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森一早就感到左眼一直在跳。他也不知道这是吉兆还是凶兆,总之事情多得头昏眼花。
为了端弘公主的婚事,正康帝暗中派出使者,从全国各地征召了年貌相当的男子。因为此事毕竟涉及皇家私隐,正康帝又担心选婿不成,所以除了征召的使者和墨雪卫外,都不知内情。这也是若罗珲他们被安置在明园的缘故。
谢森身为墨雪卫令主,负责保护明园。本来这是他们做惯的事情,正康帝圣躬违和时,常常住在明园,端弘公主自然要伴驾。故而护卫明园对他们来说驾轻就熟。
但是当一个一个驸马候选入住之后,这些一心侍奉公主的墨雪卫也难免生出好奇之心。
什么河东大族的嫡长子,太府寺丞的幼弟,还有侨郡郡守(注①)的侄子,甚至还有南朝送来的宗室子……墨雪卫心中挨个掂量:这个皮相一般,那个诗文不同,还有一个只会酸文的。
总之,每一个人选都能挑出不妥之处。
除了这些各地送来的备选之外,还有鲜卑八部的著姓子弟。听说齐国公世子丘敦正伦,莫延氏的年轻武将都有入见陛下的传闻。
今日还会来一位吐谷浑的王子。这一波又一波的人住进明园,谢森心头的事就越来越多了。
是以他昨夜睡得并不好,再加上左眼使劲跳,干脆早点上衙点卯,处理了几份文书工作,就带着人去明园巡查了。
谢峰十分慎重。听说那位侨郡郡守在南朝时颇受倾轧,所以才投降燕国。所以在安排居所时,特意将此人与南朝宗室子分在明园的两端。
河东大族的嫡长子身体不好,舟车劳顿竟然感染了风寒,谢峰也需要送个大夫过去,并且安排人熬药侍奉。
零零总总的事情一直忙到傍晚,谢森才有功夫喝口茶。明园的御厨派了人来询问他晚膳。
谢森完全没有胃口,可是还没等他开口拒绝,负责给南朝宗室子送饭的人就跌跌撞撞扑了进来。
“出什么事了!”谢森立刻站起来问道,燕国与南朝以及罢兵四十余年,双方都不愿意轻启战端,所以这次南朝才送了宗室子来,以示两国敦睦。
若是让南朝宗室子在燕国境内出了意外,恐怕谢森等人都难以承担这样重大的责任。
好在下一刻,这人开口道:“令主,吐谷浑王子和李博侍卫起了争执。”
吐谷浑弓马强盛,自然也是燕国重要的邻居。只是这个王子身份特殊,听丘敦大人所言,吐谷浑大汗为了避免兄弟相残之事,所以才将这个王子送来燕国。
其余候选者若是不中,自然归家回到原先的生活。只有这位王子会长久地留在帝京。
所以今日早朝后就传出了流言。
丘敦家顾忌庄王势力,不愿参与皇室内斗,所以特意从千里迢迢的吐谷浑找来一个王子。
又有传言,丘敦锋建议正康帝将此人留在墨雪卫中——大燕立国已久,年轻一代武备松懈,吐谷浑却因为仍在草原生活,弓马娴熟。这个已经被父兄抛弃的王子,正好为端弘公主所用。
种种猜测甚嚣尘上,以比海东青还快的速度传到了正在守卫明园的墨雪卫耳中。
说实在的,李博心中也不是很服气谢森当令主,可是突然冒出个王子,竟然敢妄言踩在所有墨雪卫的头上,真是气煞他了。
李博和自普通卫士升迁的谢森不同,他乃是秀水大族的子嗣,按例在十四岁那年上京充任宫廷侍卫。那一年正康帝正好为端弘公主择选墨雪卫,一眼就瞧中了他,从此便归在墨雪卫中,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惜在上一年的年末大校中,他于弓马一项上输给了谢森,痛失令主之位。
今天又冒出个什么弓马王子,还想参选驸马?
李博见谢森忙得脚不沾地,转身找了仆役要来身份,就去戏弄若罗珲了。他本来想多套套话,看看这个吐谷浑王子有多少斤两。
没想到,对方很快就看破了他。
谢森赶到的时候,两人拳脚相加,分出胜负之后,又接着舌战。两项都败北的李博脸涨得通红——谢森不知道,这其实是方才若罗珲掐出来的。
他还来不及出手阻止,就听到若罗珲语涉公主。事关公主,他立刻出言阻止,再看这位若罗珲,心中也生出一丝不满。
他看了一眼李博,示意对方稍安勿躁,然后上前行了一礼,道:“王子远来是客,我等招待不周,失礼了。”
不过,谢森能被选为墨雪卫的令主,并非只靠武艺超群。墨雪卫五百名青年武官,大多能够通晓文书,但论及接人待物,处理与友军的关系,只有聊聊几人堪用。所以,已经被军旅生活磨砺数年的谢森,成了最好的人选,由端弘公主钦点上任。
得此殊荣的谢森,自然对公主忠心耿耿。只是老成持重的他,心中明白墨雪卫的职责,不愿多生事端,对待若罗珲,也只是语气冷了一分。
他素来是个寡言的性子,李博竟未听出与平时有异,全不知谢森的话,是想大事化小,用“失礼”来掩盖他的行为。李博心中不忿,道:“你与这个蛮子讲什么礼。他敢如此说公主,快把他赶出明园去。”
谢森喝道:“住口!”
