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带着自己的六个“小弟”,往京城方向走去。

    到了一处路口,两个少年被他叫了出来:“这便是你们今日的地方了!”

    这个路口通往东京城附近最大的一个城镇,路上还有许多岔路,通往十几个村子。

    故而每日都有许多人从此处出来,前往京城。

    两个少年忐忑,紧绷着点头。

    李鸣反复叮嘱:“昨日东家教你们的话,可是记牢了?”

    两个少年不由自主地捏住手里的票据,将昨日罗娘子教导之语完完整整复述一遍。

    李鸣满意:“很好!这路口就交由你们看管了!”

    旋即转身带着四人远去。

    两个少年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一人羡慕地道:“李鸣那小子撞了大运了,得了城里姨婆的重用,如今真是威风!”

    另一个少年不服地道:“我俩也不差,不就是他家早些入了贵人的眼?我俩勤恳做事,迟早也能得贵人青眼,飞黄腾达!”

    少年顿时斗志昂扬:“说的是,我们声音一定要大,且要有礼,定能派出去!”

    李鸣带着小弟们去了指定的区域派发传单,店里的李大娘、李鸿寿与李二媳妇也在忙碌着。

    李大娘有些忧心忡忡,二儿媳妇不解道:“母亲为何面露愁绪?”

    李大娘左右扫视,时候还早,店里还没有进客,罗娘子与她那贴身丫鬟正在厨房忙活着,便低声道:“汴京城来来往往,富贵人家多如牛毛,那几个小子不过十三四岁,毛毛躁躁,莽莽撞撞,万一冲撞了贵人,该如何是好?”

    二媳妇一听,顿时也担忧不已,神色惶惶:“那、那可要把鸣哥儿叫回来?”

    “那倒不用,我昨晚悄悄问了鸣哥儿,他们去的是大路,人来人往,富贵人家都注重名声,得罪了说些讨喜好话,应也会饶了性命……”李大娘唉声叹气,“我愁的是,这店里的菜太贵了!恐没人买。表妹不识柴米油盐贵,竟然定一百文钱一份!这鱼不值钱,咱们这里就没有吃鱼的习惯,这土河里的鱼,腥得很,海里的才甜香,那卖面的三文钱就一碗素菜面,六文钱就有肉,吃得饱饱的,哪个会来买?我问过鸿福,那‘醉乡楼’的红烧鱼才四十五文钱,不会没得三五日,咱们这就要倒闭了吧?”她前几天还高兴家里人都寻了活计,没想到到了店里就当头一击。

    说话间,手脚却没停,把店里的桌子、凳子仔仔细细又擦了一遍。

    在隔壁桌摆茶筷的李嬷嬷凑了过来,粗粝的嗓音压低三分:“城里‘醉乡楼’最低的豆芽菜一份都要十八文钱,烤羊肉两百五十文一份,这烤鱼我吃过,豆腐鲜菜样样齐全,油水足,哪里贵了?”

    李大娘讨好地笑道:“我这不是担心表妹生意不好嘛?”

    李嬷嬷哼了一声:“依老身看,就不该半价,占惯了便宜,等第三日恢复原价,那些贪小便宜的乡民哪里还会舍得买?这两日的买卖,全白送了,做了那便宜的善人,说不准背后还说娘子是非呢!”

    李大娘一惊:“这、不会吧,白给的东西,顶多不来吃就是!背后议论人是非,这可不厚道。”

    李嬷嬷阴阳怪气地道:“厚道的,可攒不了钱!越是有钱的,越抠,越刻薄,越抠,越是有钱!这城里的夫人老爷们,我就没见过几个厚道的,那看着越是仁善的,做的阴私事越多。”

    李大娘不敢接话,那城里的贵人们她可不敢妄自非议,低头老老实实地抹着桌。

    门口一道声音响起:

    “此处可是‘罗娘子鱼膳’?”

    李大娘猛地抬头,只见四五拨人正走进来,他们三五成群,领头的男人手里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纸页,上面用黑色墨水印着四四方方的框子,框子里绘着一条四五片鳞片的鱼,框子上方一个“罗”字。

    那是前日罗燕飞给她长子的图样,让雕一个木刻出来。

    长孙李易还嘀咕过,印章过于简陋粗俗,难登大堂。

    那正是东家罗娘子一大早给李鸣等人的票据,被称作“传单”。

    没想到印出来,还挺好看,很是显眼。

    她大喜过望,赶紧迎出去:“正是,各位客官里面请!”

    进来的总共四拨人,一下子就坐满了大半,只剩下两张靠墙的桌子。其中两拨是从邻近镇到京城赶集的家庭,都是壮年的丈夫带头,妻子、儿女、爹娘一起跟着,大人小孩七八个人,挨挨挤挤勉强坐下一桌。他们也不介意,问店里的招牌菜是否真如票据上所说的那样优惠。

    搬来条凳的李鸿寿笑容满面回答是,这两家人就点了烤鱼,也不点别的,点完了,这家的男人就开始给家里人斟茶倒水。

    一大早走了几里的山路,众人都渴了。

    他老妻少来城镇,胆怯不敢动,孩子们不知规矩,更不敢

    擅作主张,都规规矩矩坐着,深怕碰坏了店里簇新的桌凳,一个个好奇地东张西望。

    另外两拨人其中一拨穿着泛白的绢衣,由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带着,身材很是壮硕,面相凶狠,嗓门粗大,带着三个同样身材健壮的男娃,年龄五岁到十岁左右,一看就特别能吃,正是处于吃穷老子的年纪。

    三个男娃一落座,就双手趴在桌上,一边敲击,一边扯着嗓门喊:“奶——好饿好饿好饿,我要吃食!”

