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福激动得难以自抑,送别姨母后,在摊铺前来回走动几次,依然无法平息内心澎湃,忍不住对着妻子道:“艳娥,你且看着摊子,我回村里一趟,得立即把这事儿办了,夜长梦多,不然我心里不踏实。”他叫李鸣跟他母亲一起守着摊子,自己先行回村去了。
“姨母那边若是有吩咐,随时听命。”
李鸣完全不理解父亲的激动:“爹,姨婆既然说了明日,不如收摊了再一起回去?”
李鸿福瞪了儿子一眼:“你懂什么?!”
李家村太穷了,也太偏僻了!
这些年走街窜巷,李鸿福听闻过儒士高雅、武将义气,也听过宗室奢靡,挥金如土,也听过不羁豪侠,惩奸除恶;还听过意气少年,仗剑走天涯。
可回到现实,却只有蝇营狗苟,世人忙忙碌碌,不过图碎银几两。
许多人终其一生,不过老婆孩子热炕头,求一个风调雨顺,兵事不兴,无灾无病。
登科举之梯,可青云直上,可文士如天上繁星众多,闪耀的几何?
供一个儿子读书,已是举全家之力。
如今农税和商税,越发的繁重。
他还未成亲时,家中偶尔还能沾些荤腥。
等到如今生了儿子,家中的田亩早已被邻村的乡绅强取豪夺了过去,不得不租佃城里有钱人家亲戚的田来种,又时常寻些城里的跑腿活计,才勉强养活二个儿子。
李鸿福行商多年,早已不敢奢望儿子能及第中举,不过是存一个微弱希望,慰藉老父老母,不忍拂了他们祈望而已。
一辈子勒紧裤腰带的日子太苦,李鸿福不愿、也不甘心,在外多年,伏低做小,广结良缘,撒去银钱不知多少,苦苦寻觅的,就是一个机缘而已。
如今这个机缘就摆在眼前,他高兴极了,无法言表,只想尽快办好主家交代的事情。
富贵人家漏下丁点汤汁,就够他们吃饱饭了。
给城里的姨母跑腿,钱不多,但选雇什么人,却是他们家说了算!
以往那些欺他家,看不起他家的,一概不理!休想通过他们家攀上城里的姨母!
李鸿福内心一片火热,风风火火地跑回了村里,寻到父亲兄弟,把这天罗燕飞来找他们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李远听完儿子的话,同样一脸惊喜,连连说了几个“好好好”。
“老大,你是最有出息的,向来忠厚,又踏实肯干活,爹果然没有看错你!”李远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顿住,喜笑颜开,说道:“罗表妹头一次托我们办事,我们得妥妥帖帖地办好了,不能让她失望,另找了别人!”
李鸿福肯定地点头:“儿子也是这么想的,便赶紧回来了。我听鸣儿道,那生意不小,光是配料就买了许多。”
李大娘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成了菊花:“这雇人的事,表妹算是找对了人,村里哪些人干活利索,哪些人偷奸耍滑,我最是清楚。杀鱼功夫,你大爷最是了得,收拾打扫,我们女人最是细心,老二媳妇便与我顶了这个位置,李鸣既跟着办事,招呼人的活计,便由老三做罢!”
话音落下,屋里众人反应各异。
李鸿福错愕不已,眼神失落。
李鸿寿大喜过望,而李鸿禄与妻子漾开笑容,三人齐声道:“遵从母亲吩咐。”
李大娘看着李鸿福,脸沉了起来:“老大,各家各出一人,你对此,可是有什么想法?”
李鸿福一惊,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深深低下头:“母亲所言有理。我跟秀莲还得看顾摊档,冬至客多,许是忙不过来,还得家里人手帮忙哩!”
李大娘这才缓和了脸上表情。
屋子里众人喜洋洋的,如同过年,大半夜都没睡着。
李鸿寿的妻子翻出了两人成亲时添置的嫁妆,从里扯出一匹绢布,连夜给他做了一件崭新的外袍。
李二媳妇难得没有骂两个女儿,反而夸赞大女儿懂事,吩咐她在自己去给姨母帮忙的时候,要把家里打理好。
大女儿从小甚少得到过母亲的和颜悦色,更不要说是夸赞了,当即就红了眼眶,激动不已,信誓旦旦保证一定会把家里的饭煮好,照顾好家里的牲畜,让母亲放心。
李大娘则去鸡笼里抓了两只最老的母鸡,又拿了墙上挂着的腊肉和熏肉,装了满满一篮,尤不满意,在屋里院外翻腾,嘴里不断念叨着:
“东西太少了,不够体面……还是得买几块红糖,添些山珍。”她用力推了推床上昏昏欲睡的李远,“明日叫老二老三上山,看能不能打只狍子,明日表妹回去的时候,给送到她家里去!”
