可是秦兵强大,魏王不敢。这个时候侯生给信陵君出主意,信陵君曾经帮过魏王的宠姬如姬,让如姬替他们偷来兵符。信陵君出发之前,侯生又说,让朱亥与之同行。”
怀里的小姑娘惊讶道:“朱亥愿意去么?”
“朱亥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意思是他一直感念信陵君的礼遇,之前就算回应了信陵君,可那样的报谢太微末了,他要在信陵君真正需要救急的时候报答他。”
一个小孩不解地说:“虽然对信陵君来说是好事,可听起来好奇怪。就算要报大恩,之前也不用冷脸吧。”
岁鸳忍俊不禁:“你说的也对。不过游侠不拘一格的礼数,还有他们执着追求的东西,或许我们不会理解吧。”
又有孩子问:“师姐,什么是‘侠’啊?”
岁鸳一怔,自己放走的孩子称呼自己“女侠”的喊声似乎又响在耳畔,半晌才道:“司马公说侠客‘言必行’,‘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我们做到最后一条似乎有些难,不过我想大家努努力前两条还是要做到的。”
“师姐,我看你和师父都有木剑,可以也教我们剑法吗?”
大家七嘴八舌:“对呀对呀!也教教我们嘛!”
“哎呀,大家很喜欢你们师姐嘛。”
不知何时晋朔已经等在门口,干完活儿袖子捋了起来,手臂上肌肉线条清晰可见。大家虽然还是散漫着,却也自动坐得规矩了些。岁鸳起身准备去炒菜,听见晋朔对孩子们说:
“既然要找师姐学练剑,就得听她的哦。你们师姐可是很厉害的剑客——”
“做我学生之前,别人都叫她‘女侠’呢。”
岁鸳啼笑皆非地回头,晋朔脸被门口大树垂下的枝桠挡住了些许,她还是瞧见,老师笑得像春三月的风,修长明亮的双眸冲她眨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