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自知大限将至,索性抛开顾忌,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时间里用最激烈的态度强制推行新政,凡阻挠新政推行者不论尊卑一律严惩,最严重的时候,仅半个月时间就有超过一百名官员因此事被罢免!罚俸者数以千计!
如此大规模大范围的官员惩戒必然造成大量冤假错案,或是惩罚过重。事实上,现代清史研究学者早已通过对世宗以及敦肃皇太后执政期间刑部留下的各类刑案卷宗研究发现,世宗皇帝晚年惩罚的官员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受罚者所受惩罚远大于所犯过错,另有部分人更是所犯罪行与生平记录存在极大误差,可见其中另有隐情。
遗憾的是,以上数千人中仅有小部分在敦肃皇太后执政期间得到平反,并且这些人得到平反和他们的政治立场有极大的关联……也就是说,不论是雍正晚年的大清洗还是敦肃皇太后执政后的大平反,本质都是借政治事件进行的政治清洗……】
武曌无语地看着屏幕里长相尖嘴猴腮眼神透着油腻傲慢的男人口沫横飞地夸夸其谈。
[这些油腻历史主播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任何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事情落到他们嘴里全成了旷古烁今的大阴谋大算计,黑心黑肺党同伐异的考量?有没有可能事情的真相单纯就是当事人犯了大错、执政者必须处罚他们?]
【不把鸡毛蒜皮的小事说成政治阴谋论、职场厚黑学,怎么显得他们的历史视频内容深邃有思想有内涵值得反复观看?】
凤龙不屑地评价道。
[也对……这些人虽然满嘴大道理,实际也就是一群用哗众取宠获得他人赞赏和金钱的未来版说书先生,若他们真能洞穿人性先机、掌握权力运行游戏规则,又怎么可能甘心做个靠听众赏钱过日子的说书先生?]
武曌抬手,关闭历史直播屏幕。
她看历史直播是为了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不是为了听“说书先生们”自以为深邃奥妙其实幼稚可笑的政治分析。
[皇上如今危在旦夕,我也该准备准备……粉墨登场……]
【……年羹尧那边……要不要通知他立刻回京?】
凤龙兴致盎然地询问。
武曌想了一下,决定不召年羹尧回京。
[以我如今的身份,即便没有年羹尧在旁拱卫,也能母凭子贵成为圣母皇太后,反而是年羹尧回京可能引发宗亲朝臣们的顾忌,怀疑我想用年羹尧的力量独霸朝政将他们从权力中心挤出去……]
【可是你原本的打算就是——】
[当徐徐图之。]
武曌嫣然一笑,笑容中含着必胜的骄傲。
……
……
天气逐渐转暖,雍正在妃嫔和重臣们的簇拥下来到圆明园。
此时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虽还不到被后世称为“万园之园”的全盛期的三分之一,却也已经在大清工匠们连续数年的精心修筑中流露出睥睨全球的辉煌气象。
雍正坐在结合西洋工艺做成的轮椅上,看着以年希尧为首的内务府官员们严格按照自己的设想图一比一修建还原的精致风景,不禁叹道:“如此盛世美景,放眼全球也只有朕的泱泱大清能够修建!能够拥有!”
众臣闻言,连忙谄媚附和道:“皇上所言极是,我大清如今正是鼎盛,如红日中天,西洋那些蛮夷小国连给我们大清提鞋都不配。”
“蛮夷小国锤破脑袋也就能弄出些上不得大雅之堂的东西,哪像我们大清,随便提出一件东西就能让他们享用一生!”
“皇上英明神武,庇佑大清江山万年万万年!”
“……”
“闭嘴!”
过分的谄媚让雍正皱紧眉头,喝令众臣闭嘴,抬手示意怡亲王上前:“十三弟,你怎么看?”
“皇上,大清当下确实如日中天非比寻常,但是臣弟以为……若因此低估了西洋小国,将来必定有大祸患。”
“你担心西洋人的火木仓、蒸汽机以及纺织机会对大清造成影响?”
雍正有些不以为然:“朕已经让造办处研究西洋人的东西,仿制改良出更好的东西。”
“可是皇上——臣弟愚见,我们从西洋船只处购得的未必是西洋人那边最新最好的……”
怡亲王忧心忡忡。
“你担心西洋人对大清有所隐瞒?”
“皇上——”
“对大清有所隐瞒这种事本就在大清的预料中,然而西洋距离大清有万里之遥,除非他们插上翅膀否则——”
“万一他们真有朝一日能插上翅膀呢?”
