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许踔上朝前便准备好了说辞,静待下朝后同尚书告假。
清晨的皇城在薄雾中仍难掩威严。
宣武殿,文武官员分列左右两侧,虽说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朝,但三品以上方才可进殿议事,其余人员均在殿外候旨,听宣进殿,无诏则在外候着即可,不可进殿。
若单论官职,许踔也是不能进殿议事的,可因着粮草司相对特殊的性质,由兵部和户部共同督管,所以作为粮草司主司的他也成了唯一可进朝堂议事的正四品官员。
今日的宣武殿内一片寂静,端坐在龙椅上的仁帝不发一言,沉沉地睥睨着众人,下面站立着的文武官员也皆噤声,偌大的殿内立着的不像是人,倒像是一尊尊泥塑,众人中唯有昱王神色如常,如常的目空一切。
这一点,也常常被一些朝臣诟病。
但少数人的意见并不能左右的了他。
要知道当今圣上登基已十余年,偏子嗣稀少,只一女一子,长公主为苏贵妃所出,已到议亲的年龄,还有一子为皇后所出,今年方才十岁,这可不是皇权昌盛的征兆啊。
而昱亲子嗣强干,且才干容貌品性皆非俗流,嫡长子宁长洵,他年不过二十一二,却已入朝为官,门下士人不在少数,嫡二公子宁长由也已十九,其诗文流传甚广,京城内高门贵女多有仰慕其才华者。
“昨日朕收到了徐将军的奏折,近日来,边关匪徒又有冒起之势,军备之需及战略之方需派遣一名领将前往例行巡查,事情紧急,可有人自荐?”仁帝终于开口说道。
仁帝说罢,目光轻扫了一番,殿内众人仍旧埋着头听音,无人应答。
仁帝看向兵部尚书陈询,和颜道:“兵部可有举荐之人呐?”
陈询闻言立刻出列,搬出了一套早已准备妥帖的推辞,做为难状道:“回陛下,事关边关巡务,兹事体大,老臣刚想着自请去查看,但又念及兵部事务繁多,兀自请命去了,怕是不妥。”
“自是不妥,你统管兵部,怎可开口言请命之事,天大的笑话,诺大的兵部,朕叫你举荐一人,你却是一个也说不上来,自是你无能!”仁帝的话已然带着些愠怒的意味了。
“老臣不敢,老臣想着此事事关重大,务必要择一可靠且有实才之人前去才妥!”
“不敢?我看近来是没有你们兵部不敢的事!”
仁帝说完不动声色地轻瞥了一眼站在众臣前面的昱王。
陈询连忙跪下,再次行礼道:“陛下息怒,容老臣些时日好好筛选一番。”
虽表面上惶恐至极,可他内心倒觉得松了一口气,如今朝中臣子大多依附于昱王,近些日子,昱王也有意开始染指兵部,所以有些事他是能推便推,能拖便拖,谁也不得罪对他来说是最优解。想来如今正值用人之际,看在自己是两朝重臣的面上,仁帝也是不会随意贬谪的。
此时,站在第二排的武将里忽的站出一人,神色凌厉,与其黯然的身姿极其不符:“老臣愿带人前往。”
昱王看着出列之人,脸上尽是不屑。
“贺将军,瓜州路途尚远。”仁帝看着眼前的镇远将军贺松满眼皆是心疼。
“老臣虽老矣,可在军中历练多年,此番前去只是例行巡查,想来不会误事,老臣自请前去。”镇远将军贺松语气坚决。
昱王好似乏了般,松了松肩膀,这一微小的动作被等待指示的人看了去便立刻会意。
“朝中武将不乏年壮者,贺将军年纪大了,不服老也是不行的,再说了边关苦远贺将军还是不要伤了身体,您看这薛侯就是太过操劳,近些日子已然告假养病了,您就应同顺安侯一般,多多休养才是,况且贺将军战功显赫,此番前去实在有些大材小用。”说这话的是吏部参知吴大人,也是年下刚刚擢升的新任参知。
仁帝听到这话心中很是不悦,贺将军马上征战的时候,这些人不过还躲在背后审度时势,现在竟找了个由头出言不敬,他清了清嗓子,略带训斥的语气道:“吴大人所言甚是,此番前往不过是例行查看军情军需,贺将军战功赫赫,为此前去岂不大材小用了,吏部素来查看严谨,倒是可随壮年将军前往,也可了解边关事宜,这样才能多替朕考察考察官员,沿途数日,或许还能发现隐藏在乡野的能人异士,这实在是大功一件,吴参知可有意前往啊?”
