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凤冠
隋意抬脚踏过偏门门限,终还是踏进了司珍寺这朱红大门之后。
牵着春桃一路蜿蜒向里,循着小道行至门前,却见一着浅绯官服的男子已然候在司珍寺门前。隋意见他莫名有些眼熟,便搭话道:“不知这位大人来司珍寺有何要事?”
那人闻言即刻转过身来,周身携几分檀香之气,想来是常常礼佛之人。且看此人面容清疏、谦逊温和,手中拿着一卷书,听到隋意的话才合上书,缓缓转过头来。
倒真意尽“儒臣”二字。
他朝隋意作了一揖,笑道:“原来是隋主簿——今日事务众多,我未曾来得及前去观礼,尚未贺隋主簿封官之喜。”
“大人言重。”隋意倾身回了一礼,又试探问道:“隋意实在惭愧,初入司珍寺,尚不熟悉,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还未等他回答,司珍寺少卿便自屏风之后蹒跚而来:“还不见过尉迟学士——这位是尚书令家的大公子,如今当任翰林学士的尉迟牧大人。”
隋意一时有些恍惚。
若说尚书令那位续弦之子尉迟祺担得起“纨绔蠢货”四字,那尉迟牧虽与尉迟祺同父异母,却与他全然不同,当真称得上端方正直少年郎。
尉迟牧少时即识群书、走百川。十五岁随镇北王戍边杀敌,得骁勇善战、临危不惧的儒将之名;弱冠班师回朝、立八方风雨之中,以忠骨除奸臣。年纪轻轻,便已成了无数贵女心上的如意郎君。
隋意虽知晓日后她行于官场之上,少不得要与尉迟牧见面。却没想到,竟这样快便能得见这京中“如意郎君”的头一号人选。
“原来是尉迟学士。”隋意朝他作了一揖,而后又朝司珍寺少卿见了礼:“晚辈隋意,见过林少卿。”
“规矩倒是还不错。”林俞弦拄着拐,瞥她一眼:“你先去见寺丞罢。公主过两日会来瞧瞧吉服样式,你记着差人去给公主丈量尺寸,再问清公主喜欢哪个样子,可听好了?”
隋意颔首,刚欲离开,便被尉迟牧叫住。他声音如潺潺溪流倾泻,虽在秋日里,却不显寒凉。只听他问道:“我方才到司珍寺之时,见正门只有我一人,以为寺中无甚要紧事,才想着前来讨一方玺印。没想到却在这儿遇见了隋主簿,只是不知隋主簿方才为何自偏门而来?”
不知为何?
尉迟牧不像是那般不讲礼节之人,如何能不知道此事?
隋意一时不解他此问何意。难不成他二人刚刚相识,尉迟牧便要替她说上几句话?
“学士言重......”隋意话还未说完,话头便已被林少卿抢了去:“尉迟学士有所不知,这女子封官本就该自偏门进寺。我等身为礼部官员,万万不敢逾了矩。”
“是吗?”尉迟牧又打量了下隋意,随后状似无意地开口:“先前好像是有这规矩,不过家妹前些日子封官进的亦是鸿胪寺正门——我还以为你们礼部将这规矩改了呢。”
隋意轻笑,只觉尉迟牧当真是端方君子。
林少卿惹不起尉迟牧,只能谄笑,也不正面回答,只说:“祖宗留下的,我等哪里敢轻易就改了。”
隋意闻言心中嗤笑,本想再看会儿戏,又怕忍不住笑意,只得先行告退:“那我便先走一步、去见过寺丞大人,二位大人告辞。”
不比林少卿,司珍寺丞吴常出身寒门,温和知礼,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木讷。礼数周全后,隋意刚欲行礼拜别寺丞,司珍寺门前通传的内侍便跑了进来。隋意以为这人有什么要是通传,刚要找个由头回去歇着,便听内侍道:
“诶呦,隋主簿,叫老奴好找。”
指尖尴尬地颤了颤,见寺丞实在木讷、无甚反应,隋意才轻声道:“寻我吗?可是有什么要事?”