“赶出去”三个字落在若罗珲耳中,不啻一道惊雷,再次划破他伪装的镇定。无论在吐谷浑,还是这里,他都是一个弃子。
若罗珲紧紧攥住了拳头,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下一刻会做出何等举动。
谢森在军旅和墨雪卫中见惯了少年人发怒的样子,此时的吐谷浑王子显然已经被李博的言语激怒了。他一个箭步跨到李博面前,用身体挡住了口不择言的好友,然后对若罗珲道:“我等武人不善言辞,若是得罪了王子殿下,公主会责罚我们。但是,王子殿下从未见过公主,怎么可以这般妄言?”
谢森此言有理有据,若罗珲话出口就有些后悔。这位端弘公主与他素未谋面,怎么可以妄加揣测?
这岂不是和旁人唤他“蛮子”一样可恨。
他学中原人向谢森抱拳谢道:“阁下此言令我羞愧,您就是墨雪卫令主吗?”
谢森见若罗珲言语诚恳,也收敛了怒气,道:“王子殿下此来,皇上与公主都十关切。我等墨雪卫一定恪尽职守,李侍卫冒犯殿下,我会禀明公主,给殿下一个交待。我忝任令主之位,与他同罪。”
李博急切地要说话,被谢森掐住脖子,朝若罗珲行礼。
若罗珲原本担心李博此来是得了端弘公主的授意,专程给自己下马威,听谢森的意思,端弘公主并不知情。
于他而言,既然要长久地待在燕国,就没有必要和端弘公主及墨雪卫结下梁子。哪怕这一次真是端弘公主出手,他也已经还以颜色,相信之后,墨雪卫当不会轻易冒犯自己。
想到这里,若罗珲道:“不过是切磋了一番,就不必惊扰公主了。”为了表示友善,他甚至上前拍了拍李博的肩膀。
谢森见他识趣,道:“墨雪卫忠心公主殿下,此事自然还是要禀明公主殿下。不过王子殿下的厚意,我等铭记在心。”
一场交锋化于无形。这也是若罗珲第一次和墨雪卫交锋。
注①:在原有领土沦陷后在他地建立的侨制机构。
为了端弘公主的婚事,正康帝暗中派出使者,从全国各地征召了年貌相当的男子。因为此事毕竟涉及皇家私隐,正康帝又担心选婿不成,所以除了征召的使者和墨雪卫外,都不知内情。这也是若罗珲他们被安置在明园的缘故。
谢森身为墨雪卫令主,负责保护明园。本来这是他们做惯的事情,正康帝圣躬违和时,常常住在明园,端弘公主自然要伴驾。故而护卫明园对他们来说驾轻就熟。
但是当一个一个驸马候选入住之后,这些一心侍奉公主的墨雪卫也难免生出好奇之心。
什么河东大族的嫡长子,太府寺丞的幼弟,还有侨郡郡守(注①)的侄子,甚至还有南朝送来的宗室子……墨雪卫心中挨个掂量:这个皮相一般,那个诗文不同,还有一个只会酸文的。
总之,每一个人选都能挑出不妥之处。
除了这些各地送来的备选之外,还有鲜卑八部的著姓子弟。听说齐国公世子丘敦正伦,莫延氏的年轻武将都有入见陛下的传闻。
今日还会来一位吐谷浑的王子。这一波又一波的人住进明园,谢森心头的事就越来越多了。
是以他昨夜睡得并不好,再加上左眼使劲跳,干脆早点上衙点卯,处理了几份文书工作,就带着人去明园巡查了。
谢峰十分慎重。听说那位侨郡郡守在南朝时颇受倾轧,所以才投降燕国。所以在安排居所时,特意将此人与南朝宗室子分在明园的两端。
河东大族的嫡长子身体不好,舟车劳顿竟然感染了风寒,谢峰也需要送个大夫过去,并且安排人熬药侍奉。
零零总总的事情一直忙到傍晚,谢森才有功夫喝口茶。明园的御厨派了人来询问他晚膳。
谢森完全没有胃口,可是还没等他开口拒绝,负责给南朝宗室子送饭的人就跌跌撞撞扑了进来。
“出什么事了!”谢森立刻站起来问道,燕国与南朝以及罢兵四十余年,双方都不愿意轻启战端,所以这次南朝才送了宗室子来,以示两国敦睦。
若是让南朝宗室子在燕国境内出了意外,恐怕谢森等人都难以承担这样重大的责任。
好在下一刻,这人开口道:“令主,吐谷浑王子和李博侍卫起了争执。”
吐谷浑弓马强盛,自然也是燕国重要的邻居。只是这个王子身份特殊,听丘敦大人所言,吐谷浑大汗为了避免兄弟相残之事,所以才将这个王子送来燕国。
其余候选者若是不中,自然归家回到原先的生活。只有这位王子会长久地留在帝京。
所以今日早朝后就传出了流言。
丘敦家顾忌庄王势力,不愿参与皇室内斗,所以特意从千里迢迢的吐谷浑找来一个王子。
又有传言,丘敦锋建议正康帝将此人留在墨雪卫中——大燕立国已久,年轻一代武备松懈,吐谷浑却因为仍在草原生活,弓马娴熟。这个已经被父兄抛弃的王子,正好为端弘公主所用。
种种猜测甚嚣尘上,以比海东青还快的速度传到了正在守卫明园的墨雪卫耳中。
说实在的,李博心中也不是很服气谢森当令主,可是突然冒出个王子,竟然敢妄言踩在所有墨雪卫的头上,真是气煞他了。
李博和自普通卫士升迁的谢森不同,他乃是秀水大族的子嗣,按例在十四岁那年上京充任宫廷侍卫。那一年正康帝正好为端弘公主择选墨雪卫,一眼就瞧中了他,从此便归在墨雪卫中,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惜在上一年的年末大校中,他于弓马一项上输给了谢森,痛失令主之位。
今天又冒出个什么弓马王子,还想参选驸马?