朝廷上下都知,仁帝与顺安侯及镇远将军都渊源颇深,吴参知今日的话怕是开罪了圣上也难说,可昱王势大,既已有所示意,他不出来说这话也不成啊。
吴参知心中忐忑,额头上瞬时冒出豆大的汗珠,胆颤着回道:“圣上所言极是,是臣疏忽了,臣是担忧将军身体,并无旁的意思。”
吴参知也是为难,想说个软话也不敢说的太过,生怕再多说些会惹得昱王不满意。
“吴大人,贺将军乃我朝功臣,岂容你置喙,况且这军需大事,贺将军有心前往,臣等应当心生敬佩才是,你这般说来,岂不是泼凉水,好在贺将军向来海量,不然真是要误会了。”吏部尚书陈询赶忙出来训斥般的打圆场。
陈询说罢后,仁帝脸色略微好看了些,道:“也罢,可还有人要自荐的?”
一语出,也算是否了贺将军的自荐,站在群臣之首的昱王直了直原本微微躬着的背,整个人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随后轻咳了一声,殿中已有人准备好出列。
“臣愿前往瓜洲查看军情军需,请陛下恩准。”顺安侯的独子萧子逸掷地有声的请命道。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这个少年郎,他身材高大挺拔,不过二十一二岁的年纪,沉沉的眼眸中却尽是凌厉的冷光。
自从两年前,传闻中对他爱的不得的曲昭昭滚落山崖后,他便再没有主动请命过任何差事,连他的姑母,当今皇后,也是劝不动他的。
如今又这般出头,着实叫人看不明白了。
朝中众臣因着萧子逸的请命显出各色忧喜来。
仁帝听闻此番请命,则倏地抬头,倚在龙椅上的身子微微坐正,手将椅子上的金色龙腾雕花使劲握了握道:“萧将军,你有此心,朕心甚慰,幸此次去往瓜洲,不过是例行巡查,想必你也是能胜任的,朕准了。”
贺松看着这位旧友的独子,脸上的神情很是复杂。
昱王脸上则堆起不悦来,眼见着这两年顺安侯自请休养,除了偶尔被召入宫叙旧,已经鲜少上朝议事了,现如今他儿子又来当起先锋了。
不过,昱王虽有些不悦,但又想着他虽在战场屡立新功,可到底还是年少,对常年经手军需的官员来说并不称得上对手,心下又放松了不少。
仁帝说完转身望向户部尚书高治:“高爱卿,子逸年少,此番前去巡视边关,你务必命人将属地的相关文书准备妥帖以供其不时查阅之需。”
高治赶忙行礼回话:“臣遵旨。”
仁帝不再说话,只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已经乏累,近旁的侍官王海明白其意,即刻宣布退朝。
宣武殿外站立的官员分列两边,等待殿内大臣退出来后方可跟随其出皇城。
~
“妹婿,妹婿,许大人!”万氏兄长万致知在后面一路快步追赶者许踔。
“哦,是万大人哪。”许踔这时方才放缓脚步。
“我刚在殿外听了一耳朵,怕是你们粮草司又要忙起来了。”他试探着询问。
万致知果然是不负胞妹所托,办事效率一级高,昨日夜间才去求援,今日便行动了。
其实,他不过是怕胞妹在府里失去权势,这样一来这个钱袋子也就飞了,与其说是为着妹妹着想,不如说是为自己还要磊落些。可既然能悄悄收下胞妹每年的贴补银钱,又怎敢磊落。
“粮草司隶属户部,事关重大,一切还要听从尚书大人安排。”许踔看着万致知的样子,哪里有半分岳丈当年的泠然正气。
许踔身为粮草司主司,事关边关事务,他可不敢随意泄露给这位父兄,不过,因着这新来的差事,他也不便再开口言告假之事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王致知附和着,一点也没有舅兄的气派,倒像是被长官训话的小吏。
许踔的岳丈曾任礼部侍郎,为人正派,在朝为官时也是颇得众人信服的,按说王致知在礼部为官多年,也该从闲差上挪个位置罢,可他偏是在闲差上也无所长进,以至于现在还在从五品的官职上,怎么也升不上去,连许踔这个晚了几年才入朝堂的妹婿竟也不如,就这般,还整日琢磨着如何结交权贵,往上提拔,可论本司职责却终日里能推则推,这样还妄想擢升,不过痴人说梦罢。
许踔下朝后深觉疲乏,已经不想应酬他了,也不想同他多道司内事务,只道:“舅兄,今日不能同你多说了,高大人还在等我。”
万致知颔首:“既是尚书大人有令,那你自先去罢,公务要紧!”