内侍却半点儿不避讳寺丞,声音洪亮:“回隋主簿的话,沈尚书差人送了好些东西过来,说要奴才们好生给您布置——”
不久前才与沈淮川分别,这厮有什么话不能一块在轿上说完,非要大张旗鼓地给她送东西来。
内侍说罢,便挥了挥手,好几个端着笔墨纸砚的宦官进了门,恭敬地朝隋意颔首行礼。
隋意一时不知这唱的是哪出戏,只好看向方才那领头的内侍。那内侍清了清嗓子方才开口道:
“奉沈尚书之令,晓谕司珍寺上下,赠主簿隋氏八宝奇珍墨三支、白玉光素斗笔二支、紫檀木管提笔四支、紫檀笔筒一支,鱼纹青石砚、端石山水图砚、紫砂金漆云纹砚各两方,以贺隋主簿升迁之喜。”
语罢,只见流水似的内侍将那些名贵的笔墨砚皆布置在了桌上。
盯了一会儿那安置好的桌子,隋意这才后知后觉地想通,沈淮川这是来替她撑腰了。
她一时不知该做何想,莫名觉着心如擂鼓。
目送那内侍离开,隋意本欲拜别寺丞,却没想他却先一步说了话:“沈尚书待隋主簿真好。”
啊?
隋意略有不解,这话从吴寺丞口中说出来也忒奇怪,她品了半晌,竟还品出些羡慕之意。
见隋意不答话,寺丞又自顾自道:“听闻隋主簿这官儿也是沈尚书向圣上求来的,当真是好感情、羡煞旁人。”
寺丞这话虽说得不甚好听,但隋意知道,按寺丞这单纯木讷的性格,他是真没什么言外之音。
“近日寺中多有传言,不知我可否占个彩头,问问隋主簿与沈尚书二人可是好事将近?”
隋意听罢,无奈地叹了一声,偏偏见吴寺丞眼中颇有几分求知若渴的急切。隋意也是真羡慕他。若换做旁人,约莫会以为她是沈淮川的什么外室。也只有寺丞这般“赤子之心”,才觉着沈淮川给她求官是情深义重、两情相悦。
这般良善单纯之人,隋意自然不忍骗他。
她即刻换了一幅高深莫测的模样,凑近吴寺丞道:“你可想知道,我与沈确是什么关系?”
寺丞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二人的确关系匪浅,其实他正是——”
隋意在远方表兄、琳琅阁的大客户和世仇之子之间犹豫了半晌,最终正色道:
“是我养在京城的外室。”
—
司珍寺向来是宫中的清净之处,鲜少有人愿意踏足。可自从隋意做了司珍寺主簿以来,后宫里头的各位娘娘倒一日三五次地遣婢女过来,恨不得日日夜夜都盯着司珍寺又制了什么新鲜首饰出来。
然而隋意本人却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前几日差人量了公主吉服的腰身,昨儿个又连夜赶制出了好些凤冠。好在有春桃在一旁帮忙,倒也不算太累。
只待今日午后长念公主大驾光临,挑选凤冠样式在遣人打造之后,隋意便也能好好歇上两日了。
隋意头一回面见公主,怕公主在这司珍寺委屈了,便自己填了些银子,命春桃备下了上好的雨前龙井。
好在这花了大把银子的雨前龙井属实没让隋意失望,公主只抿了一口便赞道:“倒是没想到隋主簿这儿会有雨前龙井这样的好茶。”
隋意闻言,心也落下大半,轻笑道:“外头的东西再怎么好也比不过宫里的,公主不嫌弃便好。”
长念公主温婉一笑,却是摇了摇头,发间步摇流苏相撞,满室皆是清脆响声:“我倒许久未曾饮过雨前龙井了,今日托隋主簿的福,忆起我及笄时的光景,实属难得。”
长念公主李云清乃是当今陛下的头一位公主。陛下幼年登基,至今快五十年了,公主也已近三十岁。距她口中所说的及笄光景,的确已有十余年了。
