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景熙三十八年中秋之夜,孜政宫中灯火通明。
是时与列臣宗亲共度的中秋夜宴甫毕,席间有臣子上报了百姓感念国泰民安、户口殷实,而自发为国集万民书祈福的消息,引得众口齐赞皇帝圣明,“大棘万福”“陛下万福”之高呼响彻宫廷。
不管是真的万民请愿,还是臣属讨帝王欢心刻意而为,听到这样的消息,昭帝都免不了高兴。她借着微醺的酒兴邀三位公主填了几首祈祷国泰民安、小家美满的词,年近六十的身体已然疲倦,唤女儿们散了,独自立在窗前,望着圆月追思。
那年也是这样凉爽的夏夜,这样盈满的月亮,皇姊与她上香完毕,在窗前并肩而坐,彻夜交流为君治国的心得与嘱托。她听得认真,却不知皇姊病笃,存了让位之心,等宫车晏驾时,一切已经晚了。
如今的她已经年迈,鬓间灰黑驳杂,皱纹越添越多,在三十余载经营中将皇姊的期待完成了大半——似乎到了功成身退,把机会留给年轻人的时候了。
昭帝挥手,让宫侍呈上早已备好的锦盒。打开饰有织金凰尾图纹的盖子,露出铺就深蓝色绸缎的内衬,中心放着几张字笺,朴实无华,甚至没有加盖印鉴。
将字纸取出,凑近火盆焚了,赤红火舌在边缘碎作残灰烟气,余下黑字落入盆底。昭帝双手交叠,恭敬祈拜,直到火光渐熄,信纸烧完,她才离殿而去。
夜深人定,合宫静谧,唯有打扫殿宇的宫侍仍在忙碌。当她们移开火盆时,恰于殿外刮进一阵歪风,将纸灰吹得散若舞蝶。有片未烧尽的碎纸落在地上,依稀可见一行工整的御字:文琢吾姊,见信如唔。
掌事姑姑见状,忙把字片拾起,小声呵斥道:“圣上写给安裕帝的书信,你们怎敢这样怠慢?快用香灰掩了,抬到神殿后去。“
宫侍们遵命,不仅以香灰压着,还用手掌遮盖,唯恐风再次袭来。字笺和香灰最终都要埋入神殿后的祭坛,以保证帝王之言上达天听,下谕鬼神,让她对亡姊的私语穿过三十八年时光,回到安裕帝耳边。
文琢,正是安裕帝的名。
在祖庙里,她的灵位放在最后一个,画像最年轻;大棘国史上,她的王座得来最不易,在位时间也最短。史官是这样评价她的:
“果毅善谋,励精勤政,视民如子,贤君大猷。其治政通人安,俗阜时和;其智内平夺嫡之乱,外固裕民之纲;其勇肃清犬马阿党,革罢翻覆佞幸。唯体弱多病,膝下无女,自登大统,忧劳为怀,沉疴益笃,福祚甚短,御宇四载而崩,传玺于幼妹。”
世上记得她的人不少,但如今,只有昭帝还能称呼她的名字。
——
2.
时光似苇舟,一篙荡到四十多年前,那是一个老者还天真、逝者还健在的时代。
大棘国建立至今八十载,玉玺在魏氏四代帝王手中交接,外患方平,国政终于随王朝根基筑牢渐趋稳定了。
明嘉十七年三月初八清晨,随着帝都闳安城内一片锣鼓声欣然响动,由头戴面具的巫觋组成的禳神队伍旋起宽大衣袍,脚踏奏乐载行载舞,从皇宫南门开始,缘东西两方干路一直游行到北城门。场面热闹非凡,引来百姓攒动围观。
这是次举国同庆的盛会,热闹得几乎可与年节相媲,望帝魏阖站在宫城上首,由大臣宗亲簇拥左右,下面的人抬头凝望,只能依稀见到一抹玄金夹在深紫色中。
当时的昭帝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孩子,排行第五,站在姊妹中间,看游神仿佛观戏。安裕帝魏文琢时为四公主,并不在此地,重疾缠身的她尚在棘国北部的齐普休养身体。
皇城中有两样东西,越想挡越挡不住,一个是风,另一个是消息,它们早就飞跃宫墙传入大街小巷,说圣上今日摆出宏大阵仗,是因想念四公主,遂以慰劳齐普为由,派遣使者将爱女接回闳安。
在人头攒动中,三声金钟洪鸣,宫门应声开启,一支衣饰华丽、肃穆有序的队伍从内走出。为首的是位臣宦,身穿文官朝服,骑在一匹青花马上,看上去四十开外。紧随其后的是个男子,二十岁出头,虽以薄纱覆面,仍能看出清俊华贵的仪态。
这两人身后跟着骑马的、赶车的、扛旗帜仪仗的数十人,浩浩荡荡踏出南城门,消失在众人面前。
有人认出戴纱的男子正是四公主府的秦公卿,更印证坊间传言非虚。
四公主离京多少年了?少说八九年了吧,闳安城的人们都要把她忘了。要不是想到本朝有五位公主时,总免不了挨个推算,谁会记得她呢?