怡亲王脱口而出。
雍正愣住,伺候在他身旁的皇后、皇贵妃以及皇贵妃身后的尹贵人也都露出诧异神色。
[居然……怡亲王莫非也……可是这种事情……天幕说过,飞机这东西要再过至少一百年才能产生,年氏与我不可能活到百年以后,自然不必担心……]
皇后如此想着,面色逐渐恢复平静。
尹贵人的想法则是——
[怡亲王不愧是雍正诸多兄弟里面最得信任最有能力的那个,生在十八世纪初却能凭本能猜想意识到制空权对未来战争的重要性,可惜他的时代距离科技大爆发太遥远,他从小接受的男性精英教育也让他完全不可能跳出阶级叙事和性别叙事的限制,意识到唯有变革才是出路……所以我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姐姐,姐姐才能将这个世界带往全新的未来……]
[你们两个人的想法可谓是南辕北辙各有千秋。]
将皇后乌拉那拉氏和尹无归的心思收入心间,武曌低头,假装不安惊恐道:“皇上,奴才以为怡亲王的话虽有几分异想天开,却是不可不听、不可不顾。”
“你也觉得西洋人未来可能对大清构成威胁?”
雍正抬头,反问皇贵妃。
武曌:“常言道,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何况西洋人与大清远隔千山万水,样貌品性均与大清不同,更从未受过圣人熏陶。”
“……皇贵妃说得有道理。”
雍正转头,看了眼此刻被官员们拦在三丈开外的西洋传教士们:这些人进出大清宫廷数十年,至今依然顽固地身穿教士长袍、胸前佩戴十字架,不愿遵从大清习俗。
[这些传教士渴望在大清宫廷得到朕的重用尚且不愿脱下传教士长袍换上大清马褂取悦朕,何况他们远在西洋的同胞?可见西洋人和大清人完全不一样,是异类,是他者!是不可不防的蛮夷!]
【你准备怎么防备他们?】
凤龙骤然出现,轻盈地坐在才露出水面的还未完全舒展的荷叶上,清风吹过,如丝绸般柔顺的黑发随风摇晃,越发衬得皮肤白皙没有血色不似人类。
[你在提醒朕吗?]
【别把我想得那么高尚,我只是由着兴致观察世界,偶尔干涉世间的芸芸众生。】
[朕只知道你已主动对朕示警,朕必须对此有所警惕。]
雍正迅速得出结论。
作为封建君主,他最在乎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的统治能否千秋万代。
“……十三弟关于西洋人的见解确实有道理,朕现在正式授命十三弟监督、提防西洋人,后世也必须对西洋人随时保持警惕,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何况西洋人如今掌握了比大清更好的机械技术……又不愿接受大清的圣人教化,难保有一天不会对大清生出狼子野心!”
“皇上英明!”
众人纷纷附和雍正的安排。
站位距离皇帝三丈开外的传教士们见大清官员突然集体跪拜恭贺,纷纷跟着弯腰恭祝大清皇帝聪明智慧。
“哼~”
雍正得意冷笑,示意回宫。
“皇上起驾!”
……
……
回到宫中,雍正突然感觉后颈渗着冷意,他转过头,看到皇额涅的面容。
“皇额涅……皇额涅……你……”
皇额涅没有说话,苍白憔悴的面容静静地呈现在雍正面前,眼神带着浓重的悲伤。
“你为什么不说话?因为你已经无法说话?还是你……你对朕无话可说……皇额涅……你……你为什么独独对朕如此残忍……是朕让你成为太后……让你拥有女人在这世上能拥有的最高荣光……为什么你却……却对朕始终不满意……为什么……”
【因为你给她的不是她想要的。】
凤龙出现,吹破萦绕雍正的阴影。
【你已时日无多,赶紧准备后事吧。】
[什么?朕……朕……]
【赶紧准备一下吧。】
凤龙连敷衍话都不想说。
雍正却对祂的残忍宣判感到由衷轻松。
[大限终于到了吗?朕的时间终于已经到了吗?那朕……皇额涅与朕之间的恩怨……皇额涅还会再……大清江山将来是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死后的事情自有后人想办法解决,你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凤龙上前,闪烁鳞片光芒的手轻轻划过雍正的眼睛。
【看见丧礼现场飘荡的白色纸钱了吗?】
雍正闻言,眯眼看去,看到本该空荡荡的宫门前一片白茫茫,白色海洋中间立着一块牌位。
[大清……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大孝至诚宪皇帝……是谁?是……是——]
朕!