    壮硕妇人粗声粗气地点了招牌菜,还要再下别的,却被李大娘尴尬地告知,店里只有烤鱼一样菜式,不过有不同的分量可选。

    “客人,我们这儿的烤鱼分为小份、中份、大份,小份一百文一份,今日半价,五十文即可,够三人食;中份一百五十文,半价为七十五文,是为五人份;大份二百文,半价一百文,够七人

    食,另有白米饭两文钱一碗……”

    旁边一拨人听着李大娘的话,面上都露出了迟疑的神色,其中一个提议过来尝尝新店吃食的书生曾石岐打了退堂鼓,面上生起懊悔来。

    一人调侃道:“文兄,这鱼膳店可真与众不同。”

    另一个人道:“我还是头一次遇见一间店只有一道菜的。”

    又有一人含沙射影地道:“文兄,有道是:‘便宜没好货’,先前我就不赞同来这新开的店,没根没基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野东西,任是廉价,那鱼膳腥臭软烂,刺又多,也不划算!”

    曾石歧面上难堪,隐而不发。他家境这几年越发没落,母亲给他的用钱连吃食都得捉襟见肘,常被人嘲弄,偏偏同窗交际必不可少。

    路上遇到这做生意半价的商家,还以为能豪气请客一回,没想到内里竟是这般简陋。

    给前两拨人上好热水的李鸿寿过来,把话都听在耳里,心里一个咯噔。

    再看这群人均着澜衫,年龄相仿,俱是二十上下的青年男子,头戴方巾,书生模样,显然不是村里泥腿子出身的,面上胆怯,语气不由得就弱了几分:“客、客人们说笑了,我们东家手艺极好,你们尝了,就会觉得物有、物有……”越是着急,越说不清楚,明明那个词都到嘴边里,就是死活想不起来,脑门急的冒出了热汗。

    “物有所值!”他的模样逗乐了这群书生,僵硬的气氛一扫而空,曾石歧旁边的好友道:“那我们就尝尝,看是否真的物有所值,要是不值,我们可得作诗说两句了。”

    李鸿寿傻眼,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话竟然起了反效果:“这、这……”他心里也没底,要是不好吃,这群书生作诗骂鱼,岂不是连累了姨母的生意,他爹他娘能饶了他?一时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

    “哗啦”一声,后厨传来一阵下锅爆香的声音。

    好友鼻子动了动:“什么味道……”

    李鸿寿精神一震,如被解救:“各位先喝杯热水,小的这就端菜去。”

    原来这两桌在磨磨蹭蹭的时候,前两桌点的烤鱼已经准备好,李鸿寿是男子,有一把子力气,姨母先前就是让他端菜。

    刚刚不过是店里刚来客人,他怕招待不够,让客人觉得怠慢,怕他们跑了,才去招待而已。

    没想到自己一时紧张,笨嘴拙舌,竟让客人生了不满。李鸿寿内心充满了懊恼。

    他走进后厨,只见两盘冒着热辣油香和某种油炸肉香的烤鱼正摆在出菜的案板上,罗燕飞站在后方,手中的热汁还剩一半,被她搁置在一旁。

    “拿出去吧!告诉客人,虽上面的菜已是能吃的,但最好等一小会儿,等热汁滚开了,味道慢慢渗进鱼肉与蔬菜,方是最美味的时候。”

    罗燕飞叮嘱了他一句就转过身继续烹饪。

    李鸿寿端着鱼盘抬眼,不经意扫视一圈。

    案板后面,他姨母罗燕飞在最右站着,前面是烧烤的炭火,上面夹着两条对半剖开的草鱼,已熏烤得金黄,焦香味充斥着整个厨房,前面一个盛着油的圆形铁板,内部凹进去,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一侧摆着三盘油汪汪的各种调料。

    李鸿寿不敢多看,目光移到一边。罗燕飞左边是她的丫鬟桂花,正紧张地清洗着豆芽、莱菔等蔬菜,旁边放着沥水的篮筐,盛着切好的块状物,还有豆腐、鸭血等一些东西。

    桂花左边是李鸿寿的大伯李大爷,李大爷蹲在地上,背对着他,手起刀落,利索地杀鱼刮鳞。他左右各两个木桶,都装着鱼,前面就是潺潺流过的溪水,清洗鱼身很是便利。

    李鸿寿喏了一声,端着鱼盘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功夫,李大娘走了进来,说了那后两桌点了中份。罗燕飞了然地点点头,让她听到铃声就进来端菜。

    后厨里东西太多,三个人就很是拥挤,罗燕飞也不想外面的人进进出出,干脆在门口栓了个铃铛,一摇便知,也省得每次通知都要大喊大叫。

    前堂,首次端上来的两盘鱼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点菜慢了一步的壮硕组和书生组,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去看那闻所未闻的“烤鱼”是个什么模样。

    等看清盘里的鱼,一阵失望。

    曾石歧等人甚至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骗子!说好的烤鱼呢?

    这混杂在一起的,分明就是最廉价的豆芽菜、冬瓜、豆腐!哪里有鱼的踪影!

章节目录

下堂妻快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四季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四季果并收藏下堂妻快跑最新章节