队伍出城后,帝王和众贵胄也下了楼。热闹的社火仍在民间继续,百姓看得开心,有人却十分不舒坦。
——
3.
二公主魏晰圭的府邸位于长清街,离热闹的街衢最近,她回了府邸,关上门,吵闹仍旧声声入耳。她面色铁青,下人就谨言慎行,生怕触动逆鳞,幸好没过多久即有贵客登门,安抚主人的焦躁。
“我的殿下啊,你不会就这样回的府吧?”
来者是东聊郡主曲一凭,魏晰圭的本家表姊,此刻急匆匆将四处踱步的她拉回房内。魏晰圭甩开她的手,恶声道:“否则呢?我还要笑出来不成?像那个假模假样的魏先琳?”
东聊郡主赔笑道:“就像大公主又如何?假模假样又如何?说白了不就是为四公主回来的事儿吗?听说宣王非但没治好她的病,还把她养成了个药罐子。殿下还记得吗,前几年陈将军从齐普回京,说过什么来着——说她‘体态瘦弱,面无血色’,和只病鸡没两样!回来也好,在闳安养着,总不至于哪天悄无声息地没了……”
她本意是劝人宽心,不要和大公主计较长短,可话题中心又逐渐绕到四公主身上,听得魏晰圭不耐烦,将她打断。
“我哪里是因为‘她’?我分明就是为了‘她’!”被着重强调的那个“她”,无疑指向大公主魏先琳,“那副溜须拍马的样子,一会儿说要送四妹这个,一会儿又要送那个,哄得母皇眉开眼笑。真这么情深义重,怎么不请缨离京,亲至齐普,把人接回来呢?”
两位公主早有分庭抗礼之势,帝王年事已高,却不立储,似乎还在几位候选人中斟酌。
大棘没有立长传统,但大公主毕竟多了三年的眼界和经验,自己优势较小,母皇偏偏又把四妹叫回,难测的君心令她更加忐忑难安。
“殿下不妨细想,她魏先琳为何急于剖心示好啊?”
晰圭恨声道:“讨好母皇,博求贤名,提前给四妹卖好,为她多增助益。”
东聊郡主却摇头,笑得意味深长,还刻意挑高了声线。
“殿下此言差矣。她不过是看秦公卿站在殿上,这才四妹长、四妹短,变相示好。”
此话似乎道出了秘不传人的笑料,一直紧绷面皮的魏晰圭将半个嘴角都翘高,眼神中满是讥讽和不屑:“无耻之徒,难怪那人宁可做个‘少鳏夫’,也不肯就她。”
“谁说不是呢?这回四公主归来了,我看她还怎么惦记别人家的卿子,做那不体面的肖想。”
记忆重新回到秦臻入四公主府那日,魏先琳喝足了闷酒,脸上的惆怅和悲戚不可谓不生动,这让晰圭的不满消散不少。
四妹回来,一定设宴将其妻卿和魏先琳邀在一处,看她如何维持体面。
心情好了不少,心思回到正事上,她话锋一转,问东聊郡主道:“罗越国的那个都……都……”
“都扑木哈。”东聊郡主连忙接过话头,“我和他说好了,此人凭借罗越的家世渊源,定能让十担火璃珠子随商队送入京城。”
晰圭点头道:“此事务必隐蔽,让那个‘都哈’守口如瓶,万不能让先琳的人听了风声。”
“殿下放心,我许以重金,罗越国的商人不会和钱过不去。”
东聊郡主比魏晰圭年长两岁,却唯其马首是瞻,两人附耳密语数言,暂且不表。
——
4.