如此大规模大范围的官员惩戒必然造成大量冤假错案,或是惩罚过重。事实上,现代清史研究学者早已通过对世宗以及敦肃皇太后执政期间刑部留下的各类刑案卷宗研究发现,世宗皇帝晚年惩罚的官员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受罚者所受惩罚远大于所犯过错,另有部分人更是所犯罪行与生平记录存在极大误差,可见其中另有隐情。
遗憾的是,以上数千人中仅有小部分在敦肃皇太后执政期间得到平反,并且这些人得到平反和他们的政治立场有极大的关联……也就是说,不论是雍正晚年的大清洗还是敦肃皇太后执政后的大平反,本质都是借政治事件进行的政治清洗……】
武曌无语地看着屏幕里长相尖嘴猴腮眼神透着油腻傲慢的男人口沫横飞地夸夸其谈。
[这些油腻历史主播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任何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事情落到他们嘴里全成了旷古烁今的大阴谋大算计,黑心黑肺党同伐异的考量?有没有可能事情的真相单纯就是当事人犯了大错、执政者必须处罚他们?]
【不把鸡毛蒜皮的小事说成政治阴谋论、职场厚黑学,怎么显得他们的历史视频内容深邃有思想有内涵值得反复观看?】
凤龙不屑地评价道。
[也对……这些人虽然满嘴大道理,实际也就是一群用哗众取宠获得他人赞赏和金钱的未来版说书先生,若他们真能洞穿人性先机、掌握权力运行游戏规则,又怎么可能甘心做个靠听众赏钱过日子的说书先生?]
武曌抬手,关闭历史直播屏幕。
她看历史直播是为了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不是为了听“说书先生们”自以为深邃奥妙其实幼稚可笑的政治分析。
[皇上如今危在旦夕,我也该准备准备……粉墨登场……]
【……年羹尧那边……要不要通知他立刻回京?】
凤龙兴致盎然地询问。
武曌想了一下,决定不召年羹尧回京。
[以我如今的身份,即便没有年羹尧在旁拱卫,也能母凭子贵成为圣母皇太后,反而是年羹尧回京可能引发宗亲朝臣们的顾忌,怀疑我想用年羹尧的力量独霸朝政将他们从权力中心挤出去……]
【可是你原本的打算就是——】
[当徐徐图之。]
武曌嫣然一笑,笑容中含着必胜的骄傲。
……
……
天气逐渐转暖,雍正在妃嫔和重臣们的簇拥下来到圆明园。
此时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虽还不到被后世称为“万园之园”的全盛期的三分之一,却也已经在大清工匠们连续数年的精心修筑中流露出睥睨全球的辉煌气象。
雍正坐在结合西洋工艺做成的轮椅上,看着以年希尧为首的内务府官员们严格按照自己的设想图一比一修建还原的精致风景,不禁叹道:“如此盛世美景,放眼全球也只有朕的泱泱大清能够修建!能够拥有!”
众臣闻言,连忙谄媚附和道:“皇上所言极是,我大清如今正是鼎盛,如红日中天,西洋那些蛮夷小国连给我们大清提鞋都不配。”
“蛮夷小国锤破脑袋也就能弄出些上不得大雅之堂的东西,哪像我们大清,随便提出一件东西就能让他们享用一生!”
“皇上英明神武,庇佑大清江山万年万万年!”
“……”
“闭嘴!”
过分的谄媚让雍正皱紧眉头,喝令众臣闭嘴,抬手示意怡亲王上前:“十三弟,你怎么看?”
“皇上,大清当下确实如日中天非比寻常,但是臣弟以为……若因此低估了西洋小国,将来必定有大祸患。”
“你担心西洋人的火木仓、蒸汽机以及纺织机会对大清造成影响?”
雍正有些不以为然:“朕已经让造办处研究西洋人的东西,仿制改良出更好的东西。”
“可是皇上——臣弟愚见,我们从西洋船只处购得的未必是西洋人那边最新最好的……”
怡亲王忧心忡忡。
“你担心西洋人对大清有所隐瞒?”
“皇上——”
“对大清有所隐瞒这种事本就在大清的预料中,然而西洋距离大清有万里之遥,除非他们插上翅膀否则——”
“万一他们真有朝一日能插上翅膀呢?”