李博见谢森忙得脚不沾地,转身找了仆役要来身份,就去戏弄若罗珲了。他本来想多套套话,看看这个吐谷浑王子有多少斤两。
没想到,对方很快就看破了他。
谢森赶到的时候,两人拳脚相加,分出胜负之后,又接着舌战。两项都败北的李博脸涨得通红——谢森不知道,这其实是方才若罗珲掐出来的。
他还来不及出手阻止,就听到若罗珲语涉公主。事关公主,他立刻出言阻止,再看这位若罗珲,心中也生出一丝不满。
他看了一眼李博,示意对方稍安勿躁,然后上前行了一礼,道:“王子远来是客,我等招待不周,失礼了。”
不过,谢森能被选为墨雪卫的令主,并非只靠武艺超群。墨雪卫五百名青年武官,大多能够通晓文书,但论及接人待物,处理与友军的关系,只有聊聊几人堪用。所以,已经被军旅生活磨砺数年的谢森,成了最好的人选,由端弘公主钦点上任。
得此殊荣的谢森,自然对公主忠心耿耿。只是老成持重的他,心中明白墨雪卫的职责,不愿多生事端,对待若罗珲,也只是语气冷了一分。
他素来是个寡言的性子,李博竟未听出与平时有异,全不知谢森的话,是想大事化小,用“失礼”来掩盖他的行为。李博心中不忿,道:“你与这个蛮子讲什么礼。他敢如此说公主,快把他赶出明园去。”
谢森喝道:“住口!”
“赶出去”三个字落在若罗珲耳中,不啻一道惊雷,再次划破他伪装的镇定。无论在吐谷浑,还是这里,他都是一个弃子。
若罗珲紧紧攥住了拳头,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下一刻会做出何等举动。
谢森在军旅和墨雪卫中见惯了少年人发怒的样子,此时的吐谷浑王子显然已经被李博的言语激怒了。他一个箭步跨到李博面前,用身体挡住了口不择言的好友,然后对若罗珲道:“我等武人不善言辞,若是得罪了王子殿下,公主会责罚我们。但是,王子殿下从未见过公主,怎么可以这般妄言?”
谢森此言有理有据,若罗珲话出口就有些后悔。这位端弘公主与他素未谋面,怎么可以妄加揣测?
这岂不是和旁人唤他“蛮子”一样可恨。
他学中原人向谢森抱拳谢道:“阁下此言令我羞愧,您就是墨雪卫令主吗?”
谢森见若罗珲言语诚恳,也收敛了怒气,道:“王子殿下此来,皇上与公主都十关切。我等墨雪卫一定恪尽职守,李侍卫冒犯殿下,我会禀明公主,给殿下一个交待。我忝任令主之位,与他同罪。”
李博急切地要说话,被谢森掐住脖子,朝若罗珲行礼。
若罗珲原本担心李博此来是得了端弘公主的授意,专程给自己下马威,听谢森的意思,端弘公主并不知情。
于他而言,既然要长久地待在燕国,就没有必要和端弘公主及墨雪卫结下梁子。哪怕这一次真是端弘公主出手,他也已经还以颜色,相信之后,墨雪卫当不会轻易冒犯自己。
想到这里,若罗珲道:“不过是切磋了一番,就不必惊扰公主了。”为了表示友善,他甚至上前拍了拍李博的肩膀。
谢森见他识趣,道:“墨雪卫忠心公主殿下,此事自然还是要禀明公主殿下。不过王子殿下的厚意,我等铭记在心。”
一场交锋化于无形。这也是若罗珲第一次和墨雪卫交锋。
注①:在原有领土沦陷后在他地建立的侨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