三月的齐普完全没有一点入春的迹象,刚刚下过大雪,天还未亮,宣王府内就已四处动工。
落雪须及时清理,就像扫清敌障,得趁它没站住脚,切断它的命脉,打散它的拥趸,撵到难以死灰复燃的地方去,否则照了太阳融化成冰,被人踩踏瓷实,就更难铲除了。
王府家丁三五成群,尽量轻声将雪铲起,堆在院中向阳的一角。
晴玉斋的大门紧紧关着,里面的人似乎还没起床,这是好事,因为魏文琢睡眠极浅,不吵醒她是众人的目的。
忙到太阳升起,家丁终于得了清闲,放下扫帚木锹,坐在廊下歇息。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嗒嗒地朝着晴玉斋而来,马上之人搂着几枝白梅,脸冻得红扑扑的,他利落地翻身下马,一边往里走,一边大喊大叫。
“你们歇着呢,琢姊醒了吗?”
魏文琢的贴身侍女兼护卫柳墟一个箭步冲上前,挡住冒失者敲门的动作,轻语道:“世子低声些,公主还没……”
话未说完,就有个声音从屋内传出:“叫他进来吧。”
柳墟把话咽了回去,立即为宣王世子李铭川开门。掀开厚重挡风的棉帷,屋内蒸腾的暖气立即给狐裘上蒙一层水雾,她拿走外袍烘干,留世子在炉边取暖驱寒,那束白梅还在世子手中,被他小心别在腰后。
柳墟往起居室一看,魏文琢已穿戴整齐,坐在摇椅上看书,哪里像刚醒的样子?
“轻手轻脚,到底还是把殿下吵醒了。”她为世子掀开门挡时嘟囔道,魏文琢头也不抬地答:“是我自己醒的。”
“假的,哪有自己醒却不唤我,默默把衣服穿好的?”
“真的,我梦见铭川要来,就醒了。”魏文琢将书放下,笑意盈盈地看向世子,把那孩子激动得瞪大眼睛:“真的?琢姊梦见我了?”
“假的……整座宣王府,也就世子会信殿下的鬼扯。”柳墟将一把扇子递给李铭川,嘱咐道,“屋内闷热,世子自行扇扇风吧。”
李铭川的确热得不行,鼻尖和上唇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接了扇子却不用,只关切问道:“琢姊觉得闷吗?”
“还好,你用就是。”
“我也不闷。”他发觉魏文琢还盖着薄被,干脆把扇子放下了,一个转身的动作,让魏文琢看清了他后背银瓣的梅花,微微惊讶后,不动声色地把视线移回。
“大早上的,找我什么事?”
“回来路上见梅花开得正好,想到琢姊喜爱,就摘了两枝送来。”焚琴煮鹤之人将宝贝从背后抽出,热情邀请道,“你闻闻,很香呢!”
“我不闻。”文琢似笑非笑道。
“为什么?”
“宣王为了培育那几棵‘素裹’费尽了心思,光是让它服齐普的土就用了两年,前几日终于开花,宝贝得跟什么似的,旁人碰都不能碰一下。”文琢道,“你这是偷剪来的赃物,我可不敢留,免得宣王以为我眼馋她的花,派你行窃。”
“是我想送琢姊的,我自担着,”李铭川挺起胸膛道,“我觉得它与其孤寂盛放于野,还不如摆在爱花之人的案头,即使母王责怪,我也这么答,因为心中就是如此想的。”
他明明是为花辩白,不知想到哪里去,自己的脸却红了,魏文琢一笑,唤他坐到身边。
“跟你开玩笑的,哪能让你担着?不过试试你无心还是有意。若宣王盛怒,她打得了你,却奈何不了我,我会护着你的。”
李铭川眼睛一瞬,感念的微笑从酒窝漾出,好像真的看见她为自己声援。见柳墟将花拿走插瓶,摆在文琢床头,又是喜不自胜。
不过文琢接着话锋一转:“你最好今明两日‘自首’,我保证宣王不会对你翻脸,此后就难说了。”
“为何?”
“因为我就要回闳安啦,”她的话让李铭川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若路上顺利,来使明日即到。”
“这么快吗……”李铭川的声音干巴巴的,“谁会来呢?”