怡亲王脱口而出。
雍正愣住,伺候在他身旁的皇后、皇贵妃以及皇贵妃身后的尹贵人也都露出诧异神色。
[居然……怡亲王莫非也……可是这种事情……天幕说过,飞机这东西要再过至少一百年才能产生,年氏与我不可能活到百年以后,自然不必担心……]
皇后如此想着,面色逐渐恢复平静。
尹贵人的想法则是——
[怡亲王不愧是雍正诸多兄弟里面最得信任最有能力的那个,生在十八世纪初却能凭本能猜想意识到制空权对未来战争的重要性,可惜他的时代距离科技大爆发太遥远,他从小接受的男性精英教育也让他完全不可能跳出阶级叙事和性别叙事的限制,意识到唯有变革才是出路……所以我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姐姐,姐姐才能将这个世界带往全新的未来……]
[你们两个人的想法可谓是南辕北辙各有千秋。]
将皇后乌拉那拉氏和尹无归的心思收入心间,武曌低头,假装不安惊恐道:“皇上,奴才以为怡亲王的话虽有几分异想天开,却是不可不听、不可不顾。”
“你也觉得西洋人未来可能对大清构成威胁?”
雍正抬头,反问皇贵妃。
武曌:“常言道,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何况西洋人与大清远隔千山万水,样貌品性均与大清不同,更从未受过圣人熏陶。”
“……皇贵妃说得有道理。”
雍正转头,看了眼此刻被官员们拦在三丈开外的西洋传教士们:这些人进出大清宫廷数十年,至今依然顽固地身穿教士长袍、胸前佩戴十字架,不愿遵从大清习俗。
[这些传教士渴望在大清宫廷得到朕的重用尚且不愿脱下传教士长袍换上大清马褂取悦朕,何况他们远在西洋的同胞?可见西洋人和大清人完全不一样,是异类,是他者!是不可不防的蛮夷!]
【你准备怎么防备他们?】
凤龙骤然出现,轻盈地坐在才露出水面的还未完全舒展的荷叶上,清风吹过,如丝绸般柔顺的黑发随风摇晃,越发衬得皮肤白皙没有血色不似人类。
[你在提醒朕吗?]
【别把我想得那么高尚,我只是由着兴致观察世界,偶尔干涉世间的芸芸众生。】
[朕只知道你已主动对朕示警,朕必须对此有所警惕。]
雍正迅速得出结论。
作为封建君主,他最在乎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的统治能否千秋万代。
“……十三弟关于西洋人的见解确实有道理,朕现在正式授命十三弟监督、提防西洋人,后世也必须对西洋人随时保持警惕,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何况西洋人如今掌握了比大清更好的机械技术……又不愿接受大清的圣人教化,难保有一天不会对大清生出狼子野心!”
“皇上英明!”
众人纷纷附和雍正的安排。
站位距离皇帝三丈开外的传教士们见大清官员突然集体跪拜恭贺,纷纷跟着弯腰恭祝大清皇帝聪明智慧。
“哼~”
雍正得意冷笑,示意回宫。
“皇上起驾!”
……
……
回到宫中,雍正突然感觉后颈渗着冷意,他转过头,看到皇额涅的面容。
“皇额涅……皇额涅……你……”
皇额涅没有说话,苍白憔悴的面容静静地呈现在雍正面前,眼神带着浓重的悲伤。
“你为什么不说话?因为你已经无法说话?还是你……你对朕无话可说……皇额涅……你……你为什么独独对朕如此残忍……是朕让你成为太后……让你拥有女人在这世上能拥有的最高荣光……为什么你却……却对朕始终不满意……为什么……”
【因为你给她的不是她想要的。】
凤龙出现,吹破萦绕雍正的阴影。
【你已时日无多,赶紧准备后事吧。】
[什么?朕……朕……]
【赶紧准备一下吧。】
凤龙连敷衍话都不想说。
雍正却对祂的残忍宣判感到由衷轻松。
[大限终于到了吗?朕的时间终于已经到了吗?那朕……皇额涅与朕之间的恩怨……皇额涅还会再……大清江山将来是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死后的事情自有后人想办法解决,你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凤龙上前,闪烁鳞片光芒的手轻轻划过雍正的眼睛。
【看见丧礼现场飘荡的白色纸钱了吗?】
雍正闻言,眯眼看去,看到本该空荡荡的宫门前一片白茫茫,白色海洋中间立着一块牌位。
[大清……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大孝至诚宪皇帝……是谁?是……是——]
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