待许踔从户部回来后,万氏显出长久不有的热情来,晚膳时候,三不五时的同许踔细心夹着菜。
“老爷,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王氏这两年惯会看许踔的神色了。
许踔并没有马上答万氏的话,而是唤忠伯上前,小声吩咐了几句。
旁边站着的众人都噤声默立,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万氏的心快提到嗓子眼了,她不知道许踔到底在想什么,更不知道渭州来的到底说了什么,心里越想越不安,生怕这十余年的安生日子被人搅和了,心下已起了好些个念想和主意。
不多时,忠伯转身回来,将渭州来的信双手呈上。
“这是?”万氏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小心的问道。
“是老太太差人送来的信,你可看看。”
“可是有事?”万氏没有马上打开信封,而是谨慎的询问着。
“小女不日即将来府。”许踔缓缓的说着。
众人听闻都被惊了一跳,目光皆落到了万氏的身上,万氏听闻却早已瞪大了双眼,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她厌恶的人要来了。
清晨的皇城在薄雾中仍难掩威严。
宣武殿,文武官员分列左右两侧,虽说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朝,但三品以上方才可进殿议事,其余人员均在殿外候旨,听宣进殿,无诏则在外候着即可,不可进殿。
若单论官职,许踔也是不能进殿议事的,可因着粮草司相对特殊的性质,由兵部和户部共同督管,所以作为粮草司主司的他也成了唯一可进朝堂议事的正四品官员。
今日的宣武殿内一片寂静,端坐在龙椅上的仁帝不发一言,沉沉地睥睨着众人,下面站立着的文武官员也皆噤声,偌大的殿内立着的不像是人,倒像是一尊尊泥塑,众人中唯有昱王神色如常,如常的目空一切。
这一点,也常常被一些朝臣诟病。
但少数人的意见并不能左右的了他。
要知道当今圣上登基已十余年,偏子嗣稀少,只一女一子,长公主为苏贵妃所出,已到议亲的年龄,还有一子为皇后所出,今年方才十岁,这可不是皇权昌盛的征兆啊。
而昱亲子嗣强干,且才干容貌品性皆非俗流,嫡长子宁长洵,他年不过二十一二,却已入朝为官,门下士人不在少数,嫡二公子宁长由也已十九,其诗文流传甚广,京城内高门贵女多有仰慕其才华者。
“昨日朕收到了徐将军的奏折,近日来,边关匪徒又有冒起之势,军备之需及战略之方需派遣一名领将前往例行巡查,事情紧急,可有人自荐?”仁帝终于开口说道。
仁帝说罢,目光轻扫了一番,殿内众人仍旧埋着头听音,无人应答。
仁帝看向兵部尚书陈询,和颜道:“兵部可有举荐之人呐?”