“其中一个你认得,是曾在齐普管田赋的那个靳实朴,后来征入禁中,当了司宗局的执司。”魏文琢道,“另一个是秦臻——我的公卿。”
秦公卿。这称呼让李铭川心头一跳,喜悦之色烟消云散。
景熙三十八年中秋之夜,孜政宫中灯火通明。
是时与列臣宗亲共度的中秋夜宴甫毕,席间有臣子上报了百姓感念国泰民安、户口殷实,而自发为国集万民书祈福的消息,引得众口齐赞皇帝圣明,“大棘万福”“陛下万福”之高呼响彻宫廷。
不管是真的万民请愿,还是臣属讨帝王欢心刻意而为,听到这样的消息,昭帝都免不了高兴。她借着微醺的酒兴邀三位公主填了几首祈祷国泰民安、小家美满的词,年近六十的身体已然疲倦,唤女儿们散了,独自立在窗前,望着圆月追思。
那年也是这样凉爽的夏夜,这样盈满的月亮,皇姊与她上香完毕,在窗前并肩而坐,彻夜交流为君治国的心得与嘱托。她听得认真,却不知皇姊病笃,存了让位之心,等宫车晏驾时,一切已经晚了。
如今的她已经年迈,鬓间灰黑驳杂,皱纹越添越多,在三十余载经营中将皇姊的期待完成了大半——似乎到了功成身退,把机会留给年轻人的时候了。
昭帝挥手,让宫侍呈上早已备好的锦盒。打开饰有织金凰尾图纹的盖子,露出铺就深蓝色绸缎的内衬,中心放着几张字笺,朴实无华,甚至没有加盖印鉴。
将字纸取出,凑近火盆焚了,赤红火舌在边缘碎作残灰烟气,余下黑字落入盆底。昭帝双手交叠,恭敬祈拜,直到火光渐熄,信纸烧完,她才离殿而去。
夜深人定,合宫静谧,唯有打扫殿宇的宫侍仍在忙碌。当她们移开火盆时,恰于殿外刮进一阵歪风,将纸灰吹得散若舞蝶。有片未烧尽的碎纸落在地上,依稀可见一行工整的御字:文琢吾姊,见信如唔。
掌事姑姑见状,忙把字片拾起,小声呵斥道:“圣上写给安裕帝的书信,你们怎敢这样怠慢?快用香灰掩了,抬到神殿后去。“
宫侍们遵命,不仅以香灰压着,还用手掌遮盖,唯恐风再次袭来。字笺和香灰最终都要埋入神殿后的祭坛,以保证帝王之言上达天听,下谕鬼神,让她对亡姊的私语穿过三十八年时光,回到安裕帝耳边。
文琢,正是安裕帝的名。
在祖庙里,她的灵位放在最后一个,画像最年轻;大棘国史上,她的王座得来最不易,在位时间也最短。史官是这样评价她的:
“果毅善谋,励精勤政,视民如子,贤君大猷。其治政通人安,俗阜时和;其智内平夺嫡之乱,外固裕民之纲;其勇肃清犬马阿党,革罢翻覆佞幸。唯体弱多病,膝下无女,自登大统,忧劳为怀,沉疴益笃,福祚甚短,御宇四载而崩,传玺于幼妹。”
世上记得她的人不少,但如今,只有昭帝还能称呼她的名字。
——
2.
时光似苇舟,一篙荡到四十多年前,那是一个老者还天真、逝者还健在的时代。
大棘国建立至今八十载,玉玺在魏氏四代帝王手中交接,外患方平,国政终于随王朝根基筑牢渐趋稳定了。
明嘉十七年三月初八清晨,随着帝都闳安城内一片锣鼓声欣然响动,由头戴面具的巫觋组成的禳神队伍旋起宽大衣袍,脚踏奏乐载行载舞,从皇宫南门开始,缘东西两方干路一直游行到北城门。场面热闹非凡,引来百姓攒动围观。
这是次举国同庆的盛会,热闹得几乎可与年节相媲,望帝魏阖站在宫城上首,由大臣宗亲簇拥左右,下面的人抬头凝望,只能依稀见到一抹玄金夹在深紫色中。
当时的昭帝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孩子,排行第五,站在姊妹中间,看游神仿佛观戏。安裕帝魏文琢时为四公主,并不在此地,重疾缠身的她尚在棘国北部的齐普休养身体。
皇城中有两样东西,越想挡越挡不住,一个是风,另一个是消息,它们早就飞跃宫墙传入大街小巷,说圣上今日摆出宏大阵仗,是因想念四公主,遂以慰劳齐普为由,派遣使者将爱女接回闳安。
在人头攒动中,三声金钟洪鸣,宫门应声开启,一支衣饰华丽、肃穆有序的队伍从内走出。为首的是位臣宦,身穿文官朝服,骑在一匹青花马上,看上去四十开外。紧随其后的是个男子,二十岁出头,虽以薄纱覆面,仍能看出清俊华贵的仪态。
这两人身后跟着骑马的、赶车的、扛旗帜仪仗的数十人,浩浩荡荡踏出南城门,消失在众人面前。
有人认出戴纱的男子正是四公主府的秦公卿,更印证坊间传言非虚。
四公主离京多少年了?少说八九年了吧,闳安城的人们都要把她忘了。要不是想到本朝有五位公主时,总免不了挨个推算,谁会记得她呢?
