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长乐长信
长乐宫,又称东宫,始建于高祖五年,经过惠帝、文帝、景帝三朝的整修扩建,如今的面积早已超过天子所居的未央宫。
长乐宫内共有大大小小的殿阁十余座,太皇太后窦氏所居名曰长信殿,在诸殿阁中体量最大,也装饰得最为华美考究。
刘淑想着,老太后午睡放起,便直去寝殿。却听侍御们说,太皇太后往永寿殿书房去了。
窦太后在文帝朝被立为皇后不久,便患了眼疾。此后几十年间,经了无数名医调治,却无甚收效,双目如今已完全盲了,自然看不得书简也写不得字。这永寿殿与其说是书房倒不如说是老太后的私人娱乐室。
眼盲的人,失去了视觉上的感知,只能在听、嗅、触三觉上找补缺憾,窦太后也不例外。
于是,分封于各处的诸侯王们来朝觐或者岁供,都会特备一份“孝敬”以献东宫。芳香幽弥的花草,形态奇特的玉石,至于,婉转黄鹂、学舌鹦鹉、吱吱唧唧的蛐蛐蝈蝈,更是累进经献。
窦太后是年已是六十九岁的高龄,她常向人炫耀的长寿秘诀有三个:一是用晨露泡的花瓣水漱口,二是午饭后小睡半个时辰,三是午睡起来散发篦头。她这个篦头不是因为头皮痒,而是为活络头皮上的筋脉血管,据说有特别的醒脑提神之效。
或许真的是得益于此三秘诀,不论是远观还是近瞧,这窦太后外表都不似已届古稀的风烛残年。用上个月,老太后寿辰时,入宫贺寿的某位王后的话说:“瞧着最多不过五十岁。”
在精于养生之外,窦太后又练就了抚脸摸骨的独特相面技法,加上身历四朝,经多见广,对人对事心如明镜,却也都隐而不露。
只偶尔在心情大好或生气着恼时,才或是炫耀或是警戒地敞露心扉:“别看我这孤老婆子的眼睛不中用了,心里可亮堂着呢。哪个是真香,哪个是真臭。哪个是嘴上抹蜜,哪个是心里藏刀,都瞧得明明白白。便是那会七十二变的孙猴子,到了孤老婆子这里也管保叫他现了原形!”
听了她这炫耀或受了警戒的人,无不如遭当头棒喝而战战兢兢。老太后待人严苛,但也有额外的优容,头先便是昼夜服侍其左右的春夏秋冬四个侍婢。
汉宫规矩,所有宫女自入宫起,便都抹去姓氏,只称名。那些名字繁琐的,还会被重新改过。窦太后身边的这四个,便被按序唤做春夏秋冬。
在子孙之中,窦太后最爱宠的是梁王刘武,景帝朝,彼以绝食威逼皇帝立皇太弟便是爱宠幼子的明证。梁王死后,能享这爱宠的便是幼时曾养在彼膝下的几个孙辈了。
二十三年前,刘淑的母亲王姪与同为太子侍妾的栗姬接连有孕。因为当时太子还未有儿女,谁先诞下麟儿,便是皇长孙,也可近乎说是承继大统的未来天子。
于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便在两个女人间展开。
后来,王姪先于栗姬分娩,却因生的是个女儿,只获赐了金帛,而并没有任何名分上的抬升,依然是个无有品阶名号的家人子。
那栗姬就就幸运多了,因生育了皇长孙刘荣,被封为位分仅次于太子妃的良娣。
刘淑未能生就一副男儿身,但因年纪最长也难免身承重责。
因为祖母窦皇后患了眼疾,生活寥寞,刘淑在断乳后的当月,便被送去椒房殿。窦皇后上了年岁,又有眼疾,不可能亲自抚育孙女,刘淑的日常生活便由十几个老嬷嬷照料。
那群嬷嬷们受了小君(汉廷制度,后宫嫔御婢仆皆称皇后为小君)的示谕,把刘淑当眼睛珠子似的看护着,真可谓是殷切备至。