陈询闻言立刻出列,搬出了一套早已准备妥帖的推辞,做为难状道:“回陛下,事关边关巡务,兹事体大,老臣刚想着自请去查看,但又念及兵部事务繁多,兀自请命去了,怕是不妥。”
“自是不妥,你统管兵部,怎可开口言请命之事,天大的笑话,诺大的兵部,朕叫你举荐一人,你却是一个也说不上来,自是你无能!”仁帝的话已然带着些愠怒的意味了。
“老臣不敢,老臣想着此事事关重大,务必要择一可靠且有实才之人前去才妥!”
“不敢?我看近来是没有你们兵部不敢的事!”
仁帝说完不动声色地轻瞥了一眼站在众臣前面的昱王。
陈询连忙跪下,再次行礼道:“陛下息怒,容老臣些时日好好筛选一番。”
虽表面上惶恐至极,可他内心倒觉得松了一口气,如今朝中臣子大多依附于昱王,近些日子,昱王也有意开始染指兵部,所以有些事他是能推便推,能拖便拖,谁也不得罪对他来说是最优解。想来如今正值用人之际,看在自己是两朝重臣的面上,仁帝也是不会随意贬谪的。
此时,站在第二排的武将里忽的站出一人,神色凌厉,与其黯然的身姿极其不符:“老臣愿带人前往。”
昱王看着出列之人,脸上尽是不屑。
“贺将军,瓜州路途尚远。”仁帝看着眼前的镇远将军贺松满眼皆是心疼。
“老臣虽老矣,可在军中历练多年,此番前去只是例行巡查,想来不会误事,老臣自请前去。”镇远将军贺松语气坚决。
昱王好似乏了般,松了松肩膀,这一微小的动作被等待指示的人看了去便立刻会意。
“朝中武将不乏年壮者,贺将军年纪大了,不服老也是不行的,再说了边关苦远贺将军还是不要伤了身体,您看这薛侯就是太过操劳,近些日子已然告假养病了,您就应同顺安侯一般,多多休养才是,况且贺将军战功显赫,此番前去实在有些大材小用。”说这话的是吏部参知吴大人,也是年下刚刚擢升的新任参知。
仁帝听到这话心中很是不悦,贺将军马上征战的时候,这些人不过还躲在背后审度时势,现在竟找了个由头出言不敬,他清了清嗓子,略带训斥的语气道:“吴大人所言甚是,此番前往不过是例行查看军情军需,贺将军战功赫赫,为此前去岂不大材小用了,吏部素来查看严谨,倒是可随壮年将军前往,也可了解边关事宜,这样才能多替朕考察考察官员,沿途数日,或许还能发现隐藏在乡野的能人异士,这实在是大功一件,吴参知可有意前往啊?”
朝廷上下都知,仁帝与顺安侯及镇远将军都渊源颇深,吴参知今日的话怕是开罪了圣上也难说,可昱王势大,既已有所示意,他不出来说这话也不成啊。
吴参知心中忐忑,额头上瞬时冒出豆大的汗珠,胆颤着回道:“圣上所言极是,是臣疏忽了,臣是担忧将军身体,并无旁的意思。”
吴参知也是为难,想说个软话也不敢说的太过,生怕再多说些会惹得昱王不满意。
“吴大人,贺将军乃我朝功臣,岂容你置喙,况且这军需大事,贺将军有心前往,臣等应当心生敬佩才是,你这般说来,岂不是泼凉水,好在贺将军向来海量,不然真是要误会了。”吏部尚书陈询赶忙出来训斥般的打圆场。
陈询说罢后,仁帝脸色略微好看了些,道:“也罢,可还有人要自荐的?”