见李云清神情落寞,隋意连忙扯开话头,拍了拍手,便有数十小厮端着不同样式的凤冠出来,只待李云清挑选。
“不知公主喜金还是喜玉,我便每样都做了几个。眼下这些凤冠还只是以丝线和铜丝捏的,待公主选好,我便命人以金丝银线缝制、花丝镶嵌。公主且安心选一个模样好看的就是了。”
隋意见李云清对面前凤冠不甚有兴趣,便一一为她介绍道:“这只凤冠我想着用景泰蓝的手艺刚好,眼下正稀罕着呢,也不知公主喜不喜欢。”
“这几支呢,样子虽是无功无过,可这凤冠冠顶会添上一个金镶玉——我觉着白玉刚好,不落俗套。若公主喜欢红玛瑙、粉玉髓,又或者是翡翠,知会我一声便是。不过几颗石头,隋意怎么也能为公主找来。”
“中间那几支我配了单色琉璃,虽算不得琳琅满目,倒也中规中矩。只是琉璃实在算不得什么华贵之物。公主成婚,自然要越稀罕越好。”
“最后这支凤冠也是金丝织的,上头坠了二百八十八颗珍珠。算是吉利数字,取个好兆头、图个圆满。”
隋意说罢,看李云清盯着凤冠上的珍珠失神,又接着介绍道:“公主且看,这二百八十八颗珍珠虽然大小不一,但珍珠难得之处本就不在大小,而在白、圆、净、匀、润五角。”
“这支凤冠上的每一颗珠子正是由我一颗一颗细细挑选出的、扬州前不久才运来的珍珠。各个大小相似、浑圆漂亮,属实不可多得。”
李云清听罢仍是兴致缺缺,许是实在不愿让隋意扫兴,便随口答道:“便选那金镶玉的罢,我瞧着样子新、也好看。”
隋意有些意外,她见李云清盯着珍珠凤冠许久,总以为她更中意这一支。
李云清许是看懂了隋意神情,随手拨弄着那凤冠上的小珠子,轻声叹道:
“珍珠是圆满之物。可我与他,属实算不上圆满。”
牵着春桃一路蜿蜒向里,循着小道行至门前,却见一着浅绯官服的男子已然候在司珍寺门前。隋意见他莫名有些眼熟,便搭话道:“不知这位大人来司珍寺有何要事?”
那人闻言即刻转过身来,周身携几分檀香之气,想来是常常礼佛之人。且看此人面容清疏、谦逊温和,手中拿着一卷书,听到隋意的话才合上书,缓缓转过头来。
倒真意尽“儒臣”二字。
他朝隋意作了一揖,笑道:“原来是隋主簿——今日事务众多,我未曾来得及前去观礼,尚未贺隋主簿封官之喜。”
“大人言重。”隋意倾身回了一礼,又试探问道:“隋意实在惭愧,初入司珍寺,尚不熟悉,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还未等他回答,司珍寺少卿便自屏风之后蹒跚而来:“还不见过尉迟学士——这位是尚书令家的大公子,如今当任翰林学士的尉迟牧大人。”
隋意一时有些恍惚。
若说尚书令那位续弦之子尉迟祺担得起“纨绔蠢货”四字,那尉迟牧虽与尉迟祺同父异母,却与他全然不同,当真称得上端方正直少年郎。
尉迟牧少时即识群书、走百川。十五岁随镇北王戍边杀敌,得骁勇善战、临危不惧的儒将之名;弱冠班师回朝、立八方风雨之中,以忠骨除奸臣。年纪轻轻,便已成了无数贵女心上的如意郎君。
隋意虽知晓日后她行于官场之上,少不得要与尉迟牧见面。却没想到,竟这样快便能得见这京中“如意郎君”的头一号人选。
“原来是尉迟学士。”隋意朝他作了一揖,而后又朝司珍寺少卿见了礼:“晚辈隋意,见过林少卿。”
“规矩倒是还不错。”林俞弦拄着拐,瞥她一眼:“你先去见寺丞罢。公主过两日会来瞧瞧吉服样式,你记着差人去给公主丈量尺寸,再问清公主喜欢哪个样子,可听好了?”