李远不耐烦了:“你这大半夜的瞎折腾什么,表妹是城里人,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哪里看得上这些东西。”
李大娘不满:“你说的什么话!你那表妹又不是天上的仙女,不吃人间烟火!老母鸡拿到城里卖,得七十文钱一只呢!要不是家里人得靠她帮衬,我还不舍得给她呢!”
李远用被子蒙住头,声音蒙着透出来:“快些睡了,这大冷的天,屋里的热气都跑光了!”
说完翻过身,背对着她,没多时就发出了响亮的鼻鼾声。
李大娘悻悻地爬上床,拉上被子,心里还是在琢磨着,该继续添点什么东西好……
第二天,李大娘早早候在村口,接到了主仆仨人。
“先喝点热茶,暖暖肚子。”李大娘热情地招呼着,李二媳妇端着一碟米黄色的糕点过来,摆在桌上。
罗燕飞拿了一块,入口甘甜,软糯,有一股特殊的香味。
“这是……桂花糕?”她客套地夸赞一句,“味道颇佳,好手艺。”
李大娘笑道:“农家随便做做,比不得城里师傅的手艺。”
李二媳妇的两个女儿坐在屋里的另一端,眼巴巴地看着,黢黑小脸上是一览无余的渴望。
“来,吃一块。”罗燕飞自然而然地端起碟子,递到她们面前,示意自己拿。
李二媳妇的两个女儿却没有伸手去拿的意思,转头去看奶奶和李二媳妇。
李大娘接过碟子,顺手把糕点放回去,笑吟吟道:“丫头们不喜欢吃这个,留给她们哥哥吃。”
两个女孩失望不已,眼睛里的光亮肉眼可见地消失不见。
罗燕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面上却不显,笑道:“说起来,开业当日,还得四个年轻男子、两个年轻女子派派传单,帮忙招揽顾客,不知李大娘这里是否有合适人选?”
“招揽顾客”四个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城里瓦舍中那些卖艺的女子,甚至是青楼里卖弄风情的娼妓们,李大娘也不例外。
她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道:“有是有,我跟当家的去问问。”
“那好。”罗燕飞说完起身,命令道:“带我去看看木屋,一道与表哥商议下送鱼的事情。”
李大娘连忙站起来,引她往外走,一边吩咐二媳妇与三媳妇准备午饭。
李远正在木屋那处干活,得知罗燕飞冬至日那天需要大量的草鱼、鲤鱼、花鲢、鲈鱼等,连连记下。
“如此,便拜托表哥了,四日后卯时,须得送鱼到草市,千万不要误了时辰。”
“表妹放心,包按时送到!”李远拍胸脯保证。
三日期如约而至。
十一月十八上午,桌椅条凳,灶台木架,陆续入店。
罗燕飞领着一干伙计,亲自指挥,将一应事物放在相应位置,一一装好。
下午,六个小白杨一般的少年男女站在猎猎风中,双脚并拢,双手紧贴裤缝,腰背挺直,下颚紧绷。
罗燕飞提着木鞭,表情严肃,踱步而行,眼神从少男少女稚嫩无知的脸上一一扫过,手中的鞭子“咻”一声在风中挥出,语气冷酷如灭情绝欲的师太:
“声音再大一点,是没有吃午饭吗?”
“*¥%#鱼膳&*……”
罗燕飞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再大声点!吼出来!”
“笑容!笑容!”
“这是迎宾,不是骂人,嘴角弯起来!笑起来!”
“站着时不要佝偻着身体,不要耷眉臊眼——腰背挺直,目视前方!”
“再热情一点!”
少年们的声音由小变大,躬身又站起,几句话反反复复。
到最后,视死如归一般,张嘴大声喊道:
“这位俊雅的哥哥,今日小店开张……”
“这位秀丽的姐姐,今日小店开张……”
“我们的店是——‘罗娘子鱼膳’!”
“我们的招牌是——新品烤鱼!”
“开张第一日半价,第二日八折,第三日恢复原价!凭借字据,半价只需要二十五文一份,可供三四人吃食,不来尝尝吗?”
机械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少年们口干舌燥,直到闭着眼睛,不假思索,也能脱口而出,罗燕飞终于满意,大发慈悲放他们去干别的活:
“记住:明日卯时,准时抵达各自负责路口!”
十一月十九,冬至前二日。
路上、街上行人骤然增加,各街道、坊市之间,更是摩肩接踵,人流如梭。
草市边缘的上空挂起了一面崭新的旗幡,白底黑绣五个大字——
“罗娘子鱼膳”!