队伍出城后,帝王和众贵胄也下了楼。热闹的社火仍在民间继续,百姓看得开心,有人却十分不舒坦。
——
3.
二公主魏晰圭的府邸位于长清街,离热闹的街衢最近,她回了府邸,关上门,吵闹仍旧声声入耳。她面色铁青,下人就谨言慎行,生怕触动逆鳞,幸好没过多久即有贵客登门,安抚主人的焦躁。
“我的殿下啊,你不会就这样回的府吧?”
来者是东聊郡主曲一凭,魏晰圭的本家表姊,此刻急匆匆将四处踱步的她拉回房内。魏晰圭甩开她的手,恶声道:“否则呢?我还要笑出来不成?像那个假模假样的魏先琳?”
东聊郡主赔笑道:“就像大公主又如何?假模假样又如何?说白了不就是为四公主回来的事儿吗?听说宣王非但没治好她的病,还把她养成了个药罐子。殿下还记得吗,前几年陈将军从齐普回京,说过什么来着——说她‘体态瘦弱,面无血色’,和只病鸡没两样!回来也好,在闳安养着,总不至于哪天悄无声息地没了……”
她本意是劝人宽心,不要和大公主计较长短,可话题中心又逐渐绕到四公主身上,听得魏晰圭不耐烦,将她打断。
“我哪里是因为‘她’?我分明就是为了‘她’!”被着重强调的那个“她”,无疑指向大公主魏先琳,“那副溜须拍马的样子,一会儿说要送四妹这个,一会儿又要送那个,哄得母皇眉开眼笑。真这么情深义重,怎么不请缨离京,亲至齐普,把人接回来呢?”
两位公主早有分庭抗礼之势,帝王年事已高,却不立储,似乎还在几位候选人中斟酌。
大棘没有立长传统,但大公主毕竟多了三年的眼界和经验,自己优势较小,母皇偏偏又把四妹叫回,难测的君心令她更加忐忑难安。
“殿下不妨细想,她魏先琳为何急于剖心示好啊?”
晰圭恨声道:“讨好母皇,博求贤名,提前给四妹卖好,为她多增助益。”
东聊郡主却摇头,笑得意味深长,还刻意挑高了声线。
“殿下此言差矣。她不过是看秦公卿站在殿上,这才四妹长、四妹短,变相示好。”
此话似乎道出了秘不传人的笑料,一直紧绷面皮的魏晰圭将半个嘴角都翘高,眼神中满是讥讽和不屑:“无耻之徒,难怪那人宁可做个‘少鳏夫’,也不肯就她。”
“谁说不是呢?这回四公主归来了,我看她还怎么惦记别人家的卿子,做那不体面的肖想。”
记忆重新回到秦臻入四公主府那日,魏先琳喝足了闷酒,脸上的惆怅和悲戚不可谓不生动,这让晰圭的不满消散不少。
四妹回来,一定设宴将其妻卿和魏先琳邀在一处,看她如何维持体面。
心情好了不少,心思回到正事上,她话锋一转,问东聊郡主道:“罗越国的那个都……都……”
“都扑木哈。”东聊郡主连忙接过话头,“我和他说好了,此人凭借罗越的家世渊源,定能让十担火璃珠子随商队送入京城。”
晰圭点头道:“此事务必隐蔽,让那个‘都哈’守口如瓶,万不能让先琳的人听了风声。”
“殿下放心,我许以重金,罗越国的商人不会和钱过不去。”
东聊郡主比魏晰圭年长两岁,却唯其马首是瞻,两人附耳密语数言,暂且不表。
——
4.