隋意颔首,刚欲离开,便被尉迟牧叫住。他声音如潺潺溪流倾泻,虽在秋日里,却不显寒凉。只听他问道:“我方才到司珍寺之时,见正门只有我一人,以为寺中无甚要紧事,才想着前来讨一方玺印。没想到却在这儿遇见了隋主簿,只是不知隋主簿方才为何自偏门而来?”
不知为何?
尉迟牧不像是那般不讲礼节之人,如何能不知道此事?
隋意一时不解他此问何意。难不成他二人刚刚相识,尉迟牧便要替她说上几句话?
“学士言重......”隋意话还未说完,话头便已被林少卿抢了去:“尉迟学士有所不知,这女子封官本就该自偏门进寺。我等身为礼部官员,万万不敢逾了矩。”
“是吗?”尉迟牧又打量了下隋意,随后状似无意地开口:“先前好像是有这规矩,不过家妹前些日子封官进的亦是鸿胪寺正门——我还以为你们礼部将这规矩改了呢。”
隋意轻笑,只觉尉迟牧当真是端方君子。
林少卿惹不起尉迟牧,只能谄笑,也不正面回答,只说:“祖宗留下的,我等哪里敢轻易就改了。”
隋意闻言心中嗤笑,本想再看会儿戏,又怕忍不住笑意,只得先行告退:“那我便先走一步、去见过寺丞大人,二位大人告辞。”
不比林少卿,司珍寺丞吴常出身寒门,温和知礼,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木讷。礼数周全后,隋意刚欲行礼拜别寺丞,司珍寺门前通传的内侍便跑了进来。隋意以为这人有什么要是通传,刚要找个由头回去歇着,便听内侍道:
“诶呦,隋主簿,叫老奴好找。”
指尖尴尬地颤了颤,见寺丞实在木讷、无甚反应,隋意才轻声道:“寻我吗?可是有什么要事?”
内侍却半点儿不避讳寺丞,声音洪亮:“回隋主簿的话,沈尚书差人送了好些东西过来,说要奴才们好生给您布置——”
不久前才与沈淮川分别,这厮有什么话不能一块在轿上说完,非要大张旗鼓地给她送东西来。
内侍说罢,便挥了挥手,好几个端着笔墨纸砚的宦官进了门,恭敬地朝隋意颔首行礼。
隋意一时不知这唱的是哪出戏,只好看向方才那领头的内侍。那内侍清了清嗓子方才开口道:
“奉沈尚书之令,晓谕司珍寺上下,赠主簿隋氏八宝奇珍墨三支、白玉光素斗笔二支、紫檀木管提笔四支、紫檀笔筒一支,鱼纹青石砚、端石山水图砚、紫砂金漆云纹砚各两方,以贺隋主簿升迁之喜。”
语罢,只见流水似的内侍将那些名贵的笔墨砚皆布置在了桌上。
盯了一会儿那安置好的桌子,隋意这才后知后觉地想通,沈淮川这是来替她撑腰了。
她一时不知该做何想,莫名觉着心如擂鼓。
目送那内侍离开,隋意本欲拜别寺丞,却没想他却先一步说了话:“沈尚书待隋主簿真好。”
啊?
隋意略有不解,这话从吴寺丞口中说出来也忒奇怪,她品了半晌,竟还品出些羡慕之意。
见隋意不答话,寺丞又自顾自道:“听闻隋主簿这官儿也是沈尚书向圣上求来的,当真是好感情、羡煞旁人。”
寺丞这话虽说得不甚好听,但隋意知道,按寺丞这单纯木讷的性格,他是真没什么言外之音。
“近日寺中多有传言,不知我可否占个彩头,问问隋主簿与沈尚书二人可是好事将近?”