旗幡猎猎作响,一串红彤彤的鞭炮被点燃。
“噼里啪啦……”
“姨母那边若是有吩咐,随时听命。”
李鸣完全不理解父亲的激动:“爹,姨婆既然说了明日,不如收摊了再一起回去?”
李鸿福瞪了儿子一眼:“你懂什么?!”
李家村太穷了,也太偏僻了!
这些年走街窜巷,李鸿福听闻过儒士高雅、武将义气,也听过宗室奢靡,挥金如土,也听过不羁豪侠,惩奸除恶;还听过意气少年,仗剑走天涯。
可回到现实,却只有蝇营狗苟,世人忙忙碌碌,不过图碎银几两。
许多人终其一生,不过老婆孩子热炕头,求一个风调雨顺,兵事不兴,无灾无病。
登科举之梯,可青云直上,可文士如天上繁星众多,闪耀的几何?
供一个儿子读书,已是举全家之力。
如今农税和商税,越发的繁重。
他还未成亲时,家中偶尔还能沾些荤腥。
等到如今生了儿子,家中的田亩早已被邻村的乡绅强取豪夺了过去,不得不租佃城里有钱人家亲戚的田来种,又时常寻些城里的跑腿活计,才勉强养活二个儿子。
李鸿福行商多年,早已不敢奢望儿子能及第中举,不过是存一个微弱希望,慰藉老父老母,不忍拂了他们祈望而已。
一辈子勒紧裤腰带的日子太苦,李鸿福不愿、也不甘心,在外多年,伏低做小,广结良缘,撒去银钱不知多少,苦苦寻觅的,就是一个机缘而已。
如今这个机缘就摆在眼前,他高兴极了,无法言表,只想尽快办好主家交代的事情。
富贵人家漏下丁点汤汁,就够他们吃饱饭了。
给城里的姨母跑腿,钱不多,但选雇什么人,却是他们家说了算!
以往那些欺他家,看不起他家的,一概不理!休想通过他们家攀上城里的姨母!
李鸿福内心一片火热,风风火火地跑回了村里,寻到父亲兄弟,把这天罗燕飞来找他们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李远听完儿子的话,同样一脸惊喜,连连说了几个“好好好”。
“老大,你是最有出息的,向来忠厚,又踏实肯干活,爹果然没有看错你!”李远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顿住,喜笑颜开,说道:“罗表妹头一次托我们办事,我们得妥妥帖帖地办好了,不能让她失望,另找了别人!”
李鸿福肯定地点头:“儿子也是这么想的,便赶紧回来了。我听鸣儿道,那生意不小,光是配料就买了许多。”
李大娘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成了菊花:“这雇人的事,表妹算是找对了人,村里哪些人干活利索,哪些人偷奸耍滑,我最是清楚。杀鱼功夫,你大爷最是了得,收拾打扫,我们女人最是细心,老二媳妇便与我顶了这个位置,李鸣既跟着办事,招呼人的活计,便由老三做罢!”
话音落下,屋里众人反应各异。
李鸿福错愕不已,眼神失落。
李鸿寿大喜过望,而李鸿禄与妻子漾开笑容,三人齐声道:“遵从母亲吩咐。”
李大娘看着李鸿福,脸沉了起来:“老大,各家各出一人,你对此,可是有什么想法?”
李鸿福一惊,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深深低下头:“母亲所言有理。我跟秀莲还得看顾摊档,冬至客多,许是忙不过来,还得家里人手帮忙哩!”
李大娘这才缓和了脸上表情。
屋子里众人喜洋洋的,如同过年,大半夜都没睡着。
李鸿寿的妻子翻出了两人成亲时添置的嫁妆,从里扯出一匹绢布,连夜给他做了一件崭新的外袍。
李二媳妇难得没有骂两个女儿,反而夸赞大女儿懂事,吩咐她在自己去给姨母帮忙的时候,要把家里打理好。
大女儿从小甚少得到过母亲的和颜悦色,更不要说是夸赞了,当即就红了眼眶,激动不已,信誓旦旦保证一定会把家里的饭煮好,照顾好家里的牲畜,让母亲放心。
李大娘则去鸡笼里抓了两只最老的母鸡,又拿了墙上挂着的腊肉和熏肉,装了满满一篮,尤不满意,在屋里院外翻腾,嘴里不断念叨着:
“东西太少了,不够体面……还是得买几块红糖,添些山珍。”她用力推了推床上昏昏欲睡的李远,“明日叫老二老三上山,看能不能打只狍子,明日表妹回去的时候,给送到她家里去!”