只是这种殷切不是出于内在的感情,而是纯执行任务似的照章办事。而那章法又本是定了约束成人的,用在一个刚断了奶连路都还走不稳的孩童身上,便是十分的不近情理,夸张点说,便是毫无人性了。
譬如,每顿的餐食都是定量的,不管多爱吃,吃罢了就不许再要,便是只吃个半饱,也不许再多吃一粒米。便是一口不想吃,也要被嬷嬷们连哄带逼的吃个干净。
还有便是夜间,刘淑睡在摇篮里,每隔半个时辰,嬷嬷们就要摇上一摇。有时刚刚睡着,这一摇,却就惊醒了,却也不敢出声,只用手捂着嘴暗暗抽泣。日间,被抱去祖母身边时,又不免发困。祖母问起,也不敢照实言语。
因为在被送来椒房殿的前一天,母亲曾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对她千叮万嘱,要听话守规矩,不管觉着再怎样拘束委屈,也不许淘气哭闹。
刘淑每觉孤惧难耐,便将那叮嘱在脑子里一遍遍忆着念着,时间一长,便如镌刻似的在心里永久的扎了根。
所幸,在熬煎了大半年之后,皇弟刘荣与姑母家的阿娇也先后被送来了。他们一个是长子长孙,一个是独生女所出的外孙女,在窦皇后那里分量都比刘淑重,所受关注自然也更多。刘淑的孤惧因而稍稍得减。
后来,到她五周岁上,祖父文皇帝驾崩,祖母由皇后升格为太后,搬居长乐宫。她才重新回到母亲身边。那时因为父亲登基,册封后宫,母亲终于有了正式的位分跟名号——王美人。
刘淑每每来到长乐宫,便会不由自主的思忆往事,但想到幼时那段仿若囚徒的经历,心头便止不住的发酸。
当下由侍御们引着去到永寿殿,方走到门口,却听到刘买的说话声,心中不由一紧,暗暗道:“别不是他恶人先告状?!”自在心里提了几分小心。
长乐宫内共有大大小小的殿阁十余座,太皇太后窦氏所居名曰长信殿,在诸殿阁中体量最大,也装饰得最为华美考究。
刘淑想着,老太后午睡放起,便直去寝殿。却听侍御们说,太皇太后往永寿殿书房去了。
窦太后在文帝朝被立为皇后不久,便患了眼疾。此后几十年间,经了无数名医调治,却无甚收效,双目如今已完全盲了,自然看不得书简也写不得字。这永寿殿与其说是书房倒不如说是老太后的私人娱乐室。
眼盲的人,失去了视觉上的感知,只能在听、嗅、触三觉上找补缺憾,窦太后也不例外。
于是,分封于各处的诸侯王们来朝觐或者岁供,都会特备一份“孝敬”以献东宫。芳香幽弥的花草,形态奇特的玉石,至于,婉转黄鹂、学舌鹦鹉、吱吱唧唧的蛐蛐蝈蝈,更是累进经献。
窦太后是年已是六十九岁的高龄,她常向人炫耀的长寿秘诀有三个:一是用晨露泡的花瓣水漱口,二是午饭后小睡半个时辰,三是午睡起来散发篦头。她这个篦头不是因为头皮痒,而是为活络头皮上的筋脉血管,据说有特别的醒脑提神之效。
或许真的是得益于此三秘诀,不论是远观还是近瞧,这窦太后外表都不似已届古稀的风烛残年。用上个月,老太后寿辰时,入宫贺寿的某位王后的话说:“瞧着最多不过五十岁。”
在精于养生之外,窦太后又练就了抚脸摸骨的独特相面技法,加上身历四朝,经多见广,对人对事心如明镜,却也都隐而不露。
只偶尔在心情大好或生气着恼时,才或是炫耀或是警戒地敞露心扉:“别看我这孤老婆子的眼睛不中用了,心里可亮堂着呢。哪个是真香,哪个是真臭。哪个是嘴上抹蜜,哪个是心里藏刀,都瞧得明明白白。便是那会七十二变的孙猴子,到了孤老婆子这里也管保叫他现了原形!”