三月的齐普完全没有一点入春的迹象,刚刚下过大雪,天还未亮,宣王府内就已四处动工。
落雪须及时清理,就像扫清敌障,得趁它没站住脚,切断它的命脉,打散它的拥趸,撵到难以死灰复燃的地方去,否则照了太阳融化成冰,被人踩踏瓷实,就更难铲除了。
王府家丁三五成群,尽量轻声将雪铲起,堆在院中向阳的一角。
晴玉斋的大门紧紧关着,里面的人似乎还没起床,这是好事,因为魏文琢睡眠极浅,不吵醒她是众人的目的。
忙到太阳升起,家丁终于得了清闲,放下扫帚木锹,坐在廊下歇息。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嗒嗒地朝着晴玉斋而来,马上之人搂着几枝白梅,脸冻得红扑扑的,他利落地翻身下马,一边往里走,一边大喊大叫。
“你们歇着呢,琢姊醒了吗?”
魏文琢的贴身侍女兼护卫柳墟一个箭步冲上前,挡住冒失者敲门的动作,轻语道:“世子低声些,公主还没……”
话未说完,就有个声音从屋内传出:“叫他进来吧。”
柳墟把话咽了回去,立即为宣王世子李铭川开门。掀开厚重挡风的棉帷,屋内蒸腾的暖气立即给狐裘上蒙一层水雾,她拿走外袍烘干,留世子在炉边取暖驱寒,那束白梅还在世子手中,被他小心别在腰后。
柳墟往起居室一看,魏文琢已穿戴整齐,坐在摇椅上看书,哪里像刚醒的样子?
“轻手轻脚,到底还是把殿下吵醒了。”她为世子掀开门挡时嘟囔道,魏文琢头也不抬地答:“是我自己醒的。”
“假的,哪有自己醒却不唤我,默默把衣服穿好的?”
“真的,我梦见铭川要来,就醒了。”魏文琢将书放下,笑意盈盈地看向世子,把那孩子激动得瞪大眼睛:“真的?琢姊梦见我了?”
“假的……整座宣王府,也就世子会信殿下的鬼扯。”柳墟将一把扇子递给李铭川,嘱咐道,“屋内闷热,世子自行扇扇风吧。”
李铭川的确热得不行,鼻尖和上唇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接了扇子却不用,只关切问道:“琢姊觉得闷吗?”
“还好,你用就是。”
“我也不闷。”他发觉魏文琢还盖着薄被,干脆把扇子放下了,一个转身的动作,让魏文琢看清了他后背银瓣的梅花,微微惊讶后,不动声色地把视线移回。
“大早上的,找我什么事?”
“回来路上见梅花开得正好,想到琢姊喜爱,就摘了两枝送来。”焚琴煮鹤之人将宝贝从背后抽出,热情邀请道,“你闻闻,很香呢!”
“我不闻。”文琢似笑非笑道。
“为什么?”
“宣王为了培育那几棵‘素裹’费尽了心思,光是让它服齐普的土就用了两年,前几日终于开花,宝贝得跟什么似的,旁人碰都不能碰一下。”文琢道,“你这是偷剪来的赃物,我可不敢留,免得宣王以为我眼馋她的花,派你行窃。”
“是我想送琢姊的,我自担着,”李铭川挺起胸膛道,“我觉得它与其孤寂盛放于野,还不如摆在爱花之人的案头,即使母王责怪,我也这么答,因为心中就是如此想的。”
他明明是为花辩白,不知想到哪里去,自己的脸却红了,魏文琢一笑,唤他坐到身边。
“跟你开玩笑的,哪能让你担着?不过试试你无心还是有意。若宣王盛怒,她打得了你,却奈何不了我,我会护着你的。”
李铭川眼睛一瞬,感念的微笑从酒窝漾出,好像真的看见她为自己声援。见柳墟将花拿走插瓶,摆在文琢床头,又是喜不自胜。
不过文琢接着话锋一转:“你最好今明两日‘自首’,我保证宣王不会对你翻脸,此后就难说了。”
“为何?”
“因为我就要回闳安啦,”她的话让李铭川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若路上顺利,来使明日即到。”
“这么快吗……”李铭川的声音干巴巴的,“谁会来呢?”
“其中一个你认得,是曾在齐普管田赋的那个靳实朴,后来征入禁中,当了司宗局的执司。”魏文琢道,“另一个是秦臻——我的公卿。”
秦公卿。这称呼让李铭川心头一跳,喜悦之色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