一语出,也算是否了贺将军的自荐,站在群臣之首的昱王直了直原本微微躬着的背,整个人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随后轻咳了一声,殿中已有人准备好出列。
“臣愿前往瓜洲查看军情军需,请陛下恩准。”顺安侯的独子萧子逸掷地有声的请命道。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这个少年郎,他身材高大挺拔,不过二十一二岁的年纪,沉沉的眼眸中却尽是凌厉的冷光。
自从两年前,传闻中对他爱的不得的曲昭昭滚落山崖后,他便再没有主动请命过任何差事,连他的姑母,当今皇后,也是劝不动他的。
如今又这般出头,着实叫人看不明白了。
朝中众臣因着萧子逸的请命显出各色忧喜来。
仁帝听闻此番请命,则倏地抬头,倚在龙椅上的身子微微坐正,手将椅子上的金色龙腾雕花使劲握了握道:“萧将军,你有此心,朕心甚慰,幸此次去往瓜洲,不过是例行巡查,想必你也是能胜任的,朕准了。”
贺松看着这位旧友的独子,脸上的神情很是复杂。
昱王脸上则堆起不悦来,眼见着这两年顺安侯自请休养,除了偶尔被召入宫叙旧,已经鲜少上朝议事了,现如今他儿子又来当起先锋了。
不过,昱王虽有些不悦,但又想着他虽在战场屡立新功,可到底还是年少,对常年经手军需的官员来说并不称得上对手,心下又放松了不少。
仁帝说完转身望向户部尚书高治:“高爱卿,子逸年少,此番前去巡视边关,你务必命人将属地的相关文书准备妥帖以供其不时查阅之需。”
高治赶忙行礼回话:“臣遵旨。”
仁帝不再说话,只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已经乏累,近旁的侍官王海明白其意,即刻宣布退朝。
宣武殿外站立的官员分列两边,等待殿内大臣退出来后方可跟随其出皇城。
~
“妹婿,妹婿,许大人!”万氏兄长万致知在后面一路快步追赶者许踔。
“哦,是万大人哪。”许踔这时方才放缓脚步。
“我刚在殿外听了一耳朵,怕是你们粮草司又要忙起来了。”他试探着询问。
万致知果然是不负胞妹所托,办事效率一级高,昨日夜间才去求援,今日便行动了。
其实,他不过是怕胞妹在府里失去权势,这样一来这个钱袋子也就飞了,与其说是为着妹妹着想,不如说是为自己还要磊落些。可既然能悄悄收下胞妹每年的贴补银钱,又怎敢磊落。
“粮草司隶属户部,事关重大,一切还要听从尚书大人安排。”许踔看着万致知的样子,哪里有半分岳丈当年的泠然正气。
许踔身为粮草司主司,事关边关事务,他可不敢随意泄露给这位父兄,不过,因着这新来的差事,他也不便再开口言告假之事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王致知附和着,一点也没有舅兄的气派,倒像是被长官训话的小吏。
许踔的岳丈曾任礼部侍郎,为人正派,在朝为官时也是颇得众人信服的,按说王致知在礼部为官多年,也该从闲差上挪个位置罢,可他偏是在闲差上也无所长进,以至于现在还在从五品的官职上,怎么也升不上去,连许踔这个晚了几年才入朝堂的妹婿竟也不如,就这般,还整日琢磨着如何结交权贵,往上提拔,可论本司职责却终日里能推则推,这样还妄想擢升,不过痴人说梦罢。
许踔下朝后深觉疲乏,已经不想应酬他了,也不想同他多道司内事务,只道:“舅兄,今日不能同你多说了,高大人还在等我。”
万致知颔首:“既是尚书大人有令,那你自先去罢,公务要紧!”
待许踔从户部回来后,万氏显出长久不有的热情来,晚膳时候,三不五时的同许踔细心夹着菜。
“老爷,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王氏这两年惯会看许踔的神色了。
许踔并没有马上答万氏的话,而是唤忠伯上前,小声吩咐了几句。
旁边站着的众人都噤声默立,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万氏的心快提到嗓子眼了,她不知道许踔到底在想什么,更不知道渭州来的到底说了什么,心里越想越不安,生怕这十余年的安生日子被人搅和了,心下已起了好些个念想和主意。
不多时,忠伯转身回来,将渭州来的信双手呈上。
“这是?”万氏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小心的问道。
“是老太太差人送来的信,你可看看。”
“可是有事?”万氏没有马上打开信封,而是谨慎的询问着。
“小女不日即将来府。”许踔缓缓的说着。
众人听闻都被惊了一跳,目光皆落到了万氏的身上,万氏听闻却早已瞪大了双眼,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她厌恶的人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