听了她这炫耀或受了警戒的人,无不如遭当头棒喝而战战兢兢。老太后待人严苛,但也有额外的优容,头先便是昼夜服侍其左右的春夏秋冬四个侍婢。
汉宫规矩,所有宫女自入宫起,便都抹去姓氏,只称名。那些名字繁琐的,还会被重新改过。窦太后身边的这四个,便被按序唤做春夏秋冬。
在子孙之中,窦太后最爱宠的是梁王刘武,景帝朝,彼以绝食威逼皇帝立皇太弟便是爱宠幼子的明证。梁王死后,能享这爱宠的便是幼时曾养在彼膝下的几个孙辈了。
二十三年前,刘淑的母亲王姪与同为太子侍妾的栗姬接连有孕。因为当时太子还未有儿女,谁先诞下麟儿,便是皇长孙,也可近乎说是承继大统的未来天子。
于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便在两个女人间展开。
后来,王姪先于栗姬分娩,却因生的是个女儿,只获赐了金帛,而并没有任何名分上的抬升,依然是个无有品阶名号的家人子。
那栗姬就就幸运多了,因生育了皇长孙刘荣,被封为位分仅次于太子妃的良娣。
刘淑未能生就一副男儿身,但因年纪最长也难免身承重责。
因为祖母窦皇后患了眼疾,生活寥寞,刘淑在断乳后的当月,便被送去椒房殿。窦皇后上了年岁,又有眼疾,不可能亲自抚育孙女,刘淑的日常生活便由十几个老嬷嬷照料。
那群嬷嬷们受了小君(汉廷制度,后宫嫔御婢仆皆称皇后为小君)的示谕,把刘淑当眼睛珠子似的看护着,真可谓是殷切备至。
只是这种殷切不是出于内在的感情,而是纯执行任务似的照章办事。而那章法又本是定了约束成人的,用在一个刚断了奶连路都还走不稳的孩童身上,便是十分的不近情理,夸张点说,便是毫无人性了。
譬如,每顿的餐食都是定量的,不管多爱吃,吃罢了就不许再要,便是只吃个半饱,也不许再多吃一粒米。便是一口不想吃,也要被嬷嬷们连哄带逼的吃个干净。
还有便是夜间,刘淑睡在摇篮里,每隔半个时辰,嬷嬷们就要摇上一摇。有时刚刚睡着,这一摇,却就惊醒了,却也不敢出声,只用手捂着嘴暗暗抽泣。日间,被抱去祖母身边时,又不免发困。祖母问起,也不敢照实言语。
因为在被送来椒房殿的前一天,母亲曾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对她千叮万嘱,要听话守规矩,不管觉着再怎样拘束委屈,也不许淘气哭闹。
刘淑每觉孤惧难耐,便将那叮嘱在脑子里一遍遍忆着念着,时间一长,便如镌刻似的在心里永久的扎了根。
所幸,在熬煎了大半年之后,皇弟刘荣与姑母家的阿娇也先后被送来了。他们一个是长子长孙,一个是独生女所出的外孙女,在窦皇后那里分量都比刘淑重,所受关注自然也更多。刘淑的孤惧因而稍稍得减。
后来,到她五周岁上,祖父文皇帝驾崩,祖母由皇后升格为太后,搬居长乐宫。她才重新回到母亲身边。那时因为父亲登基,册封后宫,母亲终于有了正式的位分跟名号——王美人。
刘淑每每来到长乐宫,便会不由自主的思忆往事,但想到幼时那段仿若囚徒的经历,心头便止不住的发酸。
当下由侍御们引着去到永寿殿,方走到门口,却听到刘买的说话声,心中不由一紧,暗暗道:“别不是他恶人先告状?!”自在心里提了几分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