李远不耐烦了:“你这大半夜的瞎折腾什么,表妹是城里人,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哪里看得上这些东西。”
李大娘不满:“你说的什么话!你那表妹又不是天上的仙女,不吃人间烟火!老母鸡拿到城里卖,得七十文钱一只呢!要不是家里人得靠她帮衬,我还不舍得给她呢!”
李远用被子蒙住头,声音蒙着透出来:“快些睡了,这大冷的天,屋里的热气都跑光了!”
说完翻过身,背对着她,没多时就发出了响亮的鼻鼾声。
李大娘悻悻地爬上床,拉上被子,心里还是在琢磨着,该继续添点什么东西好……
第二天,李大娘早早候在村口,接到了主仆仨人。
“先喝点热茶,暖暖肚子。”李大娘热情地招呼着,李二媳妇端着一碟米黄色的糕点过来,摆在桌上。
罗燕飞拿了一块,入口甘甜,软糯,有一股特殊的香味。
“这是……桂花糕?”她客套地夸赞一句,“味道颇佳,好手艺。”
李大娘笑道:“农家随便做做,比不得城里师傅的手艺。”
李二媳妇的两个女儿坐在屋里的另一端,眼巴巴地看着,黢黑小脸上是一览无余的渴望。
“来,吃一块。”罗燕飞自然而然地端起碟子,递到她们面前,示意自己拿。
李二媳妇的两个女儿却没有伸手去拿的意思,转头去看奶奶和李二媳妇。
李大娘接过碟子,顺手把糕点放回去,笑吟吟道:“丫头们不喜欢吃这个,留给她们哥哥吃。”
两个女孩失望不已,眼睛里的光亮肉眼可见地消失不见。
罗燕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面上却不显,笑道:“说起来,开业当日,还得四个年轻男子、两个年轻女子派派传单,帮忙招揽顾客,不知李大娘这里是否有合适人选?”
“招揽顾客”四个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城里瓦舍中那些卖艺的女子,甚至是青楼里卖弄风情的娼妓们,李大娘也不例外。
她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道:“有是有,我跟当家的去问问。”
“那好。”罗燕飞说完起身,命令道:“带我去看看木屋,一道与表哥商议下送鱼的事情。”
李大娘连忙站起来,引她往外走,一边吩咐二媳妇与三媳妇准备午饭。
李远正在木屋那处干活,得知罗燕飞冬至日那天需要大量的草鱼、鲤鱼、花鲢、鲈鱼等,连连记下。
“如此,便拜托表哥了,四日后卯时,须得送鱼到草市,千万不要误了时辰。”
“表妹放心,包按时送到!”李远拍胸脯保证。
三日期如约而至。
十一月十八上午,桌椅条凳,灶台木架,陆续入店。
罗燕飞领着一干伙计,亲自指挥,将一应事物放在相应位置,一一装好。
下午,六个小白杨一般的少年男女站在猎猎风中,双脚并拢,双手紧贴裤缝,腰背挺直,下颚紧绷。
罗燕飞提着木鞭,表情严肃,踱步而行,眼神从少男少女稚嫩无知的脸上一一扫过,手中的鞭子“咻”一声在风中挥出,语气冷酷如灭情绝欲的师太:
“声音再大一点,是没有吃午饭吗?”
“*¥%#鱼膳&*……”
罗燕飞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再大声点!吼出来!”
“笑容!笑容!”
“这是迎宾,不是骂人,嘴角弯起来!笑起来!”
“站着时不要佝偻着身体,不要耷眉臊眼——腰背挺直,目视前方!”
“再热情一点!”
少年们的声音由小变大,躬身又站起,几句话反反复复。
到最后,视死如归一般,张嘴大声喊道:
“这位俊雅的哥哥,今日小店开张……”
“这位秀丽的姐姐,今日小店开张……”
“我们的店是——‘罗娘子鱼膳’!”
“我们的招牌是——新品烤鱼!”
“开张第一日半价,第二日八折,第三日恢复原价!凭借字据,半价只需要二十五文一份,可供三四人吃食,不来尝尝吗?”
机械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少年们口干舌燥,直到闭着眼睛,不假思索,也能脱口而出,罗燕飞终于满意,大发慈悲放他们去干别的活:
“记住:明日卯时,准时抵达各自负责路口!”
十一月十九,冬至前二日。
路上、街上行人骤然增加,各街道、坊市之间,更是摩肩接踵,人流如梭。
草市边缘的上空挂起了一面崭新的旗幡,白底黑绣五个大字——
“罗娘子鱼膳”!
旗幡猎猎作响,一串红彤彤的鞭炮被点燃。
“噼里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