隋意听罢,无奈地叹了一声,偏偏见吴寺丞眼中颇有几分求知若渴的急切。隋意也是真羡慕他。若换做旁人,约莫会以为她是沈淮川的什么外室。也只有寺丞这般“赤子之心”,才觉着沈淮川给她求官是情深义重、两情相悦。
这般良善单纯之人,隋意自然不忍骗他。
她即刻换了一幅高深莫测的模样,凑近吴寺丞道:“你可想知道,我与沈确是什么关系?”
寺丞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二人的确关系匪浅,其实他正是——”
隋意在远方表兄、琳琅阁的大客户和世仇之子之间犹豫了半晌,最终正色道:
“是我养在京城的外室。”
—
司珍寺向来是宫中的清净之处,鲜少有人愿意踏足。可自从隋意做了司珍寺主簿以来,后宫里头的各位娘娘倒一日三五次地遣婢女过来,恨不得日日夜夜都盯着司珍寺又制了什么新鲜首饰出来。
然而隋意本人却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前几日差人量了公主吉服的腰身,昨儿个又连夜赶制出了好些凤冠。好在有春桃在一旁帮忙,倒也不算太累。
只待今日午后长念公主大驾光临,挑选凤冠样式在遣人打造之后,隋意便也能好好歇上两日了。
隋意头一回面见公主,怕公主在这司珍寺委屈了,便自己填了些银子,命春桃备下了上好的雨前龙井。
好在这花了大把银子的雨前龙井属实没让隋意失望,公主只抿了一口便赞道:“倒是没想到隋主簿这儿会有雨前龙井这样的好茶。”
隋意闻言,心也落下大半,轻笑道:“外头的东西再怎么好也比不过宫里的,公主不嫌弃便好。”
长念公主温婉一笑,却是摇了摇头,发间步摇流苏相撞,满室皆是清脆响声:“我倒许久未曾饮过雨前龙井了,今日托隋主簿的福,忆起我及笄时的光景,实属难得。”
长念公主李云清乃是当今陛下的头一位公主。陛下幼年登基,至今快五十年了,公主也已近三十岁。距她口中所说的及笄光景,的确已有十余年了。
见李云清神情落寞,隋意连忙扯开话头,拍了拍手,便有数十小厮端着不同样式的凤冠出来,只待李云清挑选。
“不知公主喜金还是喜玉,我便每样都做了几个。眼下这些凤冠还只是以丝线和铜丝捏的,待公主选好,我便命人以金丝银线缝制、花丝镶嵌。公主且安心选一个模样好看的就是了。”
隋意见李云清对面前凤冠不甚有兴趣,便一一为她介绍道:“这只凤冠我想着用景泰蓝的手艺刚好,眼下正稀罕着呢,也不知公主喜不喜欢。”
“这几支呢,样子虽是无功无过,可这凤冠冠顶会添上一个金镶玉——我觉着白玉刚好,不落俗套。若公主喜欢红玛瑙、粉玉髓,又或者是翡翠,知会我一声便是。不过几颗石头,隋意怎么也能为公主找来。”
“中间那几支我配了单色琉璃,虽算不得琳琅满目,倒也中规中矩。只是琉璃实在算不得什么华贵之物。公主成婚,自然要越稀罕越好。”
“最后这支凤冠也是金丝织的,上头坠了二百八十八颗珍珠。算是吉利数字,取个好兆头、图个圆满。”
隋意说罢,看李云清盯着凤冠上的珍珠失神,又接着介绍道:“公主且看,这二百八十八颗珍珠虽然大小不一,但珍珠难得之处本就不在大小,而在白、圆、净、匀、润五角。”
“这支凤冠上的每一颗珠子正是由我一颗一颗细细挑选出的、扬州前不久才运来的珍珠。各个大小相似、浑圆漂亮,属实不可多得。”
李云清听罢仍是兴致缺缺,许是实在不愿让隋意扫兴,便随口答道:“便选那金镶玉的罢,我瞧着样子新、也好看。”
隋意有些意外,她见李云清盯着珍珠凤冠许久,总以为她更中意这一支。
李云清许是看懂了隋意神情,随手拨弄着那凤冠上的小珠子,轻声叹道:
“珍珠是圆满之物。可我与他,属实算不上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